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好的教案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講解、實驗、討論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優秀的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掌握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能力目標:學會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不斷提高自我認識程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引領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人貴自知

教學難點:多把尺子量自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介紹自己:我喜歡我

學生小組活動: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優點。

1.通過交流指導,讓同學們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優點。

2.以“我喜歡我”為題介紹自己,展示自己的優點。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人貴自知

(一)正確認識自己的必要性

活動一:閱讀與思考

最近一段時間,“鳳姐”因各種雷言囧語層出不窮一“炮”而紅,引發各路媒體和廣大網民的關注,被網友戲稱為“宇宙無敵超級第一自信”。“鳳姐”,真名羅玉鳳,重慶綦江趕水鎮人,身高1.46米,大專學歷,在上海家樂福超市工作,月收入千余元。下面“節選”了部分“鳳姐”的語錄:

我九歲博覽群書,二十歲達到頂峰。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總共六百年沒有人超過我。

論交際,論人際關系,論工作能力,實在是不但女人,就是男人,也很難和我相比。

我打開電視,東方衛視正在播奧巴馬的新聞。我覺得我和奧巴馬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做人,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愛因斯坦發明電燈,他宏觀上不如我,比我差遠了。

思考:鳳姐說,“自知之明還是有的”。你認為她有自知之明嗎?為什么?

教師總結:老子說“自知者明”,古希臘德爾斐城的阿波羅神廟鐫刻著“認識你自己”的箴言,這些都告訴我們,認識自己是多么重要。

(二)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活動二:探究與分享(教材P27)

思考:

1.你如何看待小剛對自己的認識?

2.這樣的認識給他帶來怎樣的影響?

提示:

(1)小剛只看到了自己的優勢,沒有發現自己的不足。他沒有做到正確對待別人的評價。

(2)他的這一認識讓他不能全面地認識自己,影響與他人的交往,不利于與他人的積極互動。

教師總結: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自我發展;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與他人的交往。

活動三:名人堂

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的人,無不是從認識自我、設計自我、創造自我開始的。培根說:“認識自己比認識世界更難。”一個人能否準確地認識自己,往往是一生中能否有所創造、有所成功的關鍵。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個人能否成才,不僅需要樹立雄心、下苦功,還需要樹立正確的成才目標。曾是醫生的契訶夫,在醫術上未能做出特殊貢獻,但在世界文壇上卻贏得了光輝的一角。

愛因斯坦在20世紀50年代,曾被邀請擔任以色列總統,但他拒絕了。他說,我整個一生都在同客觀物質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經驗來處理行政事務以及公正地對待別人的能力,所以,本人不適合如此高官重任。大文豪馬克·吐溫曾經經商,做過打字機生意,辦過出版公司,結果虧了30萬美元。他的妻子深知丈夫雖沒有經商的本事,卻有文學的天賦,便幫助他鼓起勇氣,振作精神,重走寫作之路,馬克·吐溫很快擺脫了失敗的痛苦,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想一想:這些名人是怎樣認識自己的?為什么他們能夠取得成功?

目標導學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一)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認識自己

活動四:填句游戲(尋人啟事)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填充句子的游戲,看看你對自己的認識與別人對你的認識是不是一樣的。

1.出示“形容詞檢核表”和小黑板例句:

例:我是誰?我是一個愛笑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脾氣急躁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白紙。

2.教師:請同學們從形容詞檢核表中找出形容自己的詞語,從外形、性格、優點、缺點、特長等多個方面,模仿小黑板上的例句格式,分別寫出5句話。(強調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來寫)

3.游戲:(1)將紙收齊后放入一個小紙箱中,老師抽取一張紙,并念出紙中句子。問:請你猜猜這張紙描寫的是誰?為什么?(3-5人回答)

(2)讓學生模仿老師的示范,抽紙提問。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來認識自己;可以從身體特征和生理狀況來認識自己;可以從個性心理特征來認識自己;可以從在群體中的關系來認識自己。

(二)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是認識自己的途徑

1.通過自我評價認識自己。

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自我評價,能幫助我們接受自己,對自己抱有正確的態度,不驕傲也不自卑;能幫助我們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2.通過他人評價認識自己。

(1)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

(2)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

(三)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

活動五:拓展空間(教材P31)

思考:

1.通過填寫這張圖,你有什么發現?

2.這張圖對你有什么啟示?請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教師總結: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增加,我們不斷探索自己、發現自己、發展自己,我們就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及途徑和方法,還掌握了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等內容。同學們,探尋這些問題,不僅非常有意思,而且很有意義,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個精彩時段,做更好的自己吧!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2

我說課的題目是冀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時《垂線》。下面我從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學設計: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教材分析:

垂線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垂線的概念、性質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教材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大多數學生感到數學枯燥,學習興趣不高。我所教的班一直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基本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這節課利用普通的多媒體教室,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實例的展示及動畫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圖形中蘊含的垂線特征,使知識的生成過程更直觀更形象。對學生的認知、理解以及教學重難點突破起到了關鍵作用。

2、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包括垂直的定義垂線的畫法與性質。

數學思考包括

探索垂線的性質,發展學生的幾何直覺,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并通過“做數學”,讓學生對猜想進行檢驗,作出正確判斷。

解決問題包括

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時的合作意識和習慣。

情感與態度包括

讓學生體驗數學充滿著探索和創造,感受數學趣味,獲得發現的喜悅。

鼓勵學生感想敢說,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垂直概念的建立、垂線的畫法與性質。

教學難點:

用數學語言描述垂直的定義以及學生猜想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這節課的特點,我把整堂課分為課題導入、合作探究、課堂小結、拓展創新四個環節,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為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設立了預習導航,準備了大量有關本節課的學習資料,并鼓勵學生自己到網上查閱資料,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1、課題導入

