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編寫教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需求,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這有助于激發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推動教學方法的創新和發展。同時,教案還可以記錄和傳承優秀的教學經驗和方法,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第一樂段:環境保護與小鳥的關系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小鳥請到這里來》第一樂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學會《小鳥請到這里來》第一樂段的歌譜。
3、在討論論環境保護與小鳥的關系時能普遍參與,思維活躍。
【教學重、難點】
學會《小鳥請到這里來》第一樂段的歌譜。
【教學過程】
1、導入:
今天學唱的歌曲是《小鳥請到這里來》,我們請小鳥到這里來做客。是請它長期居住里,成為我們的伙伴,為此我們準備了什么呢?正如歌詞中所唱的那樣:“這里樹木長成排”“這里草地像綠?!薄斑@里清泉為你流”“這里鮮花為你開”同學們看,這是多么美麗的景色??!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小鳥才能婉轉歌唱,才能自由飛翔,才能留戀不愿離去。所以我們請同學們首先討論這樣一個問題——環境與小鳥的關系,請同學們思考大膽發言。
教師總結: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歌聲和千姿百態的舞姿,鳥兒捉害蟲,保護著森林果木。鳥糞落在地里使土壤更加肥沃。但是鳥兒也需要有良好的環境才能生存、在空氣、河流被污染,樹被砍光的地方,鳥兒是不會光顧的。報紙上已經有很多的新聞:某地由于環境保護得不好,原來冬天來棲息的鳥兒們都不來了,后來當人們改善了環境鳥兒們又紛紛回來了。
今天我們學唱的歌曲就是表現少年兒童與小鳥和和諧相處的《小鳥請到這里來》。先請大家朗讀一遍歌詞。
2、學唱歌曲
(1)欣賞童聲合唱《小鳥請到這里來》兩遍。
(2)播放《小鳥請到這里來》的伴奏帶。
學生朗讀歌詞,以配樂朗誦的方式使學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及用詞的內容。
(3)隨錄音帶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
(4)隨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
(5)討論:
我們看教科書第5頁,有一個問題:唱一唱下面兩句旋律哪一句的情緒親切,為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對,第二句增加了一小節。將“小鳥”重復了一次就產生了懇切和親切的語氣.就不似第一句那樣生硬了。所以我們在演唱時也要唱出這種語氣來。
“這里樹木長成排” “這里清泉為你流”這兩句旋律,一字對一音,要注意吐字的清晰像粒粒珍珠在滾動。“這里草地像綠海” “這里鮮花為你開”這兩句旋律,尾句要開闊.把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盡情地抒發出來、現在再請同學們唱一遍(要求聲情并茂)。
(6)現在我們來學唱這首歌曲的第一樂段。
學生隨教師的歌聲學唱歌譜,必要時可以教師唱一句學生唱一句。
在教唱過程中應注意 的節奏和八分休止符,并要求學生注意到第1、3樂句完全相同,第2、4樂句相同。
3、小結:小結本節課學習的收獲,要求學生自學歌曲的第二樂段。
隨筆:學會演唱本歌曲,普遍參與討論環境保護與小鳥的關系。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演唱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第二樂段合唱部分。
2、欣賞重聲合唱《林中的鳥聲兒》。
3、節奏創造。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小鳥請到這里來》的合唱部分。
2、 能普遍參與節奏創造活動,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3、能專心欣賞童聲合唱作品,從中受到啟發.改善自己的歌聲。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會《小鳥請到這里來》的合唱部分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1、導入:上節課我們學唱了《小鳥請到這里來》的第一樂段,讓我們先來復習一遍(學生唱)
2、學習合唱部分
(1)現在我們來學習這首歌的第二樂段合唱部分,請先仔細聽幾遍錄音(放錄音)。
第二樂段的旋律與第一樂段有什么聯系呢。(學生回答有許多與第一樂段相同的旋律)
現在先讓我們來學習第一聲部的歌詞,教師邊舞邊唱,學生跟著輕聲哼唱、重點在“盡情地唱吧小鳥”和 “自由地飛翔吧小鳥”這兩句的弱起部分,要求學生能夠及時進入、第二句結尾也是練習的重點,這一句音調較高,并有七拍的長音。
教師一定要用良好的示范讓學生逐步體會用較高位置來歌唱的感覺,防止用胸聲粗厲地喊叫。
(2)學唱第二聲部。
