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初中教案內容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預測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應對突發情況。小編給大家分享初中教案內容參考,方便大家參考初中教案內容怎么寫。

初中教案內容

初中教案內容篇1

1、三角形的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或重合),叫三角形。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條高。重點:三角形高的畫法。

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穩定性。如:自行車的三角架,電線桿上的三角架。

4、邊的特性: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5、為了表達方便,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6、三角形的分類:

按照角大小來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按照邊長短來分:三邊不等的△,等腰△(等邊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等邊△的三邊相等,每個角是60度。(頂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7、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8、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9、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10、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每個三角形都至多有1個直角;每個三角形都至多有1個鈍角。

11、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2、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4、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有關度數的計算以及格式。

15、圖形的拼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16、用2個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17、用2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長方形、一個大三角形。

18、用2個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正方形。一個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19、密鋪:可以進行密鋪的圖形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邊形等。

初中教案內容篇2

【導學目標】

1.學習人物心理、動作描寫方法。

2.領悟楊利偉嚴謹、科學的態度。

3.激發愛國熱情,探索宇宙奧秘的求知欲望。

【學習重點】

1.品味文中富有詩意和飽含激情的語言。

2.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精神和敢說敢做、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個高尚的人。

【課時計劃】2課時

教法指導:

1.自主學習讓學生圍繞“自學互研”中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

(1)學生帶著導學目標,認真閱讀課文及相關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鍵段落、句子、詞語,盡量獨立完成步驟二中的思考題,準備展示交流。

(2)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合作探究時解決。

2.合作學習

(1)每個小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驟二中的答案,同小組內其他成員在小組長的統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驟三中的思考題。

(2)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有分歧不能達成一致的,小組討論;小組內不能達成一致的,組長記錄下來,以備全班討論時交流。

(3)全班討論時,教師不能一下子給出答案,在學生思維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點撥引導,達到啟發思維的目的。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時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生難字詞

(1)字音

熾熱(chì)輪廓(kuò)模擬(mónǐ)遨游(áo)

嚴謹(jǐn)稠密(chóu)瞬間(shùn)概率(lǜ)

(2)詞義

概率:又稱或然率、機會率、機率(幾率)或可能性,它是概率論的基本概念。

燒灼:是指高溫炙燙。

瞬間:形容剎那間、須臾、一眨眼的工夫。

稠密:又多又密;數量多密度大。

嚴謹:形容態度謹慎、細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遨游:漫游,游歷。

千鈞重負:比喻很沉重的負擔。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責任。

耐人尋味:意味深長,值得人仔細體會琢磨。

驚心動魄: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2.作者名片

楊利偉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男,漢族,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F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3.背景鏈接

2003年10月15日09時整發射升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地面,搭載物品: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一面聯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農作物種子等。這次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指導朗讀

(1)老師領讀重點段落: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讓學生聽讀;

(2)請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讀“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部分,讓其他學生模仿。

2.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思考:

1.文章有哪幾個小標題?

【交流點撥】(1)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2)我看到了什么

(3)神秘的敲擊聲

(4)歸途如此驚心動魄

2.太空一日,充滿緊張與意外。閱讀課文,找找看楊利偉遇到哪些意外?相應的又有哪些心理活動或舉止?

【交流點撥】(1)我全身用力,肌肉緊張,整個人收縮得像一塊鐵。

(2)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了共振。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

(3)它急劇減速,產生了近4G的過載。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4)隨后發生的情況讓我非常緊張--右邊的舷窗開始出現裂紋。

(5)接著飛船“嗵”的一下落地了。我感覺落地很重,飛船彈了起來。

3.畫出文中體現航天員嚴謹科學態度的句子。

【交流點撥】(1)在它第二次落地時,我迅速按下了切傘開關。

(2)如釋千斤重負,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覺得這個過程很耐人尋味。

(3)飛行回來后我詳細描述了這種難受的過程。

(4)經過分析研究,工作人員認為,飛船的共振主要來自火箭的振動。

(5)隨后他們改進技術工藝,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神舟六號”飛行時,情況有了很大改善。

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層探究

1.近地時,飛船靠什么擺正的?

【交流點撥】主傘變成雙吊擺正飛船。

2.描寫飛船落地時,哪三個短語準確寫出了落地順序?

【交流點撥】(1)離地面5公里;

(2)飛船離地面1.2米;

(3)飛船停住了。

3.“那一刻四周寂靜無聲,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边@句話用了哪一種寫作手法?有何作用?

【交流點撥】環境描寫,寫出了我經歷生死攸關后內心的平靜、沉著。

4.歷盡艱難的飛船成功返回,少不了“我”的操作。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交流點撥】我是一個冷靜、沉著、勇敢、有毅力的中國優秀航天員。

步驟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總結課文

通過神舟五號成功發射與返回,表現了航天員楊利偉不僅沉著、冷靜、勇敢、有毅力,而且嚴謹。贊揚了我國航天技術的飛躍發展。

2.拓展延伸

(1)結合課文內容,請你向楊利偉寫一段頒獎詞

【交流點撥】向楊利偉勇敢的行為敬禮,他用自己的行動讓我們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用自己的腳步帶領我國航天載人技術攀向了更高的山峰,是他們這些勇敢的航天員,讓我們明白,生命也許真的需要冒險,是去征服自然,也是為了挑戰自我。

(2)寫一句勵志語句送給自己、勉勵自己。

【交流點撥】①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②每個人注定都要經歷一番失敗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③只要經歷,即使是失敗,也從不會是無益的。

④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

(3)查閱我國載人航天發展史:

【交流點撥】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隨著“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將依次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

“神舟十一號”飛船已于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板書設計

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擊聲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沉著冷靜

初中教案內容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紙的發明和改進、華佗和張仲景的成就,

從而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紙的發明對人類文明史做出哪些貢獻?”

培養學生從特定的歷史條件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秦漢時期文化的繁榮昌盛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和非凡的創造力。

(四)教材重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1)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

(2)地動儀

2、難點:涉及到科技名詞和物理學原理,而初一學生沒有學習物理,對于利用物體慣性來對地震波進行遠距離測量的原理難以理解,因此是本課的難點。

3、解決辦法

(1)這一課的重點問題學生比較熟悉,可學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識點,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形成完整的概念。

(2)采用直觀教學法,利用幻燈、掛圖等幫助學生理解有關內容。

(3)地動儀的構造原理和一些專門的科技名詞,以教師講述為主,但必須做到概念準確。

(4)用歸納法,讓學生多做、多讀、多講,最后在教師的幫助下,概括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一起讀本課的引言,然后教師概述)我們已經學過的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方面的情況,這個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正是文化大發展的有利條件。從18、19課,我們都來學習秦漢時期的文化。

2、講授新課

(提問)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什么?

(板書)(一)、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

(板書)1、從竹簡到紙的發明

前面我們講過甲骨文。后來人們又把文字寫在竹木簡、帛上。帛是絲織品,比竹木簡輕得多,可又太貴了。使學生了解紙的發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著出示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

1)紙是怎樣發明的?

2)紙的出現對人類有哪些貢獻?

(板書)2、蔡倫改進造紙術

公元1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后來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人們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接著又讓學生思考第2個思考題:造紙術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請同學們回答后教師歸納):造紙術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板書)(二)、《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時期,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有很多數學成就在當時世界上是先進的。并且傳到了十幾個國家被當作教科書。

(板書)(三)、地動儀

請同學們思考:在發生地震時,我們怎樣才能感知?

東漢科學家張衡又發明了地動儀。

(板書)(四)、華佗和張仲景

首先向學生點出:中國醫藥學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獨具特色,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秦漢時期,中國有很多醫學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響的是張仲景和華佗。

華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藥劑,五禽戲

醫圣張仲景(東漢)著有《傷寒雜病論》,在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

課堂小結

秦漢時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繁榮,使得這一時期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化成為可能,這是秦漢人民留給后人的一筆珍貴遺產,也是我國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

人教版初一下冊歷史教案

初中教案內容篇4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新的學習環境、新同學與新的班級

2、與同學友好相處,對新的學校和班級產生一定的歸屬感

3、對初中生活充滿興趣,滿懷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二、【重點】:

認識新環境

三、【教學難點】:

珍惜新友誼

四、【教學方法】:

事例分析法;講解法;討論法

授課理念:堅持“還課堂于學生”的教學理念,立足于學生的“學”,在開放性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真實體驗。構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模式。

五、【教學過程】:

(一)初中生活新體驗

1、當你踏入中學的校門,你已經是一名中學生了,進入新的環境,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2、你喜歡現在的學校嗎?喜歡這里的老師和同學嗎?

