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下冊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下冊篇1
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3、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4、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5、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6、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下冊篇2
一、用心思考,仔細填寫。
1、再算式□÷6=213…當余數時,□里應填上()。
2、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可能是()位數,也可能是()。
3、316÷8的商是()位數,708÷7的商是()位數。
4、八、九、十月份共有()天。
5、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小強是()月()日出生的。
6、一列火車上午6:34從北京開往沈陽,當天下午5:15到達,路上共用了()小時()分。
7、課外小組14:30開始活動,經過1小時20分結束,結束時間是()時()分。
8、陽光小學三年級有4個班,每個班的人數分別是65人、68人、63人64人。平均每個班有()人。
9、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數字12正對著北方,正對著南方的數字是();數字3正對著()方。
10、期末考試時,王紅語文、數學和英語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語文和數學的平均分是96分。王紅英語得了()分。
二、仔細推敲,正確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地圖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2、0除以任何數相除都得0()
3、和西北相對的方向是西南。()
4、每年都是365天。()
5、小華說“我這個書包是年2月29日買的。”()
6、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是72,那么這組數據中的數一定比72小。()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下冊篇3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知識要點: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二)筆算除法
1.牢固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步驟與格式,尤其是商中間、末尾有0的筆算算式的寫法。
2.會判斷商是幾位數。
3.知道除法的驗算方法:
(1)沒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被除數;
(2)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4.熟記關于0的一些規定:
(1)0不能作除數。
(2)相同的兩個數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這個數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三)特別提醒:
1.口算、估算、筆算,其中中間、末尾有0的要特別注意。
2.應用題看清要求,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口算題可以直接列式計算;估算題要注意書寫格式:124÷3≈40;筆算題寫出除法豎式。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下冊篇4
《統計》
知識要點:
1.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及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完成的統計圖上一定要標數據。
2.能根據統計圖表進行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應用題)。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簡單的問題,并進行解答。如書P45第2題。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如書P39。
4.理解平均數的含義,給出一組數據會求它們的平均數。如:3個女生身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熟記平均數的格式,總數量除以總份數:(++……+)÷并脫式計算p42。會檢查平均數的對錯,平均數一定介于數與最小數之間。
5.會用平均數來比較兩組數據的總體情況。如:書45頁第4題。會求哪種餅干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分析乙種餅干銷售量越來越大的原因。
6.給出平均數和幾個數據,求另一個數據。如:小明三科成績的平均分是85分,其中外語83分,數學80分,求語文多少分。
7.與時間、速度等知識點結合的綜合性題目。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下冊篇5
1、①(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東南—西北)相對,(西南—東北)相對。
②清楚以誰為標準來判斷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做題時先標出北南西東。)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同一個地點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學校在劇場的西面,在圖書館的東面,在書店的南面,在郵局的北面。)同一個地點有不同的行走路線。一般找比較近的路線走。
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
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
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下冊篇6
一、填空題。
1、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可能是()位數,也可能是()位數。
2、480×5的積的末尾有()個0,605×5的積的中間有()個0。
3、一個因數是104,另一個因數是7,積是()。
4、0與任何數相乘都得(),203×5×0的積是()。
5、5個340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二、判斷題。(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1×2×3×4×5×0的積比0+1+2+3+4+5的和大。 ()
2、0×9+8=17 ()
3、三位數乘一位數,積可能是四位數或三位數。 ()
4、任何數與1相乘都得1。 ()
5、0與任何數相加都得0。 ()
6、300×5的積的末尾有3個0。 ()
7、在乘法里,積一定比其中一個因數大。 ()
8、計算124×2時,十位上的2×2得4,4應寫在十位上。 ()
9、一個因數的中間有0,則積的中間也一定有0。 ()
10、一個三位數乘1,所得的積還是三位數。 ()
三、豎式計算。
238×4=630×7=617×8=
209×5=123×5=201×3=
306×7=210×5=
四、解決問題。
1、每名同學發5本練習本,三年級一班有32名同學。一共要發多少本練習本?
2、一叢棉花苗上有600只蚜蟲,一只七星瓢蟲每天吃103只蚜蟲,6只七星瓢蟲一天能吃完這些蚜蟲嗎?
3、小寧每分鐘能打字192個,一份1000字的稿件,她5分鐘能打完嗎?
4、張村計劃挖一條水溝,每天挖124米,挖了7天,挖了多少米?
5、青山小學組織330名學生去春游,租了6輛汽車,已知每輛車上能坐56人,租6輛汽車夠嗎?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下冊篇7
一、直接寫出得數。
12+45=63-28=15+40=28+41=
800+500=90-36=52-19=500+700=
6000-4000=1500-800=
二、填一填。
1、4個百和8個十合起來是(),25個十是()。
2、果園里有梨樹262棵,桃樹304棵,梨樹和桃樹一共大約()棵,梨樹比桃樹大約少()棵。
3、三年級有男生280人,女生300人,三年級一共有學生()人。
4、媽媽繳電費用去52元,繳水費用去86元,繳水費比繳電費多用去()元。
5、光明水果店上星期賣出420千克西瓜,這個星期賣出370千克西瓜,這兩個星期一共賣出()千克西瓜。
三、連一連。
430+400910-680
520-290270+560
300+290970-150
1000-180390+200
四、在○里填上“>”“<”或“=”。
450+530○980250-150○200
380+280○720530―210○290
1000-600○300620+270○670+220
五、列豎式計算。
250-120=540+180=
640-250=630+250=
720-170=420+370=
930-550=420+380=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下冊篇8
一、填空。
1、筆算加減法時,都要把( )數位對齊,從( )位算起。
2、筆算加法時,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 ),就要向( )一位進( )。
3、460+350 > 700+( )
17+38 < 20+( )
4、估算504-98的結果是( ),計算結果是( )。
5、兩個加數的和是768,其中一個加數是339,另一個加數是( )。
6、某小學有女生458人,比男生少75人,男生有( )人,一共有( )人。
7、比720多290的數是( ),170比( )少350。
8、按規律填空。
①320、380 、 ( )、 ( )、 ( )
②900、( )、800 、750 、 ( )、 ( )
9、把下列算式按從小到大排列。
700-220 361+180 7800-260 170+290
二、判斷題。(在括號里打上“√”或“×”)
1、在加法計算中,和一定比兩個加數都大。( )
2、最小的三位數減去最小的兩位數的差是10。 ( )
3、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和一定是三位數。 ( )
4、一個三位數減一個兩位數,一定得到一個兩位數。 ( )
5、的四位數加1得到的五位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