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步驟,更好地規劃教學流程,提高教學效率。寫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下載,供大家參考。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

知識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2、引導學生學習敘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重點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學習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3、學習演講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中國文學,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作者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人物性情。

難點:作者如何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教學設想

1、適當補充課外資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學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格。

2、從課外搜集梁啟超事跡,讓學生講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3、練習給課文加旁注是高中生學習語文理應進行的一項專門的基本訓練。本課在練習當中設了一道作旁注的題,是一種引導,以后每學一課都照此辦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上課之前呢,先請同學們拿出一支筆,一張紙。今天上課之前呢,先讓同學們做個知識競猜題。請根據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誰?

①他聰穎過人,“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6歲時中舉人,被譽為“嶺南奇才”②他是中國近代百年歷史中,成就與貢獻巨大的人。③他是廣東新會人。④他著作頗豐,著有148卷,長達1000余萬字的《飲冰室合集》。

同學們都有答案了嗎?是的,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主人公――梁啟超。

那說起梁啟超,想來同學們對他并不感到陌生。初中時候歷史書上見過他的名字,我們學《再別康橋》的時候也知道,徐志摩的“情敵”梁思成是他的兒子。那同學們能不能告訴我梁啟超有哪些事跡啊?(戊戌變法、云南起義、康梁)。

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赴北京參加會試,追隨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1896年在上海主編《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議》,編輯《西政叢書》,次年主講時務學堂,積極鼓吹和推進維新運動。1898年入京,參與百日維新,以六品銜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戊戌變法后逃亡日本。初編《清議報》,繼編《新民叢報》,堅持立憲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紹西文資產階級社會、政治、經濟學說,對當時知識界有較大影響。辛亥革命后,以立憲黨為基礎組成進步黨,出任袁世凱政府司法總長。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__反袁;后又組織研究系,與段祺瑞合作,出任財政總長。五四時期,反對“__孔家店”的口號。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頗有特色。晚年在清華學校講學。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學、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學等。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從歷史書上,我們知道,梁啟超是個叱咤政壇的人。但同學們知道嗎?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那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學生應明確記憶作家時從三方面著手,即生活時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梁實秋(1902-1987),中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原名治華,浙江杭縣(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學于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3年留學美國。回國后,曾先后任教于東南大學、暨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主編《時事新報》副刊《青光》《益世報·文學周刊》《中央日報》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編《新月》月刊。創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臺灣省立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續集),文學評論集《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譯著《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

原名:梁治華

成就: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

作品:《雅舍小品》(續集)《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莎士比亞全集》《遠東英漢大辭典》

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三、默讀課文,查字典解決不確定的字詞讀音,并思考:

1、齊讀生字詞:戊(wù)戌(xū)叱咤(zhà)蒞(lì)臨

迥(jiǒng)異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

酣(hān)暢薊(jì)北

2、文章記敘了梁啟超的哪些情況?——音容笑貌學者風度

3、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為什么梁啟超卻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說他在演講時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討論他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并參照課后練習一給這些語句加旁批。

板書如下:

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長袍形

梁步履穩健神

任氣質風神瀟灑(瀟灑自信)兼

公眼神光芒四射備

演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講聲音:沉著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穩睿智)

特內容:豐富有趣,旁征博引(博聞強識學識豐富)

點動作:成為表演,手舞足蹈(自由灑脫)

表情:狂笑太息痛哭(酣暢淋漓感情豐沛)

總結梁任公的形象:撇開政壇上的梁任公不說,在文壇上,梁任公是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感情豐沛,沉穩睿智瀟灑,熱心腸而又謙遜的學者形象。

4、文中是如何展示梁任公特點的?

——對梁任公的特點不是抽象的概說,而是具體化為各種表現,在細節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有形貌特點,表情特點,聲音特點,動作特點,氣質特點,講稿特點等,可以籠而統之概括為:才華橫溢,博聞強記,修養良好,開朗直爽,認真細致,風趣幽默,謙遜而自負,穩健而瀟灑。

5、如何品味對梁任公的外貌描寫?

——對梁任公的外貌描寫:“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文字不多,但很傳神。可以分兩層:前一層寫身材、肖像、衣著,后一層寫精神氣質,也就是說既寫實相又寫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點,又略有夸飾。“風神瀟灑”“光芒四射”就是夸飾,表達學生對老師的由衷的贊美之情。

6、本文是敘事散文,既有充分的敘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對梁的敬仰、欣賞、贊美之情是怎樣抒發的?

①直接表達

A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著無限的景仰

B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強烈多少倍。

C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達

A我很幸運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

B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

C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達

A描寫外貌,著重于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范。

B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但讀者仍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標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以學生的輩分稱呼梁,已是一種尊敬和愛戴。

四、重點研讀

(一)第四自然段

讓學生模仿這極富個性的開場白,并借機向同學們講一些演講知識:

從演講內容上說要注意文章結構、論點、論據及其構思要新穎,在論述過程中能旁征博引,適當增加一些其他因素如手勢,或者其他恰當的肢體動作來為演講增色,此外還要注意語速、語音、詞匯和表情。具體說來可以分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主題

1、主題鮮明,思想性強

2、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3、思維敏捷,邏輯性強

語言表達

1、語言優美,準確簡明

2、抑揚頓挫,鏗鏘有力

3、表達流暢,口齒清晰

4、普通話標準

藝術表現

1、富有__,感染力強

2、精神飽滿,表情自然

3、肢體語言使用恰當

演講效果

1、觀眾反應好

2、氣質、形象、著裝

3、時間掌握好

(二)第五自然段

①樂府詩《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耐公何。

古今注: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發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麗玉以其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

一年夏天,下了一夜的暴雨。早晨,霍里子高來到渡口,看到河水暴漲,河面上籠罩著一層蒙蒙水氣。他想,今天不會有人渡河了。他剛要轉身回家,忽聽遠處傳來一陣叫喊聲……

霍里子高抬眼望去,看見一個老人,披散著滿頭白發,手舞足蹈,瘋瘋癲癲,提著一把大酒壺,向著急湍的河流一路狂奔而來。老人一邊狂跑,一邊提壺喝酒,有幾次差點摔倒,也不知是有瘋癲病還是喝醉了?

霍里子高想阻攔已經來不及了,眼看那老人就要沖進急流之中,他的妻子在后面抱著箜篌,跌跌撞撞地追趕著,高聲呼叫著:不要下河!不要下河!然而,一切都晚了,瘋癲的老人終于沖進河里,頃刻就被咆哮的河水吞沒了。

那位妻子趕到河邊,怔怔地望著河水,欲哭無淚。她抱起箜篌,邊彈邊唱: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

當奈公何!

聲音悲哀凄愴,一曲唱罷,也跳進水里,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回到家里,向妻子麗玉述說了這段故事,麗玉早已是淚流滿面。她彈拔箜篌把曲子和歌聲記錄下來。

從此以后,人們經常看到一對夫婦,在老人落水的地方彈撥箜篌而歌:“公無渡河,公竟渡河……”過往的人們聽到這悲傷的旋律和歌聲,無不吞聲落淚。這首歌曲名字就叫《箜篌引》。

失去心智的男人,極力阻止的女人,悲挽嗚咽的箜篌曲。不加任何修飾,通過婦人之口,用十六字描述出來。使人看過以后有一種無名的傷感,久久不能散去。泯泯中能感受到那人生的無奈。男人自己過不去自己這道坎,緣何癲狂以至投河?女人過不去感情這道坎,因何悲歌而徇情?

(三)第八自然段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是孔子的64代孫,他和《長生殿》的作者洪晟被合稱為“南洪北孔”,他倆是清代劇壇上的一對雙子星座。《桃花扇》的內容是借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__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來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歷史。再適當地向學生介紹桃花扇的來歷“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權__者也;權__者,魏閹之余孽也;余孽者,近聲色,羅貨利,結黨復仇,隳三百年之基業者也。”

五、課堂小結

作者從細微處著筆,通過對梁任公的言談舉止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博聞強識、幽默、睿智的學者形象,使我們對學者的梁啟超先生多了份了解,多了份崇敬之情;并從作者身上學習到了如何展示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手法及從梁任公那學習到了如何演講的有效方法。

六、布置作業

1、朗誦課文,從中完成課后習題。

2、結合課堂上老師講的演講技巧,找一篇文章進行實踐。

3、預習新課。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2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__號考生葉新穎。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集合。首先我們來進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論,稱為集合論,是近、現代數學的一個重要的基礎,一方面,許多重要的數學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論的基礎上。另一方面,集合論及其所反映的數學思想,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種得到應用。

本節課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理解集合的定義及一些基本特征。二是掌握集合與元素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了解集合的含義,體會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以及理解“屬于”關系;

(2)能選擇自然語言、圖形語言、集合語言(列舉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體問題,感受集合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2、能力目標

(1)能夠把一句話一個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來。

(2)準確理解集合與及集合內的元素之間的關系。

3、情感目標

通過本節的把實際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來,從而培養數學敏感性,了解到數學于生活中。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集合的基本概念與表示方法;

難點:運用集合的兩種常用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正確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教學方法

(1)本課將采用探究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分層教學,這樣可顧及到全體學生,達到優生得到培養,后進生也有所收獲的效果;

(2)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教材,自主學習、思考、交流、討論和概括,從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學習方法

(1)主動學習法:舉出例子,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

教師層層深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培養學生思維想象的綜合能力。

(2)反饋補救法:在練習中,注意觀察學生對學習的反饋情況,以實現“培

優扶差,滿足不同。”

教學思路,具體的思路如下

一、引入課題

軍訓前學校通知:8月15日8點,高一年段在體育館集合進行軍訓動員;試問這個通知的對象是全體的高一學生還是個別學生?

在這里,集合是我們常用的一個詞語,我們感興趣的是問題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對象的總體,而不是個別的對象,為此,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對象的總體。

二、正體部分

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下列問題:

(1)集合有那些概念?

(2)集合有那些符號?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給集合分類?

