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食物養生
節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系,節氣中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反映氣溫與降水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小雪節氣食物養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雪節氣食物養生
紅薯
專家表示,由于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小雪節氣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黑米
黑米外表墨黑,營養豐富,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譽。中醫認為,黑米性平、味甘,具有滋陰補腎、益氣活血、暖肝明目的功效,是小雪節氣補腎的最佳食材。黑米外部皮層中含有花青素、葉綠素和黃酮類的植物化學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女性延緩衰老。
羊肉
冬季以養“陰”及“藏”為主。腎主藏精、肝主藏血,這個時節,調養肝腎很重要,所以宜吃像羊肉等溫補食品。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御寒冷,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紅棗
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紅棗富含鈣和鐵,是補鐵補血佳品。研究發現,人體血液中缺鐵會怕冷,因此冬季防寒可多吃紅棗,增加鐵的攝入,從而提高身體耐寒能力。冬季養生吃紅棗,不但可以補氣養血,還能起到抗寒的功效。
黑木耳
黑木耳含較多的微量元素、維生素B1、B2、胡蘿卜素、甘露糖、戊糖、木糖、卵磷脂、腦磷脂、鈣、鐵等,有防止血液凝結、心腦血管疾病、大便干結的作用。中醫認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補氣、益智、生血功效,對貧血、腰腿酸軟、肢體麻木有效。
鯽魚
在寒風蕭蕭、冷氣襲人的冬季,鯽魚肉肥籽多,味尤鮮美,故民間有“冬鯽夏鲇”之說。鯽魚肉質細嫩,肉味甜美,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
山藥
山藥含粘液質、維生素C,能抗衰老、增強免疫機能、調節內分泌。
牛樟芝
牛樟芝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多醣體、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成分,能促進肝臟排毒及協調臟器間的運作。
黃鱔
黃鱔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可益氣補肝、強骨祛風。
小雪養生最適合的水果
1、柚子
柚子成熟于深秋和初冬交接的時間。柚子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利便等功效,可促進傷口愈合,對敗血病等有良好的輔助療效。而鮮柚肉由于含有類似胰島素的成分,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2、冬棗
冬棗因其成熟晚(10月上中旬成熟)而得名,又名凍棗。冬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E以及鉀鈉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對于健全毛細血管,維持血管壁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很有益。
3、釋迦
釋迦果,主要果實成熟期在6月份到12月份。釋迦營養極豐富,熱量極高,能養顏美容、補充體力、清潔血液、健強骨骼、預防壞血病、增強免疫力、抗癌。
4、甘蔗
甘蔗是含水分很高的水果,它的水分含量占甘蔗的84%,在干燥的冬天補充水分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于咳嗽厲害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和補肺益胃。
5、荸薺
每年的十一二月份是荸薺盛產的季節,所以荸薺成熟于冬季,是冬季的時令佳品。荸薺又名馬蹄,性味甘、寒;具有清熱生津,利濕化痰的功效;適用于發熱口渴、咳嗽痰多等病癥。現代醫學也證實荸薺中所含的成分有抑菌的功效。
小雪節氣養生食譜
溫補肝腎:蔥爆羊肉
功效:養胃、溫補肝腎、溫經止痛、健胃護眼、增強抵抗力
主料:羊肉250克
輔料:蔥白3段、色拉油適量、食鹽1茶匙、料酒1湯匙、生抽1湯匙、白糖2克
做法:
1、羊肉片化冰備用;
2、蔥白斜刀切絲備用;
3、鍋中倒入適量的炒菜油,比平時可以稍微多一些,油溫約5-6成熱左右;
