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初中數學教案的流程

時間: 新華 教案模板

初中數學教案的流程篇1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數“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2, 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規定了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3, 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知識重點 正確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知識回顧與深化 回顧: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分這兩種量,我們用正數表示其中一種意義的量,那么另一種意義的量就用負數來表示.這就是說:數的范圍擴大了(數有正數和負數之分).那么,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呢?

問題1: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呢?

學生思考并討論.

(數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是正數和負數的分

界,是基準.這個道理學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視學生的討論情況作些啟發和引導,下面的例子供參考)

例如:在溫度的表示中,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是兩種不同意義的量,通常規定零上溫度用正數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來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溫度是

零上7℃,最低溫度是零下5℃時,就應該表示為+7℃

和-5℃,這里+7℃和-5℃就分別稱為正數和負數 .

那么當溫度是零度時,我們應該怎樣表示呢?(表示為0℃),它是正數還是負數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溫度也不是零下溫度,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問題2:引入負數后,數按照“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來分,可以分成幾類? “數0耽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也應看作是負數定義的一部分.在引入

負數后,0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以外,還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了解。的這一層意義,也有助于對正負數的理解;且對數的順利擴張和有理毅概念的建立都有幫助。

所舉的例子,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應從相反意義的1這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只要初步認識即

可,不必深究.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問題3:教科書第6頁例題

說明:這是一個用正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情況的例子, 通常向指定方向變化用正數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用負數表示。這種描述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應予以重視。教學中,應讓學生體驗“增長”和“減少”是兩種相反意義的量,要求寫出“體重的增長值”和“進出口額的增長率”,就暗示著用正數來表示增長的量。

歸納: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教科書第6頁).

類似的例子很多,如:

水位上升-3m,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

收人增加-10%,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

等等。

可視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這種用正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情況的例子,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按題意找準哪種

意義的量應該用正數表示是解題的關健.這種描述具有相反數的影子,例如第(1)題中小明的體重可說成是減少-2kg,但現在

不必向學生提出.

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6頁練習

閱讀思考

教科書第8頁 閱讀與思考是正負數應用的很好例子,要花時間讓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以問題的形式,要求學生思考交流:

1,引人負數后,你是怎樣認識數0的,數0的意義有哪些變化?

2,怎樣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用正數表示其中一種意義的量,另一種量用負數表示;特別地,在用正負數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時,通常把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規定為正數,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的量規定為負數.)

本課作業 1, 必做題:教科書第7頁習題1.1第3,6,7,8題

2, 選做題:教師自行安排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1,本課主要目的是加深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和用正負數表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向指

定方向變化的量。

2,“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要從0不屬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中的任何一種上來理解)也應看作是負數定義的一部分.在引人負數后,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以外,還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了解0的這一層意義,也有助于對正負數的理解,且對數的順利擴張和有理數概念的建立都有幫助.由于上節課的重點是建立兩種相反意義量的概念,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作為知識的回顧和深化而放到本課.

3,教科書的例子是用正負數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的實際應用,用這種方式描述的例子很多,要盡量使學生理解.

4,本設計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的教學理念,教學中要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合理應用,在體驗中感悟和深化知識.通過實際例子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初中數學教案的流程篇2

總體說明:

完全平方公式則是對多項式乘法中出現的較為特殊的算式的一種歸納、總結.同時,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導是初中數學中運用推理方法進行代數式恒等變形的開端,通過完全平方公式的學習對簡化某些整式的運算、培養學生的求簡意識有較大好處.而且完全平方公式是后繼學習的必備基礎,不僅對學生提高運算速度、準確率有較大作用,更是以后學習分解因式、分式運算、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數的恒等變形的重要基礎,同時也具有培養學生逐漸養成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的作用.因此學好完全平方公式對于代數知識的后繼學習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本節是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一章《整式的運算》的第8小節,占兩個課時,這是第一課時,它主要讓學生經歷探索與推導完全平方公式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符號感與推理能力,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數學中的作用.