(一)集合的有關概念

(1)對象:我們可以感覺到的客觀存在以及我們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號,都可以稱作對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夠確定的不同的對象看成一個整體,就說這個整體是由這些對象的全體構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寫的

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1.思考:課本P3的思考題,并再列舉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構成集合的例子,對學生的例子予以討論、點評,進而講解下面的問題。

2、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1)屬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A,記作a∈A。(舉例)

集合A={2,3,4,6,9}a=2因此我們知道a∈A(2)不屬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不屬于A,記作aA

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顛倒過來寫.(舉例)集合A={3,4,6,9}a=2因此我們知道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確定性:(2)互異性:(3)無序性:

4、集合分類

根據集合所含元素個屬不同,可把集合分為如下幾類: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無窮個元素的集合叫做無限集注:應區分,{},{0},0等符號的含義

5、常用數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負整數集(自然數集):全體非負整數的集合.記作N

(2)正整數集: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記作N__或N+

(3)整數集:全體整數的集合.記作Z

(4)有理數集:全體有理數的集合.記作Q

(5)實數集:全體實數的集合.記作R注:

(1)自然數集包括數0.

(2)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記作N__或N+,Q、Z、R等其它數集內排除0的集,也這樣表示,例如,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表示成Z__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們可以用自然語言來描述一個集合,但這將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除此之外還常用列舉法和描述法來表示集合。

(1)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寫在大括號內。如:{1,2,3,4,5},{-2,3-+2,5y3--,-2+y2},;例1.(課本例1)思考2,引入描述法

說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無序性,所以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時不必考慮元素的順序。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號{}內。具體方法:在大括號內先寫上表示這個集合元素的一般符號及取值(或變化)范圍,再畫一條豎線,在豎線后寫出這個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3>2},{(-,y)y=-2+1},{直角三角形},;例2.(課本例2)說明:(課本P5最后一段)思考3:(課本P6思考)

強調:描述法表示集合應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y)y=-2+3-+2}與{yy=-2+3-+2}不同,只要不引起誤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數},即代表整數集Z。

辨析:這里的{}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寫{全體整數}。下列寫法{實數集},{R}也是錯誤的。

說明:列舉法與描述法各有優點,應該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采用哪種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較多或有無限個元素時,不宜采用列舉法。

(三)課堂練習(課本P6練習)

三、歸納小結與作業

本節課從實例入手,非常自然貼切地引出集合與集合的概念,并且結合實例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說明,然后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

書面作業:習題1.1,第1-4題。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解負令的內容,確立財產等級制度的方法、標準、權利與義務,以及梭倫改革在發展工商業方面的措施;

(2)理解梭倫改革應對貴族反對的策略及現實性,財產等級制度改革不能帶來真正的平等、以及公民權利提高的進步意義和局限性;

(3)分析解負令頒布對雅典社會結構帶來的影響,探究梭倫改革對雅典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外的內容,從多角度認識、解釋歷史人物,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歷史資料,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過分析表格觀察圖片,運用比較的方法正確評價財產等級制度;

(3)用歸納法概括“解負令”的基本內容;結合背景分析其意義和影響;

(4)通過學生表演課本劇,再現梭倫改革內容,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加深學生的改革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改革背景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順應潮流,實事求是,改革就能成功;

(2)從經濟與政治的關系理解鼓勵發展農工商業的意義;

(3)通過對改革內容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進行一場社會變革來調整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因素,從而更好的促進生產力發展,聯系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同樣如此。

教學重難點

重點:梭倫改革的內容。

難點:梭倫改革的評價。

教學工具

幻燈片。圖片。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復習導入法:根據前一節課學習,請學生回憶梭倫改革的歷史背景,然后直接進入改革具體措施的學習。

★講授新課

梭倫改革的內容

(一)頒布“解負令”等法令:

1、措施:

(1)頒布“解負令”:

含義:“負”指的就是債務,“解負令”就是廢除債務的法令。

雅典債的來源:分兩種,即因契約而產生的債和因損害而產生的債,亞里士多德在《尼柯馬赫__學》中稱前者為自由之債,后者為不自由之債。梭倫改革前,雅典農民的境況極其艱苦,借了財主的債若還不起,財主就在借債者的土地上豎起債務碑石,借債者就會淪為“六一漢”,他們為財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給財主,自己只留六分之一。如果收成不夠繳納利息,財主便有權在一年后把欠債的農民及其妻、子變賣為奴。

措施:廢除所有債務;釋放和贖回債務奴隸;廢除“六一漢”制度;

(2)頒布占有土地的限額法:

目的:防止產生新的債務奴隸;

內容:規定個人占有土地的限額。

(3)制定“遺囑法”:

目的:杜絕貴族任意侵占平民財產;

內容:規定無子女者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將遺產交給指定的繼承人。

(4)安撫貴族:

目的:減輕貴族的強烈反抗,穩定社會秩序;

措施:允許貴族保留祖傳的地產,使貴族得以繼續保持優越的經濟地位。

特點:調整改革措施,有效地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體現了改革的策略性和政策的靈活性。

2結果和意義:

(1)有效地防止了貴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債務奴隸制對平民的威脅;

(2)促使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擴大了公民的基礎:原來的債務奴隸、平民、貴族都成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權利的雅典公民;

(3)但并未廢除奴隸制,并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隸的道路。

(二)確立財產等級制度:

1、目的:打破貴族的世襲特權;

2、原則:財產的多少;

3、方法:公民每年的總收入折合成農產品計算財產,按財產的多少劃分四個等級。

4、評價:

局限性:未實現公民間真正的平等。

由于確定財產等級的標準是財產的多少,財產越多,等級越高,享受的權力就越大,因此,這一制度并未實現公民之間的真正平等,像第四等級的農民、手工業者在沒有薪金補貼的情況下不可能經常參與政權。

進步性:打破了貴族依據世襲特權壟斷官職的局面,為非貴族出身的奴隸主開辟了參與政治權利的途徑,是一個歷史的進步。

(三)改革權力機構,建立“四百人會議”

1、目的:進一步打破貴族的專權

2、措施:

(1)恢復公民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公民大會是古希臘城邦國家的權力機構,主要職權有有權決定戰爭、媾和等國家大事,并有權利選舉國家公職人員。梭倫改革的進步之處就在于將參加公民大會的成員擴大到了包含第四等級在內的所有公民,這就打破了公民大會做為貴族政治的附屬品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廣大公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削弱了貴族長老會議的權力,是雅典政治民主的一大進步。

(2)組成“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四百人會議”的設置,即是雅典政治的進步表現,又是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集中體現。首先,參加“四百人會議”的成員只有雅典最初的四個部落;其次,第四等級公民和其他人如奴隸、外來人無權參加“四百人會議”;再次,“四百人會議”實際執掌統治權。所以,“四百人會議”的設置,在雅典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中所起的作用只是打破了世襲貴族壟斷政治的局面,使新興的工商業奴隸主有權參與到政治管理中來。

(3)設立公民陪審法庭作為司法機關:梭倫改革首創陪審法庭制度,這是司法民主化的重要措施,是公民“參與審判”權利的表現,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陪審法庭有審查任何訴訟案件、起訴已判決案件的權利。陪審員從各個等級的公民中抽簽產生。這就打破了貴族對司法審判權的長期壟斷。梭倫還廢除了許多嚴刑峻法,制訂了一些新的法律。在梭倫改革前,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嚴酷著稱,對偷竊水果、懶惰等過失都要判處死刑。人民指責它不是用墨水所寫,而是用血寫的。梭倫改革了這一__,規定除__罪外其他罪犯都不得處以死刑。任何公民皆有權提出控告。這是古代雅典尊重人權的一個表現。

3、影響:

(1)打破了貴族壟斷政治的局面,使工商業奴隸主有權參與國家政權,中下層平民也取得一些民主權利;(2)有限的津貼使農民手工業者無法經常參政,實質是奴隸主階級內部的民主。

(四)鼓勵發展工商業:

1、目的:鼓勵發展農工商業,擴大平民就業機會,壯大雅典城邦實力;2、措施:(1)農業:禁止糧食出口,抑制糧價;改進水渠灌溉系統,提倡種植經濟作物;鼓勵自給有余的橄欖油等經濟作物出口。(2)手工業:規定凡雅典公民必須讓兒子學一門手藝,吸引鼓勵有技術的外國人遷居雅典。(3)商業及其他:改革幣制和度量衡;確定私有財產繼承自由的原則;倡導節儉,抑制奢侈浪費;懲罰游手好閑之徒。

3、影響:推動了雅典社會的發展。

【課后小結】

通過梭倫改革具體內容的分析,可得知梭倫改革的一些基本特點:

基本特點:革命式、中庸式;

打擊對象:奴隸主貴族;

改革獲益:平民和工商業奴隸主;

改革性質:奴隸主階級的改革;

改革影響:奠定了雅典民主化政治的基礎。

梭倫推崇“中庸”,充當了“調停者”的角色,企圖用妥協的辦法來求得斗爭雙方的和解,走的是中間路線。他站在工商業奴隸主利益的立場上,為維護雅典的長久穩定和發展,一方面削弱保守的氏族貴族勢力,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貴族的政治特權,不使其受到不當損失;另一方面扶持平民階層,改善平民的經濟狀況,但又不使過分強大。他形容自己“拿著一只大盾,保護兩方”,結果將會如何呢?成功?失敗?——下節課分析!

課后習題

⊙學習延伸

1.探究活動

寫一篇歷史隨想,想一想,如果你是生活在梭倫改革時代雅典的平民或貴族,梭倫的改革對你有些什么影響?

