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語文教案 >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

時間: 龔鍇 語文教案

忠于職守的教師,經常要準備教案,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研活動的開展至關重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僅供參考。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1】

(一)知識目標:

1.反復誦讀,領悟其中真意。

2.體味作者的語言特點。

(二)能力目標:

1.理解賞析作品。

2.理清思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學會閱讀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誦讀中體會其美感,感悟人生真諦。

教學重點:

1.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發問精神。

2.把握文章的中心,體會人生哲理。

教學難點:

等待中包含的人生百味。

教學關鍵:

理清思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學會閱讀方法。

教學方法:

圈點法,合作探究。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具:

多媒體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讓學生自由說說等待的經歷及等待的感受。

二、作者簡介:

三、自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惆悵倚門萌生希冀蠢人魅力

鏈子依偎迫不及待引人入勝不速之客

四、同學之間互相探討:

1、為什么說“等待”是賊?

2、作者說:“希冀在等待中獲兔的人豈止守株者。”仔細揣摩這個句子,體會其深刻含義。

3、“人生是條長長的鏈子,‘等待’是各環節鏈子間的紐帶。”請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賞析這個句子。

4、“等待的未必能獲得……而且絕對取不走,避不開”,這句話蘊含著什么深刻含義?

5、“引人入勝的風景……更遠處有瀑布……”這里的“亭臺”“溶洞”“瀑布”指的是什么?

五、學生探討后,教師明確。

六、課堂練習:

1.課后思考與討論三。

2.吳冠中是一位著名的畫家,他的文章既有畫的意境,又有詩的韻律。朗讀課文,題為作者的語言特點。

提示:

①文字簡練,有畫的意境,又有詩的韻律。

②借用中外的.諺語及俗語。變抽象為通俗。

③語言生動、跳躍、鮮明、空靈。

七、小結:文章以等待為題,意在說明人們常懷希冀,同時也流露出對世事難遂人愿的無奈和歲月催人老的感慨。

八、作業:片斷練習

請用一段文字寫出你對等待的獨特感悟。

板書設計:

等待的滋味

等待包含的人間百味學會等待

等待的況味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2】

多做題完全符合我們教育學和心理學中的規律:我們認識一個事物就應是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一、常識填空

1、《次北固山下》從詩的體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詩,從表達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詩。

2、《次北固山下》這首詩作者是王灣,是唐代詩人。

二、用/劃分這首詩的朗讀節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三、按要求寫出詩句

1、《次北固山下》這首詩的頷聯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次北固山下》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四、探究提高

1、這首詩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綠水、潮平、風正、江春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感情?

思念故鄉。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與岸齊平,船上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懸”是端直高掛的樣子,風“正”表明順風,同時又是和風,因此帆便端直高掛了。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歷來被人稱道。請選一個角度,作簡要分析。

(1)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現了時光匆匆,光陰荏苒。

12.⑴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⑵請你描述“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展現的畫面,并揭示其中蘊含的哲理。(3分)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運用好詞好句,學會寫簡短的解說詞。

2、能力目標: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感悟作者細膩、生動的描寫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閱讀想象畫面,欣賞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媒體的運用

ppt課件

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1、師:相傳在四百年前廣東新會的天馬村有一條小河,河中有塊泥潭小島,一天一只仙鶴看中了這兒環境優美便銜來一根榕樹枝,說也奇怪這棵榕樹很快的生長起來枝繁葉茂,遠看像浮動的綠洲。一個美麗的清晨,這只仙鶴帶來了成千上萬只仙鶴,每于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嘎嘎呼喚,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為壯觀。那一片和鳴諧調的天籟之聲,“人間那得幾回聞”,成了南國的一道奇觀——鳥的天堂。板書課題《鳥的天堂》。

2、釋題: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鳥的`天堂”(小鳥的樂園)。你認為什么樣的地方才能成為“天堂”(環境優美,物產豐富)帶著這種美的感受讀一讀課題:《鳥的天堂》

3、質疑:“鳥的天堂”指什么?為什么叫“鳥的天堂”?通過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讀,把課文讀通讀順,注意發音,難寫的字要留意;整體感知課文,初知大意,同時著重思考以下問題: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么時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次序 時間 作者見到了什么 作者的感慨

(三)自主感悟

a:品讀“美麗奇特的大榕樹”

在學生整體感知后,進行自主閱讀,要求:找出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各抒己見。

1、師板書(畫一棵榕樹)一株榕樹便天堂,這是一株怎樣的榕樹?(觀看視頻資料)

2、你看到了一顆怎樣的樹?(大、綠、茂盛、生機勃勃……)要求學生把他想到的寫在黑板榕樹上。

3、作者看了榕樹后有什么感慨?(板書:“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4、認真讀讀課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大聲地讀一讀,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1)大的特點:

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樹葉真綠得可愛。那是許多茂盛的榕樹,看不見主干在什么地方。

師:四百多年前,河中一個泥墩、一棵榕樹長期繁衍,形成枝葉覆蓋1萬多平方米。相當于150個多媒體教室那么大)(哇!)

