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預先設計師生活動和教學資源,制定實施教學的具體方案。怎樣才能寫好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這里給大家提供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方便大家學習。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現代詩的閱讀方法與技巧,提高閱讀水平。

2、學習借物抒情的寫法。

3、通過反復誦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和愛國情懷,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維護祖國統一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

1、朗讀,把握節奏,重音,體會詩歌的意境與情感。

2、探討詩歌的主題。

3、品味詩歌的感情,學習抒發抽象情感的方法。

4、閱讀遷移訓練。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

2、深層理解文本,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的具體含義。

教具安排:

ppt教學課件

flash課文

配樂朗讀課件

教學課時:

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播放思鄉歌曲,創設情境:

導言:同學們,每到周五,你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將來你遠離故鄉,遠離親人,在遙遠的異地工作生活,最容易產生一種什么感情?(思鄉之情)

“游子思鄉”是中國詩歌一個永恒的話題,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騷客抒發過這種美好的情愫。那么,請同學們回顧你曾經學過或讀過的作品,說出有關描寫鄉愁的詩,詞,曲。

有關作品:

1、馬致遠的曲:《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李煜的詞《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3、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王灣《次北固山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李白的《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6、崔顥的《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是啊!游子思鄉,故土難忘。抹不去的相思,揮不走的鄉愁,牽動著多少游子的心!風流少帥張學良,困居臺灣幾十年,有多少離愁別恨,客死他鄉,團聚夢難圓?多少年來,由于歷史的原因,臺灣人民與大陸兩地相隔,飽受相思之苦,因而對鄉愁有著其他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深刻的理解。其鄉愁詩也是異彩分呈。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幻燈片]

二、簡介作者,了解寫作背景:[幻燈片]

展示幻燈片后補充:

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年隨國民黨軍到臺灣,臺灣與大陸由于人為的長期隔絕,有近四十年不通來往,漂流到孤島上去千千萬萬的同胞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祖國和親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臺北的辦公室靠著臺灣東海岸,他說:“我看太平洋和美國有什么意思?這也許是天意,我憑窗而立,就可以直視海峽,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生守望著我的大陸。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美國是外遇。”這一番話讓我們感受到余光中的故園情結是多么的濃烈!1972年,飽嘗了23年鄉愁之苦的余光中終于按捺不住,在臺灣的寓居內,用了僅僅20分鐘時間創作了《鄉愁》,唱出了兩岸人們共同的思鄉曲。1992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大陸探親,圓了43年來的思鄉夢;__年春節,余光中在中央電視臺親自朗誦了這首詩。現在就請同學們聽聽這首詩的配樂朗讀,感受詩人的濃濃鄉情。

三、朗讀

1、課件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朗讀節奏與重音的劃分。(展示幻燈片)

四、賞析全詩:

1、思考討論:[幻燈片]

(1)、詩中有四個表示時間的詞語像一條紅線貫穿全詩,請找出這幾個詞語。

(2)、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四個人生階段,作者通過哪些具體可感的形象來表達這種難以言盡的情感?那么作者的這四個人生階段又各因什么而愁呢?

(3)、有人說把詩歌的第四節刪去會更好,你認為呢?

2、歸納板書(幻燈片)

補充講解:

(1)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

(2)詩人將抽象的鄉愁描寫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使鄉愁有了寄托,變得具體,形象,生動,感人。

小時侯外出求學,“小小的郵票”,使作者可以用家信來寄托對母親,對故鄉綿綿的思念;

長大后,出外謀生,為生活而奔波,除了對母親的思念,又增加了對愛人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能使作者回家與愛人團聚,了卻作者無盡的牽掛。

后來,“一方矮矮的墳墓”使我與母親永遠生死相隔,永生無緣再見,也許,在母親臨死時還滿含熱淚盼望著團圓!

現在,“一彎淺淺的海峽”(指什么?指臺灣海峽)使多少骨肉同胞兩地相隔,日夜思念!詩人將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千千萬萬人的家國之思。暗含了渴望親人團聚,祖國統一的強烈愿望。主題更為深刻。

(3)如果去掉第四節,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鄉的詩;有了第四節前三節就成了鋪墊,這一節畫龍點睛,把個人的思鄉之愁升華為普遍的家國之思了(國愁與民愁)。

五、欣賞歌曲《鄉愁四韻》。

(現在,音樂家已經把這首詩譜上樂曲,賦予了鄉愁更深刻的含義,請同學們欣賞音樂,體會那種濃濃的思鄉之愁)

插入:兩案形式分析

游子的思鄉之愁,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目前,我們黨和政府正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促使兩岸和平同一。臺灣政界重要人物(連戰、宋楚渝)也頻頻訪問大陸,兩岸前景一片光明。了切臺灣人民思鄉之愁的那一天肯定不遠了。

六、分析本詩的寫作特點。

1、比喻新奇,把這種難以言盡的抽象的鄉愁寄托在四個具體形象上。(借物抒情)

2、結構整齊,且成功運用反復手法(鄉愁是……在這頭……在那頭……)和疊音詞(小小的,窄窄的……),使詩歌富有音樂美,好讀易背。

讓學生再次深情朗讀課文。

七、課堂練習(幻燈片)

八、欣賞其他詩人寫的“鄉愁詩”。(幻燈片)

九、作業布置(幻燈片)

教學后記:

1、用音樂導入及熏陶效果非常好。

2、朗讀還可以延長一些時間,多讀幾遍。

3、多聯系目前的兩岸關系。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2

課標要求

1、了解本詩以時間的變化組詩。

2、了解本詩情感的層層加深。

3、了解本詩托物寄情的手法。

4、了解本詩反語正出的效果。

5、了解本詩寓變化于統一的結構美。

學法點悟

1、在誦讀中體會意境和感情。

2、與同題材的古詩和現代詩比較閱讀。

3、結合寫作背景,深入理解。

整體感知

本詩以一組具體可感的“物”,表現了一種抽象的情。以自己人生的四個階段為序,回環往復地詠唱,將鄉愁由對親人的思念逐漸上升為家國之思。

疑難解析

質疑:這首詩構思的巧妙主要體現在哪里?

解惑:四節詩為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了表達鄉愁的對應物,而且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

質疑:為什么說四個小節表達的感情是層層加深的?

解惑:小時侯,思念母親,可以寫信;長大后,惦念愛人,坐船回家;鄉愁都有所寄托與排遣。到后來,母子死別,時空的隔阻再也無法溝通,詩到了這里,感情加重。現在,海峽將我與祖國故鄉隔開了,鄉愁得到了升華,感情更加厚重。

質疑:作者把鄉愁說成是“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解惑:這樣寫,把抽象的感情——鄉愁,變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郵票”、“船票”。托物寄情的寫法,增加了形象性,便于使讀者展開種種聯想,也便于作者創造豐富的意境,表達感情,感染讀者。增加了詩的藝術感染力。

語言揣摩

1、“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

這四個形容詞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正語反出,把鄉愁濃縮與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上,更加反襯出思鄉之情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濃烈。

2、“在這頭”“在那(里)頭”反復出現的表達效果。

這兩個短語的反復出現,強調了空間的阻隔。在人生四個階段中,詩人飽嘗了鄉愁的各種滋味:小時侯的母子分離,長大后的夫妻分離,后來的母子死別,現在的游子與大陸的分離。反復詠嘆,渲染了濃濃的離愁別恨。

3、讀第一小節,你會產生哪些聯想?

