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級教案 > 生物教案 >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

時間: 沐欽 生物教案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都有哪些?生物呼吸作用(也稱為生物氧化)是體內有機物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反應生物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并釋放能量。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考生物教案設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篇1)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本節課內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模塊三《穩態與環境》中第五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第二節的內容。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策略、學法指導、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習題設計等七個方面來簡要談一下我對這節內容的構思和設計,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一節課主要包括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概念、過程、特點及研究意義四部分內容,在教材內容的設計上首先由能量流動的概念引入分析能量流動的方法:由個體→群體→系統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的分析方法,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分析,發現科學規律的能力。在學生揭示能量流動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桑基魚塘、草原放牧兩個實例分析,使學生切身體驗生態學規律與現實生活及生產實踐的密切聯系,自覺樹立生態學觀點,遵循生態學規律,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而努力。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功能的一個重要體現,在整個高中生物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以生物的新陳代謝、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等知識為基礎,同時又是學生鞏固生態系統結構,理解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以及生態系統等知識的基礎,它在高中生物學習中是重點和難點。

(二)課程標準內容

分析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

(三)考綱要求

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Ⅱ)

(四)教學目標

為落實課程標準內容,結合本節教材內容設計及高中二年級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心理水平,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分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及特點

2.在運用能量流動規律進行實例分析的基礎上,歸納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

能力目標:

1.能從整體水平對生態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系統分析,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推理判斷的思維能力。

2.應用能量流動的規律進行具體問題的分析和解釋,并能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措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關注農業的發展和生態農業的建設,注重生態學觀點的培養。

2.認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觀點,養成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五)重難點及其突破

1.重點

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1)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動力,也是生態系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物圈中每一完整的生態系統都是一個能量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系統,這是生態系統功能的一個重要體現。

(2)指導學生分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和特點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推理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用準確語言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的過程。

(3)研究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一方面可以鞏固前面學習的食物鏈、食物網的知識,另一方面也為研究生態系統的目的——更好地服務于人類自身(調節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打好基礎,教育學生樹立生態學觀點,自覺堅持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原理。

基于對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現實生活的需要,確定了以上教學的重點。

2.難點及其突破策略

難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難在能量流動比較抽象和學生缺少揭示規律的方法。針對這一難點主要采取了以下突破措施:

1.采用由局部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先定性再定量的分析方法,逐步引導學生理解能量流動過程,歸納能量流動的特點。

在分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時,先由一個個體的能量輸入、儲存、轉化和散失途徑分析,逐步種群、第一營養級、第二營養級,最終歸納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在能量流動的特點的教學中,先由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的定性分析作出推測,然后以賽達泊格湖能量為例定量分析,最終得出能量流動的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

2.設計合理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小組的合作進行推理探究,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師生互動,共同探究規律。

在學生完成能量流動概念學習之后,教師提出問題:一個個體的能量如何輸入儲存和散失?一個種群呢?引導學生進行教材的學習和思考;接著提出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是如何流動的?引導學生學習教材,小組探究:第一營養級的能量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第二營養級呢?在小組探究的基礎上師生合作歸納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歸納:①生態系統的能量來源是什么?②如何輸入?③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④能量在各個營養級的來源和去路?⑤能量流動的起點和渠道?通過探究和師生互動準確掌握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

在解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的基礎上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定量分析賽達泊格湖能量流動。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你能總結出什么規律?”通過小組合作,最終歸納出能能量流動的規律。

3.重視聯系實際,鞏固規律,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生歸納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食物鏈長度一般只有4-5級?”“魯賓遜荒島生存策略”等實例分析,既鞏固了知識,又使學生在分析實例的同時,體驗了生活實際中的科學規律,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發現規律、運用規律、揭示事物本質的科學探究_,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授課對象為高二年級學生,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已經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通過高一年級的學習已經養成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且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邏輯推理能力;從學生的知識水平來看,學生通過初、高中學習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傳遞,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在生物學學習中,已學習了儲存能量的物質、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等內容,這些都是理解本節內容的基礎。

三、教學策略

以“自主、探究、合作”作為學習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材、媒體等資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加工信息、推理判斷、合作探究、歸納總結。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思考、合作、探究、歸納,教師啟發引導、歸納、拓展延伸,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落實課堂教學目標。在樂學氛圍中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直觀性,條理性、動態性、高效性等優點,設計多媒體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

四、學法指導

本節課的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由現象發現規律、掌握規律,并運用規律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何去分析問題、揭示問題,方法很重要。本節內容教學中教師重在指導學生掌握由個別→一般,由局部→系統的分析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規律常用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同時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進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重要途徑之一。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

1.問題探討、設疑激趣

2.理解概念、問題引導,學生由個體→種群→營養級→生態系統逐步進行能量流動分析。

3.小組探討交流,師生共同歸綱總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

4.定量分析賽達泊格湖能量流動,小組合作交流,師生共同歸納能量流動特點并探究其表示形式。

5.實例分析,運用能量流動的規律。

6.小組探討實例、歸納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

7.課堂小結

(二)本節課教學的設計思路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導誘,使學生樂學、會學、學有所獲是本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

本節課一開始通過問題探討,使學生置身其中;與生存挑戰相聯系,激發學生求知_。自覺主動投入本節課的學習。

接著通過教師問題引導,指導學生進行能量流動的分析,在學生學習活動中,學會由個體→群體→系統的分析方法。然后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探究,師生共同總結出能量流動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做出定性推測:能量有逐級遞減的趨勢。

教師進一步提出這一推測的準確性有待驗證,進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_。教師因勢利導轉入定量分析賽達泊格湖的能量流動,通過定量分析和小組的交流探究歸納出能量流動的規律。

學生沉浸在發現規律的快樂中,教師趁熱打鐵引入實例分析,使學生在分析實例中體驗規律應用的快樂進而加深對規律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比較農田生態系統與桑基魚塘,以及小組變流如何更好的進行草原放牧,嘗試將所學知識運用于新情景中,解決實際問題、理解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突出學生由現象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發現規律的教學思路,容易激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的幾個注意點

1.注意區分攝入量和同化量

2.在講能量金字塔時要避免學生在理解不透或知識鞏固不牢時,引入其他的金字塔造成干擾,暫不拓展其他生物金字塔。

3.區分提高能量利用率與提高能量傳遞效率不同。

六、板書設計

為突出重點,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知識體系。板書設計如下: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一、能量流動的概念三、能量流動的特點

