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美術教案 >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

時間: 啟權 美術教案

計劃的種類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主要分類標準有:計劃的重要性、時間界限、明確性和抽象性等。但是依據這些分類標準進行劃分,所得到的計劃類型并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密切聯系的。比如,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戰略計劃和作業計劃等。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勇于標新立異,大膽想象與積極思考

2、啟發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造,體驗創造的樂趣

3、培養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是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地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造。

課前準備:

1、師準備各種工具和廢舊材料,如彈簧、抽空的蛋殼、乒乓球、紙杯、圖畫紙、廢舊報紙、紙筒、吸管、顏料、剪刀、膠水等。

2、圖畫紙、廢舊畫報、顏料、剪刀、膠水等

教時數:

1教時

授課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一起學過了“會動的小紙人”這節課。小朋友還記得會動的小紙人是那一部分會動啊!是紙彈簧會動(復習紙彈簧制作方法)

二、新授

今天我們又要來為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玩具了,師出示玩具請小朋友觀察它出現了什么變化?這個玩具它會“搖”。它是怎樣搖起來的,為什么會搖呢?

欣賞書中圖例,看小朋友們制作了各種各樣的玩具。你最喜歡哪一個?請你自學,看看這些玩具你都會做嗎?

書上根據各種形狀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為自己設計一個怎樣的會搖的玩具,用什么材料來制作。

1、用雞蛋殼來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動物……

2、用彩色紙剪貼和畫

3、用廢舊易拉罐,紙卷,吸管……

三、布置作業

動手來制作一個會搖的玩具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評一評、議一議

六、小結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熟悉工具和材料,進行感官體驗。采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浮雕造型創作。

2、通過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設計和表現,強調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3、培養學們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太陽的臉和光芒。

教學難點:

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造型及富于個性的色彩。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問答法等。

教學準備:

學生的優秀作品、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老師要出一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想想它是什么東西,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對,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太陽。

你們知道嗎?太陽在天上自由自在,有時侯看看大地的景色,聽著小朋友的歌,日子過得舒服極了,但是有一天,它突然覺得有些煩惱,因為它看到所有的景物都有美麗的色彩,小朋友們都穿著漂亮的衣裳,而自己卻沒有一件好看的衣服。怎么辦呢?小朋友想不想幫助太陽,為它設計一件漂亮的花衣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畫的內容:太陽。

二、欣賞感悟暢想

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太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中間的圓球和外面的光芒)它本身是由哪些顏色組成?(紅色和橙色)剛才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大家想想如果我們要給太陽添上花衣裳,我們是不是只能用這兩種顏色呢?好!下面看看老師是怎樣給太陽穿上漂亮衣服的。

1、首先要畫出一個圓作為太陽的基本形狀,(課件)

2、接下來該干什么?(給太陽身上添上花紋)(課件)大家看,這些花紋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點、線、面)下面我們來看看什么是點、線、面,它們是怎樣組成各種花紋的。

3、大家最后還要添上什么?(漂亮的顏色)(課件)大家仔細看,畫面中的顏色是不是每個地方都不相同?(不是)那么這些顏色的組成都有什么特點?(以相近的顏色為主,間插其它的顏色,但是挨著的顏色都不是一樣的)

我們還可以看看在同樣的花紋下,添上不同顏色的效果。小朋友,你們說,太陽穿上花衣裳好看嗎?現在,該你們動手了,別忘了,太陽還正等著呢。小朋友們,開始吧!

三、體驗創新

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四、作品展評:

1、學生互評

2、學生自評,教師總評。

五、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畫得真好,太陽看了別提有多高興了。你們看,這是它給小朋友的一封信:小朋友,謝謝你們了,你們給我畫的花衣裳真漂亮,歡迎你們到我這兒作客……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3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驗各種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導學生嘗試用線材表現煙花。

3、指導學生學會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學重、難點

1、點、線、面的應用。

2、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煙花。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一張大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鉛筆、水彩等。學生準備作業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三、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哪兒見過煙花,都有什么樣子的。

2、引導學生回憶煙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勢表演一下煙花。(同時引導學生發現煙花升空后是從中間向外放射)

(二)掌握、創作階段;

1、觀察書上煙花的照片,說說它們的形狀象什么?

2、請幾位同學到前面的大紙上,用油畫棒或水彩筆畫畫煙花。其他同學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筆或彩線擺出煙花的形狀。

3、煙花的形狀豐富多變,要如何變?教師在學生畫的煙花上進行再創作,有的加粗,有的線加長,有的線彎曲,線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讓學生領悟點、線、面的大小、長短、粗細等可以讓煙花的形狀發生各種變化。

4、教師將五、六支彩色鉛筆綁在一起花煙花,出現一種五彩斑斕的效果。鼓勵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表現特殊的繪畫效果,如:在彩紙上畫,用深色油畫棒涂滿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畫等。

5、每兩個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設計的煙花與眾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節日的氣氛。

作業完成后,貼在教室的墻上,互相評價、欣賞。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懂得制作傳動裝置。

(2)用夸張裝飾的手法設計小鳥造型。

2、過程與方法:

(1)在競猜游戲中,找出各種小鳥的外形、顏色特征;

(2)在觀察討論中了解制作傳動裝置的原理;

(3)在欣賞活動中,學習點、線、色的搭配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愛護鳥類的人文情感和科技意識。

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

①了解“愛鳥周”及“小燕車”等相關知識。

②懂得運用傳動裝置制作出會展翅的小鳥。

2、教學難點:

掌握傳動裝置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3、興趣點:

①民間活動玩具的收集與觀賞;

②小鳥玩具作品的展示與娛樂表演活動;

4、觀察點:

①小燕車的色彩對比與色塊、色點的搭配;

②小燕車的造型結構特征。

作業要求:

1、基本要求:

制作出一只能拍動翅膀的小鳥玩具。

2、較高要求:

制作出一只既美觀可愛又能拍動翅膀的小鳥。

3、個性探究:

①懂得運用傳動裝置制作出造型各異的玩具;

②小組運用自己設計制作的鳥玩具合作表演一個有關鳥類的節目,

二、教學活動設計建議

活動一:觀察與發現:

(1)觀看鳥類的生活片斷,了解鳥類的生存狀態

(2)交流與分享課前收集的鳥類資料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形態分析,找出基本特征,

(3)欣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猜一猜這是什么鳥。

活動二:嘗試與探索-

1、玩一玩:通過實物范例的觀察與分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滑輪是如何帶動翅膀的拍動的。

2、比一比:通過兩組實物范例的分析與探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出滑輪能平穩走動和小鳥翅膀能自如拍動的制作技巧。

3、教師針對制作的難點進行現場示范。

4、欣賞學生作品,構思創作內容和表現方法。

5、巧妙運用材料,進行創作練習。

活動三:分享與評價。

提出評價目標:一是作品的外形美和色彩對比強烈的裝飾美,二是了解保護環境與愛護鳥類的重要性。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5

第一單元 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欣賞-評述)

計劃課時2課時

備課人:馬海波

前言:不論是普通兒童的繪畫創作,還是著名畫家的繪畫創作,都要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造型藝術表現手段 ,例如線條、形狀和色彩等,來進行表現,這些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運用方式便成為作者進行藝術表現或與他人進行信息交流的藝術語言。

人類早期的繪畫,特別是東方的傳統繪畫,大多以線來進行造型表現,線條既可以具體地描繪審美對象的生動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現主觀的審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因此,有人把這種藝術表現方法與形式稱為“線描方法”。

第一課時

欣賞與評述:

1、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觀察并說明它們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是運用什么方法來表現什么樣的感受或意圖。

2、在以前的美術學習中,自己學習過哪種美術語言和表現方法。有什么體會?

欣賞畫家名作:《蒙娜麗莎》、《自畫像》、《宮娥》。

教師講解:

文藝復興以后的西方繪畫,逐漸發展了一種借助形體、明暗、色彩、透視等要素來綜合造型,以再現可變光線條件下的客觀對象的表現方法,這種忽略清晰輪廓而在背景上凸現物象的表現形式,有人稱它為“圖繪方法”。

達-芬奇典范地運用了他所首創并且十分偏愛的“明暗轉移法”,畫面色調從明到暗徐徐過渡,沒有明顯的分界,而與美麗的五官結構自然融為一體,因而創造出更加符合視覺真實的表現形式。

《宮娥》這幅情節性的室內群像畫描繪了真實的西班牙內宮生活場景和歷史人物。變幻而統一的光線,豐富而又和諧的色彩,是典型的圖繪風格的名作。

倫勃朗非常善于表現集中光線下的人物,他常常讓情所獨鐘的光線滯留在自己歷盡滄桑的臉部,以便更加細膩深刻地揭示人的內心世界。

欣賞名畫家作品:《持太陽傘的女人》、《靜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師講解:

“印象主義”畫派著力于光彩、色彩變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們最主要的藝術表現語匯。由于明暗、色彩的變化都以體面結構為基礎,所以“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更熱衷于建構堅實的形體結構。而形體結構的分解與組合,則成了“立體主義”的藝術語言。

莫奈所著力表現的不是他夫人和兒子的個性形象,而好像是某個在陽光照耀和微風吹拂下正在花草叢中漫步的年輕女子,他運用光和色的表現語言塑造出一種給人明快視覺愉悅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主張按錐、柱、球體來提煉物體的恒定結構,他畫的《靜物》以凝練的筆法和明確的體面,塑造出比實物更堅實的形體。

作為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要求打破傳統繪畫的視覺一致性,表現自己頭腦中重新組構而成的物象。畫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蘋果被不同的顏色分開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組織在室內外的混合空間之中。

第二課時

討論與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語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現意圖和表達方式。

2、你自己比較熟悉或喜歡哪種表現方法與形式。

教師講解:

單獨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規律的組合,才能構成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例如可以通過色彩的柔和對比來表現女性的清純美感,也可以通過色彩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畫家對人物的熱情感受。美術作品作為整體的審美對象,都有著自己整體的有機結構,而且其中蘊含著人類對形式美的規律的認識與運用。

欣賞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婦人》、《扎辨子的少婦》、《黃紅藍與黑的構圖》。

為了反對以“逼真”作為評價繪畫標準的傳統觀念,馬蒂斯常使用強烈甚至刺眼的對比色,這種顏色組合帶有濃厚的主觀而自由的傾向,因而被人們稱為野獸主義畫家。

蒙德里安的抽象主義繪畫作品利用垂直線、水平線和紅、黃、藍、黑、白等顏色構成的平衡組合,構成作品整體的平衡性和諧,明確而嚴格的體現出基本要素組合構成的原則。

印象主義畫家雷諾阿的這幅肖像畫并沒有表現外光,只是使用了印象主義的明亮色彩,顏色的對比和過渡非常柔和,使人物形象甚帶有古典意味的清純為亮麗美感。

評論與總結:

1、你是否認為造型要素和造型藝術表現手段是一種藝術表現或交流的語言?

2、你是否初步了解了中外美術作品常用的藝術語言?

3、懂得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對你欣賞美術作品有什么幫助?

