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二年級 >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 新華 二年級

優秀的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本文為你提供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寫作技巧和示例!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經歷在觀察、驗證、交流等活動中探索長方形特征的過程,培養孩子的探究能力。

2、認識長方形的長和寬,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數學活動經驗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良好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長方形的長和寬,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難點:經歷在觀察、驗證、交流等活動中探索長方形特征的過程,并獲得成功的良好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方法:

實物展示發,課件演示發,游戲等。

四、教學過程:

(一)、課件展示幾種不同的圖形:讓學生分別說說幾種圖形的特征:(學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是重點引導長方形的認識)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新知。

1、讓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長方形。

(1)仔細觀察你手中的長方形,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直觀的觀察,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這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個重要前提,孩子會從感知上發現長方形的一些特征。很有可能學生會說出,長方形有四條邊,四條中有兩條長邊,有兩條短邊……)

(2)長方形的邊,角有什么特點?(教師這時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各抒己見。很有可能學生說出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3)激發學生自己猜測自己說的話是否正確。(學生通過各種實驗小游戲驗證。)預設:

(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找到驗證的結論小組討論全班進行交流。)

2、課件展示:總結。

匯報后演示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課件。在演示的過程中向學生講清兩條長邊叫做對邊,兩條短邊也叫做對邊。在交流,展示驗證方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試著用一句話總結長方形的特征。

(這時候演示課件,不僅肯定了開始的猜測,還能夠讓學生直觀、形象的認識長方形的特征。讓孩子總結長方形的特點,不僅培養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孩子對知識在頭腦中又加深鞏固了一次)

3、認識長和寬(1)出示長方形紙,師指說:長方形的邊不一樣長,我們把長邊的長叫長,短邊的長叫寬。

(2)師指另外兩條邊問:這條邊叫什么?有幾個長?幾個寬?

(3)讓學生找出身邊“長方形”同桌活動,指一指長、寬、對邊。

(三)、練習1、游戲一:我會“辨”判斷下面的圖形哪個是長方形,哪個不是長方形(學生說一說判斷的理由,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長方形的特征。

老師小結:不管怎么放,只要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它就是長方形;反過來只要是長方形,它的對邊就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2、游戲二:量一量同桌合作:指出上一題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測量一下它們的長和寬,并記錄下來。

3、游戲三:畫一畫出示課件:學生幫助自己設計像框,并畫在方格紙上長方形4、游戲四:拼一拼老師建議用不同的長方形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送給你的朋友。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加法;

2、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教具準備:主題圖、投影片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解決情景中的問題

1、教師出示主題圖

師:上節課有的同學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輛車,這節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怎樣能知道這兩個班是否能合乘一輛車呢?

(要知道兩個班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35+34=

2、請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怎樣計算“35+34”,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用擺小棒的方法還是用豎式計算還是口算,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

3、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

(1)先請擺小棒的學生講

提問: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來,3捆和3捆和起來?

(2)再請列豎式的學生講

提問: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用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3)請口算的學生講

提問: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

指名將題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集體訂正投影片上的題目,進行評價。

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

三、練習:

練習二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

再列豎式計算。

第2題:筆算下面各題。

學生將題目寫在練習本上,同位相互檢查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2、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一)復習鋪墊:(出示題目)

1、計算:

40+6×870—5×4

2、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據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創設情境,聊天導入

現在已經是春天了,小草發芽了,花兒開了,又是一年新的開始,小刺猬也有了一個新的生意,瞧,它的鮮花店開張啦。(出示教材情景圖)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讓學生觀察圖片,提問:你能找出哪些數學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剛才我們對花店里的花的情況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你能根據圖上的數學信息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大家提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如果要解決這個數學問題: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們要知道什么條件?

4、針對第一種方法,重點講述: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既有減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減法?(意義上來多說。)重點強調。

5、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錢?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哪些條件?

在大部分學生計算好以后,組織匯報。

6、及時總結:

在一個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我們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組織智力大闖關:

第一關:(分男女生比賽)

4+24÷85—8÷4

72÷8—336+81÷9

45+8×480—6×8

指名學生說運算順序,叫6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關:森林醫生:書上練一練:3題。

第三關:解決問題:書上練一練:1、2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過河”的情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3.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后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教學準備

課件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生:春天。

師:是啊,陽春三月,這么好的天氣,你們最想干什么呢?

生:春游、植樹……

師:我們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級正準備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春游呢!

課件出示過河情境圖

師:同學們快來看看,他們現在在哪兒?

生:河邊。

師:遇到了什么問題?

生:他們想要過河。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過河》(板書課題)

二、新課傳授

出示過河情境圖

師:請大家仔細看圖,從圖中可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們想要過河,每條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幾條船?”現在請同學們動動腦,想一想,幫助笑笑他們解決問題。

學生動手列式:29+25=54(人)54÷9=6(條)

師:如果用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列成綜合算式,誰來試一試?

學:29+28÷9

師:這樣列式行不行呢?為什么?小組進行討論

學生匯報結果:這樣列式不行,因為這算式是把女生人數去除以9,而不是用總人數去除以9。

師:那我們該怎么辦?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示這部分應該先算呢?學生探究:實物臺上展示——用小括號(29+25)÷9

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板書)

那么這個帶小括號的算式該怎么讀呢?