一、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的技能基礎:學生通過對本章前幾節課的學習,已經學習了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減、冪的運算、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學生活動經驗基礎:在平方差公式一節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經歷了探索和應用的過程,獲得了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了一定的符號感和推理能力;同時在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很多探究學習的過程,具有了一定的獨立探究意識以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會推導完全平方公式,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

(2)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幾何背景.

數學能力:

(1)由學生經歷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符號感與推理能力.

(2)發展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情感與態度:

將學生頭腦中的前概念暴露出來進行分析,避免形成教學上的“相異構想”.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導;

2、完全平方公式的應用;

教學難點:1、消除學生頭腦中的前概念,避免形成“相異構想”;

2、完全平方公式結構的認知及正確應用.

四、教學設計分析

本節課設計了十一個教學環節:學生練習、暴露問題——驗證——推廣到一般情況,形成公式——數形結合——進一步拓廣——總結口訣——公式應用——學生反饋——學生PK——學生反思——鞏固練習.

第一環節:學生練習、暴露問題

活動內容:計算:(a+2)2

設想學生的做法有以下幾種可能:

①(a+2)2=a2+22

②(a+2)2=a2+2a+22

③正確做法;

針對這幾種結果都將a=1代入計算,得出①②都是錯誤的,但③的做法是否一定正確呢?怎么驗證?

活動目的:在很多學生的頭腦中,認為兩數和的完全平方與兩數的平方和等同,即:

(a+2)2=a2+22,如果不將這種定式思維,就很難建立起一個正確的概念;這一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的這種錯誤或其它錯誤充分暴露出來,并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原有的定式思維是錯誤的,為下一步構建新的思維模式埋下伏筆.

第二環節:驗證(a+2)2=a2–4a+22

活動內容:(a+2)2=(a+2)?(a+2)=a2+2a+2a+22

活動目的:在前一環節已經打破了學生的原有的思維定式的基礎上,給學生建立正確的思維方法,避免形成“相異構想”.

第三環節:推廣到一般情況,形成公式

活動內容:(a+b)2=(a+b)(a+b)=a2+ab+ab+b2=a2+2ab+b2

活動目的: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過程,體驗到發現的快樂.

第四環節:數形結合

活動內容:設問:在多項式的乘法中,很多公式都都可以用幾何圖形進行解釋,那么完全平方公式怎樣用幾何圖形解釋呢?

展示動畫,用幾何圖形詮釋完全平方公式的幾何意義.

學生思考: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來詮釋完全平方公式?(課后思考)

活動目的: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數與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數與形是可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第五環節:進一步拓廣

活動內容:推導兩數差的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方法1:(a–b)2=(a–b)(a–b)=a2–ab–ab+b2=a2–2ab+b2

方法2:(a–b)2=[a+(–b)]2=a2+2a(–b)+(–b)2=a2–2ab+b2

活動目的:讓學生經歷由兩數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拓廣到兩數差的完全平方公式的過程,體會到符號差異帶來的結果差異,由第二種推導方法體會到兩數差的完全平方公式是兩數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的應用.

第六環節:總結口訣、認識特征

活動內容:比較兩個公式的共同點與不同點:(a+b)2=a2+2ab+b2

(a–b)2=a2–2ab+b2

特征:①左邊都是一個二項式的完全平方,兩者僅有一個符號不同;右邊都是二次三項式,其中第一、三項是公式左邊二項式中每一項的平方,中間一項是左邊二項式中兩項乘積的兩倍,兩者也僅一個符號不同;

②公式中的a、b可以是任意一個代數式(數、字母、單項式、多項式)

口訣: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相乘的兩倍在中央.

活動目的:認識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總結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訣,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避免學生在應用該公式中出現錯誤.

第七環節:公式應用

活動內容:例:計算:①(2x–3)2;②(4x+)2

解:①(2x–3)2=(2x)2–2?(2x)?3+32=4x2–12x+9

②(4x+)2=(4x)2+2?????(4x)()+()2=16x2+2xy+

活動目的:在前幾個環節中,學生對完全平方公式已經有了感性認識,通過本環節的講解以及下一環節的練習,使學生逐步經歷認識——模仿——再認識.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階段.