輸入傳遞、轉化、散失1.特點

二、能量流動的過程單向流動

1.來源逐級遞減

2.起點2.表現形式

3.渠道能量金字塔

4.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四、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5.各個營養級能量來源1.效利用

6.各個營養級能量的去路2.持續高效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

7.能量轉化過程

七、習題設計

1.課堂鞏固練習

旨在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區分易混點

2.課后探究

設計課后探究的目的,在于進一步調動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科學研究的積及性;同時通過開放性試題,拓寬學生思維。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篇2)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一、說教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4章第2節,主要內容包括科學家對細胞膜結構的探索歷程,以及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第四章共有3節內容,第一節主要說明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為什么具有選擇透過性?功能與結構相適應,于是進入第二節內容膜結構的探索。而第二節內容又是第三節內容“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的學習基礎。因此本節課在第四章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科學史的滲透,認同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的漫長過程。

二、說學情

本課所面對的學生為高一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章節的學習,對“化合物”、“細胞膜”、“生物膜系統”等內容已經有了一定認識,在這一前提下學習本課內容可以做到深入淺出,層層深入。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相關的生物學科的知識,初步掌握生物學科學習的方法,認同生物結構決定功能的生物學觀點。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對于教學目標多元化的要求,我將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闡述科學發現的一般規律。

2.簡述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能力目標】

1.培養分析、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增強動手操作能力,提升科學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的漫長過程。

2.樹立生物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難點】

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中滲透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五、說教學方法

1.教法

通過講授、討論、問答等多種教學手段,建立誘導探究的課堂模式,使發現過程中的幾個的實驗變成一種探究式的實驗,引導學生體驗科學家發現真理、探索真理的全過程,進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科學方法,理解科學內容。

2.學法

在本課學習中,學生利用課本和課件提供的資源進行思考,在此基礎上,綜合了探究性學習、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完成模型的構建。

接下來,我重點講解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利用生活示例導入,多媒體展示:小龍蝦—橫紋肌溶解癥—肌紅蛋白—肌紅蛋白尿。隨后提出問題,有沒有注意到自己尿液的顏色和患者尿液顏色的區別,為什么有這樣的區別?隨后補充,正常人的細胞膜沒有破壞,具有選擇透過性,引導學生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功能與生物膜的成分和結構有關,從而引入本節的內容《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食源性橫紋肌溶解癥是生活中常見的示例,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回顧舊知,引入新知,目的是學生聯系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順利引入新課,并且滲透健康飲食習慣。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科學家對細胞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對這一知識點的教授,我打算采用:教師提供資料→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做出假設(構建模型)→教師提供實驗驗證,通過這種思路,可以將課本中的結論轉變為學生主動探究的一個驗證實驗,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1.組成細胞膜成分的探索(多媒體課件展示實驗一和實驗二)

鼓勵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循序漸進、層層誘導。并順勢引導學生提出何種假設?又如何來證實你的假說?學生根據實驗一、二,能夠得出組成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磷脂)和蛋白質。通過引導學生自己根據實驗現象提出假說,引出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鍛煉學生觀察、分析、總結的能力。隨后稱熱打鐵,繼續提出問題,脂質和蛋白質又是如何組成細胞膜呢?

2.磷脂分子的排布形式(多媒體課件展示磷脂分子資料和實驗三)

多媒體課件展示介紹磷脂的性質和細胞生存的條件,要求學生自主進行小組討論磷脂分子在空氣—水界面以及假設組織細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情況,并派代表在黑板上演示。教師評價,給出意見。最終得出細胞膜是一種磷脂雙分子層結構,其中磷脂分子的親水性頭部朝向兩側,疏水性的尾部相對朝向內側,只有這種結構才可能穩定于細胞內外均為水的環境中。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培養了團結協作的能力和動手能力。

3.蛋白質分子的排布(多媒體展示資料4和冰凍蝕刻顯微技術)

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如果把自己當作科學家,會得到怎么樣的假設?同時表述模型。學生根據掃描電鏡技術和冰凍蝕刻技術的實驗結果,描述細胞膜結構中的蛋白顆粒的存在狀態。培養學生認識到技術進步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性。

4.細胞膜是靜止的嗎?(多媒體展示變形蟲視頻和實驗五)

視頻展示變形蟲運動,動畫展示熒光標記技術,啟發誘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歸納相應結論,并設計新的驗證性實驗證實細胞膜具有流動性。通過視頻和動畫的輔助,增加學生對微觀知識的感性認識,培養質疑、創新、探索的科學觀點。強化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認同技術進步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性。

(二)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主要內容(多媒體展示模型)

多媒體展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引導學生結合之前的實驗探究上進行回顧,用自己的話說出基本要點。教師糾正、展示完整內容并進行詳細講解并補充糖蛋白等相關知識。

讓學生進行回顧,增強口語表達和概括歸納的能力,并檢驗教學效果。

環節三:總結提升

引導學生思考:總結知識、形成概念圖。為鞏固學生所學內容,教師布置課外思考題,之前所學習的知識中,哪些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哪些又體現了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點?

通過學生總結知識,形成概念圖,有助于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能夠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課后以思考題的形式,既能消化知識,應用新知,又能激起學習生物的興趣。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篇3)

1.說教材 1. 1教材分析 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這部分內容極其抽象,主要描述的是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過程,與已經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生殖種類知識等密切相關。它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不僅是生物有性生殖過程中的關鍵,也為后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1.2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a、了解受精作用的實質,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b、理解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等概念 c、聯系有絲分裂,掌握精子形成過程 d、了解精子和卵細胞形成的異同點,進一步鞏固對減數分裂的理解 (2)能力目標:a、通過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精子與卵細胞形成的比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b、通過觀察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析圖能力 (3)情感目標:a、通過學生參與游戲表演,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求學態度 b、通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加深學生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1.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a、減數分裂的概念 b、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2)教學難點:a、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等概念的理解 b、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變化規律 c、精子形成過程

2.說教法 根據該節內容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聯系學生實際,結合素質教學理念,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進行教學: (1) 設置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矛盾,激發學習動機。 (2)運用游戲教學,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預習和討論分析能力,倡導合作共學的教學方法。 (4) 精心設計提問,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教學用具:8根橡皮繩,多媒體,幻燈片 注重于設計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誘發學生渴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強烈學習愿望的教法,使學生真正愿學、樂學、會學。

3.說學法 由于知識的抽象難懂,教師尤其應注意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應指導學生學會閱讀課本,學會正確讀圖、析圖,進而會繪圖,指導學生運用對比法、聯系實際法等加以理解、鞏固。