也許你會想到一位少年到異地求學,夜深人靜,輾轉反側,難以如眠,披衣下床,給母親寫信……。由此你應該能夠體會到,詩歌的語言是凝練的,好詩能夠用極少的語言引發人無盡的遐想。全詩沒有一個感嘆號,不動聲色的寥寥數語,卻使我們仿佛聽到了詩人發出的沉重的慨嘆,好詩又是含蓄的,不著一個“愁”字,卻讓你忍不住唏噓不已。

4、詩中“母親”“新娘”如果換成“父親”“孩子”,行不行?

不行,那樣表達出來的感情就大大地“變味”了,鄉愁是建立在對故土的熱愛和依戀的基礎之上的。母親是人一生中最依戀和眷念的,新娘會使我們想到“美麗”、“熱戀”,這兩個形象與思鄉的感情基調是協調一致的。

研究課題

1、收集古今中外的鄉愁詩,欣賞比較。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3

教學設想: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篇教學設計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師適度的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目的:

一、明確諸葛亮的政治藍圖及策略;

二、了解諸葛亮的遠見卓識以及銳利深刻的戰略眼光。

教學難點:

目的1。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提起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記得哪些關于諸葛亮的詞語、詩句、故事、對聯,說出來讓同學們一起分享。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文《隆中對》,你們肯定會對諸葛亮有進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對聯等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

二、老師介紹《三國志》,范讀課文。

三、生準備分小組比賽朗讀課文,為課文正音、正字。

四、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參照課文注釋,自己解讀課文,有問題的,做上記號。老師巡視指導,然后集中解答疑難字句,充分相信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發現、自主交流,能夠解決疑難問題,為進一步探究做好準備。

五、布置作業: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在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研讀課文,了解諸葛亮的政治藍圖及策略,解決課后習題一。

一、請學生分成四人小組討論:

(用原文回答)

1.劉備的現狀:劉備為什么會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勢:曹操、孫權、荊益二州。

3.在此形勢下,諸葛亮為劉備設計的策略及政治藍圖是什么?

二、再讀課文,你如何評價諸葛亮?與同學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業: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諸葛亮。

第三課時

一、本節課進行比較閱讀,將小說中的諸葛亮與史書中的諸葛亮相比較,小說家進行了哪些藝術加工?

二、關于諸葛亮還有哪些故事?請同學們課后閱讀《三國演義》,研究諸葛亮的戰略在小說中是如何演繹的。通過圖書館、網絡等多種渠道,進一步了解諸葛亮的一生,談談你的感受,寫在周記本上。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會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2.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國的很多名勝古跡,都留下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比如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上面就銘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灝《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讓人回味無窮;而岳陽樓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傳唱不衰,《岳陽樓記》成為寫景狀物抒發真情的名篇。今天,我們就來閱讀這一名篇,看看它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

二、解題

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士們登樓賦詩。

1046年,范仲淹的摯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當時,范仲淹亦被貶在鄧州作官。滕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的岳陽樓寫記,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此圖,憑著豐富的想像,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擁有寬闊的胸懷。

三、作者介紹

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幼年時代家境貧寒,在母親教育下,發憤讀書并懷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進土。后來曾經鎮守西北邊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進犯。1043年任參知政事,任職期間,敢于直言,實行有一定進步意義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貶到鄧州任太守。《岳陽樓記》便是他在鄧州任上應好友滕子京所請而作。作者一生的詩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榜進士。

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后被貶謫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憤慨。范仲淹很擔心他惹出禍來,想找機會勸他,恰好趕上他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作記。范仲淹就借題發揮,寫出自己理想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勉勵滕子京學習古代有修養的人,不計較個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當時范仲淹的處境同滕子京一樣,寫此文是勸友也是自勉。

四、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

朗讀時應注意節奏。本文駢散結合。讀駢旬,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T/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讀準下列加點字的拼音。

謫守(zhé)朝暉夕陰(huī)遷客騷人(sāo)

霪雨(yín)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

潛形(qián)岸芷汀蘭(zhǐtīng)皓月(hào)

心曠神怡(yí)寵辱偕忘(xié)浩浩湯湯(shāng)

五、翻譯課文

1、請學生翻譯第1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胖子京謫守巴陵郡:滴,古時官吏降職或遠調。守,指做州郡的長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通,順利。和,和樂。

百廢具興:具,同“俱”,全,都。增其舊制:制,規模。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同“囑”,囑咐。

2、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于觀夫巴陵郡勝狀:勝狀,勝景,好景色。浩浩場湯:浩浩蕩蕩。

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涯,邊。朝暉夕陰:或朝或晚(一天里)陰晴變化。暉,日光。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大觀,雄偉景象。”前人之述備矣:述,論述。備,詳盡。

然則北通巫峽: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南極瀟湘:極,盡。瀟湘,瀟水湘水。

遷客騷人:遷客,謫遷的,指降職遠調的人。騷人:詩人,戰國時屈

原作(離騷),因此后人也稱詩人為騷人。得無異乎:得無,表猜度,怎能不會。

3、請學生翻譯第3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

那”。霏霏:連綿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連月不開:開,放晴。濁浪排空:排空,沖向天空。

日星隱耀:隱耀,隱沒了光輝。山岳潛形:潛形,隱藏了形跡。

墻傾楫摧:墻,桅桿。楫,船槳。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憂讒畏譏:讒,讒言,誹謗性話語。譏:譏笑,譏諷,挖苦。

滿目蕭然。蕭然,蕭條冷落的景象。去國懷鄉:去國,離開國都。

感極而悲者矣:感,感慨。

4、請學生翻譯第4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話的開頭引起另一層描述,近似

“至于”“又如”。波瀾不驚: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一碧萬頃:萬頃,極言其廣。

沙鷗翔集: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頓。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

錦鱗游泳:錦鱗,指美麗的魚兒。岸立汀蘭:藍,香草。汀,水中的小洲。

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氣很濃。

而或長煙一空:而或,有時。長煙,大片煙霧。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浮光躍金:躍金,金色的月光閃耀跳動。靜影沉璧:壁,圓形的玉。