課題導入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熟悉的馬路、籬笆、小棒等實物形象,并提出問題:仔細觀察各組圖形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什么共同點?讓學生感到數學貼近生活,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2、合作探究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質疑、學會發現。合作探究分為垂直的定義、課堂練習、試試身手、垂線性質、你來當老師、走進生活五個小版塊。其中,垂線的定義鼓勵學生自己概括,并積極與大家交流。課堂練習梯度明顯,答案靈活,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試試身手”讓學生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發現,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很容易發現垂線的性質。“你來當老師”、“各抒己見”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發表自己的見解,營造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探求的欲望,給學生一份自信,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質疑、學會發現。“走進生活”借助多媒體把學生的生活體驗真實的再現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學有用的數學,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課堂小結”讓學生自己總結,談本節課的收獲、體會、本節課還有什么問題、新發現。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鍛煉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語言概括能力。

4、探究創新:“創新園”讓學生利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課后去思考、去動手制作、去創新發現。既能激發學生課后去學習、去探索的欲望,又能讓學生感悟數學來源于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的道理。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創新意識,我想,只要我們教師用心,精心培育,創新園一定能育出創新果。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3

單元目標

通過本單元學習,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足球的基本技術,知道足球比賽的簡單規則,了解和掌握一些足球基本技術,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拓展足球運動的價值。通過練習、游戲和比賽以及專項素質練習,增強學生力量、速度、耐力與柔韌、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發展足球實踐能力。

本單元共設置5次課,1、熟悉球性練習、學習腳內側傳接球技術;2、復習腳內側傳接球;3、腳內側運球、正腳背運球;4、正腳背踢球;5、組合練習、教學比賽

教材分析

足球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名,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和鍛煉價值。腳內側傳接球是足球技術中的最為關鍵的技術,學好這一技術不僅是個人技術能力的集中體現,同時熟練的掌握和合理的傳接球對控制比賽節奏、豐富戰術變化都有實際意義。

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44名,男女各占一半。初一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具有挑戰性的運動,注意力的指向性較弱,但是學習新知識的速度快,模仿能力強,具備一定的探索能力。因此,本課本著求實、探索、創新的思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是引導,學生的“學”是主體。

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認識目標:了解足球腳內側傳接球動作技術結構,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陳述動作要領。

技能目標:學生初步掌握腳內側傳接球技術,模仿的動作具有一定的規范定型。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精神。

重點:支撐腳的位置和踢球的部位

難點:支撐腿的彎曲、主動迎球、后撤時間的掌握

教法策略

教法:無球模仿練習——有球練習(單人、雙人、多人)——競賽、游戲練習

1)、老師示范,學生先無球模仿動作,領會動作要領。

2)、對墻傳球。

3)、原地傳球,兩人一組,一人踩球,一人上一步傳球模仿練習。

4)、兩人一組相距5米,互相傳球練習。

5)、距墻5米,在墻上0.5米高處畫一橫線,要求傳出的球擊在橫線以下。

6)、足球高爾夫游戲。

7)、三人三角傳球。三人站成三角形,彼此相距5—7米,做接球后再傳出和不經接球,直接傳出。

8)、四人站成正方形,邊長5——7米,使用腳內側傳球法傳球

教學過程

(1)課前身體活動、游戲導入明確目標階段:大約7分鐘

體育委員整隊,師生親切問好、宣布上課內容,用精煉的激勵性語言使學生情緒高漲

游戲“搶傳球”:6人一組,一人中間搶,其余5人傳球

(2)誘導準備活動階段:大約4分鐘

學生按教師提示的傳球方法與要求,兩人一球自主分組練習。教師進行“腳內側傳球”的技術誘導,引導學生模仿學練,教師再誘導過程中,注意觀察并找出練習中傳球技術較好的學生。

(3)自學自練、互幫互學和自由分組的學練階段:大約10分鐘

請傳球比較好的4個同學示范腳內側傳球球,教師示范講解動作方法,動作要點:傳固定球時一般支撐腳踏在球側方10——15厘米遠,腳尖對準出球方向,傳球時,支撐腿的膝關節微屈,重心稍下降,擺動腿髖關節外展,使腳內側對準球,以小腿膝關節為軸,積極前擺,腳腕保持緊張,腳跟前送,用腳內側觸球的后中部,將球傳出。傳出后,隨球跟進。由這四名學生各自帶領同學進行分組學習、教師輪流檢查輔導。

(4)師生互動,提高技術階段:大約5分鐘

請學生講要點做示范,教師糾正補充動作,從層次上強調動作的重點和主要環節,讓學生們明確正確規范的動作技術及練習要求,教師提出學練要求,用競賽評比看哪個小組學生傳球技術好、傳球準。

(5)競賽法強化鞏固提高階段:大約8分鐘

足球“打靶”比賽:分小組進行比賽。設置不同分值的標準物,擊中瓶子,就得瓶子上標注的1、2、3分,每人三次機會,得分高者贏。

(6)課課練:帶球快速跑30米2組7分鐘

(6)整理放松舒緩身心階段:大約2分鐘

跟教師一起輕挑抖動大小腿放松

(7)評價階段:大約2分鐘

小結本課上課的優點與不足,宣布下節課內容、歸還器材、師生再見下課。

場地器材:足球22只,舊礦泉水瓶(裝滿水)12只

效果預計

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積極參與練習,課堂氣氛活躍。預計絕大部分學能初步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練習密度在40%左右,心率14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4

教學目的1.理解詩詞寫景和議論的特點;

2.領會本詞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

教學目標1.理解詩詞大意;

2.理解上下闋的內容層次及藝術手法;

3.朗讀,背誦默寫。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默寫。

教學難點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理解。

教具電腦,投影儀,錄音機,自制電腦軟件。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投影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調歌頭讀詩詞》: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

眼底六洲風雨,筆下有雷聲。

細檢詩壇李杜,詞苑蘇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教師略作解釋,請學生發表意見(根據經驗,學生會認為是吹捧之詞)。

2.投影詩人柳亞子贊《沁園春雪》的一段文字:

“余索潤之長征詩見惠,乃得其初赴陜北看大雪沁園春詞一闋,展讀之余,嘆為古今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況余子乎!”