4.說教學過程:(兩課時)

我想,一個教師想在教學上獲得成功,首先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形成這部分內容盡管抽象、難以理解,但只要教師運用教學得當,學生還是能夠體會、理解的。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1、學生認真預習“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這部分內容。 2、把課桌椅往后移,騰出半個教室為游戲做準備。

4.1設置情境,引發認知矛盾,激發學習動機 利用學生感興趣的

精子和卵細胞的投影圖片,以問題導入:(1)生物體如何保持其前后代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恒定?(2)精子和卵細胞是怎么來的?它們的染色體與體細胞一樣嗎?引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從而引出受精作用及受精作用和減數分裂的意義。 以問題“何為減數分裂,它與以前講的有絲分裂有何區別”過渡到減數分裂概念的講解。概念可請學生聯系有絲分裂,結合課本減數分裂的概念進行分析,弄清“減數”到底是減什么?減多少?為什么會減?怎樣減?從而提高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

4.2游戲教學,愚教于樂,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課前預習精子形成過程,體會染色體行為變化。上課時先動畫演示精子形成過程,教師幫助整理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等概念,然后開展學生游戲,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 游戲方法:橡皮繩代表紡錘絲,四高(兩男兩女)四矮(兩男兩女)八位學生代表染色體,男女代表來源,身高代表形態,同樣高的兩個男生代表姐妹染色單體,其他也一樣。另外再請課代表做指揮,其余學生幫助糾正錯誤,按精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進行游戲。 游戲結束后請學生課后以坐標圖的形式總結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變化規律。

第二課時 4.3前后聯系,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回憶導入:1、受精作用的實質是什么?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的意義如何?2、什么是減數分裂?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如何變化?請學生畫坐標圖。3、聯系有絲分裂,請學生畫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曲線圖,并與減數分裂的曲線圖進行對比。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進一步鞏固上節課所學的內容。

4.4融會貫通,適當引導,提高分析能力 請學生快速閱讀卵細胞的形成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對比精子形成過程,找出兩者的異同點(學生分析,教師總結)。學生通過對比,進一步鞏固對減數分裂的概念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規律的理解。 投影幾張細胞分裂圖,請學生判斷它們分別屬于什么分裂,是什么時期,要求講明判斷依據(教師注意適當引導)。學生分析后,教師總結細胞分裂圖判斷方法,強化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 投影一些事先精選的習題加以鞏固。

5說板書設計 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

6說鞏固 通過投影一些習題,進一步強化減數分裂的概念及精卵細胞形成過程等重點,易化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等概念、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變化規律及精子形成過程等難點。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篇4)

學習目標:1.受精的過程和意義

2.有性生殖的概念、比較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3.綠色開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以及個體發育過程

4.脊椎動物的個體發育過程

[教材梳理]

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1.概念

受精是指精子進入卵細胞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2.過程

3.結果: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另一半來自卵細胞。

4.意義:減數_和受精作用維持了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促進了遺傳物質的重新組合。

二、有性生殖和個體發育

1.有性生殖及其意義

(1)含義:由親代產生有性生殖細胞或配子,經過_生殖細胞(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2)意義:后代具備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強的生活力和變異性,對于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2.無性生殖

(1)概念: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2)種類:

生殖方式概念實例

_生殖

(裂殖)一個生物體直接_成兩個新個體變形蟲、草履蟲、細菌等

出芽生殖

(芽殖)出芽形成芽體,進而發育成新個體酵母菌、水螅等

孢子生殖由無性生殖細胞——孢子長成新個體青霉、曲霉、衣藻等

營養生殖

(扦插、嫁接等)由營養器官(根、莖、葉)的一部分,發育成新個體馬鈴薯塊莖、草莓的匍匐莖等

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與個體發育

(1)雙受精

①含義:兩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的過程。

②過程:花粉管內的兩個精子釋放到胚囊中。

a.一個精子+卵細胞→受精卵→胚。

b.另一個精子+兩個極核→受精極核→胚乳。

③適用范圍:被子植物。

(2)子房的發育

①果實的形成

子房壁珠被胚珠子房

果皮種皮種子果實

②胚乳的發育

a.一些植物在種子發育過程中,胚乳的養分因被子葉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種子。

b.一些植物種子的胚乳發達,大量的養分儲存在胚乳里,如水稻、小麥、玉米的種子。

③胚的發育

a.實質:是新一代植物體的幼體。

b.發育結果:發育成熟的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萌發,發育成一個新的植物個體。

4.脊椎動物的有性生殖與個體發育

(1)配子的來源

精子和卵細胞分別是在精巢和卵巢中經減數_形成的。

(2)生殖過程

通過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成受精卵。

(3)胚胎發育

①含義:從受精卵發育成幼體的過程。

②過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腸胚等階段。

③三胚層的發育:

(4)胚后發育

①含義:幼體從卵膜中孵化出來或從母體內出生后發育為性成熟個體的過程。

②類型:

a.直接發育:幼體與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差別較小,如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胚后發育。

b._發育: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并且這種差異是在較短時間內發生的,如蛙的發育。

[牛刀小試]

一、受精

1.結合細胞膜的成分,討論精子與卵細胞相互識別的物質基礎是什么?精子與卵細胞融合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什么特性?

提示:精子與卵細胞相互識別的物質基礎是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精子與卵細胞相互融合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

2.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是否意味著父、母雙方各為后代提供一半的遺傳物質?分析原因。

提示:不是。受精卵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但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幾乎完全來自卵細胞。

3.判斷正誤

(1)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現象。(×)

(2)綠色開花植物的同一個胚囊中的卵細胞和極核的核遺傳物質組成相同。(√)

(3)雙子葉植物種子中無胚乳是因為沒有受精極核的發育。(×)

二、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與個體發育

1.思考

(1)“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白胖子”,此謎語的謎底為花生。請探討:

①謎語中所描述的是花生的哪幾種結構,分別由子房的哪部分發育而來?

