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級語文教案
學習語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有著極為重要的關(guān)系。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1年七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2021年七年級語文教案1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了解作者。
2.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luò)。(重點)
3.體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苦樂觀,培養(yǎng)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小時候,大人們告訴我:黃連最苦?,F(xiàn)在,我告訴你們:出去旅游最樂?同學們,你們也來說說,什么最苦,什么最樂。(學生暢所欲言)剛才,我們談了對“最苦”和“最樂”的看法,那么,還有一個人沒有發(fā)言,他就是飲冰室主人--梁啟超。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文章--《最苦與最樂》,聽聽他認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樂”。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文風流暢、犀利、凝煉。著有《飲冰室合集》。
2.朗讀課文,讀準下面加點字的字音。達觀(dá)安分(fèn)恩惠(huì)賠禮(péi)縱然(zòng)契約(qì)
3.理解詞義。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仁人志士:仁愛而有節(jié)操的人。任重而道遠:負擔沉重而且路途遙遠。比喻責任重大。悲天憫人:哀嘆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本文可以分為幾部分?各論述了什么?
明確: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一、(1-2自然段)論述“負責任是人生的痛苦”。
二、(3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的快樂”。
三、(4-5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2.用簡要的語言說說本文論述了什么道理。明確:本文告訴了我們:人生的痛苦是未盡到責任,人生的快樂是盡到了責任。同時告訴人們,人應(yīng)當勇于擔負責任,而不應(yīng)該逃避責任。
(二)品讀第一部分
1.第1自然段:
(1)作者使用設(shè)問,“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們是最苦嗎?明確:貧→知足;失意→安分;老死→達觀。作者認為它們可以從心態(tài)上、觀念上去排解。
(2)接著作者順勢提出自己的見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請用原文回答。明確: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3)為什么“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最苦呢?明確:找出論說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yīng)該做的事。(反)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責備,無處逃躲。
2.第2自然段:
(1)一篇好的議論文,為了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必須適時適度地舉例,請找出有關(guān)事例。舉例:個人對他人的責任(承諾未完、欠人錢、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延伸: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于對自己。
(2)學生討論在文中找出有關(guān)種種責任的句子。明確:對人的責任: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對事的責任:凡屬我應(yīng)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
(3)找出“不盡責任最苦”的原因。點撥:關(guān)鍵詞句--“良心”的監(jiān)督、時時刻刻,至死不已、這種“苦”,無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四、板書設(shè)計
最苦與最樂中心論點:負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分論點一:痛苦--負責任(自己、家庭、社會、國家)五、課外拓展依據(jù)例句,仿寫句子。
例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示例一:人生什么事最快樂呢?我說,人生最快樂的事,莫若自己的愿望得到了滿足。
示例二:人生什么事最遺憾呢?我說,人生最遺憾的事,莫若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掌握引用論證的作用。(重點)
2.學習本文凝重而輕靈的語言特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作者認為,人生在世,無論對朋友、家庭、社會、國家乃至自己,都有責任,一旦應(yīng)盡的責任沒有盡,這種痛苦無法解脫。那么什么是他眼中的“最樂”呢?這一節(jié)我們就來看一看什么是“最樂”。
二、自主預習第3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明確:盡了責任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責任固然給我們帶來痛苦,卻也能帶給我們的快樂。
三、合作探究
(一)品讀第二部分
(1)什么事最快樂呢?
明確: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語、俗語,由學生找出。
明確:古語--如釋重負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孔子--無入而不自得
(3)找出論說的句子,總結(jié)這一段的內(nèi)容。
明確: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小結(jié):快樂之權(quán),操之在己
(二)品讀第三部分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這些話要說明什么。
明確: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學生小組討論后總結(jié):要說明“人生當勇于負責”。
(2)為什么說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是樂而不是苦呢?
明確:從文中找出“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日日盡責任,便日日得苦中真樂?!毙〗Y(jié):苦中真樂,是樂,不是苦。
(3)最后一段說明了什么內(nèi)容呢?為什么這樣說?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說明。
明確:說明了“人生不應(yīng)當逃避責任”。文中句子: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責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分別。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
(4)文章的題目叫做《最苦與最樂》,學生討論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別呼應(yīng)了“最苦”和“最樂”?