小結:初中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我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新的學校,組成了一個新的集體。也許我們還對過去的伙伴依依不舍,但更應高興的是,我們又結識了許多新的老師和同學。我們將在這個新集體__同學習、共同生活,度過人生發展的“黃金時期”。

(二)珍惜新友誼

同學們怎么樣才能盡快地熟悉起來呢?我們將要進行“破冰行動”,讓大家盡快熟悉起來。

游戲方法:老師任意讓一名同學站起來自我介紹及簡要說明他與本班第一個同學的認識經過,下來是被提到的同學以此類推,5分鐘后第一環節結束。第二環節比賽看誰記住剛才提到的人名多。

注意:其中一組介紹的時候,其他組的同學也要認真記住自我介紹的同學的名字,不可以記在本子上。

算一算你記住了多少新同學的名字?他們是誰?

小結:在我們這個新的班級里,有這么多新的同學聚在一起是一種緣分,讓我認識你,也讓你認識我,從記住對方的名字開始,大家就成為了好兄弟,好姐妹。

(三)、組織學生圍繞“中學與小學的差異”分小組討論。

指導學生著重從“開設的課程、上課時間、學習特點”等方面探討中學與小學的不同之處。

(四)、學習新課程

(1)明是非,即明白成長過程中和現實生活中的是非問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2)表達是非,即應對考試

2、想不想學好本門課程?為中考,拿滿分

3、如何學好本門課?

諧音(貝多芬,馬克思)

總結:通過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新的同學,結交了新的朋友,老師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學們能各盡其能,團結協作,共同進步。

(可在《明天會更好》的歌聲中結束)。

向你推薦的相關文章

初中教案內容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基本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結構。

2、通過猜謎和了解學習歷史的作用,學生能夠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有利于以后教學。

3、學生能夠明確歷史社會課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要求,包括上課要求、作業要求和評價標準。

教師自我介紹(拉近師生距離,出自南浦)

環節一、瀏覽課本,了解內容。

1、學生瀏覽教材,了解教材內容和結構,找出七八年級教學內容最大的不同和聯系。問題:瀏覽課本目錄,找出七八年級教學內容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有何聯系?

2、教師對學生進行看書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

3、教師引導學生列出教材的基本結構。

第一單元

導語

第一課

第二課

探究一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第四單元附錄

環節二、了解作用,產生興趣

1、猜謎游戲

通過猜歷史類謎語,促使學生對學習歷史產生興趣。

晉室東渡(猜一歷史人物)——司馬遷

秦檜乞和君王意(打一常用詞語)——拜金主義

太白全集(打一清代人物)——————李鴻章

湘云筆錄(打一史學名著)——————史記

全是山東兵(打世界古代一國家)——————普魯士

諸葛入蜀廢舊法(打一世界近代史名詞)———————————明治維新

勤勞去百病(猜一歷史人物)——辛棄疾

泰山騰空(猜一歷史人物)——岳飛

全班考上大學(猜一歷史人物)——畢升

脫離險境(猜一古地名)——臨安

剛交十二月(猜一歷史人物)——方臘

木蘭無長兄(猜一字)——歌

絕非假冒(猜一歷史人物)——(宋)真宗

通過分析時事材料,了解歷史古為今用的作用。

初中教案內容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水的電解實驗探究活動認識水的組成。

2、通過自學、討論等形式了解單質、化合物的區別。

3、通過查閱“水的組成揭秘”等資料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與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活動分析水的組成

【教學難點】

認識事物的科學的思維方法的形成

【實驗準備】

水電解器簡易裝置、10%的NaOH溶液、火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板塊Ⅰ引入:多彩水世界

內容1:請你欣賞——明白學習對象

(電腦顯示圖片資料)

①教材第三單元的封面

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組材(與水有關的風景圖片如水電站、噴灌圖、水產養殖、海濱浴場等等)

師:我們欣賞到的資料的主題是什么?

生:水

【點評】

俗語說:“熟悉的地方無風景”。水是學生最熟悉不過的物質了,但教師用豐富的素材讓學生感知學生熟悉學習對象,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用科學家的眼睛來探視水的未知和魅力。

內容2:浮想連翩——認識水是生命之源

師:地球上適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氣、水和適宜的溫度。

師:(播放火星車在火星上拍攝照片,及證明火星曾經有水的證據的報道)同學們看到這些資料和報道后對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學生印象肯定不同,讓他們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涼,火星上也許從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礦、火星沒有地球有生機……

師:科學家為什么在火星上搜尋曾經有水的證據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過。

師:美國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已經找到了火星原來有水的痕跡,之后在報刊上很快出現了“地球人原來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請同學們想一想,這種猜的最核心的依據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點評:教師應用近期媒體報道的美國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探測的最新工作進展,讓學生通過對比,聯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內容3:高談闊論——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①水的作用

師:同學們吃過新疆葡萄干嗎?

生:吃過,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師:是的,很好吃,新疆哪個地方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長,但是新疆這片廣闊的大地上,適宜種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生:交流、討論,最后形成的意見是——缺水。

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正確,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產出來的葡萄用來釀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來飲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資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資源很豐富,如我們的家鄉。但有些地區又極端缺水,難以適宜人類居住,比如我國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古代有許多城池都被廢棄了,原因就是自然環境嚴重惡化,缺水造成的。你們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嗎?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極地的冰蓋、空氣中的水等等。

師:同學們概括了很多,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據你們所知,還有什么地方有水嗎?

生:蔬菜里有水、果凍里有水、人體里有水、紙張里有水、結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師:大家分析很有道理,這些水與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樣,叫“結合水”。

師:請同學們分析三峽樞紐工程的意義。

生:先討論、交流,后概括:發電、抗旱防洪、灌溉、調節氣侯,航運、旅游……

【點評】

教師先從具體的事例——新疆葡萄入手,讓學生認識水資源的寶貴,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資源的兩種存在形式,當然,“結合水”只給學生作了簡單的交待,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三峽樞紐工程的意義”,使學生結合身邊的具體事例體會出水的無窮價值,而且把愛護水的這一價值觀也寓于其中。

板塊Ⅱ實驗探究:水的組成

內容4:猜測水的組成

師:給出水的化學式——H2O,請學生猜測水的組成。

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組成,由H2O組成,不知道,……

師:介紹電解水簡易裝置,接通電源。

生:看到兩極產生氣泡,正極慢,負極快。

師:兩極產生的氣體是什么?水蒸氣還是其它氣體?

【點評】

猜測是探究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師引導學生猜測,則是挑起學生的思維矛盾,這樣為下一步探究開發了素材,也激發學生探究欲。

內容5:(電解水的過程中)學習科學家研究水的組成的思路。

師:指導閱讀P45-46頁資料“水的組成揭秘”。

生:閱讀。

師:我們一起推測一下拉瓦錫設計實驗前的想法。

生:討論。

師-生:既然“易燃空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條件下,能否得到“易燃空氣”;如果能設計一個方案從水中得氣體,并證明它是“易燃空氣”,那么也就證明了水的組成了。

師-生:從上述思路中我們可以整理出科學家的探究過程提出假設→設計方案→探究實驗→現象論證→結論推理

師:我們的實驗正是按拉瓦錫的思路進行驗證。

初中教案內容篇7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戰國時期的起止時間,記住“戰國七雄”,理解戰國戰爭的特點及其影響,了解“合縱”和“連橫”的含義及重要表現。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七國關系及戰國時期戰爭、外交特點的分析,培養和提高分析能力。學習和初步掌握制作歷史圖表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戰國戰爭史的學習,進行馬克思主義戰爭觀的初步教育。通過孫臏、張儀等人的事跡,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戰國”和“戰國七雄”的含義;戰國時期的戰役和軍事家。

難點:“合縱”和“連橫”的含義。

授課類型:新課。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戰國形勢圖掛圖;制做本課課件;整理有關戰國史實的成語;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戰國時期的成語;用竹木等材料仿制一些古代兵器。

教學方法:講述法、討論法、問題探究法多法結合。

教具(媒體):計算機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一節課里我們學習了很多春秋時期的成語,像“退避三舍”、“一鳴驚人”、“臥薪嘗膽”等。今天我們將了解到更多的成語,如“圍魏救趙”、“紙上談兵”、“負荊請罪”等,讓我們一起來發掘這些成語里面隱藏的精彩故事。

學習新課

(教師引導過渡)復習以前所學知識,幫助學生弄清“戰國”概念,課件如下展示:

一、“戰國七雄”(課件顯示標題)

1.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戰國七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諸侯,中國的歷史地圖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的諸候國。但是經過春秋時期三百來年的爭霸戰爭,大國兼并小國,強國吞并弱國,到戰國開始的時候,諸侯國已經為數不多。主要的有齊、楚、秦、燕、韓、趙、魏七個大國。(課件展示“戰國形勢圖”)。

教師提問:(1).戰國時期周王的地位怎么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亦(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周末風俗”條)——無足輕重。

(2).為什么諸侯國會越來越少——統一的趨勢日漸明顯

2.同學們仔細對比春秋形勢圖和戰國形勢圖,發現有什么明顯的不同嗎?

學生提問:為什么晉國沒有稱雄?