提示:花生果實麻屋子――→指果皮――→發育為子房壁紅帳子――→指種皮――→發育為珠被白胖子――→指胚――→發育為受精卵子房

②花生種子與玉米種子相比,缺少哪部分結構?思考其原因。

提示:花生種子無胚乳,因其在種子發育過程中,胚乳的養分被子葉吸收而退化了。

(2)有人說,因種子的胚能發育成新植物體,所以種子的成熟就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試分析這句話是否正確。

提示:錯誤。受精卵的形成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而種子的胚其實已經是新一代植物的幼體了。

2.連線

三、脊椎動物的有性生殖與個體發育

1.用流程圖表示蛙胚胎發育的過程。

提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腸胚→幼體。

2.請在圖中填寫出原腸胚的三個胚層。

[重難突破]

一、受精

1.受精前的準備

(1)精細胞變形的意義

精細胞變形為蝌蚪狀的精子,使細胞核內的染色體集中在頭部,細長的尾部獲得運動能力,利于受精。

(2)卵細胞體積較大的意義

卵細胞形成過程中兩次細胞質不均等_,使卵原細胞的細胞質更多地集中在卵細胞中,為受精卵提供營養,供早期胚胎發育所需。

2.受精作用的細胞學原理

(1)細胞膜和核膜上糖蛋白的識別功能,保證了只有同種生物的_生殖細胞才能融合。

(2)生物膜的流動性,使_生殖細胞融合為一個受精卵。

3.受精作用的實質

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的過程。

4.受精作用和減數_圖解(以動物為例)

[特別提醒]

(1)受精卵是新個體的第一個細胞,其_是新個體發育的起點。

(2)精子和卵細胞是親子代之間聯系的橋梁,它們將親代的DNA傳遞給子代。

二、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及發育

1.生殖細胞的形成

(1)雌性生殖細胞的形成:

大孢子母細胞(胚囊母細胞)――→減數_大孢子――→3次有絲_8細胞胚囊――→其中有1個卵細胞2個極核

(2)雄性生殖細胞的形成:

2.果實和種子各部分發育來源(假設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2n)

[特別提醒]

(1)不管是有胚乳的種子還是無胚乳的種子,在種子形成的過程中都有由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的過程,只是有胚乳的種子,胚乳沒有被胚吸收,而無胚乳的種子胚乳被子葉吸收了。

(2)胚和胚乳是在雙受精基礎上發育而來的,包含著雙親的遺傳物質。種皮和果皮都是由母方的一部分結構變化而來,其遺傳物質完全由母方提供。所以種皮、果皮及胚的染色體數目雖然都是2n,但來源不同。

三、脊椎動物的個體發育

[考向聚焦]

[例1]下列有關哺乳動物個體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A.胚胎發育過程中也會出現細胞衰老

B.幼鹿經過_發育過程長出發達的鹿角

C.胚后發育過程中伴有細胞分化

D.來自原腸胚同一胚層的細胞經分化可發育成不同的組織

[解析]動物的個體發育包括胚胎發育和胚后發育。原腸胚分為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這三個胚層經過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器官,最后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幼體。細胞分化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多細胞生物體細胞壽命不等于個體壽命,在個體的任何階段都有細胞的衰老死亡。幼鹿經過發育長出鹿角并不屬于_發育。_發育指動物在胚后發育過程中,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都發生顯著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又是集中在短期內完成的。

[答案]B

[例2]如圖為薺菜胚及胚乳發育過程示意圖:

(1)圖中[16]發育所需營養可由圖中[]________提供;而種子萌發時所需營養物質主要由圖中[]________提供,但其營養物質主要來自[]________。

(2)圖中[18]發育成為________和________,[19]發育成________,[20]發育成________,[23]發育成________,而圖六發育成為________,[11]發育成________,[24]發育成________。

(3)薺菜種子萌發長成幼苗直至開花,在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階段與此相當的發育階段稱為________。

[解析]薺菜的受精卵經一次細胞_,產生兩個細胞,其中近珠孔的是基細胞,遠珠孔的是頂細胞;頂細胞將來發育成胚,基細胞將發育成胚柄,胚柄的功能之一是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物質。薺菜種子萌發時所需營養來自于子葉,在被子植物的種子形成和果實發育過程中,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受精卵發育成胚,珠被發育成種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整個子房發育成果實。薺菜種子的萌發和植株的生長發育過程,相當于高等動物個體發育過程中的胚后發育。

[答案](1)[22]泡狀細胞[6]子葉[10]胚乳(2)胚胚柄胚乳種皮果皮果實種皮種子(3)胚后發育

———————————————[課堂歸納]——————————————

[網絡構建]

填充:①受精卵②受精極核③胚

④胚乳⑤囊胚⑥原腸胚

[關鍵語句]

1.受精是精子進入卵細胞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它開始于精子細胞膜與卵細胞細胞膜的接觸,結束于兩者細胞核的融合。

2.受精卵中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3.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是有無_生殖細胞的結合。

4.兩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的雙受精現象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所特有的。

5.雙受精完成后,受精卵發育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珠被發育成種皮,子房壁發育成果皮,整個胚珠發育成種子,整個子房發育成果實。

6.有胚乳種子與無胚乳種子的區別在于種子發育過程中胚乳是否被子葉吸收,無論哪種種子,胚總是新一代植物體的幼體。

7.脊椎動物的個體發育包括胚胎發育和胚后發育兩個階段,前者為受精卵到幼體階段,后者為幼體出生(孵化)到性成熟階段。

知識點一、受精

1.下列有關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

B.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

C.受精后,卵細胞的細胞呼吸和物質合成進行得比較緩慢

D.受精后的卵細胞能阻止其他精子的進入

解析:選C受精前,卵細胞代謝緩慢,受精過程使卵細胞變得十分活躍,然后受精卵迅速進行細胞_、分化,開始個體發育的過程。

2.下列有關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遺傳物質,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雙方的細胞膜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體數與本物種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解析:選A因為遺傳物質并不是全部存在于染色體上,在細胞質內的線粒體中也有少量的遺傳物質(DNA),而受精卵中的細胞質幾乎全部來自卵細胞,所以來自母方的遺傳物質比父方多。

知識點二、有性生殖

3.下列增加個體數的方式中,不屬于有性生殖的是()

A.蕨類植物的孢子生殖

B.蜜蜂的孤雌生殖

C.蟾蜍未受精的卵細胞經人工刺激后發育成新個體

D.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

解析:選A有性生殖的實質是生物能夠產生有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無論受精作用是否進行,只要是有性細胞參與實現的生殖現象(包括單性生殖)均屬于有性生殖。

知識點三、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與個體發育

4.下列關于被子植物個體發育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受精卵發育成胚

B.胚珠發育成種子

C.胚和胚乳都在胚珠中發育

D.一個極核與兩個精子結合發育成胚乳

解析:選D生物的個體發育是指從受精卵開始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在題目給出的選項中,A、B、C選項都是發育過程的一部分,胚乳是由兩個極核和一個精子結合形成的受精極核發育的。