欣賞名家作品:《自由引導人民》、《櫻桃與桃》、《梅花》。

象征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頂點,自由女神和人群的頭部處在橫豎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場面宏偉的構圖組織的井然有序。

大小不等的圓開統一而有變化地組織成面面的主體,襯托它們的是好似圣維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襯布褶紋。

畫中梅花的豎枝與橫枝靠近畫面的橫豎黃金分割線,使人在視覺上產生舒適之感。

初二美術第二單元

豐富多彩的現實 多種多樣的表現 (造型-表現)

計劃課時:(4課時)

課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講解、行賞、比較、練習相結合

1、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學習,2、使學生初步了解視覺形象的分類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識。

3、通過對美術作品中形的認識和分析,4、提高學生對藝術形的欣賞能力。

5、通過對本課的學習,6、使學生認識美術具有多種表現形式,7、從而8、提高學生對藝術形式美的欣賞能力,9、以及美術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寫實造型、變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區別,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識別美術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難點:掌握基本要素的特點,并能運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學具準備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掛圖一張,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學生:課本、作業本、軟心鉛筆、尺。

5、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1、選擇一些作品說明它們真實地再現出哪些具體的個別對象?

2、你對這些形象有什么樣的視覺感受?

一、導入新課:

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是極其豐富多彩和時時運動變化的,由于藝術來反映現實生活,由于它所選擇的對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現的方式不同,也就會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的側重于再現客觀的真實形象,有的注重表現主觀世界的意象與感情。但是再現和表現往往共處于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簡單地加以截然劃分。

二、新授內容:

欣賞名家作品:《靜物》、《雛雞圖》、《小雞》。

教師講解:

《靜物》,霍達按照科學而精確的形式結構與透視規律, 借助細膩豐富的色調轉換,塑造出質感強烈、若可觸摸的逼真靜物形象。課本右下圖是部分靜物的形體結構和透視變形示意圖。

《雛雞圖》,李迪以精工細筆再現有稚嫩生命的小雞,那毛茸茸的身體同樣帶給人真實的觸覺感受。

《小雞》,黃胄的這幅速寫,可以使我們看出畫家是怎樣抓住小雞的結構與動態的。

三、總結評述:

達-芬奇說過:“畫家的心應當像一面鏡子,……如實攝進擺在面前所有物體的形象。”歷史上,許多美術作品都是以真實地再現生活真實為主要目的。而且不只再現客觀對象的外部特征,還要再現對象的精神、性格、氣質等內在本質特征,以達到“形神兼備”的程度。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這些繪畫作品形象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現手段?

2、每一幅作品著重再現對象的什么特征?

一、欣賞:《伊莎貝拉-勃朗像》、《橡樹》。

二、教師講解:

《伊莎貝拉-勃朗像》,魯本斯極其熟練地運用寫實性的油畫色彩,不僅準確地再現出人物的美麗形象,而且捕捉到她生動的神態和表情。

從魯本斯的素描可以看出,畫家非常熟悉地掌握了對象的面部結構和形態特征。

《橡樹》,希施金以高度寫實的技巧,真實地再現出無比堅實而挺拔的橡樹形象,樹林中好像還彌漫著野花的芳香和枯葉的氣味。

希施金畫的松樹的習作,枝葉疏密有致,光影層次豐富,是細膩觀察研究自然的記錄,也是繪畫創作的基礎。

三、總結評述:

塑造生動、自然的繪畫形象,就要善于觀察和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內在結構、明暗以及色彩關系,包括局部結構、特征與整體結構、特征的主次關系,使之達到和諧統一和具有美感。

第二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臨摹一幅素描或色彩作品或者它的局部。

2、嘗試進行線描或黑白靜物或者景物的寫生練習。

一、導入新課:

大千世界的各種物象形體,首先是被我們的眼睛感受到的,對視覺形象進行觀察和研究,會使我們獲得豐富的審美信息和多種知識,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新授內容:

藝術形:表達思想觀念、富于審美價值。

提問:分別舉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藝術形的物象。

形還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分類,如材料上分,有紙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屬材料造型、石質材料造型等。

(以問答形式討論欣賞作品,再作總結)

板書: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主要有點、線、面、體塊與空間、光與色、質地等。在藝術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要素,將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結合造型要素范圖講解)

點:最小的視覺單位。包括各種不同形狀的點,能成為注意中心確定結構以及組成體面。我們看到運用點的組織,產生疏密有致的變化,富有節奏感。

線:可看作點運動的痕跡,有方向和運動感,可以表達情感,限定形狀,表現質地和描繪陰影(講解掛圖)

面:由長度和寬度構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種方式:線的包圍、分割和表面色、質的變化。面可以分為幾何形和自由形兩大類(講解掛圖)。

體塊與空間:體塊即長度、深度三維空間的占有形式,或者說是由長度、寬度和深度構成的主體形。空間指物體間的遠近層次關系和包容關系。(如雕塑)具有實在的體積和空間,而繪畫藝術,則是在平面上創造體塊與空間的幻覺。如《長城》一畫,就是在平面上通過平俯視構圖,運用了大-小的透視縮形規律,以及近實遠虛的視覺規律,加上光與色的烘托渲染,畫面氣勢磅礴,使我們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光與色:有光才有色,視覺世界是由光顯示出來的。色彩的正確表現能使畫面獲得真實感。不同傾向的色彩還能給予我們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緒的變化,如紅色能給人以溫暖、刺激的感受,藍色則可能給人以冷、寧靜的感受。

質地:指物體表面的解覺性或這種質地的視覺表現。

對課本作品進行比較,展開愉快的教學雙邊活動:1、對不同線條形式特點分門別類,進行求同與反差比較:2、針對一幅學生最感興趣的重點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體驗藝術的情感,領悟其深層的內涵:3、引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發現問題、質疑問難,探討作品的形式美和藝術特色:4、通過啟發性、可比性欣賞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在比較欣賞中去形成對線條形式美的新認識,提高審美趣味。印象派畫家凡高的作品:線條包含著作者對生命強烈的熱愛,充滿火一般的熱情和探索精神。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用筆使轉交遞、點畫映帶、波譎云詭、變化無窮。創造了書法藝術史上的神品。

三、評價與總結:

我們認識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視覺形象,認識藝術家取自自然之法則,創造出的瑰麗藝術世界。

1、談談自己在臨摹或寫生中把握對象形象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和練習的情況進行評論和總結。

四、布置下一課時內容:

我們下節課將進入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世界。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欣賞名家作品:《嬰兒最初的愛撫》、《面包》、《少女》、《自畫像》。

1、你能感受到這些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感情嗎?請加以比較和描述。

2、這些以表現情感為主的作品有沒有再現的性質?二者之中,哪種特點更為突出?

《嬰兒最初的愛撫》,作品以細致的筆法與溫和的色調恰當地表現出細膩的母愛和溫柔的母子親情。

《嬰兒最初的愛撫》,饑餓的孩子要面包吃的哭聲撕裂著母親痛苦的心,粗獷的筆法勾畫的背景表現出感人肺腑的感情。

《面包》,以大膽而夸張的筆法刻畫人物恐怖的眼神和絕望的姿勢,表現出小女孩同時也是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恐懼。

《自畫像》,陰冷的色彩和旋轉的筆觸深刻地表現出一個生活遭受困苦,精神備受折磨的畫家的獨特個性。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你能體會和理解這些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是怎樣表現情感或情緒嗎?

2、表現主觀情感能否不借助再現的形式?抽象的作品可以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和心緒?

欣賞名家作品:《大刀門神》、《哭泣的女人》、《發怒的風景》、《查靈歌斯大橋》。

《大刀門神》,紅面的武將手握大刀,配上具有表現和象征性質的色彩,顯得極為威嚴、紅火,充分表現出鎮宅驅魔的力量。

《哭泣的女人》,畢加索以極度主觀變形的形象,黃與紫、玫瑰與黑等不和諧的色彩對比,鮮明地表現出所要發泄的悲哀心情。

《發怒的風景》,風景變成了發怒的人臉,屬于“國際表現主義”的阿佩爾以熱情的線條和色彩,表現了帶稚氣的瘋狂情緒。

《查靈歌斯大橋》,色彩在野獸派畫家德朗的畫中成了表現情感的主要手段,對色彩結構的重視使其作品具有一種激蕩熱情的力量。

三、總結評述

美術再現生活真實和表現主觀情感需要借助各種藝術形式和表達語言,除去形體結構、明暗結構的把握以外,色彩結構的設計與運用在塑造形象與表達情感、意蘊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鮮明、強烈的色彩去表現熱情、歡快的情緒。

2、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沉靜、和諧的色彩去表現寧靜、平和的氣氛。

一、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二、新授內容

表現形式的分類

就表現形式的明顯特點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兩種基本形式。具象造型與抽象造型的區別在于:前者具有客觀的現實形象,而后者中我們則不能看出任何客觀的現實形象(結合教材范圖講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為寫實造型和變形造型。寫實造型指忠實客觀地描繪事物的真實面目的造型,或者說,在這種造型中,客觀物象基本上按我們日常所見的樣子被反映出來。變形造型則是運用夸張、省略等方法,表現人對事物的主觀認識和情感。盡管變形造型反映的對象與我們日常所見不同,但我們仍可認出它們。變形造型即處于“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形式,層次十分豐富,既可偏于寫實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

抽象造型在古代藝術中就已出現,而現代抽象則主要通過抽象的線、形、色的不同組合表達人的主觀情感。

欣賞課本作品:《色彩的構圖》、《綠衣女人》、《黃昏》。

教師講解;

《色彩的構圖》,在兼有理性和感性劃分的條塊中,布滿由淡紫到淡黃的高明度柔和色彩,蒙德里安用其表現一種平衡而有變化的和諧。

《綠衣女人》,表現主義畫家注重色彩的靈性,馬凱的畫中那純凈的色彩閃爍著柔光,顯示出一種超然平和的氣氛,帶給人們一種賞心悅目的心情。

《黃昏》濃云的陰影罩住了大地,陽光在遠處輝閃,一種戲劇性的色彩使畫面充滿原始藝術似的奇妙感染力。

三、評價與總結

1、談談自己嘗試通過繪畫作業表現某種情感或心境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和實踐過程進行評論和總結。

初二美術教案

第三單元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設計-應用)

計劃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通過對常見生活用品的欣賞評述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

強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知識:學會從不同的審美角度欣賞、分析、評述生活用品的設計,掌握

實用和美觀有機結合的設計原則。

(3)能力:能自覺地以藝術的眼光觀察和分析常見的生活用品,并用恰當的

語言進行評述。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活用品實物數件。

課堂教學: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課件展示幾組質地不同(不銹鋼、塑料、再生紙、陶瓷),造型不一的餐具。游戲規則:同學都是采購員,根據特定的對象,選擇合適的餐具并說出理由。二、欣賞評述

(課件展示幾組生活用品,引導學生欣賞,師生共同分析)

1.果盤:枝條交纏,雞冠花紋,構圖大方簡潔,紅、藍、白三色搭配古樸典雅,放置水果時,與水果的鮮艷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枝、葉、花、果實在內容上形成一種統一的美感,是平面和立體的結合。

2.坐椅:

a.木椅:金字塔的造型給人穩固、安全的感覺,使人可以放心的坐下休息,原始的木紋和色彩繽紛的椅墊形成對比,似乎暗示了現代人與大自然的融合。

b.折椅:鋁合金的椅架,造型簡潔大方,可以折疊打包,攜帶方便。帆布面料比較耐磨,深藍的色彩又較耐臟,真不失為現代人旅游的好伙伴。

c.椅子一組:單純的顏色,簡潔的造型,給人舒適的感覺,看到了就忍不住想坐一坐。同時,不用時要盡可能節省空間的問題設計者也為你想到了,看,幾把椅子疊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體構成造型,像一座抽象的現代雕塑,不也覺得很美嗎?