(教師講述)七國中,齊楚秦燕,大家已經熟悉,春秋時期的晉國在戰國地圖上已經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原來晉國已經被它的三家大夫韓氏、趙氏、魏氏瓜分,一分為三,形成了韓、趙、魏三個諸侯國。歷把這件事叫做“三家分晉”。

歷把這七個強國并稱為戰國七雄,七雄并立是戰國期的基本形勢。

3.學生認真觀察課件投影,了解七國及其地理方位:齊國在東,楚國在南,秦國在西,燕國在北,韓、趙、魏三國在中間。(老師看圖講解,輔之順口溜“齊楚秦燕韓趙魏,東南西北到中間”,指導學生掌握記憶方法)。

(教師引導過渡)戰國,顧名思義,有戰爭的國,這里的“戰”主要是指戰爭頻繁,爭斗激烈,學習戰國的歷史,必須了解戰國的戰爭。

二、戰國時期的戰爭(課件顯示標題)

請大家閱讀教材40頁的小字部分的兩個戰役,了解戰國戰爭的盛況,然后總結出戰國戰爭有哪些特點(先請學生用精簡的語言概述戰爭過程,然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戰爭的特點)

戰國時期戰爭的特點:(以學生歸納出來的為序,教師重點對謀略和兵器進行講解。)

(課件展示)

a.兵器(青銅兵器改進、鐵兵器出現)——武器的改進

(學生展示自制古代武器,并簡介戟,戈,矛,刀,劍的特點和用法)

b.兵種(步兵,騎兵)——軍隊構成的變化

c.人數多、規模大、修建工事、爭奪激烈

d.戰役的發生(圍魏救趙,長平之戰)

e.重要軍事家的涌現(孫臏、白起)

學生講述孫臏,田忌的故事

f.謀略(“圍魏救趙”、“反間計”;“合縱”“連橫”)

課堂辯論(旨在培養學生辯證的歷史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

有人說,戰國時代把人們帶進了戰亂,對社會起了破壞的作用,延緩了歷史的發展。有人說,戰國時代“在戰斗中成長”,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你的觀點如何呢?

(觀點相同的同學組成一組,兩小組之間展開辯論。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小結:有延緩作用,更有推動作用。推動作用遠遠大于延緩作用。各國為了爭霸的需要,競相改革,發展經濟,增強軍事實力,競相重用人才,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文化的進步;大國爭霸、兼并的過程,也是國家趨于統一的過程。

(教師引導過渡):戰國的戰爭除了在戰場上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外,戰爭的背后,各國間進行著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就是激烈程度和影響力不亞于戰爭的“合縱與連橫”。

三、合縱與連橫(課件顯示標題)

1.正當各國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秦國卻逐漸占據了主動,為什么呢?因為秦國出了個張儀(投影張儀圖片)

張儀游說各國,破壞了六國的聯盟,使得六國聯合抗秦的謀略破產,具體是怎么回事,同學們還是通過閱讀教材去了解吧。

2.指導學生重點理解什么叫“合縱”,什么叫“連橫”(課件出示“合縱連橫”示意圖,教師據圖講述):合縱就是東方六國聯合抗秦,(“合眾弱以攻一強”)。這種聯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是從南到北的縱向聯合,所以叫做“合縱”。合縱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蘇秦。蘇秦奔走于東方多國之間,身佩六國相印,在他的游說推動下,東方各國一度合縱攻秦,迫使秦國吐出一些占領的地方,使秦國遭到一定的挫折。

連橫就是勸說一國幫助秦國進攻其它各國(“事一強以攻眾弱”)。這種結合是西邊的秦國與東邊各國之間橫的連合,所以叫做連橫。連橫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國人張儀。秦國用張儀為相,讓他推行連橫政策。當時東方的齊楚兩大國結成聯盟,秦國要跟齊國爭雄,必須先破壞齊楚聯盟。張儀連橫政策最成功的一著便是把齊楚聯盟給破壞了。

3.六國合縱抗秦為何未成功?

(秦國用賄賂、威脅的手段破壞合縱,各個擊破;五國間利益不一致,立場不堅定)

(教師講述)合縱連橫的斗爭,持續了很長時間。各國一會兒加入合縱,跟楚國搞聯合,跟齊國搞聯盟,一會兒又跟秦國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復無常?!俺啬撼钡某烧Z就是這么來的?!贿^,雖然斗爭很復雜,情況多變化,形勢發展的總趨勢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斷的軍事斗爭和復雜的合縱連橫斗爭中,楚國和齊國先后衰落下去,秦國卻-越強。

課堂小結

(課件出示知識要點,教師概述)

戰國宏大而壯觀的戰爭,變化多端的謀略,足智多謀的軍事家令人難忘,但是我們都知道,無論在何時,戰爭帶給人民的,永遠都是無盡的痛苦和災難,在連綿不絕的戰爭歲月中,受煎熬的始終是老百姓,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和平,一直都是我們共同的期望。

初中教案內容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白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能發現許多的知識。請同學們仔細觀察P28頁的這幅圖,你能從圖中發現哪些有趣現象?

2、(學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頁的主題圖)是啊,在游樂場里,空中飛舞著的蜻蜓風箏、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里面就蘊含著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對稱?!景鍟簩ΨQ】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跟對稱有關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一)認真觀察,體驗對稱。

觀察圖形,發現特點。

(1)看書第29頁的樹葉、蝴蝶、天安門的圖,這些圖形它們在外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數學特點,你能發現嗎?

(2)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圖案上觀察。

(3)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發現。

樹葉圖:以樹葉中間葉脈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圖:以蝴蝶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門城樓圖:以天安門城樓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師小結。

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的一條直線對折后,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初中教案內容篇9

《蠟燭》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

2、分析品味重點語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標:

1、分析人物動作描寫,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2、體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三)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珍視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衛世界和平。

二、重點難點:

通過分析人物外貌、動作描寫,品味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三、教學媒體:投影儀、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上第三課《蠟燭》。你們應該都有用過蠟燭吧,那我考考你們:我們經常什么時候、什么場合用到蠟燭?(提問:讓學生思考后回答)

【明確】蠟燭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們過生日,家里辦喜事時要用蠟燭-----這里蠟燭起著烘托喜慶氣氛、祝福的作用;當發生意外事故,家人親朋好友不幸逝世時,人們點蠟燭是用來寄托懷念、哀思。此外,我們由“蠟燭”還可以聯想到人們常常借蠟燭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借燭烘托出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溫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借蠟燭寫離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蠟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這篇課文為什么以“蠟燭”為題,有什么深意呢?(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用5分鐘時間瀏覽下這篇課文,并給每段段落標上序號。)

(二)簡介課文背景資料:

1944年9月,蘇聯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蘇軍進入南斯拉夫領土達成協議。隨后又在克拉約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動計劃,10月5日,簽署了關于保加利亞軍隊參加對南斯拉夫領土上的德軍作戰的南保協定。

貝爾格萊德戰役的企圖是:通過蘇、南、保三國軍隊的共同努力,粉碎“塞爾維亞”集團軍積集群,解放被占領的塞爾維亞地區和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前往駐希臘的“Ε”集團軍群的交通線,不讓該集團軍群從巴爾干島南部退卻。這樣,就構成了蘇、南軍隊統一的作戰正面,并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爾后爭取本國的完全解放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識記詞語(正音、解詞):

鞠躬(jūgōng):彎身行禮.瓦礫(w?lì):破碎的磚頭瓦片.

鞠躬(jūgōng):彎身行禮.地窖(jiào):保藏薯類,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精疲力竭(jié):形容非常疲憊,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也作“精疲力盡”。名副其實(fù):名聲,名義和實際完全一樣。副:相稱,符合。

永垂不朽(chuí):形容人的名聲、精神、事跡永遠流傳不會磨滅。垂:流傳。

顫巍巍(chànwēi):抖動搖晃(多用來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動作).

(四)整體感知:

1、戰爭是殘酷的野蠻的,它帶給人類的是屠殺、是毀滅。同學們請看下這些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圖片。當看完這些圖片時,也許你們就會對這篇課文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明確: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寫一位蘇聯青年紅軍戰士,為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一位南斯拉夫婦女不忍其暴尸戰場,不顧年老體弱,艱難地將其掩埋,并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喜燭點燃在戰士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文章主題贊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斗的友誼,歌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2、文中的老婦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老婦人渴望解放、和平、對蘇聯紅軍烈士滿懷敬意,奉獻愛意。表現出深沉、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3、自由談

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提示:

炮火連天,環境危險

年老體弱,掩埋艱難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額)

燃起蠟燭,意義特殊(珍藏45年的結婚喜燭)

徹夜守墳,陪伴烈士

4、文中老婦人對烈士的情感可概括為“敬愛”和“哀痛”,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老婦人飽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對蘇聯紅軍充滿敬意;戰士犧牲,她心情無比沉痛,她為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進入一種忘我境界,不顧安危,出入炮火,獻出心愛之物,徹夜守墳。

本文贊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的戰斗友誼,歌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5、那麼,這里的燭光,又有什麼特殊的象征意義?