5.高等植物胚、胚乳發育和個體發育的起點依次是()

A.受精卵、受精極核、受精卵

B.卵細胞、極核、種子

C.受精卵、受精極核、種子

D.頂細胞、基細胞、種子

解析:選A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只要是通過有性生殖繁殖的生物,它們個體發育的起點都是受精卵,不同之處在于被子植物具有特殊的雙受精現象。受精卵既是高等植物個體發育的起點,也是胚發育的起點;受精極核則是胚乳發育的起點。

知識點四、脊椎動物的有性生殖與個體發育

6.如圖表示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①過程表示胚胎發育,②過程表示胚后發育

B.從受精卵卵裂至囊胚形成的過程中,每個細胞的體積不斷增大

C.兔子、雄鷹和眼鏡蛇在個體發育過程中會出現羊膜

D.原腸胚時期不進行細胞分化

解析:選C由受精卵發育為幼體是胚胎發育,由幼體發育為成體是胚后發育。卵裂形成的囊胚總體積基本不變,而每個細胞的體積減小。兔子、雄鷹、眼鏡蛇分別是哺乳類、鳥類和爬行類動物,都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羊膜和羊水能保證其胚胎發育所需的水環境,還具有防震和保護作用。原腸胚時期會發生細胞分化。

7.高等動物的生殖發育周期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動物的個體發育是從____________開始的,主要進行_________。

(2)個體發育成熟后通過[]____________產生配子,它發生在動物的______________中。

(3)圖中B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青蛙的該過程是在______________中進行的。

(4)青蛙的[C]____________過程和[D]____________過程合稱為________________。

(5)高等動物胚胎發育的過程:卵裂→______胚→______胚(具有______個胚層)→__________。

(6)蛙的胚后發育屬于______________。

(7)A、B兩過程的重要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高等動物(脊椎動物)性成熟后進行減數_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經過卵裂形成囊胚,然后經過細胞_形成原腸胚,再經過_和細胞分化形成幼體,這就是胚胎發育過程。幼體孵化或生出來之后經過有絲_和分化形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叫胚后發育,成體和幼體差別較大的生物的胚后發育是_發育。

答案:(1)受精卵有絲(2)A減數_精巢或卵巢(3)受精作用水(4)胚胎發育胚后發育個體發育(5)囊原腸3幼體(6)_發育(7)對于維持生物體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促進遺傳物質的重新組合有重要意義

(時間:25分鐘;滿分:5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時,通過減數_和隨機受精使后代()

A.增加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

B.繼承雙親全部的遺傳性狀

C.從雙親中各獲得一半的DNA

D.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解析:選D基因突變概率的高低與生物的生殖類型無關,有性生殖過程中的變異主要來自于基因重組,故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變異性,后代的核DNA從雙親中各獲得一半,而質DNA來自于母本。

2.在育種研究中,給普通小麥授以玉米的花粉,出現甲、乙兩種受精類型的胚珠:甲胚珠雙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極核未受精。兩種胚珠中的受精卵在發育初期,玉米染色體全部丟失。下列不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是()

A.甲胚珠發育成無生活力的種子

B.乙胚珠發育為無胚乳種子

C.甲胚珠中的胚經組織培養,可獲得不能進行有性生殖的小麥

D.乙胚珠中的胚經組織培養,可獲得不能進行有性生殖的小麥

解析:選B題干中提供了許多的信息,要仔細分析:雖進行了授粉,但屬于種間授粉,存在著生殖隔離現象,不能形成正常的種子。小麥是單子葉植物,無胚乳的發育不能形成種子。由于受精卵發育初期,玉米染色體全部丟失,形成的胚只含有小麥的染色體,也無法發育成有活力的種子,但其胚細胞經組織培養可獲得不能進行有性生殖的植物體。

3.植物種子的胚細胞、胚乳細胞及種皮細胞中,含有來自母方染色體的比值依次是()

A.1/2,2/3,1B.1/2,2/3,1/2

C.1/2,1/3,1D.1/3,1/2,1/3

解析:選A植物種子的胚細胞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其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父方),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這樣,胚細胞中的染色體來自母方的應該是l/2;胚乳是由受精極核發育而來,受精極核是由2個極核與1個精子結合而成的,這樣,胚乳細胞中的染色體來自母方(極核)的應占2/3;而種皮是由珠被發育而來的,珠被屬于母體的一部分,因此,其染色體全部來自母方。

4.[多選]圖甲為被子植物種子形成過程的某一階段,圖乙為脊椎動物個體發育過程的某一時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中1部位的細胞繼續_和分化,發育成胚

B.被子植物在達到開花年齡后,其營養器官的生長就會停止

C.乙中的細胞繼續_、移動和分化,可發育成原腸胚

D.卵裂期胚的細胞數目增多、體積增大

解析:選AC圖甲是被子植物胚的圖解,圖中的1為球狀胚體,該處細胞繼續_和分化,發育形成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上述四個結構組成了胚;2為胚柄,其可以從周圍的組織中吸收并運送營養物質。圖乙是動物發育的囊胚期,可繼續發育成為原腸胚。對于一年生植物和兩年生植物來說,在植株長出_官以后,營養生長就逐漸減慢甚至停止;對于多年生植物來說當它們達到開花年齡以后,每年營養器官和_官仍然生長發育。卵裂期胚的細胞數目增多,但其體積減小。

5.我們所吃的大米、小麥面粉、大豆和花生的主要營養物質來源依次是植物種子的()

A.胚乳、子葉、子葉、胚

B.胚乳、胚乳、子葉、子葉

C.胚乳、子葉、子葉、子葉

D.子葉、胚乳、胚乳、胚乳

解析:選B水稻和小麥屬于單子葉植物,其食用部分主要是種子中的胚乳。大豆和花生屬于雙子葉植物,其食用部分主要是種子的子葉。

6.一顆飽滿的花生有兩粒種子,則此花生的形成需要子房、胚珠和精子的數目分別是()

A.2、2、4B.1、1、2

C.1、2、2D.1、2、4

解析:選D一顆花生是一個果實,這個果實由一個子房發育而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而花生殼就是花生的果皮;子房中的胚珠長成種子,兩粒種子至少需要兩個胚珠發育而成;花生屬被子植物,要進行雙受精,一個精子與一個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發育成胚,另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結合形成受精極核,再發育成胚乳,所以每形成一粒種子就需要兩個精子。