明確: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最樂責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別。--最苦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最樂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最苦
(三)論證方法探究
你知道文章第4自然段引用孟子、曾子的話屬哪種論證方法嗎?有什么作用?
明確:主要運用了引證法。引用孟子、曾子的話,論證人應(yīng)當敢于負責任,因為責任越大,痛苦越大,快樂也就越大。引用典型,極具說服力。
(四)語言探究
本文語言凝重而輕靈,不死板,不呆滯,你能結(jié)合下面句子具體分析嗎?
1.答應(yīng)人做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家的錢沒有還,受了人家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他的面,睡在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明確:以排比句列舉種種沒有盡到責任的現(xiàn)象,再用設(shè)問,一問一答來證明“人生的痛苦在于負未了的責任”,使原本凝重的道理變得輕松活潑。
2.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yīng)該做的事……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明確:運用排比。在第二個句子中加了“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第三個句子中加了“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這樣使句子的表述更準確、更形象。同時,這里用了三個“凡”字來表示這些情況的普遍性,同時也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加以仔細分類,可見作者對這個大問題的談?wù)撌呛軐徤鞯摹?/p>
四、板書設(shè)計
最苦與最樂中心論點:負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
分論點一:痛苦--負責任(自己、家庭、社會、國家)
分論點二:快樂--盡責任(處處盡責,時時盡責)
結(jié)論:人生當勇于負責,不應(yīng)逃避
五、課外拓展
“最苦”與“最樂”是截然相反的兩個概念,作者將兩者都與責任聯(lián)系起來,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請你以“最美”和“最丑”“尚”和“最卑鄙”“”與“最壞”為例,說一句有內(nèi)在聯(lián)系且觀點鮮明的話。
示例一:我認為最美的是優(yōu)雅的氣質(zhì)和高尚的品德;最丑的是庸俗的行為和骯臟的靈魂。
示例二:我認為尚的是無私的愛心和偉大的奉獻;最卑鄙的是損人利己的自私和過度貪婪的欲望。
示例三:我認為的是能講出最美的語言、溫暖人心的舌頭;最壞的是挑撥是非、顛倒黑白的舌頭。
2021年七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知識,包括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了解古詩修辭用語的特點;從整體上把握詩歌內(nèi)容,準確、完整地復述課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結(jié)合語境理解詩中意象,體會詩中心理描寫結(jié)人物塑造的作用;學習本文敘事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ā?/p>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木蘭這一形象的審美趣味,理解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北方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追求和平勞動生活的美好愿望與高尚情操。
【重點難點】
1.針對單元重點和教材內(nèi)容,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
2.針對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和心理層次,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難點是:培養(yǎng)主動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問題的樂趣。
【教學方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誦讀法、對話教學法
【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 ,導入新課
PPT展示“巾幗不讓須眉”,讓學生解釋。
回首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史,出現(xiàn)了許多巾幗英雄,你們知道有誰嗎?(穆桂英、劉胡蘭、楊門女將等)看來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還真不少。
學生欣賞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
這段音韻優(yōu)美、膾炙人口的豫劇唱腔演繹的是流傳在我國民間的一個動人的故事,你知道嗎?