1)、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3)、兩國人民戰斗情誼的象征。

(五)教師小結

(六)鞏固提高:

①課后“研討與練習”第一、二、三題

②辨詞練習(例句見課文)

燒毀、燒焦、珍藏、珍愛、聳立、肅立、

(七)作業練習

初中教案內容篇10

一、引入:

思考與交流:我們學過哪些分類概念呢?

二、課堂教學:

※純凈物和混合物

(一)問題、任務引領(PPT出示下列問題)

討論①:

1、什么是純凈物?什么是混合物?你是怎樣區分的?請你各舉2個例子。

2、找出下列物質中的純凈物與混合物,并說出你的判斷依據。

①空氣②氯化鈉③液氧④氫氧化鈉

⑤鐵⑥赤鐵礦⑦干冰⑧鋁合金

屬于純凈物的有:;屬于混合物的有:

(二)自主學習

1、學生自主做題,教師巡視指導。

2、分小組討論答案或結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師指名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四)教師小結:以表格形式歸納純凈物和混合物的關系。

※單質、化合物、氧化物

(一)問題、任務引領(PPT出示下列問題)

討論②:

1、什么是單質?什么是化合物?什么是氧化物?

2、你能快速找出下列物質中的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嗎?

①Fe②Na2CO3③H2④CaO

⑤SO2⑥KNO3⑦KCI⑧CaCO3

(1)屬于單質的有,化合物的有,氧化物的有

(2)怎樣區分一種純凈物是單質還是化合物?

單質是由組成的;化合物是由組成的。

(二)自主學習

1、學生自主做題,教師巡視指導。

2、分小組討論答案或結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問題,有質疑的地方,讓其他學生補充解答(充當小老師)(四)教師小結:以表格、填空形式歸納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關系。

※氧化物

1、概念:由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2、分類:氧化物

※酸、堿、鹽

(一)問題、任務引領(PPT出示下列問題)

討論③:給下列純凈物分類,并說出分類依據。

①鹽酸②氯化鈉③熟石灰④氫氧化鈉

⑤硫酸銅⑥硫酸⑦氯化鉀⑧碳酸

屬于酸的有:;屬于堿的有:;屬于鹽的有:

你的判斷依據:酸是由組成,

堿則是由組成,鹽是由組成。

(二)自主學習

1、學生自主做題,教師巡視指導。

2、分小組討論答案或結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問題,有質疑的地方,讓其他學生補充解答(充當小老師)。

(四)教師小結:以表格形式歸納酸、堿、鹽的關系。

三、※小結:

物質分類知識網絡圖。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歸結小結物質分類知識網絡圖。

※能力檢測:(PPT出示相關練習)

※中考怎樣考?(PPT出示相關題型)

※結束。

初中教案內容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密度的初步概念、單位、計算公式.

2.過程與方法

學習以物質本質特征來定義概念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教學重點:

理解密度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探究法

教學用具:

投影儀、自制幻燈片、天__、石塊、木塊、水、量筒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特性,我們正是根據物質的這些特性來區分、鑒別不同的物質。特性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進行相互區別、辯認的一種性質,例如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質的特性,這節課我們來學生物質的另一種特性——密度

二、新課教學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實驗:用天__測出木塊和石塊的質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測出木塊和石塊的體積。數據如下:

質量(克)體積(厘米3)質量/體積(克/厘米3)

木塊15100.5

木塊210200.5

石塊11042.5

石塊220__.5

(2)分析數據

A.木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B.石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C.木塊的質量跟體積比值不等于石塊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

從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這種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C.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題:一鐵塊質量是1.97噸,體積是0.25米3,鐵塊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解:

答:鐵塊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義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與討論

(1)對同種類物質,密度ρ與質量m和V的關系。

(2)不同種類物質,密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義。

4.鞏固練習:幻燈片出示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板書設計:

第三節密度

1.密度的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

2.密度公式:

3.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

03kg/m3

4.密度物理意義: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它的質量和體積無關,(因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

初中教案內容篇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2、理解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目標

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分析材料,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戰略任務的重要性,從而增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2、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設置情景,充分利用資料、圖片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參與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點撥下主動思考、自主感悟

【教學過程】

列舉日常生活的各種現象,讓學生指出其中哪些是屬于文化現象。

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有:

(1)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2)參加學校運動會

(3)參加演講會、辯論會

(4)旁聽一次聽證會

(5)參加文學社、書畫協會、讀書俱樂部

(6)合唱團、舞蹈隊、時裝表演隊

(7)瀏覽網站,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

(8)某國議員競選

初中教案內容篇13

1、能正確譯講并背誦第4-5段。

2、學習文章的描寫方法。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口技》。(板題:口技)

(過渡語)我們將如何學習這課文呢?請看:

二.投影顯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譯講并背誦第4-5段。

2、學習文章的描寫方法。

(過渡語)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達成學習目標呢?好,下面開展自學競賽。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一讀課文,譯講課文)。

(一)先學。

1、師: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學指導準備譯講課文第4-5段。請看:

2、投影出示: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并對照課下注釋練習翻譯,10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課文(如有不會的地方,可小組內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譯講方法:先讀一句原文,再解釋重點詞,最后連起來翻譯整個句子。

3、學生自學,準備譯講;師巡視,了解學情。(教師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無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機。)

(二)后教。

1、(過渡語)下面,請大家對照譯講方法譯講課文4-5段。

2、指名譯講:后進生先譯講,發現錯誤,請其他同學幫助更正;如還不對,老師更正,并分類板書學生譯講錯的詞語。

3、質疑問難。

(1)過渡語:同學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鼓勵不懂的同學舉手提出疑問,大家給予幫助。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二讀課文,學習描寫方法)。

(一)先學。

1、師:同學們,到現在為止都能把全文正確地翻譯了。那我們現在又來繼續自學,請看自學指導(投影顯示),同學們,看全文并思考為了寫口技藝人的“善”,作者是如何生動地描寫的?6分鐘后比一比看誰回答得最好。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教師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無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機。)

(二)后教。

1、指名學生回答。

2、其他學生補充、更正。

3、教師則邊聽學生的回答邊適時、引導并板書。

五、當堂訓練:

1、師:同學們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正確譯講了,下面比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背誦課文第4-5段。

2、學生自背,發現不熟的地方,反復讀,準備抽背。

3、學生齊背第4-5段。

4、互背。

5、指名背。

初中教案內容篇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化學式的含義,掌握化學式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在學習如何依照規律書寫常見單質和簡單化合物的化學式的過程中,通過討論交流,活動探究,提高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化學式的含義。

【難點】

知道化學式及其中所含數字所表示的微觀含義。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我們在之前已經了解了元素可以用元素符號來表示,那么我們前面學習的氧氣、二氧化碳這些由元素組成的各種單質和化合物怎樣來表示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進入今天的內容。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化學式的概念

【教師投影】氧氣O2、氯化鈉NaCl、氫氧化鈉NaOH、鹽酸HCl、稀硫酸H2SO4、硫酸鋇BaSO4。

【教師提問】這些用元素符號表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學生回答】用元素符合和數字表示。

【教師引導】我們把這種用元素符號和數字表示的式子叫化學式。

2.化學式的意義

【教師提問】剛才那些化學式都表示了什么意義呢?

【學生回答】表示了一種物質。

【教師提問】如何理解化學式是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教師投影】水的微觀圖

【學生回答】從圖中可以看出H2O可以表示水這種物質。

【教師引導】以水為例,說說化學式H2O的各種意義。

【學生回答】表示水這種物質,由兩種物質組成,由氫氧兩種原子夠成。

【教師引導】(1)表示一種物質:水;

(2)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

(3)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一個水分子;

(4)表示物質的分子構成: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教師提問】符號H、2H、H2、2H2表示什么意義?

【學生回答】H:氫元素或一個氫原子;2H:2個氫原子;H2:氫氣(一種物質)、一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2H2:2個氫氣分子。

【提出問題】這些數字表示什么意義?

【學生回答】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前面的數字表示該種類的個數

3.化學式的書寫規則

【提出問題】從卡片中找出哪些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單質,哪些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并進行分類?

【小組討論】單質:(1)金屬:銅Cu、鐵Fe;(2)固態非金屬:碳C、磷P;(3)稀有氣體:氦He、氖Ne;(4)雙原子分子:氧氣O2、氫氣H2;其余都是化合物。

【提出問題】這些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式有何特點?

【學生回答】稀有氣體、金屬或固態非金屬單質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非金屬氣體單質需要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寫出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個數。

【提出問題】在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時,除了要知道該化合物含有的元素種類及不同元素的原子個數比之外,還需要注意什么?

【學生回答】(1)當組成元素原子個數比是1時,1省略不寫;(2)氧化物化學式書寫時,一般氧元素符號寫在右邊,另一個元素符號寫在左邊。

【提出問題】KCl、Fe3O4分別如何讀?,對于簡單的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如何讀?

【學生回答】KCl氯化鉀,Fe3O4“四氧化三鐵”;化合物讀法:一般從右向左讀“某化某”,如KCl氯化鉀,有時還要讀出化學式中元素原子個數,例如Fe3O4“四氧化三鐵”

環節三:鞏固提高

2N2表示什么及SO2的讀法是什么?