7.如圖所示,近年來,動物胚胎學家用同位素標記的方法已研究確定了胚胎發育的過程。若孕婦在孕期的某一階段受某些藥物的影響,而生出口唇畸形(唇裂)的嬰兒,則造成該畸形發生的病變的原始部位在()

A.圖丙的6和10B.圖甲的1和2

C.圖乙的3和圖丁的4D.圖丙的5和6

解析:選D口唇有肌肉組織和皮膚表皮、真皮及皮下血管、脂肪組織等,所以,口唇的形成與外胚層和中胚層有關。

8.下列屬于個體發育全過程實例的是()

A.蛙的受精卵發育成蝌蚪

B.小麥種子萌發到形成麥穗

C.嬰兒發育到成人

D.從受精卵發育成成熟的植株

解析:選D個體發育是指由受精卵發育成個體的過程,包括胚胎發育和胚后發育。蛙的受精卵形成蝌蚪是蛙的胚胎發育;小麥種子從萌發到形成麥穗是小麥胚后發育的一部分;嬰兒發育到成年人是人的胚后發育。這三種情況都屬于個體發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過程。只有從受精卵發育成成熟的植株才是個體發育的全過程。

9.玉米的體細胞內含有20條染色體,在正常情況下,它的卵細胞、一個極核、胚細胞、胚乳細胞、珠被細胞、子房壁細胞所含的染色體數目依次為()

A.10、10、20、20、20、20B.10、10、30、30、20、20

C.10、10、20、30、20、20D.10、20、20、30、20、20

解析:選C卵細胞和極核的染色體數目相同,均為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一半,而胚細胞、珠被細胞和子房壁細胞均與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相同(本身就是體細胞),胚乳細胞由受精極核發育而來,是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1.5倍。

10.在高等動物胚的發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原腸胚的形成,原腸胚的主要特點是()

A.有囊胚腔、原腸腔及外胚層

B.有囊胚腔、原腸腔及中胚層

C.有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和囊胚腔

D.有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和原腸腔

解析:選D原腸胚時期,隨著內卷動物半球細胞和內陷植物半球細胞的推進,原腸腔逐漸擴大,囊胚腔逐漸變小,最后消失。植物半球細胞位于胚體內部,構成內胚層;包在外面的動物半球細胞,構成外胚層;內陷的植物半球細胞和內卷的動物半球細胞構成中胚層。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11.(6分)如圖表示高等動物的生殖周期,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過程A和過程B這兩個過程對維持生物體的________的相對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2)過程A的現象可在動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中找到。

(3)過程C的起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兩棲類動物的過程D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經過過程C和過程D,形成高等動物的性成熟個體,其細胞學基礎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解析:減數_發生在性腺中,形成的精子和卵細胞通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過細胞_和細胞分化發育成新個體,減數_和受精作用保證了親子代生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相對穩定性。

答案:(1)染色體數目(2)精巢或卵巢(3)受精卵(4)_發育(5)細胞_細胞分化

12.(12分)如圖表示胚珠結構及薺菜胚的發育,據圖回答:

(1)薺菜的胚由圖甲中的[]________發育而來,其增殖子細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圖中[11]________是由圖甲中的[]________發育而來的,它的成分將被[]________所吸收,從而形成________種子。

(3)薺菜胚中具有_能力的細胞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中。

(4)種皮是由[]________發育而來,果實由[]________發育而來。

解析:(1)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受精卵發育成胚時,所進行的_是有絲_。(2)胚乳是由受精極核發育而成的,無胚乳種子形成的原因是子葉吸收了胚乳中的營養物質,導致了胚乳的消失。(3)薺菜的胚由胚芽、胚軸、子葉和胚根組成,具有_能力的細胞主要位于胚芽和胚根中。(4)種皮是由珠被發育而來的,子房則發育成果實。

答案:(1)[2]受精卵有絲_(2)胚乳[3]受精極核[7]子葉無胚乳(3)[8]胚芽[10]胚根(4)[5]珠被[6]子房

13.(12分)如圖表示蛙的某一發育時期,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示表示蛙發育過程的________期,它的前一時期為________。

(2)圖中最先出現的腔是[]________;逐漸擴大的腔是[]________。

(3)蛙的消化道上皮由[]____________發育而來;精巢由[]____________發育而來;神經系統由[]__________發育而來。

(4)蛙胚發育過程中所進行的細胞_屬_________,胚后發育被稱為________發育。

解析:(1)圖中已經出現了原腸腔,應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原腸胚期,它的前一時期為囊胚期。(2)原腸腔是在囊胚腔形成后逐漸形成的。(3)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外胚層發育為神經系統、感覺器官、表皮及附屬結構,中胚層發育為骨骼、肌肉以及循環、排泄、生殖系統;內胚層發育為肝、胰等腺體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的上皮。(4)受精卵在發育成個體的過程中進行有絲_,兩棲類動物的幼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與成體有明顯的差異,幼體在較短時間內發生顯著的變化,發育為成體,像這樣的胚后發育稱為_發育。

答案:(1)原腸胚囊胚期(2)[④]囊胚腔[⑤]原腸腔(3)[③]內胚層[②]中胚層[①]外胚層(4)有絲_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篇5)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說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本質和特性。

2能力方面: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閱讀分析“關于酶本質的探索”的資料,認同科學是在不斷地探索和爭論中前進的。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酶的作用、本質和特性。

2、教學難點:

⑴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問題探討

介紹教材P78斯帕蘭扎尼的實驗,討論下列問題:

⑴這個實驗要解決什么問題?

⑵是什么物質使肉塊消失了?

對細胞來說,能量的獲得和利用都必須通過化學反應。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統稱為細胞代謝。細胞中代謝過程離不開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

學生回憶:⑴化學反應中無機催化劑的概念?⑵無機催化劑的作用、特點和條件是什么?

學生思考:細胞內的環境是一個常溫常壓下的狀態,在這種環境下化學反應卻能高效有序地發生,應該有適合的生物催化劑——酶。

【講授】一、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

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1、實驗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

2、實驗步驟及現象

3、討論

⑴——⑷見教材P79。

⑸這個實驗為什么要選用新鮮的肝臟?為什么要將肝臟制成研磨液?

⑹滴入肝臟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時,可否共用一個吸管?為什么?