師:這就是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這位巾幗英雄——花木蘭。
二,背景解題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北朝的一首樂府民歌。它產(chǎn)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出詩可能產(chǎn)生在后魏,這首詩形成于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經(jīng)后代文人的加工潤色,被歷代傳誦,成為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詩篇,它和《孔雀東南飛》一起被稱為我國詩歌的樂府“雙璧”。
三.檢查字詞
1.出示生詞(先指名讀,再齊讀)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木蘭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嗎?(詩中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四.感情誦讀——走進人物心靈
(一)【欣賞范讀】:《木蘭詩》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敘事詩中的一朵奇葩,咱們先欣賞一下名家朗讀。聽范讀是如何處理每段的語速、語調(diào)、語氣的。
(二)生齊讀課文。
(三)生結(jié)合課下注釋自讀課文,給每一自然段擬定一個四字小標題。
停機嘆息
替父從軍
戰(zhàn)前準備 奔赴征途
十年征戰(zhàn)
還朝辭官
家人團聚
贊美木蘭
四、指導誦讀(以讀帶譯,在朗誦的感情中體會木蘭的形象,體會木蘭的心理感情。同時,在串講的時候注意用一些現(xiàn)代的表達,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① 首段是故事開端,讀得平緩、輕些,營造深夜嘆息的氣氛。
② 二段問答句,可深沉些;“昨夜見軍帖”后四句加快,以突出軍情緊急;末兩句“愿為市鞍馬”轉(zhuǎn)為堅定,以突出木蘭的深明大義及下定決心。
③ 三段寫出發(fā)前的準備,節(jié)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蘭到處奔忙,緊張準備的情態(tài);奔赴戰(zhàn)場要節(jié)奏變慢,用抒情的語句讀;末句“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要表現(xiàn)出木蘭的戰(zhàn)斗豪情。
④ 四段每兩句一氣讀,速度更慢,基調(diào)應(yīng)是悲壯的,十年艱苦作戰(zhàn),處處刀光劍影,死中求生全系于此。
⑤ 五段勝利歸來,節(jié)奏可稍稍加快,語調(diào)由莊嚴轉(zhuǎn)為熱烈;辭官還家要讀得親切、樸實,放慢節(jié)奏,形成前后鮮明的對比。
⑥ 六段親人團聚、恢復女兒妝時,節(jié)奏要快,基調(diào)是歡快而熱烈的,極力渲染喜慶的氣氛及喜悅的心情;“出門看火伴”句仍快,表現(xiàn)木蘭換裝后,急于讓同伴一睹的喜悅又急切的心態(tài);“火伴皆驚忙”這后三句要著力表現(xiàn)戰(zhàn)友們的驚奇感,應(yīng)突然放慢。
⑦ 七段是歌者的贊辭,也可理解為木蘭對戰(zhàn)友們“不知木蘭是女郎”的設(shè)喻回答,語速漸慢,語帶自豪.
五【個性朗讀】
1.節(jié)選自己喜歡的某個段落讀或背,做到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表情豐富
2.自我點評語速、語氣及所把握的木蘭的情感世界∕心理活動
六.走進文本,品讀探究(四人小組,合作探究)
(一)人物賞析: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英雄形象是學生們比較容易把握的,提示學生多發(fā)現(xiàn)木蘭的女性特質(zhì),從而更全面的感受有血有肉的花木蘭。如決定前的焦慮、征途上的思親、毅然辭官、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打扮等,可啟發(fā)學生充分發(fā)掘。)
例:(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勤勞孝順。
(2)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霸浮报D―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报D―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慨。
(4)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5)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總結(jié):1、她很孝順。當自己的老父親被征,就要上戰(zhàn)場的時候,木蘭挺身而出,代父出征。歷來女子只能坐在閨房里面繡花,可是木蘭卻憐憫自己的老父,不顧傳統(tǒng) 的約束,喬裝打扮,奔赴前線。這些都說明了木蘭做到了忠孝兩全。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忠孝不能兩全,可是木蘭一個柔弱女子卻做到了,不能不叫人敬佩。
2、木蘭聰明機智。試想,一個女子要去沙場廝殺,又要不被同行的戰(zhàn)友發(fā)現(xiàn),需要克服多少生活上的難題,然而,木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wù),“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木蘭榮立戰(zhàn)功,驕傲地凱旋了!
