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
紅色文化一直存在著,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早已形成自己的獨特價值體系,我們現今所要做的就是發揮好,利用好,傳承好優良傳統。今天小編整理了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1)
趙尚志《黑水白山·調寄滿江紅》
黑水白山,被兇殘日寇強占。
我男兒無辜倍受摧殘。
血染山河尸遍野,貧困流離怨載天。
想故國莊園無復見,淚潸然。
爭自由,誓抗戰。
效馬援,裹尸還。
看男兒拼斗疆場,軍威赫顯。
冰天雪地矢壯志,霜夜凄雨勇倍添。
待光復東北凱旋日,慰軒轅。
這首詞體現了趙尚志矢志抗日、豪氣干云的將軍風范。
趙尚志,1908生于東北農村。他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回東北從事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后,他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領抗聯部隊作戰百余次,對日偽軍進行了難以想象的艱苦戰斗。
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被日本特務誘捕,后與敵人作戰時身負重傷被俘,他英勇不屈,壯烈犧牲,年僅34歲。窮兇極惡的敵人割下了他的頭顱,運到長春去慶功,把他的軀體扔進了松花江的冰窟中。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2)
《絕筆詩》
年代:近代作者:周文雍
頭可斷,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滅。
壯士頭顱為黨落,
好漢身軀為群裂。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3)
《自題小像》
魯迅〔近現代〕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靈臺無計逃神矢”,詩一開頭就用希臘神話白虹神箭射心這個形象的比喻,傾訴了作者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思。作者魯迅還在南京求學時,就努力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密切注視當時的政治局勢,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民族命運;到日本后,又接受了孫中山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影響,因而祖國的垂危、人民的苦難,更象神箭一樣射中了他,使他無時無刻不為祖國和人民的命運擔心和憂慮。這句詩展示了作者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把挽救國家危亡看作自己神圣職責的革命胸懷,表現了魯迅積極戰斗的人生觀和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義立場。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4)
瞿秋白《江南第一燕》
萬郊怒綠斗寒潮,檢點新泥筑舊巢。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梢。
瞿秋白,1899年出生于江蘇常州。1921年,他在莫斯科加入聯共(布)黨組織,192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3年1月,瞿秋白擔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編,他編譯多部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并嘗試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國情,論證中國革命問題,撰寫發表大量政論文章,為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作出開創性貢獻。瞿秋白主持召開了八七會議,后到上海領導左翼文化運動。中央紅軍長征后,他留在南方堅持游擊戰爭。
這首詩是1924年瞿秋白寫給當時妻子王劍虹的信中附有的,彰顯了他的自信與抱負。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長汀被國民黨軍逮捕。1935年6月18日,他一路慷慨演說,唱著《國際歌》坦然走向刑場。他席地而坐,挺直腰板,微笑著向劊子手點頭道:“此地甚好!開槍吧!”而后從容就義,時年36歲。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5)
《卜算子》
動脈貫黃河,靜脈長江注。
華夏江河血管流,養我心肝腑。
烈火見真金,革命經風雨。
愛國詩詞一脈傳,血沃紅旗譜。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6)
《七絕》
臥聽東瀛風雨聲,松濤陣陣破空鳴。
將軍只待狼煙起,再領青山十萬兵。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7)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
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譯文
滿天白茫茫的一片,大軍在雪中前進,心情更加迫切。頭上是險峻高山,狂風漫卷紅旗越過那險要關隘。
此行將要去往何處?贛江江畔風雪正迷亂。命令昨日已下達,十萬工農武裝就要直取吉安。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雪中行軍。1930年1月,彭德懷率紅五軍從湘贛來到贛西并與黃公略新成立的新六軍對吉安進行包圍。同年1月下旬,紅四軍第二縱隊抵達江西廣昌縣的塘坊,頂風冒雪,翻山越嶺,向廣昌縣城疾進。月底,與朱德部隊會合,并占領寧都等縣,繼而向吉水一帶活動。2月6日~9日紅四軍、五軍、六軍及贛西特委在吉安縣陂頭召開聯席會議,會議作出了攻打吉安城的決定,并作出相應的戰略部署。據推斷,這首詞作于這次聯席會議之時或之后。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8)
《七律》
年代:近代作者: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
詩思一帆??臻?,夢魂三島月玲瓏。
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
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里度春風。
譯文:別說女子不能干英雄事業,看我乘風萬里,只身東渡日本。孤帆外海天空闊,動我詩情,三島上月色玲瓏,入我夢境。想起國家亡給異族,令人悲酸;慚愧我奔走革命,到今一事無成。這樣大的國仇家恨使我傷心,哪能在客地春風中虛度光陰!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9)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wēiyí)騰細浪,烏蒙磅礴(páng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詩意:
紅軍不怕遠征的艱難險阻;把歷經千山萬水的艱難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可在紅軍眼里不過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
烏蒙山那樣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可在紅軍看來,不過像腳下滾動的泥丸;
金沙江兩岸懸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擊著兩岸高聳入云的山崖,給人以溫暖的感受;
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橫跨東西兩岸,只剩下十幾根鐵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讓紅軍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皚皚白雪,紅軍翻過了岷山,人人心情開朗,個個笑逐顏開。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10)
鄧恩銘《訣別》
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
鄧恩銘,1901年出生于貴州省荔波縣一戶水族家庭。1921年7月,鄧恩銘作為山東省的代表出席中共一大。1925年,鄧恩銘等人領導了膠濟鐵路工人大罷工、青島日商紗廠工人同盟大罷工等。
1925年11月。鄧恩銘被捕入獄,經黨組織多方設法營救,得以保外就醫。1928年春,鄧恩銘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1929年初,由于叛徒告密,鄧恩銘在濟南被當局逮捕。他在獄中領導組織了兩次越獄,使部分同志沖出監獄脫險。鄧恩銘因受刑過重,行動困難,未能成功越獄。
這是鄧恩銘犧牲前,在給母親寫最后一封家書時附上的一首詩,抒發了自己的共產主義高尚情操和視死如歸的革命意志。1931年4月5日,鄧恩銘身負鐐銬,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年僅30歲。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11)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譯文:
黎明時的陽光剛剛照到進行軍事訓練的場地,女民兵英姿颯爽手持五尺槍。
中華兒女志向不凡,不愛紅艷美麗的裝扮,而愛革命的武裝。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12)
《滿江紅》
重讀奇文,停眸處,斑斑碧血。
書案上,景星麟鳳,幾多豪杰。
壯志常隨云浪起,雄軀爭與山河裂。
好頭顱換取九州同,心如鐵。
浩然氣,常郁結,胸中事,憑誰說。
恨余生也晚,未曾同列。
掩卷且由清淚灑,聞笳更使黃粱覺。
對邊塵此日又囂囂,思英烈。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13)
《七律·憶重慶談判》
有田有地皆吾主,無法無天是為民。
重慶有官皆墨吏,延安無土不黃金。
炸橋挖路為團結,奪地爭城是斗爭。
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譯文
有田有地的都是我的主人,無法無天的卻是你的國民。
重慶當官的都是貪官污吏,延安得每一寸土地都黃金。
我們炸橋挖路是團結,奪地爭城是革命斗爭。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14)
《就義詩》
年代:近代作者: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弘揚紅色文化的詩詞詩句(精選篇15)
《卜算子·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此詞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堅韌不拔的形象,鼓勵人們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樂觀主義精神。上闋主要寫梅花傲寒開放的美好身姿,描繪梅花的美麗、積極與堅貞;下闋主要寫梅花的精神風貌,表現了梅花堅強不屈、不畏寒冷,對春天充滿信心和謙虛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