師:稱贊它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我有機會看請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樹木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進泥土里。

教師結合課件介紹畫面

師:稱贊它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師:怎樣理解“臥”?

師:稱贊它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齊讀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點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四:總結。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熟練掌握文中生字詞的字音、字義。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分析文中重點語句,掌握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以及側面描寫的寫作手法。

2、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體會文章中作者所表達的對孩子的童真童趣的贊美之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保持童真童趣的天性,能夠用孩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發現生活的美。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文中側面描寫等寫作手法并運用。

2、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蘊含的含蓄情感,理解作者對童真童趣的贊美之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1、檢查、矯正課前預習。

2、交流作家作品情況。

二、朗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容

1、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請逐段朗讀課文,想一想:各段都寫了哪些景物?

第1段:樹林全貌;

第2段:垂柳、楊葉、蘆葦;

第3段:斷繩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蒼蠅;

第5段:鳥巢、鳥兒;

第6段:廢紙、貓、瓦;

第7段:浮萍、魚兒;

第8段:老頭、孩子。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風的?寫出了風怎樣的特點?

文章先從樹林子開始著手,呈現給我們一幅恣意的狂風圖。接下來,從形狀、聲狀方面對被風吹得亂了的垂柳、楊葉、蘆葦進行了生動的描寫,繼續展現狂風大作的畫面。寫了幾組自然物,作者的筆鋒陡轉,寫到了動物,寫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進行景物描寫來具體表現風雨之大之猛烈。

三、精讀課文,學習寫作技巧

1、課文寫“風”,看不見一個“風”字,卻寫出了狂風的肆虐;寫“雨”,不著一個“雨”字,卻為我們展現出了風雨夾擊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種什么寫法?

側面烘托。

2、“樹林子像一塊面團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這句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將樹林子比喻為一塊面團,并用一個“鼓”字、一個“陷”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林地狂風中飄搖的情景。

3、“一頭羊從柵欄里跑出來,四蹄在撐著,忽地撞在一棵樹上,又直撐了四蹄滑行,末了還是跌倒在一個糞堆旁,失去了白的顏色。”你認為句中哪些動詞用得好?為什么?

“跑”、“撐”、“撞”、“跌”、“失去”,幾個動詞形象地寫出了“斷了繩的羊”的一連串表現,從側面烘托了風之狂。

4、“一個穿紅衫子的女孩沖出門去牽羊,又立即要返回,卻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轉,銳聲叫喚,離臺階只有兩步遠,長時間走不上去。”這句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夸張。只有“兩步遠”卻“長時間走不上去”,讓人如同身臨其境,浮想聯翩,可見風之大。

5、“槐樹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腳,一下子像一條死蛇,嘩嘩啦啦脫落下來,軟成一堆。”這里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有何妙用?

比喻。將葡萄蔓比作“一條死蛇”,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葡萄蔓被風吹落的情狀。

6、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動詞的使用及側面烘托手法的運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除上面所涉及到的句子外,你還能從課文中找出其它句子,并說說它們的作用嗎?

四、合作探究,體會行文妙處

1、有人說結尾寫到大雨了,你贊同這種看法嗎?為什么?

同意這種說法。文章結尾,寫孩子們“全趴在門縫,驚喜地疊著紙船,一只一只放出去……”由此看來,孩子們的腳下、門外,已是積水漫漫,否則又怎么可以放紙船呢?

2、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文章結尾的場景和情調與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認為作者寫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結尾處,與前面風雨中無法自主的植物、驚恐萬狀的鳥畜不同,孩子們天性活潑,看一切都有趣,即便是暴風驟雨也阻擋不了快樂的游戲。至此,揪著讀者心的這場風雨總算有了溫暖的畫面,可以松口氣合上書閉目回味了。文末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兒童天真純潔性情的謳歌和贊美之情,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五、布置作業

學了本文,你一定收獲不少。請選擇某一熟悉的景物寫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盡量用上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側面烘托的表現手法。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課文生動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2、激發學生親近動物、親近自然的熱情。

教學重點

學習體會文章語言的生動、準確、形象,領悟介紹小動物的一般寫法。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介紹動物的順序。

課前準備

課件(音箱)

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像老鼠,眼睛圓,尾巴大,腿矯健,能攀爬,性溫順,特乖巧。

2.說說你印象中的松鼠。

3.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動的短片。(要求談感受。)

要點:活潑可愛、腿腳敏捷、頭腦聰慧……

4.教師小結,并過渡到課文的學習:

看看作者布豐筆下的“松鼠”和你們說的'有哪些異同。

二、 知識性內容安排:

1.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自由朗讀(大聲、小聲、無聲等)課文,標出小節,圈出生字詞,熟悉文章大致內容。

2. 請學生朗讀課件上的生字詞,集體糾錯正音。

3. 介紹文章體裁為文藝性說明文,學習第90頁關于“說明”的一段介紹。

明確:①說明文是介紹事物特點的文章。語言準確、平實、簡潔。

②文藝性說明文在內容選取和語言表達上較為生動活潑,具有文藝色彩。

三、 朗讀課文,深入思考

問題:讀讀想想,作者寫了松鼠哪些特點,從文中哪些詞句中得到體現?要求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和用詞的恰當。