3、木蘭功成身退,視功名為糞土,毫不夸耀自己的功勞?!翱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倍嗝创緲愕呐?,她一點也不看重做官,她掛念的是多年未見的親人。詩歌至此寫活了一個至情至性的奇女子。
4、木蘭美麗非凡。在木蘭的眼里,女孩子的天性并沒有泯滅。她并不是潑婦形象,也不是梁山好漢的形象,她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女孩子。木蘭一回家,就馬上迫不及待地“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看,好一個俊俏的女孩子。
本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有傳奇的色彩,又真切動人。一千多年來,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二)師出示圖片,學生找出對應(yīng)的課文情節(jié)。(指名聲情并茂地感情朗讀,以達到背誦)
七、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木蘭這個名字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她那獨具特色的人格魅力更是深深打動了我們,讓我們深受啟發(fā)和教育,而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木蘭說什么?(多媒體投影:“木蘭,我想對你說——”)
2.每一年,中央電視臺都會評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我們今天讀到的木蘭的事跡,絕對有資格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之一?,F(xiàn)在,“感動中國”欄目組要為古代的女英雄木蘭頒“巾幗英雄獎”,
假如你是評委會委員,請你參考下面的頒獎辭,也給我們的木蘭寫一段頒獎辭吧:
陳家順
為鄉(xiāng)親臥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八.師總結(jié):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zhàn)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后,她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敦樸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九.板書設(shè)計:
停機嘆息 深明大義
毅然從軍 勇敢堅強
匆忙購置 準備出征
思親情切 征途艱苦
長期征戰(zhàn) 勝利歸來
功成身退 不慕榮華
回到家鄉(xiāng) 換回女裝
雙兔為喻 謹慎機警
——巾幗英雄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zhàn)、
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2021年七年級語文教案3
一、情景激趣:
由小學時學過的葉圣陶先生的兩篇文章《荷花》《記金華的雙龍洞》導入。
二、目標引趣:(PPT展示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情感。
2.掌握本文對人物以小見大的刻畫方法。
三、識人入趣:(PPT展示兩位大師簡介)
1、初識葉老。生讀注釋①內(nèi)容以及屏幕上相關(guān)內(nèi)容,初識葉圣陶先生。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主席。
2、認識張老。生讀PPT內(nèi)容,了解張中行先生。
張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人,學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隨筆集《負暄瑣話》等。
是二十世紀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燕園三老”。季羨林先生稱贊他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四、字詞知趣:
1.指生讀PPT字詞,教師評價。
2.生齊讀PPT字詞。
修潤生疏商酌譬如朦朧別扭
拖沓妥帖誨人不倦不恥下問
顛沛流離
五、感知存趣:
1、請學生速讀文章,思考文中寫了葉圣陶先生哪些事情?
2、生讀文章,師巡視。
3、生回答,師點評總結(jié)。
4、師預設(shè):
六、品讀悟趣:
這篇文章語言平易,蘊藏的情感卻極為深厚。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能夠打動你們的段落,然后想一想這段文字應(yīng)該怎樣讀,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情感?可以小組齊讀這段文字,也可以個人朗讀這段文字,讀完后,再派代表分析蘊含的情感。
1.生小組討論,試讀,分析。
2.生展示讀,師評價。
3.師總結(jié)。
4.師展示讀。
七、小結(jié)存趣
2021年七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畫人物的形象。
過程與方法:
1、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品讀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從課文中的人物身上,學會善待他人,關(guān)注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教學重點:
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畫;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領(lǐng)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并讓學生領(lǐng)悟到在與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愛。
教學難點:
1、體會老王與作者夫婦之間的相互關(guān)愛,體察作者的愛心,理解本文的主旨;
2、 讓學生領(lǐng)悟到在與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背景音樂:《讓世界充滿愛》)
同學們,正如歌曲中所呼喚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以真純的情感善待、關(guān)愛同在一片藍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間真的會多一份陽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殘酷。愛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美德。如果我們能夠去關(guān)注平凡的人,那么我們才能真正領(lǐng)悟生活的真諦,今天就有這樣一個機會來關(guān)注一個名叫“老王”的不幸的人,看看從他的身上我們能學到些什么呢?
二、知識積累
1、作者簡介
楊絳,生于1911年,錢鐘書夫人,本名楊季康,的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祖籍江蘇無錫,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等,譯有《堂吉訶德》,作品有《我們仨》,《澡堂》。
2、背景介紹
《老王》作于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是作者在_的背景下寫的。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_”時期,是一個荒唐動亂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shù)”,被下放到干校勞動鍛煉去了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3、基礎(chǔ)知識
傴(yǔ) 荒僻(pì) 攥(zuàn ) 塌敗( tā )取締( dì )
骷髏(kū lóu ) 滯笨(zhì) 愧怍(zuò )惶恐(huáng)
三、整體感知課文
快速閱讀課文,熟悉文章內(nèi)容,整體感知文章大意,勾畫出與老王有關(guān)的信息,并思考問題。
(1)老王的生活過得如何?
(2)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走近老王
指名朗讀讀1—4段,思考:作者給我們介紹了什么情況?從這些信息你讀到了什么?(從職業(yè)、家人、外貌、居住條件等方面來看)
職業(yè):蹬三輪車 :謀生手段艱苦
生活艱苦 身體:半瞎子 :生理缺陷
老王是一個苦人 居所:塌敗小屋 :居住條件惡劣
姓名:老王(沒名):地位低微
精神凄苦 老光棍:孤獨終老 單干戶
受惡意攻擊 被人瞧不起
思考:“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車。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边@句話有什么作用?
