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學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學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學教案1
富饒的大海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富饒的大海為主要情境,分5個信息窗,從出海歸來——養殖海產品——加工海產品——銷售海產品——海產工藝品,包含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和進位乘法;乘法的豎式計算;末尾和中間含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混合運算。這是初次接觸乘法的豎式計算,是以后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和不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學習連乘和代小括號乘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進行運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通過操作學具加深對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熱愛大海,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實踐活動設想:
聯系實際生活,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和不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學習連乘和代小括號乘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本單元的難點。
課時安排:12課時
信息窗1:出海歸來
教學與實踐活動的內容:
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運用學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熱愛大海,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運用學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難點: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與實踐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青島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你們喜歡大海嗎?為什么?(引出大海的美麗富饒。板書:富饒的大海)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主題圖“捕魚歸來圖”
師:你都看到了什么?(有指導的觀察,說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2.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師板書。
3.解決問題:
(1)一共有多少條船?生列算式:40×2=80(條)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80是怎樣求出來的?
用學具擺一擺,理解算理再小組交流,集體交流。
(2)小練習:自主練習2
10——×4——(40)——×8——(320)
20——×2——( )——×6——( )
30——×3——( )——×7——( )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說算理)
(3)200千克魚,能賣多少錢?生列式:200×4=800 說算理
(4)小練習:300×3 7×100(指名說算理)
(5)買6千克螃蟹,200元錢夠嗎?
生列式:29×6≈
(學生小組討論估算方法,互相交流)
三、鞏固練習:
1.算一算,你能發現什么?(自主練習1)
2×3= 3×5= 5×4= 4×2=
20×3= 30×5= 50×4= 4×20=
200×3= 300×5= 500×4= 4×200=
2.估一估,連一連(自主練習3)
48×5 6×63 396×2 102×3 199×4 7×81
大于500 小于500
四、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出示口算卡片:
20×6= 4×30= 90×7= 500×2=
60×6= 9×20= 100×4= 300×8=
二、新授知識:
1.出示情境圖:
回憶尋找未解決的信息和問題,師板書
2.解決問題:
(1)2筐蝦一共多少千克?生列式:13×2=
①估算
②利用學具操作,探究算理,小組交流
③豎式計算:
結合算理理解豎式
1 3
× 2
6 ……3×2=6
2 0 ……10×2=20
2 6 ……6+20=26
④簡便寫法: 1 3
× 2
2 6
(2)這批帶魚能賣多少錢?學生獨立列式3×312=
①估算
②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
③全班交流,說出算理。
3.小結:在列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4 在豎式上直接寫出結果。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自主練習5 學生先獨立審題,師再引導審題
每小時行21千米,2小時行多少千米?3小時、4小時呢?
(學生獨立列式,通過估算、豎式計算,將答案算出,并將書中表格填寫完整。)
3.哪輛坦克能過橋?(自主練習6)
引導學生看懂圖意,列式計算出每輛坦克的重量,再進行比較。
4.按規律填空(自主練習7)
30 60 90 ( ) ( ) ( )
111 222 ( ) ( ) ( ) 666
學生獨立完成
5.自主練習8
引導學生讀清題目,分析理解題意,嘗試獨立解決。
6.自主練習9 填一填
×5=400 2× =648
4 1×2= 6 × =666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可以讓有學生間互教互學。
四、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學教案2
飼養海產品
教學與實踐活動內容: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學目標:
1.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熱愛大海,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并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
難點: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與實踐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著趕海隊伍的歸來,看到他們從海里捕到了許多海產品,他們把這些海產品怎樣了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圖
師:你都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你能根據他們的對話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嗎?
2.學生觀察情景圖,自主提問,師板書
3.有選擇解決問題:
(1)一共夾了多少根海帶苗?生列式:29×3=
①學生估算
②牽引不進位乘法豎式原理,獨立嘗試列出豎式
指名邊說算理,師邊板書:
2 9
× 3
2 7
6 ……6為什么寫在十位上?
8 7
③簡便寫法: 2 9 注:進位的標記“2”要寫的小一些,
× 2 3 避免與其他的數字混淆。
8 7
4.小結:列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自主練習1)
38 16 52
× 2 × 4 × 4
學生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填一填。自主練習2
學生獨立觀察統計表,理解題意,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通過估算和豎式計算將結果算出,并填寫到統計表中。集體訂正。
3.先估算,再筆算(自主練習4)
27×3 5×18 63×3 6×13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可以指名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學教案3
海產品加工
教學與實踐活動內容: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連續進位的乘法
教學目標:
1.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連續進位的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連續進位的乘法,理解算理并能熟練計算。
難點: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乘法。
教學與實踐活動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去海產品加工廠看一看。(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二、合作探究:
1.師:你們都看到了什么?(有指導的觀察,說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2.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師板書。
3.解決問題:
(1)7小時能加工多少千克帶魚?生列算式:59×7=
你能不能先估計一下,59×7得多少?