難點梳理:作者在介紹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等惹人喜愛的特點時,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準確運用形容詞和動詞。作者在從面容、眼睛、四肢、面孔、尾巴等方面來說明松鼠漂亮的形體時,用了“清秀、閃閃發光、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玲瓏、漂亮”等形容詞和“翹、躲、豎、坐”等動詞,形象地說明它討人喜歡的特點;二是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在介紹松鼠叫聲響亮時,對松鼠進行人格化的描寫:“要是被人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生動地表現它豐富的情感。

四、 梳理文章順序

漂亮——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坐姿、吃相

馴良——活動范圍活動時間尋食習慣、主要食物

乖巧——過水情景逃跑筑窩

文章結構:

總(1)——分(2-5)——補充說明(6)(先主后次)

小結:提醒同學們做讀書歸納卡片和說明文的一般順序模式。

板書設計:

如何寫:(1)抓住特征(2)語言生動(3)合理排序

五、 作業設計

1. 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對松鼠進行自我介紹。

2. 搜集并閱讀布豐的資料及作品若干。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默寫古詩。

2.體會詩人在廬山時,觀察的地點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1.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思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1.橡皮泥。

2.學生收集有關蘇軾的資料。

3.powerpoin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吟誦):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師:你們都知道老師吟誦的是哪首古詩吧?(題西林壁)今天,讓我們隨著詩人一起,到廬山去領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風光。請全班打開課本第22面,齊讀古詩《題西林壁》。

(生讀古詩,師板書課題)

師:這首古詩,同學們都會背了,但是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多誦讀,悟詩情

二、學習課文

(一)解詩題,知作者

1.師:請結合課文的注釋,理解一下本詩題目的意思。(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2.師:誰知道蘇軾的生平?(生交流蘇軾的資料。)

(蘇軾,字子瞻,好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為“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時寫下的五首游記詩之一。)

(二)抓字眼,明詩意

1.(師指名讀古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2.師: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你們從這句詩中讀懂了什么?

3.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作者)

橫看成嶺側成峰:橫著看,廬山是一條山嶺,連綿不斷;側著看卻仿佛變成了一座山峰。

4.師:你們能用橡皮泥捏出蘇軾描繪的這座山嗎?

遠近高低各(重讀)不同:向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廬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師: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為什么廬山在蘇軾的眼中,會有怎么多種變化嗎?

(蘇軾站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

6.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著廬山,你能用我站在__看到__說一句話嗎?(出示小黑板)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識:認清)“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為我站在廬山中

7.師:這一句里有一個字很難寫,誰知道呢?(“緣”字)讓我們一起來疏通一下筆畫。

(三)多誦讀,悟詩情

多誦讀:

1.師: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描寫廬山?(作者喜愛廬山)作者從多個角度,細致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你們說,你們能不能把作者那贊美之情用優美的嗓子朗讀出來?好,現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這首古詩。誰還記得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齊誦、輪誦、唱誦、表演讀、疊誦……)好,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

2.四人小組表演

悟詩情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吳老師有一個地方卻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為什么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了嗎?(因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三、總結。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7】

知識目標:

在反復默讀的朗讀的基礎上,理解文言詞句,背誦,翻譯全文,領悟作者的奇思妙想。

能力目標:

領悟作者的奇思妙想,豐富自己的想象力。

情感目標:

感悟“物外之趣”,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全文,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難點:

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方式:

精講、研討、點撥。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想:把誦讀作為教學重點,默讀以疏通其文,朗讀以領悟其妙。本文內容比較淺顯,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可作適當點撥、引導。要求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流暢地復述課文內容,從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第1課時: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句讀。合作研討第1—2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們知道其中“竹馬”是什么意思嗎? 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其中“竹馬”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象和作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們來學習清代文字家沈復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們許多兒時的回憶,許多奇思妙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

二、學法指導

1、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于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體驗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是要用心領悟,目的是為了把“言”和“意”融為一體,見“言”而知“意”;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

2、學習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3、傳統的朗讀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引導學生在反復默讀的朗讀的'基礎上,疏通文意、感悟課文內容,然后進一步朗讀,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三、作品,作者簡介

課文節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趣事》。作者沈復,字三白,長洲人,清代文學家。

四、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1、 教師范讀。請同學注意讀音和句讀。

試著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2)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5)作/青云白鶴/觀。

(6)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7)蹲其身,使/與臺齊。

(8)見/二蟲斗草間。

2、學生自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以下內容應出示投影

童稚(zhì) 藐(miǎo)小 項為之強(jiāng) 鶴唳(lì)云端 怡(yí)然稱快

凹(āo)凸(tū) 土礫(lì) 壑(hè) 龐(páng)然大物 蝦(há)蟆(ma)