提示: 體現(xiàn)了“我”與老王之間的關(guān)系較融洽
“他也許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為什么說“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提示: 兩個“也許”是不確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測,從可看出老王身世無人知曉,他從來就不受人重視?!岸笳咴撌歉畹牟恍摇睆膫?cè)面再現(xiàn)了老王生活的艱辛,有病沒錢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五、品味老王
閱讀5—22段,作者回憶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幾個生活片段?從這些片段中體現(xiàn)出了老王怎么樣的性格特征?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時間順序)
帶送冰快,車費減半 忠厚老實,不貪錢
載病人看病,堅決不要錢,拿錢后還不大放心低聲問我 善良淳樸
給改裝三輪裝護欄,為客著想 心地善良,一心為人著想
臨死給我送來香油、大雞蛋 懂得感恩
老王性格特征:忠厚老實 心地善良 知恩圖報
思考:
1、文中“他啞著嗓子悄悄地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著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睘槭裁匆皢≈ぷ忧那膯枴?
提示:表現(xiàn)了老王憨厚的神態(tài),讓作者心中格外感動。 善良淳樸
2、文章寫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寫得最詳細最感人?
明確:臨死前送雞蛋、香油還人情。
指名朗讀8——16段,討論:
① 作者刻畫人物時主要運用了兩種描寫手法(肖像、行動)?找出具體的語句加以體會。
②你怎么看待老王送雞蛋香油的行為?為什么重病還堅持親自送禮?(提示:感激“我”家平時對他的關(guān)心照顧 知恩圖報)
③為什么老王說不收錢但又把錢收下?(提示: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給他送錢,平白給“我”添麻煩。體現(xiàn)了老王的樸實、善良。 理解“我”不愿意白接受禮物的想法)
④“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zhuǎn)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攥”“滯笨”“直著腳”說明了什么?
提示:簡單的幾個字,描繪出了老王離開時的情形。叫人怎能不為他的身體、生活所擔憂,也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筆。
小結(jié):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貧困線上掙扎,窮苦卑微,他的艱苦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對這樣不幸的人,我們應(yīng)當給予同情和關(guān)心。但是老王又是可敬的,他善良淳樸、關(guān)心人、講仁義、重感情,這是值得我們敬重的。
六、寫作訓練。
愛是人間的春風,是生命的源泉,缺乏愛心的社會將會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通過與街頭墻角那些擺小攤、掃大街、撿破爛的溝通、交流,對你一定很有觸動,請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投影顯示以下文題,請學生任選其中一題說出自己的寫作構(gòu)想。
(1)他(她)是一個______________的人(如:勤奮好學、助人為樂、熱愛生活、樂觀、充滿愛心……)
(2)我逐漸了解了他(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讓學生簡述敘事內(nèi)容。
課文中老王窮苦卑微但純樸善良,他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_”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fā)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爛爛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涼艱難,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眼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guān)心人。他需要錢,可是做生意從不多收一分錢,而且非常講感情,講仁義,常愿意盡義務(wù),或者少收錢,是一個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極其純樸的好人。
二、善待老王
思考:
1、面對老王的遭遇,那作者一家對老王又是怎么樣的呢?寫到了哪些事情?
2、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為什么要“強笑”?
提示:一個“強”字,寫出了作者當時復雜的心理,既可憐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可以調(diào)解氣氛。
3、老王去了,在他生前經(jīng)常關(guān)照他的楊絳有什么樣的感受?(“愧怍”。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
坐他的車,照顧他的生意 富有同情心
我女兒知道他有夜盲證,便送他大瓶魚肝油 “我”女兒關(guān)心他
老王再客氣也給他應(yīng)得的報酬
詢問老王能否維持生計 “我”關(guān)心老王
老王送來香油、大雞蛋,不能讓他白給,也給了他錢
..............
作者性格特征:富有愛心,具有同情心,尊重別人
4、還有人關(guān)愛老王嗎?