第八環節:隨堂練習

活動內容:計算:①;②;③(n+1)2–n2

活動目的:通過學生的反饋練習,使教師能全面了解學生對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是否到位,完全平方公式的應用是否得當,以便教師能及時地進行查缺補漏.

第九環節:學生PK

活動內容:每個學生各出五道完全平方公式的計算題給自己的同桌解答,比一比誰的準確性率高,速度快.

活動目的: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生的好勝心,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與應用.

第十環節:學生反思

活動內容: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收獲1:認識了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簡單應用;

收獲2:了解了兩數和與兩數差的完全平方公式之間的差異;

收獲3:感受到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在數學中的作用.

活動目的:通過對一堂課的歸納與總結,鞏固學生對完全平方公式的認識,體會數學思想的精妙.

第十一環節:布置作業:

課本P43習題1.13

初中數學教案的流程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二節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在充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體會平行線的三種判定方法,它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基礎知識,是《相交線與平行線》的重點,學習它會為后面的學行線性質、三角形、四邊形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石”。同時,本節學習將為加深“角與平行線”的認識,建立空間觀念,發展思維,并能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運用數學的能力。

2、教學重難點

重 點 三種位置關系的角的特征;會根據三種位置關系的角來判斷兩直線平行的方法。

難 點 “轉化”的數學思想的培養。

由“說點兒理”到“用符號表示推理”的逐層加深。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等角的特征,認識“直線平行”的三個充分條件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能力目標 ①通過觀察、思考探索等活動歸納出三種判定方法,培養學生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動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活動及實際問題的研究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并用數學方法探索、研究和解決問題。

情感目標 ①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敢想、敢說、敢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習慣。

通過學生體驗、猜想并證明,讓學生體會數學充滿著探索和創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②通過“轉化”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讓學生認識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三、教學方法

1、采用指導探究法進行教學,主要通過二個師生雙邊活動:①動——師生互動,共同探索。②導——知識類比,合理引導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動口參與數學活動,經歷問題的發生、發展和解決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

2、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整堂課圍繞“情景問題——學生體驗——合作交流”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充分交流,既滿足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強烈探索欲望,又排除學生學習幾何方法的缺乏,和學無所用的思想顧慮。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愉快和進步。

3、利用課件輔助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擴大學生知識面,使每個學生穩步提高。

四、教學流程:

我的教學流程設計是:從創設情境,孕育新知開始,經歷探索新知,構建模式;解釋新知,落實新知;總結新知,布置作業等過程來完成教學。

創設情境,孕育新知:

①師生欣賞三幅圖片,讓學生觀察、思考從幾何圖形上看有什么共同點。

②從學生經歷過的事入手,讓學生比較兩張獎狀粘貼的好壞,并說明理由,讓學生留心實際生活,欣賞木工畫平行線的方法。

③落實到學生是否會畫平行線?本環節教師展示圖片,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回答問題,了解實際生活中平行線的廣泛應用。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動畫展示,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經歷過的事入手。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應用數學無時不有。符合“數學教學應從生活經驗出發”的新課程標準要求。

2、實驗操作,探索新知1

①由學生是否會畫平行線導入,用小學學過的方法過點P畫直線AB的平行線CD,學生動手畫并展示。

②學生思考三角尺起什么作用(教師點撥)?

③學生動手操作:用學具塑料條擺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的模型,并探討圖中角的關系(同位角)。

④教師把學生畫平行線的過程和塑料條模型抽象成幾何圖形,指明同位角的位置關系是截線,被截線的同旁,

歸納:兩直線平行條件1

教師展示一組練習,學生獨立完成,鞏固新知。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應關注:

①學生能否畫平行線,動手操作是否準確

②學生能否獨立探究、參與、合作、交流

設計意圖:復習提問,利用教具、學具讓學生動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思考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質量,教師有的放矢,讓學生掌握重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及時練習鞏固,,體現學以致用的觀念,消除學生學無所用的思想顧慮。

3、大膽猜想,探究新知

⑴學生分組討論:

①∠2和∠3是什么位置關系?