三、合作交流

(一)想一想、談一談

1.購買某種生活用品時你應如何進行選擇?

2.生活用品的設計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3. 通常可以從哪些方面欣賞、分析、評述一件生活用品?

(課件逐一展示問題,分別請同學發言)

(二)看一看、比一比

手機:(分組訓練,相互講解)

a款:外形方正規整,藍色的屏幕和銀色的機殼形成色彩的差異,喜歡它的人應該是工作嚴謹,一絲不茍的人。

b款:精致小巧的外形,機蓋上鑲嵌著璀璨的寶石,更顯得高雅尊貴,是很多女士的掌中愛物。

c款:流線外形和金屬質感,傳達出獨特的信息,機蓋合起后呈簡潔的弧形造型,活潑的式樣加上多種富有青春氣息的色彩,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拿在手中,置于衣袋,都會使人感到很舒適。(錄音講解,學生對照。)

(三)寫一寫、講一講

設計藝術是為生活創造的藝術,為了使人們生活環境和使用的物品既實用又美觀,需要預先進行設計,尋求最合理的形式,同時又是美觀的,符合生產制作要求的形式.現代設計可以分成建筑藝術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等幾大領域。設計形式是由其用途決定的,也就是功能決定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注意分析、認識你所接觸到的器物及環境,提高對設計藝術的認識,也會發現需要改進的設計。

工業產品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處處都要接觸到,為人們提供方便。工業產品的功能是首要的,同時又應該符合生產的要求,功能的合理也是構成美的重要條件,應按照美的規律去創造。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一節課的知識

請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各種生活用品,根據自己的感受在紙上用幾句話寫出這件生活用品的設計好在哪里?你對于這件生活用品的設計還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嗎?

二、導入新課

室內環境裝飾的種類是多樣的,除去繪畫之外,還可以用多種材料和不同的技術制作,重要的是要發揮想象力,充分利用材料的特點,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風格,不僅好看,而且還要有意味。同學們可以嘗試著去做一件。

小組交流。

三、新授內容

1、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制作。

在一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制陶技術,最初的造型樣式,主要是為了滿足于實際使用的要求,之后便開始了以功能為主要目的,同時又有結合形式美觀的或特定功能的設計,并且越來越豐富。(欣賞教材圖片)

請勇于展示的同學上講臺展示自己帶來的生活用品,并談談自己的欣賞感受。

試一試、擺一擺,并嘗試自己進行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制作。

2、設計產品的鑒別與選擇。從幾把形式結構完全不同椅子,可以看到不同的用途,對椅子的造型樣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欣賞課本上的門把手圖片,激發自己嘗試進行室內裝飾品設計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注意過各種門的把手,其中有房門把手、窗戶把手、車門把手、柜門把手等,造型各不相同,在把握的時候觸覺感受也不盡相同,甚至用力的程度也不一樣。門把手也有功能和形式關系,下面可以試著分析這幾種門把手的特點。

通過我們對這些門把手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門把手具有不同的適用功能和不同的造型材質美感,你能辨別它們各自適合安裝在哪里嗎?

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出你最喜歡的把手。

四、課外拓展

課件展示幾組日常生活用品,在學生瀏覽欣賞的過程中提出要求:

1.在平常能針對各種常見生活用品的設計,分析其優缺點,提出改進的建議。

2.在父母、親友購買生活用品時,能運用所學知識,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6

(蘇教版)初二美術上學期教案

第一單元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欣賞-評述)

計劃課時2課時

備課人:馬海波

前言:不論是普通兒童的繪畫創作,還是著名畫家的繪畫創作,都要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造型藝術表現手段 ,例如線條、形狀和色彩等,來進行表現,這些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運用方式便成為作者進行藝術表現或與他人進行信息交流的藝術語言。

人類早期的繪畫,特別是東方的傳統繪畫,大多以線來進行造型表現,線條既可以具體地描繪審美對象的生動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現主觀的審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因此,有人把這種藝術表現方法與形式稱為“線描方法”。

第一課時

欣賞與評述:

1、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觀察并說明它們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是運用什么方法來表現什么樣的感受或意圖。

2、在以前的美術學習中,自己學習過哪種美術語言和表現方法。有什么體會?

欣賞畫家名作:《蒙娜麗莎》、《自畫像》、《宮娥》。

教師講解:

文藝復興以后的西方繪畫,逐漸發展了一種借助形體、明暗、色彩、透視等要素來綜合造型,以再現可變光線條件下的客觀對象的表現方法,這種忽略清晰輪廓而在背景上凸現物象的表現形式,有人稱它為“圖繪方法”。

達-芬奇典范地運用了他所首創并且十分偏愛的“明暗轉移法”,畫面色調從明到暗徐徐過渡,沒有明顯的分界,而與美麗的五官結構自然融為一體,因而創造出更加符合視覺真實的表現形式。

《宮娥》這幅情節性的室內群像畫描繪了真實的西班牙內宮生活場景和歷史人物。變幻而統一的光線,豐富而又和諧的色彩,是典型的圖繪風格的名作。

倫勃朗非常善于表現集中光線下的人物,他常常讓情所獨鐘的光線滯留在自己歷盡滄桑的臉部,以便更加細膩深刻地揭示人的內心世界。

欣賞名畫家作品:《持太陽傘的女人》、《靜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師講解:

“印象主義”畫派著力于光彩、色彩變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們最主要的藝術表現語匯。由于明暗、色彩的變化都以體面結構為基礎,所以“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更熱衷于建構堅實的形體結構。而形體結構的分解與組合,則成了“立體主義”的藝術語言。

莫奈所著力表現的不是他夫人和兒子的個性形象,而好像是某個在陽光照耀和微風吹拂下正在花草叢中漫步的年輕女子,他運用光和色的表現語言塑造出一種給人明快視覺愉悅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主張按錐、柱、球體來提煉物體的恒定結構,他畫的《靜物》以凝練的筆法和明確的體面,塑造出比實物更堅實的形體。

作為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要求打破傳統繪畫的視覺一致性,表現自己頭腦中重新組構而成的物象。畫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蘋果被不同的顏色分開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組織在室內外的混合空間之中。

第二課時

討論與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語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現意圖和表達方式。

2、你自己比較熟悉或喜歡哪種表現方法與形式。

教師講解:

單獨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規律的組合,才能構成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例如可以通過色彩的柔和對比來表現女性的清純美感,也可以通過色彩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畫家對人物的熱情感受。美術作品作為整體的審美對象,都有著自己整體的有機結構,而且其中蘊含著人類對形式美的規律的認識與運用。

欣賞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婦人》、《扎辨子的少婦》、《黃紅藍與黑的構圖》。

為了反對以“逼真”作為評價繪畫標準的傳統觀念,馬蒂斯常使用強烈甚至刺眼的對比色,這種顏色組合帶有濃厚的主觀而自由的傾向,因而被人們稱為野獸主義畫家。

蒙德里安的抽象主義繪畫作品利用垂直線、水平線和紅、黃、藍、黑、白等顏色構成的平衡組合,構成作品整體的平衡性和諧,明確而嚴格的體現出基本要素組合構成的原則。

印象主義畫家雷諾阿的這幅肖像畫并沒有表現外光,只是使用了印象主義的明亮色彩,顏色的對比和過渡非常柔和,使人物形象甚帶有古典意味的清純為亮麗美感。

評論與總結:

1、你是否認為造型要素和造型藝術表現手段是一種藝術表現或交流的語言?

2、你是否初步了解了中外美術作品常用的藝術語言?

3、懂得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對你欣賞美術作品有什么幫助?

欣賞名家作品:《自由引導人民》、《櫻桃與桃》、《梅花》。

象征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頂點,自由女神和人群的頭部處在橫豎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場面宏偉的構圖組織的井然有序。

大小不等的圓開統一而有變化地組織成面面的主體,襯托它們的是好似圣維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襯布褶紋。

畫中梅花的豎枝與橫枝靠近畫面的橫豎黃金分割線,使人在視覺上產生舒適之感。

初二美術第二單元

豐富多彩的現實多種多樣的表現(造型-表現)

計劃課時:(4課時)

課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講解、行賞、比較、練習相結合

1、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學習,2、使學生初步了解視覺形象的分類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識。

3、通過對美術作品中形的認識和分析,4、提高學生對藝術形的欣賞能力。

5、通過對本課的學習,6、使學生認識美術具有多種表現形式,7、從而8、提高學生對藝術形式美的欣賞能力,9、以及美術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寫實造型、變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區別,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識別美術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難點:掌握基本要素的特點,并能運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學具準備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掛圖一張,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學生:課本、作業 本、軟心鉛筆、尺。

5、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1、選擇一些作品說明它們真實地再現出哪┚嚀宓母霰鴝韻螅?BR>2、你對這些形象有什么樣的視覺感受?

一、導入  新課:

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是極其豐富多彩和時時運動變化的,由于藝術來反映現實生活,由于它所選擇的對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現的方式不同,也就會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的側重于再現客觀的真實形象,有的注重表現主觀世界的意象與感情。但是再現和表現往往共處于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簡單地加以截然劃分。

二、新授內容:

欣賞名家作品:《靜物》、《雛雞圖》、《小雞》。

教師講解:

《靜物》,霍達按照科學而精確的形式結構與透視規律, 借助細膩豐富的色調轉換,塑造出質感強烈、若可觸摸的逼真靜物形象。課本右下圖是部分靜物的形體結構和透視變形示意圖。

《雛雞圖》,李迪以精工細筆再現有稚嫩生命的小雞,那毛茸茸的身體同樣帶給人真實的觸覺感受。

《小雞》,黃胄的這幅速寫,可以使我們看出畫家是怎樣抓住小雞的結構與動態的。

三、總結評述:

達-芬奇說過:“畫家的心應當像一面鏡子,……如實攝進擺在面前所有物體的形象。”歷史上,許多美術作品都是以真實地再現生活真實為主要目的。而且不只再現客觀對象的外部特征,還要再現對象的精神、性格、氣質等內在本質特征,以達到“形神兼備”的程度。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這些繪畫作品形象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現手段?

2、每一幅作品著重再現對象的什么特征?