此樂何極:何極,哪有窮盡。寵辱偕忘:寵,榮耀。辱,屈辱。偕,一起。

把酒臨風:把,持,執。臨風,迎著清風。

5、請學生翻譯第5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

或異二者之為:或,近于或許,也許的意思,表委婉口氣。為,這里

指心理活動(即兩種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在高高的廟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處在僻遠的江湖間,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是進亦憂,退亦憂:是,這樣。進,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優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呼:那一定要說“在

天下人憂之前無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誰與歸:沒有這種人,我同誰在一道嗎?微,無、沒有。

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六、積累文言現象:

1、一詞多義。

⑴和:政通人和(和樂)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政通人和(順利)北通巫峽(通向)

⑶觀:予觀夫巴陵勝狀(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

⑷空:濁浪排空(天空)長煙一空(消散)

⑸一:一碧萬頃(一)長煙一空(全)

⑹極:南極瀟湘(盡,直通)感極而悲者矣(極點)

此樂何極(窮盡)

⑺以:屬予作文以記之(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

⑻或:而或長煙一空(有時候)

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也許)

2、通假字。

⑴百廢具興(“具”通“俱”,全,都。)

⑵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咐,囑托。)

3、詞類活用。

⑴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先”: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后”: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后”。)

4、古今異義。

⑴氣象萬千(氣象古義:景象。今義:大氣的狀態和現象。)

⑵微斯人(微古義:沒有。今義:細小。)

5、特殊句式。

⑴銜遠山,吞長江……(省略句)⑵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狀語后置)

⑶遷客騷人,多會于此。(狀語后置)⑷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定語后置)⑸吾誰與歸?(賓語前置)

6、流傳至今的成語。

⑴氣象萬千⑵心曠神怡⑶政通人和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5

設計思想:

古人行文很講究文氣,或曰氣脈,特別是駢偶句式為主的散文,尤其如此。與此相適應,誦讀課文時要整體整篇地讀,一氣呵成地讀,分段分句、支離破碎地讀容易破壞文氣,所以進行誦讀訓練時一定要把好這一關。

課時安排:

本文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有關岳陽樓的情況:可從岳陽樓上鐫刻的詩詞歌賦談起,也可從岳陽樓的修建歷史談起;可放錄像或多媒體資料,也可由學生介紹。

二、結合課下注釋、工具書正音正字。

三、初讀課文兩遍,熟悉文章的基本內容。

四、齊讀或個讀文章,教師進行誦讀指導。

五、教師介紹作者情況和相關的背景知識。

六、熟讀成誦,也可組織背誦比賽。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師生通過討論、串講等方式了解主要內容。

三、從表達方式、對比反襯、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主旨,學習本文情景相生的寫法。

四、討論:聯系現實生活和個人的成長談談怎樣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怎樣樹立“憂國憂民”的意識。

五、整理文言字詞,積累文化常識。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吟誦詞作并默寫。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詞作意境,品味詞作的內涵。

3、利用想像、聯想等方式培養學生賞析詩詞的能力。

4、結合創作背景理解詞作內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詞作內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誦詞作并默寫。

教學難點:

1、利用想像、聯想等方式培養學生賞析詩詞的能力。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詞作意境,品味詞作的內涵。

教學方法:教師朗讀指導、提問、交流、點撥

學習方法: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發揮聯想和想像。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跡,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并且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詞,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有哪些?

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岑參:《白雪歌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陸游:《十一月四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節課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詞也是描寫邊塞生活的。(板課題)

二、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作者簡介(略)

背景介紹(略)

三、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

2、齊讀

3、自由讀(提出質疑)

四、品析詞作內容

師: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知道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寫的是什么嗎?

(一)、品析上闋的景物描寫

1、寫了哪里的景色?你覺得這里的景色與作者家鄉的景色一樣嗎?

2、景色的不同體現在哪一個字上?(“異”字,以異統領)

3、“異”在何處?(再次自由閱讀,合作討論,找出“異”表現在哪些方面)

明確:雁去無留意、邊聲四起、孤城緊閉

4、以上的景色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荒涼、蕭條、寒冷)

過渡:此景會讓人產生怎樣的感覺?讓我們一起踏著文字,去體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體味詞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將士們長期生活在如此荒涼的邊塞之地,他們的內心感想會是怎樣的呢?(寂寞、孤獨、思鄉)

2、從哪些詞句的描寫中,體現出他們的這種情感?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思鄉憂國,但功業未成無歸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無奈、凄涼、苦悶、悲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

師:可見,上面的寫景,都是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幾十字間,作者既寫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讓我們帶著此情此意,再一次來朗讀一下這首詞。

五、背誦并默寫。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7

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和重要虛詞的用法。

能力目標:1指導學生朗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品讀課文,鑒賞本文的意境美、語言美、結構美,逐步提高鑒賞能力。

德育目標:理解文中所表現作者的曠達情懷和美好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胸懷天下的理想。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

教學難點:

1“醉翁之意”在何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太守之樂”樂什么?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點撥法;品評鑒賞法。

學習方法:

品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漫步小石潭,體驗了柳宗元“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抑郁憂傷;登岳陽樓,感悟了范仲淹先憂后樂的博大情懷,今天讓我們再次登上醉翁亭,一起去品味歐陽修“醉翁之意“的曠達胸襟。

二認讀,感受美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注意文中連用的21個“也”字和25個“而”字。)

1請同學們用以下的句式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這是一篇()的文章。

2有不理解的地方么?如果有,請同學們把自己最想問地問題提出來?

3文中哪一個字貫穿全文,并揭示全文的主旨?

山水樂—四時樂—宴酣樂—禽鳥樂—人之樂—太守樂—與民

同樂。

三品讀,發現美

《醉翁亭記》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美文佳作。那么究竟它有那些美點。讓我們運用在前面課堂上學習到的方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再次品讀,發揮合作探究的能力,表達出自己對文章的領悟,用“《醉翁亭記》之美,美在——”的句式開頭說一段話。

學生分小組研讀、討論、回答。最后小結。

美在語言。1語言凝練、含蓄。2駢散結合,相映成趣。3注意運用虛詞,全文用了“也”、“而”把詩一樣的句子斷開,讓它帶上散文的韻味,回環反復,一唱三嘆。

美在意境。它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39;山水畫《醉翁亭記》的思想意脈是一個“樂”字,醉中之樂,它像一根彩線連綴各幅畫面。山水相映之美;朝暮變化之美;四季變幻之美;動靜對比之美。從而達到情與景的交融,意與境的相諧。

四思考,延伸美

1我們還學過和這篇散文寫作背景、內容相類似的文章么?你

發現他們的共同點了么?從中你獲得了怎樣的人生啟示?