教師說明:這段文字決不會是吹捧,因為他寫于1945年國民黨統治時期,那時吹捧,可能有殺身之禍。

下面,我們學習的詞《沁園春·雪》。這首詞是詩詞的代表作。

二疏通字詞,理解本詞大意。

解釋下列詞語:

[沁園春]詞牌名。

[北國]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這里是無邊無際的意思。

[大河上下]黃河的上上下下。

[頓失滔滔]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氣勢。意思是黃河水結冰了。

[山舞銀蛇]群山好象銀蛇在舞動。

[原弛蠟象]高原(上的丘陵)好象白象在奔跑。

[須]等到。

[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的景象。

[分外妖嬈]特別艷麗多姿。

[嬌]美好可愛。

[折腰]鞠躬、傾倒。這里有稱頌、贊美的意思。

[略輸]稍差。

[文采]文學才華,這里指廣義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

[稍遜]稍差。

[風騷]義同“文采”。風,原指《詩經》里的《國風》;騷,原指《楚辭》里的《離騷》。后來“風騷”代指文學才華,。

[一代天驕]稱雄一世的人物。天驕,“天之驕子”的省略語,意思是天所嬌縱寵愛的人。

[彎弓]拉滿弓。

[俱往矣]都已經過去了。俱,都。

[數]數得上。

[風流人物]這里指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

三深入理解思想和藝術

1.上下闋各寫什么內容?它們又分哪幾層?

答案:這首詞的上闋寫北方雪景,其中前三句是概括寫,中七句是具體寫,后三句是想象雪過天晴之景。

詞的下闋是評論古代帝王,抒發壯志豪情。其中前兩句起承上啟下作用。中七句是評論古代帝王,后三句是抒發壯志豪情。

投影:

上闋寫北方雪景

(1)概括寫北方雪景(前三句)

(2)具體寫北方雪景(中七句)

(3)想象雪過天晴之景(后三句)

下闋評論古代帝王,抒發壯志豪情。

(1)承上啟下(前二句)

(2)評論古代帝王(中七句)

(3)抒發壯志豪情(后三句)

2.上闋的寫景,哪幾句是實景,哪幾句是虛景?

答案:從“北國風光”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是實景;“須”字以下是虛景。

投影:

上闋寫北方雪景(寫景)

(1)概括寫北方雪景(前三句)實景

(2)具體寫北方雪景(中七句)實景

(3)想象雪過天晴之景(后三句)虛景

3.上闋哪幾句是靜景,哪幾句是動景?

投影答案:

靜景:千里冰封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動景:萬里雪飄

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山舞銀蛇,原弛蠟象

說明意義:把靜景寫成動景,表明在眼里,大自然是生機勃勃的,也表明他本人是生機勃勃、富有進取精神和開拓精神的。還可以他的《念奴嬌昆侖》、《沁園春長沙》印證。

3.“望”字可否換成“看”字?為什么?

答案:不可。因為是登高遠眺,只能用“望”。

4.“頓”字可否刪去?為什么?

答案:“頓”不可刪去,因為它寫出了變化之速,寒威之烈。

5.下闋中,“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答案:“惜”中含有多種意味。(1)含褒意,肯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國歷的杰出英雄,具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過巨大貢獻。(2)批評這些英雄的不足,批評他們短于文治,在思想、文化方面建樹不多,個人的文學才華欠缺。(3)自信自己作為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和革命英雄,必將勝過前人。投影:

惜(1)肯定他們是杰出帝王,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過巨大貢獻。

(2)批評他們在思想、文化方面建樹不多,個人文學才華欠缺。

(3)自信作為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必將勝過前人。

6.下闋提到的五位帝王,詩人認為哪一位最缺乏文采?你的根據是什么?

答案:認為成吉思汗最缺乏文采。因為其他幾位是“略輸”文采,“稍遜”風騷,而成吉思汗是“只識”彎弓射大雕。

7.主題句是哪一句?

答案: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8.這首詞表達什么思想感情?它的寫景和議論抒情有什么特點?

答案:這首詞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表達了空前偉大的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心。這首詞寫景,縱橫千萬里,大氣磅礴,曠達豪邁;議論,上下幾千年,氣雄千古,風流豪壯。

投影:

主題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表達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心。

雄寫景,縱橫千萬里,大氣磅礴,曠達豪邁;

議論,上下幾千年,氣雄千古,風流豪壯。

重溫高亨和柳亞子的評價以印證,說明“一身文武雙棲,將軍利劍詩人筆”。

投影:

一身文武雙棲,將軍利劍詩人筆。

四欣賞配畫朗讀錄音或配畫歌曲錄音(電腦合成)

事先用“Auphware”制作教學軟件:選一些雪景圖片,包括高山、大河、長城等雪景圖片,疊加自下而上移動的《沁園春雪》文字,再配以朗讀錄音或歌曲錄音。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5

教學內容:

1、游戲圓圈運球

2、蛙跳

教學目標:

技能目標:

1、在練習中學會基本隊伍的站位。

2、通過圓圈運球游戲,培養學生運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3、掌握蛙跳技術,發展腿部力量,增強彈跳力。

情感目標:

1、在游戲中發揮學生的團結合作的能力。

2、培養學生遵守課堂紀律,明確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參入目標:

培養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入的熱情。

教學教具:籃球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開課式。

2、隊列練習,向左(右)轉、走。

3、準備活動:慢跑兩圈。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戲,圓圈運球

1、方法:參加游戲的分成人數相等的幾組,每組站成一個圓圈,左右闊隔約兩米,其申一人手持小籃球。游戲開始,各組持球人運球依次繞過本組每個人,到原來位置并將球傳給右邊的第一個人。右邊的第一個人接傳球后,再按同樣的方法運球。各組依次進行,先做完的組為勝。

2、規則

(1)運球時必須依次繞行,不得碰撞他人。

(2)運球時不得持球跑或雙手同時拍球,運球失誤,必須撿回在失誤地點重新運球。

3、注意事項:0在場地上畫2一一4個直徑8一一10米的圓圈,"生分成2一一4組,每組一個小籃球,聽教師口令統一練習。0按規則和要求進行運球。

(二)定點投籃

1、動作方法:兩腳前后或左右開立,站在罰球線上,雙眼瞄準籃圈。膝關節微屈,五指自然分開,指根以上持球。

2、動作要點:持球正確,上下肢協調用力,伸臂、抬肘、屈腕、撥指柔和有力。

3、教師講解、示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及注意點

4、練習方法:先集體練巧,后分組練巧。

三、結束部分:

1、小結、講評。

2、下課。(師生再見)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6

一、教學設計思路

《質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個課題。從本課題起,學生對化學反應的學習將由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方面展開。本課題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研究并得出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它為化學方程式的學習作好理論準備,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結合課程教學開展教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使課程價值面向全體學生,是每個教師所關心的問題。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設計本課題時,做到了四個轉變:

(一)由“照方抓藥”向“實驗改進”轉變。

以往的演示實驗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方抓藥”展示給學生,今天我大膽改進了“白磷燃燒前后質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圖:

此裝置的優點有三個:1.現象明顯;2.節約時間;3.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打開橡皮塞,防止了空氣的進入和白煙的逸出,減小實驗誤差。

(二)由“驗證性實驗”向“探究性實驗”轉變。

通過實驗探究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學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科學方法和受到科學思維的訓練,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品德,發展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兩次實驗探究活動,一方面加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由“靜止對照”向“互動交流”轉變。

在實驗設計上,改變過去“你問我答”的教學方式。學生自己將觀察的現象、分析的思路及得到的結論進行相互交流討論,對產生的錯誤和偏差進行分析總結。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四)由“學科內容”向“貼近生活”轉變。

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通過化學實驗,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39;實用價值。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口吹石灰水”,實驗中用到雞蛋殼等日常用品,另外還提出對“水能變成油”這種言論的看法。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身邊,要相信科學,會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案

課題

質量守恒定律

授課人

學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難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設疑,以實驗為導向,講練結合。

儀器、藥品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廣口瓶、玻璃棒、酒精燈、氣球、吸管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鐵釘、碎雞蛋殼、稀鹽酸、石灰水等。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問題導入

提問

演示實驗(白磷燃燒前后質量測定)如圖改進:

提出問題

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呢?巡回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校正。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實驗結論,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組織第二次活動與探究

設置課堂練習題如下:(1)2體積的氫氣和1體積的氧氣反應,生成3體積的水。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那么5g硫和5g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克;5g硫和8g氧氣充分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克。

提問:為什么各反應物的質量總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呢?

展示多媒體課件

磷、碳、硫燃燒的本質。

設置“能力拓展”習題

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文字表達式能告訴我們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但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

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

分組實驗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幾根鐵釘與燒杯中的硫酸銅溶液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共同稱量。2、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砝碼不用取下),靜置1~2分鐘,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實驗名稱: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前后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少量硫酸銅溶液并帶有膠頭滴管(事先裝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2、擠壓膠頭滴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描述實驗現象及實驗結論。

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活動與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前后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石灰水的小燒杯放在托盤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燒杯,向其中吹氣,一段時間后,再放到托盤天平上,觀察。

探究實驗名稱:雞蛋殼和稀鹽酸反應前后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稀鹽酸的小燒杯和幾顆雞蛋殼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將雞蛋殼和稀鹽酸混合,一段時間后,放回天平,觀察。

交流討論,并選出代表發言。

交流、談看法。

思考。

觀看動畫演示,總結化學反應的實質。

一切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

(1)蠟燭燃燒后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物質的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可能有()元素。

(2)鎂條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鎂條的質量大,能否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復習舊知

創設問題情景,激發求知欲。

學習定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品德。

體驗成功,學生產生成就感。

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并且會用一般規律解決個別問題,提高學生能力。

了解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情況,及時更正錯誤的認識及看法。

質疑,激思。

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習興趣。

反饋診測

[板書設計]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一、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二、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7

教學目標

1.感受漢語之美之奇之瑰麗。

2.明確閱讀的重要性與個性化寫作的必要性。

學習重點:感受語文之美,明確學習方法及要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熱愛語文學科,激發他們的興趣。

課時設計: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語

同學們好!以后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學習語文。假如同學們在學習上有什么疑難問題,或者在生活中有什么困惑,我都愿意和同學們交流、探討,我希望能成為同學們的良師益友。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課。我主要是和同學們一起來探討什么是語文,怎樣學習語文。

雖說這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我覺得這確實有探討的必要性。因為,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以識記為主,以字詞的積累為主,而現在,我們同學由小學生成為中學生了,由兒童變成少年了,我們就要去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去感悟《離騷》漢賦的氣勢如虹、唐詩宋詞的凝煉雋永、諸子散文的詞彩句麗;去探討那栩栩如生、生動形象的四大名著。

我們有著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化,學習語文豐富的內涵,他能使你滿腹詩書,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歷史,志存高遠;他能使你心靈純潔,感情豐富;他能使你聰明智慧,善思善辯;他更能使你文思泉涌,筆下生輝。

二、何為語文

(一)問大家一個應該非常簡單的問題:

什么是語文?(自由回答)組織討論。

(二)小結

1.語:語言。語言是最基礎的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利用它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現代語言學要求每個人至少掌握一種語言。進入新世紀,要求更高,升學就業,考工晉級還要考英語。

中國的語言是漢語,我們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就是漢語的基礎,初中的語文課在小學的基礎上加以拓寬延伸,就遠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為了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就近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后面再具體講。

2.文:文字(文學)。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人們交際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古代的人最早以結繩記事,后來逐漸有了六書造字法。我們中國的文字是獨特的方塊文字,每一個字都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學好漢字自然不用多說,寫好漢字更顯得十分的重要。漢字的書寫非常講究,書法就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

3.語文學科:我們今天要學的語文,除了說話寫字(語基及其運用)以外,還包括現代文的閱讀理解、文言文的閱讀理解、寫作等內容。以及聽、說、讀、寫這些基本能力的訓練。

4.語文的性質:語文學習必須與生活密切聯系。語文是交際工具,它反映生活并服務于生活。語文的使用范圍十分廣泛,它可以深入到整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只要有人活動的地方就需要語文。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處處留心皆學問”(蘇軾審雞頭案的故事),我們也可以說是“處處留心皆語文”(張大千與梅蘭芳的君子小人故事)。