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相信同學們知道了帶小括號的算式該怎么算,請快速準確的在書上寫出來。

指名完成:(29+25)÷9

=54÷9

=6(條)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幫助笑笑他們解決了”過河“問題,現在坐著6條船來到了河岸,這時,來了幾只小動物,他們想考笑笑他們,你們愿意參加嗎?

課件出示:

1、比一比,誰的眼力好。(說出運算順序)

30+8×4(30+8)×4

5×2+35×(2+3)

80-64+880-(64+8)

5×9-5(26-20)×8

2、比一比,誰判斷的最準確。

(1)(10+3)×5與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39;。

(3)81減去6乘6的積,列式為(81-6)×6。

3、比一比,誰算的又對有又快。

5×(36-29)(83-35)÷894-(25+19)

4、生活應用

師:在同學們的幫助下,笑笑班級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出示森林圖)他們在這玩得可開心了,臨走時,笑笑想買一些土特產帶回去,于是他來到森林特產店。(出示購物圖)野菜4元,木耳5元,葉帖畫3元,竹筍2元,根雕6元,拐杖7元。

笑笑買了些什么?

生:她想買一袋野菜和三袋木耳。

師:淘氣呢?

生:野菜和木耳各買三袋。

師:那他們要付多少錢呢?請你們幫忙算一算。

學生計算后展示不同計算方法

四、歸納

師:同學們,今天有什么收獲?

生:認識了小括號。

生:幫助笑笑解決了問題

生:知道了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

師:其實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課本P63頁第1題,練習十四的第1~6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使學生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學過的數學問題,并能夠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養成傾聽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問題以及涉及乘除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用乘法口訣求商,按除數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引入談話

師:同學們,我們前幾天學過了哪些知識,誰能說一下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設計意圖】:直奔主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和任務。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教學第63頁主題圖

師:你看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同桌互相說一說題意

生:咱們把除法算式有規律地排一下,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師:(1)發下一張空白的表格紙

(2)組織學生根據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數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設計意圖】:利用乘法口訣的排列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知識應用,體驗成功

學生做第64頁的第1題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結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后再將所得7個結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要求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同時學會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游戲形式做第6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看清加、減、乘、除的運算符號

使學生初步形成百以內四則運算的口算技能

學生獨立完成第65頁第4、6題

做第65頁中第5題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

再讓同桌兩人為一組進行對口令活動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倍”的意義。

【設計意圖】: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表內除法計算的理解與熟練。

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6

教學內容:

教材87頁例3、4和課堂活動

教學內容:

1、知道1小時有多長

2、知道1秒有多長

3、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分針走小格呢

2、1小時是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3

1小時是60分,那有多長?

我門一節課有多少分鐘》課間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鐘了?那在休息10分鐘就是60分,也就是1時

1小時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舉例

學生看書

2、教學例4

你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那條一次是多少時間?

有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嗎?

那1秒有多長?

學生回答

觀察鐘面,認識秒針,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

觀察秒針走一圈后分針走了多少

得出1分=60秒

三、課堂活動

1、10秒你能派多少個球?

學生活動

2、完成4題

課后記: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7

一、填空

1、鐘面上一共有(      )個大格,有(    )個小格。

2、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        );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        );分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         )。 

3、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        )圈,是(        )分。

4、 時針從數字3走到數字6,經過的時間是(        )。

分針從數字3走到數字6,經過的時間是(        )。

秒針從數字3走到數字6,經過的時間是(        )。

5、 電子表上顯示“7:35:16”,表示的時刻是(   )時(   )分(   )秒。

6、 分針走一小格,秒針正好走(        )小格,是(        )秒。

7、□÷ 4 =9…… □,余數可能是(                   )。

8、29÷6=(   )……(   ),讀作(   )除以(   )等于(   )余(   ),除數是(   ),被除數是(    ),余數是(    ),商是(    )。

9、小朋友參加50米賽跑。小文用了12秒,小亮用了10秒,小剛用了9秒,小寧用了14秒。(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跑得最快的比跑得最慢的少用(   )秒。

二、在()里填上時間單位。

小明做100道口算題用了18(    )

一節課的時間是40(    )

小學生一天的在校時間是6(    )

做一次深呼吸用8(   )

小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少天8(    )

小華跑200米用45(    )

一集動畫片要放映30(    )

跳繩20下要用15(    )

三、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56÷7=         60÷7=        70÷9=         35÷8=    

四、比較大小

1時○100分60分○1時60秒○1時1分○10秒

1時○60分1分○100秒10分○1時4時○4分

五、想一想,選一選。

1、 100分○3時

>  □    <  □     =□ 

2、 蘭蘭跟爸爸去公園劃船,大約要用多長時間?

2秒□   2分□   2時□

3、 在學校吃一次午飯要多長時間?

20秒□  20分□  20時□

4、 每條船限坐5人,33個同學一起劃船,應租幾條船?

5條□  6條□   7條□

5、 小淘氣做8道口算題用了1分鐘,照這樣,做56道要幾分鐘?

8×1  □    8 ÷ 1 □   56 ÷ 8□

六、解決問題。

1、每4個扎1束,30個氣球能扎幾束,還剩幾個?

2、新華小學二年級一班有35個同學,每6個人分成一組,可以分成幾組,還剩幾人?

3、小華3分鐘做了24道口算題,平均每分鐘做多少道?

4、一本書50頁,小明每天看8頁,至少幾天能全部看完?