學生思考、探究作答。

類似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記承天寺夜游》

共同點:寄情山水,曠達情懷。

人生啟示:苦難是人生的最好試金石。

磨難,人生的一種財富。挫折是一把雙刃劍。

人生要有所得,必須有所失。的確如此,文天祥

為了丹心報國,甘愿把生命放棄。歐陽修官場失意,卻造就了不朽的美文佳作。

五總結

歐陽修、范仲淹、蘇軾、韓愈,他們奉獻給我們的,不只是一種美,不只是具有永久價值的杰出文學作品,而是一種思想和精神,他們是撐起民族精神大廈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真正打動人的是一種照亮世界的精神。

六布置作業

1我們可愛的家鄉也是風景迷人,請你發現家鄉的美,來表達一種美好的心聲。(不少于300字)

2真情感悟:以我們拓展延伸的話題為主,寫一篇讀后感言。

要求:從二個題中任選選一個來作。

七教學反思

本文是寫景美文,根據課標理念,把課文設計為三個層面處理:以課文為范例,感悟意境美,探究語言美,訓練學生閱讀基本方法;把課文作為靶子,誘導探究研討,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能力;把課文作為引子,導引學生步入文學殿堂。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8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言虛詞“而”“也”的用法。

2.發揮想像,再現美文的意境,體會文章的意境美。

3.抓住“文眼”,認識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的心情及“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教學重點

1.正確理解文意,反復誦讀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

2.理解作者以“醉”寫“樂”的筆法。

課前準備

學生

1.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有關歐陽修的資料,對作者有所了解,并準備向同學介紹,與同學交流。

2.利用工具書讀準、讀順課文;讀懂課文大意,記下疑難。

教師

1.課文錄音;找好與文中描寫景致一致的醉翁亭風光圖片,準備投影或制作成課件。

2.制作幻燈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合作讀懂課文,熟練成誦;調動想像,感受自然美,再現文章意境美。

教學設計

導入課文

大屏幕展示教學圖片“太守之樂”或醉翁亭自然風景畫面,由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作者歐陽修。

學生介紹“我所知道的歐陽修”。

教師可補充介紹歐陽修為何號“六一居士”,調動學生興趣。

誦讀入境

1.小組合作學習(幻燈出示學習要求)

大聲自由誦讀,讀懂課文大意。

利用工具書和文下注釋,結合語境理解詞義。

小組解決同學們預習中的疑問,記錄下共同的疑難。

2.班級學習交流

提出小組的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3.自學效果檢查

強調文言實詞和重點句的釋義落實。(幻燈顯示檢查內容)

朗讀效果檢查。可指定一個小組朗讀,其余評價朗讀效果,教師加以點撥,指導朗讀。特別注意指導“也”“而”語氣,讀出它們的味道來。

“也”“而”朗讀指導、示范:

朗讀時要注意21個“也”語氣不盡相同。“也”大致表達了以下幾種語氣:

a.陳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環滁皆山也。”“瑯琊也。”

b.肯定(用于介紹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謂也。”

c.感嘆(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間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讀時,應通過上述語氣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到“也”字后面應有較長的停頓。

朗讀時還要注意25個“而”字,讀時應分辨輕重。

一般來說,凡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都要重讀。如:“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凡作為連接詞語的“而”和有調整音節作用的“而”,則可以輕讀。如:“朝而往,暮而歸。”

此外,還要注意駢散結合的句式,讀時節奏要富于變化,悅耳動聽。

放課文錄音帶,學生跟朗讀錄音揣摩體會練習朗讀。

全班齊讀,感知課文。

賞景入境

《醉翁亭記》記山記水記游,山水美景醉了作者,千百年來,也醉了讀者。

以下由教師引導多角度多方位地賞析文章的寫景美。

1.教師用現代漢語抒情地朗讀改寫后的文中寫景句,學生將原文讀出來,強化對課文重點寫景句的記憶。

2.欣賞美景,進入佳境。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品味文字,調動想像,想像山、水、亭的色、聲、形,想像醉翁亭的`四季景色,想像滁人的游宴情景,合作繪醉翁亭美景,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說明,再現文中美景。(可按段落為單位分配任務到各小組)

各小組代表投影展示圖畫,并聯系課文寫景文字對構思加以說明,全體學生對照課文朗讀。

布置作業

誦讀課文,熟讀優美的寫景佳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抓住文眼“樂”字,理解作者的“醉”與“樂”,認識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的心情及“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深層感受文章寫景的意境美、作者的情懷美。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詩情畫意,秀麗多姿,《醉翁亭記》以它獨特綺麗的風光給了我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它的一幅幅藝術畫面讓我們賞心悅目,這其中,浸潤著作者濃濃的情感。

要求學生找出貫穿全文主線,表現作者情感的一個字(“樂”)

引導學生回顧寫景畫面,根據課文內容,將寫景與作者“樂”的情感連綴起來

板書:

山水樂

四時樂

樂游宴樂

太守樂

“一切景語皆情語”。課文的感情脈絡是一個“樂”字,它像一根彩線連綴起各幅畫面。

圍繞“樂”字,學生討論,明確以下問題:

1.文中寫出了誰“樂”?

明確:太守樂,眾賓樂,滁人樂。

2.太守、眾賓為何而“樂”?

明確:太守的山水之樂、宴酣之樂。

眾賓客:從太守游而樂。

3.文中怎樣寫滁州百姓之樂?

明確:“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其賓客,還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山水。

4.你從滁州百姓之樂中間有沒有感受到太守之樂?如何理解太守的“樂其樂”?

滁人歡樂情形全是從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聲和呼應聲,有老人孩子,百姓興高采烈出游,可見生活安定富足,而這又跟太守勵精圖治有關。太守為此而樂,能與民同樂,這是他的政治理想。

板書:與民同樂

感受作者情懷美

討論:作者自號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與“樂”之間有什么聯系?

明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縱情林木,醉意山水,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與“樂”是統一的,“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是為了寫“樂”。

本文是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貶為滁州太守時寫的。被貶為滁州太守后,他仕途坎坷,有志難伸,心情郁悶,可是卻以寬厚仁愛之心“與民同樂”,他的志趣和情懷是美麗的,為后人所崇拜景仰。現在,在醉翁亭就有那么一副對聯寫道:“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可見他的情趣依然可以在后世找到知音。

自由誦讀,感受作者情懷

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9

教學目標及重點:

1、學習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對偶

2、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描寫的形象性,蘊含的深刻性。

3、培養學生閱讀才欣賞詩詞的能力,體會詞作展現的意境、作者表達的感情,從中接受美的熏陶。

4、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5、理解作者通過對北方雪景的描繪所迸發出的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當今英雄空前的偉大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著原野、山村、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詩興大發。毛澤東同志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板書課題)

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在陜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過后寫下了這首詞。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為了國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其間,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后《新民晚報》公開發表,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投影)

正音:分嬈遜數汗

解詞:惟余競折腰紅裝素裹風騷

(二)整體感知

1、范讀全詞(或放朗誦錄音),學生想象詞作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作所表達的感情。

2、齊讀一遍。

3、教師講解: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實景有飛雪、冰封、長城、黃河、群山、高原;虛景有雪晴后的紅裝素裹,大氣包舉,氣象雄偉。下闋議論、抒情,評論古代英雄的不足,贊美當代革命英雄,充滿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念。

(三)重點學習與訓練

1、學習上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上闋分幾層意思?理出寫景順序。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三句概寫,極目萬里,動靜結合;中間七名具體寫,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后三句寫想象中的景色,紅白交映,艷麗多姿。

2、逐層分析上闋結構:

①前三句從哪個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解題思路: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統領到哪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題思路:字統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字以下是雄偉的景觀。“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飄飛是動態,說山原在、在“馳”是形象地寫出了萬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③問題:“須晴日”三句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

解題思路:“須”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云,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艷多姿!