∠3和∠4是什么位置關系?

②直線CD繞O旋轉是否還保持上述位置關系?

③∠2與∠3,∠2與∠4一定相等嗎?猜想,展示討論成果。

⑵學生探究:

問題:①∠2=∠3能得到AB∥CD嗎?

②∠2+∠4=180可以判定AB∥CD嗎?

學生用語言表述推理過程,教師深入學生中并點撥將未知的轉化為已知,并規范推理過程。和學生一起歸納直線平行的條件2,3。

⑶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本環節教師關注:

①學生能否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敢于發表個人觀點。

②小組團結協作程度,創新意識。

③表揚優秀小組

設計意圖:猜想、交流、歸納,符合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轉化的數學思想,學會將陌生的轉化為熟悉的,將未知的轉化為已知的。并用練習及時鞏固,落實新知與方法,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

4、解釋運用,鞏固新知

本環節共有五個練習,第一題落實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位置特征。第二、三題落實三種判定方法的應用。第四、五題是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

本環節教師應關注:

①深入學生當中,對學習有困難學生進行鼓勵,幫助。

②學生的思維角度是否合理。

設計意圖:加強學生運用新知的意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并進行自我評價,既面向全體學生,又照顧個別學有余力的學生,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5、總結新知,布置作業

通過設問回答補充的方式小結,學生自主回答三個問題,教師關注全體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程度,學生是否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采用必做題和選做題的方式布置作業。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結,養成學習——總結——再學習的良好習慣,發揮自我評價作用,同時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作業分層要求,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給基礎好的學生充分的空間,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五、教學設計

初中數學教案的流程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公式的意義,使學生能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公式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

教學建議:

一、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具體例子了解公式、應用公式。

難點:從實際問題中發現數量之間的關系并抽象為具體的公式,要注意從中反應出來的歸納的思想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人們從一些實際問題中抽象出許多常用的、基本的數量關系,往往寫成公式,以便應用。如本課中梯形、圓的面積公式。應用這些公式時,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義,以及這些字母之間的數量關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數求出所需的未知數。具體計算時,就是求代數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運算推導出來;有的公式,則可以通過實驗,從得到的反映數量關系的一些數據(如數據表)出發,用數學方法歸納出來。用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決一些問題,會給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帶來很多方便。

三、知識結構

本節一開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見的公式,接著三道例題循序漸進的講解了公式的直接應用、公式的先推導后應用以及通過觀察歸納推導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整節內容滲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證思想。

四、教法建議

1、對于給定的可以直接應用的公式,首先在給出具體例子的前提下,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清晰地認識公式中每一個字母、數字的意義,以及這些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在具體例子的基礎上,使學生參與挖倔其中蘊涵的思想,明確公式的應用具有普遍性,達到對公式的靈活應用。

2、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認識有時問題的解決并沒有現成的公式可套,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嘗試探求數量之間的關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和具體運算推導新公式。

3、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應觀察哪些量是不變的,哪些量是變化的,明確數量之間的對應變化規律,依據規律列出公式,再根據公式進一步地解決問題。這種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認識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能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理解公式與代數式的關系。

(二)能力訓練點

1、利用數學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導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數學來源于生產實踐,又反過來服務于生產實踐。

(四)美育滲透點

數學公式是用簡潔的數學形式來闡明自然規定,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了色彩斑斕的多種數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公式的簡潔美。

二、學法引導

1、數學方法:引導發現法,以復習提問小學里學過的公式為基礎、突破難點。

2、學生學法:觀察→分析→推導→計算。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利用舊公式推導出新的圖形的計算公式。

2、難點:同重點。

3、疑點:把要求的圖形如何分解成已經熟悉的圖形的和或差。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者投影顯示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圖形,學生思考,師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啟發學生求圖形的面積,師生總結求圖形面積的公式。

七、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復習引入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代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用字母表示數,用字母表示數有很多應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在小學里學過許多公式,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公式,教法說明,讓學生一開始就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計算感到不生疏。

在學生說出幾個公式后,師提出本節課我們應在小學學習的基礎上,研究如何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公式

師:小學里學過哪些面積公式?