第二聲部中有兩句是與第一聲部一樣的,所以我們只要重點學習這三句,當然還有第二段結尾中有很多Mi~fa之間的半音進行,也要多加練習,讓學生仔細聽辯,防止將fa音唱得過高。
(3)兩聲部的配合
教師要合理分配好聲部,要有意識地將水平較高的部分學生分配到第二聲部中去,不可使學生誤以為第二聲部是不重要的。
在條件較好的班級中,第—二聲部可以相互交換,即每個學生既要會唱第一聲部,也要會唱第二聲部。
在兩聲部配合時,不要不提任何要求一遍遍地反復唱,而應耐心地多作分句的配合練習,如“盡情地唱吧小鳥”和“自由地飛翔吧小鳥”這兩句就應作多次配合練習,第二結尾也應作多次配合練習,才能真正提高合唱的質量,達到教學的目標。
3、欣賞歌曲《林中的鳥聲》
這首歌曲與我們學唱的《小鳥請到這里來》是同一題材的作品,但卻不一樣。曲作者李群是一位深受少年兒童喜愛的女作曲家,她非常關懷紅領巾,一生寫了很多兒童歌曲,這首歌是其中較為優秀和流傳較廣的一首,請同學們邊看教科書第6頁邊專心欣賞。(放《林中的鳥聲》童聲合唱錄音)
我們欣賞童聲合唱不僅要看著歌詞聽它的內容,同時也應注意演唱者的聲音和表現,錄音中的演唱者都與同學們年齡相仿,大多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他們能夠唱這么好,我們經過努力也一定可以。比如這首歌曲中有不少地方使用了頓音記號,還有不少“XO XO”的節奏,欣賞時就要注意別人是怎樣唱的,怎么會唱得這么親切動人,要以他們的歌聲為榜樣,改善自己的聲音,所以欣賞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比自己歌唱更為重要的學習,下面請同學們再仔細聽一遍(再放一遍錄音)
4、節奏創造
在剛才這首歌中,你們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學生回答:“滴哩哩”模仿鳥鳴的聲調),那么它的節奏是什么呢?(學生回答是“ ”)。讓我們來學唱這首歌中的這一句:
(學生學唱)
我們還記得以前學過的歌曲《滴哩滴哩》嗎?
學生:記得
(唱)
這兩者節奏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
對!所以,音樂的表現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造,只要能較為準確生動地表現鳥鳴,用什么節奏都可以自由創造,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下面,請同學們為“嘀嚦嚦”或“嘀哩哩”創造出各種節奏。
(學生們創造)
大家看,我們創造的節奏是多么豐富啊!
(學生們一一評論,試唱)
如果將這些節奏配上音高,就可以用到歌曲中去了
學生試唱
5、師:可見音樂創作也不十分神秘,只要大家努力,我們就可以用集體的智慧創造出美妙的音樂來。
隨筆:學會演唱本歌曲的合唱部分。學生能普遍參與節奏創造活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百鳥朝鳳》
【教學重、難點】
1、聆聽《百鳥朝鳳》這首嗩吶獨奏曲,體驗音樂作品的音樂情感,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想象力。
2、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了解嗩吶的構造、音色特點及其表現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錄音機、嗩吶、鋼琴。
【教學過程】
一、聆聽《百鳥朝鳳》音樂
導言引導學生思考。
(1)樂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
(2)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過?在什么地方聽過?
(4)嗩吶演示。
1、用心聆聽、體驗。
2、表達聽后的感受。
(1)情緒歡快熱烈、生動而有趣。
(2)嗩吶的特點: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曠。
(3)民間節慶、婚喪喜事和戲曲場面。
讓音樂調動學生的感受力,挖掘學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揭示課題。哼唱主題音樂。
引導學生思考:
(1)鳥類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還可以起其他名字嗎?
1、動物中的大王是獅子,鳥中的大王是鳳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虛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鳥朝鳳、萬鳥朝鳳、眾鳥朝鳳等等。
5、哼唱主題音樂。
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學生對主題音樂的感受。
三、分段聆聽樂曲
1、引導學生思考:我仿佛聽到……,我仿佛看到……。
2、鼓勵學生用文字或者畫畫來表達對樂曲的理解。
(1)引子:用語言敘述。
(2)主題。
(3)模擬各種鳥的叫聲。
(4)小組活動。
(5)小組匯報。
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進行二次創作。
四、小組活動、總結
1、你知道多少鳥的名字?鳥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
(1)學生討論(看誰知道鳥的名字最多?)