(三)剛才的回答我們似乎是在力求科學。

我們能不能改變一個風格,回答得盡可能詩意一些,這樣,我們以“語文是……”的形式在練習本上盡可能地多地寫一些話,給大家三分鐘時間,然而小組內交流,請把大家認為精彩的話作上記號,待會兒請一個同學組織一下代表小組發言。

1.獨立書寫,小組交流;

2.各組奉獻,前面已經被人講過的就不必再說(發言者自己先報姓名。老師遇到十分精彩的,要問這個創作者的姓名,要求課后交上來)。

(四)出示袁衛星的有關語文一段話,請大家盡快記誦。

1.大聲地朗讀。

語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潔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是但求一字的數莖須;是莊子的逍遙云游,是孔子的顛沛流離;是魏王的老驥之志,是諸葛的錦囊妙計;是君子好逑的《詩經》,是魂兮歸來的《楚辭》;是執過羊鞭的《兵法》,是受過宮刑的《史記》;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夢中淚;是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是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袁衛星)

2.提問:你知道其中的哪些典故?哪幾本書?

3.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典故?讀過哪些本書?

4.背誦,默寫。

三、如何學好語文

1.你聽說過什么辦法?你認為哪些比較可行?(自由發言,小組討論,請另一人發言。也要先報姓名。)

2.老師總結:課堂內外須做到“六要四多”

課內:

①要認真預習、聽課、作業、復習

②要積極思考并努力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③要養成記好筆記的習慣

④要把字寫得工整美觀,筆劃清楚,萬不可潦草

⑤要把話說得清楚、明白、響亮⑥要把作文寫得新穎、生動、流暢

課外:

①多閱讀文章、報刊、文學作品

②多寫日記、周記、心得體會

③多看有益的影視節目

④多上網搜集資料信息

四、語文學習的具體要求

(一)做好課文的預習:

1.讀課文一遍,利用注釋或工具書讀準字音,在作業本上抄注音、注解一遍,詞語三遍。作業本距離左邊1厘米處劃一豎線。第一行寫課題,第一行第一列寫日期,第二行開始寫內容,要寫題目,題號統一寫在第一列。次日交。

2.再讀課文,試著了解作者寫了哪些內容,然后明晰作者的思路是什么,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什么,最后總結出文章的寫作技巧是什么,語言運用特點是什么;文章值得借鑒的是什么,讀后受到的啟發有哪些,文章有什么不足及需要商榷的地方。假如是名家名篇,還需要查找資料了解作者情況及文章誕生的背景等。書上留下讀過的痕跡。

3.三讀課文,試著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情緒。特別是抒情性強的作品,如詩歌、抒情散文等,吟誦得好,就學好了一大半。

(二)有目的的認真聽好課,做好筆記。爭取課堂多發言,積極參加討論(四人小組,組長)。注意要收放自如。有疑問的地方先做好記號,等合適的時機再問。

(三)整理思路和筆記,寫寫學習心得。按時的、保質保量完成作業。書上課后有作業的,也做在練習本上,要求同上。每篇課文上好后準備好聽寫,聽寫內容包括字詞以及一些重要的問題。作業優良計,聽寫100分計。有錯誤,及時訂正,每個寫三遍。不合格的重做重聽。

(四)其他事項:

1.課前演講,寫好稿子在方格稿紙上,提前一天給老師看,內容可關于語文的各方面。時間3-5分鐘。其他同學點評。10分計。

2.隨堂作文,45分鐘完成。寫在作文本上,第一頁寫目錄。100分計。

3.做個隨筆集,給它取個名字,自己也可以取個筆名,配點畫。每周隨筆兩篇,思想健康,內容自定,形式不限,字數最少300字。5分計。

4.做個摘抄集。每周兩次,假如是短文章,全抄,寫明作者及出處;假如是書籍中的語段,至少500字。抄完后就你所摘錄的這段寫感想。感想至少也是100字。5分計。

5.剪報本,貼好后,注明報紙名稱、版面和日期。寫點評,一個點評至少100字。半個學期交一次,一個學期交兩次。優良計。

6.課外讀本自己看,選取內容自己上。加分。

7.詞語手冊自己看,抽查,扣分。

8.作業本在預習時自己做,上完課做完作業。一個單元交一次。平時抽查,扣分。

9.每人每周練習三篇鋼筆字。

10.積累。每周背誦兩首古詩詞。

五、結束語

同學們,假如不出意外,我們將要在一起度過三年的時光,我們要好好地度過這三年。我很愛你們,不過請記得愛是相互的,我也同樣需要你們愛我,非常需要。你們應該向我和其他人證明你們都是真誠、善良、懂事,并且勤奮學習的人。

我相信你們在這三年里會是你們自己和我共同的驕傲,無論在語文學習上,還是在其他方面。我現在不需要你們在口頭向我保證,相信大家在內心已經向自己作出了保證,并且將會在行動中得到完美的體現!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課文生動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2、激發學生親近動物、親近自然的熱情。

教學重點

學習體會文章語言的生動、準確、形象,領悟介紹小動物的一般寫法。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介紹動物的順序。

課前準備

課件(音箱)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像老鼠,眼睛圓,尾巴大,腿矯健,能攀爬,性溫順,特乖巧。

2、說說你印象中的松鼠。

3、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動的短片。(要求談感受。)

要點:活潑可愛、腿腳敏捷、頭腦聰慧……

4、教師小結,并過渡到課文的學習:

看看作者布豐筆下的“松鼠”和你們說的有哪些異同。

二、知識性內容安排: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自由朗讀(大聲、小聲、無聲等)課文,標出小節,圈出生字詞,熟悉文章大致內容。

2、請學生朗讀課件上的生字詞,集體糾錯正音。

3、介紹文章體裁為文藝性說明文,學習第90頁關于“說明”的一段介紹。

明確:①說明文是介紹事物特點的文章。語言準確、平實、簡潔。

②文藝性說明文在內容選取和語言表達上較為生動活潑,具有文藝色彩。

三、朗讀課文,深入思考

問題:讀讀想想,作者寫了松鼠哪些特點,從文中哪些詞句中得到體現?要求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和用詞的恰當。