板書:S=ah

(出示投影1)。解釋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

【教法說明】讓學生感知用割補法求圖形的面積。

初中數學教案的流程篇5

學習目標

1、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感受圖形上點的坐標變化與圖形的變化(平移、軸對稱、伸長、壓縮)之間的關系并能找出變化規律。

2、由坐標的變化探索新舊圖形之間的變化。

重點

1、作某一圖形關于對稱軸的對稱圖形,并能寫出所得圖形相應各點的坐標。

2、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已知軸一邊的圖形或坐標確定另一邊的圖形或坐標。

難點

體會極坐標和直角坐標思想,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學習過程(導入、探究新知、即時練習、小結、達標檢測、作業)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舊知回顧:

1、平面直角坐標系定義:在平面內,兩條____________且有公共_________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

2、坐標平面內點的坐標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

3、各象限點的坐標的特征:

二、新知檢索:

1、在方格紙上描出下列各點(0,0),(5,4),(3,0),(5,1),(5,-1),

(3,0),(4,-2),(0,0)并用線段依次連接,觀察形成了什么圖形

三、典例分析

例1、

(1)將魚的頂點的縱坐標保持不變,橫坐標分別加5畫出圖形,分析所得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有什么變化?如果縱坐標保持不變,橫坐標分別減2呢?

(2)將魚的頂點的橫坐標保持不變,縱坐標分別加3畫出圖形,分析所得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有什么變化?如果橫坐標保持不變,縱坐標減2呢?

例2、(1)將魚的頂點的縱坐標保持不變,橫坐標分別變為原來的2倍畫出圖形,分析所得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有什么變化?

(2)將魚的頂點的橫坐標保持不變,縱坐標分別變為原來的1/2畫出圖形,分析所得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有什么變化?

四、題組訓練

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坐標為(0,0),(2,4),(2,0),(4,4)的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圖案。

(1)這四個點的縱坐標保持不變,橫坐標變成原來的1/2,將所得的四個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所得圖案與原來圖案相比有什么變化?

(2)縱、橫分別加3呢?

(3)縱、橫分別變成原來的2倍呢?

歸納:圖形坐標變化規律

1、平移規律:2、圖形伸長與壓縮:

第二課時

一、舊知回顧:

1、軸對稱圖形定義:如果一個圖形沿著對折后兩部分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

中心對稱圖形定義:在同一平面內,如果把一個圖形繞某一點旋轉,旋轉后的圖形能和原圖形完全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就叫做中心對稱圖形

二、新知檢索:

1、如圖,左邊的魚與右邊的魚關于y軸對稱。

1、左邊的魚能由右邊的魚通過平移、壓縮或拉伸而得到嗎?

2、各個對應頂點的坐標有怎樣的關系?

3、如果將圖中右邊的魚沿x軸正方向平移1個單位長度,為保持整個圖形關于y軸對稱,那么左邊的魚各個頂點的坐標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三、典例分析,如圖所示,

1、右圖的魚是通過什么樣的變換得到左圖的魚的。

2、如果將右邊的魚的橫坐標保持不變,縱坐標分別變為原來的1倍,畫出圖形,得到的魚與原來的魚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

3、如果將右邊的魚的縱、橫坐標都分別變為原來的1倍,得到的魚與原來的魚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

四、題組練習

1、將坐標作如下變化時,圖形將怎樣變化?

①(x,y)(x,y+4)②(x,y)(x,y-2)③(x,y)(1/2x,y)

④(x,y)(3x,y)⑤(x,y)(x,1/2y)⑥(x,y)(3x,3y)

2、如圖,在第一象限里有一只蝴蝶,在第二象限里作出一只和它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蝴蝶,并寫出第二象限中蝴蝶各個頂點的坐標。

3、如圖,作字母M關于y軸的軸對稱圖形,并寫出所得圖形相應各端點的坐標。

4、描出下圖中楓葉圖案關于x軸的軸對稱圖形的簡圖。

初中數學教案的流程篇6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使學生知道當直角三角形的銳角固定時,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都固定這一事實.