環節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

布置作業:根據本節課所學習的化學式,預習下節課有關化合價的&39;知識內容。

四、板書設計

初中教案內容篇15

【目標要求】

1、知識:知道責任的含義,責任的來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每個人應該自己對自己負責,知道負責任的表現和意義,了解不負責任的后果。

2、能力:能夠分清責任的來源,并依據角色的轉換而承擔不同的責任,能夠對自己負責,也能夠對他人負責。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自己責任的明確認識,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那些為社會負責的人心存感激。

【預習導學】

1、責任的含義:責任是指。

2、責任的來源:責任產生于,可以來自

3、責任與角色的關系: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而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盡到自己的,才能,。

4、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及重要意義?

5、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

【問題探究】

1、小品表演(引言的內容)

提問:①小方面臨的問題是什么?②你認為應該由誰來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

③如果你是小方,你會如何決定?

2、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

思考:①你從什么時候開始,認識到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②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責任也在逐漸增大呢?

3、責任的含義

①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在家庭、學校、社會各領域當中選擇一個角色,探討在這個領域中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填寫在表格中。

②將小組討論的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交流時選擇一個領域,女生說應該做的,

男生說不應該做的。

4、地震問題

①閱讀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②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人物分別承擔了哪些責任?

③總結:人們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

5、責任的幾種來源問題

①教師講解責任的幾種主要來源。

②學生獨立思考并回答活動材料后面的四個問題,然后在全班交流。

6、生活中的角色

①每位同學準備五張紙,在紙上寫下自己現在所扮演的五個主要角色

②將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組,要求每個學生依次說出五個角色應承擔的責任③按照課本活動步驟各小組依次進行

④小組活動結束后,全班交流活動后面的6個問題,請部分同學談自己的感受

7、生活中的責任

提問:在你當前生活中①有哪些責任是你獨自承擔的?②有哪些責任本該由你承擔,卻由其他人替你承擔了?③如果我們不承擔這些責任,會有什么后果?

【例題精析】

(20__年武漢市)“助人為樂模范”、“見義勇為模范”、“敬業奉獻模范”從20__年首次評出的53名全國道德模范身上,我們對責任有了進一步理解。下列觀點正確的是()①只有人人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建和諧美好的社會

任,努力做負責任的公民

A.①②③B.①②④④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這是一道組合選擇題,做好本題關鍵在于理解、掌握好責任的含義、來源、角色與責任的關系、如何做好一個負責人的公民等知識點。在本題所列四個選項中①②④想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③項說法錯誤,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社會身份負有的責任也不同。故答案選B。

的正確做法是()

①現在是學生,只要把學習成績搞好就可以了②認真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成為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③增強責任意識,承擔起自己的責任④如果與同伴一起做了錯事,也不要推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②要自覺承擔責③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社會身份負有相同的責任

【目標檢測】

一、判斷:

1、在社會的舞臺上,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

2、自覺承擔責任只是指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用合理的合法的方法糾正自己的過失,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4、我對自己負責,也就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5、負責任就是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完,別人怎樣與我無關。()

6、承擔責任是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二、單項選擇:

1、下列做法中屬于你應該做的事情的是()

A.傳播他人隱私B.抄襲他人的作業C.違反課堂紀律D.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2、承諾表現在()

A.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B.社會生活中的某一方面C.家庭生活中D.工作中

3、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的人,首先應該是()

A.對自己負責任的人B.社會地位很高的人C.經濟實力很強的人D.公而忘私的人4、如果你在公共汽車上發現一個男青年偷一位老大爺的東西,對自己、對他人不負責任的做法是()

A.向周圍的大人求援,共同抓住小偷B.尋找機會,告知司機

C.記下小偷的外貌特征,及時報警D.和自己沒有關系,沒必要去管,保護自己要緊

三、簡答:以下情形你會怎么做?理由是什么?

(1)今天輪到你的小組打掃衛生,剛好有一部好看的動畫片。

(2)你乘坐的公共汽車靠站后上來一位老大爺。

(3)放學回家,見到媽媽在廚房里忙著晚餐。

(4)你的同學小明與小剛相約第二天曠課去網吧玩游戲,也邀請你參加。

【課后訓練】

一、單項選擇: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我們承擔著不同的角色,但責任是相同的

B.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

C.我們一生中扮演著相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

D.別人做了錯事我們也要負責

2、(20__泰州中考)“幸福源自你開始考慮自己以外的人和事?!边@說明()①負責任的人能獲得實際利益②負責任的人能增長才干③負責任能鑄就我們高尚的民族精神④負責任能培育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20__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明確了相關責任人在維護食品安全方面應承擔的責任。觀察漫畫“誰的責任”,它告訴人們()①在社會生活中,責任常常無法確認

②在責任面前,不應該逃避和相互推諉

③負責任需要付出精神和物質的代價

④要自省自律,勇于承擔應負的責任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4、“你最大的責任就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這句話對你的啟示是()

A.人生最重要的責任莫過于讓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

B.人生最大的任務就在于做好自己的事,對自己負責

C.提高自身素質,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D.只要是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就不必在乎別人說什么

5、下列初三幾位同學的行為中,體現了“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是()

A.該小楊值日時,他總喜歡委托他人

B.碰到學習上的困難,小棟經常向老師或同學求教

C.每次做眼保健操時,小沁都會抓緊時間趕做作業

D.小文在家總是借口學習任務繁重而不做任何家務

6、一位母親攜4歲女兒到朋友家做客,女兒在端茶喝的時候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母親很快用手帕擦去潑在桌上的茶水,然后對女兒說:“你去向阿姨借一個盤子,把打破的碎片撿起來,然后再向她道歉?!蹦闳绾慰创@位母親的做法()

A.母親應對女兒嚴加訓斥,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B.孩子太小不懂事,母親應該代替女兒向主人道歉

C.母親的做法雖然沒錯,但對4歲的孩子起不了作用

D.母親不僅尊重女兒,而且有助于培養她的責任感

二、情境體驗:

小峰經常約同學出去玩,但他總是不遵守約定時間,事后只是輕描淡寫地說

“臨時有事”。星期天,他又約幾個同學星期天一起到公園去玩,并說九點鐘在公園門口見面。這時,幾個同學私下議論。

甲說:“不去,誰讓他經常不守時。”

乙說:“去吧!不過我們十點到,讓他也嘗嘗等人的滋味?!?/p>

如果你是被小峰邀請的同學之一,這時你的意見是什么?如果小峰這次又不守時,作為他的好友,你準備怎么勸他?

三、材料分析:

“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圣和中國人的驕傲。”20_年感動中國人物金晶勇敢地用殘缺的身體保護了奧運火炬,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請依據材料,聯系課本知識回答:

(1)金晶作為奧運火炬手承擔了什么責任?這一責任的來源是什么?

(2)在你十幾年的生命歷程中,自已認為扮演得最成功的角色是什么?為什么?

其中關于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品行調查結果如下:老師認為最重要的品行前五名依次是責任感(25%)、勇擔過錯(21%)、守信(18%)、平等待人(11%)、進取心(9%);家長認為最重要的品行前五名依次是勇擔過錯(18%)、責任感(15%)、守信(12%)、進取心(8.8%)、平等待人(6%);學生認為最重要的品行前五名依次是守信(22.5%)、責任感(20%)、勇擔過錯(17.6%)、進取心(11%)、平等待人(6.8%)。

(1)勇擔過錯、守信與責任感有什么關系?

(2)上述調查結果共同說明了什么?

(3)為什么三種不同的調查對象會有如此一致的認同?

初中教案內容篇16

各位老師,我說課的題目是《理解我們的老師》,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共7個方面談談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理解我們的老師》是蘇人版八上第四課第二框的教學內容。在第一框“了解我們的老師“的基礎上,本框進一步“理解我們的老師“,從而為第三框“尊敬我們的老師“作好鋪墊。引導學生懂得:老師也是普通人;處理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性,把老師當師長、當家長、當朋友;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和表揚。教材在這一部分安排了三個“探究“,從個人理解老師的苦衷,自覺反省自我,到主動與老師溝通,再到組織小組或班級的主題活動,層層遞進,達到增進與老師感情交融的目的。本框內容的學習對學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學會人際交流和溝通,善于與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很大的幫助。

二、學情分析:

一般而言,學生心目中的老師的形象應該是高大的,但老師的做法在那么多學生的心里不可能都得到認可,因而,師生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矛盾和沖突。有些學生不善于與教師進行有效的交往和溝通,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注意、重視、關懷和鼓勵。但在日常學校生活中,由于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差異和學生個人的個性特點的影響,有些學生不善于以積極的方式增進與教師的感情。對學習和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三、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思想政治課是中學德育的主渠道,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是為了體現學科特點。)

培養尊師、敬師的情感,學會通過有效方式主動與老師溝通。

知識與能力:

1、全面的理解老師,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在老師處理問題可能有偏差或失誤時,記住“老師也是普通的人“.