難點梳理:作者在介紹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等惹人喜愛的特點時,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準確運用形容詞和動詞。作者在從面容、眼睛、四肢、面孔、尾巴等方面來說明松鼠漂亮的形體時,用了“清秀、閃閃發光、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玲瓏、漂亮”等形容詞和“翹、躲、豎、坐”等動詞,形象地說明它討人喜歡的特點;二是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在介紹松鼠叫聲響亮時,對松鼠進行人格化的描寫:“要是被人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生動地表現它豐富的情感。

四、梳理文章順序

漂亮——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坐姿、吃相

馴良——活動范圍活動時間尋食習慣、主要食物

乖巧——過水情景逃跑筑窩

文章結構:

總(1)——分(2-5)——補充說明(6)(先主后次)

小結:提醒同學們做讀書歸納卡片和說明文的一般順序模式。

板書設計:

如何寫:(1)抓住特征(2)語言生動(3)合理排序

五、作業設計

1、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對松鼠進行自我介紹。

2、搜集并閱讀布豐的資料及作品若干。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一切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能通過實驗證明上述結論的正確性。

2、認識浮力產生的原因。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

3、經歷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認識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二、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是在綜合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的,由“浮力”和“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兩部分內容構成。浮力的概念貫穿全章,“稱重法”測浮力又是本章各節的探究基礎,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稱重法”測浮力為本節重點;而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比較多,開放性較強,因此為本節的難點。

三、學情分析

浮力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是根據生活中的現象得到的一些結論是片面的,因此需要針對學生的一些錯誤觀點,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實驗探究出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當然,八年級學生自主探究發現物理規律的能力總體來說還比較差,因此,需要在教師引導下完成實驗探究活動,根據學生探究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程。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1、本節課從學生生活中能感受到的浮力現象入手,讓學生在課堂上重現浮力的存在,然后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一系列實驗,從而認識浮力,并且理解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為第二節阿基米德原理的學習做好準備。

2、進行科學探究。每4人一組,根據教材中所展示的操作,同時積極調動學生對實驗進行大膽創新。本環節采用開放式教學,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自主選擇要驗證的猜想,自己制定計劃并設計實驗,確定需要測量的物理量,進行實驗,得出數據,分析數據,從而得出結論。

3、教學方法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

五、教具學具

乒乓球、大量筒、彈簧測力計、細線、石塊、鋁塊、銅塊、橡皮泥、燒杯、水、酒精、濃鹽水。

六、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入新課

生:觀看錄像:鴨子、輪船漂在水面上;潛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潛;熱氣球載著重物飛上高空。想一想,為什么?

師:演示實驗并提問,把石塊、木塊投入盛水的水槽中,石塊下沉,木塊上浮,那么石塊受到浮力嗎?

設計意圖:在教師引導下,從生活中觀察到的大量浮力現象,提出與浮力有關的問題,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實驗探究過程

1、體驗、感覺浮力的存在:

生:將手邊的小木塊、乒乓球分別放入盛有水的大燒杯,可以看到小木塊、乒乓球都是漂浮在水面上,按照導案要求設法讓小木塊、乒乓球沉入水底。

2、認識浮力

生:閱讀課本49頁和50頁演示部分,利用桌上的小木塊,乒乓球,銅塊,彈簧測力計體驗浮力的存在,并完成下列問題:

說出自己的做法;

通過體驗,說出對浮力的認識。

思考:沉入水中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進行實驗。

師:巡回并觀察學生實驗,對學生實驗進行及時指導。

生:展示實驗做法:測出銅塊在空氣中的重力G銅塊=N,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示數=N,可以求出銅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N

師:板書:F浮=G—F示數

對銅塊進行受力分析(板書),銅塊處于靜止平衡狀態,因此受到的向上的力與向下的力大小是相等的。重力豎直向下,等于N,拉力豎直向上,等于N,從而可以得出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等于N。

師:演示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鋁塊在空氣中所受重力,G=N,用手向上托鋁塊,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變小,不變),將鋁塊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N,F1G(填大于,等于,小于)。

師:演示實驗:浮力的方向,用細線一端系乒乓球,另一端粘在燒杯底部,乒乓球靜止在盛水的燒杯中,將燒杯傾斜,乒乓球與細線仍然豎直向上,從而得出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同時對乒乓球進行受力分析。

設計意圖:教師自制實驗展示浮力的方向,實驗現象明顯直觀,學生印象深刻,并且對乒乓球及時進行受力分析,學生不但直接觀察到浮力的方向,而且能夠根據受力情況學會表示浮力的大小。

那么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生:進行猜想并說出猜想的依據,同時展示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物體的體積(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物體的質量,物體的密度,物體的形狀,液體的密度,液體的體積,浸在液體中的深度。

生:閱讀課本51—52頁,利用桌上的實驗器材盡量多的探究這些猜想,并寫出實驗成果。

學生進行實驗。

師:教師巡回并對學生的實驗進行適時指導。

生:展示做法,同時出示數據,展示結論。

師:在大屏幕展示實驗過程,實驗結論。

設計意圖:對探究的問題大膽放手,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時敢于放手,真正將課堂進行開放,從浮力的認識到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都是教師先提出問題,再看課本說明再進行實驗,學生展示過程,同時進一步交流,然后師生共同進行整理,及時進行拓展及延伸,效果良好。

3、浮力的產生

生:閱讀課本51頁相關內容,說出浮力產生的原因。并完成后面的例題和練習。

生:展示浮力產生原因。

師:展示浮力產生原因。

設計意圖:對于浮力產生的原因,教師加一幅圖,直觀明顯的展示出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由于壓強差的存在,使它受到水對它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二力之差即浮力,從而使學生理解浮力產生的根本原因。

(三)小結

總結本節所學知識,并說明自己的收獲和可能存在的疑問。

設計意圖:對整節課進行小結和評價,設置下節課應思考的問題,鼓勵學生課下繼續探討和研究。

(四)當堂評價

生:自主完成達標檢測。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動手實驗探究貫穿始終,從而對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認識,然后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活動總結和教師的引導演示將學生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浮力的含義、以及影響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在浮力的影響因素的猜想上學生有很多分歧,但采用合并歸類的方法保證了大部分學生的猜想都有所體現,所以得以保證大部分同學都積極的參與到實驗探究中來。合作性的操作進行順利得當,并且對數據能有效快速進行分析的論證,得出了浮力的兩個影響因素,對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都有了親身良好的體驗,自我感覺是一堂較成功的新授課,達到教學目標,學生掌握本節知識良好。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0

一、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1) 能掌握以下單詞

train, bus, subway, ride, bike, foot,walk.