(二)能力訓練點

逐步培養學生會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探索、發現,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知道當銳角固定時,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這一事實.

2.難點:學生很難想到對任意銳角,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實,關鍵在于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如圖6-1,長5米的梯子架在高為3米的墻上,則A、B間距離為多少米?

2.長5米的梯子以傾斜角∠CAB為30°靠在墻上,則A、B間的距離為多少?

3.若長5米的梯子以傾斜角40°架在墻上,則A、B間距離為多少?

4.若長5米的梯子靠在墻上,使A、B間距為2米,則傾斜角∠CAB為多少度?

前兩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回答.這兩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引起學生的回憶,并使學生意識到,本章要用到這些知識.但后兩個問題的設計卻使學生感到疑惑,這對初三年級這些好奇、好勝的學生來說,起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同時使學生對本章所要學習的內容的特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有些問題單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是不能解決的,解決這類問題,關鍵在于找到一種新方法,求出一條邊或一個未知銳角,只要做到這一點,有關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邊角就可用學過的知識全部求出來.

通過四個例子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每一位同學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別測量并計算30°、45°、60°角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

學生很快便會回答結果:無論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個固定的值.程度較好的學生還會想到,以后在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邊長,就可求出其他未知邊的長.

2.請同學畫一個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測量、計算40°角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學生又高興地發現,不論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學生可能會想到,當銳角取其他固定值時,其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嗎?

這樣做,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生對本節課要研究的知識有了整體感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大膽地探索新知.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通過動手實驗,學生會猜想到“無論直角三角形的銳角為何值,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總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怎樣證明這個命題呢?學生這時的思維很活躍.對于這個問題,部分學生可能能解決它.因此教師此時應讓學生展開討論,獨立完成.

2.學生經過研究,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若不能解決,教師可適當引導:

若一組直角三角形有一個銳角相等,可以把其

頂點A1,A2,A3重合在一起,記作A,并使直角邊AC1,AC2,AC3……落在同一條直線上,則斜邊AB1,AB2,AB3……落在另一條直線上.這樣同學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引導學生獨立證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是一個固定值.

通過引導,使學生自己獨立掌握了重點,達到知識教學目標,同時培養學生能力,進行了德育滲透.

而前面導課中動手實驗的設計,實際上為突破難點而設計.這一設計同時起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練習題為 作了孕伏同時使學生知道任意銳角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都能求出來.

(四)總結與擴展

1.引導學生作知識總結:本節課在復習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基礎上,通過動手實驗、證明,我們發現,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銳角固定,它的對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師可適當補充:本節課經過同學們自己動手實驗,大膽猜測和積極思考,我們發現了一個新的結論,相信大家的邏輯思維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發揚這種創新精神,變被動學知識為主動發現問題,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

2.擴展:當銳角為30°時,它的對邊與斜邊比值我們知道.今天我們又發現,銳角任意時,它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這個比值,已知一邊求其他未知邊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看來這個比值很重要,下節課我們就著重研究這個“比值”,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提前預習一下.通過這種擴展,不僅對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本節課內容較少,而且是為正、余弦概念打基礎的,因此課后應要求學生預習正余弦概念.

五、板書設計

初中數學教案的流程篇7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學會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幾個解和檢驗某對數值是否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學會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個未知數用另一個未知數的一次式來表示;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并滲透德育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難點: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其實質是解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通過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較,加強學生的類比的思想方法;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認識數學是根據實際的需要而產生發展的觀點。

四、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新聞鏈接:x70歲以上老人可領取生活補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

2、新課教學:

引導學生觀察方程80a+150b=902880與一元一次方程有異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買了5kg蘋果和3kg梨共花去23元,分別求蘋果和梨的單價、設蘋果的單價x元/kg,梨的單價y元/kg;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輛轎車行駛2時的路程比一輛卡車行駛3時的路程還多20千米,如果設轎車的速度是a千米/小時,卡車的速度是b千米/小時,可得方程:

(2)課本P80練習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學習:

活動背景愛心滿人間——記求是中學“學雷鋒、關愛老人”志愿者活動。

問題:參加活動的36名志愿者,分為勞動組和文藝組,其中勞動組每組3人,文藝組每組6人、團支書擬安排8個勞動組,2個文藝組,單從人數上考慮,此方案是否可行?為什么?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兩邊有沒有相等?由學生檢驗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兩邊相等、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39;一對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書寫方法。

3、合作學習:

給定方程x+2y=8,男同學給出y(x取絕對值小于10的整數)的值,女同學馬上給出對應的x的值;接下來男女同學互換、(比一比哪位同學反應快)請算的最快最準確的同學講他的計算方法、提問:給出x的值,計算y的值時,y的系數為多少時,計算y最為簡便?

出示例題:已知二元一次方程x+2y=8。

(1)用關于y的代數式表示x;

(2)用關于x的代數式表示y;

(3)求當x=2,0,—3時,對應的y的值,并寫出方程x+2y=8的三個解。

(當用含x的一次式來表示y后,再請同學做游戲,讓同學體會一下計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課堂練習: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則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變形為y=當x=2時,y=;

5、你能解決嗎?

小紅到郵局給遠在農村的爺爺寄掛號信,需要郵資3元8角、小紅有票額為6角和8角的郵票若干張,問各需要多少張這兩種面額的郵票?說說你的方案。

6、課堂小結: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書寫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關性;

(3)會把二元一次方程化為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

7、布置作業:

初中數學教案的流程篇8

一、 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在分析新數學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確定了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首先來看一下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數的加減法在整個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個初中代數的一個基礎,它直接關系到有理數運算、實數運算、代數式運算、解方程、、研究函數等內容的學習。初中階段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及讓學生根據一些現實模型,把它轉化成數學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增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數的加減法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在有理數范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加、減法可以統一成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統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運算是本章的關鍵,而加法又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種有理數運算,學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數范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的思考方式(確定結果的符號和絕對值),關鍵是這一節的學習。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向學生滲透的德育目標是:(1)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2)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品質。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上述對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代數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數加減法可以互相轉化,會進行加減混合運算;

2. 通過學習理解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一成加法運算,繼續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

3.通過加法運算練習,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三、教學建議

(一)重點、難點分析

本小節的重點是依據運算法則和運算律準確迅速地進行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難點是省略符號與括號的代數和的計算.

由于減法運算可以轉化為加法運算,所以加減混合運算實際上就是有理數的加法運算。了解運算符號和性質符號之間的關系,把任何一個含有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靈活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計算.

(二)教法建議

1.通過習題,復習、鞏固有理數的加、減運算以及加減混合運算的法則與技能,講課前教師要認真總結、分析學生在進行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常犯的錯誤,以便在這節課分析習題時,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改正.

2.關于“去括號法則”,只要學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減法的算式,都可把運算符號理解為數的性質符號,看成省略加號的和式。這時,稱這個和式為代數和。再例如:-3-4表示-3、-4兩數的代數和,-4+3表示-4、+3兩數的代數和,3+4表示3和+4的代數和等。代數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數運算的一個重要概念,請老師務必給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數與負數分別相加,可以使運算簡便。

5.在交換加數的位置時,要連同前面的符號一起交換。如:12-5+7 應變成 12+7-5,而不能變成12-7+5。

備注:教學過程我主要說第一小節---去括號

(三)教學過程: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緊緊抓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運用類比、聯想、轉化的思想,突破難點.