4、放入化冰后的羊肉片,迅速滑散翻炒,烹入料酒;
5、待羊肉片開始陸續變白時,加入蔥絲繼續快手翻炒均勻;
6、放入生抽,白糖,鹽炒勻即可出鍋。
防癌抗衰老:蕃茄炒牛肉
功效:祛斑、抗衰老、消食、防癌、降壓養血
主料:牛里脊250克
輔料:西紅柿3個、食鹽少許、醬油2大匙、蔥1根、姜1片、蒜3瓣、料酒1大匙、香油1大匙、番茄醬1大匙、雞蛋1/4個、藕粉(或生粉)1大匙、朝天椒1個
做法:
1、準備材料;
2、牛肉切片放入腌牛肉調料拌勻(腌牛肉調料:雞蛋液1/4個、醬油1大匙、料酒1大匙、芝麻油1大匙、藕粉或生粉1茶匙);
3、蕃茄去皮切塊,蔥,姜,蒜,紅椒切末備用;
4、熱鍋1大匙油,放入牛肉炒至5分熟取出備用;
5、放入1大匙油,爆香蔥,姜,蒜,紅椒;
6、然后放入蕃茄醬,略炒;
7、放入蕃茄(不要去翻動,會糊掉,晃一晃鍋子就好),加醬油,料酒和2大匙水;
8、接著放入牛肉拌勻并調入少許鹽;
9、起鍋放入蔥花,淋入香油就可以了。
減肥排毒:美味啤酒蝦
功效:減肥、排毒、降糖、抗衰老、防癌、健腦
主料:基圍蝦300克
輔料:黃瓜半根、色拉油適量、食鹽少許、蔥1小段、姜1小塊、啤酒250克
做法:
1、基圍蝦挑去蝦線,剪去蝦須、蝦腳,清洗干凈;
2、黃瓜洗凈切片,姜、蔥切片;
3、炒鍋燒熱,放少許油,燒熱后放入蔥、姜片爆香;
4、放入基圍蝦,小火煸炒至蝦變紅色;
5、倒入啤酒,小火煮十分鐘左右;
6、待湯汁漸干時,放入黃瓜片,加少許鹽提味,翻炒均勻即可;
防治痔瘡:蓮藕骨頭湯
功效:防治痔瘡、養胃、消食、防治貧血、養血
主料:豬大骨頭500克、藕2節
調料:食鹽適量、姜5片、八角4個、桂皮1塊、料酒適量、胡椒粉適量
做法:
1、骨頭用清水浸泡出血水,浸泡約1個小時左右,中途可換幾次清水;
2、蓮藕削皮,切滾刀塊,有的藕孔里有污泥,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撒少許鹽,抓勻,腌30分鐘
3、鍋熱后倒少許油,放入姜、八角、桂皮炸出香味后放入骨頭翻炒,再加少許鹽翻炒;
4、炒至肉變色,肉質發緊時,倒入砂鍋中,加入清水至鍋的六、七分滿,開中火燒開;
5、水煮開翻滾后,沿鍋邊撈出血沫;
6、倒入蓮藕,用勺翻動下,把蓮藕和肉都翻勻,中火煮開湯后,轉小火煨2小時左右,至藕粉即可,調入少許鹽,胡椒粉。翻滾著的湯,清香的蓮藕加上肉香味,從砂鍋蓋上的小氣孔飄出來。
補血健腦:皮蛋瘦肉粥
功效:補血、健腦、強身健體、促發育
主料:大米適量、松花蛋2個、豬肉150克
調料:色拉油適量、食鹽適量、姜5克、料酒適量、淀粉少許、白糖2克
做法:
1、準備一鍋慢火煲好的白粥,切片的瘦肉用鹽,油,酒,生粉和糖加姜絲腌30分鐘,皮蛋一個切成小粒;
2、用小鍋(或瓦煲)按個人的份量裝上白粥,小火加熱到粥起小氣泡,先加入切粒的皮蛋煮幾分鐘,這樣的話皮蛋的清香會溶在粥里,香氣更甚。煮的時候要邊煮邊攪動,以免粘鍋;
3、然后再放瘦肉片,在粥里攪開,看見肉色變淺就可以關火,用余溫悶幾分鐘就行!
御寒保暖:狗肉煲醬燜蘿卜牛腩
材料
蘿卜,糖,姜,醬油,狗肉煲醬,酒,牛腩
做法
1、牛腩洗凈,放醬油、糖、酒燜熟。
2、用油把姜爆香,再放糖炒一下蘿卜,聽說,這樣子蘿卜沒有那么寒涼。
3、然后把蘿卜和牛腩一起放入壓力窩,再倒入這個狗肉煲醬,壓它個半小時,就可以吃啦。
健康提示
這道菜不妨用高壓鍋來煮,可以更加入味,而且搭配蘿卜食用,中和了蘿卜的寒性,更適合冬天食用。
小雪節氣的民俗
1、腌臘肉
民間有腌臘肉的習俗:“冬臘風腌,蓄以御冬”。這是因為小雪節氣之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這時候是加工臘肉的好時機。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臘肉啦!
2、吃糍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相傳“十月朝,糍粑祿祿燒”,這是說祭祀的時候用糍粑來當供品。
3、曬魚干
一般在小雪節氣的時候,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就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諺語“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指的是在嘉義縣布袋鎮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4、吃刨湯
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會舉辦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在這個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的簡介
大家一聽到“小雪”這個節氣的名字,可能都會有一些誤解,以為在這一年會下起小雪來。其實小雪只是個比喻,是一種氣候概念。每年的11月22日-23日的時候,當太陽黃經到達240度,小雪就帶著嚴冬準時來臨了。伴隨著小雪而來的往往就是強冷空氣和降水量增加,意味著天氣將越來越冷,而且也會帶來一定的降雨、降雪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