5、有40個乒乓球,每6個放一盒,一共要放多少盒?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 通過比一比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2、 通過估計,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作用。

教學準備:

教師:數字卡片、

學生:100以內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同桌用100以內的數字卡片,每次每人抽出一張,誰先說出大數,誰就贏。

2、交流判斷大數的經驗。

二、新授

1、教學“比一比”

(1) 出示1084、982說說誰大,誰小?

(2) 學生說:三位數比四位數小,所以1084>982

(3) 教師出示另一些數,學生進行比較。

(4) 總結規律:

數的比較:

(1) 數位比較多的一個數比較大

(2) 從位比起,位的數大的大(數位相同)

(3) 如果數位和位都相同,我們比較下一位。

2、練一練

(1) 學生完成P36在O里填上<、>、=

(2) 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填

3、試一試

(1) 教師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 說說怎樣能比較快地比出大小?

(3) 教師總結:

先將這些數按數位多少分一分,再將相同數位的數進行比較。

99<345<387<809<1725<4300

4、想一想

(1) 指導讀題,理解題意

(2) 最小的四位數1000,的四位數9999

5、數學游戲:

(1) 告訴同桌你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數,……

(2) 請一個學生上臺示范,全班再分組做。

6、練一練

完成練習題1、2兩道題

三、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1、 學會了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2、 四位數與三位數怎樣比

3、 都是同數位的數怎樣比

4、 如果很多數在一起比較大小,該怎樣做

四、作業

1、最小的四位數是( ),的四位數是( )

2、最小的三位數是( ),的三位數是( )

3、在287、7650、80、285、1651、79這幾個數中,二位數的有( ),三位數的有( ),四位數的有( )

4、427 O 527 1620 O 620 888 O 988

29 O110 99 O 999 6080 O 3090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9

一、目標制定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提出要重視口算。口算是基于個人對數的基本性質和算術運算的理解。口算為個性化、多樣化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機會。口算不是作為筆算的臺階,而是一種不同的訓練,它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口算。它可以發展高層次的數學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從第一冊起每學期都由淺入深地安排了口算內容。本節課是第四冊幾百幾十加減法口算教學的第二部分,在學生掌握口算幾百幾十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方法基礎上,繼續教學幾百幾十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結合教材特點和低年級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目標制定如下:

1、借助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口算的興趣,感受到口算的必要性,讓學生學會幾百幾十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養成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

生:去過。

師:盧老師想,你們一定都喜歡逛超市,尤其是玩具超市。今天我們就一起去逛逛玩具超市吧!

(課件展示:擺滿玩具的超市,每件玩具都注有單價。)

師:玩具超市的玩具可真不少,你們每個人都能挑選兩件自己喜歡的,你最想買其中哪兩件呢?

學生舉手說自己想買的玩具。

(二)探求新知

師:小明同學想買一輛遙控車和一只玩具熊,誰能幫他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呢?

師:一輛遙控車多少錢?

生:320元。

師:一只玩具熊多少錢?

生:90元。

師:要求買一輛遙控車和一只玩具熊,一共需要多少錢,誰能用算式把它表示出來?

(引導生從問題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算式)

生:320+90=

(課件展示:320+90)

師:320+90到底等于多少呢?請你們拿出課堂練習本,自己先算一算。

學生獨立計算。

師:現在請你們來說一說,你們是怎么算的?

生1:把320分成300和20,用20加90得110,再用300加110得410。

師:你們說他的方法可以嗎?

生:可以。

師:你們聽清楚了嗎?請聽懂的小朋友來重復一遍。

多請幾個生來重復。

師:還有其它方法嗎?

生2:32個十加9個十是41個十,就是410。

師:非常好。他懂事用上我們前兩天學的整百數加法的口算方法。誰還有不同意見?

生3:把90分成80和10,320加80得400,400加10得410。

生4:先用32加9得41,再在后面添上1個0。

課件出示練習:

請學生口算并說出算理。(強調學生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

540+10630+50520+50760+30980+10

540+70630+80520+90760+90980+60

師:觀察這4組題目,比較一下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生:它們的相同點就是都是幾百幾十的加法,不同點是第一行的題目是我們前兩天學的幾百幾十的不進位加法,而第二行的加法是有進位的。

師:說得非常好,其他同學有沒有觀察出來?

師:小明買了遙控車和玩具熊后,想比較一下它們兩件,哪件貴,貴多少?誰能來幫助他,誰會用算式把它表示出來呢?

生:320-90=

(課件展示:320-90=)

師:320減90到底等于多少呢?請你們四個人分成一個小組討論一下。

生分組討論。

生1:32個十減9個十得23個十,就是230。

師:他說的對嗎?很好。他也是利用了我們前兩天所學的整百數減法的口算方法。

生2:把90分成20和70,320減20得300,300減70得230。

生3:把320分成300和20,20減90……(生3說不下去。)

師:他想用我們前兩天所學的幾百幾十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來口算320-90這道題,行得通嗎?

生4:不行。

師:為什么不行呢?

生5:把320分成300和20,20減90不夠減。

師:那該怎么辦?

生5:把320分成200和120,120減90得30,30加200得230。

師問生3:你聽懂了嗎?

生3:聽懂了。

師:請你自己訂正過來,說一遍給同學們聽。

生3:把320分成200和120,120減90得30,30加200得230。

師:真棒!能自己訂正過來,學會了真了不起!

