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
這是一代代愛國英雄、革命烈士和仁人志士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鋪就了一條條通往現實中國夢的道路。今天小編整理了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15篇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1】
《七律》
漫步青階登宛平,盧溝橋畔幾多情。
眼前又現硝煙起,耳畔猶聞戰馬鳴。
無數彈痕言舊事,幾多壯士刻英名。
清悠河水輕輕蕩,古樸城墻伴月明。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2】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這首《憶秦娥·婁山關》是作者在婁山關戰役勝利之后所寫,最早發表于《詩刊》1957年1月號,發表時沒有標明寫作時間。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__詩詞》時,將寫作時間標明為“一九三五年二月”。這首詞上闋寫的是紅軍向婁山關進軍的途中,下闋寫的是婁山關戰役勝利之后的景象。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3】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
譯文:
萬千楓林被霜打過煥發鮮亮的紅色,紅軍戰士一腔怒火直沖云天。大霧籠罩龍岡深暗的連綿群峰,我軍齊聲高呼,前線殺敵并活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敵兵又來侵犯,狼煙四起遮掩了半邊天。我將喚醒千百萬的工農大眾,同心協力齊努力,那時不周山下紅旗遍插迎風招展。
創作背景:
一九三零年十二月七日,蔣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圍剿”,以十萬兵力,進攻贛南、閩西的紅軍根據地。十二月三十日,紅軍在龍岡伏擊張輝瓚并全殲其十八師。第一次大“圍剿”就此結束。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4】
《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譯文:
暮色蒼茫中看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任憑翻騰的云霧從身邊穿過,它仍然泰然自若。
天設地造好一個仙人洞,正是在這險峻的山峰上才能領略到無限美好的風光。
創作背景:
作詩之日,是作者引以為豪的“秋收起義”三十四周年紀念日。作者此時心中雖有憂憤蒼涼成份,但更多的卻是作者性格中的堅韌自信及不畏壓力的奮爭精神。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5】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近代·秋瑾
萬里乘云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譯文
千萬里遠途我像騰云駕霧一樣去了又回,我獨自一人穿越東海往返伴隨滾滾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國的地圖變成別國的領土,怎能讓錦繡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飛灰。
那濁酒哪能排解我憂心國事所灑的熱淚,國家的救亡圖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萬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我也必須把這顛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6】
《無題·慣于長夜過春時》
魯迅〔近現代〕
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譯文
我已經習慣于在漫漫長夜里度過春天的時光,鬢發斑白了帶著妻兒被迫出走。
睡夢里仿佛看見慈祥的母親正為我擔憂落淚,而城頭上還在變換著軍閥們的各色旗號。
我怎忍得看著年輕的戰友被敵人殺害,以憤怒的心情對著白色恐怖的刀叢寫詩悼念。
吟誦之后俯視周圍卻沒有寫的地方(不能發表),只有那清冷如水的月光照著我這個穿黑袍的避難者。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1931年2月,時魯迅在花園莊旅館避難時,得知柔石等人遇害的消息后所寫。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7】
無題二首·其二
魯迅〔近現代〕
雨花臺邊埋斷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
譯文
雨花臺邊埋葬著為革命英勇犧牲的烈士,他們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里的微波不斷流傳給后代。
(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經被殺害再也見不到了,只有在歸來的路上為追憶他們面對祖國的河山慷慨高歌。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8】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譯文:
革命的狂風暴雨震蕩著蔣家王朝,百萬將士渡過長江天險,直搗黃龍。
虎踞龍盤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勝過往昔,這巨大而徹底的變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歡欣鼓舞的。
應該趁現在這敵衰我盛的大好時機,痛追殘敵,解放全中國。不要學楚霸王在彭城之戰勝利后沒有對劉邦窮追猛打,而讓劉邦卷土重來。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事物不斷的向前發展更新和變化,這是必然的規律。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9】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譯文
我們在廣州品茗暢談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懷,在重慶您向我索詩時正是秋天草木枯黃的時節。
歷經三十一年的風雨戰斗,又回到這舊都,在這落花繽紛的暮春時節有幸讀到了您華美的詩篇。
你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牢騷太多了,要提防有礙身心健康,對一切風光景物要放寬眼界去衡量。
不要說北京頤和園昆明湖的水太淺,在這里觀賞游魚要遠勝于富春江邊釣魚。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10】
《就義詩》
年代:近代作者: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11】
《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白云山頭云欲立,白云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
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
譯文
白云山頂的云層滾動,好像要凌空直立起來一樣,山下的敵人狂呼亂喊,鼓噪而上,根據地的軍民同仇敵愾,就連干枯的樹木,老朽的樹樁齟也齊心協力為紅軍助戰。英勇善戰的紅軍好像飛將軍從天而降,無數的刀槍刺向敵人。
在十五天里,紅軍長驅直入,從蒼茫的贛江到青翠的閩山,馳騁七百余里,把來犯的敵人收拾得干凈利索。國民黨反動派泣不成聲,“步步為營”的戰術破產了,嘆氣又有什么用!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12】
《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里每相違。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譯文
記得當年紅軍在戰爭中總是行動迅速,你我雖同在軍中卻常?;ハ嘁姴恢?。
艱難卓絕的長征現在看來已不算什么,真正考驗我們的大問題是如何對待取得的勝利。
那鷃雀欺戲我大鵬屢為世聞,它非難中國完全是昆雞嘲笑老鷹。
此時此刻你卻不幸辭世,今后國家大事的商討可問計于誰?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13】
《菩薩蠻·大柏地》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此詞描繪大柏地雨后美麗誘人的景色,撫今追昔,揭示革命戰爭的重大意義,熱情謳歌人民革命戰爭,流露出一種勝利后的寬慰和樂觀情緒。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14】
念奴嬌·昆侖
一九三五年十月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澈。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15】
《念奴嬌·井岡山》
參天萬木,千百里,飛上南天奇岳。故地重來何所見,多了樓臺亭閣。五井碑前,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江山如畫,古代曾云海綠。
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猶記當時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一聲雞唱,萬怪煙消云落。
譯文
井岡山萬木直入青云,山深綿邈,逶迤千百里,山勢如飛,奇峭逼人。我舊地重游見到了什么,多了一些樓臺亭閣。在五井碑前,在黃洋界上,汽車飛馳盤旋。如畫江山,有人說這里古代曾經是海。
三十八年恰似彈指一揮間,人間已經變了模樣,如天翻地覆。猶記得當時戰火紛飛,九死一生仿似就在昨天。獨有一腔豪情,天邊明月高懸,氣勢如風雷磅礴。雄雞一聲高唱,一切妖魔鬼怪全都煙消云落。
小學生紅色革命詩詞摘抄【篇16】
鄧恩銘《訣別》
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
鄧恩銘,1901年出生于貴州省荔波縣一戶水族家庭。1921年7月,鄧恩銘作為山東省的代表出席中共一大。1925年,鄧恩銘等人領導了膠濟鐵路工人大罷工、青島日商紗廠工人同盟大罷工等。
1925年11月。鄧恩銘被捕入獄,經黨組織多方設法營救,得以保外就醫。1928年春,鄧恩銘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1929年初,由于叛徒告密,鄧恩銘在濟南被當局逮捕。他在獄中領導組織了兩次越獄,使部分同志沖出監獄脫險。鄧恩銘因受刑過重,行動困難,未能成功越獄。
這是鄧恩銘犧牲前,在給母親寫最后一封家書時附上的一首詩,抒發了自己的共產主義高尚情操和視死如歸的革命意志。1931年4月5日,鄧恩銘身負鐐銬,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年僅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