3、反復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方式:齊讀、小組讀、男女生讀。

五、合作研討第1—2段。

1、 小組合作研討第1--2段。

要求:直譯,字句落實。

小組討論后,交流。略

2、 詞語積累:

余 張目對日 明察秋毫 藐小 之 其 故 時 物外

成 私 擬 于 之 則 或 項 強 素帳 徐 以 作 觀 如 唳 為 怡然

3、 再讀課文1—2段,熟讀成誦。

六、布置作業:1、背誦1—2段

2、注音10個,每個5遍。

第2課時:

熟讀課文,合作研討第3—4段,理解課文中表現的“物外之趣”,感悟“物外之趣”這一精神體驗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背誦1—2段。

2、抽查詞語掌握情況: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后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2)故時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于,在。)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徐,慢慢地。)

(6)果如鶴唳云端。(唳,鳥鳴。)

(7)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8)徐噴以煙。(以,用。)

3、翻譯句子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心里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鶴了。)

(2)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比作“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它們就像白鶴在云端飛鳴,[我]為此高興得[不斷地]叫好。)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賞識和激勵性評價。

二、合作研討第3—4段

1、齊背1—2段,試背3—4段。

2、小組合作研討第3--4段。

要求:直譯,字句落實。

小組討論后,交流。略

3、詞語積累:

其 為 怡然自得

斗草間 興 蓋 方 盡 鞭 驅

4、“之”的用法: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之,指蚊子。)

(3)使之沖煙而飛鳴。(之,蚊子。)

(4)驅之別院。(之,它。指癩蛤蟆。)

5、反復讀3—4段,背誦。

三、合作、探究、質疑:

1、背誦全文,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

背誦后,引導同學回答,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2、小組合作研討:

課文中所說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為什么會產生“物外之趣”? 這對你有什么啟發?

明確:

“物外之趣”: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鶴舞于空中”。

(2)把草叢、蟲蚊、土礫比作森林、野獸、丘壑。

(3)觀“二蟲斗草間”,懲治癩蛤蜞。

教師點撥: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據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從中得到的樂趣。它是一種精神體驗。應該理解到,作者把原來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奧妙無窮而樂在其中,這便是“物外之趣”。這表明作者在幼年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這種“物外之趣”是借助于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創造出來的。

投影顯示:

自然景物 思維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鶴舞空 怡然稱快

草叢、蟲

蚊、土礫

聯想和想像森林、野

獸、丘壑 怡然自得

癩始蟆龐然大物

拔山倒樹 大快人心

(鞭打、驅趕)

同學自己暢談啟發。

教師小結:聯想和想像是創新的基礎。我們要培養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聯想和想像的能力。我們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點,勇于實踐,做一個敢想敢做,勇于開拓的人。

3、多角度思考:

“我”為小蟲打抱不平,為什么只是“驅之別院”,而不是將癩始蟆處死?

答案不求一致:珍惜生命;處置有度;不忍心。

四、體驗反思

1、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試展示一下自己的創造力。

鼓勵同學們敞開述說,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圍繞中心暢談體會。做好評價。

2、你認為怎樣做才算是一個有情趣的人?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富于聯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能發現美,認識美。答案不求統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有創意的回答,教師要給予鼓勵。

五、練習鞏固:

試解釋下列詞。

1、凸者為丘,凹者為壑。,(丘,山丘。壑,山溝。)

2、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鞭,用鞭子抽打。)

3、蹲其身,使與臺齊。(其,自己。)

4、以草為林。(以,把。)

5、神游其中。(其中,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6、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被。)

翻譯句子

1、蹲其身,使與臺齊。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齊平。)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在這種境界中親歷游覽。)

3、見二蟲斗草間。

([我]看到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

4、捉始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捉住癩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了別的院子。)

六、布置作業

1、 背誦默寫全文。

2、 “體驗反思2”寫成300字的短文。

七、板書設計:

五、童趣

沈復

自然景物 思維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鶴舞空 怡然稱快

草叢、蟲

蚊、土礫

聯想和想像森林、野

獸、丘壑 怡然自得

癩始蟆龐然大物

拔山倒樹 大快人心

(鞭打、驅趕)

八、教學反思:

本文是學生入校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強調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的重要性。把傳統的朗讀和背誦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根據教材內容,確定以學生自學為主。同時,在文言文教學方面,強調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讓學生認識自然之美和創造之美,突出了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8】

一、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③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三、課前準備

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課前布置學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了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四、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思路,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暖,感受《濟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

五、教學設計

1、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說到冬天,北方的人們一般習慣在它前面加上修飾詞??“冰冷”或“嚴寒”;說到冬天,人們會想到那肆虐的北風,駭人的寒流,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于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完全沒有了那種寒冷,那種肆虐,那種蕭殺,而是一個“溫暖”的寶地。可能我們都沒有在冬天去過濟南,那么,就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去感知濟南冬天的溫馨,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體味的意境之美,品味的語言之美。

2、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②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著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為了理解為什么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為什么那么濃。)