(2)小組敘述鳥的名字和怎樣保護鳥類?激發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和對環境的保護。讓學生和鳥交朋友。
板書設計:鳥類的大王?“朝”意指什么?“百”是什么意思?
隨筆:初步了解了民族樂器嗩吶,熟悉了它的音色。對優秀的民間樂器作品產生興趣,對民間藝人產生敬重之情。
5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欣賞美麗的田野圖片,能以優美抒情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們的田野》,并從中體驗旋律的優美。
2、通過學唱歌曲《我們的田野》,培養學生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3、能用優美舒展的歌聲描繪美麗的田園風光,表達對祖國錦繡河山的熱愛,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我們的田野》,引導學生體驗旋律的美感。
教學難點:
1、唱好“0”的節奏。
2、體驗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學設想:
這是一首優美抒情的兒童合唱曲,我在教學中以“美”為主線,通過欣賞美麗的風景圖片,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感受到美,再讓學生去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并用自己的歌聲來表現美,最后,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結合我們美麗的家鄉,譜寫出自己的心聲。
課件準備:
1、課題:《我們的田野》。
2、美麗的田野風光圖片。
3、范唱時的.田野風光圖片。
4、歌詞和旋律,學習歌曲《我們的田野》。
5、歌曲難點。
6、表現與創作:我們怎樣來表現校園的美呢?
教具準備:
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今天老師先給大家欣賞一些風景圖片。
問:這些圖片好不好看?美不美?誰能講講自己家鄉的美麗呢?
2、師:同學們的家鄉確實都非常美麗,有位作者用歌聲唱出了自己美麗的家鄉,我們來聽聽是怎么唱的?
揭示課題:《我們的田野》
二、學唱歌曲:
1、播放伴奏,老師范唱歌曲。播放圖片
2、師:這首歌好不好聽?描繪的風光美不美?這首歌曲中描繪了怎樣的田野風光?(學生交流)。
教師總結:《我們的田野》是一首描寫田野美好風光的歌曲,歌詞寫到:美麗的田野,碧綠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鯉魚,成群的野鴨,從遠寫到近,從靜寫到動,從地面寫到天空,優美動聽的曲譜和生動形象的歌詞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麗狀觀的山水彩畫描繪出祖國山河的無比美麗。
這首歌曲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熱愛之情。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優美的歌。
3、學唱曲譜:
①隨琴視唱一遍曲譜。
②師:你們覺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提出難點:后半拍唱:“0353”;“0512”。
突破難點:先將“0”先唱成“嗯”作鋪墊,即:0353,熟悉后,去掉“嗯”字,按休止符的正確停頓練唱。嗯misomi③完整地視唱曲譜。
4、學唱歌詞:
①隨伴奏有感情地輕聲讀歌詞。
②隨伴奏輕聲唱歌詞2遍。
5、歌曲的處理:
師: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們要怎樣才能唱好它呢?
學生回答:優美、抒情,輕聲演唱。
6、齊唱歌曲。
7、分段演唱:你最想唱哪一段,到相應伴奏的地方自己起立唱。(老師鋼琴伴奏)
三、表現歌曲,擴展延伸。
1、師:同學們,我們可以怎樣來把歌曲表現得更好呢?
(學生討論)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醒可以采取簡單地舞蹈表演的形式,并安排學生試著練習,隨后請練習中表現出色的小組或者個人上來表演。
2、師:同學們表演的真棒!我們能不能用繪畫的方式來表現我們美麗的家鄉,把它作為獻給田野的禮物呢?(學生課后完成)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了一首美麗、動聽的歌曲《我們的田野》,更重要的是,同學們雖然只用了動聽的歌聲,簡單的舞蹈動作,但是已經表現出了你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大家都很棒,我為大家鼓勵。最后,讓我們在優美的歌聲中離開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們的田野》,讓學生離開教室。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蒙古族的風情,學唱《達古拉》。
2.通過學唱歌曲《拉古拉》,讓學生領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一、學唱歌曲,了解蒙古族音樂的特點。
二、唱好附點節奏及一音多詞的小節。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節奏卡片、節奏樂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發聲訓練。
三、學唱歌曲《達古拉》:
1.播放課件,導入新課:老師今天給大家介紹幾位小朋友,看看哪位同學認識她們,知道他們的家在哪兒?
