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白露節氣的含義是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露節氣的含義,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白露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白露節氣的含義是表示孟秋的結束,仲秋的開始,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夜晚漸涼,晝夜溫差拉大,寒生露凝,這是“白露”名由之一。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
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斗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度,公歷9月07-09日交節。白露有收清露、釀五谷酒、飲白露茶、吃番薯、啜米酒、祭禹王、吃龍眼等傳統習俗。
中國古人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鴻雁與燕子等候鳥飛到南方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這會兒農民也忙著收獲莊稼,正所謂“搶秋搶秋,不搶就丟”。
白露習俗
1、收清露
中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薄鞍倩ㄉ下?,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2、秋社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獲的季節,人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舉行,大約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種歡慶豐收、祭祀神靈的喜慶活動。
3、啜米酒
湖南資興的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江蘇和浙江也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來逐漸消失。
4、祭禹王
生活在江蘇太湖畔的老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白露氣象
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
白露后,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白天中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按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的“候平均 氣溫”劃分四季的標準,候平均溫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從白露節氣開始,各地陸續開始進入到秋天。
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氣。
白露三候
1、鴻雁來
白露節氣后已經快要進入深秋了,鴻雁紛紛由北向南遷徙,尋求溫暖的過冬場地。
2、玄鳥歸
玄鳥即燕子,燕子春分而來,秋分而去。燕子離去,便帶走了北國的生機,帶來了寥廓的寒天。
3、群鳥養羞
“羞”同“饈”,是一個通假字,有美食的含義,到了白露節氣,天氣開始進入深秋,動物感知到了季節變化,開始貯備糧食,準備過冬食物。
白露祝福短信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念我所念,在水一方;秋風乍起,亂了薄裳;早晚防寒,別來無恙;莫學候鳥,遷徙奔忙;悲秋不值,物我兩忘;問候祝你,幸福滿倉!
白露天漸涼,適時添衣裳;秋燥上心頭,快樂莫憂愁;秋干人勿躁,補水很重要;秋景初見好,出游正當好;秋日多起早,鍛煉身體好。轉眼白露又來到,祝你健康心情好!
白露時分桂飄香,天高云淡景致棒,情濃關懷繞心房,問候隨時到身旁,多吃秋梨養護肺,要想強壯動動腿,早晚加衣別臭美,夜里蓋好肚皮睡。愿快樂安康!
白露隨秋風悄悄來,思念伴秋花朵朵放,關懷跟秋水輕輕蕩,問候追秋月閃閃光,蚊子懼秋意跑跑光,提醒你秋涼加加衣,約你賞秋景散散心。愿你快樂常在!
白露為霜天轉涼,秋風瑟瑟落葉黃,一行大雁南飛去,秋月如水分外光。層林盡染天邊赤,楓葉紅透峰疊嶂,衣襟沾水知寒意,蚊蟲匿影秋蟬藏。
葉落知秋,溫暖如酒。時間輕流,情意不丟。今日白露,心有思慕。真心祝愿,你心燦爛。開心勿愁,快樂無憂。愛情醇厚,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