3、學習下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下闋可分幾層?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兩句為第一層,過渡;中間七句為第二層,評古;后三句為第三層,論今。

4、逐層理解下闋:

①問題:為什么說前兩句是過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題思路:“江山如此多嬌”總結上闋寫景,“嬌”字表現女性美,與上文“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相照應,“引”字引出下面評古內容,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使得古往今來無數英雄人物為之傾倒。

②“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解題思路: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功,也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略”、“稍”、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前二詞與后者比,褒貶的程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解題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歷的英雄人物來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個字結住評古,氣勢逼人。“風流人物”指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當時毛澤東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正欲東渡黃河,大展宏圖,因此“數風流我物,還看今朝”正表現了毛澤東同志這種“天下大任,舍我其誰”的英雄豪情。“風流”不單指建功立業、打江山,還指有文采、有欣賞水平。最后兩句的意思應是:如果數點一下真正才華橫溢、文采飛揚、能夠領略和欣賞江山秀美的人,還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當然也包括我嘍!

④作者在下闋為什么要議論評說古代帝王?

解題思路: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5、齊讀這首詞兩遍(可放錄音或范讀,讓學生小聲跟讀一遍,第二遍高聲齊讀)

(四)梳理、總結、擴展

1、總結這首詞的層次與思路。(先引導學生思考,然后教師歸納)

詞作由寫景開始,上闋先概括、再小結(總—分—總)下闋先過渡,由景入情,寫歷史人物,最后深化開掘。整首詞始終洋溢著蓬勃向上、氣貫長虹的豪情與力量。

2、比較閱讀。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寫過一首題為《江雪》的(投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五言絕句描寫了冰封雪凍的千山萬徑,寒江垂釣的孤獨漁夫,言簡意深,請同學們分析,這首詩與《沁園春。雪》在感情基調上有什么不同?(學生思考后回答)

解題思路:柳宗元因參加革新運動失敗而遭貶,他的政治思想和遠大抱負不能實現,內心的苦惱與憤懣反映在詩中,就是那個卓爾不群、孤芳自賞、“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這種差別,主要是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境遇,特別是胸懷的闊狹造成的。

(五)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這首詞。

2、根據自己的印象,寫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數不限。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10

《醉翁亭記》教案

1、識字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詞,句。

3、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虛詞的用法。理解古文中的判斷句。

本節課:(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1、理解文章語言的優美。2、梳理文章結構

3、理會文章中心4、理解寫景抒情的特點。

5、理解歐陽修曠達情懷,與民同樂的積極政治思想。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1、古代漢語中“也”一般用在什么時候(判斷句)舉例

2、請同學解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授新課

一、簡介文章寫作背景,作者

作者: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是一位飽學之士,他一生對我國的文學,做出重大的貢獻。宋代很多著名的文學字都是出自于他的門下,“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而且與“柳宗元,韓愈”合稱為唐宋八大家。曾和范仲淹在朝廷任副宰相,當時范仲淹實行政治改革被罷官,歐陽修替范仲淹向皇帝諫言,并憤怒的斥責一些其他官員,因此也被貶致滁州任太守。

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貶之后寫的一篇散文。

二、互動游戲,熟悉文章結構:

滁州—瑯琊山—泉水—亭—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灑,在乎山水之間)

早晨傍晚的`景色——四季景色——(樂)

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百姓安居樂業,與民同樂,)(沉醉)

三、板書(略)

其實本文是一篇千古名篇,為什么呢,究竟有哪里寫作方面的優點?

四、寫作特點

一切景語皆情語,通過寫景表達情感

回憶前面所學課文有哪些類似之處

拓開想象回答

情感到底是什么情感?

五、討論文章主旨

表現以山水的快樂為樂

表現一種被貶之后樂觀的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表現了一種官員融入百姓生活中,與民同樂的高崇品德。

本課也就是轉繞樂來寫,有哪些樂?

六、討論“樂”

寫了哪些人的樂,哪些樂?

鳥樂,滁人樂,太守樂,/山水之樂,

七、教師總結:

面對國運艱難的時候,歐陽修能在逆境中不但努力治理滁州并取得成。能寫讓民樂為已任,憂國憂民,并寫出這樣的千古名篇。

總結:與民同樂(先天下之樂而樂)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11

【設計思想】

古人行文很講究文氣,或曰氣脈,特別是駢偶句式為主的散文,尤其如此。與此相適應,誦讀課文時要整體整篇地讀,一氣呵成地讀,分段分句、支離破碎地讀容易破壞文氣,所以進行誦讀訓練時一定要把好這一關。

【課時布置】

本文布置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有關岳陽樓的情況

可從岳陽樓上鐫刻的詩詞歌賦談起,也可從岳陽樓的修建歷史談起;可放錄像或多媒體資料,也可由同學介紹。

二、結合課下注釋、工具書正音正字

三、初讀課文兩遍,熟悉文章的.基本內容

四、齊讀或個讀文章,教師進行誦讀指導

五、教師介紹作者情況和相關的背景知識

六、熟讀成誦,也可組織背誦競賽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師生通過討論、串講等方式了解主要內容

三、從表達方式、對比反襯、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主旨,學習本文情景相生的寫法

四、討論

聯系實際生活和個人的生長談談怎樣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怎樣樹立“憂國憂民”的意識。

五、整理文言字詞,積累文化常識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12

一、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在音詩畫的魅力下感悟余光中《鄉愁》的韻律和情感

2.培養學生比較鑒賞能力,理解在不同時期不同人物的鄉愁情結

3.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陶冶其對詩歌藝術美的感悟力

4.強化愛家愛鄉愛國的意識和情感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誦讀詩歌,體味鄉愁

難點:用意象分析法賞析詩歌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方法

借助多媒體教學用具,以讀詩帶動討論,以優美的樂曲創設意境,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文眷戀,對我們華夏民族魂牽夢繞的儒慕之思。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六、具體教學內容及步驟

a)導入

放映flash(《鄉愁四韻》演唱:羅大佑作詞:余光中)

同學們,這首歌好聽嗎?它表達了一個什么樣的主題?(鄉愁)這首充滿了意韻的歌曲的詞,原本就是一位詩人的詩--《鄉愁四韻》,這位詩人,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到了臺灣。從此以后,在他的作品中都充滿了一種思念大陸的鄉愁,這詩人的名字叫:余光中。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現代詩:《鄉愁》。

b)作家簡介(課件顯示余光中照片和文字簡介)