一、欣賞:《伊莎貝拉-勃朗像》、《橡樹》。

二、教師講解:

《伊莎貝拉-勃朗像》,魯本斯極其熟練地運用寫實性的油畫色彩,不僅準確地再現出人物的美麗形象,而且捕捉到她生動的神態和表情。

從魯本斯的素描可以看出,畫家非常熟悉地掌握了對象的面部結構和形態特征。

《橡樹》,希施金以高度寫實的技巧,真實地再現出無比堅實而挺拔的橡樹形象,樹林中好像還彌漫著野花的芳香和枯葉的氣味。

希施金畫的松樹的習作,枝葉疏密有致,光影層次豐富,是細膩觀察研究自然的記錄,也是繪畫創作的基礎。

三、總結評述:

塑造生動、自然的繪畫形象,就要善于觀察和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內在結構、明暗以及色彩關系,包括局部結構、特征與整體結構、特征的主次關系,使之達到和諧統一和具有美感。

第二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臨摹一幅素描或色彩作品或者它的局部。

2、嘗試進行線描或黑白靜物或者景物的寫生練習。

一、導入  新課:

大千世界的各種物象形體,首先是被我們的眼睛感受到的,對視覺形象進行觀察和研究,會使我們獲得豐富的審美信息和多種知識,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新授內容:

藝術形:表達思想觀念、富于審美價值。

提問:分別舉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藝術形的物象。

形還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分類,如材料上分,有紙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屬材料造型、石質材料造型等。

(以問答形式討論欣賞作品,再作總結)

板書: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主要有點、線、面、體塊與空間、光與色、質地等。在藝術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要素,將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結合造型要素范圖講解)

點:最小的視覺單位。包括各種不同形狀的點,能成為注意中心確定結構以及組成體面。我們看到運用點的組織,產生疏密有致的變化,富有節奏感。

線:可看作點運動的痕跡,有方向和運動感,可以表達情感,限定形狀,表現質地和描繪陰影(講解掛圖)

面:由長度和寬度構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種方式:線的包圍、分割和表面色、質的變化。面可以分為幾何形和自由形兩大類(講解掛圖)。

體塊與空間:體塊即長度、深度三維空間的占有形式,或者說是由長度、寬度和深度構成的主體形。空間指物體間的遠近層次關系和包容關系。(如雕塑)具有實在的體積和空間,而繪畫藝術,則是在平面上創造體塊與空間的幻覺。如《長城》一畫,就是在平面上通過平俯視構圖,運用了大-小的透視縮形規律,以及近實遠虛的視覺規律,加上光與色的烘托渲染,畫面氣勢磅礴,使我們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光與色:有光才有色,視覺世界是由光顯示出來的。色彩的正確表現能使畫面獲得真實感。不同傾向的色彩還能給予我們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緒的變化,如紅色能給人以溫暖、刺激的感受,藍色則可能給人以冷、寧靜的感受。

質地:指物體表面的解覺性或這種質地的視覺表現。

對課本作品進行比較,展開愉快的教學雙邊活動:1、對不同線條形式特點分門別類,進行求同與反差比較:2、針對一幅學生最感興趣的重點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體驗藝術的情感,領悟其深層的內涵:3、引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發現問題、質疑問難,探討作品的形式美和藝術特色:4、通過啟發性、可比性欣賞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在比較欣賞中去形成對線條形式美的新認識,提高審美趣味。印象派畫家凡高的作品:線條包含著作者對生命強烈的熱愛,充滿火一般的熱情和探索精神。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用筆使轉交遞、點畫映帶、波譎云詭、變化無窮。創造了書法藝術史上的神品。

三、評價與總結:

我們認識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視覺形象,認識藝術家取自自然之法則,創造出的瑰麗藝術世界。

1、談談自己在臨摹或寫生中把握對象形象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 和練習的情況進行評論和總結。

四、布置下一課時內容:

我們下節課將進入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世界。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導入  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欣賞名家作品:《嬰兒最初的愛撫》、《面包》、《少女》、《自畫像》。

1、你能感受到這些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感情嗎?請加以比較和描述。

2、這些以表現情感為主的作品有沒有再現的性質?二者之中,哪種特點更為突出?

《嬰兒最初的愛撫》,作品以細致的筆法與溫和的色調恰當地表現出細膩的母愛和溫柔的母子親情。

《嬰兒最初的愛撫》,饑餓的孩子要面包吃的哭聲撕裂著母親痛苦的心,粗獷的筆法勾畫的背景表現出感人肺腑的感情。

《面包》,以大膽而夸張的筆法刻畫人物恐怖的眼神和絕望的姿勢,表現出小女孩同時也是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恐懼。

《自畫像》,陰冷的色彩和旋轉的筆觸深刻地表現出一個生活遭受困苦,精神備受折磨的畫家的獨特個性。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你能體會和理解這些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是怎樣表現情感或情緒嗎?

2、表現主觀情感能否不借助再現的形式?抽象的作品可以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和心緒?

欣賞名家作品:《大刀門神》、《哭泣的女人》、《發怒的風景》、《查靈歌斯大橋》。

《大刀門神》,紅面的武將手握大刀,配上具有表現和象征性質的色彩,顯得極為威嚴、紅火,充分表現出鎮宅驅魔的力量。

《哭泣的女人》,畢加索以極度主觀變形的形象,黃與紫、玫瑰與黑等不和諧的色彩對比,鮮明地表現出所要發泄的悲哀心情。

《發怒的風景》,風景變成了發怒的人臉,屬于“國際表現主義”的阿佩爾以熱情的線條和色彩,表現了帶稚氣的瘋狂情緒。

《查靈歌斯大橋》,色彩在野獸派畫家德朗的畫中成了表現情感的主要手段,對色彩結構的重視使其作品具有一種激蕩熱情的力量。

三、總結評述

美術再現生活真實和表現主觀情感需要借助各種藝術形式和表達語言,除去形體結構、明暗結構的把握以外,色彩結構的設計與運用在塑造形象與表達情感、意蘊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鮮明、強烈的色彩去表現熱情、歡快的情緒。

2、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沉靜、和諧的色彩去表現寧靜、平和的氣氛。

一、導入  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二、新授內容

表現形式的分類

就表現形式的明顯特點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兩種基本形式。具象造型與抽象造型的區別在于:前者具有客觀的現實形象,而后者中我們則不能看出任何客觀的現實形象(結合教材范圖講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為寫實造型和變形造型。寫實造型指忠實客觀地描繪事物的真實面目的造型,或者說,在這種造型中,客觀物象基本上按我們日常所見的樣子被反映出來。變形造型則是運用夸張、省略等方法,表現人對事物的主觀認識和情感。盡管變形造型反映的對象與我們日常所見不同,但我們仍可認出它們。變形造型即處于“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形式,層次十分豐富,既可偏于寫實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

抽象造型在古代藝術中就已出現,而現代抽象則主要通過抽象的線、形、色的不同組合表達人的主觀情感。

欣賞課本作品:《色彩的構圖》、《綠衣女人》、《黃昏》。

教師講解;

《色彩的構圖》,在兼有理性和感性劃分的條塊中,布滿由淡紫到淡黃的高明度柔和色彩,蒙德里安用其表現一種平衡而有變化的和諧。

《綠衣女人》,表現主義畫家注重色彩的靈性,馬凱的畫中那純凈的色彩閃爍著柔光,顯示出一種超然平和的氣氛,帶給人們一種賞心悅目的心情。

《黃昏》濃云的陰影罩住了大地,陽光在遠處輝閃,一種戲劇性的色彩使畫面充滿原始藝術似的奇妙感染力。

三、評價與總結

1、談談自己嘗試通過繪畫作業 表現某種情感或心境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 和實踐過程進行評論和總結。

初二美術教案

第三單元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設計-應用)

計劃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

(1)情感:通過對常見生活用品的欣賞評述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

強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知識:學會從不同的審美角度欣賞、分析、評述生活用品的設計,掌握

實用和美觀有機結合的設計原則。

(3)能力:能自覺地以藝術的眼光觀察和分析常見的生活用品,并用恰當的

語言進行評述。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活用品實物數件。

課堂教學: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課件展示幾組質地不同(不銹鋼、塑料、再生紙、陶瓷),造型不一的餐具。游戲規則:同學都是采購員,根據特定的對象,選擇合適的餐具并說出理由。二、欣賞評述

(課件展示幾組生活用品,引導學生欣賞,師生共同分析)

1.果盤:枝條交纏,雞冠花紋,構圖大方簡潔,紅、藍、白三色搭配古樸典雅,放置水果時,與水果的鮮艷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枝、葉、花、果實在內容上形成一種統一的美感,是平面和立體的結合。

2.坐椅:

A.木椅:金字塔的造型給人穩固、安全的感覺,使人可以放心的坐下休息,原始的木紋和色彩繽紛的椅墊形成對比,似乎暗示了現代人與大自然的融合。

B.折椅:鋁合金的椅架,造型簡潔大方,可以折疊打包,攜帶方便。帆布面料比較耐磨,深藍的色彩又較耐臟,真不失為現代人旅游的好伙伴。

C.椅子一組:單純的顏色,簡潔的造型,給人舒適的感覺,看到了就忍不住想坐一坐。同時,不用時要盡可能節省空間的問題設計者也為你想到了,看,幾把椅子疊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體構成造型,像一座抽象的現代雕塑,不也覺得很美嗎?

三、合作交流

(一)想一想、談一談

1.購買某種生活用品時你應如何進行選擇?

2.生活用品的設計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3. 通常可以從哪些方面欣賞、分析、評述一件生活用品?

(課件逐一展示問題,分別請同學發言)

(二)看一看、比一比

手機:(分組訓練,相互講解)

A款:外形方正規整,藍色的屏幕和銀色的機殼形成色彩的差異,喜歡它的人應該是工作嚴謹,一絲不茍的人。

B款:精致小巧的外形,機蓋上鑲嵌著璀璨的寶石,更顯得高雅尊貴,是很多女士的掌中愛物。

C款:流線外形和金屬質感,傳達出獨特的信息,機蓋合起后呈簡潔的弧形造型,活潑的式樣加上多種富有青春氣息的色彩,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拿在手中,置于衣袋,都會使人感到很舒適。(錄音講解,學生對照。)

(三)寫一寫、講一講

設計藝術是為生活創造的藝術,為了使人們生活環境和使用的物品既實用又美觀,需要預先進行設計,尋求最合理的形式,同時又是美觀的,符合生產制作要求的形式.現代設計可以分成建筑藝術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等幾大領域。設計形式是由其用途決定的,也就是功能決定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注意分析、認識你所接觸到的器物及環境,提高對設計藝術的認識,也會發現需要改進的設計。

工業產品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處處都要接觸到,為人們提供方便。工業產品的功能是首要的,同時又應該符合生產的要求,功能的合理也是構成美的重要條件,應按照美的規律去創造。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一節課的知識

請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各種生活用品,根據自己的感受在紙上用幾句話寫出這件生活用品的設計好在哪里?你對于這件生活用品的設計還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嗎?

二、導入  新課

室內環境裝飾的種類是多樣的,除去繪畫之外,還可以用多種材料和不同的技術制作,重要的是要發揮想象力,充分利用材料的特點,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風格,不僅好看,而且還要有意味。同學們可以嘗試著去做一件。

小組交流。

三、新授內容

1、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制作。

在一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制陶技術,最初的造型樣式,主要是為了滿足于實際使用的要求,之后便開始了以功能為主要目的,同時又有結合形式美觀的或特定功能的設計,并且越來越豐富。(欣賞教材圖片)

請勇于展示的同學上講臺展示自己帶來的生活用品,并談談自己的欣賞感受。

試一試、擺一擺,并嘗試自己進行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制作。

2、設計產品的鑒別與選擇。從幾把形式結構完全不同椅子,可以看到不同的用途,對椅子的造型樣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欣賞課本上的門把手圖片,激發自己嘗試進行室內裝飾品設計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注意過各種門的把手,其中有房門把手、窗戶把手、車門把手、柜門把手等,造型各不相同,在把握的時候觸覺感受也不盡相同,甚至用力的程度也不一樣。門把手也有功能和形式關系,下面可以試著分析這幾種門把手的特點。

通過我們對這些門把手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門把手具有不同的適用功能和不同的造型材質美感,你能辨別它們各自適合安裝在哪里嗎?