③感知內容:在聽讀前,檢查預習,教師正音,學生掌握字詞:鑲、響晴、溫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也可放錄音),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出示問題組。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

b.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再回答,互相補充。

[明確]

a,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暖的寶地。

b,寫對濟南的總體感:“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寫陽光朗照下的山

}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

再寫城外的遠山,

最后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

3、研讀與賞析

①整體感知后,對內容有了基本了解,學生自由探究,進一步深入理解。

問題組: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b,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

學生速讀第1、2自然段,自主解決后,討論明確。

a.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一?向晴 }寶地

與熱帶相比??溫晴

b.濟南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著點口兒。”

此處學生可再體會:①為什么稱“小山”因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與之比較)。②“圈兒”、口兒,,將“兒”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讀一遍,比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兒”與“小”搭配,貼切地表現出其“小”,表達出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并讓學生試著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4、[教師小結]

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②自由探究

[問題組]

a.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為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

b.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學生思考體味、朗讀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討論明確]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d.“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害了羞”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微微”詞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e.“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范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f.“請閉上眼睛想:一個……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是張小水墨畫”、“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則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贊美的真情。

(如此要點,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說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調、語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時要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有感情地朗讀。

③合作探究

進一步探討,合作探究,學生間可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明確]

a.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點“溫晴”為主線貫穿全文的。

b.作者緊扣這一點,三段文字寫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寫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將天氣、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d.多用比喻和擬人,形似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里孕育著的朦朧春意,表達了作者喜愛贊美的深情。

e.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束。其含義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的算是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5、體驗與反思

①質疑交流

想一想,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

寫好,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②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本文,你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打下牢固的基礎。

③延伸作業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9】

一、教學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三 、課前準備

①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并正確注音。

②師生合作制作秋景圖的圖片或。

③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四、教學設計

1、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著名詩人秋瑾在詩中說“秋風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②師配樂范讀課文

[要求]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③生自由朗讀課文。(投影片或多媒體顯示)

問題組:a.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朗讀之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征;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2、研讀與賞析

①示學生繪制的圖畫或。(學生對照圖片展開想像,描繪自己喜歡的畫面。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幅圖。

b.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c.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寫得好在哪兒?

②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 畫面。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里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b.由遠及近的順序。

c.優美語句賞析:

先找出優美的語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主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美句賞析參照)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么“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③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課堂小結: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4、布置作業

①寫自己的秋天。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

②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并做點評。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10】

單元教學要求:

1、聯系學生的人生體驗,從理想、信念、修養方面,加強對學生的人生教育;

2、進一步掌握、鞏固朗讀的能力和技巧。

各課教學設計:

6、理想

教學要求:

1、明確理想的意義,幫助學生樹立理想

2、反復朗讀,培養朗讀能力

3、掌握本課中比喻的特點

教學步驟:

1、渲染氣氛,導入新課

用播放音像資料或音樂伴讀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同時讓學生模仿朗讀。

2、小組交流,暢談感受

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讀了這首詩,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段或哪一句?為什么?”等問題自由談論,然后請代表發言。

3、各自品讀,深入思考

學生個人輕聲朗讀全詩,思考以下問題

(1) 假如人類沒有理想,世界會是什么模樣?

(2) 如果人生沒有理想,我們會變成什么樣?

(3) 自己應有怎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理想?

可將這些問題的思考簡單寫在筆記本上,鼓勵愿意交流的同學到集體發言。

4、激情朗讀,當堂競賽

在明確朗讀的抑揚頓挫等要求的基礎XvMhNBSv上,以大組為單位,排練朗讀,形式不拘,集體評議。

5、學習寫法,掌握比喻

本課的比喻有明顯的“寓抽象于具體”的特點,先由學生分析這種特點的好處后,組織大家練習仿句,在運用中掌握這種寫法。

6、拓展延伸,課外探究

要求學生搜集偉人們的人生理想,或相關理想的名言、格言、警句、詩句等,加上自己的思考,出一期“周刊”。

7、短文兩篇

行道樹

學習要求:1、學習分析文章的中心意思

2、感受擬人化寫作方法的妙用

學習流程:聽讀,暢談閱讀感想(閱讀本文,讓你想到了什么?可以從不同角度——奉獻精神、環保意識、集體主義、堅強意志等——隨意漫談)—輕讀,找出歌頌對象,分析中心意思(你喜歡“行道樹”嗎?你最欣賞“行道樹”哪方面的品質?)—朗讀,討論文章的中心意思的現實意義(生活中有像“行道樹”這樣的`人嗎?你愿意做這樣的人嗎?)—品讀,感受寫作方法的妙用(假如作者不選擇“行道樹”作為歌頌對象,而是直接贊頌生活中那些甘于奉獻的人們,好不好呢?為什么?)