課件出示:

請學生口算并說出算理。(強調學生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

410-10=780-70=360-20=750-30=

410-30=780-90=360-70=750-60=

師:觀察這4組題目,比較一下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生:它們的相同點就是都是幾百幾十的減法,不同點是第一行的題目是我們前兩天學的幾百幾十的不退位減法,而第二行的減法是有退位的。

師生共同總結幾百幾十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課件展示:

1、搶答下列各題:

340+20=360+70=140+70=890+70=340-70=430-70=350+70=

560-70=910-70=340+70=110-70=840+70=960-70=210-80=

2、改錯:

病例:340+70=310病例:440-90=450病例:340-30=210

醫生:___________醫生:____________醫生:___________

3、開放題:

請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3()0+60=4()0?760-()0=6()0

三、教學反思

每個學生的生活與數學知識背景、數學活動經驗、所處的文化環境、自身思維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新課程標準教學新理念指出,數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如何把握這一理念的指導,向學生提供的是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基本內容和主要的數學活動機會,而不再是定論式的客觀數學知識結構?反思"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的課堂教學實踐,我認為數學課堂上要達到教學設想所期望的目標,要具備以下幾點:

1、突出知識之間的聯系與綜合數學是一個整體,其不同的分支之間存在著實質性聯系。按照教材的編排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全過程。例如,在教320+90=時,我是讓學生自己先拿出本子計算,由學生自己摸索解題方法,從中感悟到今天所學內容與以往所學的異同。這樣,找準了知識的生長點,通過練習,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看到與前面學過的不同之處,從而感到新知識不新,舊知識不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關系,是對他們有吸引力、能使他們產生興趣的內容。這節課我的教學內容是口算,但我并沒有直接出示口算題,而是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一個玩具超市的情景,力圖從真實的購物環境中提出問題,列出算式。玩具超市是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能吸引學生。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習和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注重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讓孩子們愿意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喜歡數學,從而主動地從事數學學習。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征,采取適合于他們的表現形式,培養他們一種愿意甚至喜愛的積極情感。例如,鞏固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由易到難,針對性強。特別是改錯,以病例的形式出示,把學生當成小醫生,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在鞏固練習時,還設計了開放題,讓學生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做到課結束趣尤存。

4、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在探索的過程形成自已對數學的理解,在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已的想法。例如,教師在提出"320+90到底等于多少"這個問題之后,要學生獨立思考完成,這樣不僅使他們明白遇到問題應該怎樣去思考,而且知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怎樣由此(不進位加法)及彼(進位加法)。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了幾百幾十進位加法口算的方法,培養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在教師提出"320-90到底等于多少"這個問題之后,我是讓學生分組討論,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傾聽其他同學發言,或表示同意或表示反對,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學會賞識和學習同伴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見解。

5、關注對數學的理解,發展富有個性地學習促進隨著開放式教學的深入開展,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應用有關數學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上應盡量抓住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關注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及時調控課堂教學。這節課,整節課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了教會學生口算的算理,但是教師并不是"填鴨式"地將算理一股腦兒地塞給學生,而是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真正做到"算法的多樣化"。

總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注重將數學與學生聯系起來,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課上教師努力為學生提供充分地從事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去經歷、體驗、感悟,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給學生提供人人參與的機會,使每位同學都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下冊《克和千克》。

設計思路:

克和千克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是個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學時,注意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給學生提供測量實際物品的機會,通過猜、掂、比、稱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讓學生在估測中不斷修正自己的估測結果,在課前調查與課后實踐中充分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

教具準備:

1.一架天平;

2.電腦,多媒體課件;

3.將全班分成6個小組,每組準備一臺盤秤,6個2分硬幣,一些蘋果,一些雞蛋,2袋鹽,6個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學過程:

一、認識重量單位“克”和“千克”。

1.教師拿一包糖和一包鹽,讓學生肉眼觀察并判斷哪個重。

2.讓學生親自動手掂一掂判斷哪個重。

3.啟發學生說出要知道糖和鹽的準確重量有兩種辦法:一是用秤稱,二是看包裝袋上凈含量。

4.讓學生匯報課前調查多種物品凈含量情況。

5.揭示并板書課題“克和千克”。

二、認識秤: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2.課件展示并介紹生活中常見的秤。

3.介紹盤秤的使用辦法。

4.讓學生稱出一個蘋果和一本數學課本的重量,初步學會認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讓學生稱出1千克的蘋果和1千克的鹽。

2.提出問題,使學生知道因為蘋果的大小不一樣,因此每組稱得的1千克的蘋果的個數也不一樣,而1千克的鹽都是2袋的道理。

3.讓學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讓學生互抱對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問題,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發現比較輕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盤秤稱不出來,引出天平。

2.課件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稱的物品。

3.教師拿天平演示稱2分硬幣的方法。

4.讓學生每人把一個2分硬幣掂一掂,并在小組內談感受。

5.讓學生通過掂、比、稱,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為后面的鞏固練習提供豐富的表象。

五、“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

1.談話得出1千克=1000克。

2.播放課件,鞏固練習,強化學生對“千克”和“克”的理解。

六、課堂練習。

1.我會連。(西瓜、方便面、駝鳥蛋、2分硬幣的重量)

2.我會判斷。

3.找錯誤。

七、游戲:

1.老師發給每組一樣物品,讓他們在組內先估測該物品重量,再統一意見,然后實際稱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測與實測的誤差。