4、實驗結論

5、實驗過程的理論分析

⑴在做該實驗時讓學生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的突出特點——高效。

⑵控制變量:講解教材P79相關內容,讓學生了解實驗設計的原則。

⑶進行實驗:

[活化能]分子從常態轉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所需要的能量稱為活化能。

用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如H2O2的分解,20℃無催化劑時需活化能75kJ/mol;用鉑作催化劑時,只需活化能54kJ/mol;用H2O2酶時,活化能下降到29kJ/mol以下。(結合教材P80圖講解)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細胞代謝才能在溫和條件下快速進行。

【講授】二、酶的本質

[資料分析]教師設置下列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P81——82相關內容。

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觀點分別是什么?

2、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觀點各有什么積極意義?各有什么局限性?

3、科學發展過程中出現爭論是正常的。試分析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間出現爭論的原因是什么,這一爭論對后人進一步研究酶的本質起到了什么作用?

4、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間的爭論被哪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平息了?

5、簡述畢希納實驗的過程?

6、從畢希納的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7、要證明酵母細胞的提取液和活酵母細胞的作用一樣還需要對實驗如何改進?

8、薩姆納提取到了脲酶,他是如何證明它的化學成分的?

9、薩姆納歷時9年才證明脲酶是蛋白質,并因此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你認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請給酶下一個較完整的定義?

11、結合酶本質的探索歷程談談你對馬克思說的:“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討論回答:

二、總結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篇6)

㈠教材分析

1、 本節內容的地位

生物的分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七年級下冊中第13章“生物大家庭的分類”的第2節,是本章的重要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既是對各類生物特征的復習,也是對生物類群的整理和歸納。學好本節內容,可以讓學生對整個生物界的全貌有概括性的了解,并學習到科學的分類方法。

2、 重點、難點的確定

在本節課中,各類生物的特征在前面都已經學習過,學生應能很(比較)好的理解和應用。而且新課標將具體內容標準定為“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所以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如何讓學生自主的掌握分類的思想方法。

3、 課時的安排

由于本節課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學生又是初次嘗試分類的基本方法,所以本節內容將分成3課時進行。第1課時為嘗試分類和科學的分類,第2課時為給動物分類,第3課時為給植物分類。本節課我主要講的是第2課時。

㈡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擬定了下列幾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 知道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② 知道脊椎動物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以及各類的主要特征。

2、 能力目標:

① 嘗試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

② 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如何達到)

a、利用學生前面學過的動物知識為基礎,以及書87頁的表格練習,讓學生知道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又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以及各類的主要特征。再通過拖動動物圖片,強化學生的認識。

b、通過有無脊柱這個簡單的特征,使學生初步嘗試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通過填寫表格和拖動圖片,并且講出脊椎動物的分類依據,使學生進一步學會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通過為生物標本室的脊椎動物歸類,使學生親身體驗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

c、通過分組對脊椎動物標本分類,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d、通過對生物標本室里各種動物標本的觀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與b點結合介紹:同時~~;并~~)

㈢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本節課中,使學生自主的掌握分類的思想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如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從而真正學會分類的思想方法呢?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2個活動,第一個是借助多媒體的動畫功能,讓學生拖動動物圖片,為動物進行分類,活動很有趣,但是要求學生講出拖動的理由(也就是主要特征);第二個是走出課堂,讓學生參觀標本室,參觀很精彩,但是要將脊椎動物歸類(同樣是根據主要特征)。這樣的2個活動,學生很樂于參與,而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生就主動的學會了分類的思想方法。

㈣教學方法

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我大膽的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采用了“課堂——標本室——課堂”的新型模式。我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手段,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標本資源,采用了觀察法、演示法、討論法、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設計一個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主動探求知識的場所。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動探究式教學理念。

㈤學習方法

“受人與魚,莫過于授人與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知識。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在本節課中,學生將通過多種途徑,如:觀察、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實踐等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㈥教學程序(附課堂教學結構流程設計表)

1、 情境導入(這部分需要2分鐘)

a.處理:本節課通過播放各種動物圖片,引出“給動物分類”的內容。【呈現】

(組織學生觀看并說出其名稱)

b.優點:由學生比較熟悉的動物入手,通過精美的圖片,一下子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學生一上課就融入學習和探究的氛圍中。并為課堂教學奠定了一個輕松、和諧的基調。

2、 區分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這部分需要5分鐘)

a.處理:介紹科學家根據動物有無脊柱,把他們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然后提問:你知道圖片上的這些動物,哪些是脊椎動物,哪些是無脊椎動物么?【呈現】

(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邀請:你愿意幫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嗎?

(組織學生拖動圖片,將這些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呈現】)

b.優點:由淺入深,通過有無脊柱這個簡單特征,使學生初步嘗試著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再通過拖動圖片,進一步加深對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認識。

拖動的過程,又使得課堂生動活潑起來,更好的吸引住了學生。

3、 對脊椎動物進行分類(這部分需要15分鐘)

a.處理:介紹根據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一些特征,又可以將它們分成許多不同的類群。然后提問:你能根據書87頁的提示,將這些脊椎動物分成5大類么?哪5大類?分別有哪些動物?【呈現】

(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填寫書87頁表格,得出結論。)

邀請:你愿意幫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嗎?哪些是魚類?為什么?

(組織學生拖動魚類圖片,并講出魚類的主要特征。【呈現】)

同樣的方法,組織學生拖動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圖片,并講出主要特征。【呈現】

b.優點:通過填寫表格,發展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通過拖動圖片,進一步使學生學會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并且對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有所了解。拖動圖片很有趣,但還要求講出理由,這就使得學生既樂于參與,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識。

中考生物教案設計(篇7)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

第一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課時)

教學目標

1. 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說出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探討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3.認同生命的物質性。

教學重點

(1)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教學難點

(1)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入 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對于生命是有什么物質感到非常神秘,認為生命是特殊物質構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們仍然認為生物產生出來的物質,在體外是不可能合成的。同學們已經學習了兩年的化學化學知識,知道自然界的物質都是有元素來組成的,那么組成生命的 元素有哪些呢?