答案提示:如果是平民,是改革的受益者;如果是貴族(非工商業奴隸主)是改革的受害者。

2.閱讀與思考

請你分析上述材料,談談梭倫改革有哪些法制特征。

答案提示:法律的普遍性,法律寫在牌子上,立在柱廊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都要發誓遵守,執政官宣誓;法律的穩定性,百年不變。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4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從“我國的行政區域劃分”中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我國最基層的組織是農村和城市的小區。民主管理要想真正的得到實現,首先就應該在農村和小區這兩個中國最基層的組織中實現。

探究與共享:(1)在我國農村、城市,實行基層民主自治的機構是什么?(分別是村民委員會和城市居民委員會。)(2)從上述“村民道德評議會”的活動看,村民是如何通過基層民主自治機構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村民通過村民委員會發表意見,對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參與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會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務。)(3)我國發展基層民主有什么重大意義?(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可以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這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一、最廣泛的民主實踐

1、村民委員會

村民委員會作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機構。它是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村委會是村民的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村委會設立的目的是讓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務。村委會的成員都是由村民直接投票產生,其最高代表是村委會主任。村民自治是我國農民在民主管理上的偉大創造。《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199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實施至今,全國有31個省份全部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與以往相比,20__年村委會選舉有幾個顯著的特點:農民參選熱情高;村委會干部素質明顯提高;大多數村民選舉能做到:“法律規定的程序一步不少,農民該有的`權利一點不留”。我國村民委員會選舉經歷了一個有委任制到選舉制、從等額選舉到差額選舉、從間接選舉到直接選舉的轉變過程,實現了有不規范到逐步規范。

2、村民自治的內容

地處海濱的山東日照市東港區某鎮,20__年前曾是山東“上訪第一鎮”。該鎮的主要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選舉:完善村級民主選舉,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競選原則,選出讓村民滿意的村官,讓失去民心的村干部堅決“下崗”。——廣大村民直接投票選舉自己滿意的人擔任村民委員會干部。

決策:定期召開一次由黨員代表、村民代表、農戶代表共同參加的會議,村民稱之為“三代會”。會議的主要功能是互通信息,事關全村的重大事務向代表報告,經代表討論、審議并表決通過。——村民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與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會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

管理:完善村務公開制度,亮出村務“三本賬”。一是資產賬,二是收益分配賬,三是土地賬。這些賬目都要經過村民代表審核,并張榜公示,村民無異議后方可認可。——制訂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來規范干部和村民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務。

監督:年終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由村委會干部述職,村民按照評議的標準,對村干部進行評定通過民主評議、調查、審核聽取干部本人的申述意見,送達勸辭通知書,由干部本人簽署意見,提出辭職報告。——村民在自治實踐中,創造了村務公開、民主評議干部、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等形式,對村干部的行為和村委會的工作進行監督。

P24探究——你或你所在的村有沒有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如果有,你能說出一兩條嗎?(如關于村民建房及宅基地的使用管理辦法;關于土地承包的有關規定;關于財務管理辦法等問題)填表:我心目中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行為規范、依法管理制度、社會管理制度、村級領導干部行為規范、村務公開制度、福利待遇制度)在你填寫的《村民自治章程》條文中,你認為哪一條是最很重要的?說說你的理由。(村務公開制度最重要。因為村民最關心的是涉及自身利益的有關問題,只有村務公開,才能讓村民了解村里的決策的內容,便于發揚民主,進行村務監督、增加決策的透明度。)

P25探究——請你說說在這三個鏡頭中,村民是通過哪些方式參與本村事務管理的。(鏡頭一是通過村務公開的方式,理財小組進行查賬參與村里的財務管理;鏡頭二是通過召開民主質詢會的方式,讓村民參與村務管理;鏡頭三是通過設立村務公開欄,以監督的方式參與村務管理。)假如你的家在農村,你能說說你們那里的村民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村務的嗎?(村里設立村務公開欄,讓村民監督村務參與管理;召開村民大會,對村里的重大問題讓村民發表意見;讓村民討論制訂本村的村規民約。)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了解村務公開的范圍。

“自己的戶口在村里,卻無法享受村里其他眾多村民享受的福利待遇,幾位農民遂將村委會告上法庭。而村委會則認為,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委會有權通過合法途徑,對集體經濟收益進行自主分配。能否享受村民待遇,應該聽從全體村民的民主決議。”討論:當個人權利碰撞村民自治時,即使不公法院也無權干預。(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即使大多數村民或居民形成的決定是錯誤的,法律也無權干涉。)

3、居民委員會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5

【課標要求】

⑴講述發明珍妮機的故事,了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一系列工作機的發明;

⑵知道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

⑶簡述發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工業革命首先開始的國家和時間;記住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進蒸汽機,富爾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和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理解工業革命的概念和英國首先發生了業革命的原因以及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和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機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門間相互促進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比較、判斷、聯系、推理分析歷史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工業革命中的一系列發明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態度;

通過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國家的科學家在發明創造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史實,讓學生樹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開放性觀點;

通過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技術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重點難點】

一、重點:英國最早進行丁業革命的原因;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及工業革命的影響。

二、難點:工業革命中各環節的相互促進和工業革命的影響。

【授課類型】新課。

【教學準備】

教師研讀課標、教材,撰寫教案,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講述為主,輔以討論法、列表法、圖示法、問題探究法。

【教具媒體】計算機和多媒體課件、圖表。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設問引導)同學們,你們乘坐過火車和輪船嗎?你們知道它們發明于什么時候?誰為它們的發明做出了重要貢獻?(學生回答后教師過渡)這兩種重要交通工具誕生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那么,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其間有哪些重要發明創造?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影響?本節課我們一起探討。(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學習新課:

(教師過渡)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生產從工場手工業過渡到大機器生產的重要階段。那么,工業革命是怎樣興起的呢?我們先探究第一個問題。(板書第一標題)

一、工業革命的興起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圍繞下列問題自主學習)

1.工業革命興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業革命何時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

3.工業革命最先發生于哪個部門?

(學生學習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形成如下要點)

1.興起原因: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不斷擴大的國內外市場市場需要。

2.時間國家:18世紀60年代,英國。

3.最先部門:新興的棉紡織業。

二、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

1.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珍妮紡紗機)

(指導學生看書,了解一系列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情況,并理解紡紗與織布是如何相互促進的)

2.改良蒸汽機的成功研制(瓦特)

(教師強調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機;改良蒸汽機是動力之源;改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技術革命)

3.火車和輪船的發明

(指導學生看書,舉出火車、輪船的發明者和第一輛火車(汽船)的名稱,認識火車、輪船的發明重大意義)

美國人,富爾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萊蒙號”;

英國,史蒂芬孫,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旅行者”號。

三、工業革命的完成

(引導學生知道工業革命完成的時間,理解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師指導學生主要從三方面總結認識工業革命的重大影響)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直接導致了工廠企業形式的出現;

2.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3.工業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強大的工業國。

拓展思考:

(通過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技術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板書設計】

一、工業革命的興起

1.興起原因: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不斷擴大的國內外市場需要。

2.時間國家:18世紀60年代,英國。

3.最先部門:新興的棉紡織業。

二、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

1.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

珍妮紡紗機

2.改良蒸汽機的成功研制(瓦特)

3.輪船和火車的發明

美國人,富爾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萊蒙號”;

英國,史蒂芬孫,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旅行者”號。

三、工業革命的完成(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直接導致了工廠企業形式的出現;

2.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3.工業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強大的工業國。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6

題目:

第一章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課時)

學習者水平分析:

本節的學習對象是高一的新生,他們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容易對事物產生好奇心。而本節課涉及較多的天文知識,學生以前涉及很少,因此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是高中地理的開篇,涉及較多的&39;天文知識,同時這些內容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天體的主要類型及天體系統的層次,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2、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養用比較分析的方法解決有關地理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分析圖片,形成宇宙物質性的觀念,形成天體系統各層次的感性認識。

2、利用圖表分析法和比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陽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

教學重點:

1、天體系統的層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及原因。

教學難點: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及原因。

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講授法、提問法

導言設計: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許多自然現象與所處的宇宙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如季節的轉換、晝夜的更替和晝夜長短的變化等。所以要研究地球首先要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教學過程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板書

教師講解

閱讀思考

課件展示

板書

教師小結

板書

布置任務

教師小結

過渡

小組討論

板書

教師提問

教師點撥

課件展示

啟發提問

教師小結

課件展示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荀子》及相關知識。

2、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

3、掌握本文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義以及比喻與比喻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點】

1、比喻的含義和內在的聯系。

2、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掌握全文比喻代議,寓議于喻及從正反兩方面反復論證的特點。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五分鐘

安排2名學生背誦《論語》片段,并翻譯。

二、導入新課

1、導語設計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物質文明的進步。那么,獲取知識的途徑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學習。可以說,人的一生都處于不斷的學習中,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這種無意識的本能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勸學》就精辟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膾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者趁此在“勸”字后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么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39;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三、研習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處。

2、講解第一自然段。

提問: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確:

①是全文的文眼。

②統領全篇,開門見山,引起下文論述。

3、研習第2段

(1)學生齊讀第2段。

(2)講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藍②,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③,輮④以為輪,其曲中規⑤。

①青:靛青,一種染料②藍:草名,也叫蓼藍,葉子可制染料③中繩:合乎拉直的墨線④輮:使……彎曲⑤規:測圓之器

雖①有②槁暴③,不復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雖:即使②有:通“又”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曬。④挺:直

故木受繩①則直,金②就③礪④則利。

①受繩:經墨線量過②金:金屬制的刀劍等③就:動詞,靠近,接近④礪:磨刀石君子博學而日參①省②乎③己,則知④明而行無過⑤矣。

①參:驗,檢查②省:省察③乎:相當于“于”④知:通“智”,智慧⑤過:過錯

(3)要求學生找出本段論述的事物及特點。

加工冷凍

明確:藍————青水————冰

勝于寒于

輮繩礪

直木————輪木————直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個比喻都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在于提高自己,改變自己。他們是平行并列的,還是依次排列的?請分析說明。

明確:從論證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層:①人只要不斷學習,就能得到發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學,才能增長知識,培養品德,鍛煉才干,即達到“知明而行無過”這兩層不是平

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習第3段。

(1)學生齊讀第3段。

(2)講解第3段。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①之所學也;吾嘗跂②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③;順風而呼,聲非加疾④也,而聞者彰⑤。

①須臾:片刻②跂:提起腳后跟③見者遠:人在遠處也能看見④疾:強,這里指聲音宏大⑤彰:明顯,顯著

假①輿②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絕⑥江河。君子生⑦非異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②輿:車③利足:腳步快④致:達到⑤能水:指游水,能,動詞⑥絕:渡⑦生:通“性”,資質,稟賦⑧物:外物,指各種客觀條件

(3)要求學生找出本段最能說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

明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說明“善假于物”的?