2、學會換位思考,提高與教師交往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老師,學會與老師溝通。

難點: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

五、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活動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小組討論法。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通過情境教學法、討論法、親身體驗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民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上方法會在實際教學情境中根據學生的即時反饋有所取舍。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我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注意、重視、關懷和鼓勵,都期待著老師溫柔的目光投注在我們身上。

討論交流:我們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么樣的?

目的是利用討論交流快速將學生帶入本節課的學習情境。

2、新課教學,分六步進行。

第一活動:實話實說

鼓勵學生將自己實際遇到的師生交往中的困惑,感受和經歷大膽地傾訴出來。例如:老師偏心好學生;老師拖課;老師對學生的穿著打扮看不慣;被老師誤解;老師態度簡單粗暴;有些老師喜歡找家長;對老師講課速度不適應等。老師耐心傾聽,并引導學生思考:當時你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請另一同學評價你和老師的做法。通過同學的評價,你現在又是怎么想的?通過這一活動,結合學生親身感受,一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到:事實上老師也是普通的人,老師也有甜酸苦辣、有個性有脾氣、有昨天有明天。老師也有被學生尊重、理解、關心和幫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自己在與學生交往中還有哪些有待改進、完善和提高的方面,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第二活動:小品表演

設置一師生沖突情境材料,讓學生表演。請表演學生和老師的學生分別談談感受。這一設計,是為了鼓勵學生“換個眼光““換個想法““換種態度“看待老師的做法。這樣處理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老師,學會換位思考,從而突出教學重點。

第四活動:小辯論

學生討論“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觀點。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現代的師生關系已經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其內涵更加豐富。把老師當師長、當家長、當朋友。

第四活動:小調查

(1)最讓你難以忘懷的表揚是什么?老師為什么表揚你?當時的感受如何?

(2)最讓你難以忘懷的批評是什么?老師為什么批評你?當時的感受如何?

(3)老師在批評的時候,也許當時他在想(說出三個設想)

通過談感受,讓學生自覺反省自我,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對待老師表揚和批評。知道受到表揚時,該怎么辦?受到批評時,又該怎么辦?通過對老師想法的設想,學會換位思考,從而解決教學難點。

第五活動:露兩手

語文課上,老師正在講課,同學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課。這時,教室后面,有人大叫一聲,老師很生氣,點名批評了小明。其實,不是小明叫的,小明很想和老師解釋,卻不知怎么說?作為你的同學,幫他出出主意,怎么和老師解釋?

英語老師總是拖堂,急得下節課的數學老師在外邊團團轉,害得同學們連廁所都顧不得上。你是英語課代表,大家委托你去跟英語老師“談判“,你敢去嗎?你怎么和老師“談判“?

這一設計,側重于對學生能力方面的要求,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嘗試主動與老師溝通,提高與教師的交往能力。

第六步:課堂小結

本環節是這樣安排的:組織學生共同討論,同桌之間分享本節課學到了什么?在認識上有哪些提高?在行動上有什么打算?老師在一旁指導并總結歸納。對待老師的正確方法:換位思考;自我反省;原諒老師錯誤;主動與老師溝通。

作業布置:老師,我想對你說。(請你現在給老師留言,它可以是一句真誠的的感謝,一句贊美,一個祝福,一個心愿,一點歉意或者一個促進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建議……)

七、說板書設計

我采用提綱式板書,線索清晰,重點突出,便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對自己認知結構的梳理。

板書內容:

理解我們的老師

老師也是普通人

處理好師生關系,把老師當師長、當家長、當朋友

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

初中教案內容篇1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教育學生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

過程與方法:在具體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描寫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從而揭示孔乙己悲劇生活的社會根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孔乙己是封建科舉制毒害下的必然產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魯迅的哪些小說?(學生回答教師提示),魯迅一生寫了33篇小說,最喜歡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說,孔乙己寫得多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說,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藝術典型,凡讀過《孔乙己》的人,無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這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現實涼薄的苦人兒的形象。魯迅先生怎樣運用鬼斧神工之筆來精心塑造這個形象呢?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孔乙己》。

二、時代背景介紹具體內容見教學用書。

三、講析課文:1、檢查預習,正字注音(出示幻燈片先讓一位程度中等的學生注音,然后集體訂正)

闊綽(chuò):闊氣。綽:寬綽,如綽綽有余

羼(chàn):混和,摻雜

綻出(zhàn):突露出來。比較“綻”“淀”字間或(jiàn)偶然,有時候。注音“中間”讀jian拭(shì)擦

蘸(zhàn):在液體粉末或糊狀物里沾一下就拿出來

打折(shé):打斷

附和(hè):(言語動作)追隨別人(多含貶義)。比較:和平he

不屑置辯(xiè):認為不值得爭辯

頹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

戕害(qiāng):傷害。戕:殺害。

2、請一位同學有表情朗讀課文前3段,要求其他同學思考下列問題

⑴努力掌握敘述和描寫的中心

⑵作者是怎樣描寫社會風情的。

請學生回答思考題,教師出行引導和評價

要點提示:

⑴開頭三段先說酒店的大概情況,寫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樣一個社會環境。

⑵作者描寫社會風情的有三處:

A、把“短衣幫”與“穿長衫”的喝酒形象作對比,突出了貧富懸殊、等級森嚴的社會現實。

B、從“我”的職務的變換,可以窺探掌柜冷酷勢利的一面。

C、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什么好聲氣:冷酷的酒店氛圍,以小見大,更見世態的炎涼

3、提問:前3段的描寫與敘述,對于孔乙己的出場有何作用?

提示: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會根源(自由回答)

4、教師要求學生回憶小說的三要素,并附帶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5、學生集體朗讀前3個自然段,強化對孔乙己所生活的環境的認識和理解。

6、布置課外作業

⑴閱讀課文第4-8自然段,看看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刻劃孔乙己形象的。

⑵完成“理解分析”第一題

[板書設計]孔乙己

1-3自然段交待了社會環境

┌環境

小說三要素─┤人物

└故事情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課文,讓學生了解孔乙己的身世和他的悲慘遭遇,領會造成孔乙己悲劇的原因

2、教育學生不要“死”讀書教材分析:

[教學過程]

一、分析人物性格。

先找一位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朗讀課文第4-8自然段,其他的同學認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怎樣表現出來的。

提示:

1、要求學生回憶表現人物性格的常用的方法(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然后確定這幾段所用的人物描寫的方法。

2、師生共同分析這幾種描寫方法所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A、要學生在第4自然段中找出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分的一句話,并著手分析其性格特征

B、找出肖像描寫的語句進行分析

C、找出有關孔乙己個性化的語言描寫進行分析

D、提問: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這些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地?二、理解課文多次描寫“笑”的含義。

教師講述、提問:課文幾次寫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義,其中有些人是以哄笑取樂的。想一想:

⑴為什么那些人對一個不幸者沒有同情,沒有幫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樂?

⑵以哄笑聲來寫孔乙己的悲劇,有什么特殊的藝術效果?

⑶體會“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這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的效果。這個問題難度較大,可用“雙體互促”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解決。

三、分析第7自然段中“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們談天,便只好向孩子們說話”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中所起的作用。孔乙己為什么不能與“他們”談天,孔乙己與孩子們說話,表現了他什么樣的心境?

提示:這一句話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文章第七八段寫了孔乙己和孩子們說笑,更足以表現孔乙己境遇的凄涼和心靈的孤寂。

四、分析孔乙己將要弄到討飯的原因,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科舉制度的毒害。1、首先要學生在書本上找出答案2、教師再作深層次的分析,使學生深刻意識到科舉制度的罪行

五、學生集體朗讀課文,努力體會作者的悲劇色彩。(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

六、布置作業

1、預習課文9-13自然段,進一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

2、完成理解分析第三題

初中教案內容篇18

課前準備:

一、教學設計:

升華和凝華是自然界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物質在固態和氣態之間直接轉變的過程,但我們的同學們,對這種轉變的過程和轉變過程中的吸放熱情況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難直接觀察到,因此要掌握好這一節內容,我們可以在實際教學中把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過程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活動的過程。

二、具體步驟:

(1)布置同學們課前復習歸納。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質三態是固態、液態、氣態,固體和液體之間的轉化、液體和氣體之間的轉化都已學過,通過對已學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提高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讓同學們自覺體會和產生固態與氣態之間是否會轉變的疑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2)布置學生收集有關資料。

布置學生通過上網、查閱圖書,收集有關人工降雨的資料,弄清人工降雨的常用方法、使用材料和原理等。通過對課外知識的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3)觀察生活中的現象。

在學習了前面關于固態和液態、液態和氣態之間的物態變化之后,觀察日常的生活中有沒有固態與氣態之間直接轉化的過程,并做好記錄、與同學進行交流和探討,培養同學們觀察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最后在課堂上引導同學通過小組活動完成課本中設計的實驗,并通過實驗歸納課本中的重點知識。同時,再用學過的知識來解釋一些前面討論的現象和問題。然后,對學生收集的知識進行討論和交流,并給予一定的評價和指導。

三、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叫升華,什么叫凝華。

2、知道升華是一個吸熱過程,凝華是一個放熱過程。

3、能夠解釋生活中常見的升華、凝華現象。

4、通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收集材料和對日?,F象實驗的觀察,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探求知識的欲望。

5、通過小組活動、課外和課堂的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教具、學具、實驗儀器:

1、學具:收集的文字資料、實物、圖片。

2、教具:實物投影儀、照片、鐵架臺、燒瓶、酒精燈、細線、碘

五、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升華、凝華現象及它們各自的吸放熱情況。

2、解釋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

3、了解升華、凝華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六、課前學習的內容:

1、歸納前面所學的物態變化并了解其吸放熱的情況。

2、查閱有關人工降雨的資料,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涉及的物態變化情況。

3、觀察生活中的物態變化,了解那些發生在固體和氣體之間的。

4、與同學交流觀察學習的情況并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想法,并做適當的記錄整理。

教學過程:(教學階段與時間分配、教學指導、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入(3分鐘)

前面我們已學習了有關自然界中物質狀態及其變化的情況。下面來做一個簡單的回憶和歸納。

1、自然界中的物質常見的存在狀態主要有哪些?