—綜合運用(你覺得除了“行道樹”以外,還有哪些事物會令人聯想起那些甘于奉獻的人們?請選取“綠葉”、“樹根”、“土壤”、“山泉”等事物,以第一人稱說一段話,最好用上文中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詞。)

第一次真好

學習要求:

1、培養熱愛生活、欣賞生活的情趣

2、學習敘議結合的表達方式

學習流程:相互交流,談談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及其感受—朗讀課文,概括作者寫了幾個“第一次”及其感受—集體討論,領悟作者對生活的情感—表達競賽,再次簡介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過程,并適當抒發自己的感想。

8、人生寓言(節選)

學習要求:

1、了解寓言的寓意

2、學習把握寓意的方法

3、掌握寓言的一般特點及個別特點

學習流程:默讀《白兔和月亮》,復述寓言內容—聯系社會生活,討論閱讀啟示—總結歸納寓意的方法(找出寓言的主人公-判斷作者的情感或態度-聯系生活找出對應點-結合閱讀感受,總結閱讀啟示)—自讀《落難的王子》,直接討論該寓言的寓意—思考比較,這兩篇寓言各有什么特點?寓言與童話有什么不同?—延伸發言,你還讀過哪些富有人生教益的寓言?選取印象最深的一個,相互介紹。

9、我的信念

學習要求:1、培養對科學、文化大師的敬仰之情

2、選取摘錄警句,反復誦讀

學習流程:端詳居里夫人的肖像,談談自己對居里夫人的了解—朗讀課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品質—聯系現實,選取自己感受最深并且具有深刻內涵的語句,工整摘抄,反復誦讀—比較閱讀,(居里夫人自傳片段、愛因斯坦的悼詞等)反思居里夫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10、《論語》十則

學習要求:

1、分析每條語錄的中心意思

2、初步養成學習文言文的習慣

學習流程:對照注釋,逐條了解每條語錄的大意(注意不懂之處相互提問,或向老師請教)—反復朗讀,歸類整理—聯系自己,暢談感想—記誦比賽,當堂鞏固—總結,聽老師介紹有關《論語》的知識

綜合實踐

漫游語文世界·名稱大觀

活動要求:

1、培養熱愛語文學習的感情,養成在生活中隨時進行語文學習的習慣

2、嘗試探究性學習

活動程序:

1、自主選擇項目,搜集資料,編排活動

2、從人名、街名、水名、城門名、店名、景名、臺風名、產品名等多方面談談自己印象最深的名稱

3、虛擬場景,進行命名選拔

4、總結評判,選出優勝者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1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文言文必須讀通的道理。

2.了解孔子關于學習態度和方法的論述。

3.初步熟悉幾個文言虛詞。

教學重點:

1.理解每一則語錄的意思。

2.弄清實詞的含義。

教學方法:

本篇課文是初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開始,怎樣學習是關鍵,著力抓把誦讀,使學生當堂成誦,疏通文義后,讓學生在課上背誦。(全班齊背,再個別同學分行背誦)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學習文言文一定要讀、背誦,所以大家要多讀,讀熟才能背。

正音:

慍(yùn),罔(wǎng),殆(dài),謂(wèi),哉(zāi),

誨(huì),焉(yān),亦(yì),識(zhì)

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發音。

大家讀過課文后一定會發現,每一則都有一個“子曰”,誰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孔子說)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子曰”呢?(因為《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行的書)為什么叫“子”呢?(因為是孔子的弟子再傳弟子所記,用“子”表示對老師的尊敬。

《論語》和孔子簡介: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內容有孔子的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與談論。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南宋·朱熹把《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孔子,(BC511—BC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東南)。先世宋國貴族,少年時家境衰落。曾擔任過委吏、司寇等小官,后罷官,周游列國,終不在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并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傳“仁”的學說,提出“敬鬼神而遠之”的見解,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著者七十二人,但他看不起勞動人民,政治上維護貴族統治,提倡德治和教化。

學生再讀課文,老師領讀全文。

誦讀前四章,教學步驟如下:

①齊讀1~2遍②頌讀并劃分停頓③疏通文義④自由練習誦讀(抽查個別學生),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1.“學而時習之”

“學”指禮、樂、射、御四門課(這些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

“時習”按一定的時間實習(或溫習)[③]

〈譯〉學習了知識按時去實習它,這是很愉快的事。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知”了解。

“慍”怨恨。“君子”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譯〉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

這三句話中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叫“反問”,我們現代漢語中也有。

2.“溫故而知新”

“故”指舊的知識,“新”指新的體會或發現。

〈譯〉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了。

3.“學而不思則罔”章

“罔”指迷惑而無所得。“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譯〉只讀書而不動腦筋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讀書,就會弄得精神疲憊。

孔子在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貢”章

這章形式與其它各章不同,是學生提問,老師作答。

“子貢”,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yǔ)。“謚號”:在封建時代,帝王和大臣死后要根據他生平的功業給他一個名字叫“……”,孔圉的謚號是“文”。

“謂”叫做,稱為。“敏”聰敏。“恥”以……為恥(意動)。

“是以”因此。

〈譯〉子貢問道:“孔文子的謚號為什么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

借回答子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作業]背誦全文六章,前四章會默會譯。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前四章的內容。

5.“默而識之”章

“識”記。“之”學習所得。“厭”滿足、厭倦。

“誨”教導。(“厭”同“饜”滿足)“何有于我哉”

〈譯〉口里不說而心里記住它,努力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學生而又知厭倦,哪一樣我能有呢?