明確:從四個方面說明。即:登高而招見者遠,順風而呼聞者彰,假輿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絕江河。最后一句是對以上四種情況的歸納總結,說明學習的作用在于彌補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1-3段。

2、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8

1、教材分析

“再別康橋”本詩共有七節,可以用1課時來進行學習。主要介紹作者和詩歌寫作背景,賞析詩歌和分析詩歌特點。具體來講,主要通過介紹作者的生平經歷來認識作者,寫作背景則可以結合作者在英國劍橋大學的留學生活或者重返劍橋的經歷來介紹,賞析詩歌環節主要通過對每節詩中的意向或修辭手法的分析來完成,分析詩歌特點主要是結合作者的構思、詩歌的意境和反應的情感來分析。據此,通過教師恰當的媒體運用和生動的分析,學生對該篇詩歌的理解和掌握便更進了一步。

(1)教學重點:新詩的鑒賞方法,以及如何感知和鑒賞《再別康橋》的詩情美和藝術美。

(2)教學難點:詩歌的意象與內容關系以及引導學生從詩中讀出個人的獨到見解。

2、教學目標

①學習新詩的鑒賞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讀中領會詩歌的音樂美、意象美和建筑美。②通過對《再別康橋》一詩中意象和語言的賞析,體會詩人內心深厚的感情。

3、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自主上網搜集的有關康橋和作者的圖片,教師準備的“再別康橋”詩歌朗誦的音頻、視頻和動畫。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聞一多的死水,聞一多筆下的死水是一處骯臟、發臭、沉寂之所在,令人難以忍受。生活當然并不完全如此,也有許多如畫的美景,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先帶領同學去領略一下英國的劍橋美麗的景色。

展示幻燈片中有關康橋的圖片,以便讓學生對康橋有一個初步印象。

這樣的美景,同學們設身處地想象一下,是不是令人心曠神怡啊?假想一下,我們剛剛飽覽劍橋美景,現在我們即將離別,我們會有怎樣的思想感情啊?我們是如此,更何況在此生活過的人呢?1921年到1922年,徐志摩曾在康橋度過了將近兩年的閑適、浪漫、自由的時光;康橋,留下了他最美好的生活記憶,在他短暫而明亮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義。他曾說過:“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由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1928年8月,詩人再次來到康橋,離別后,將自己的縷縷情思,融匯在康橋美麗的景色里,用細膩的筆觸表達豐富的情感,寫作了兼具情感美與藝術美的《再別康橋》。

背景介紹: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游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橋,在那里靜靜地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現--在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他寫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徐志摩與康橋

徐志摩最初是在美國留學,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唾手可得,但他寧可放棄而到劍橋大學作一名根本拿不到學位的旁聽生。他覺得只有在劍橋,他才體會到生命解放的真意味:“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幸福------我敢說的只是--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主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留美留英的取舍,學位棄取的選擇,兩相比較,便可看出徐志摩獨特的個性,看出他追求理想人生的不惜代價。而這,正是他作為“情才”“奇才”的本色。

作者介紹:(大家都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徐志摩,那么有沒有同學對徐志摩有所了解呢?)可以適當的請一兩個同學來說說他們所知道的徐志摩,然后展示介紹作者的幻燈片: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垿,筆名南湖、云中鶴等。浙江海寧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并于同年應父命與年僅16歲的張幼儀成婚,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并與之相戀,于1922年3月與元配夫人張幼儀離異。同年8月辭別劍橋啟程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常發表詩作,1923年與胡適等成立新月社,為主要成員,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任翻譯,后隨泰漫游歐洲。同年認識有夫之婦陸小曼并相戀,1926年10月,與陸小曼結婚,1927年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30年秋,應胡適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時年35歲。

⑤初讀詩歌:(好,介紹完了作者,下面請同學們自己有感情的朗讀一下這首詩)2至3分鐘后叫停,展示初讀詩歌幻燈片:康橋的生活和康橋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是一個永遠的情結。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下面就讓我們來聆聽一下這首傳世之作吧!(好,讓我們共同來欣賞一下這首詩歌,開始播放音頻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9

為進一步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強化學生個人關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的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大石中心小學計劃開展為期一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一、活動宗旨

通過組織設計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性強、針對性強的活動為載體,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營造一種關注心理健康、重視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普及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和諧心靈的理念,為學生搭建起鍛煉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臺,全方位的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活動主題

沐浴心育陽光健康快樂成長

三、活動時間

貫穿20__學年第二學期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心理健康活動啟動儀式(3月份)

1、宣布心理健康活動啟動

2、學校領導講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目的、意義和基本要求

3、學生代表發言

活動二:“懂得感恩勇敢表達”(4月份)

結合“三八節”“母親節”為教育契機,圍繞“感恩”主題,為了讓學生懂得感恩,并勇于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面向全體學生收集繪畫、制作賀卡、手抄報等優秀作品。

一到三年級可以是以“給媽媽畫一張畫(做一張賀卡)”的方式進行;四到六年級則可以做感恩主題的手抄報。

要求先在本班內展示評比,每班再上送5份學校參評。(評比時間:第十周前)

活動三:心理主題黑板報比賽(5月份)

各班還有樓梯的黑板報以“沐浴心育陽光健康快樂成長”為主題出一期黑板報。

一二年段以學生的學習為內容,比如: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怎樣讓孩子們快樂學習;

三四年段以如何調節情緒,快樂每一天,或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為內容;

五六年段以溝通、互動、和諧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內容。

學校統一組織評比。

活動四:播放心理教育主題電影(六一節當天)

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受到了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并對學生心理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利用歡度六一節的時間,播放心理電影,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積極健康的引導。

推薦電影目錄如下:

1)缺乏學習動力:《決戰冰河》、《洛奇》、《阿拉伯的勞倫斯》

2)缺乏信心:《穆里爾的婚禮》、《心雨花露》

3)自卑失落:《阿甘正傳》、《少林足球》、《肖申克的救贖》

4)交流障礙:《對她說》、《墮落的天使》、《雨人》

5)失敗或絕望:《遠大前程》、《功夫熊貓》、《小鞋子》

6)厭倦生活:《天生愛情狂》、《凡夫俗女》、《心理游戲》

7)自私、人際關系淡漠:《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余輝時》、《愛,回家》、《走路上學》

8)緊張:《虎口脫險》、《小孩不笨》

活動五:主題征文比賽。(6月份)

面向三到六年級學生開展心理征文比賽。

征文要求:文章符合本次心理教育活動主題“陽光成長快樂生活”,涉及的故事、體驗、感悟、思考必須是真實的,內容積極、健康、向上。

文體形式:文體不限,要求新穎活潑,恰當地表現文章內容。

文字組織:主題明確、表達流暢、敘述生動、文筆清新。

評比:每班上交兩份進行全校評比,第十八周前完成。

活動六:心理知識廣播站(整個學期內每月一次)

校園廣播站推出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欄目(如“心靈之聲”),于午間等固定時間播放關于心理方面的小知識、小測試、歌曲等。

獎勵方案:

學生:獎狀和獎品班級:獎狀并全校表彰。

五、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

全校務必高度重視該活動的開展,對各班級的活動參與度及參與質量要及時給予總結評價。

(二)緊扣主題,調整拓展

為提高活動的實效性,力避搞形式,走過場。學校可在緊扣主題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客觀實際,對方案設計的“活動內容”適當予以調整和拓展。

(三)常抓不懈,注重內涵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學校要在常規推進的基礎上,特別注重活動的總結與反思,努力提升活動的內涵。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0

排列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排列的意義。能利用樹形圖寫出簡單問題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數的意義,能根據具體的問題,寫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會分析與數字有關的排列問題,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排列的定義、排列數并運用這個公式去解決有關排列數的應用問題。

難點是解有關排列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復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基本原理,請大家完成以下兩題的練習(用投影儀出示):

1.書架上層放著50本不同的社會科學書,下層放著40本不同的自然科學的書.

(1)從中任取1本,有多少種取法?

(2)從中任取社會科學書與自然科學書各1本,有多少種不同的取法?

2.某農場為了考察三個外地優良品種A,B,C,計劃在甲、乙、丙、丁、戊共五種類型的土地上分別進行引種試驗,問共需安排多少個試驗小區?

找一同學談解答并說明怎樣思考的的過程

第1(1)小題從書架上任取1本書,有兩類辦法,第一類辦法是從上層取社會科學書,可以從50本中任取1本,有50種方法;第二類辦法是從下層取自然科學書,可以從40本中任取1本,有40種方法.根據加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種數是50+40=90.第(2)小題從書架上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書各1本(共取出2本),可以分兩個步驟完成:第一步取一本社會科學書,第二步取一本自然科學書,根據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種數是: 50×40=2000.

第2題說,共有A,B,C三個優良品種,而每個品種在甲類型土地上實驗有三個小區,在乙類型的土地上有三個小區……所以共需3×5=15個實驗小區.

二、 講授新課

學習了兩個基本原理之后,現在我們繼續學習排列問題,這是我們本節討論的重點.先從實例入手:

1.北京、上海、廣州三個民航站之間的直達航線,需要準備多少種不同飛機票?

由學生設計好方案并回答.

(1)用加法原理設計方案.

首先確定起點站,如果北京是起點站,終點站是上海或廣州,需要制2種飛機票,若起點站是上海,終點站是北京或廣州,又需制2種飛機票;若起點站是廣州,終點站是北京或上海,又需要2種飛機票,共需要2+2+2=6種飛機票.

(2)用乘法原理設計方案.

首先確定起點站,在三個站中,任選一個站為起點站,有3種方法.即北京、上海、廣泛任意一個城市為起點站,當選定起點站后,再確定終點站,由于已經選了起點站,終點站只能在其余兩個站去選.那么,根據乘法原理,在三個民航站中,每次取兩個,按起點站在前、終點站在后的順序排列不同方法共有3×2=6種.

根據以上分析由學生(板演)寫出所有種飛機票

再看一個實例.

在航海中,船艦常以“旗語”相互聯系,即利用不同顏色的旗子發送出各種不同的信號.如有紅、黃、綠三面不同顏色的旗子,按一定順序同時升起表示一定的信號,問這樣總共可以表示出多少種不同的信號?