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課件或相關課件。啟發學生進行有創意地自由回答。
2.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等特色。
3.聽歌曲范唱《達古拉》,提問:通過歌曲我們聽到他們都唱了什么呢?請學生說說歌曲內容。
4.學唱歌曲,師生合作,教師彈伴奏,學生裝跟唱。
5.處理歌曲的難點,重點練唱歌曲的附點節奏,和一音多詞的地方。
6.表演:學蒙古舞的扭肩膀、擠奶、騎馬等動作,配合歌曲音樂進行表演。
請舞蹈隊的同學上來表演,其他同學拍手唱歌。
7.游戲:拼節奏卡片,一部分同學表演,一部分同學選擇敲擊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8.加入樂器,為歌曲伴奏。
9、完整表現。
四、課堂小結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4)
教學內容:演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來》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小組視唱、視奏歌譜的競賽作為導人,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視唱、視奏能力。
二、新課教學。
1、從聆聽歌曲范唱,辨別歌曲的演唱形式導入。
2、歌譜學習:
(1)采用分組自學、個別自學或集體視唱的方法,學習齊唱部分的歌譜。先練習不帶連音線、沒有切分音的譜子,然后再練習帶切分音的歌譜。
(2)找出歌曲中出現的切分音,并說說切分音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3)用豎笛或口風琴吹奏齊唱部分歌譜。可采用小組接龍或師生接龍的形式進行,這一環節既能把器樂學習與歌唱學習有機結合,又為下面的輪唱練習打基礎、作鋪墊。
(4)集體視唱或吹奏齊唱部分兩遍,第二遍演唱(演奏)時,教師間隔一小節加入進來,與學生形成輪唱(輪奏)的效果。
(5)練習后請學生說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此時還可以與學生重溫以前學過的輪唱歌曲,如:《兩只老虎》《美麗的黃昏》《嘹亮歌聲》等。
3、歌詞學唱:
(1)按節奏、輕聲高位臵朗讀歌詞。可通過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幫助學生在朗讀歌詞時,尋找頭聲發聲方法。高位臵的朗讀,有利于歌唱的優美、和諧。
(2)學唱歌詞。歌曲的意境優美,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歌詞意境,要求聲音唱得連貫、抒情,要把與月亮姐姐的.對話唱得深情,把邀請月亮姐姐快下來的迫切心情表達出來,并注意節奏的準確。
4、輪唱練習:
(1)把學生分成兩組,借助豎笛或口風琴的伴奏進行輪唱。要求學生關注兩個聲部的聲音和諧、均衡。
(2)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每一小句的第一拍加上重音演唱,突出三拍子的韻律,在隨后的一小節處理為漸弱,使兩個聲部此起彼伏,好似與月亮姐姐的對話。
5、樂器伴奏。分組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比一比哪個小組表演得更好?;顒又屑纫鹬貙W生的個性選擇,又注意引導學生恰當地表現歌曲意境。
三、全課總結。
抽生談收獲,演唱歌曲。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5)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檢查坐姿
二、基本練習
(1)發聲練習
13|53|1—‖
U
(要求唱的連貫,聲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著蛋一樣。)
1=C---A2/4
13|5-|5432|1-||
lilililuli
(要求:li的口形豎一點,找頭腔共鳴,聲音不要太響。
(2)聽音模唱
要求:根據已給的那個音,判斷出上面的音。
三、鞏固《國歌》
1、回顧國歌的創作背景
2、復習三連音、重音記號
說說什么是三連音,碰到重音記號應該怎么樣?