2.老師總結估測的方法是要找一個參照物。

八、布置作業,延深課外。

1.讓學生稱出1千克雞蛋。

2.讓學生提出問題:1000克雞蛋大約多少個,500克(1斤)雞蛋大約多少個。

3.布置課后實踐作業。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1

A、學生情景及教材分析

學生情景分析:我們班有學生45人。從學生口算來看,學生差異較大,有些孩子口算很好,有些孩子口算很差,雖然我平時在教學中加強了對學生口算本事的培養,但由于智力問題,孩子還是跟不上。筆算,孩子都已經掌握了筆算方法,但沒有養成筆算習慣,在遇到數很大計算是老愛口算,容易出錯。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加減乘除的意義,并能正確解答,而有些孩子讀題本事較差不理解題意而亂寫。孩子們綜合本事較差,小括號應用不熟練。學生對平移距離不太理解,畫圖本事較差。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對質量單位這部分資料的學習也有漏洞。

教材編寫特點:

(一)關于除法和混合運算

1、體驗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

2、經過操作活動,認識有余數除法

3、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4、體會混合運算要遵循必須的順序

5、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關于生活中的大數

1、聯系生活實際,學習萬以內的數

2、經過實際操作,具體感受大數的實際意義

3、經過“撥一撥”活動,把數數、讀數、寫數結合起來

4、安排必須數量的估一估活動。

(三)關于萬以內加減法

1、分為兩個單元

“加與減(一)”是基本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加與減(二)”是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分散安排的目的是根據兒童心理特點,學習資料多樣化,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另外,基本計算本事的構成,需要一個過程,分散安排,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練習機會,有利于使所有學生都能到達計算的基本要求。

2、刪繁就簡,突出基本算理

3、創設問題情境,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運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一)數與代數

1、《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是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余數必須要比除數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大數的實際意義,經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會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認識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會讀、會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3、《加與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加減的口算,探索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估算意識,并能運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確定,構成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方向與位置》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能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測量》經過動手測量操作和實際活動,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適宜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3、《認識圖形》經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借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我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

(三)統計

《調查與記錄》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另外本學期的學習,還安排了一系列實踐活動,經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進取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1、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余數必須要比除數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加減的口算,探索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估算意識,并能運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確定,構成習慣。

3、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能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經過動手測量操作和實際活動,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適宜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5、經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借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我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

6、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

采取的主要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此刻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資料,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當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數學,設計生動趣味、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游戲、講故事、直觀表演、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趣味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本事。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我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較趣味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與家長進行適時溝通,讓家長用正確、適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

6、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挖掘各種網上教學資源,用好各種教學媒體,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首先從學習的資料和形式上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敢于提問、善于傾聽、樂于表達的內在品質。

7、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和優生的提拔工作。

培優計劃: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不斷提高做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

輔導對象:趙蕾、劉皓軒、陳哲、趙真

輔導措施:1、每周有選擇性地上一節思維訓練課。

2、在日常教學的分層練習中有的放失地注意對優生的培養。

3、實行以點帶面來全面提高,使學生觀念進行轉變。

4、讓優生講述自我的學習方法,進行經驗交流。

期望效果:

輔困計劃:教會學生敢于做題,會做題,安排比較基礎的資料讓他們掌握,可先布置一些基礎性的題目。

輔導對象:郭昊辰、王一初、江奕妙、來馨彤

輔導措施:1、課外輔導,利用課余時光

2、采用一優生帶一學困生的一幫一行動。

3、請優生介紹學習經驗,學困生加以學習。

4、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學困生。

5、對學困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

6、采用激勵機制,對學困生的每一點提高都給予肯定,并鼓勵其繼續進取,

7、充分了解學困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學困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期望效果:

B、教學進度安排

(略)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2

一、速算小精靈。

42÷7= 45÷5=36÷4= 51÷7=

160+90=7×8-3=960-400= 890-360=

4×9= 1700-800= 65+23=230+60=

二、認真想一想,你會填對的!

1、請你填出正確的長度單位。

數學練習冊厚約5( )   

10歲的的小明高148( )

北京到天津相距大約120( )  

一幢大樓高27( )

2、5米=()分米    

6厘米=()毫米

3米=()厘米    

9千米=()米

3、一件西裝的價格是2678元,一件女式旗袍的價錢比它高的多得多,一件針織衫的價格比西裝少得多,一件旗袍和一件針織衫的價錢大約是多少呢?

4、按規律填一填。

(1)3160,3270,(),3290,(),3310。

(2)1,7,13,19,(),(),37,()。

5、的四位數是(),比10000少1的數是()。

6、長方形的( )邊相等,四個角都是( )。

7、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無關,關鍵是看角()的大小。

三、判一判。

1、讀3004時,中間的兩個0只讀一個“零”。    ( )

2、在3050、5030、5003、350、3500、53這組數字中的。是5003。 ( )

3、在( )×7<28中,( )里應填3。    ()

4、計算42-42÷6的結果是0。       ()

5、生活中,農民伯伯常把籬笆扎成平行四邊形狀。    ( )

四、仔細觀察式子,按要求進行計算。

1、脫式計算下面的題。

92-(34+52)  68-35÷5  890-123-357

2、豎式計算下面的題,帶__的驗算。

__378+852=    __3100-458=

42÷5=    63÷7=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3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米、厘米量,認識線段量、畫線段。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4、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能力點: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5、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德育點: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樹立自信心。

6、養成認真、一絲不茍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

教學難點: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長度觀念,會初步的估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1~3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媽媽需要買一截松緊帶,需要多長呢?老師量過了,和你們桌上的小棒一樣長,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物量一量。

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問:奇怪了,同樣長的松緊帶,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認識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

A、數,按順序讀一讀。問:最左端是幾?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

一厘米有多長?(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現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是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長?