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出你最喜歡的把手。

四、課外拓展

課件展示幾組日常生活用品,在學生瀏覽欣賞的過程中提出要求:

1.在平常能針對各種常見生活用品的設計,分析其優缺點,提出改進的建議。

2.在父母、親友購買生活用品時,能運用所學知識,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7

(江蘇版藝術教材)初二美術上學期教案第一單元 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欣賞-評述)

計劃課時2課時

備課人:馬海波江蘇版藝術教材初二美術上學期教案

前言:不論是普通兒童的繪畫創作,還是著名畫家的繪畫創作,江蘇版藝術教材初二美術上學期教案都要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造型藝術表現手段 ,例如線條、形狀和色彩等,來進行表現,這些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運用方式便成為作者進行藝術表現或與他人進行信息交流的藝術語言。江蘇版藝術教材初二美術上學期教案

人類早期的繪畫,特別是東方的傳統繪畫,大多以線來進行造型表現,線條既可以具體地描繪審美對象的生動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現主觀的審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因此,有人把這種藝術表現方法與形式稱為“線描方法”。

第一課時

欣賞與評述:

1、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觀察并說明它們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是運用什么方法來表現什么樣的感受或意圖。江蘇版藝術教材初二美術上學期教案

2、在以前的美術學習中,自己學習過哪種美術語言和表現方法。有什么體會?

欣賞畫家名作:《蒙娜麗莎》、《自畫像》、《宮娥》。

教師講解:江蘇版藝術教材初二美術上學期教案

文藝復興以后的西方繪畫,逐漸發展了一種借助形體、明暗、色彩、透視等要素來綜合造型,以再現可變光線條件下的客觀對象的表現方法,這種忽略清晰輪廓而在背景上凸現物象的表現形式,有人稱它為“圖繪方法”。

初二美術上學期教案達-芬奇典范地運用了他所首創并且十分偏愛的“明暗轉移法”,畫面色調從明到暗徐徐過渡,沒有明顯的分界,而與美麗的五官結構自然融為一體,因而創造出更加符合視覺真實的表現形式。江蘇版藝術教材初二美術上學期教案

《宮娥》這幅情節性的室內群像畫描繪了真實的西班牙內宮生活場景和歷史人物。變幻而統一的光線,豐富而又和諧的色彩,是典型的圖繪風格的名作。

倫勃朗非常善于表現集中光線下的人物,他常常讓情所獨鐘的光線滯留在自己歷盡滄桑的臉部,以便更加細膩深刻地揭示人的內心世界。

欣賞名畫家作品:《持太陽傘的女人》、《靜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師講解:

“印象主義”畫派著力于光彩、色彩變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們最主要的藝術表現語匯。由于明暗、色彩的變化都以體面結構為基礎,所以“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更熱衷于建構堅實的形體結構。而形體結構的分解與組合,則成了“立體主義”的藝術語言。

莫奈所著力表現的不是他夫人和兒子的個性形象,而好像是某個在陽光照耀和微風吹拂下正在花草叢中漫步的年輕女子,他運用光和色的表現語言塑造出一種給人明快視覺愉悅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主張按錐、柱、球體來提煉物體的恒定結構,他畫的《靜物》以凝練的筆法和明確的體面,塑造出比實物更堅實的形體。

作為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要求打破傳統繪畫的視覺一致性,表現自己頭腦中重新組構而成的物象。畫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蘋果被不同的顏色分開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組織在室內外的混合空間之中。

第二課時

討論與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語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現意圖和表達方式。

2、你自己比較熟悉或喜歡哪種表現方法與形式。

教師講解:

單獨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規律的組合,才能構成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例如可以通過色彩的柔和對比來表現女性的清純美感,也可以通過色彩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畫家對人物的熱情感受。美術作品作為整體的審美對象,都有著自己整體的有機結構,而且其中蘊含著人類對形式美的規律的認識與運用。

欣賞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婦人》、《扎辨子的少婦》、《黃紅藍與黑的構圖》。

為了反對以“逼真”作為評價繪畫標準的傳統觀念,馬蒂斯常使用強烈甚至刺眼的對比色,這種顏色組合帶有濃厚的主觀而自由的傾向,因而被人們稱為野獸主義畫家。

蒙德里安的抽象主義繪畫作品利用垂直線、水平線和紅、黃、藍、黑、白等顏色構成的平衡組合,構成作品整體的平衡性和諧,明確而嚴格的體現出基本要素組合構成的原則。

印象主義畫家雷諾阿的這幅肖像畫并沒有表現外光,只是使用了印象主義的明亮色彩,顏色的對比和過渡非常柔和,使人物形象甚帶有古典意味的清純為亮麗美感。

評論與總結:

1、你是否認為造型要素和造型藝術表現手段是一種藝術表現或交流的語言?

2、你是否初步了解了中外美術作品常用的藝術語言?

3、懂得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對你欣賞美術作品有什么幫助?

欣賞名家作品:《自由引導人民》、《櫻桃與桃》、《梅花》。

象征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頂點,自由女神和人群的頭部處在橫豎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場面宏偉的構圖組織的井然有序。

大小不等的圓開統一而有變化地組織成面面的主體,襯托它們的是好似圣維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襯布褶紋。

畫中梅花的豎枝與橫枝靠近畫面的橫豎黃金分割線,使人在視覺上產生舒適之感。

初二美術第二單元

豐富多彩的現實 多種多樣的表現 (造型-表現)

計劃課時:(4課時)

課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講解、行賞、比較、練習相結合

1、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學習,2、使學生初步了解視覺形象的分類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識。

3、通過對美術作品中形的認識和分析,4、提高學生對藝術形的欣賞能力。

5、通過對本課的學習,6、使學生認識美術具有多種表現形式,7、從而8、提高學生對藝術形式美的欣賞能力,9、以及美術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寫實造型、變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區別,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識別美術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難點:掌握基本要素的特點,并能運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學具準備

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掛圖一張,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學生:課本、作業本、軟心鉛筆、尺。

5、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1、選擇一些作品說明它們真實地再現出哪些具體的個別對象?

2、你對這些形象有什么樣的視覺感受?

一、導入新課:

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是極其豐富多彩和時時運動變化的,由于藝術來反映現實生活,由于它所選擇的對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現的方式不同,也就會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的側重于再現客觀的真實形象,有的注重表現主觀世界的意象與感情。但是再現和表現往往共處于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簡單地加以截然劃分。

二、新授內容:

欣賞名家作品:《靜物》、《雛雞圖》、《小雞》。

教師講解:

《靜物》,霍達按照科學而精確的形式結構與透視規律, 借助細膩豐富的色調轉換,塑造出質感強烈、若可觸摸的逼真靜物形象。課本右下圖是部分靜物的形體結構和透視變形示意圖。

《雛雞圖》,李迪以精工細筆再現有稚嫩生命的小雞,那毛茸茸的身體同樣帶給人真實的觸覺感受。

《小雞》,黃胄的這幅速寫,可以使我們看出畫家是怎樣抓住小雞的結構與動態的。

三、總結評述:

達-芬奇說過:“畫家的心應當像一面鏡子,……如實攝進擺在面前所有物體的形象。”歷史上,許多美術作品都是以真實地再現生活真實為主要目的。而且不只再現客觀對象的外部特征,還要再現對象的精神、性格、氣質等內在本質特征,以達到“形神兼備”的程度。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這些繪畫作品形象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現手段?

2、每一幅作品著重再現對象的什么特征?

一、欣賞:《伊莎貝拉-勃朗像》、《橡樹》。

二、教師講解:

《伊莎貝拉-勃朗像》,魯本斯極其熟練地運用寫實性的油畫色彩,不僅準確地再現出人物的美麗形象,而且捕捉到她生動的神態和表情。

從魯本斯的素描可以看出,畫家非常熟悉地掌握了對象的面部結構和形態特征。

《橡樹》,希施金以高度寫實的技巧,真實地再現出無比堅實而挺拔的橡樹形象,樹林中好像還彌漫著野花的芳香和枯葉的氣味。

希施金畫的松樹的習作,枝葉疏密有致,光影層次豐富,是細膩觀察研究自然的記錄,也是繪畫創作的基礎。

三、總結評述:

塑造生動、自然的繪畫形象,就要善于觀察和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內在結構、明暗以及色彩關系,包括局部結構、特征與整體結構、特征的主次關系,使之達到和諧統一和具有美感。

第二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臨摹一幅素描或色彩作品或者它的局部。

2、嘗試進行線描或黑白靜物或者景物的寫生練習。

一、導入新課:

大千世界的各種物象形體,首先是被我們的眼睛感受到的,對視覺形象進行觀察和研究,會使我們獲得豐富的審美信息和多種知識,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新授內容:

藝術形:表達思想觀念、富于審美價值。

提問:分別舉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藝術形的物象。

形還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分類,如材料上分,有紙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屬材料造型、石質材料造型等。

(以問答形式討論欣賞作品,再作總結)

板書: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主要有點、線、面、體塊與空間、光與色、質地等。在藝術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要素,將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結合造型要素范圖講解)

點:最小的視覺單位。包括各種不同形狀的點,能成為注意中心確定結構以及組成體面。我們看到運用點的組織,產生疏密有致的變化,富有節奏感。

線:可看作點運動的痕跡,有方向和運動感,可以表達情感,限定形狀,表現質地和描繪陰影(講解掛圖)

面:由長度和寬度構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種方式:線的包圍、分割和表面色、質的變化。面可以分為幾何形和自由形兩大類(講解掛圖)。

體塊與空間:體塊即長度、深度三維空間的占有形式,或者說是由長度、寬度和深度構成的主體形。空間指物體間的遠近層次關系和包容關系。(如雕塑)具有實在的體積和空間,而繪畫藝術,則是在平面上創造體塊與空間的幻覺。如《長城》一畫,就是在平面上通過平俯視構圖,運用了大-小的透視縮形規律,以及近實遠虛的視覺規律,加上光與色的烘托渲染,畫面氣勢磅礴,使我們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光與色:有光才有色,視覺世界是由光顯示出來的。色彩的正確表現能使畫面獲得真實感。不同傾向的色彩還能給予我們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緒的變化,如紅色能給人以溫暖、刺激的感受,藍色則可能給人以冷、寧靜的感受。

質地:指物體表面的解覺性或這種質地的視覺表現。

對課本作品進行比較,展開愉快的教學雙邊活動:1、對不同線條形式特點分門別類,進行求同與反差比較:2、針對一幅學生最感興趣的重點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體驗藝術的情感,領悟其深層的內涵:3、引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發現問題、質疑問難,探討作品的形式美和藝術特色:4、通過啟發性、可比性欣賞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在比較欣賞中去形成對線條形式美的新認識,提高審美趣味。印象派畫家凡高的作品:線條包含著作者對生命強烈的熱愛,充滿火一般的熱情和探索精神。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用筆使轉交遞、點畫映帶、波譎云詭、變化無窮。創造了書法藝術史上的神品。

三、評價與總結:

我們認識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視覺形象,認識藝術家取自自然之法則,創造出的瑰麗藝術世界。

1、談談自己在臨摹或寫生中把握對象形象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和練習的情況進行評論和總結。

四、布置下一課時內容:

我們下節課將進入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世界。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欣賞名家作品:《嬰兒最初的愛撫》、《面包》、《少女》、《自畫像》。

1、你能感受到這些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感情嗎?請加以比較和描述。

2、這些以表現情感為主的作品有沒有再現的性質?二者之中,哪種特點更為突出?