(2)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ride my bike.

② —How does Mary get to school? —She takes the subway.

2.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places (談論出行方式)

take the bus /subway /train /taxi , ride a bike /walk .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學習英語是為了在現實生活中進行交流,而不單純是為了英語課和應付考試而學習,了解東西方國家出行方式的不同,以及不同的交通規則,教育學生注意交通安全, 加深對交通知識的了解。倡導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及禮貌,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了解交通的發展,培養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乘坐 交通工具的表示方法.

2.教學難點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take the …/ride …/ walk…

—How does Mary get to school?—She takes the subway.

三、教學過程

(一)Warming-up and Lead in

學生和老師進行簡單的問候并播放英文歌曲Over the mountains

Ss : Good morning , teacher.

T: Good morning , class

T: Listen to the song and answer my questions.

Q1:How many kinds of transportation can you see?

Q2:What are they?

(二)Presentation

1.展示一張含有各種交通工具的圖片,呈現有關交通工具的單詞。

bike, car, ship, train, taxi, boat, plane, bus.

2. A guessing game.

Listen to sound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guess what kind of transportation it is.

(三)Free talk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s: I take the bus /plane/ boat / ship / car / taxi

I ride a bike / motorbike

T: Do you know any other way?

2. Teacher shows pictures on the big screen .歸納出行方式和常用短語.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how you get to…?

(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想象總結,多媒體增加趣味性,加強直觀性,效果事半功倍)

3. Show a picture about Part 1, on the screen.

Point at girls or boys in the picture.

Ask students to answer and write in the blanks.

S1 : How does he / she go to school?

S2 : He / She … …

(四)Practice

通過圖片解釋交通方式的不同表達方法。

ride a bike by bike 騎自行車

walks on foot 走路、步行

take the subway by subway 乘坐地鐵

take the train by train 乘坐火車

take a car by car 乘坐小車

take the plane by plane 乘坐飛機

take the bus by bus 乘坐公車

take a boat by boat 乘坐船

(五) 1a

T: Look at the picture on your book.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

(學生們完成1a的學習任務,然后校對答案)

(六)Listening

1. Make sure the Ss know what to do. Give them an example if possible.

2. Read the names in the box.

3. Play the tape and check the answers.

(七)Pair work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in the speech bubbles to the class. Then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how students get to school in the picture.

Finally ask some pairs of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ss.

(八)A survey

Make a survery:How do your classmates get to school?

Classmates(同學) How to get to school?

BobBy bus

(九) Consolidation

Let students do some exercise.

(十)Homework

Write an article about how your families(家人)go to work.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__省中小學生德育綜合改革行動計劃》和《__省普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工作實施方案》精神為指導,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全面提升全校師生心理健康素質,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努力營造人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構建和諧校園。

二、活動目的

通過系列心理活動的開展,讓廣大師生在活動中獲得心理感悟和體驗,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識,增強廣大師生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提升心理素養,健全人格品質,持續推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師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三、活動主題

教師:我運動,我快樂

學生:我陽光,我快樂

四、活動對象:全校師生

五、活動時間:X月X日—X日

六、活動內容

(一)準備階段

1.召開教科室成員會議

活動目的:研究部署活動月有關事宜,研究活動內容,明確具體分工。

活動時間:X月X日第二節

活動對象:教科室小組成員

活動要求:要求教科室成員增強責任心,立足我校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規劃好每一項活動,提高活動的實效性。

負責人:

2.制定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規劃活動月活動安排,落實負責人和活動要求。

活動時間:X月X—X日

活動要求:全面、具體、科學規劃。

負責人:

(二)實踐活動階段

1.教師心理瑜伽活動

活動時間:X月X日

活動對象:聘請瑜伽教練引領教師進行瑜伽活動。

活動目的:聘請瑜伽教練,根據教師群體的特點,設置一些基本動作,舒展身軀,拉伸頸部、肩部,帶領老師們進行瑜伽冥想,舒緩壓力,放松身心,以此改善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緩解職業壓力,提高幸福指數。

負責人:

2.觀看電影

活動時間:X月X日

活動對象:全校教師

活動內容:觀看心理電影《國王的演講》

活動目的:通過影片觀賞,活動心理感悟,增強心理認知。

負責人:

3.觀看心理視頻

活動時間:X月16—X日心理活動課

活動對象:全校學生

活動內容:心理勵志視頻《尼克胡哲》、《生命爬行》

活動目的:通過視頻,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培養學生自立自強、學會感恩等心理品質。

負責人:班主任

(三)總結階段

時間:5月18—23日

內容:寫出活動總結,整理上報心理活動周資料。

負責人:X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懂得慎重許諾、堅決履行諾言是負責任的表現。

(2)懂得承認錯誤并承擔相應的后果是負責任的表現。

(3)懂得自覺承擔責任,做負責任的人。

2.能力目標

(1)具有信守承諾,勇擔過錯的能力。

(2)具有自覺承擔責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教育學生要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做不到時要表示歉意。

(2)勇于承擔責任,自覺履行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好公民。

【教學重點】

信守承諾,勇擔過錯。

【教學難點】

自覺承擔責任。

【教學方法】

活動式、體驗式、講授式。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方法一:

心理小測試:我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嗎?(用“是”或“否”來回答下列問題。)