余光中,臺灣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和詩歌評論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臺灣。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陸和臺灣長期阻隔,而詩人又經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鄉之情,是他的詩歌作品中的重要內容。

c)余光中部分鄉愁詩片段欣賞

余光中的許多詩歌中都彌漫著濃厚的鄉愁情緒,我們先一起來欣賞一些片段,感受一下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情緒,以更好的感受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這篇《鄉愁》中的情感。

課件顯示:昨夜,月光在沙上鋪一條金路,渡我的夢回到大陸。

(《舟子的悲歌》)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發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當我死時》)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鄉愁四韻》)

我是神經導電的大陸飲盡黃河水也不能解渴捫著脈搏,證實有一顆心還沒死去還吸收,還呼吸雷雨的空氣我的血管是黃河的支流中國是我我是中國……

(《敲打樂》)

d)聽范讀,劃分朗讀節奏和重音

放映flash的《鄉愁》,請學生各自在書上劃分朗讀節奏和重音,然后課件顯示教師的劃分: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伴隨馬思聰的《思鄉曲》請一生甲朗讀全詩,全班齊讀(正音:啊ya那nei這zhei)

e)用意象分析法具體分析(邊分析,邊課件顯示)

i.四節詩以什么為序?找出標志性詞語。

很明顯,這首詩是以時間的變化、推移來組織全課的,全詩共四節,對應的是四個人生階段: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

ii.詩人為這四個人生階段分別找了一個最能表達鄉愁的對應物,我們稱之為意象,詩人都選取了哪些對應物呢?

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后的船票--后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

iii.根據這四個意象,我們看到了四個什么樣的畫面?

母子別夫妻別生死別故土別

4.全詩的感情最主要的一個字就是“愁”,但四個場面的“愁”有區別嗎?(三、四節和一、二節不同)

a.一、二節是什么感覺的愁?

b.第三節是什么分離?(死別)和親人永遠的分別時,會有什么感覺?第三小節用什么語調去讀?

還請學生甲來讀(伴隨馬思聰的《思鄉曲》)

c.第四節和前面三節相比,感情有什么不同?(一己親情--家國之思)

d.全詩應該怎么樣讀?

先繼續請學生甲讀,再大家齊讀(伴隨馬思聰的《思鄉曲》)

f)我感覺大家在讀的時候,家國之情不到位,對鄉愁的理解不到位。沒關系,我們先來看看,對鄉愁的理解,古人又有怎么樣的思緒呢?

課件顯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傷心欲絕的鄉愁)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迷茫困惑,不知何處是故鄉的鄉愁)

--崔顥《黃鶴樓》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

從何處來?(回鄉后不被故鄉接納的另一種更深沉的悲哀)

--賀知章《回鄉偶書》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

他鄉.(那種四海為家豁達豪邁的.胸襟)

--李白《客中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輾轉反側、揮之不去的鄉愁)

--李白《靜夜思》

g)古人出門游學,四海漂泊,人在旅途不得意,何人不起故園情?對古人失意后的鄉愁我們很好理解。但是,余光中功成名就,他的鄉愁又因何而起呢?他究竟有什么樣的鄉愁情結?讓我們到他的詩中去尋找答案吧?(課件顯示余光中鄉愁詩片段)

“燒我成灰,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繞著那片厚土。那無窮無盡的故國,四海漂泊的龍族叫她做大陸,壯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難叫她做江湖”

(《十年看山》)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淚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聲……”

(《五陵少年》)

昨夜,月光在沙上鋪一條金路,渡我的夢回到大陸。

(《舟子的悲歌》)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發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當我死時》)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鄉愁四韻》)

我是神經導電的大陸飲盡黃河水也不能解渴捫著脈搏,證實有一顆心還沒死去還吸收,還呼吸雷雨的空氣我的血管是黃河的支流中國是我我是中國……

(《敲打樂》)

這是一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眷慕,是血濃于水的民族情結。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是龍的傳人,都是華夏兒女,你們能否體會這樣一種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之愛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然后仍請學生甲讀,最后大家齊讀(伴隨馬思聰的《思鄉曲》)

h)從古到今,中國歷史上每一次大的社會變動都會帶來很多人的遷徙和遠行。那些游子或義無返顧或悲哀啜泣,或無可奈何。縱使心有千千結,也都無一例外地卷入鄉愁這首無言的史詩當中,哽哽咽咽又蕩氣回腸。因為我們的祖先早已把所有龍族的一切都烙上了中國印。(放《鄉愁四韻》)

同學們,無論你們將來是離開了學校,離開了南京,離開了江蘇,還是離開了我們所深愛的中國,我希望,總有兩個字能始終縈繞在你們的心頭,這兩個字就是--鄉愁。

好,同學們,讓我們伴隨余光中的《鄉愁四韻》的歌聲,把這濃濃的鄉情帶入課下,帶到大家以后的人生歷程中去細細品味。

課件顯示:《鄉愁四韻》作詞:余光中作曲并演唱:羅大佑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酒一樣的長江水信一樣的雪花白

醉酒的滋味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滋味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血一樣的海棠紅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沸血的燒痛母親的芬芳

是鄉愁的燒痛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七、布置作業

i.背誦全詩

ii.在周記本上寫下自己的鄉愁感受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將詩歌意象與生活情景的聯想相結合,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2.抓住這首詩“真摯的感情、鮮明的形象和優美的韻律”這三個明顯特征,初步培養學生分析現代詩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深入理解詩歌的內容,深切感受詩人的思鄉愛國之情。

2.培養學生分析現代詩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感受并理解詩歌優美的韻律。

[教學方法]

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助手段,綜合運用反復誦讀、師生互動和教師總結歸納的方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結合學生剛剛學過的《靜夜思》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兩首詩,指出“鄉愁”在中華兒女的身上代代相傳,而臺灣人民的思鄉之情更深切、更感人,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一、反復誦讀,整體感知

先齊讀,再聽配樂朗誦,找出差別,然后請一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誦,聽后師生一起評價,特別注意朗誦時的語氣和節奏。

提問:作者通過哪些具體可感的形象來抒發鄉愁?(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

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

作者是如何安排這些形象的?(以時間為順序)

二、師生互動,想象構圖

1.教師范讀詩歌的第一節。

(1)讓同學們聯系自己在外上學、思念母親的實際情況理解詩歌內容。

(2)請同學說出自己的聯想。

2.請同學朗讀詩歌的第二節,教師進行指導。

(1)構建生活場景理解內容。

(2)補充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加強同學們的語文知識積累。

3.請同學深情地朗讀詩歌的第三節,教師進行指導。

(1)讓同學們想象三五十年之后,母親去世后自己的內心感受,加深對詩歌第三節的內容理解和情感體味。

(2)回顧前三節意象選擇的典型性,加深學生對作文選材典型性的認識。

4.第四節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也是同學們在內容理解上的重難點。

(1)首先應對學生進行引導:作者思念故鄉、想念親人,那為什么不回到他們身

邊呢?僅僅是由于有一道臺灣海峽嗎?

