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屬于第幾個節氣
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干支歷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寒露屬于第幾個節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寒露節氣知識點,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寒露節氣是第幾個節氣
寒露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寒露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寒露是秋季的節氣,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寒露節氣的由來
寒露,是干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現行的“二十四節氣”采用的是“定氣法”劃分,當太陽黃經達195度是寒露節點。
寒露時節氣溫有何變化?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后,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10月份,我國平均氣溫分布的地域差別明顯。
在華南,平均溫度大多數地區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還沒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間。
東北南部、華北、黃淮在8-16℃之間,而此時西北的部分地區、東北中北部的平均溫度已經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區平均溫度甚至在0℃以下了。
從寒露到霜降雖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卻是一年中氣溫降得比較快的一段時間,若是一場冷空氣過后,日平均溫度下降8℃、10℃很常見。
這個時節是我國許多地區氣候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一派深秋景象。
在正常年份,此時10℃的等溫線,已南移到秦嶺淮河一線,長城以北則普遍降到0℃以下,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時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經開始飄雪了。
寒露農諺
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
吃了重陽飯,不見單衣漢。
吃了重陽糕,單衫打成包。
重陽無雨一冬干。
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
上午忙麥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松。
品種更換,氣候轉暖,寒露種上,也不算晚。
早麥補,晚麥耩,最好不要過霜降。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寒露霜降麥歸土。
寒露霜降,趕快拋上。
寒露前后看早麥。
要得苗兒壯,寒露到霜降。
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斗。
菊花開,麥出來。
秋分種蒜,寒露種麥。
夏至種豆,重陽種麥。
夏至兩邊豆,重陽兩邊麥。
麥子難得倒針雨。
麥澆黃芽,谷澆老大。
麥澆苗,谷澆穗。
豆見豆,九十六。
白露谷,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鐮鉤,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動鐮鉤,騎著霜降收芋頭。
寒露三日無青豆。
漚了豆子收麥,漚了麥子收豆。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連陰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留種地瓜早收藏,著霜瓜塊受凍傷。
收瓜被雨沖,窖如爛泥坑。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劑,快噴棉。
寒露不摘煙,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蔥,必定心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