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

3、用厘米量。

舉起藍紙條,估計一下他大約是幾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書上。

量松緊帶的長。

三、拓展運用:

1、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對準0刻度線的。

(2)正確的。

(3)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怎么辦?

3、小組合作量指定物體長度。

4、老師想量手腕一圈的長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嗎?(介紹各種尺子)

5、選擇尺子和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

課外搜集資料:你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在古代,沒有尺子時,人們用什么進行測量?(手腳)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長度。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4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米尺、軟尺。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4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25頁8題——26頁14題

教學目的:

1、進一步掌握三、四位數大小的比較、估算等,使學生逐步形成萬以內數的概念,掌握有關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發展數感,第四冊認數復習。

2、初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并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喜歡數學的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鞏固三位數大小的比較、估算。

教學難點:

感悟數與數之間的聯系

教具準備:

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0——9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修改意見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通過尋找規律,發展學生數感采取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及獨立思考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通過師生互動,結合游戲情景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充分感覺生活離不開數學。聯系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身體能力和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激趣導入

明明發現0——9這些數字有很多的樂趣和知識,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樂趣,你有興趣嗎?

明明乘坐火車,他發現列車車廂的編號很奇特,和平時的車廂編號不一樣。媒體演示25頁8題。

919

828

737

646

你能填上其他車廂的編號嗎?

1)小組討論找到規律

2)全班交流匯報(百位、個位分別為9、8、7、6,十位1、2、3、4,所以其它車廂的編號應該為:555、464,373)

3)獨立解答第二列火車的編號問題

4)小組交流匯報判斷正誤

二、應用拓展25頁9題

1,試一試:

明明用0、1、2、3、4、5、6、7、8、9、中隨意取出三張卡片為一組,可以組成三位數,如:4、8、5可以組成845、854、548、584等等,小學數學教案《第四冊認數復習》。你試試看,看誰組的多。

什么情況不能組成三位數?為什么?

1)可以組成那些三位數?讀出來

2)同桌倆人的比一比,誰的大?為什么?說出理由

3)百位不同,怎么比?百位相同怎么比?

2,看誰最接近26頁10題

老師報數,請你用卡片擺出來每組2個數

398、497、306、402、482、395、404、313、400

1)讀數。

2)你認為那些數和400最接近?

4)請拿400卡片的同學來到講臺。誰接近400青走到前面來,說出理由。互相交流。

3,請你當裁判26頁11題

明明發現運動場上也有數字。請同學們看田徑場上的運動健兒們的編號

1)你認為他們的比賽結果是怎樣的?

2)按照編號排出名次。

3)你能把他們的編號從大到小寫下來嗎?試試看

4)匯報交流

4,請你來當家26頁12題生活中更離不開數學。明明家的電飯煲295元。媽媽說微波爐比電飯煲貴得多

1)貴得多是什么意思?

2)你認為微波爐可能是多少錢?

3)300元夠嗎?為什么?說出理由

三、鞏固深化

1,請你做評委媒體演示13題

討論:

1)誰家的書多?誰家第二?誰家的書最少?

2)明明家的書與其他三家比,可以怎么說?

2,看誰最聰明26頁14題

老師知道有一位同學家的書是212本,你知道是誰家嗎?

1)如果我要在計數器上表示212,該怎樣表示?

2)要用幾顆珠?為什么?

3)你能用計數器表示其他的三位數嗎?

同桌交流

四、總結評價

同學們今天和小明一起探索了數字的奧妙,你有收獲嗎?你學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設計:

數字樂園

多些少一些多的多少的多

教學反思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能借助連線、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進行推理。

3、在簡單推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條理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教學難點:初步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思考問題及數學表達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猜一猜)

1、提問后學生回答(課件演示)。

2、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通過剛才的猜一猜,我們知道要猜出準確的答案,必須要找到有利于猜想的依據或線索,那么怎樣才能找到這些依據和線索呢?我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后,同學們一定會明白。

二、新知探究

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3位小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學習,

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1、出示1(課件演示)

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剛拿的是什么書?小麗呢?

2、學生回答問題并說出理由:

①請同學們仔細讀題,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②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該如何思考呢?

A、從三個已知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紅拿的是什么書嗎?

B、從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這句話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③通過剛才的分析、推理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位同學各拿了什么書,那么現在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④用什么方法來解答呢?(學生說教師板書后再演示課件)

⑤回顧剛才的分析過程再次加深理解。

已知小紅拿的是語文書。

又知小麗沒拿數學書,肯定拿了品德與生活書。

那么,小剛拿的一定是數學書。

小剛拿的是()書,小麗拿的是()書。

3、教師小結:

像這樣,通過分析同學們說的話,推理得出正確的答案,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就叫做簡單的推理,換句話說,推理就是依據所給的條件通過分析、推理、判斷出正確的答案。

4、質疑提問:

像上面的例題中,如果我們只分析小麗說的話而不看小紅說的話,能得出正確答案嗎?