3、唱《國歌》
齊唱、指出缺點、生唱、個別唱、跟錄音唱……
四、復習《歌唱祖國》
1、回顧《歌唱祖國》的名稱、作者、歌曲所反映的現象等。
2、聽《歌唱祖國》
3、生跟琴哼唱旋律
五、:
教學反思
國歌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內容,但是,因為最初的學唱的是從簡單的模仿,連讀音都有些缺失。所以學唱時,先了解孩子們的基本情況。本班孩子學唱這首歌曲時,讀音基本沒有問題。但是節奏的旋律都有些問題。特別是漸強,漸弱,孩子們基本沒有概念。所以教學就從孩子們的最弱處開始,通過劃拍教學,孩子們對于節奏的掌握有了質的飛躍。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有師生情的《冬夜靜悄悄》;有教室里的《打字機》聲聲;有操場上的《運動員進行曲》;有描繪校園美景的《校園多美好》。這些音樂能激發我們聯想起可愛的校園生活,熱愛我們的校園。
2.在欣賞《運動員進行曲》過程中,邊聽邊作隊列隊形變化,以表現運動員們朝氣蓬勃的形象;在欣賞《打字機》時,能準確同步與打字機聲配音響,以鍛煉對聲音的敏銳反應。
3.唱好《冬夜靜悄悄》的二聲部合唱,以表達學生們對老師的一片深情。嘗試為《校園多美好》編配伴奏,使其氣氛更為熱烈。
4.試唱各樂句的練習,并把它們排列成通順的樂段,非理性感受樂段旋法。
教 學 內 容:《冬夜靜悄悄》、《校園多美好》
欣 賞: 《運動員進行曲》、《打字機》
教材分析:
1.《運動員進行曲》
牐犝饈且皇茲嗣竊繅訊熟能詳的銅管樂曲。每當學生們排著隊走向操場,運動員列隊進入運動場,這首樂曲就會伴隨著他們雄壯的步伐高高奏響;在頒獎的儀式中,有所建樹的受獎者也會踏著輕快、豪邁的步子在樂曲聲中走上領獎臺接受褒獎。
2.管弦樂《打字機》
牐牬蜃只,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1908~1975)在辦公室打字的時候,聽到打字機發出“嗒嗒嗒”的擊鍵聲以及換行的“叮”聲,這促發了他創作的靈感,以打字機作為打擊樂器,寫下了這首名為《打字機》的管弦樂曲。犂智為三段體(ABA)結構。速度甚快。
3.歌曲《校園多美好》
牐犝饈且皇拙哂型ㄋ贅棖風格的校園歌曲,4/4拍,大調式,二段體結構。每個樂段采用了起、承、轉、合式的手法寫成,曲調規整。充滿詩意的歌詞配以跳動的節奏,形象地表現了一代莘莘學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它不僅以優美動聽的旋律,深切豪放地贊美校園的美麗風光,而且也表達了當代學子將來報效祖國的美好愿望。
4.歌曲《冬夜靜悄悄》
牐犝饈且皇子琶朗闈櫚畝童歌曲。作者通過老師日常家訪的生動描寫,展現了一幅師生間深厚友情的生動畫面,充分地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一片真情。歌曲為2/4拍、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每樂句以弱拍起,曲調采用了相同的節奏音型和旋律模進的手法,使音樂起伏有致,富于動感。它形象地表現了在一個冬雪的'夜晚,老師家訪回校時師生同行的情景和學生表達對老師充滿深切感激的心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激發我們聯想起可愛的校園生活,熱愛我們的校園。
2、學會給歌曲分段。
教 學 內 容:學唱《校園多美好》。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習《校園多美好》
牽賜跡聯想其他表現校園活動的音樂
1.教材插圖中有四幅畫,這四幅畫都有相關音樂:
牐(1)升旗——《國歌》,
牐(2)廣播操——《廣播體操音樂》
牐(3)眼保健操——《眼保健操音樂》
牐(4)課間——歌曲《哦!十分鐘》
牐犐櫛剩核能哼唱幾句?
2.還有哪些音樂能使你聯想起校園生活?
牐犂:《隊歌》、《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乒乓變奏曲》、《蕩秋千》……
3.小結:校園的生活是多么豐富多彩。
4.談話導入:在眾多的校園歌曲中,已故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校園多美好》頗受師生歡迎,它營造了當今校園的朝氣蓬勃的氣氛是校園流行歌曲中的上品,非常切合本課課題。
5.欣賞歌曲范唱。設問:歌曲的情緒怎樣?歌曲表達了什么內容牐
6.學唱前8小節:
牐(1)提示:曲調的節奏較密集,十六分音符頻頻出現,時而在前半拍,時而在后半拍,在讀譜時要認真細致。
牐(2)教師放慢速度范唱前8小節曲調,要求學生隨教師速度用4/4 拍指揮圖式看譜劃拍。(波音與倚音暫時不唱,在較流暢地唱好曲調時再加入。)
牐(3)全班分為四小組,每組自學2小節曲調,在學好應該自學的2小節前提下,鼓勵超額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牐(4)四個小組按曲調順序接唱。超額學好的可隨其他組一起唱。教師及時糾正不準確處。
牐(5)按原速流暢地輕快地唱好前8小節曲調。
7.在教師指導下,用點譜法學唱后8小節曲調。注意樂句的完整性。 8.完整地、流暢地、輕快地唱好全曲并填入歌詞。注意一字一音,吐字清楚,口腔不要開得太大。おおお
9.討論歌曲處理。
(1) 歌詞是否僅僅是描繪校園的美景?
