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模板
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也就是數學本身,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有許多工作以研究純數學為開端,但之后也許會發現合適的應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模板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模板(篇1)
目標:
1、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概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3、培養學生在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中,正確地理解分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教學關鍵:
使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并形成表象。
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師準備:
課件
學生準備:
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由分月餅不公平,引出“平均分”;把一個月餅分成大小的不一樣的2份,不公平,再次強調“平均分”;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引出“一半”,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數進行表示,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1/2的意義和讀、寫。
(二)認識1/3的意義。
(三)概括分數的意義并敘述幾分之一。
(四)折紙游戲,補充分數的意義。
(五)引出分數的概念。
(六)自學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并指生匯報。
三、鞏固練習(闖關游戲)
第一關:考查分數的讀法。
第二關:看圖寫分數,并說理由。
第三關:判斷涂色部分能用分數表示嗎?
四、全課總結
這一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五、拓展升華
分數在生活中的運用,以班級人數為例,每個學生是班級人數的幾分之一,培養學生的班級榮譽感。
六、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下課后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回家后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模板(篇2)
課題:
數學廣角——搭配問題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12頁例1及練習中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搭配現象,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數學活動,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符號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搭配可以不重復、不遺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金色的秋天即將過去,一只蝴蝶在草原上忙碌,它要干什么呢?
原來它是受了智慧老人的差遣,要去給百變小櫻送一封信。小櫻會不會讓我們看信的內容呢?
噢,是智慧老人邀請她到數學城堡去呀!
二、討論合作,探究搭配方法
1、嘗試猜想。
小櫻帶了2件上衣,3件下裝,如果她每天都想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她可以不重復地穿幾天?
2、思考討論。
(1)引導思考:用2件上衣和3條下裝搭配,到底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可以想一想、畫一畫、甚至算一算,用最簡便的方法把各種穿法快速記錄下來。
(2)獨立思考,嘗試表示。
(3)小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參與指導小組活動。
3、展示匯報:現在哪組來匯報?你們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請不同表示方法的學生在實物投影上展示說明,其他學生評價。
預設學生的方法可能有:(1)數字表示;(2)文字表示;(3)符號或圖形表示:(4)計算。
4、觀察比較
(1)剛才我們展示了這么多表示辦法,你覺得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小結:經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發現,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裝,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第二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裝,一共有6種搭配方法;另一種方法是先定下裝,再配衣服,第一條下裝可以配2件衣服,第二條下裝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樣地第三條下裝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種搭配方法。可見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課件演示)
(2)剛才同學們還想出了這么多記錄的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看來有順序地連一連、排一排能幫助我們不重復、不遺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像我們剛才說的穿衣服時不遺漏、不重復、有序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數學問題——搭配問題。
板書:搭配
5、拓展延伸
(1)如果小櫻想在數學城堡里待一星期,她能不能做到每天都有不同的穿法?那該怎么辦?
(2)請你幫她增加一件上衣或者一條下裝,想一想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用你最喜歡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然后和同桌交流。
請不同方法的學生匯報,其他學生評價。
如果在前面學生沒有想出用算式的方法,在這里教師可適當引導,使有能力的學生初步感知。
6、感知提升
如果帶4件衣服,3條下裝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法?如果5件衣服,4條下裝呢?6件衣服,6條下裝呢?
三、綜合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1、密碼門
帶好行裝,小櫻來到了數學城堡,哎呀,數學城堡的門是密碼門,她是頭一次來,不知道密碼,怎么辦呢?
這時智慧老人告訴她,密碼是一個兩位數,十位上是2、4、9中的一個,各位上是3、6、8中的一個,密碼可能會是哪些兩位數呢?你能幫助小櫻把所有的情況都羅列出來嗎?
學生獨立嘗試、匯報評價,教師板書。引導學生得出兩種不同的有序思考的方法:先定十位上的數字,再配個位上的數字;先定個位上的數字,再配十位上的數字。
2、選定路線
小櫻進了城堡的門,智慧老人要她到數學樂園去找聰聰和明明,她有幾種不同的走法呢?
先指導學生看懂圖,學生在書上畫一畫,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討論交流。指名展示匯報。
3、拍照
小櫻到了數學樂園,見到有幾個小朋友爭著要和聰聰、明明拍合影呢,他們每人都要和聰聰、明明單獨拍照,小櫻的魔杖能拍10次,夠嗎?