說說你的估算過程,集體交流。
(2)你能不能試著用豎式計算一下?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5 9
× 6 7
4 1 3
(3)看看與我們的估算結果進行一下對比。
(4)小練習:自主練習1的前兩個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說算理)
4、8箱帶魚一共多少千克?生列式:25×8
自己試著計算,并說說算理
補充練習:25×4
5、9個車間加工多少箱?生列式:118×9
先估算一下,再自己列豎式計算。(學生小組討論估算方法,互相交流)
指名說算理,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補充練習:125×8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1的后兩道題
自己計算,同位交流
2.自主練習2
完成后,小組內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四、小結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1、 口算: 25×4= 25×8= 125×8=
2、 豎式計算:23×8= 4×38= 83×7= 56×4=
二、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3: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78×8 49×9 8×65 89×5
454×4 4×198 378×5 9×278
2.自主練習4: 每種飲料各有多少瓶?
(1)自己先估計,再列式計算
(2)全班交流
3.自主練習5:
指名說說圖意,再列式計算
說說在列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3、 自主練習6:
指名說說圖意,先估計一下,再列式計算
說說在列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4、自主練習7:計算
14×3= 96×5= 156×7= 152×6=
125×7= 234×3= 2×142= 75×8=
5、自主練習8
指名說說圖意,先估計一下,再列式計算
6、自主練習9
出示圖畫,指名說說圖意,先估計一下,再列式計算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7、自主練習10:指名說說題意,先估計一下,再列式計算
小組內交流,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小結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學教案4
銷售海產品
教學與實踐活動內容:
末尾或中間有零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教學目標:
1.學習末尾或中間有零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末尾或中間有零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練計算。
難點:在計算過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間的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與實踐活動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要和一些游客一起去采購青島的特產——海產品,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圖
師: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產品?你能根據圖上的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嗎?
2.學生觀察情景圖,自主提問,師板書
3.有選擇解決問題:
(1)3盒魷魚絲多少克?生列式:350×3=
①學生估算
②獨立嘗試列出豎式
3 5 0
× 1 3
1 0 5 0
可以這樣寫:
3 5 0
× 1 3
1 0 5 0
4.小結:末尾有零的數在列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1:
1 6 0 5 2 0
× 4 × 7
學生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自主練習2:火眼金睛辨對錯
小組內說說對不對,錯在哪兒?計算這樣的題時需要注意什么?
3.自主練習3: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學生獨立觀察統計表,理解題意,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通過估算和豎式計算將結果算出,并填寫到統計表中。集體訂正。
4、 自主練習7
出示圖畫,理解題意
自己列式,全班交流
5、 自主練習9:動腦筋
30×9 12×3 25×4 13×7
300×9 120×3 250×4 130×7
(1) 算一算,你發現了什么?
(2) 不用計算,你能知道下面算式的積嗎?
3000×9 1200×3 2500×4 1300×7
學生先試著自己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可以指名交流,然后集體訂正。
四、小結: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學生回憶上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2.在計算末尾有零的數的豎式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學習新知:
出示情景圖,解決問題:
(1)買5盒海參,需要多少錢?學生列式:406×5=
①估算
②自己試著計算一下。
全班交流,學生評價。
提醒:中間有零的數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2)買5盒蝦皮一共需要多少錢?
①估算②自己試著計算一下。
全班交流,學生評價。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1、2的其余題目
2.自主練習4
小組競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3.自主練習5
學生獨立觀察統計表,理解題意,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通過估算和豎式計算將結果算出,并填寫到統計表中。集體訂正。
4.自主練習6:蔬菜批發市場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可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提出問題,先估算,然后筆算。
5.自主練習8:請你幫忙算一算
出示圖畫,弄清題目要求。指名讀題,然后根據已有條件,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再解決。
四、小結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學教案5
海產品工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會計算較容易的三步式題.
2、認識小括號,會使用小括號。
3、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會按算式的意義讀出算式.
4、積極參與共同探索問題的學習活動,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混合計算,正確計算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計算。
教學難點:
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正確使用。
教學時間:4課時
一、提出問題,預習展示
師:同學們,豐富的海產品不光可以用來食用,還可以制成精美的工藝品供人們觀賞,我們已經到工藝品加工廠去看了,找學生匯報一下圖中的數學信息及可以提出的數學問題。
學生匯報交流圖中的數學信息。教師板書:
做8張畫需要多少個小貝殼?
每條項鏈用48顆珍珠,每條手鏈比項鏈少23顆。4條手鏈一共用了多少顆珍珠?
做1個小刺猬用42個貝殼。大刺猬用的貝殼數比小刺猬的6倍多1 8個。做大刺猬用了多少個貝殼?
二、研究問題,指導點撥
第一課時
1、解決“做8張畫需要多少個貝殼?”
師:要解決第一個問題,需要用到哪些條件?這些條件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先自己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嗎?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獨立解決,如果學生遇到困難可以讓他們同位討一下。教師先不做提示。
在學生獨立解答后,全班進行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學生可能出現這幾種解答方法:
(1)先算每張畫用了多少個貝殼,再算一共用了多少個貝殼。
(2)先算一共做幾朵花,再算一共用了多少個貝殼。
由此引出綜合算式。對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可以讓學生對照分步的式子結合實際來想一想,在此基礎上認識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
2、類化練習
自主練習第1題
第二課時
1、解決“4條手鏈用了多少顆珍珠?”
師: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求什么?
小組討論研究,列出分步算式,算出結果。全班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是怎么想的。
接著要求學生用綜合算式解答,學生如果列出的算式沒有帶小括號,教師可以針對算式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并與分步列式比較。
2、類化練習
自主練習第2、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