《嬰兒最初的愛撫》,作品以細致的筆法與溫和的色調恰當地表現出細膩的母愛和溫柔的母子親情。

《嬰兒最初的愛撫》,饑餓的孩子要面包吃的哭聲撕裂著母親痛苦的心,粗獷的筆法勾畫的背景表現出感人肺腑的感情。

《面包》,以大膽而夸張的筆法刻畫人物恐怖的眼神和絕望的姿勢,表現出小女孩同時也是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恐懼。

《自畫像》,陰冷的色彩和旋轉的筆觸深刻地表現出一個生活遭受困苦,精神備受折磨的畫家的獨特個性。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你能體會和理解這些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是怎樣表現情感或情緒嗎?

2、表現主觀情感能否不借助再現的形式?抽象的作品可以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和心緒?

欣賞名家作品:《大刀門神》、《哭泣的女人》、《發怒的風景》、《查靈歌斯大橋》。

《大刀門神》,紅面的武將手握大刀,配上具有表現和象征性質的色彩,顯得極為威嚴、紅火,充分表現出鎮宅驅魔的力量。

《哭泣的女人》,畢加索以極度主觀變形的形象,黃與紫、玫瑰與黑等不和諧的色彩對比,鮮明地表現出所要發泄的悲哀心情。

《發怒的風景》,風景變成了發怒的人臉,屬于“國際表現主義”的阿佩爾以熱情的線條和色彩,表現了帶稚氣的瘋狂情緒。

《查靈歌斯大橋》,色彩在野獸派畫家德朗的畫中成了表現情感的主要手段,對色彩結構的重視使其作品具有一種激蕩熱情的力量。

三、總結評述

美術再現生活真實和表現主觀情感需要借助各種藝術形式和表達語言,除去形體結構、明暗結構的把握以外,色彩結構的設計與運用在塑造形象與表達情感、意蘊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鮮明、強烈的色彩去表現熱情、歡快的情緒。

2、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沉靜、和諧的色彩去表現寧靜、平和的氣氛。

一、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二、新授內容

表現形式的分類

就表現形式的明顯特點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兩種基本形式。具象造型與抽象造型的區別在于:前者具有客觀的現實形象,而后者中我們則不能看出任何客觀的現實形象(結合教材范圖講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為寫實造型和變形造型。寫實造型指忠實客觀地描繪事物的真實面目的造型,或者說,在這種造型中,客觀物象基本上按我們日常所見的樣子被反映出來。變形造型則是運用夸張、省略等方法,表現人對事物的主觀認識和情感。盡管變形造型反映的對象與我們日常所見不同,但我們仍可認出它們。變形造型即處于“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形式,層次十分豐富,既可偏于寫實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

抽象造型在古代藝術中就已出現,而現代抽象則主要通過抽象的線、形、色的不同組合表達人的主觀情感。

欣賞課本作品:《色彩的構圖》、《綠衣女人》、《黃昏》。

教師講解;

《色彩的構圖》,在兼有理性和感性劃分的條塊中,布滿由淡紫到淡黃的高明度柔和色彩,蒙德里安用其表現一種平衡而有變化的和諧。

《綠衣女人》,表現主義畫家注重色彩的靈性,馬凱的畫中那純凈的色彩閃爍著柔光,顯示出一種超然平和的氣氛,帶給人們一種賞心悅目的心情。

《黃昏》濃云的陰影罩住了大地,陽光在遠處輝閃,一種戲劇性的色彩使畫面充滿原始藝術似的奇妙感染力。

三、評價與總結

1、談談自己嘗試通過繪畫作業表現某種情感或心境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和實踐過程進行評論和總結。

初二美術教案

第三單元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設計-應用)

計劃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通過對常見生活用品的欣賞評述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

強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知識:學會從不同的審美角度欣賞、分析、評述生活用品的設計,掌握

實用和美觀有機結合的設計原則。

(3)能力:能自覺地以藝術的眼光觀察和分析常見的生活用品,并用恰當的

語言進行評述。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活用品實物數件。

課堂教學: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課件展示幾組質地不同(不銹鋼、塑料、再生紙、陶瓷),造型不一的餐具。游戲規則:同學都是采購員,根據特定的對象,選擇合適的餐具并說出理由。二、欣賞評述

(課件展示幾組生活用品,引導學生欣賞,師生共同分析)

1.果盤:枝條交纏,雞冠花紋,構圖大方簡潔,紅、藍、白三色搭配古樸典雅,放置水果時,與水果的鮮艷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枝、葉、花、果實在內容上形成一種統一的美感,是平面和立體的結合。

2.坐椅:

a.木椅:金字塔的造型給人穩固、安全的感覺,使人可以放心的坐下休息,原始的木紋和色彩繽紛的椅墊形成對比,似乎暗示了現代人與大自然的融合。

b.折椅:鋁合金的椅架,造型簡潔大方,可以折疊打包,攜帶方便。帆布面料比較耐磨,深藍的色彩又較耐臟,真不失為現代人旅游的好伙伴。

c.椅子一組:單純的顏色,簡潔的造型,給人舒適的感覺,看到了就忍不住想坐一坐。同時,不用時要盡可能節省空間的問題設計者也為你想到了,看,幾把椅子疊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體構成造型,像一座抽象的現代雕塑,不也覺得很美嗎?

三、合作交流

(一)想一想、談一談

1.購買某種生活用品時你應如何進行選擇?

2.生活用品的設計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3. 通常可以從哪些方面欣賞、分析、評述一件生活用品?

(課件逐一展示問題,分別請同學發言)

(二)看一看、比一比

手機:(分組訓練,相互講解)

a款:外形方正規整,藍色的屏幕和銀色的機殼形成色彩的差異,喜歡它的人應該是工作嚴謹,一絲不茍的人。

b款:精致小巧的外形,機蓋上鑲嵌著璀璨的寶石,更顯得高雅尊貴,是很多女士的掌中愛物。

c款:流線外形和金屬質感,傳達出獨特的信息,機蓋合起后呈簡潔的弧形造型,活潑的式樣加上多種富有青春氣息的色彩,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拿在手中,置于衣袋,都會使人感到很舒適。(錄音講解,學生對照。)

(三)寫一寫、講一講

設計藝術是為生活創造的藝術,為了使人們生活環境和使用的物品既實用又美觀,需要預先進行設計,尋求最合理的形式,同時又是美觀的,符合生產制作要求的形式.現代設計可以分成建筑藝術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等幾大領域。設計形式是由其用途決定的,也就是功能決定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注意分析、認識你所接觸到的器物及環境,提高對設計藝術的認識,也會發現需要改進的設計。

工業產品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處處都要接觸到,為人們提供方便。工業產品的功能是首要的,同時又應該符合生產的要求,功能的合理也是構成美的重要條件,應按照美的規律去創造。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一節課的知識

請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各種生活用品,根據自己的感受在紙上用幾句話寫出這件生活用品的設計好在哪里?你對于這件生活用品的設計還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嗎?

二、導入新課

室內環境裝飾的種類是多樣的,除去繪畫之外,還可以用多種材料和不同的技術制作,重要的是要發揮想象力,充分利用材料的特點,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風格,不僅好看,而且還要有意味。同學們可以嘗試著去做一件。

小組交流。

三、新授內容

1、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制作。

在一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制陶技術,最初的造型樣式,主要是為了滿足于實際使用的要求,之后便開始了以功能為主要目的,同時又有結合形式美觀的或特定功能的設計,并且越來越豐富。(欣賞教材圖片)

請勇于展示的同學上講臺展示自己帶來的生活用品,并談談自己的欣賞感受。

試一試、擺一擺,并嘗試自己進行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制作。

2、設計產品的鑒別與選擇。從幾把形式結構完全不同椅子,可以看到不同的用途,對椅子的造型樣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欣賞課本上的門把手圖片,激發自己嘗試進行室內裝飾品設計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注意過各種門的把手,其中有房門把手、窗戶把手、車門把手、柜門把手等,造型各不相同,在把握的時候觸覺感受也不盡相同,甚至用力的程度也不一樣。門把手也有功能和形式關系,下面可以試著分析這幾種門把手的特點。

通過我們對這些門把手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門把手具有不同的適用功能和不同的造型材質美感,你能辨別它們各自適合安裝在哪里嗎?

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出你最喜歡的把手。

四、課外拓展

課件展示幾組日常生活用品,在學生瀏覽欣賞的過程中提出要求:

1.在平常能針對各種常見生活用品的設計,分析其優缺點,提出改進的建議。

2.在父母、親友購買生活用品時,能運用所學知識,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8

一、學生現狀分析:

針對初二學生已經在學校學習了一年的時間,對學校的情況以及學習環境都已經熟悉了。并對美術這門課程有所了解,對美術的認識有了一定深度,在過去一年的學習中學生的審美意識有所提高。因此在這基礎上可以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并且有舊知識的支持,可以溫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學生的基礎差、起步慢,我在課中著重抓基礎訓練,并根據各自的性格特點和掌握基礎的層次不同而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盡能使他們感覺到在快樂的玩耍中掌握技術和技能。

二、教學內容分析:

1)、課本分析

本學期擬定二十課時的課程,分為五個單元教學:第一單元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第二單元豐富多彩的現實多種多樣的表現;第三單元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第四單元我們的畫展;第五單元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欣賞。

重點內容涉及到繪畫創作和設計的內容,繪畫包括中國畫、版畫、素描、淡彩畫等繪畫知識。設計主要是以工業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為主。

2)、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屬于欣賞與評述,欣賞、鑒賞、討論、評述課。

第二單元是造型與表現即繪畫創作課。

第三單元是設計與應用包括各種手工制作,如:學會認識環境藝術設計、學會認識產品設計、室內裝飾品的設計、產品設計的鑒別與選擇等。

第四單元是以畫展安排、展覽布置為主,包括展廳的安排,畫片的裝裱,請柬的設計能內容。

第五單元是以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為主要內容,介紹了展示設計,陳列藝術設計等內容。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的二、三單元為重難點,第二單元的知識是第一次接觸,使學生理解上有困難,第三單元的內容以設計為主,像室內飾品、環境藝術設計等。

四、工作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認識和評述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形象直觀的表現方面的不同特點,以及多種表現手法。

2、通過對各種不同表現形式的美術作品的欣賞,即興臨摹,寫生和創作,體會其不同的創作規律,使學生對在現行美術作品和表現行美術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語言和表現方法有初步的認識。

3、進一步認識設計藝術及其幾個主要類別,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建立初步的設計觀念,提高審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4、能運用美術展覽展示自己的作品,宣傳自己、宣傳集體、宣傳學校;運用自己掌握的各種知識和技能技巧策劃、籌備,集體布置一個美術展覽。

5、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認識視覺傳達實際的范圍和特

點,體會視覺傳達設計的實用性和美感。

五、主要工作及措施

1、全面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適應社會對美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前增強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通過美術的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滲入德育,美譽方面的理念。使學生在德育的基礎上加強對美育各方面的認識,并逐步培養學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質,在同一時期平衡發展,相互促進。

3、根據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接納新知識的同時能于所學知識連接起來,并能融會貫通。在新舊知識的支持下對所學知識做到更深層的理解和頓悟。

4、提高學生對生活、自然以及美術作品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學生們在實踐中,在生活中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動眼、動腦、動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

六、教學進度安排表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9

一、學生現狀分析:

針對初二學生已經在學校學習了一年的時間,對學校的情況以及學習環境都已經熟悉了。并對美術這門課程有所了解,對美術的認識有了一定深度,在過去一年的學習中學生的審美意識有所提高。

因此在這基礎上可以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并且有舊知識的支持,可以溫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學生的基礎差、起步慢,我在課中著重抓基礎訓練,并根據各自的性格特點和掌握基礎的層次不同而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盡能使他們感覺到在快樂的玩耍中掌握技術和技能。