6.“三人行”章

“擇”選擇。“善”好的地方。“改”改正

〈譯〉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好地方學習,對他們的不好地方(自己也有這方面問題),就應該注意改正。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有老師。

背誦課文

[練習]一~四

(要求):把課文間行抄在本上(空3行),一行寫字義,兩行翻譯。

七年級語文新課標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脈絡及梁實秋散文小品的風格。

2.理解狀物散文的特點托物言志。作者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寄托著作者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和對囚籠般的現實的不滿。

教學重難點:

理解狀物散文的特點托物言志。作者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寄托著作者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和對囚籠般的現實的不滿。

學法指導:

把握“物”的特點,理清“情”的脈絡,就能較為妥帖地體察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詩歌中鳥的形象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微風燕子斜,細雨魚兒出。

大自然鳥語花香,充滿歡樂,充滿靈氣,生機勃勃。而梁實秋筆下的鳥卻帶給人悲苦,什么原因呢?就讓我們一起品讀梁實秋的散文小品文《鳥》。

二、作者簡介:

梁實秋是臺灣卓有成就的文學研究家、翻譯家,同時也是被臺灣尊為散文一代宗師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廣涉人生世態,內容豐富,或回憶往事、記述個人經歷,或敘寫家庭生活、讀書生涯,或憶念故鄉、發家國之思,或描寫社會面貌、文化習俗,作品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韻味濃郁。

三、整體把握文章

第一層(1-2小節)寫自己愛鳥而感受到鳥的苦悶。

第二層(3-5小節)寫生動細膩的描寫了鳥悅耳的鳴叫和優美的形體,表達了對鳥的欣賞喜愛之情。

第三層(6-7小節)寫鳥在帶給人喜悅的同時,也給人悲苦。

四、問題探討

1.作者寫了哪些鳥?

《鳥》并不限于某一鳥,有杜鵑、麻雀、喜鵲、烏鴉、貓頭鷹、鷺鷥等,有家養的,有野外的,更多更多是“不知名的小鳥”

2.請同學們輕聲散讀課文,整理出描寫鳥的聲音、外形的詞語。

清脆、嘹亮、圓潤、和諧、色彩斑斕、玲瓏飽滿

細瘦而不干癟、豐腴而不臃腫、臨風顧盼、高踞枝頭、俊俏、輕靈

這些詞語在詞性和詞語的感情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都是褒義詞

表示作者喜愛、贊美之情的詞語。對鳥的濃濃的喜愛之情

3.從文中找“愛鳥”的原因。

有對籠中鳥的同情(2節);對比寫鳥的苦悶;有對鳥的美麗的贊美;還有通過鳥來寫人的心情,實際也是對鳥的愛:繪鳥鳴的清脆、嘹亮,先排除“吱吱喳喳”、“呱呱噪啼”,再刻畫其長叫而音階豐富,短叫圓潤而不單調,似和諧的交響樂,細膩地創造了悅耳的效果;繪形,先用“世界上的生物,沒有比鳥更俊俏的……

4.前面4節寫作者對鳥的喜愛,為何后面兩節卻寫了“悲苦”、“傷感”之情?這兩種矛盾的感情出現在同一篇課文里是否不太協調?

如果說前面四節是真實而生動地體現了作者“喜愛著鳥的可愛”的話,那么后面兩節卻是訴說了作者“悲苦著鳥的悲苦”,同樣反映了作者對鳥的關愛,這種愛比前面四節可能要顯得更深刻更豐富。

5.第五段中“我對鳥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義是什么?

作者愛鳥只愛其聲音形體,并非受人們賦予鳥身上的各種文化意蘊的影響。

含義:指歷代詩文在杜鵑、夜鶯、云雀等身上長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蘊。

6、最后一段說“自從離開四川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蕩”的鳥兒,聽不到“悅耳的鳥鳴”了,字里行間蘊含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對鳥類自由、活潑、俊俏的盡情贊美。

五、品讀課文

師:在課文中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反復朗讀,并在該句的空白處寫上旁批,說明喜歡的理由

例:我喜歡第二節中描寫聲音的句子,特別是“有時是獨奏,有時是合唱,簡直是一派和諧的交響樂”這一句,它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鳥叫聲的美妙動聽。

六、比較探究

閱讀下面關于貓的說明文字,比較與本文的異同

貓是老鼠的天敵,人們養貓主要是為了捕鼠.貓有著獨特的捕鼠功能.貓有著獨特的感覺器官,除了靈敏的耳朵外,它還有一雙白天黑夜都能看到物體的眼睛,白天瞳孔縮成一條線狀的縫,晚上放大成圓形.眼的上邊與嘴的兩旁有長而硬的毛與胡須,上面布滿極細的神經,可以幫助它感覺黑暗中的情況.此外,它足下有柔軟的肉墊;趾上尖銳的鉤爪,平時縮在里面,在撲向老鼠的剎那,猛的伸出,觸著鼠身,入其肌膚,萬無一失。

狀物散文以描寫為主,物為我所用,借物抒懷,托物言志,寫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說明文以說明為主。

說明文嚴密嚴謹盡量客觀,使用的方法偏重科學說明;狀物散文帶有情感理趣,比較主觀,使用的方法偏重文學。

七、小結:

人和世間萬物都屬于自然,地球是人和一切生靈的共同家園。人們在享受自然的同時,別忘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愛護一切生靈。正是有了千千萬萬的生靈,地球才生機勃勃,地球才風情萬種,才姿態萬千!