如果小櫻也要和聰聰、明明各拍一張合影呢?
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模板(篇3)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回顧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形成本單元的知識體系。
2、用面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課件)、學具袋〔內裝小三角形(直角、銳角、鈍角)、小長方形、小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各四個〕長方形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玩個數學游戲吧!(投影出示P54圖)
1、師講明游戲規則
①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圖形,并涂色。
②描出所畫圖形的邊框。
③相同時間內完成多種畫法者為勝。
2、學生獨自活動、小組交流推選作品。
3、實物投影展示作品,師生互評。
4、從這個游戲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面積與周長的含義不同;面積相等,周長不一定相等)
二、整理概括
1、在本單元中,你還學會了面積的哪些知識?與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并用你喜歡的方式進行總結。
2、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面積
單位及進率
應用
計算方法
3、生活中哪些方面會用到這些知識?
三、實踐應用:
1、課件出示P55實踐活動的情境圖。(小明家廚房裝飾,如何選用地磚)。
從中你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能幫助小明解決問題嗎?動動腦,動動手,看誰是數學小能手。
(1)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答。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發表各自的意見。
課件出示解題過程。
四、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1、用兩個邊長是6cm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2、一個衛生間用長方形地磚鋪地,每行鋪15塊,鋪了10行。這個衛生間一共鋪了多少塊地磚?
如果每塊地磚長3分米,寬2分米這個衛生間的面積有多大?
五、思維訓練
P55畫一畫的(1)題。
(1)讓學生先動手在課本上畫一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親身體驗。
(2)問:你們得出了什么結論?
(三角形和長方形能鋪滿長方形)
(3)討論:是不是任意三角形都能鋪滿長方形?
還有哪些圖形能鋪滿長方形?
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動手拼一拼。
(4)全班交流各自所得。
2、你能設計一種圖案使它鋪滿這個長方形嗎?
課下動手畫,小組內選出作品貼在“數學一角”。大家評出咱班的小設計師,好嗎?
六、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有何感受?
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模板(篇4)
教學內容:
口算乘法、除法、筆算乘法、除法。(課本第112頁的第2、3、4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存在問題,并通過反思進行自己正。
2、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提高計算能力,達到計算熟練,實現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宣布本節課復習內容。
二、基本練習
1、口算練習。
60×20=24×10=23×20=40×90=
60÷3=150÷5=800÷4=9000÷3=
要求:
(1)直接說出答案。(回答語句要說完整)
(2)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估算練習。
79×3014×3935×1961×80
79÷412÷383÷9430÷7
要求:
(1)直接說出答案,學生回答語句要完整。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時,不一定都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數。)
3、筆算練習。
22×1411×2545×3486×13
91÷78÷6609÷3562÷4
要求:
(1)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思考,計算。
(2)匯報結果,說一說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結合題目,歸納出注意點:乘法計算中:
(1)要注意進位問題;
(2)要注意積的書寫位置。
除法計算中:
(1)商的書寫位置;
(2)除數與商的積的書寫位置(數位對齊);
(3)被除中間有O的除法計算;
(4)商的中間,末尾有的除法。
三、知識梳理
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說一說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你都學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進行交流后、回答、教師板書:因數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筆算乘法、進位筆算、被除數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筆算除法、有余數的除法及驗算。
計算:856÷72309÷32832÷4
四、課堂活動
1、計算2346÷5并驗算
要求:先觀察題目,判斷商是幾位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獨立計算。匯報結果,并說一說除法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驗算中,要注意什么?
2、課本第112頁的第2、3、4題。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模板(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46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個因屬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的多少個十,乘得的數的末位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解決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例1主題圖 彩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
5210=答案
4330=答案
1240=答案
3120=答案
1720=答案
2、筆算并說出計算過程。
417=答案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6頁例1.
出示圖,讓學生說一說,這幅圖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師去書店買書,買了12套,每套書有14本,她在想一共買了多少本)
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如何列式。引導學生去想這是一道什么樣的乘法算式。(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算式)
指導:你能不能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探究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問題呢?