找學生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想法.

事實上,紅、黃、綠三面旗子按一定順序的一個排法表示一種信號,所以不同顏色的同時升起可以表示出來的信號種數,也就是紅、黃、綠這三面旗子的所有不同順序的排法總數.

首先,先確定位置的旗子,在紅、黃、綠這三面旗子中任取一個,有3種方法;

其次,確定中間位置的旗子,當位置確定之后,中間位置的旗子只能從余下的兩面旗中去取,有2種方法.剩下那面旗子,放在最低位置.

根據乘法原理,用紅、黃、綠這三面旗子同時升起表示出所有信號種數是:3×2×1=6(種).

根據學生的分析,由另外的同學(板演)寫出三面旗子同時升起表示信號的所有情況.(包括每個位置情況)

第三個實例,讓全體學生都參加設計,把所有情況(包括每個位置情況)寫出來.

由數字1,2,3,4可以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寫出這些所有的三位數.

根據乘法原理,從四個不同的數字中,每次取出三個排成三位數的方法共有4×3×2=24(個).

請板演的學生談談怎樣想的?

第一步,先確定百位上的數字.在1,2,3,4這四個數字中任取一個,有4種取法.

第二步,確定十位上的數字.當百位上的數字確定以后,十位上的數字只能從余下的三個數字去取,有3種方法.

第三步,確定個位上的數字.當百位、十位上的數字都確定以后,個位上的數字只能從余下的兩個數字中去取,有2種方法.

根據乘法原理,所以共有4×3×2=24種.

下面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我們討論了三個實例,這三個問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從一些研究的對象之中取出某些研究的對象.

(2)取出的這些研究對象又做些什么?

實質上按著順序排成一排,交換不同的位置就是不同的情況.

(3)請大家看書,第×頁、第×行. 我們把被取的對象叫做雙元素,如上面問題中的民航站、旗子、數字都是元素.

上面第一個問題就是從3個不同的元素中,任取2個,然后按一定順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后來又寫出所有排法.

第二個問題,就是從3個不同元素中,取出3個,然后按一定順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排法和寫出所有排法.

第三個問題呢?

從4個不同的元素中,任取3個,然后按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并寫出所有的排法.

給出排列定義

請看課本,第×頁,第×行.一般地說,從n個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本章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的情況),按著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

下面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按著這個定義,結合上面的問題,請同學們談談什么是相同的排列?什么是不同的排列?

從排列的定義知道,如果兩個排列相同,不僅這兩個排列的元素必須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順序(即元素所在的位置)也必須相同.兩個條件中,只要有一個條件不符合,就是不同的排列.

如第一個問題中,北京—廣州,上海—廣州是兩個排列,第三個問題中,213與423也是兩個排列.

再如第一個問題中,北京—廣州,廣州—北京;第二個問題中,紅黃綠與紅綠黃;第三個問題中231和213雖然元素完全相同,但排列順序不同,也是兩個排列.

(2)還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一個排列”是不是一個數?

生:“一個排列”不應當是一個數,而應當指一件具體的事.如飛機票“北京—廣州”是一個排列,“紅黃綠”是一種信號,也是一個排列.如果問飛機票有多少種?能表示出多少種信號.只問種數,不用把所有情況羅列出來,才是一個數.前面提到的第三個問題,實質上也是這樣的.

三、 課堂練習

大家思考,下面的排列問題怎樣解?

有四張卡片,每張分別寫著數碼1,2,3,4.有四個空箱,分別寫著號碼1,2,3,4.把卡片放到空箱內,每箱必須并且只能放一張,而且卡片數碼與箱子號碼必須不一致,問有多少種放法?(用投影儀示出)

分析:這是從四張卡片中取出4張,分別放在四個位置上,只要交換卡片位置,就是不同的放法,是個附有條件的排列問題.

解法是:第一步把數碼卡片四張中2,3,4三張任選一個放在第1空箱.

第二步從余下的三張卡片中任選符合條件的一張放在第2空箱.

第三步從余下的兩張卡片中任選符合條件的一張放在第3空箱.

第四步把最后符合條件的一張放在第四空箱.具體排法,用下面圖表表示:

所以,共有9種放法.

四、作業

課本:P232練習1,2,3,4,5,6,7.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1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在,一直是爭議較大的歷史人物。建國以來,史學界對其評價有四種觀點。第一,功大于過說。這派觀點認為,秦始皇對當時的人民,對整個民族的發展,文化的發展,都是有很大貢獻的,一方面他一生的政治活動與實現統一、鞏固統一分不開,另一方面他開創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和官僚政治體制為歷代王朝沿襲,并在我國封建社會前期起了積極作用,把其稱為暴君是不當的。第二,前功后過說。秦始皇一生活動應分三個時期,完成統一大業時期,統一后的幾年為中期,后來的焚書坑儒、修造阿房宮、驪山墓為后期。其前期是豐功,后期是顯過,中期是功過相兼。可以說,他是一位“前功后過,功過并重的一代君主”。第三,功過參半說。在秦始是身上就同時存在極端相反的兩個方面——光明和黑暗,偉大和殘暴。他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第四,功大過亦大說。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功大過亦大的人物,集中在他身上的矛盾重重交錯。綜合史學界對秦始皇的評價,一般都肯定其在統一中國歷史進程中的歷史作用,同時指出其殘暴、嚴苛壓迫和剝削人民的一面。

秦朝的封建專制主義制度體現了封建主義的殘暴性,是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結果,對我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非秦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這里應把“秦的暴政”和“秦朝封建專制主義制度”區別,封建專制主義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各個朝代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對封建國家的統一和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封建專制主義制度下,容易產生“暴政”,這是因為專制主義制度具有其殘暴性。但是,封建專制主義制度不等于“暴政”。“暴政”是超越當時社會生產力條件的過度的剝削和壓迫威脅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基本生存的統治。所以,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封建專制主義制度,而是“秦的暴政”。

例:以下有關秦朝封建專制主義制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結果B.體現了封建主義的殘暴性

C.對我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D.導致秦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答案:D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2

一、指導思想

按照20__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在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鞏固、擴大學生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培養口、筆頭初步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增進對所學語言國家的了解;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思維、觀察、記憶、想象、聯想等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興趣。

二、教學要求(各單元具體教學要求見教參)

1.語音教學:語音教學要緊密結合詞匯、對話和課文進行,要充分利用口語錄音帶、聽力訓練與測試帶,讓學生聽錄音,模仿標準的語音語調。

2.詞匯教學:詞匯教學主要是使學生掌握詞義(見課標詞匯表)、詞的搭配和用法,通過有情景的教學達到目的。教學中要注意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根據新的教改趨勢,注意適當擴大詞匯量。注意總結歸納構詞法,適當介紹常見詞根。

3.語法教學:語法教學主要通過實例進行。學生先接觸語法現象,然后總結歸納,并進行強化訓練。

三、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包括聽、說、讀、寫、測試(必須含有聽力測試)等項。

各年級根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組織實施教學。具體安排(略)

特別提示:高一階段抓好學段的&39;過渡,學習意識的改變,方法的調整,重課本,重基礎。

高二階段在重課本的同時,注重擴展性閱讀,穿插專題訓練,有意識的貼近高考。高三階段提倡用新的語言材料復習基礎知識,加強詞匯知識的擴充與學習,注意做題方法的指導和規范答題的訓練。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3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交給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去獲得新的知識是教學的最高的技巧所在。”其實這里所說的最高技巧就是老師要善于“點化”舊知識,從而啟發學生對舊知識進行演繹、歸納、分析,從而獲得新知識。孔子所說的“溫故而知新”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今天上午我在講到歐洲西部的時候,我就問了我們上一節西亞講到的一個知識點-----被西方人稱為海上生命線是哪個海峽?這時我發現好多學生都在那里翻書,這時我就稍微的給大家做了一點提示,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霍爾木茲海峽”。通過這一個問題我發現下面的學生的聽課情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人多了。

中午吃過飯在休息的時候,我就在想下午第一節課學生的聽課情趣一定不是太高,我能用什么辦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興趣呢?這時我就想起了上午我用的一方法-----提問以前學過的知識,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下午在二班上課的時候,我就設計了一個小的活動,讓學生上黑板上寫我們上一節學的西亞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不會寫的可以有三次求助的機會,這時下面的好多學生都舉手了,沒有記住的也馬上翻書去看。這時我隨意的叫了三個學生上黑板寫,由于石油運輸路線是一個難點,都是一些海洋、海峽,寫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上來的這幾個學生沒寫幾個就不會寫了,這時我就說你可以求助下面的學生,這時下面的學生幾乎都把手舉起來了,有的甚至都站來起來,還大聲的喊:“老師我去”。

這時我看見下面學生已經完全被我調動起來了,也該到收場的時候了。

“同學們來我們共同看一下,看這三個同學寫的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補充”。最后我又對這幾個學生進行了表揚。雖然這是一個小小的課堂活動,但是卻把整個班級參與課堂的興趣完全的調動起來了,這節課上下來使我感覺到無比的輕松。點化舊知識,容易勾引起學生回憶的思考,啟動了他們的大腦,只要一提及這些舊知識,學生就一觸即發,十分的興奮,這種興奮又調動了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使他們在課堂上中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4

課時:2

授課方式:多媒體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辟,善于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能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尤其是下列十五個詞語: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說、若、夫、微、之。并能歸納其中四個詞語的義項:若、夫、微、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背景、解題

你們知道“秦晉之好”的意思嗎?