三、關(guān)注“老王”
研究探討:
1、為什么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那么關(guān)心、愛護;社會地位、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樣尊重人、理解人、關(guān)心人?(引導:換另一個角度來想想看,作者跟老王的交往是建立在什么基礎(chǔ)上的?是因為老王有財有勢作者才跟他交往的嗎?不是,老王善良!作者是一個作家,是一個知識分子,而老王是一個社會底層的人,是地位低微的人,作者卻并沒有瞧不起他,并不認為他低人一等,這體現(xiàn)了作者怎么樣的一種觀念?平等!再看看,作者非常同情和關(guān)心老王,這說明作者非常有愛心,這體現(xiàn)出一種人道主義精神)
平等 極富愛心 善良 互愛(人道主義)
(主要是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平等的,個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運與不幸的差別,甚至差別很大。一個幸運者只有關(guān)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F(xiàn)在,社會要求我們每個人有人道主義精神,要關(guān)心別人、尊重別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作者一家都是對不幸者老王懷有一顆愛心,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人。)
從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guān)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
再是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guān)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quán)利,并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fā)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
2、怎樣理解“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
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與老王一生的辛勞相比,作者夫婦在_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運的人,因而有責任關(guān)愛不幸者,關(guān)注他們的命運,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作者回想對老王的關(guān)愛還很不夠,所以她感到愧怍。
3、社會上還有許多不幸的人,許多弱者,而我們生活在幸福之中,生活在愛的光環(huán)里,讓我們學習楊絳女士,把愛之光分一些給身邊的人!
四、總結(jié)與擴展
1、這篇課文敘述的事情較多,作者是怎樣組織的?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兼用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來編排。開頭四段寫老王的基本情況,按邏輯順序編排,一是職業(yè),老王的謀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謀生的困難;三是居住條件,這是前兩點的結(jié)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內(nèi)容按時間順序安排,回憶與老王的交往。
2、在社會生活中,應(yīng)愧怍的僅是作者嗎?這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呼聲?
呼吁我們:對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顆愛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同情他們,關(guān)心他們,多給他們以善心,這樣一來社會就更加發(fā)展和文明了。
(平平淡淡中孕育著真情,平平凡凡中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一個幸運者只有關(guān)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讓我們?yōu)槔贤鹾炔?為老王那顆金子般真摯而誠懇的心喝采!)
3、拓展延伸
你周圍有老王這樣不幸的人嗎?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
五、布置作業(yè):生活中的“老王”的不同原形
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送雞蛋、香油部分。指導:要描寫老王的心理活動,在領(lǐng)會老王的思想感情的基礎(chǔ)上充分展開想象。
2021年七年級語文教案5
【知識目標】
1.懂得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2.學會賞析細節(jié)描寫的好處。
【能力目標】
掌握細節(jié)描寫的寫作方法,將細節(jié)描寫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細節(jié),留心生活中的細節(jié)之美,激發(fā)寫作興趣,學會熱愛生活,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揣摩細節(jié)描寫在作品的作用
2.感悟細節(jié),鼓勵學生交流,評析細節(jié)描寫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鮮活的人物
教學方法:
感受法討論法練習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米開朗琪羅在雕刻和繪畫時速度都很慢,總是花許多時間,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時,連雕像的眼神、膚色和肌肉線條都力求完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任何完美都是細節(jié)上完美組合而成的。
那么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呢?首先運用你的想象合理擴展一句話,恰當?shù)靥砑觿幼?、表情、神態(tài)、語言、心理等將這句話的內(nèi)容充實起來。
她罵他懦夫
她罵他道:“你真是一個懦夫”(添加語言)
她用手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你真是一個懦夫”(添加動作)
她早已被氣得渾身顫抖,臉色鐵青,怒睜杏目,用手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你真是一個懦夫”(添加神態(tài))