2、發生在固態和液態之間的轉化過程分別叫什么?吸熱還是放熱?

3、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屬熔化?哪些屬于凝固?

4、發生在液態和氣態之間的轉變過程分別叫什么?吸熱還是放熱?

5、汽化的兩種方式是什么?它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6、那么我們來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態與氣態之間能否轉變呢?舉例說明。

學生1答:固態、液態、氣態。

學生2答: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是一個吸熱過程;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是一個放熱過程。

學生3答:如冰化成水、鐵變成鐵水等是熔化;水結成冰、油變成固態油脂、蠟燭油變硬等是凝固。

學生4答: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是一個吸熱過程;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是一個放熱過程。

學生5答:蒸發和沸騰它們的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要吸熱。不同點:溫度條件不同;發生地點不同;劇烈程度不同。

學生6答:能;如:衣柜中的衛生球變小冰凍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變小了;雪花的形成等。復習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整理歸納知識的能力。老師要幫助學生整理糾正一些不正確的答案。

二、教學過程(35分鐘)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通過活動來觀察物質在固態與氣態之間的變化:

1、先裝置好實驗儀器

2、觀察瓶中碘的變化并做好記錄。

3、移去酒精燈,然后觀察瓶中的變化。

4、棉線上析出的碘像什么?

5、下面我們來歸納一下活動中發現的一些現象。

(1)碘是怎樣變成氣體的?

(2)什么是升華?

(3)升華時我們必須給碘加熱,這說明這是一個什么過程?

(4)什么叫凝華?它吸熱還是放熱?

6、課前同學們收集的物態變化中,哪些是升華?哪些是凝華?

學生活動:在錐型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懸掛一段棉線,用酒精燈微微加熱。學生觀察:瓶底有紫色的碘蒸汽冒出,但沒有看到液態的碘。學生觀察:瓶中紫色的碘蒸汽消失,瓶中細線上出現針狀碘固體,非常漂亮。

學生1答:像雪(人造雪)

學生2答: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

學生3答: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

學生4答:吸熱學生答: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它是一個放熱過程。

(說明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教會學生如何記錄實驗現象。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歸納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小結(7分鐘)

四、作業布置、教師引導:

1、同學們在課前收集了有關人工降雨的一些資料和圖片。下面請同學們分別交流。

(1)在這種方法中涉及哪些物理原理和現象?

(2)人工降雨的第二種方法是什么?涉及哪些學過的知識?

(3)人工降雨的第三種方法是什么?又涉及哪些學過的知識?

2、除了人工降雨外,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升華、凝華,它們幫助人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1、學生歸納總結本課內容。

2、歸納出物態變化的網絡圖或循環圖。

(1)食物保鮮(2)舞臺制造白霧(3)利用衛生球除蟲

(說明活動鼓勵同學們質疑、提問、補充,提高學生合作學習和多向思維。老師提一些問題讓學生解決或有的同學不太清楚的問題請學生幫助解決,使學生體會成功和幫助人的喜悅。培養學生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另外,通過對日常現象的觀察和比較,使同學們體會到生活、物理、社會的關系,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服務的欲)

板書設計:

升華和凝華

一、活動:

1、過程

2、觀察、記錄現象

3、結論

二、升華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

凝華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

三、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四、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及應用。

初中教案內容篇1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動摩擦、滾動摩擦現象。

2、知道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

3、知道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要小。

4、能舉例說出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生活實例了解摩擦現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3、通過實驗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現象培養學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能聯系實際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養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

2、初步認識科學知識和技術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愿意服務社會的意識。

3、通過探究活動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善于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設計理念】

對于摩擦現象學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根據這一認知實際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活動和過程,了解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實現學科核心向學生核心的轉移,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通過具體事例將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際,讓學生體會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實現STS教育。

【教學準備】

摩擦力教學自制課件;彈簧測力計、木塊、鉤碼、毛巾、木板、砂紙、兒童自行車。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生活情境:請幾個同學到前面分別用纏了皮筋和沒纏皮筋的筷子夾彈子看誰夾的快。

問題情境:利用課件出示問題汽車關閉發動機后為什么還能前進?最后為什么又會停下來?(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信息去分析問題,提出解釋。引出摩擦現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興趣提出問題什么是摩擦力呢?)

二、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課件出示: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在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組織學生討論下列問題理解摩擦力概念

1)產生摩擦力的條件是什么?

2)摩擦力產生在什么地方?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小組討論、全班討論后總結得出結論:(只有相互接觸且有相對運動時才會在接觸面上產生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其作用總是阻礙相對運動的產生。)

三、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1)影響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猜想(通過課件和課本插圖以及游戲:讓一名同學分別拉一個坐在油布上,和坐在地毯上的同學比較拉力的大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要探究的問題并在黑板上展示)

2)小組討論實驗方法(引導總結:控制變量法)設計方案和表格

猜想因素不變因素變化因素摩擦力實驗結論

壓力的大小

接觸面粗糙程度

運動速度

接觸面積的大小

3)實驗探究、搜集證據

首先師生共同討論后由教師演示壓力大小對摩擦的影響,由學生觀察實驗數據填入表格全班討論寫出結論,然后由不同學生小組(每組4人)在講臺上給全班同學演示其他因素對摩擦的影響(其中一人專門作講解,一人記錄)小

組討論后由一人將結論寫進黑板上的表格。

4)分析與論證交流、評估

組織全班同學對黑板上的實驗數據和結論進行交流、討論,得出結論。(對同學前面的猜想正確的用紅筆打√錯誤的打×以加深印象)

四、摩擦力的增大與減小

1)問題的提出:通過冬天在結冰的路面上行走人為什么容易摔倒?有什么辦法可以使人在冰面上行走而不摔跤?等問題和將粉筆橫放與豎放在斜在手中的物理課本上觀察現象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科學世界”。

2)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摩擦力的增大與減小方法。

3)全班總結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鞏固和提高

1)如下圖中汽車正在水平向右運動,當車上的箱子從車廂前部向中部滑動時箱子和地面__(有或無)摩擦力,箱子和車廂__(有或無)若有則摩擦力的方向向__,這是因為__。

2)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下面那條措施是為了減小摩擦力()

A、在機器的轉動部分加潤滑油

B、自行車緊急剎車時用力捏閘

C、汽車輪胎上有很多花紋

D、北方下雪時,常在道路上灑些灰渣

3)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之前總要在手上涂些鎂粉,是為了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而在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握杠不能太緊,這是為了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

4)師生共同研究自行車(教師把兒童自行車放在講桌上,讓學生觀察自行車構造,自主提問,解釋加深知識理解)

六、交流、評估與小結

小組討論交流本節課的收獲與感受。

1)摩擦力大小的決定因素與分類。

2)增大與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3)摩擦力的研究方法。

七、作業布置

1)工人在用油桶運油時總是將油桶放倒向前滾動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2)自行車氣不足的時候為什么騎起來費力?

3)寫一篇科學小作文:沒有摩擦的世界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考慮到科學探究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基礎上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假設猜想、設計實驗師生共同探究。

先由教師演示然后再由學生小組進行探究最后形成結論。然而通過教學過程發現學生的設計和操作能力已超出我的估計,只要引導得法,通過小組討論和合作完全能夠完成實驗和探究過程。在后來給其他班上課時我沒有再演示而讓學生小組完成全部探究過程竟然收到更佳效果,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熱情更加高漲。這我又聯想到在前面一章的復習中我嘗試讓學生依據課本上的章節提示問題和黑板上的補充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效果竟比通常由老師引導復習要好得多。

由此我想在日常的教學中可能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太多而不敢過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從而制約了學生的進步與創新。

初中教案內容篇20

學習目標

1. 理解三線八角中沒有公共頂點的角的位置關系 ,知道什么是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毛

2. 通過比較、觀察、掌握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特征,能正確識別圖形中的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

重點難點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指出右圖中所有的鄰補角和對頂角?