分析p16的表格,提出問題,從這個表格中,同學們能對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象。

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殼中也存在,說明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統一性;另外細胞中的各種元素與地球組成的比例不一樣,也說明了生命物質的特殊性。 分析資料,發表自己的看法

組成細胞的元素 概述組成生命的元素。結合p17兩個餅形,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大量元素( C、H、O、N、P、S、K、Ca、Mg)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提出問題:在兩個統計圖中顯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的?可以簡單解釋一 下碳在生命物質中的地位

組成細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 元素:Fe Mn B Zn Cu Mo Cl(鐵門碰醒銅母氯)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

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鮮重)C(干重) 觀察圖表,歸納。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化合 物:水 無機鹽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糖類 脂質 蛋白質 核酸

生物體和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 機物是蛋白質(鮮重)

生物體和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有機物是蛋白質(干重)

思考與討論

1.提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區別主要看它們的分子組成中是否有 碳元素,如糖類是有 機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水是無機化合物,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當然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區別。對這兩類化合物的嚴格區分,請參照化學教科書。

2.提示:細胞中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無機 化 合物是水。蛋白質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在生命活動中起重要作 用;水是生命之源,離開水,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

3.提示:植物 的葉肉細胞、果實細胞和種子的細胞中通常含有較多的糖類、脂質和蛋白質。如禾谷類的果實、種子中含淀粉(多糖)較多;甘蔗的莖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種子中含脂質多;大豆種子中含蛋白質多,等等。要想從植物的果實、種子中獲得糖類、脂質和蛋白質,就要設法使細胞破碎,再將這些物質提取出來。

分析數據,完成討論題:

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以問題引導:你的實驗材料選擇了什么?你預測你的實驗材料還有什么有機物比較多?你選擇的試驗儀器和試劑是什么? 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實驗、匯報實驗結果。

練習

基礎題

1.(1);(2)√

3.B。

拓展題

1.提示:細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動地從環境中獲取生命活動需要的元素。這是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之一。

2.提示:不能。生命系統內部有嚴謹有序的結構,不是物質隨意堆砌而成的。

341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医疗仪器模块 健康一体机 多参数监护仪 智慧医疗仪器方案定制 血氧监护 心电监护 -朗锐慧康 | 氟氨基酮、氯硝柳胺、2-氟苯甲酸、异香兰素-新晨化工 | 上海质量认证办理中心| 大巴租车平台承接包车,通勤班车,巴士租赁业务 - 鸿鸣巴士 | 针焰试验仪,灼热丝试验仪,漏电起痕试验仪,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 - 苏州亚诺天下仪器有限公司 | 南京和瑞包装有限公司| 齿式联轴器-弹性联轴器-联轴器厂家-江苏诺兴传动联轴器制造有限公司 | 鹤壁创新仪器公司-全自动量热仪,定硫仪,煤炭测硫仪,灰熔点测定仪,快速自动测氢仪,工业分析仪,煤质化验仪器 | 沈飞防静电地板__机房地板-深圳市沈飞防静电设备有限公司 | 生鲜配送系统-蔬菜食材配送管理系统-连锁餐饮订货配送软件-挪挪生鲜供应链管理软件 | 自清洗过滤器,浅层砂过滤器,叠片过滤器厂家-新乡市宇清净化 | 济南玻璃安装_济南玻璃门_济南感应门_济南玻璃隔断_济南玻璃门维修_济南镜片安装_济南肯德基门_济南高隔间-济南凯轩鹏宇玻璃有限公司 | 尚为传动-专业高精密蜗轮蜗杆,双导程蜗轮蜗杆,蜗轮蜗杆减速机,蜗杆减速机生产厂家 | 净化车间_洁净厂房_净化公司_净化厂房_无尘室工程_洁净工程装修|改造|施工-深圳净化公司 | 重庆网站建设,重庆网站设计,重庆网站制作,重庆seo,重庆做网站,重庆seo,重庆公众号运营,重庆小程序开发 | 广东护栏厂家-广州护栏网厂家-广东省安麦斯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 IHDW_TOSOKU_NEMICON_EHDW系列电子手轮,HC1系列电子手轮-上海莆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仿真茅草_人造茅草瓦价格_仿真茅草厂家_仿真茅草供应-深圳市科佰工贸有限公司 | 工业机械三维动画制作 环保设备原理三维演示动画 自动化装配产线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南京燃动数字 聚合氯化铝_喷雾聚氯化铝_聚合氯化铝铁厂家_郑州亿升化工有限公司 | 外贮压-柜式-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灭火系统-药剂-价格-厂家-IG541-混合气体-贮压-非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备-探火管灭火厂家-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沈阳缠绕膜价格_沈阳拉伸膜厂家_沈阳缠绕膜厂家直销 | 横河变送器-横河压力变送器-EJA变送器-EJA压力变送器-「泉蕴仪表」 | jrs高清nba(无插件)直播-jrs直播低调看直播-jrs直播nba-jrs直播 上海地磅秤|电子地上衡|防爆地磅_上海地磅秤厂家–越衡称重 | Akribis直线电机_直线模组_力矩电机_直线电机平台|雅科贝思Akribis-杭州摩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SEO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优化,苏州网站推广-江苏森歌网络 | 阳光模拟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快速温变试验箱|东莞市赛思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鑫铭东办公家具一站式定制采购-深圳办公家具厂家直销 | 球磨机,节能球磨机价格,水泥球磨机厂家,粉煤灰球磨机-吉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气动球阀_衬氟蝶阀_调节阀_电动截止阀_上海沃托阀门有限公司 | Safety light curtain|Belt Sway Switches|Pull Rope Switch|ultrasonic flaw detector-Shandong Zhuoxin Machinery Co., Ltd | 山东聚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纳米防腐隔热彩铝板和纳米防腐隔热板以及钛锡板、PVDF氟膜板供应商 | 一体化隔油提升设备-餐饮油水分离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隔油池-盐城金球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海日牌清洗剂-打造带电清洗剂、工业清洗剂等清洗剂国内一线品牌 海外整合营销-独立站营销-社交媒体运营_广州甲壳虫跨境网络服务 | 尊享蟹太太美味,大闸蟹礼卡|礼券|礼盒在线预订-蟹太太官网 | 郑州巴特熔体泵有限公司专业的熔体泵,熔体齿轮泵与换网器生产厂家 | 下水道疏通_管道疏通_马桶疏通_附近疏通电话- 立刻通 | 衬四氟_衬氟储罐_四氟储罐-无锡市氟瑞特防腐科技有限公司 | 大白菜官网,大白菜winpe,大白菜U盘装系统, 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 | 集菌仪厂家_全封闭_封闭式_智能智能集菌仪厂家-上海郓曹 | 硬质合金模具_硬质合金非标定制_硬面加工「生产厂家」-西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气动球阀_衬氟蝶阀_调节阀_电动截止阀_上海沃托阀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