474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低浓度恒温恒湿称量系统,强光光照培养箱-上海三腾仪器有限公司 | 深圳高新投三江工业消防解决方案提供厂家_服务商_园区智慧消防_储能消防解决方案服务商_高新投三江 | 下水道疏通_管道疏通_马桶疏通_附近疏通电话- 立刻通 | 不锈钢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厂家-价格-威海鑫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不干胶标签-不干胶贴纸-不干胶标签定制-不干胶标签印刷厂-弗雷曼纸业(苏州)有限公司 | 铆钉机|旋铆机|东莞旋铆机厂家|鸿佰专业生产气压/油压/自动铆钉机 | 雷蒙磨,雷蒙磨粉机,雷蒙磨机 - 巩义市大峪沟高峰机械厂 | 济南侦探调查-济南调查取证-山东私家侦探-山东白豹调查咨询公司 密集架|电动密集架|移动密集架|黑龙江档案密集架-大量现货厂家销售 | 回转炉,外热式回转窑,回转窑炉-淄博圣元窑炉工程有限公司 | 天津蒸汽/热水锅炉-电锅炉安装维修直销厂家-天津鑫淼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MBA备考网】-2024年工商管理硕士MBA院校/报考条件/培训/考试科目/提前面试/考试/学费-MBA备考网 | 专业音响设备_舞台音响设备_会议音响工程-首选深圳一禾科技 | 皮带机_移动皮带机_大倾角皮带机_皮带机厂家 - 新乡市国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淄博不锈钢无缝管,淄博不锈钢管-鑫门物资有限公司 | 搪瓷反应釜厂家,淄博搪瓷反应釜-淄博卓耀 | 香蕉筛|直线|等厚|弧形|振动筛|香蕉筛厂家-洛阳隆中重工 | 不锈钢发酵罐_水果酒发酵罐_谷物发酵罐_山东誉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废气处理设备-工业除尘器-RTO-RCO-蓄热式焚烧炉厂家-江苏天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361°官方网站 | 纯水电导率测定仪-万用气体检测仪-低钠测定仪-米沃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milwaukeeinst.cn 锂辉石检测仪器,水泥成分快速分析仪-湘潭宇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手术室净化装修-手术室净化工程公司-华锐手术室净化厂家 | MES系统-WMS系统-MES定制开发-制造执行MES解决方案-罗浮云计算 | 美国HASKEL增压泵-伊莱科elettrotec流量开关-上海方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金属软管_不锈钢金属软管_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六自由度平台_六自由度运动平台_三自由度摇摆台—南京全控科技 | 外贮压-柜式-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灭火系统-药剂-价格-厂家-IG541-混合气体-贮压-非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备-探火管灭火厂家-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股指期货-期货开户-交易手续费佣金加1分-保证金低-期货公司排名靠前-万利信息开户 | 锂电混合机-新能源混合机-正极材料混料机-高镍,三元材料混料机-负极,包覆混合机-贝尔专业混合混料搅拌机械系统设备厂家 | 广州网站建设_小程序开发_番禺网站建设_佛山网站建设_粤联网络 | GEDORE扭力螺丝刀-GORDON防静电刷-CHEMTRONICS吸锡线-上海卓君电子有限公司 | 集装箱标准养护室-集装箱移动式养护室-广州璟业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电气控制系统集成商-PLC控制柜变频控制柜-非标自动化定制-电气控制柜成套-NIDEC CT变频器-威肯自动化控制 | 水冷散热器_水冷电子散热器_大功率散热器_水冷板散热器厂家-河源市恒光辉散热器有限公司 | 水上浮桥-游艇码头-浮动码头-游船码头-码瑞纳游艇码头工程 | 广州活动策划公司-15+年专业大型公关活动策划执行管理经验-睿阳广告 | 杭州门窗厂家_阳光房_包阳台安装电话-杭州窗猫铝合金门窗 | 复合土工膜厂家|hdpe防渗土工膜|复合防渗土工布|玻璃纤维|双向塑料土工格栅-安徽路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 HDPE储罐_厂家-山东九州阿丽贝防腐设备 | 偏心半球阀-电动偏心半球阀-调流调压阀-旋球阀-上欧阀门有限公司 | 杭州月嫂技术培训服务公司-催乳师培训中心报名费用-产后康复师培训机构-杭州优贝姆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办公室装修,办公楼装修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企业展厅设计_写艺装饰公司 | 实木家具_实木家具定制_全屋定制_美式家具_圣蒂斯堡官网 | 比士亚-专业恒温恒湿酒窖,酒柜,雪茄柜的设计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