(2)再從作者生世和寫作背景出發,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使同學們真切體會詩人

的思鄉之情和企盼祖國早日統一的強烈愿望

三、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課堂練習]

結合自己的真情實感,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模仿造句。

鄉愁是一杯濃濃的酒

鄉愁是一輪圓圓的月

鄉愁是故鄉那條永遠流淌的小溪

鄉愁是別離時媽媽不斷的揮手

鄉愁是遠走時父親在車站久久的站立

[課堂小結]

正是由于具備了真摯的感情、鮮明的意象和優美的韻律,余光中的這首小詩才會成為海峽兩岸廣泛傳頌的名篇,這也正是我們分析不少現代詩歌的重要途徑。

[課后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鄉愁》和《夜雨寄北》這兩首詩。

板書設計

時間、空間、鄉愁

小時候、母子、異地、郵票

長大后夫妻分離船票真摯的感情

后來墳墓內外墳墓鮮明的意象

現在海峽兩岸海峽

鄉愁是……數量詞、疊詞

我在這頭……在那頭、優美的韻律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14

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感知詩歌內涵,能夠結合詩中的意象構設畫面。

過程與方法

了解作者其人及寫作背景,準確理解這首詩的主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品味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品析詩歌的意境美、結構美和音樂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誦讀,品析詩歌的意境美、結構美和音樂美。

難點:

能通過詩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構思理解詩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林徽因是中國的建筑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很多人認識她,是因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這些光芒耀眼的名字。今天讓我們走近林徽因,來學習這篇課文《人間四月天》。

(二)初讀課文

【作者簡介】

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后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她的文學著作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僅51歲。

【創作背景】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最初發表于《學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關于本詩的創作意圖,學界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為悼念徐志摩而作。徐志摩罹難,是為了趕赴林徽因舉辦的演講會,而當林徽因得到徐志摩遇難的消息后,悲痛欲絕得昏倒在地上,還委托丈夫去出事地點撿了一塊飛機殘片,把它掛在臥室的墻上。情深至斯,令人無限嘆惋,因此不少人在讀《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時,堅信這首詩是為徐志摩而作。另一說是為兒子的出生而作。其子梁從誡在《倏忽人間四月天》中說:“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后的喜悅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件事。”

【標題解讀】

“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艷麗、豐碩與富饒,不少人認為詩中的“四月天”是指代徐志摩,大概是對“徐林戀”念念不忘,仍然記得徐志摩《偶然》中“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以及林徽因悼念徐的《別丟掉》中那句“你仍得相信,山谷中流著,有那回音。”故而,人們借用“四月天”來指代兩人未能圓滿的愛戀。

總而言之,不論為什么寫作,這都是一首“愛”的頌歌。

【預習與交流】

(1)請給下面加粗字注音。

娉婷(pīng)鮮妍(yán)冠冕(miǎn)呢喃(ní)

(2)解釋下面的詞語。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態美。

鮮妍:鮮艷。

呢喃:本課形容燕子的叫聲。

(三)精讀課本,貫通全文

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

1.詩中的“你”指代哪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交流點撥】

指代“人間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煙”“鮮妍百花”“新鮮初放芽的綠”“一樹一樹的花開”“燕呢喃”“愛,暖,希望”,突出了“你”嬌柔、溫和、靜雅的特點。

2.詩歌運用了哪些意象描繪意境?

明確:

意象:四月天、風、云煙、星子、細雨、花、月圓、新芽、白蓮、燕。

3.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人筆下的意境,以及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樣的四月,該如蘇東坡筆下的江南春景。明凈、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蓮花一樣,美麗、帶著愛的光輝。

這樣的季節里,“你”已超越了這樣的季節:“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伴春飛翔的燕子,美麗輕靈,帶著愛、溫暖和希望。

這首詩是林徽因寫給自己的長子梁從誡的,用來表達她對孩子的無比的喜愛之情,以及從兒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4.請同學們再品讀詩歌,仔細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內涵和主題。

明確:

這首發表在1934年《學文》上的作品,是為兒子梁從誡的出生而作,以表達對兒子降臨人世的喜悅和對兒子深深的期望。

因此,本詩是一首表達母愛的親子之詩,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首對生命的贊歌。表達了對兒子的無比喜愛和從兒子身上看到的生的希望和活力。

(四)細讀課文

1、這首詩給人的感覺很美,你認為它美在哪里?

【交流點撥】

音樂之美:本詩韻腳工整,格律和諧,讀來朗朗上口;

意象之美:選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詩,色彩柔和,動靜相宜,晝夜雨雪都寫得極其純凈美好,營造出一個優美的意境;

句式之美:“黃昏吹著風的軟”“細雨點灑在花前”“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以異于尋常的倒裝句式帶來一種新奇的閱讀美感;

情感之美:本詩所抒發的情感,是母愛也好,愛情也好,都不失為一份輕柔、純美、真摯的動人情感。

2、詩人為我們呈現出了什么樣的人間四月天圖景?結合詩句分析。

【交流點撥】

詩人給我們呈現出一幅清新明麗、溫潤豐美的人間四月天圖景。

和煦的微風在春光里飛舞,黃昏的云煙彌漫,繁星在夜空閃爍,細雨灑落花瓣;百花潤澤鮮艷、婀娜多姿,夜夜的月光皎潔明凈,草是鵝黃、芽是嫩綠、蓮是潔白,繁花一樹樹綻放,春燕一雙雙呢喃,這些景和物都給人一種溫馨柔媚的感覺。

(五)研讀。

1、文章用了什么創作技巧?【明確】

第二人稱,與“你”對話。在呢喃、在絮語中吟唱出作者對“你”的情感。“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句贊頌,引出對“你”的描繪,“笑聲點亮了四面風”“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作者將四月天里所有美好的事物化作心中的“你”的圖景:帶著百花的冠冕而來,笑聲點亮四面風,是輕柔的,是溫暖的,是搖曳的,帶來希望。

多重比喻,具體了“你”形象。“你”如“四月早天里的云煙”,變化萬千,是或喜或嗔的形態寫照;“你”像“雪化后那片鵝黃”,溫暖嬌妍,是美好形象的生動描繪;“你”是“新鮮初放芽的綠”,青翠欲滴,是生機活力的特質刻畫;“你”還是“愛、暖、希望”,濃烈真摯,是滿載情誼的真情描摹。