(2)歌曲的高潮在哪里?
(3)最后一句“待到明朝百花吐艷,風光更妖嬈。”的含義是什么?
10.有感情地、朝氣蓬勃地,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11.表演歌曲。配上打擊樂(按教材要求),嘗試在何處加入鈴鼓,使歌曲的氣氛更為熱烈。如學生中有跳舞特長的,可編集體舞,跳唱結合,邊唱、邊跳、邊奏,把校圖生活表演得淋漓盡致,把課堂氣氛也推向高潮。
12.教師小結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7)
教學內容: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快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情緒?這種情緒是由什么音樂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優美、快速的歡快等)?
2、教師介紹樂曲。這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豐收快樂而歸》,表現了漁民們戰勝風浪之后,滿載豐收快樂而歸的情景。樂曲有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的情緒是不同的,引導學生第二遍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情緒所引發的不同聯想。
3、根據條件,教師可播放電影《海霞》的片段,補充欣賞電影插曲《織魚網》,增加學生對大海邊漁民勞動生活的感性認識。
4、分段欣賞:能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1)開始是由什么樂器領奏的?
(2)中間樂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樂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
5、開一個音樂發布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如寫一段短文、畫一幅音樂情景圖、演唱或演奏第三段樂段的主旋律等。
教學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能感受樂曲的不同情緒。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8)
一、課題:
《愉快的夢》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聲音表達歌曲的意境,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義,并能在歌唱時突出節拍特點。
3、進一步學
三、教學重點:
1、歌曲《愉快的夢》的旋律尤其是二聲部的教學以及情感的啟發、引導。
2、樂理知識6/8拍的了解。
四、教學難點:
1、歌曲旋律中的二聲部教學,及情感的啟發與引導。
2、6/8拍的強弱規律的把握。
五、課前準備:
大歌片、錄音帶。
六、教學過程:
1、師生問好:(用歡快的,優美的`,跳躍的三種不同的情緒來問好。)
2、樂理知識:6/8拍的認識。
(1)、由《秋天多么美》導入6/8拍。
師:聽老師彈一首歌,你能馬上告訴我它的名字嗎?
師:我們能把它的歌譜來唱唱嗎?
師:能用LU來哼唱一下嗎?(調整聲音的位置,統一聲音)
師:能用這么美麗的聲音把歌詞來唱唱嗎?
師:哪位聰明的同學能告訴我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
師:拍號是多少?強弱規律怎樣?三和八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師: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拍號到目前為止我們只學了這個三八拍
子。但是,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個新的拍號,它也是以八分音
符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誰來告訴我?
(2)、6/8的含義及強弱規律。
師:能不能整齊的告訴我六和八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師:它的強弱規律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師:那么6/8拍的歌聽起來是怎樣的呢?
(3)、兩聲部教學。
師:請大家看這條我專門為大家出示的這條規律,請你聽一聽,來
感受一下它的強弱。
a.出示規律
b.視唱旋律(注意換氣記號的提示與練師:這么優美的旋律象不象做夢一樣?那么老師現在就做一個夢,
請你聽聽老師做了一個怎樣的夢?請大家用聲音來表現看看。
(歡快的、美麗的、憂傷的、奇怪的、可怕的)
三、新授:
1、導入:
師:剛才我們用聲音表現了各種各樣的夢,你能告訴大家你做過哪些十分美麗的、令人愉快的夢呢?能告訴我們,讓我們和你一起分享嗎?
2、初聽音樂。
師:有一個日本小朋友,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也做了個神奇而愉快的夢,那么他夢到了些什么呢?讓我們閉上眼睛,姑且著優美的音樂進入他的夢鄉……
3、復聽。
師:你覺得在這個夢里哪里是他愉快的地方?你能在這個地方舉一下手來告訴我們嗎?