晉國是西部的一個古老國家。晉國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兒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黃河與汾水之間,方圓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時手握“虞”字,就以虞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時,成王桐葉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來的晉國。到了春秋時代,晉國統治集團內部發生斗爭,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歷經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等諸侯國。重耳在各國遭遇不盡相同。齊國是以厚禮相待,而在經過鄭國時,鄭國大夫叔瞻勸鄭君說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殺了。重耳到了楚國,受到優厚的招待,并許諾楚王,有朝一日兩國交戰先退避九十里。后來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機,派人把重耳請到秦國,并把女兒嫁給重耳,秦晉結下姻親關系,這就歷史上的秦晉之好。今天兩家要聯姻,還說欲結秦晉,當由此而出。再后來,秦穆公派兵把重耳護送回國當了國君,就是晉文公。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有二點。其一,鄭國曾二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時晉、楚之戰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后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只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題目點明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二、讀文知字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縋(zhuī)而出

亡鄭以陪(beì)鄰共(gōng)其乏困闕(jué)秦

秦伯說(yuè)逢(páng)孫

三、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第一段:秦、晉圍鄭(形勢/圍鄭原因/駐軍位置/)

第二段:臨危受命

第三段:說退秦師(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銳氣。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拉攏引誘,挑撥秦晉兩國的關系。然后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最終退兵,且留兵助守。)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描述良好的的生活習慣。

2.學習根據所給詞或詞組,寫出關于均衡的飲食對于保持健康的重要性的文章。

3.重點和難點:描述出保持健康的方法,以及自己的看法。

二、課前準備:

1.掌握描述健康的詞匯:eatinghabit,important,food,strong,keep,healthy等詞語。

2.收集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如何保持健康的方法與經驗以供討論。

三、教學過程:

1.導入(Leadin):通過討論不同保持健康的方法,引出本節課的大任務。吸引學生,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作為學習主體課堂參與意識。

2.通過展示大量單詞、詞組以及學生本人的提出的保持健康方法,將他們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此時老師恰到好處地讓學生匯報導入任務切入主題。

3、具體活動——設計本話題的習作:

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均衡飲食對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請就該內容寫一篇英語短文,談談你的看法。

詞語:eatinghabit,important,food,strong,keep…

句子:1、Asweknow,havingabalanceddietisgoodforourhealth/Itisimportantforustohaveabalanceddiet.

2、Themorehealthyfoodweeat,thehealthierwewillbe.

3、通過讓學生先寫作,然后在指導學生確定寫作的主題:“告訴他們本篇習作通過闡述好的生活習慣對健康的重要性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4、指導學生如何謀篇布局:

文章的結構:采用“總—分—總的結構來寫。

每個段落的具體寫法:

①總述好的生活習慣對健康的重要性。

②具體介紹有哪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健康有益;

③總結概括,呼吁大家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5、評比最佳習作。本次的任務是讓學生在活動中靈活的運用所學過的有關描述保持健康的句子。利用多媒體教室的幻燈片展示學生的作文,并進行必要的修改,評出誰是最優秀作文獲得者,并給予相應的獎勵。

6、本環節任務:開放性小結本課的內容。教師用上個任務的活動結果引出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并要求學生寫出所學的重點句型。鼓勵學生寫出今日自己所學或使用的其他句型,要求越多越好。要求學生把自己所寫的句子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同時記下其他組員所說的新的句子。

7、Homework:具體實踐:

假如你是康康,請你根據所給提示給你的美國朋友吉姆寫封信,就如何保持身體健康,給他一些建議。80詞左右。

提示:①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②多做運動;

③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

五、課后小結

1.有部分學生平時背記詞語與詞匯量不夠,生活經歷也不夠造成一定的寫作困難。

2.一些學生還是中式思維句式,邏輯思維也較混亂。

3.口語表達能力不夠,無法運用英語來較好的表達。

六、今后措施:要求寫作要1.認真審題,抓住要點,切中題意,文理通順2.語句完整語言準確,使用得當3.寫作前要草擬提綱,理清思路4、要求學生多背誦好詞好句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2、使學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劃分。

能力目標

會畫圖表示并說明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

【教學重點】

1、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

2、閱讀和畫太陽照射地球的示意圖。

【教學難點】

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

【教學過程】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自轉與公轉兩種運動的疊加

自轉產生的赤道平面與公轉產生的黃道平面形成的夾角(目前:23°26′),即黃赤交角。

2、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①范圍:23°26′N―23°26′S

②周期:一個周年,365日5時48分46秒

③過程:利用數學的正弦圖來直觀展示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過程,并抓住二分二至關鍵點。

這樣可以判斷任意日期太陽直射點所處緯度及移動方向(向南或向北),并舉例說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⑤易混淆的概念:回歸年與恒星年(比較法)

3、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晝夜平分(或等長)。

②直射點在哪個(南或北)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另一半球晝短夜長。(歸納演繹法)

即:1)若直射點在北半球,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四周出現極晝現象,南極四周出現極夜現象;

2)若直射點在南半球,越往南,晝越長,夜越短,南極四周出現極晝現象,北極四周出現極夜現象。

3)夏至日,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以北到處出現極晝現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南極圈以北到處出現極夜現象。

4)冬至日,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南半球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南極圈以南到處出現極晝現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以北到處出現極夜現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晝夜平分(或等長);2)晨昏線經過南北兩極,并與經線圈重合。

4、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①太陽高度,即太陽高度角,就是太陽光線與地平線(或面)的夾角(H),

(注:不要理解成太陽離頭頂有多高)其取值范圍:0°≤H≤90°。

正午太陽高度,即某地正午時的太陽高度,一天中的太陽高度,主要用它來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陽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陽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陽高度一定比這還小。

②規律:1)空間變化規律: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方)遞減。比如:假如太陽直射點在3°N,那么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兩側(方)遞減。

2)時間變化規律: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改變。因為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運動,所以它的空間變化規律也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改變。(歸納演繹法)

③H對地表影響:(利用人教版地圖冊P16右下圖,并解說)

1)太陽高度(H)越大,太陽對地表輻射的強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溫度就越高;

2)太陽高度(H)越小,太陽對地表輻射的強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溫度就越低。

5、四季的劃分

①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的季節,也是獲得太陽輻射最多的季節;

2)冬季,一年內白晝最短,太陽最低的季節,也是獲得太陽輻射最少的季節;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

②北溫帶國家(氣候統計)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③易混淆的概念:季節、節氣與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與夏至日,冬季、冬至與冬至日等等。(比較法)

6、五帶的劃分

①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分界線,把地球分成五個溫度帶自北向南分別為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②學生討論:1)若黃赤交角變小,北寒帶,南寒帶,熱帶變小;南溫帶,北溫帶變大。

2)若黃赤交角變大,北寒帶,南寒帶,熱帶變大;南溫帶,。北溫帶變小。

③易混淆的數據:五帶的劃分的分界線的緯度23°26′和66°34′,與低緯、中緯、高緯度的分界線的緯度30°和60°。(比較法)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7

作為老師想要把一節課上好,那么就需要課前做相關規劃,那就是教案,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化學老師是如何做自己的教案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不飽和這兩組概念的區別。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養學生在實驗基礎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2.利用實驗和數據的結合,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實驗的分析研究,培養學生沿著“問題—實驗—分析—結論”的思路,以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中心內容是建立飽和溶液的概念。學生雖然對于一般物質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現象比較熟悉,但是對從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種種狀態卻很少思考。教材一開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無止境地溶解糖或食鹽這樣的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帶到要討論的問題中來。接著教材分別安排了兩組實驗[實驗7-2]、[實驗7-3]和[實驗7-4],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只要條件固定,物質是不會無限制地溶解在溶劑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為依據,通過教師的歸納和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起“飽和溶液的概念”。

1.通過[實驗7-2],學生應該了解:

(1)要判斷物質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須確定“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這兩個條件。

(2)當這兩個條件不變時,物質溶解的確都各有其限度。學生有了這兩點認識之后,就能比較容易理解:當溶質溶解達到它的限度時(如果條件不變),溶液就處在一種特殊的狀態即飽和狀態。這時的溶液就是該狀態下此溶質的飽和溶液。

如何教學生判斷是否達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繼續溶解而有固體剩余的時候”,這是利用可直接觀察到的宏觀現象作為判斷溶液飽和的一個依據。但是利用“有固體剩余”來判斷溶液已達飽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為前題,否則就沒有意義。

[實驗7-3]和[實驗7-4]通過分析可以得到下列關系:對于大多數溶液來說:

(1)說明當改變飽和溶液的任何一個條件時,飽和溶液的狀態都會被破壞,成為“不飽和溶液”。

(2)從反面證明飽和溶液定義的敘述必須有兩個前提為條件,否則就沒有意義。

(3)客觀上向學生介紹了使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的兩種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溫度或增加溶劑。至于相反過程,即由不飽和溶液轉為飽和溶液,由于可能會引起物質的結晶析出,在本節暫不宜展開討論。

2.為了消除學生把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混為一談,教材作了一段專門敘述。

通過[實驗7-5],利用剛剛建立起來的飽和與不飽和概念及其判斷方法,來分辨濃溶液與稀溶液,以及它們跟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區別,是很有說服力的,教師應很好利用這段教材,或講解或指導閱讀。在討論時一定要向學生指明,溶液的濃稀,是指一定量溶劑中溶質的相對含量不同而言,與溫度是否變化無關;飽和與不飽和是指溶質是否達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溫度和溶劑的量兩個條件的制約,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種存在狀態,與溶液的“濃”、“稀”無關。

教學建議

(1)邊實驗、邊分析、過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他們積極思維,逐步建立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師演示實驗并給出一些數據,引導學生分析,逐步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和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建立飽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濃”“稀”跟溶液飽和與不飽和這兩組概念之間的關系和區別。

難點:

利用實驗和數據結合,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溶液。為了對溶液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將溶液作以分類: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演示[實驗7-2]在10毫升水里分別加入食鹽和硝酸鉀固體,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師活動]提問:在實驗演示過程中,溶液的溫度是否改變?水的量是否改變?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目的:為學生觀察實驗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

[教師活動]演示[實驗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試管中;分別緩慢加入氯化鈉和硝酸鉀固體,邊加入邊振蕩,直到試管里有剩余固體不再溶解為止。

[學生活動]觀察實驗并回答以上提出的問題。

[結論]

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教師活動]提問:在提到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時,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呢?