其實她早已被氣得渾身顫抖,臉色鐵青,但她還是在不斷的告誡自己:不要失態(tài)、不要罵人!最終她實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睜杏目,用手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你真是一個懦夫”(添加心理)
二、感受細節(jié)描寫
學生思考自由討論、交流,教師點撥、歸納
明確:所謂細節(jié)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huán)節(jié)或情節(jié)的描寫。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如臨其境。
細節(jié)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jié)、豐富作品內(nèi)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有助于折射廣闊的生活畫面,表現(xiàn)深刻的社會主題。
三、比較品讀,感悟方法
既然細節(jié)描寫能使人物鮮活起來,那么,怎樣把這些細節(jié)形諸于筆,讓他們形象可感呢?接下來一起欣賞幾個經(jīng)典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把他們寫得生動,富有感染力的。
方法一精用動詞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這段文字摘自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里寫冬天下大雪捕鳥的情景,一連串的動詞準確生動的刻畫了捕鳥的過程,表現(xiàn)了百草園給“我”帶來的樂趣。我們再來看一個片段:
“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北闩懦鼍盼拇箦X?!?/p>
“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魯迅《孔乙己》)
這是《孔乙己》中最精彩的細節(jié),“排”字表現(xiàn)出孔乙己的出手闊綽,動作幅度大是為了在別人面前顯示有錢,是他虛榮心的體現(xiàn);而后一個“摸”字則表明他身世的落魄,經(jīng)濟的拮據(jù),即便如此,周圍人還是戳他的痛處,表現(xiàn)了世人的麻木不仁。這種表現(xiàn)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是:精用動詞。
方法二:巧用修飾語
(過渡)巧用修飾語是塑造人物形象,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好的作品能感人肺腑,它是功不可沒的。我們再看一個片段(出示PPT)
“那只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媽媽說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那是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給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這會兒,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來,因為昨天我已經(jīng)把它送給我的好朋友萬芳了。[3]
“爸爸不是說給我了嗎?”我小聲地說。
“我知道給你了,可是現(xiàn)在它在哪兒?”媽媽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我。我發(fā)現(xiàn)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簡單。
“我把它收起來了。”
“放在哪兒了?拿來我看看?!眿寢尯孟窨闯鑫以谌鲋e。因為我站在那兒一動不動,低著頭不敢看她。
“要說實話……是不是拿出去賣啦?”媽媽變得十分嚴厲。
“沒有賣……我送人了?!蔽矣X得自己的聲音有些發(fā)抖。
“送給誰了?告訴我?!眿寢尠咽执钤谖业募绨蛏?。
“送給萬芳了,她是我的朋友?!?/p>
“你現(xiàn)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那么貴重的東西怎么能隨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著喊了起來。
(摘自張之路《羚羊木雕》)
從“突然”的發(fā)問,到我的心“怦怦地”跳、“小聲地”回答,到媽媽“嚴厲”而“堅定”地讓我要回羚羊木雕,這一串修飾詞生動表現(xiàn)了我的委屈和媽媽的強勢。
方法三:巧妙的運用修辭,即比喻、擬人、夸張、反復等修辭手法,對事物加以淡妝濃抹,能使語言增亮增色,提高文章品味給人以美感。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群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魯迅《藥》)
這一細節(jié),是用比喻的手法來描寫一群麻木的、不覺悟的人們,在冷漠地觀看劊子手殺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動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現(xiàn)于讀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慘遭殺戮,人們卻無動于衷,像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街頭熱鬧似的,令人傷心痛心。作者那強烈的憤懣及“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熾烈情懷在這一細節(jié)中,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
總之,好的細節(jié)描寫,就猶如一座座精美的靈魂,有了它才能使人物性格鮮明,形象栩栩如生。今天老師只是拋磚引玉教會大家其中的三點,下課之后大家可以對這個問題做進一步的探索,相信同學們一定可以超越自我。
四、描繪細節(jié),表現(xiàn)親情
①學生寫作:
請以“難忘那一幕”為題寫一個片段,抒寫你與親人相處時,最難忘的情景。(注意運用細節(jié)描寫。)
②修改習作。
細致地對同桌習作進行修改。
③學生回答,師生交流。
④(總結(jié)):細節(jié)描寫之所以能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就是因為描寫特別細膩,能抓住人物的具體特征,把人物最感人的特征表現(xiàn)出來,從而感動讀者。
五、結(jié)語:
同學們,其實我們的生活是一個一個片段的組合,更是點滴親情的凝聚,作文來源于生活,更來源于生活中的細節(jié),讓我們擦亮眼睛,用心捕捉生活中細節(jié),去描摹去刻畫,再現(xiàn)原汁原味的生活,讓親情的細節(jié)之花在生命中綻放,在筆尖永駐芳華
板書設(shè)計:
細節(jié)描寫
精用動詞
巧用修飾語
妙用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