973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_在职研究生招生联展网 | 萃取箱-萃取槽-PVC萃取箱厂家-混合澄清槽- 杭州南方化工设备 | 首页 - 张店继勇软件开发工作室 兰州UPS电源,兰州山特UPS-兰州万胜商贸 | 餐饮加盟网_特色餐饮连锁加盟店-餐饮加盟官网| Maneurop/美优乐压缩机,活塞压缩机,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尺寸图片,价格经销商 | 铝合金风口-玻璃钢轴流风机-玻璃钢屋顶风机-德州东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app开发|app开发公司|小程序开发|物联网开发||北京网站制作|--前潮网络 | 东莞注册公司-代办营业执照-东莞公司注册代理记账-极刻财税 | 大型工业风扇_工业大风扇_大吊扇_厂房车间降温-合昌大风扇 | 步进驱动器「一体化」步进电机品牌厂家-一体式步进驱动 | 大行程影像测量仪-探针型影像测量仪-增强型影像测量仪|首丰百科 大通天成企业资质代办_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_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_无人机运营合格证_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 双杰天平-国产双杰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常熟双杰仪器 | 上海恒驭仪器有限公司-实验室平板硫化机-小型平板硫化机-全自动平板硫化机 | 筒瓦厂家-仿古瓦-寺庙-古建琉璃瓦-宜兴市古典园林建筑陶瓷厂有限公司 | 火锅底料批发-串串香技术培训[川禾川调官网] | 带压开孔_带压堵漏_带压封堵-菏泽金升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附着力促进剂-尼龙处理剂-PP处理剂-金属附着力处理剂-东莞市炅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LHH药品稳定性试验箱-BPS系列恒温恒湿箱-意大利超低温冰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超声波清洗机_超声波清洗机设备_超声波清洗机厂家_鼎泰恒胜 | 全自动包装秤_全自动上袋机_全自动套袋机_高位码垛机_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生产线-三维汉界机器(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 曙光腾达官网-天津脚手架租赁-木板架出租-移动门式脚手架租赁「免费搭设」 | 成都治疗尖锐湿疣比较好的医院-成都治疗尖锐湿疣那家医院好-成都西南皮肤病医院 | 海尔生物医疗四川代理商,海尔低温冰箱四川销售-成都壹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招商帮-一站式网络营销服务|搜索营销推广|信息流推广|短视视频营销推广|互联网整合营销|网络推广代运营|招商帮企业招商好帮手 | 天津散热器_天津暖气片_天津安尼威尔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 全自动端子机|刺破式端子压接机|全自动双头沾锡机|全自动插胶壳端子机-东莞市傅氏兄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齿轮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齿轮减速箱加电机一体化-德国BOSERL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生产厂家 | 喷码机,激光喷码打码机,鸡蛋打码机,手持打码机,自动喷码机,一物一码防伪溯源-恒欣瑞达有限公司 | 浙江栓钉_焊钉_剪力钉厂家批发_杭州八建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 机房监控|动环监控|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方案产品定制厂家 - 迈世OMARA | 香港新时代国际美容美发化妆美甲培训学校-26年培训经验,值得信赖! | 低噪声电流前置放大器-SR570电流前置放大器-深圳市嘉士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wika威卡压力表-wika压力变送器-德国wika代理-威卡总代-北京博朗宁科技 | 明渠式紫外线杀菌器-紫外线消毒器厂家-定州市优威环保 | 深圳诚暄fpc首页-柔性线路板,fpc柔性线路板打样生产厂家 | 莱州网络公司|莱州网站建设|莱州网站优化|莱州阿里巴巴-莱州唯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胶泥瓷砖胶,轻质粉刷石膏,嵌缝石膏厂家,腻子粉批发,永康家德兴,永康市家德兴建材厂 | 假肢-假肢价格-假肢厂家-河南假肢-郑州市力康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 | 单电机制砂机,BHS制砂机,制沙机设备,制砂机价格-正升制砂机厂家 单级/双级旋片式真空泵厂家,2xz旋片真空泵-浙江台州求精真空泵有限公司 | 哈尔滨治「失眠/抑郁/焦虑症/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排行榜-京科脑康免费咨询 一对一诊疗 | 塑胶跑道_学校塑胶跑道_塑胶球场_运动场材料厂家_中国塑胶跑道十大生产厂家_混合型塑胶跑道_透气型塑胶跑道-广东绿晨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