二、教學內容分析:

1)、課本分析

本學期擬定二十課時的課程,分為五個單元教學:第一單元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第二單元豐富多彩的現實 多種多樣的表現;第三單元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第四單元我們的畫展;第五單元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欣賞。

重點內容涉及到繪畫創作和設計的內容,繪畫包括中國畫、版畫、素描、淡彩畫等繪畫知識。設計主要是以工業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為主。

2)、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屬于欣賞與評述,欣賞、鑒賞、討論、評述課。

第二單元是造型與表現即繪畫創作課。

第三單元是設計與應用包括各種手工制作,如:學會認識環境藝術設計、學會認識產品設計、室內裝飾品的設計、產品設計的鑒別與選擇等。

第四單元是以畫展安排、展覽布置為主,包括展廳的安排,畫片的裝裱,請柬的設計能內容。

第五單元是以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為主要內容,介紹了展示設計,陳列藝術設計等內容。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的二、三單元為重難點,第二單元的知識是第一次接觸,使學生理解上有困難,第三單元的內容以設計為主,像室內飾品、環境藝術設計等。

四、工作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認識和評述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形象直觀的表現方面的不同特點,以及多種表現手法。

2、通過對各種不同表現形式的美術作品的欣賞,即興臨摹,寫生和創作,體會其不同的創作規律,使學生對在現行美術作品和表現行美術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語言和表現方法有初步的認識。

3、進一步認識設計藝術及其幾個主要類別,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建立初步的設計觀念,提高審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4、能運用美術展覽展示自己的作品,宣傳自己、宣傳集體、宣傳學校;運用自己掌握的各種知識和技能技巧策劃、籌備,集體布置一個美術展覽。

5、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認識視覺傳達實際的范圍和特點,體會視覺傳達設計的實用性和美感。

五、主要工作及措施

1、全面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適應社會對美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前增強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通過美術的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滲入德育,美譽方面的理念。使學生在德育的基礎上加強對美育各方面的認識,并逐步培養學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質,在同一時期平衡發展,相互促進。

3、根據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接納新知識的同時能于所學知識連接起來,并能融會貫通。在新舊知識的支持下對所學知識做到更深層的理解和頓悟。

4、提高學生對生活、自然以及美術作品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學生們在實踐中,在生活中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動眼、動腦、動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

六、工作安排表

起止章節及內容

第一周 新學期新氣象——總覽全書

第二周 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1)

第三周 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2)

第四周 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3)

第五周 豐富多彩的現實——美術可以再現生活(1)欣賞之酒杯

第六周 國慶節

第七周 豐富多彩的現實——美術可以再現生活(2)線描臨摹

第八周 豐富多彩的現實——美術可以再現生活(3)速寫創作

第九周 豐富多彩的現實——美術可以表現主觀情感(1)欣賞色彩

第十周 豐富多彩的現實——美術可以表現主觀情感(2)表現臨摹

第十一周 豐富多彩的現實——美術可以表現主觀情感(3)色彩訓練

第十二周 期中考試

第十三周 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1)環境設計

第十四周 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2)產品設計

第十五周 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3)室內飾品的設計與制作臨摹

第十六周 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4)室內飾品的設計與制作創作

第十七周 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5)產品設計的鑒別與選擇

第十八周 我們的畫展(1)欣賞

第十九周 我們的畫展(2)臨摹

第二十周 我們的畫展(3)請柬

第二十一周 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欣賞(1)

第二十二周 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欣賞(2)

第二十三周

第二十四周 期末考試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10

一、學生現狀分析:

針對初二學生已經在學校學習了一年的時間,對學校的情況以及學習環境都已經熟悉了。并對美術這門課程有所了解,對美術的認識有了一定深度,在過去一年的學習中學生的審美意識有所提高。因此在這基礎上可以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并且有舊知識的支持,可以溫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學生的基礎差、起步慢,我在課中著重抓基礎訓練,并根據各自的性格特點和掌握基礎的層次不同而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盡能使他們感覺到在快樂的玩耍中掌握技術和技能。

二、教學內容分析:

(1)、課本分析

本學期擬定二十課時的課程,分為七個單元教學:第一單元 是這個古代雕塑和外國雕塑的對比,兩個主題內容,屬于欣賞課,;第二單是美術與環境;第三單元設計與生活;第四單元紅色記憶;第五單元傳統的魅力;第六單元主題策劃;第七單元現代雕塑的欣賞。重點內容涉及到繪畫創作和設計的內容,繪畫包括中國畫、版畫、素描、淡彩畫等繪畫知識。設計主要是以工業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為主。

(2)、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屬于欣賞與評述,欣賞、鑒賞、討論、評述課。 第二單元是造型與表現即繪畫創作課。

第三單元是設計與應用包括各種手工制作,如:學會認識雕塑設計,書的封面設計和書劍的設計等。

第四單元是版畫創作設計,運用學過的知識用版畫的繪畫變現手法表現出自己心中的記憶,要求每一個同學都要了解畫種的工具和材料的準備。

第五單元是以手工設計為主題編織巧手,讓學生知道美術的廣泛性和豐富性。

第六單元是主題策劃,要就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學會為學校的主題活動進行策劃和設計。

第七單元是古今中外雕塑的欣賞。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的二、三、四單元為重難點,第四單元的知識是第一次接觸,使學生理解上有困難,第三單元的內容以設計為主。

四、工作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認識和評述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形象直觀的表現方面的不同特點,以及多種表現手法。

2、通過對各種不同表現形式的美術作品的欣賞,即興臨摹,寫生和創作,體會其不同的創作規律,使學生對在現行美術作品和表現行美術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語言和表現方法有初步的認識。

3、進一步認識設計藝術及其幾個主要類別,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建立初步的設計觀念,提高審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4、能運用美術展覽展示自己的作品,宣傳自己、宣傳集體、宣傳學校;運用自己掌握的各種知識和技能技巧策劃、籌備,集體布置一個美術展覽。

5、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認識視覺傳達實際的范圍和特點,體會視覺傳達設計的實用性和美感。

五、主要工作及措施

1、全面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適應社會對美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前增強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通過美術的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滲入德育,美譽方面的理念。使學生在德育的基礎上加強對美育各方面的認識,并逐步培養學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質,在同一時期平衡發展,相互促進。

3、根據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接納新知識的同時能于所學知識連接起來,并能融會貫通。在新舊知識的支持下對所學知識做到更深層的理解和頓悟。

4、提高學生對生活、自然以及美術作品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學生們在實踐中,在生活中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動眼、動腦、動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

六、工作安排

本學期一共有十個主題內容,用16周來完成本學期的美術教學內容,還有國慶其中各用一周,還有兩周就是期末復習和考試。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11

第一周、講述什么是美術?重新認識美術,以及美術在生活各領域中的應用和影響! 第二周、教《書法藝術》一課時,本課不屬于本學期必教的內容,但是學校開展寫字課,所以我利用剛開學的這個時間,講講書法和書寫的聯系和區別,讓學生重新認識中國漢字的魅力。

第三周、教第一課《我喜愛的書》一課時,本課的內容屬于封面設計課,主要以動手制作為主,在課堂上以活動為主要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和培養其動手能力。

第四~五周、教第二課《蒼松翠柏》分兩課時,本課屬于繪畫課,但是在課堂我把更多精力放在感悟中國文化上,其主要渠道是通過中國山水畫來營造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第一課時主要講松樹和柏樹的象征意義,以及其基本的繪畫技法。第二課時主要講石頭的文化意義和基本的繪畫技法。

第六周、教第三課《繽紛家用電器》一課時,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類型課。在多媒體上,通過電腦和投影儀的作用:(1)讓學生認識更多類型設計更新穎的家用電器。(2)看看不用地區的學生的設計作品和創意稿。(3)引發學生的想象力,開拓學生的思維,拓展見識。

第七周、教第四課《觸摸美麗》一課時,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類型課。此課在多媒體上,這節課嚴格來說是屬于初步認識綜合材料和裝置藝術為內容的課,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做游戲和欣賞圖片的方式進行,通過做游戲觸摸各種不同特征的物質來提高課堂的活躍性和學生的興趣。再通過欣賞大師的作品,擴展學生的思維,其目的是讓學生把觸摸到不同特征的物體聯想到美術作品的制作。

第八周、教第五課《與米羅游戲》一課時,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類型課。嚴格來說屬于雕塑課。

第九~十周、教第六課《光影的交響》兩課時,本課屬于繪畫-素描課。第一課時講光

如何影響物體的立體空間感,第二課時講以單色的表現手法,畫一幅光感強烈的素描畫。

第十一周、期中考試。

第十二周、校園素描風景寫生,在實踐中學習素描知識,包括取景、透視等相關的基礎造型知識,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各種繁瑣的素描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重新再認識身邊的風景,認識美是無處不在的。

第十三~十四周、教第七課《多彩的風景》,分兩課時上。一課時主要講光和色彩的關系,通過剖析光,重新認識色彩,在課堂中融入生活中常見的色彩現象,并加以分析,讓他們感到身邊的色彩知識無處不在。怎樣去看待美麗的風景,我們必須具備什么條件,才能看到多彩的風景等問題。第二課時,主要是運用色彩知識,對靜物進行寫生,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色彩的形成,以及怎么去表現色彩。

第十五周、在校園里進行色彩風景寫生。

第十六~十七周、教《絢麗的陽光》,分兩課時上,第一課時主要講印象主義畫派,包括產生的歷史背景,繪畫風格等。讓學生初步認識印象主義畫派,知道今天的繪畫色彩的由來。第二課時,屬于活動課,分小組在校園里寫生,主題是運用印象主義畫派的繪畫風格描繪大自然風景,做得好的小組課后發獎品。

第十八周、觀看教學電影《梵高傳》。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12

新的一年新的學期又開始了,為培養全面加特長的合格中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兼顧學生知識技能的習得和學生個別的發展,根據初二學生的特點,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情分析:

1、本年級分10個班,共400余人。我任教6個平行班,各班紀律差異不大。

2、學生現在是使用的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術教科書,通過一年半的學習了解,學生對美術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具體表現在:

A、對美術學習有強烈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

B、學生的觀察能力強,并且養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

C、學生在進行創作時,能根據自己的審美選擇適當的工具材料和表現方法,體現自己的個性;

D、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

雖然有了進步,但是也還存在一些不足,表現在:

A、學生不太關注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課前材料準備不充分;

B、學生的創新能力比較缺乏;

C、有很多學生禁錮在教師教學中講過的物象選型,沒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D、學生自評自己所畫的畫的能力比較差,不能正確評述自已的畫。

二、教材分析: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在教學的親身實踐中體會到:美術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對美術實驗教材的使用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原則,這就要求教師在把握《美術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對新教材的內容進行重組和再創造,充分挖掘本地區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盡可能體現教學內容的生動性,使學生從自己身邊的環境中發現美、欣賞美,進而達到創造美的目的。

三、教學任務與目標:

第一單元藝術表現的深層意蘊和審美價值

本單元為欣賞?評述領域,通過欣賞與評述、分析與研究、討論與解釋、體驗與評價等系列活動,從不同層面深入了解優秀的藝術作品,去體會作品內在的深層意蘊,從而更好地認識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學習活動注重體驗與交流,以期使學生感同身受,并在此基礎上產生理性認知。