由此可見,在簡單的推理時,一定要全面地分析,仔細推敲才能準確判斷出正確答案。

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什么是推理,并且學會了怎樣運用已知的條件推理得出未知的結果。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檢查一下同學們學得怎樣?敢接受老師的檢查嗎?

三、應用提升(闖三關)

1、討論完成P109“做一做”(第一關)。

2、猜一猜,猜圖形(先猜再出示課件)(第二關)。

3、連線(第三關)。

四、拓展思維

恭喜同學們順利的闖過了三關,我想同學們對我們今天學的推理這一數學知識已經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你們知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什么職業什么人對推理這一數學知識運用的最多嗎?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位有名的偵探,想知道是誰嗎?請聽黑貓警長告訴我們什么?那你們想當小偵探嗎?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當小偵探吧!

1、課件出示

①神探出擊;

②神秘暗號。

剛才同學們經過緊張的學習、思考,現在老師讓你們輕松一下好嗎?

2、學兒歌

我是一名小偵探,

根據線索猜得準,

能確定的先確定,

確定哪個先排除,

剩下越少越好猜。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了簡單的推理,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更復雜的推理,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你們一定會利用推理這一數學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6

一、教學目標:

1、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利用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進行簡單換算。

2、能根據鐘面,計算經過時間。

3、在回顧時、分、秒的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索實踐的能力以及積極的學習情感與態度。

二、教學重點:

熟練讀出鐘面上的時刻

三、教學難點:

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接近正時的時刻經過時間的計算

四、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今天我們來上一節復習課,課前老師讓大家準備了鐘表模型,猜一猜,今天我們復習什么?板書:時分秒的復習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關于時分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同桌交流一下,回憶不起來的可以翻一翻書。

(二)梳理內化提煉方法

全班交流,師隨機引導,并適時板書

(1)鐘面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時針走一個大格是1時,分針走一個小格是1分,秒針走一個小格是1秒。

(2)時分秒的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1時多長?1分有多長?1秒有多長?老師還知道,發電廠1秒鐘發的電,可供一戶家庭用三個月。你有什么感想?

(4)會讀鐘面上的時刻指一生結合鐘面講讀法,再指一優生結合鐘面講時針不好確定時的讀法。

(三)分層練習提高能力

1、同學們學會了這么多時分秒的知識,下面老師要考驗大家,能不能利用學過的知識靈活解決問題,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1)3分=()秒4時=()分120分=()時60秒=()分1分30秒=()秒2時40分=()分

做在練習本上,指生讀答案,選1題說說是怎么想出來的

(2)數學書94頁第11題(現場反饋)

(3)數學書94頁第12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2、為了獎勵大家,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請大家拿出鐘表模型,同桌合作,一人撥一個時刻,另一人快速讀出來,然后再交換角色。

3、小麗同學有堅持記日記的習慣,自從學習了時分秒的知識,她專門寫了一篇數學日記,我們一起來看看。指生讀。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7

第六課時兩位數減兩位數(練習課)

教學內容:

課本P20---P21練習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與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和準確度。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計算和檢查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和題卡

教學過程:

一、總結引入

小朋友們,學習了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把你的收獲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指名匯報。總結得非常好。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

[設計意圖]:課前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4題。請仔細觀察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同桌的同學聽一聽。怎樣求還剩多少個?指名回答。板書算式:32-11。這道題該如何計算呢?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3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選一道題說說計算方法。

3、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

4、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7題。同桌兩個同學與相說一說下面各題差的十位上是幾?你是怎樣想的?

5、第22頁練習三第10題。仔細觀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匯報。怎樣求雨傘多少錢一把?獨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計算方法。指名匯報,并說明算法。

4、第22頁練習三第11題。先自己獨立完成,完成后從加法和減法中各選一道題在小組內說說計算的方法。指名匯報、訂正。

[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2、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

三、強化練習

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可三家的小雞混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教師巡視。指名匯報、訂正、評比。

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

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喜歡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練習的熟練性。

四、總結: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隨堂練習

2024年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8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角的特征。

2.經歷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景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根據角的特征辨認角。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剪刀一把、三角板一塊、白紙一張。

教師準備:直尺、各種形狀的繼母若干;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白紙各7張;長條12根;圖釘若干。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揭示課題

1.感知生活中的角。

(1)課件展示實物(紅領巾、鐘面、吸管、方向牌)。

(2)找一找以上實物中的角分別在哪兒,引導學生把角比劃出來。(隨著學生的發言,課件演示,抽象出角)。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方式一: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

方式二:現場收集生活中的角。

①老師交待收集的場地范圍(教室)和交流的時間(2分鐘)。

②學生收集、交流信息。

③反饋。(引導學生邊說邊比劃出角。)

2.揭示課題。

師:通過發現,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咱們就一塊兒去認識角。

板書:認識角

二、實踐感知,建立表象

1.畫一畫,剪一剪。

老師給每個小組提供各種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積木)。

(1)老師交待操作的要求:學生在以上材料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在紙上畫出角,再把它剪下來。

(2)學生自行選擇工具,實施活動。

(3)集體交流:把剪下圖形中的一個角比劃出來。

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點。

(1)摸一摸剛剛比劃的角,有什么發現?