[學生活動]學生動手做[實驗7-3]。[實驗7-4],并思考以上問題。

[目的:培養學生通過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活動]分析討論并總結該實驗。

[教師活動]參與討論并答疑,引導學生總結。

[結論]

(1)只有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飽和”和“不飽和”才有意義。(2)

(3)當溫度確定、溶劑量確定時,某溶液的飽和狀態表示溶質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為下一節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鋪墊。]

[教師活動]說明:給定條件,溶液可分為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質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習慣被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

2.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的關系

[教師活動]演示[實驗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克食鹽和0.1克熟石灰,振蕩、并觀察現象。

[學生活動]觀察實驗及所列數據,試判斷正誤。

[目的: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投影)提供數據:

20℃時,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質的質量:

硝酸銨:192克碳酸鈣:0.0013克食鹽:36克氫氧化鈣:0.17克

判斷:(1)在同一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2)飽和溶液是濃溶液。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總結。

[結論]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不過對于同一種溶質的溶液來說,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濃。

[教師活動]指導閱讀教材第134頁:如何確定某溶液是飽和溶液?

(四)總結、擴展

(1)溶液:在一定條件下可分為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不給定條件可分為濃溶液、稀溶液。

(2)擴展練習:試判斷:

①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②在一定溫度下,向硝酸鉀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鉀,如果溶液質量不變,則該溶液是飽和溶液。

③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中的溶質多。

④一定溫度下,溶質的質量不改變,則無法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⑤一定溫度下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一定不能繼續溶解硝酸鉀。

⑥兩種不同溶質的飽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飽和溶液。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8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了解“鴻門宴”斗爭的起因、經過,認識這一斗爭的性質,正確評價有關人物。

學習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掌握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的規律。

掌握“舉”、“謝”等文言詞語。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熟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烏江(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二、背景介紹:

故事發生在陳涉起義之后的第三年(前206)。陳涉起義之后,出身楚國貴族世家的項梁、項羽叔侄和出身農民又當過亭長的劉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陳涉失敗后,項梁等擁立楚懷王之孫,仍號楚懷王。項、劉為楚懷王所轄主力軍。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非常惱火,立即破關直抵新豐鴻門。

字詞補注:

欲王關中:王,動,稱王。

為擊破沛公軍:中省“我”。

范增說項羽:說,勸說。

夜馳之沛公軍:之,動,到……去。

具告以事:以事具告(之)。是倒裝句,也是省略句。

臣為韓王送沛公:臣,第一人稱謙詞。

秦時與臣游:游,交往。

范增數目項王:數,多次;目,名-動,使眼色。

約為婚姻:兒女親家。

三、“為”、“之”用法匯集:

為:1、君為我呼入:介,替。

若屬皆且為所虜:介,被。

何辭為:語氣詞,無義。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聯系動詞,像是,如同。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第二個“為”,動,制定。

使子嬰為相;客何為者:動,做、干。

之:1、吾得兄事之:代,代人。

切而啖之:代,代物。

為之奈何:代,代事。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動,到。

今日之事何如:結構助詞,的。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結構助詞,使主謂結構詞組化。

第二課時

一、文章的結構:

全文以“鴻門宴”為中心,以“殺不殺劉邦”為線索。

宴前:(戰或不戰)

1、項羽準備立即發兵擊劉。

2、劉邦拉攏項伯,答應前去謝罪。

項羽輕信項伯美言,許諾罷兵。

(局勢由張而弛)

宴中:(殺或不殺)

1、劉邦詭表心跡(初步穩住項羽)。

范增舉玦(氣氛由弛而張)

項莊舞劍(更為緊張)。

樊噲闖帳(一觸即發,極度緊張)。

項羽賜座(由張而弛)

宴后:(追不追)

1、劉邦乘機離席(危機仍未排除)。

項羽受禮(坐失良機,放虎歸山)。

范增拔劍撞斗(由此內部矛盾轉化)。

全文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寫宴會前立、項兩軍駐地、力量對比、事件的起因及雙方的幕后活動。

問:共寫了哪幾件事?

曹無傷告密。(導火線)

范增分析情況。(激化矛盾)

項伯夜訪張良。(形勢有所轉化)

張良與劉邦商討對策。

項伯勸項羽勿擊劉邦。

第二部分:(3-4)宴會上,寫鴻門宴上雙方的尖銳斗爭,情節的高潮。

問:此部分有三起、三落,請指出:

三起:“范增數目項王”暗示動手。(緊張)

范增以項莊舞劍為由,刺殺劉邦。(嚴峻)

樊噲闖入帳(緊張到極點)。

三落:項羽不怒樊噲,稱之壯士。

項羽賜樊噲酒肉,賜座。

劉邦以“如廁”為名逃跑。

第三部分:(5-7)宴后,劉邦脫身逃走,張良入謝,劉邦誅殺內奸。

問:此事給項羽和劉邦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

對項:坐失良機,加深了項、范矛盾,埋下了最后失敗的禍根。

對劉:劉誅殺了曹無傷,內部更加團結。

二、人物:

項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形象,他沽名釣譽,輕敵自大,寡謀輕信,不善用人,優柔寡斷,又帶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

劉邦:善于用人,能言善辯,善于應變。

一個以“斗力”見長,一個以“斗智”見長。

小結:

布置作業:完成本課《課課練》。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19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 “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投影和三視圖,這部分知識是立體幾何的基礎之一,一方面它是對上一節空間幾何體結構特征的再一次強化,畫出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并能將三視圖還原為直觀圖,是建立空間概念的基礎和訓練學生幾何直觀能力的有效手段。另外,三視圖部分也是新課程高考的重要內容之一,常常結合給出的三視圖求給定幾何體的表面積或體積設置在選擇或填空中。同時,三視圖在工程建設、機械制造中有著廣泛應用,同時也為學生進入高一層學府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意義。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能畫出簡單空間圖形(長方體,球,圓柱,圓錐,棱柱等的簡易組合)的三視圖,能識別上述三視圖表示的立體模型,從而進一步熟悉簡單幾何體的結構特征。

(2)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幾何直觀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培養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完成由立體圖形到三視圖,再由三視圖想象立體圖形的復雜過程。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是新課程幾何課堂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這節課的設計思路。通過大量的多媒體直觀,實物直觀使學生獲得了對三視圖的感性認識,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實踐,操作練習,實現認知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幾何直觀能力為學習立體幾何打下基礎。

教學的重點、難點

(一)重點:畫出空間幾何體及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體會在作三視圖時應遵循的“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原則。

(二)難點:識別三視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即:將三視圖還原為直觀圖。

四、學生現實分析

本節首先簡單介紹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兩種投影形式,學生具有這方面的直接經驗和基礎。投影和三視圖雖為高中新增內容,但學

生在初中有一定基礎,在七年級上冊 “從不同方向看”的基礎上給出了三視圖的概念。到了九年級下冊則是在介紹了投影后,用投影的方法給出了三視圖的概念,這一概念已基本接近了高中的三視圖定義,只是在名字上略有差異。初中叫做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進入高中后特別是再次學習和認識了柱、錐、臺等幾何體的概念后,學生在空間想象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所以,給出了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的概念。這些概念的變化也說明了學生年齡特點和思維差異

五、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

針對本節課知識是由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空間思維難度較大的特點,我采用的教法是直觀教學法、啟導發現法。

在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引導啟發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同時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性和啟發性,解決了教師“口說無憑”的尷尬境地,增大了課堂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

(2)學法指導

力爭在新課程要求的大背景下組織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在學生的辯證和討論前提下,發揮教師的概括和引領的作用。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通過攝影作品及汽車設計圖紙引出問題

1.照相、繪畫之所以有空間視覺效果,主要處決于線條、明暗和色彩,其中對線條畫法的基本原理是一個幾何問題,我們需要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2.在建筑、機械等工程中,需要用平面圖形反映空間幾何體的形狀和大小,在作圖技術上這也是一個幾何問題,你想知道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嗎?

設計意圖:通過攝影作品及汽車設計圖紙的展示引出問題1,2,從貼近生活的實例入手,給學生以視覺沖擊,引領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內容。

引出課題:投影與三視圖

知識探究(一):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

光是直線傳播的,一個不透明物體在光的照射下,在物體后面的屏幕上會留下這個物體的影子,這種現象叫做投影。其中的光線叫做投影線,留下物體影子的屏幕叫做投影面。

思考1:不同的光源發出的光線是有差異的,其中燈泡發出的光線與手電筒發出的光線有什么

不同?

思考2:我們把光由一點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把在一束平行光線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那么用燈泡照射物體和用手電筒照射物體形成的投影分別是哪種投影?

思考3:用燈泡照射一個與投影面平行的不透明物體,在投影面上形成的影子與原物體的形狀、大小有什么關系?當物體與燈泡的距離發生變化時,影子的大小會有什么不同?

思考4:用手電筒照射一個與投影面平行的不透明物體,在投影面上形成的影子與原物體的形狀、大小有什么關系?當物體與手電筒的距離發生變化時,影子的大小會有變化嗎?

思考5: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線正對著投影面時叫做正投影,否則叫做斜投影.一個與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圖形,在正投影和斜投影下的形狀、大小是否發生變化?

思考6:一個與投影面不平行的平面圖形,在正投影和斜投影下的形狀、大小是否發生變化?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講解投影,投影線,投影面,讓學生了解投影式如何形成的。通過六個思考層層深入,學生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總結出投影的分類及每種投影的特點。

知識探究(二):柱、錐、臺、球的三視圖

把一個空間幾何體投影到一個平面上,可以獲得一個平面圖形。但只有一個平面圖形難以把握幾何體的全貌,因此我們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投影,這樣就能較好地把握幾何體的形狀和大小,通常選擇三種正投影,即正面、側面和上面。

從不同的角度看建筑

問題1:要很好地描繪這幢房子,需要從哪些方向去看?

問題2:如果要建造房子,你是工程師,需要給施工員提供哪幾種圖紙?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大樓的圖片,提出問題1,2,這種設計更易于讓學生接受,說明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給出三視圖的含義:

(1)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圖,叫做幾何體的正視圖;

(2)光線從幾何體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圖,叫做幾何體的側視圖;

(3)光線從幾何體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圖,叫做幾何體的俯視圖;

(4)幾何體的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統稱為幾何體的三視圖。

思考1 :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分別是從幾何體的哪三個角度觀察得到的幾何體的正投影圖?它們都是平面圖形還是空間圖形?