組織學生用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把討論的結果記錄在練習本上,然后各組選代表說出本組的想法,展示各組不同的計算過程和結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學生會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
有些學生可能由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乘法,想到兩位數乘兩位數也可以用筆算,但學生們在寫豎式時不一定能寫對,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師要在這里重點指導。
先讓學生說他是如何寫的,在這過程中針對學生說得不對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師要加以指導,也可以讓寫得對的組給同學講一講。
教師在指導分析過程中,要把每步板書詳細列出。
教師歸納總結,板書強調每步難點。
在總結過程中提問
(1)兩位數乘兩位數一種是口算方法,一種是筆算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好?
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模板(篇6)
教學內容
人教三年級下冊P3-P8。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
4、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
2、教學難點:快速辨別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都知道太陽吧,沒有太陽就沒有光明。那同學們有觀察過太陽嗎?(學生們紛紛討論起來。)
學生1:太陽是圓的。學生2:太陽每天從東邊出來。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棒!
師:(多媒體演示)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太陽從西方落下。
二、教授新課
教學東、西、南、北。
師:我們看看學校的鳥瞰圖。圖書館在校園的東面,體育館在校園的什么面呢?請同學們回答一下。
學生:西面。
師:這位同學學得非??彀?那我們再看看教學樓在校園的什么面,大門在校園的什么面。請大家舉手回答。
學生1:教學樓在校園的北面。
學生2:大門在校園的南面。
師:同學們太聰明啦!都學得很快。
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面向西,后面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向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學生們跟著念起來。)
師:我們再看看學校的示意圖。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大門在操場的下面,就是再操場的南面。我們再看下面的題目。
學生們踴躍回答問題,老師對同學們的正確答案給予肯定和贊賞。
師:我們再看看天安門的布局,根據圖讀一讀:天安門城樓在國旗的北面,人民大會堂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西面,中國國家博物館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東面。(學生們跟著念起來。)
接著老師又找學生回答問題。
師:我們再觀察校園的鳥瞰圖,餐廳在校園的什么角,存車處在校園的什么角,科技樓在校園的什么角?大家來想一想。
學生:餐廳在校園的西北角,存車處在校園的東南角,科技樓在校園的西南角。師:回答的太棒了!現在大家都可以作一個小小向導了。看誰愿意主動做小向導?(學生們積極回答問題,老師對答案進行公布,對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肯定,對回答錯誤的給予鼓勵。)
師:大家應該都喜歡去動物園吧!那我們來看看動物園的示意圖。說出各動物場館分別在花壇的什么方向。(學生們都踴躍回答問題,老師對學生們的回答給予鼓勵和肯定。)
三、鞏固練習
師:我們再看看街心廣場的分布。請同學們回答銀行、車站、公園、飯店各在街心花園的什么方向?(老師一邊播放課件,一邊找學生回答問題。對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肯定和夸獎,對回答錯誤的同學進行鼓勵,鼓勵下次再接再厲。)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懂得辨認方向了嗎?
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模板(篇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六冊第9、11頁。
教學目標:
1、在辨認8個方向基礎上,學會看簡單平面的線路圖。并能用恰當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系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在雙休日都喜歡和家長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車。
師:每路公交車都有一定的行車路線,我們在乘車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車是不是經過我們要去的地方。
生:看車開的方向是不是和我們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們要坐幾站才下車……
師:大家提的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泛洋嘉年華游玩,可以乘坐幾路車?首先要學習如何認識路線。(出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引入:師出示路線圖。
北會展中心(嘉年華)
椰風寨
廈大
廈大西村
黃厝
廈大醫院胡里山曾厝安小學白石炮臺
認識29路車的行車路線。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學校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生:胡里山站在學校的西面……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29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廈大出發向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請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行車路線。
3、出示泛洋嘉年華的導游圖。
4、師:我們乘坐29路車來到泛洋嘉年華,這里的游樂項目可真不少,誰來說一說有哪些游樂項目?
5、你最喜歡哪個游樂項目,它在游樂園的什么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問:奇遇木馬在奇趣謎宮的什么方向?
動感電影在驚天動地的什么方向?學生指名回答。
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入口出發去玩驚天動地、奇趣謎宮、海盜船、奇遇木馬,再從出口回家,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
(b)指名介紹路線圖。
(c)集體評價。
三、鞏固練習:
自己閱讀課本第9頁,對書上提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內同學評一評。
四、全課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新的知識,說一說今天最感興趣的什么?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