(2)學生匯報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①尖尖的。

A.示范摸到角的哪個地方是尖尖的,引導全班學生再次感知。

B.取名稱。

師:其實這個尖尖的是一個點。(板書)知道了這個點叫什么嗎?想給它叫什么?(把學生取的名稱寫下來。)

C.得出名稱。(板書:頂點)

②平平的、直直的。

A.引導全班再次感知。

B.抓住學生發言,得出名稱。(板書:邊)

③、④……

3.小結:像這樣的圖形我們說它是一個角。

4.閉上眼睛想一想角的樣子,可以用喜歡的方式比劃比劃。

三、活動操作、鞏固應用

1.活動(一):找一找。

(1)明確活動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學具袋中摸出一個帶角的圖形。

(2)反饋摸出的圖形有:

(3)分組交流:①每個圖形的角在哪兒?②每個圖形有幾個角?

(4)用手勢反饋。學生可能對第三個圖形有異議。老師抓住契機以辯論的形式得出正確的結果。(此環節中引導學生作評價。)

2.做一做。

(1)交待活動要求:在組內選擇有用的材料(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卡紙、長條、圖釘)制作一個你喜歡的角,然后展示在教室兩邊。

(2)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開始活動。

(3)組織學生參觀作品。

(4)學生質疑、評價、提問。

如:能告訴我這個制做的角在哪兒嗎?

四、延伸

1.小結:今天咱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關于它你了解了多少?(鼓勵看書)

2.延伸:關于角,你還想知道什么?

師:課后同學們可以去查查有關資料,了解有關角的知識,咱們下節課再繼續交流。

702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带电机减速器一套_德国BOSERL电动机与减速箱生产厂家 | 齿轮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齿轮减速箱加电机一体化-德国BOSERL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生产厂家 | 欧必特空气能-商用空气能热水工程,空气能热水器,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生产厂家-湖南欧必特空气能公司 | 传动滚筒,改向滚筒-淄博建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盐水喷雾试验机_两厢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巨怡环试 | 安徽净化工程设计_无尘净化车间工程_合肥净化实验室_安徽创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东莞螺杆空压机_永磁变频空压机_节能空压机_空压机工厂批发_深圳螺杆空压机_广州螺杆空压机_东莞空压机_空压机批发_东莞空压机工厂批发_东莞市文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微学堂-电动能源汽车评测_电动车性能分享网 | 网络推广公司_网络营销方案策划_企业网络推广外包平台-上海澜推网络 | PU树脂_水性聚氨酯树脂_聚氨酯固化剂_聚氨酯树脂厂家_宝景化工 | 包装设计公司,产品包装设计|包装制作,包装盒定制厂家-汇包装【官方网站】 | 深圳美安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喷码机,定制喷码机,二维码喷码机,深圳喷码机,纸箱喷码机,东莞喷码机 UV喷码机,日期喷码机,鸡蛋喷码机,管芯喷码机,管内壁喷码机,喷码机厂家 | led全彩屏-室内|学校|展厅|p3|户外|会议室|圆柱|p2.5LED显示屏-LED显示屏价格-LED互动地砖屏_蕙宇屏科技 | 车间除尘设备,VOCs废气处理,工业涂装流水线,伸缩式喷漆房,自动喷砂房,沸石转轮浓缩吸附,机器人喷粉线-山东创杰智慧 | 高压负荷开关-苏州雷尔沃电器有限公司 | 点焊机-缝焊机-闪光对焊机-电阻焊设备生产厂家-上海骏腾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级建造师培训_一建培训机构_中建云筑建造师培训网校 | 广州办公室设计,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设计,办公室装修公司_德科 | 缝纫客| 合肥废气治理设备_安徽除尘设备_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厂家-盈凯环保 合肥防火门窗/隔断_合肥防火卷帘门厂家_安徽耐火窗_良万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涂层测厚仪_光泽度仪_uv能量计_紫外辐照计_太阳膜测试仪_透光率仪-林上科技 | 生产加气砖设备厂家很多,杜甫机械加气砖设备价格公道 | 齿轮减速机_齿轮减速电机-VEMT蜗轮蜗杆减速机马达生产厂家瓦玛特传动瑞环机电 | 算命免费_生辰八字_免费在线算命 - 卜算子算命网 | 【365公司转让网】公司求购|转让|资质买卖_股权转让交易平台 | 烟台条码打印机_烟台条码扫描器_烟台碳带_烟台数据采集终端_烟台斑马打印机-金鹏电子-金鹏电子 | 光伏支架成型设备-光伏钢边框设备-光伏设备厂家 | 实验室pH计|电导率仪|溶解氧测定仪|离子浓度计|多参数水质分析仪|pH电极-上海般特仪器有限公司 |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贝壳粉涂料-内墙腻子-外墙腻子-山东巨野七彩贝壳漆业中心 | 碳纤维布-植筋胶-灌缝胶-固特嘉加固材料公司 | 挤出熔体泵_高温熔体泵_熔体出料泵_郑州海科熔体泵有限公司 | SRRC认证|CCC认证|CTA申请_IMEI|MAC地址注册-英利检测 | 找果网 | 苹果手机找回方法,苹果iPhone手机丢了找回,认准找果网! | 北京晚会活动策划|北京节目录制后期剪辑|北京演播厅出租租赁-北京龙视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10吨无线拉力计-2吨拉力计价格-上海佳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集菌仪厂家_全封闭_封闭式_智能智能集菌仪厂家-上海郓曹 | 西宁装修_西宁装修公司-西宁业之峰装饰-青海业之峰墅级装饰设计公司【官网】 | 西安展台设计搭建_西安活动策划公司_西安会议会场布置_西安展厅设计西安旭阳展览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