思考2 :如圖,設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 ,那么其三視圖分別是什么?

一個幾何體的正視圖和側視圖的高度一樣,俯視圖和正視圖的的長度一樣,側視圖和俯視圖的寬度一樣。

思考3 :圓柱、圓錐、圓臺的三視圖分別是什么?

思考4 :一般地,一個幾何體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的長度、寬度和高度有什么關系? 師生活動:分小組討論,動手操作來完成思考題。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的動態演示,對學生的結論進行驗證,大概花15分鐘的時間來完成這部分的教學。學生自主歸納總結將本節課的重點化解。

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高中最新教案怎么寫篇2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平拋運動是加速度為g的勻變速運動,其水平方向是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為自由落體運動.

2.了解斜拋運動及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遷移應用.

過程與方法

會用平拋運動的規律解答相關問題,以數學中的拋物線方程及圖象為工具建立物理模型,理解拋體運動的規律及處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與發展,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以及知識方法的應用能力.

2.領略拋體運動的對稱與和諧,培養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難點

1.知道什么是拋體運動,什么是平拋運動.知道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

2.用運動的分解、合成結合牛頓運動定律研究拋體運動的特點,知道平拋運動可分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3.能應用平拋運動的規律交流討論并解決實際問題.在得出平拋運動規律的基礎上進而分析斜拋運動.掌握研究拋體運動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拋體運動

探究交流:體育運動中投擲的鏈球、鉛球、鐵餅、標槍等(如圖所示),都可以看做是拋體運動嗎?都可以看成是平拋運動嗎?

1.基本知識

(1)定義

以一定的速度將物體拋出,物體只受重力作用的運動.

(2)平拋運動

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的拋體運動.

(3)平拋運動的特點

①初速度沿水平方向.②只受重力作用.

2.思考判斷

(1)水平拋出的物體所做的運動就是平拋運動.(×)

(2)平拋運動中要考慮空氣阻力的作用.(×)

(3)平拋運動的初速度與重力垂直.(√)

二、平拋運動的速度

1.基本知識

將物體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由于物體只受重力作用,t時刻的速度為:

(1)水平方向:vx=v0.

(2)豎直方向:vy=gt.

(4)速度變化特點:由于平拋運動的物體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其加速度恒為g,因此在平拋運動中速度的變化量Δv=gΔt,由于g是常量,所以任意兩個相等的時間間隔內速度的變化量相等,方向豎直向下,即任意兩個相等的時間間隔內速度的變化相同,如圖所示.

2.思考判斷

(1)平拋運動的物體初速度越大,下落得越快.(×)

(2)做平拋運動的物體下落時,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越來越大.(√)

(3)如果下落時間較長,平拋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方向變為豎直方向.(×)

3.探究交流

平拋運動中,豎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除該公式外,還有求vy的公式嗎?

【提示】由于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所以

例:關于平拋物體的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做平拋運動的物體,速度和加速度都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大

B.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變

C.平拋物體的運動是勻變速運動

D.平拋物體的運動是變加速運動

【答案】BC

三、平拋運動的位移

1.基本知識

將物體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經時間t物體的位移為:

2.思考判斷

(1)平拋運動合位移的方向與合速度的方向一致.(×)

(2)平拋運動合位移的大小等于物體的路程.(×)

(3)平拋運動中,初速度越大,落地時間越長.(×)

3.探究交流

飛機向某災區投放救災物資,要使物資準確落到指定地點,是飛到目標正上方投放,還是提前投放?

【提示】物資離開飛機前具有與飛機相同的水平方向的速度,當離開飛機后,由于慣性,它們仍然要保持原有的水平向前的運動速度,另外,物資又受到重力作用,于是物資一方面在水平方向向前運動,另一方面向下加速運動,因此,只有提前投放,才能使物資準確落到指定地方.

4.小結:平拋運動的特點

1.速度特點:平拋運動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斷變化,故它是變速運動.

2.軌跡特點:平拋運動的運動軌跡是曲線,故它是曲線運動.

3.加速度特點:平拋運動的加速度為自由落體加速度,恒定不變,故它是勻變速運動.

綜上所述,平拋運動的性質為勻變速曲線運動.

例:關于平拋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

B.平拋運動是變加速運動

C.任意兩段時間內加速度相同

D.任意兩段相等時間內速度變化相同

【答案】ACD

四、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和規律

【問題導思】

1.如何研究平拋運動比較簡單?

2.平拋運動的合速度、合位移怎么求出?

3.試推導平拋運動的軌跡方程.

1.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

(1)由于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速度、位移的方向時刻發生變化,無法直接應用運動學公式,因此研究平拋運動問題時采用運動分解的方法.

(2)平拋運動一般分解為豎直方向上的自由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

2.平拋運動的規律

(1)分運動

五、平拋運動的幾個重要推論

【問題導思】

1.平拋運動的飛行時間與初速度有關嗎?

2.平拋運動的落地速度決定于哪些因素?

3.平拋運動的速度偏向角與位移偏向角間的關系如何?

1.平拋運動的時間

A.tanφ=sinθB.tanφ=cosθ

C.tanφ=tanθD.tanφ=2tanθ

【答案】D

六、平拋運動的臨界問題

例:如圖所示,女排比賽時,排球場總長為18m,設球網高度為2m,運動員站在網前3m處正對球網跳起將球水平擊出.若擊球的高度為2.5m,為使球既不觸網又不越界,求球的速度范圍.

2.思考判斷

(1)斜拋運動和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做的都是自由落體運動.(×)

(2)斜拋運動和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做的都是勻速直線運動.(√)

(3)斜拋運動和平拋運動的加速度相同.(√)

3.探究交流

對斜上拋運動,有一個點,該點的速度是零嗎?為什么

【提示】在斜上拋運動的點,豎直分速度為零.水平分速度等于v0cosθ.故該點的速度v=v0cosθ.

940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牛皮纸|牛卡纸|进口牛皮纸|食品级牛皮纸|牛皮纸厂家-伽立实业 | 课件导航网_ppt课件_课件模板_课件下载_最新课件资源分享发布平台 | 无菌水质袋-NASCO食品无菌袋-Whirl-Pak无菌采样袋-深圳市慧普德贸易有限公司 | 美国PARKER齿轮泵,美国PARKER柱塞泵,美国PARKER叶片泵,美国PARKER电磁阀,美国PARKER比例阀-上海维特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二部 | 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直埋管道-聚氨酯发泡保温管厂家 - 唐山市吉祥保温工贸有限公司 | 安徽华耐泵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安德建奇火花机-阿奇夏米尔慢走丝|高维|发那科-北京杰森柏汇 | 全温恒温摇床-水浴气浴恒温摇床-光照恒温培养摇床-常州金坛精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刮板输送机,粉尘加湿搅拌机,螺旋输送机,布袋除尘器 | 大巴租车平台承接包车,通勤班车,巴士租赁业务 - 鸿鸣巴士 | 环氧乙烷灭菌器_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器 _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_清洗工作站_医用干燥柜_灭菌耗材-环氧乙烷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_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展厅设计公司,展厅公司,展厅设计,展厅施工,展厅装修,企业展厅,展馆设计公司-深圳广州展厅设计公司 |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系统检测箱-电梯**检测仪器箱-北京宇成伟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柔性测斜仪_滑动测斜仪-广州杰芯科技有限公司 | 托盘租赁_塑料托盘租赁_托盘出租_栈板出租_青岛托盘租赁-优胜必达 | 综合管廊模具_生态,阶梯护坡模具_检查井模具制造-致宏模具厂家 | 净化板-洁净板-净化板价格-净化板生产厂家-山东鸿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全国国际学校排名_国际学校招生入学及学费-学校大全网 | 电抗器-能曼电气-电抗器专业制造商 | 不锈钢搅拌罐_高速搅拌罐厂家-无锡市凡格德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亚克力制品定制,上海嘉定有机玻璃加工制作生产厂家—官网 | 安徽合肥项目申报咨询公司_安徽合肥高新企业项目申报_安徽省科技项目申报代理 | 济南保安公司加盟挂靠-亮剑国际安保服务集团总部-山东保安公司|济南保安培训学校 | 武汉印刷厂-不干胶标签印刷厂-武汉不干胶印刷-武汉标签印刷厂-武汉标签制作 - 善进特种标签印刷厂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定制工厂订制厂家-凯夫拉凯芙拉碳纤维手机壳套-碳纤维雪茄盒外壳套-深圳市润大世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泰安塞纳春天装饰公司【网站】| 南京展台搭建-南京展会设计-南京展览设计公司-南京展厅展示设计-南京汇雅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选矿设备,选矿生产线,选矿工艺,选矿技术-昆明昆重矿山机械 | 滁州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厂家_安徽高低温试验箱价格|安徽希尔伯特 | 网站seo优化_seo云优化_搜索引擎seo_启新网络服务中心 | 蓝牙音频分析仪-多功能-四通道-八通道音频分析仪-东莞市奥普新音频技术有限公司 | 高压贴片电容|贴片安规电容|三端滤波器|风华电容代理南京南山 | 丹佛斯变频器-Danfoss战略代理经销商-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设计制作开发公司-外贸独立站建设【企术】 | 除尘器布袋骨架,除尘器滤袋,除尘器骨架,电磁脉冲阀膜片,卸灰阀,螺旋输送机-泊头市天润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威海防火彩钢板,威海岩棉复合板,威海彩钢瓦-文登区九龙岩棉复合板厂 | 内六角扳手「厂家」-温州市威豪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济南网站策划设计_自适应网站制作_H5企业网站搭建_济南外贸网站制作公司_锐尚 | CTAB,表面活性剂1631溴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上海升纬化工原料有限公司 | 浙江栓钉_焊钉_剪力钉厂家批发_杭州八建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 Copeland/谷轮压缩机,谷轮半封闭压缩机,谷轮涡旋压缩机,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尺寸图片,价格经销商 CTP磁天平|小电容测量仪|阴阳极极化_双液系沸点测定仪|dsj电渗实验装置-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 | 石家庄网站建设|石家庄网站制作|石家庄小程序开发|石家庄微信开发|网站建设公司|网站制作公司|微信小程序开发|手机APP开发|软件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