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深秋還是初秋
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白露是深秋還是初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露節氣的知識點,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白露是深秋還是初秋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此時氣候逐漸從初秋邁向深秋,露水是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
白露節氣氣溫多少
白露節氣一般氣溫是25度左右。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進入白露節氣后天氣開始轉涼,秋季風開始取代夏季風,全國各地受到了冷空氣的影響,氣溫有了小幅度的下降,一般都在25度左右。但是南北方氣溫存在差異,具體要以當地氣候為準。
白露三候
鴻雁來:白露節氣“鴻雁來”,按古人說法,鴻大雁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
玄鳥歸:后五日“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玄鳥空巢語,飛花入戶香,燕昵呼喚燕好,燕舞鶯啼,生機勃勃。如今北飛為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
群鳥養羞:再五日“群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玄武藏木蔭,丹鳥還養羞”,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白露的傳說
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動期間,《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它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盼和向往。
白露節氣怎么養生
白露節氣已是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很多人在調養身體時一味地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而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了身體的損傷,影響了學習和工作。凡是因過敏引發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平時在飲食調養方面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肥膩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平時要經常開窗通風,讓居室內外空氣流通,以保持室內空氣潔凈新鮮;不要到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去;有晨霧的天氣盡量不外出,更不能在晨霧中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