4、復聽。
師:歌曲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現它的這個愉快呢?你能不能從力度,演唱形式這兩個方面來說說呢?
5、復聽。隨著音樂找、聽高低聲部,聆聽兩聲部的效果。
6、視唱旋律(跟琴),強調強弱規律。
7、用“LU”哼唱旋律,體會輕柔、連貫、優美的聲音。
8、念歌詞,體會情感,強調驚喜的呼喊聲。
9、唱歌詞,隨琴一起。
10、分析歌詞內容,前半部分優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結束句是漸弱的。
11、有感情地演唱。
四、課堂小結。
師:雖然做夢很虛幻,但是如果人類沒有夢的話,那我們到現在還沒有飛機,也沒有電視機,更不用說電腦啦,飛船啦等等。所以做夢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夢之后,如果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它,讓它美夢成真,豈不是更好嗎?所以,大家從現在開始就努力,為了能讓你美夢成真,加油吧!讓我們一起帶著美麗的夢走向你們的將來吧?。S音樂出教室。)
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對所學唱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記歌》完全掌握,并且可以自己創編歌詞與演唱。
2、復習掌握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少數民族,了解地理位置、風俗特點、生活喜好、勞動內容等各方面。
3、拓展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的知識內容,并以不同形式表現。
教學重難點
1、對歌曲的節奏要充分掌握,并且能夠吐字清楚的快速演唱。
2、注意歌曲中的襯詞,并可以自己創編歌詞與演唱。
教學用具:竹竿舞蹈的竹竿、少數民族資料、錄音機、鋼琴
教學過程:
一、律動進教室
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則》,并帶領同學們共同跳起藏族的舞蹈,特點是甩長袖。〈設計意圖:營造一種音樂氣氛,讓學生聽著藏族的音樂走入課堂,貼近少數民族與本單元內容相互照應。〉
二、復習本單元前幾課內容
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幅員遼闊的土地上生長著56朵各具特色的鮮花。在本單元中我們已經認識了三個少數民族,來,共同回憶一下:《劉三姐》——壯族《小山羊》——侗族《天上之春》——維吾爾族還有我們剛才進教室的律動舞蹈是藏族的。以前都是老師給你們介紹,今天要改變一下方式,我們共同來交流一下。
三、認識新的少數民族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少數民族——布依族
1、討論自己查找有關布依族的資料,一會進行交流。
2、老師根據同學們的匯報來展示課件內容,課件中沒有的可以用資料和語言來補充。
四、新授歌曲
1、先來共同聆聽一遍歌曲,師:聽到歌詞中說什么了嗎?生:聽不清,太快了,并且好象不是漢語。
2、教師出示歌詞,并且歌詞是由不同的顏色寫的,一白色,一黃色。
3、學生們分清了白色的是襯詞,而黃色的是漢語。現在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也能聽懂了。
4、共同讀節奏
5、共同按節奏讀歌詞,講解歌詞含義。
6、唱曲譜
7、加上歌詞唱歌曲
8、速度一遍比一遍快,而且吐字要清楚節奏要準確。
9、我們看到了布依族的酒令舞,我們也來跳一跳啊,一定要邊唱邊跳,其他的同學要幫著打節奏的。
10、進行創編歌詞,我們要注意有襯詞的地方,加上自己的創編歌詞要流暢有意義還要押韻。試一試自己來唱一唱。
學生創編:久不回家忘記路呀,久不看書忘記字呀。
五、擴展思路,充實教材
我們還知道很多少數民族,比如傣族、彝族、苗族等等,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少數民族的好伙伴,現在讓我們來共同欣賞各個民族的特色,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1、班級的一個女孩是鮮族的,她穿來了她的鮮族衣服,并且給我們帶來了一段朝鮮舞蹈《道拉吉》。
2、全班同學在《久不唱個忘記歌》伴奏下,邊唱邊跳竹干舞。
3、展示傣族的舞蹈
4、展示我們漢族的舞蹈
六、 總結:
56個民族是56朵美麗的鮮花,少數民族更加具有特色,而且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們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兄弟姐妹,真的想了解更多的少數民族的特色風情,讓我們共同的進入56朵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