捕捉意象,動靜結合。本詩意象瑰麗多姿:“四月天”“云煙”“鮮妍百花”“白蓮”“燕”,意象與意象的串聯,編織成暖春圖。朦朧的“云煙”、“吹著”的“風”、“閃”動的“星子”、“灑在花前”的“細雨點”,呈現出一種輕柔飄逸的動態之美;“夜夜的月圓”、“期待中”的“白蓮”,又是一種靜謐寧和的靜態之美。動靜結合之中,抒發了愛的真諦。

2、請同學們再品讀詩歌,仔細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內涵和主題。

明確:

這首發表在1934年《學文》上的作品,是為兒子梁從誡的出生而作,以表達對兒子降臨人世的喜悅和對兒子深深的期望。

因此,本詩是一首表達母愛的親子之詩,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首對生命的贊歌。表達了對兒子的無比喜愛和從兒子身上看到的生的希望和活力。

拓展延伸

作為新月詩派的重要人物,林徽因以其輕靈溫婉的筆觸留下不少經典詩作,而新月詩派中另一位詩人——卞之琳,也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經典篇章。請同學們品讀卞之琳《斷章》,比較這兩位詩人各自的詩歌特點。【交流】

徐志摩《再別康橋》,卞之琳《半島》等。“新月派”詩歌提倡新格律詩,主張“三美”:即音樂美(音節)、繪畫美(辭藻)、建筑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

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篇15

●復習目標:

1、掌握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翻譯,教給同學復習方法。

2、理清課文思路,理解課文內容。

3、針對本文的寫景和中心進行遷移,強化內容理解,并培養學生聯想能力。

●復習重點:

1、掌握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翻譯,教給同學復習方法。

2、理清課文思路,理解課文內容。

●復習難點:

1、表述與遷移。

●復習方法:

1、練習法;2、分類整理法;3、提問法;4、重點強化法等。

●復習環節:

字詞練習.----句子復習.----理解課文內容----遷移練習.----課文理解練習

●教學過程:

一、齊背課文

二、字詞練習

1、做練習篇子;2、訂正打分;

3、強調易錯的字詞;4、總結歸類,教給學生復習方法。

三、翻譯句子

1、出示要翻譯的句子;

2、逐個進行翻譯;

3、這些句子的&39;特點,教給學生抓重點句的能力。

四、理解課文內容

1、各段段意;

2、文章的行文思路;

3、文章的中心。

五、內容遷移

1、景物的遷移;

2、中心的遷移。

六、段落閱讀

1、學生獨立思考

2、明確答案。

七、作業 :1、把九個重點句子寫在作業本上;

2、按照老師教給的復習字詞和句字的方法復習《出師表》。

八、教學反思:

999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口信网(kousing.com) - 行业资讯_行业展会_行业培训_行业资料 | 重庆LED显示屏_显示屏安装公司_重庆LED显示屏批发-彩光科技公司 重庆钣金加工厂家首页-专业定做监控电视墙_操作台 | 一路商机网-品牌招商加盟优选平台-加盟店排行榜平台 | 钛合金标准件-钛合金螺丝-钛管件-钛合金棒-钛合金板-钛合金锻件-宝鸡远航钛业有限公司 | 深圳美安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喷码机,定制喷码机,二维码喷码机,深圳喷码机,纸箱喷码机,东莞喷码机 UV喷码机,日期喷码机,鸡蛋喷码机,管芯喷码机,管内壁喷码机,喷码机厂家 | 算命免费_生辰八字_免费在线算命 - 卜算子算命网 | 温州中研白癜风专科_温州治疗白癜风_温州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_温州哪里治疗白癜风 | 污泥烘干机-低温干化机-工业污泥烘干设备厂家-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TYPE-C厂家|TYPE-C接口|TYPE-C防水母座|TYPE-C贴片-深圳步步精 | 厦门ISO认证|厦门ISO9001认证|厦门ISO14001认证|厦门ISO45001认证-艾索咨询专注ISO认证行业 |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 | 大立教育官网-一级建造师培训-二级建造师培训-造价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考试培训 | 郑州墨香品牌设计公司|品牌全案VI设计公司 | 环氧乙烷灭菌器_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器 _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_清洗工作站_医用干燥柜_灭菌耗材-环氧乙烷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_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专业的压球机生产线及解决方案厂家-河南腾达机械厂 | IHDW_TOSOKU_NEMICON_EHDW系列电子手轮,HC1系列电子手轮-上海莆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12cr1mov无缝钢管切割-15crmog无缝钢管切割-40cr无缝钢管切割-42crmo无缝钢管切割-Q345B无缝钢管切割-45#无缝钢管切割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石家庄律师_石家庄刑事辩护律师_石家庄取保候审-河北万垚律师事务所 | 聚合氯化铝价格_聚合氯化铝厂家_pac絮凝剂-唐达净水官网 | 小小作文网_中小学优秀作文范文大全 | 知企服务-企业综合服务(ZiKeys.com)-品优低价、种类齐全、过程管理透明、速度快捷高效、放心服务,知企专家! | 节流截止放空阀-不锈钢阀门-气动|电动截止阀-鸿华阀门有限公司 | 【德信自动化】点胶机_全自动点胶机_自动点胶机厂家_塑料热压机_自动螺丝机-深圳市德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扒渣机厂家_扒渣机价格_矿用扒渣机_铣挖机_撬毛台车_襄阳永力通扒渣机公司 | 咖啡加盟,咖啡店加盟连锁品牌-卡小逗 | 深圳标识制作公司-标识标牌厂家-深圳广告标识制作-玟璟广告-深圳市玟璟广告有限公司 | ERP企业管理系统永久免费版_在线ERP系统_OA办公_云版软件官网 | 压滤机-洗沙泥浆处理-压泥机-山东创新华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齿轮减速电机一体机_蜗轮蜗杆减速马达-德国BOSERL齿轮减速机带电机生产厂家 | 无缝方管|无缝矩形管|无缝方矩管|无锡方管厂家 | 苏州伊诺尔拆除公司_专业酒店厂房拆除_商场学校拆除_办公楼房屋拆除_家工装拆除拆旧 | 斗式提升机_链式斗提机_带式斗提机厂家无锡市鸿诚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 产业规划_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投资选址及规划招商托管一体化服务商-中机院产业园区规划网 | 骨密度仪-骨密度测定仪-超声骨密度仪-骨龄测定仪-天津开发区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装配线-直流电机自动化生产线-东莞市慧百自动化有限公司 | 精密模具-双色注塑模具加工-深圳铭洋宇通 | 长沙一级消防工程公司_智能化弱电_机电安装_亮化工程专业施工承包_湖南公共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京科脑康神经内科医院-哈尔滨治疗头痛医院-哈尔滨治疗癫痫康复医院 | 【中联邦】增稠剂_增稠粉_水性增稠剂_涂料增稠剂_工业增稠剂生产厂家 | 酒糟烘干机-豆渣烘干机-薯渣烘干机-糟渣烘干设备厂家-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设备厂家-宜兴市福源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