第二單元裝點我的居室

本單元為造型?表現領域,引導學生利用不同形式的美術作品去裝點自己的居室,能夠學以致用。與此同時,學習中國寫意花鳥畫、版畫、裝飾畫、鉛筆淡彩畫等畫種和掛畫的形式美要求。后進行展示交流并總結。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可以樹立學生美化生活的意識,并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提高自己。

第三單元增一分活潑添一分情趣

本單元為設計?應用領域,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利用日常生活中丟棄的各種廢棄材料,變廢為寶,制作成各種工藝品,清潔并美化自身和社會環境。內容涉及紙材、線材、蛋殼、泥等材料的制作,學習其制作方法。

第四單元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

本單元為綜合?探索領域,通過學習室內布置中裝飾布料的選擇、窗簾的設計制作、室內色調的設計、墻面裝飾圖案的設計制作、室內陳設用品的設計制作及室內裝飾效果的設計,使學生對室內設計能有較全面的認識,并能從這些方面進行有意識的設計。樹立美化生活的意識。學習活動注重交流、設計、實踐、體驗,并在展示、評述、總結中提高自己的設計意識。

第五單元環境藝術設計

本單元為欣賞?評述領域,內容包括室內設計、陳設藝術設計、景觀設計。使學生了解幾種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藝術形式,也為學生下一步進行小區的設計規劃做知識上的鋪墊。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設想及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分析教材,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

2、注重聯系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地開展教學。

3、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注重學生動手、動腦的鍛煉、培養。

4、組織有意義的美術活動,讓學生從中體會樂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活動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培養集體榮譽感。

5、適時開展比賽,在比中學,學中比,促進提高。

6、采取美育與德育想滲透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做到教書更育人,使他們成為思想素質高尚的人才。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13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為依據,努力體現課標要求,立足于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學生發展的需要、學生學習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美術素養,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繼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學觀念和理念,并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

二、教學內容分析

1)課本分析

本學期擬定十七課時的課程,分為五個單元教學:第一單元美術的主要表現手段;第二單元讀書、愛書的情結;第三單元筆墨丹青;第四單元自己辦展覽;第五單元展示設計作品欣賞。

2)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主要圍繞美術作品中的造型、色彩和構圖三種主要藝術表現手段展開教學。

第二單元教學內容都和讀書、愛書有關,涉及“欣賞,評述”“設計,應用”“造型,表現”三個學習領域。

第三單元涉及中國傳統繪畫與詩詞、書法、篆刻之間的關聯,花卉、蔬果寫意畫的學習和對意境、處理空間關系的“三遠法”:和山石、樹木、云水等畫法的學習。

第四單元是綜合探索課程,主要是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第五單元以欣賞展示設計作品為內容,使學生了解展示設計是以信息傳達為目的,集多種技術手段為一題的綜合性空間視覺傳達設計。

三、工作目標和措施

1、全面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適應社會對美的基本要求,通過美術課程以及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的審美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滲入德育,美育方面的理念。使學生在德育的基礎上加強對美育各方面的認識,并逐步培養學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質,在同一時期平衡發展,相互促進。

3、在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接納新知識的同時能與已知知識連接起來,并能融會貫通。

4、提高學生對生活、自然以及美術作品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學生們在實踐中、生活中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動眼、動腦、動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對美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

5、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激發學習積極性。

6、弘揚民族民間美術,提高民族自信心。

7、采用多重評價方式,促進主動學習。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美術的主要表現手段

第1課造型的表現力——1課時

第2課色彩的感染力——1課時

第3課構圖的作用——1課時

第二單元讀書、愛書的情結

第1課書林漫步——1課時

第2課手工書設計——1課時

第3課方寸鈐記-藏書印——1課時

第4課書間精靈-藏書票——1課時

第三單元筆墨丹青

第1課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1課時

第2課借物寓意——2課時

第3課寄情山水——2課時

第四單元自己辦展覽——4課時

第五單元展示設計作品欣賞——1課時

復習與測試——2課時

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精選篇14

一、學生現狀分析:

針對初二學生已經在學校學習了一年的時間,對學校的情況以及學習環境都已經熟悉了。并對美術這門課程有所了解,對美術的認識有了一定深度,在過去一年的學習中學生的審美意識有所提高。

因此在這基礎上可以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并且有舊知識的支持,可以溫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學生的基礎差、起步慢,我在課中著重抓基礎訓練,并根據各自的性格特點和掌握基礎的層次不同而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盡能使他們感覺到在快樂的玩耍中掌握技術和技能。

二、教學內容分析:

1)課本分析

本學期擬定二十課時的課程,分為五個單元教學:第一單元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第二單元豐富多彩的現實多種多樣的表現;第三單元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第四單元我們的畫展;第五單元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欣賞。

重點內容涉及到繪畫創作和設計的內容,繪畫包括中國畫、版畫、素描、淡彩畫等繪畫知識。設計主要是以工業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為主。

2)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屬于欣賞與評述,欣賞、鑒賞、討論、評述課。

第二單元是造型與表現即繪畫創作課。

第三單元是設計與應用包括各種手工制作,如:學會認識環境藝術設計、學會認識產品設計、室內裝飾品的設計、產品設計的鑒別與選擇等。

第四單元是以畫展安排、展覽布置為主,包括展廳的安排,畫片的裝裱,請柬的設計能內容。

第五單元是以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為主要內容,介紹了展示設計,陳列藝術設計等內容。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的二、三單元為重難點,第二單元的知識是第接觸,使學生理解上有困難,第三單元的內容以設計為主,像室內飾品、環境藝術設計等。

四、工作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認識和評述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形象直觀的表現方面的不同特點,以及多種表現手法。

2、通過對各種不同表現形式的美術作品的欣賞,即興臨摹,寫生和創作,體會其不同的創作規律,使學生對在現行美術作品和表現行美術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語言和表現方法有初步的認識。

3、進一步認識設計藝術及其幾個主要類別,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建立初步的設計觀念,提高審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4、能運用美術展覽展示自己的作品,宣傳自己、宣傳集體、宣傳學校;運用自己掌握的各種知識和技能技巧策劃、籌備,集體布置一個美術展覽。

5、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認識視覺傳達實際的范圍和特點,體會視覺傳達設計的實用性和美感。

五、主要工作及措施

1、全面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適應社會對美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前增強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通過美術的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滲入德育,美譽方面的理念。使學生在德育的基礎上加強對美育各方面的認識,并逐步培養學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質,在同一時期平衡發展,相互促進。

3、根據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接納新知識的同時能于所學知識連接起來,并能融會貫通。在新舊知識的支持下對所學知識做到更深層的理解和頓悟。

4、提高學生對生活、自然以及美術作品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學生們在實踐中,在生活中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動眼、動腦、動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

836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臭氧灭菌箱-油桶加热箱-原料桶加热融化烘箱-南京腾阳干燥设备厂 臭氧发生器_臭氧消毒机 - 【同林品牌 实力厂家】 | 定硫仪,量热仪,工业分析仪,马弗炉,煤炭化验设备厂家,煤质化验仪器,焦炭化验设备鹤壁大德煤质工业分析仪,氟氯测定仪 | 模具硅橡胶,人体硅胶,移印硅胶浆厂家-宏图硅胶科技 | 沈阳庭院景观设计_私家花园_别墅庭院设计_阳台楼顶花园设计施工公司-【沈阳现代时园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双杰天平-国产双杰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常熟双杰仪器 | 护腰带生产厂家_磁石_医用_热压护腰_登山护膝_背姿矫正带_保健护具_医疗护具-衡水港盛 | 济南铝方通-济南铝方通价格-济南方通厂家-山东鲁方通建材有限公司 |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细胞膜-标记二抗-上海复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精密线材测试仪-电线电缆检测仪-苏州欣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冷轧机|两肋冷轧机|扁钢冷轧机|倒立式拉丝机|钢筋拔丝机|收线机-巩义市华瑞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根系分析仪,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考种仪,藻类鉴定计数仪,叶面积仪,菌落计数仪,抑菌圈测量仪,抗生素效价测定仪,植物表型仪,冠层分析仪-杭州万深检测仪器网 | 众品家具网-家具品牌招商_家具代理加盟_家具门户的首选网络媒体。 | 回转支承-转盘轴承-回转驱动生产厂家-洛阳隆达轴承有限公司 | 烟气换热器_GGH烟气换热器_空气预热器_高温气气换热器-青岛康景辉 | 12cr1mov无缝钢管切割-15crmog无缝钢管切割-40cr无缝钢管切割-42crmo无缝钢管切割-Q345B无缝钢管切割-45#无缝钢管切割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EDLC超级法拉电容器_LIC锂离子超级电容_超级电容模组_软包单体电容电池_轴向薄膜电力电容器_深圳佳名兴电容有限公司_JMX专注中高端品牌电容生产厂家 | 手术室净化厂家_成都实验室装修公司_无尘车间施工单位_洁净室工程建设团队-四川华锐16年行业经验 | 垃圾清运公司_环卫保洁公司_市政道路保洁公司-华富环境 | 方源木业官网-四川木门-全国木门专业品牌 | 盘扣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移动脚手架,专ye承包服务商 - 苏州安踏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 百度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SEO优化-搜索引擎营销推广 | 3d可视化建模_三维展示_产品3d互动数字营销_三维动画制作_3D虚拟商城 【商迪3D】三维展示服务商 广东健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体育工程配套及销售运动器材的体育用品服务商 | 劳动法网-专业的劳动法和劳动争议仲裁服务网 | 基本型顶空进样器-全自动热脱附解吸仪价格-AutoHS全模式-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选宝石船-陆地水上开采「精选」色选机械设备-青州冠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礼仪庆典公司,礼仪策划公司,庆典公司,演出公司,演艺公司,年会酒会,生日寿宴,动工仪式,开工仪式,奠基典礼,商务会议,竣工落成,乔迁揭牌,签约启动-东莞市开门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冷柜风机-冰柜电机-罩极电机-外转子风机-EC直流电机厂家-杭州金久电器有限公司 | 交变/复合盐雾试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安奈设备产品供应杭州/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合肥等全国各地 | 六自由度平台_六自由度运动平台_三自由度摇摆台—南京全控科技 | 包装盒厂家_纸盒印刷_礼品盒定制-济南恒印包装有限公司 | 螺钉式热电偶_便携式温度传感器_压簧式热电偶|无锡联泰仪表有限公司|首页 | 艾乐贝拉细胞研究中心 | 国家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库华南分库 | 医疗仪器模块 健康一体机 多参数监护仪 智慧医疗仪器方案定制 血氧监护 心电监护 -朗锐慧康 | RTO换向阀_VOC高温阀门_加热炉切断阀_双偏心软密封蝶阀_煤气蝶阀_提升阀-湖北霍科德阀门有限公司 | 电镀电源整流器_高频电解电源_单脉双脉冲电源 - 东阳市旭东电子科技 | 双段式高压鼓风机-雕刻机用真空泵-绍兴天晨机械有限公司 | 手术室净化厂家-成都做医院净化工程的公司-四川华锐-15年特殊科室建设经验 | 体检车_移动CT车_CT检查车_CT车_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移动CT体检车厂家-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 | 防爆电机-高压防爆电机-ybx4电动机厂家-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礼仪庆典公司,礼仪策划公司,庆典公司,演出公司,演艺公司,年会酒会,生日寿宴,动工仪式,开工仪式,奠基典礼,商务会议,竣工落成,乔迁揭牌,签约启动-东莞市开门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科研ELISA试剂盒,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昆虫_植物ELISA酶免试剂盒-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