2. 圖中的∠1與∠5,∠3與∠5,∠3與∠6 是鄰補角或對頂角嗎?

若都不是,請自學課本P6內容后回答它們各是什么關系的角?

二·問題導學

1.如圖⑴,將木條,與木條c釘在一起,若把它們看成三條直 線則該圖可說成"直線 和直線 與直線 相交" 也可以說成"兩條直線 , 被第三條直線 所截".構成了小于平角的角共有 個,通常將這種圖形稱作為"三線八角"。其中直線 , 稱為兩被截線,直線 稱為截線。

2. 如圖⑶是"直線 , 被直線 所截"形成的圖形

(1)∠1與∠5這對角在兩被截線AB,CD的 ,在截線EF 的 ,形如" " 字型.具有這種關系的一對角叫同位角。

(2)∠3與∠5這對角在兩被截線AB,CD的 ,在截線EF的 ,形如" " 字型.具有這種關系的一對角叫內錯角。

(3)∠3與∠6這對角在兩被截線AB,CD的 ,在截線EF的 ,形如" " 字型.具有這種關系的一對角叫同旁內角。

3.找出圖⑶中所有的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4.討論與交流:

(1)"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與"鄰補角、對頂角"在識別方法上有什么區別?

(2)歸納總結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特征:

同位角:"F" 字型,"同旁同側"

"三線八角" 內錯角:"Z" 字型,"之間兩側"

同旁內角:"U" 字型,"之間同側"

三·典題訓練

例1. 如圖⑵中∠1與∠2,∠3與∠4, ∠1與∠4分別是哪兩條直線被哪一條直線所截形成的什么角?

小結 將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各組成一個角,兩食指相對成一條直線,兩個大拇指反向的時候,組成內錯角;

兩食指相對成一條直線,兩個大拇指同向的時候,組成同旁內角;

自我檢測

⒈如圖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1與∠2是同位角 B、∠2與∠3是同位角

C、∠1與∠3是同位角 D、∠1與∠4不是同位角

⒉如圖⑸,直線AB、CD被直線EF所截,∠A和 是同位角,∠A和 是內錯角,∠A和 是同旁內角.

⒊如圖⑹, 直線DE截AB, AC, 構成八個角:

① 指出圖中所有的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②∠A與∠5, ∠A與∠6, ∠A與∠8, 分別是哪一條直線截哪兩條直線而成的什么角?

⒋如圖⑺,在直角ABC中,∠C=90°,DE⊥AC于E,交AB于D .

①指出當BC、DE被AB所截時,∠3的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

②試說明∠1=∠2=∠3的理由.(提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0)

相交線與平行線練習

課型:復習課: 備課人:徐新齊 審核人:霍紅超

一.基礎知識填空

1、如圖,∵AB⊥CD(已知)

∴∠BOC=90°( )

2、如圖,∵∠AOC=90°(已知)

∴AB⊥CD( )

3、∵a∥b,a∥c(已知)

∴b∥c( )

4、∵a⊥b,a⊥c(已知)

∴b∥c( )

5、如圖,∵∠D=∠DCF(已知)

∴_____//______( )

6、如圖,∵∠D+∠BAD=180°(已知)

∴_____//______( )

(第1、2題) (第5、6題) (第7題) (第9題)

7、如圖,∵ ∠2 = ∠3( )

∠1 = ∠2(已知)

∴∠1 = ∠3( )

∴CD____EF ( )

8、∵∠1+∠2 =180°,∠2+∠3=180°(已知)

∴∠1 = ∠3( )

9、∵a//b(已知)

∴∠1=∠2( )

∠2=∠3( )

∠2+∠4=180°( )

10.如圖,CD⊥AB于D,E是BC上一點,EF⊥AB于F,∠1=∠2.試說明∠BDG+∠B=180°.

二.基礎過關題:

1、如圖:已知∠A=∠F,∠C=∠D,求證:BD∥CE 。

證明:∵∠A=∠F ( 已知 )

∴AC∥DF ( )

∴∠D=∠ ( )

又∵∠C=∠D ( 已知 ),

∴∠1=∠C ( 等量代換 )

∴BD∥CE( )。

2、如圖:已知∠B=∠BGD,∠DGF=∠F,求證:∠B + ∠F =180°。

證明:∵∠B=∠BGD ( 已知 )

∴AB∥CD ( )

∵∠DGF=∠F;( 已知 )

∴CD∥EF ( )

∵AB∥EF ( )

∴∠B + ∠F =180°( )。

3、如圖,已知AB∥CD,EF交AB,CD于G、H, GM、HN分別平分∠AGF,∠EHD,試說明GM ∥HN.

949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自动烧卖机厂家_饺子机_烧麦机价格_小笼汤包机_宁波江北阜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标准光源箱|对色灯箱|色差仪|光泽度仪|涂层测厚仪_HRC大品牌生产厂家 | 防堵吹扫装置-防堵风压测量装置-电动操作显示器-兴洲仪器 | 免费分销系统 — 分销商城系统_分销小程序开发 -【微商来】 | 成都离婚律师|成都结婚律师|成都离婚财产分割律师|成都律师-成都离婚律师网 | 冷藏车-东风吸污车-纯电动环卫车-污水净化车-应急特勤保障车-程力专汽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二十一分公司 | 软文推广发布平台_新闻稿件自助发布_媒体邀约-澜媒宝 | 专业广州网站建设,微信小程序开发,一物一码和NFC应用开发、物联网、外贸商城、定制系统和APP开发【致茂网络】 | 高压管道冲洗清洗机_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平台厂家-林君机电 | 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多功能机床-小型车床-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 | 行星搅拌机,双行星搅拌机,动力混合机,无锡米克斯行星搅拌机生产厂家 | 生产加气砖设备厂家很多,杜甫机械加气砖设备价格公道 | 陕西视频监控,智能安防监控,安防系统-西安鑫安5A安防工程公司 | 干粉砂浆设备_干混砂浆生产线_腻子粉加工设备_石膏抹灰砂浆生产成套设备厂家_干粉混合设备_砂子烘干机--郑州铭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湖南印刷厂|长沙印刷公司|画册印刷|挂历印刷|台历印刷|杂志印刷-乐成印刷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定制工厂订制厂家-凯夫拉凯芙拉碳纤维手机壳套-碳纤维雪茄盒外壳套-深圳市润大世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黑田精工电磁阀-CAMMOZI气缸-ROSS电磁-上海茂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合金耐磨锤头_破碎机锤头_郑州市德勤建材有限公司 | 上海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装修—启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海日牌清洗剂-打造带电清洗剂、工业清洗剂等清洗剂国内一线品牌 海外整合营销-独立站营销-社交媒体运营_广州甲壳虫跨境网络服务 | 刚性-柔性防水套管-橡胶伸缩接头-波纹管补偿器-启腾供水材料有限公司 | 德州网站开发定制-小程序开发制作-APP软件开发-「两山开发」 | 卫生型双针压力表-高温防腐差压表-安徽康泰电气有限公司 | PAS糖原染色-CBA流式多因子-明胶酶谱MMP-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泰兴市热钻机械有限公司-热熔钻孔机-数控热熔钻-热熔钻孔攻牙一体机 | 大型低温冷却液循环泵-低温水槽冷阱「厂家品牌」京华仪器_京华仪器 | 耐热钢-耐磨钢-山东聚金合金钢铸造有限公司 | 月嫂_保姆_育婴_催乳_母婴护理_产后康复_养老护理-吉祥到家家政 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除氟除磷剂-复合碳源-污水处理药剂厂家—长隆科技 | 定做大型恒温循环水浴槽-工业用不锈钢恒温水箱-大容量低温恒温水槽-常州精达仪器 | 拖链电缆_柔性电缆_伺服电缆_坦克链电缆-深圳市顺电工业电缆有限公司 | 医学动画公司-制作3d医学动画视频-医疗医学演示动画制作-医学三维动画制作公司 | 全自动五线打端沾锡机,全自动裁线剥皮双头沾锡机,全自动尼龙扎带机-东莞市海文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明渠式紫外线杀菌器-紫外线消毒器厂家-定州市优威环保 | BESWICK球阀,BESWICK接头,BURKERT膜片阀,美国SEL继电器-东莞市广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恒压供水控制柜|无负压|一体化泵站控制柜|PLC远程调试|MCGS触摸屏|自动控制方案-联致自控设备 | 校车_校车价格_19座幼儿园校车_幼儿园校车_大鼻子校车 | 走心机厂家,数控走心机-台州博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沥青灌缝机_路面灌缝机_道路灌缝机_沥青灌缝机厂家_济宁萨奥机械有限公司 | 大流量卧式砂磨机_强力分散机_双行星双动力混合机_同心双轴搅拌机-莱州市龙跃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原色会计-合肥注册公司_合肥代理记账公司_营业执照代办 | 建大仁科-温湿度变送器|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记录仪_厂家_价格-山东仁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