1.我做事總是非常認真,哪怕讓人感覺有點過分。

2.和別的小朋友約好一起玩,我總是準時赴約。

3.我做事一向善始善終,有頭有尾。

4.不論做什么事情,別人都很信任我。

5.我認為每一天自己都是進步和發展的。

6.我經常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

7.我有時候會有放任自流的想法。

8.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如果時間持續很長,對我來說就很困難。

9.我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才能開始做一件事。

10.我常常會忘了需要我做的小事情。

11.學習或者玩游戲,別人都很難和我步調一致。

12.我喜歡評論和批評別人。

13.別人以為我是一個懶散的人。

14.只要我答應做某件事情,不管過程有多麻煩,或者有很多變故,我總會努力實踐諾言。

15.有時候做事情,我會想馬馬虎虎混過去。

16.老實說,我比其他人都更守諾言。

17.如果需要在早上很早起床,我會上好鬧鐘。

18.參加任何選舉,我都不在乎自己得到的票數。

19.在街上,我不會隨地亂扔垃圾,一定要找到垃圾箱才扔。

20.我有時候會裝病,用來逃課或者逃避玩討厭的游戲。

注意:選擇“是”得1分,選擇“否”得0分。

總分為14—20分:你是一個非常有責任感的人,你行事謹慎、懂禮貌、為人誠實。

總分為7—13分:大多數情況下,你很有責任感,但有時沒有考慮得很周全。

總分為6分以下:是一個完全不負責任的人,會造成人際關系的緊張。

教師:通過剛才的測試,大家對自己是否是一個有責任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得分低的同學,也別著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在以后的學習中努力改正,并且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責任意識,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那么,怎樣才能做負責任的公民?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方法二:(備選)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負責是對每一個人在人生各個階段所承受的多種社會身份的共同道德要求,它貫穿于每一個人的一生。因此,我們要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那么,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究這個問題。

【新課教學】

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板書)

活動一:請你幫助

播放動畫:慎重許諾

劉汀家購買了一臺電視機,根據商場送貨部門的統一調配,電視機在周日上午10時送到。周日早晨,爸爸、媽媽臨時有事,要求劉汀在家等候。劉汀說自己跟同學約好上午8時到學校出黑板報。在媽媽的建議下,他打電話與同學商量,把出黑板報的時間改為上午10時30分……

(1)如果商場送貨工不能按時送貨……

(2)如果商場送貨工準時把電視機送到而劉汀家沒人等候,那么會……

(3)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學會靈活處理自己面臨的責任沖突。例如,劉汀聽從媽媽的建議,打電話與同學商量,把出黑板報的時間改一改。

學生思考。

教師總結:我們許下諾言,也就是意味著自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教師提問:我們信守承諾,有什么作用?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歸納:如果我們信守承諾,就會贏得他人的信任,取得良好的信譽。

教師又問:如果我們不守承諾,會有什么壞處?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失信于人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既有損自己的人格形象,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甚至會對他人、對集體造成損失。

過渡: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在許諾前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要慎重許諾,一旦許諾,堅決履行諾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這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表現。

一、慎重許諾履行諾言(板書)

相關鏈接: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定: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

教師過渡:“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使我們責任心很強,也難免會做錯事。如果我們犯了錯誤,應該怎樣做才算是負責任呢?

活動二:各抒己見

方法一:

播放動畫:吳小玉面臨的矛盾

吳小玉是一名初中生。她很想自己打工掙錢多買些書。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她利用暑假到一家公司打工,負責向市民免費發送公司產品的宣傳畫。一次,她不慎丟了四百多張宣傳畫。按照公司規定,她要照價賠償。要不要向公司匯報呢?她陷入矛盾之中……

(1)她為什么陷入矛盾之中?

(2)如果你是她,你該怎么辦呢?

(3)你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的?是勇敢認錯,還是逃避責任?

(4)你有過勇敢認錯的經歷嗎?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解決吳小玉的矛盾,在沖突中作出自己正確的選擇,從而認識到做錯事時,應該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做一個敢于對自己所犯錯誤負責的人。

教師歸納:當我們做錯事時,承認錯誤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而承擔錯誤所造成的后果則更能考驗我們的勇氣和道德修養。錯了,就要勇于承認,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方法二:(備選)

播放動畫:洛克菲勒小時候的故事

小洛克菲勒10歲時,一次在花園里玩,不小心把一臺割草機弄壞了。面對老洛克菲勒的責問,他害怕極了,就把責任胡亂地推給傭人。事后,老洛克菲勒弄清了事情真相,不但沒有寬容自己的兒子,而且逼著他去向傭人道歉。這一件小事,小洛克菲勒一生都記著,以后他接任公司總裁時,常以此來教育下屬:一個人應該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才能對企業對社會負責。

播放動畫:美國人民最信賴的總統

林肯青年時期曾在一家小店做工。一次,一位女顧客買紡織品時多付了幾美分。為了退還這幾美分,林肯步行了6英里路。又一次,他發現給女顧客少稱了4盎司茶葉,為此又跑了幾里路去給她補上。這兩件事一直被傳為美談。在對待錯誤的態度上往往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素質。林肯后來成了最受美國人民信賴的總統。

相關鏈接: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定:不說謊,不騙人,不弄虛作假,知錯就改。

教師小結:我們中學生要從小養成信守承諾、勇擔過錯的習慣。一個人只有敢于正視自己的錯誤,并自覺承擔錯誤所造成的后果,才能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健。

二、承認錯誤勇擔過錯(板書)

活動:自主探究

播放動畫:許葦的煩惱

許葦是一名初中生,她在日記中寫道:我怎么覺得那么累啊?媽媽總是要我考出好成績,她只要我把學習搞好就行了;當班長的事情那么多,老師同學有什么事情都找我,真是煩死了;這個周末學校還要我們去義務植樹,真是浪費時間;我喜歡唱歌,報名參加學校的歌唱隊,卻很少有時間去排練……

(1)許葦承擔了哪些責任?

(2)哪些責任是她被動承擔的?哪些責任是她主動承擔的?

(3)她怎樣才能享受到承擔責任的快樂?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歸納:

(1)作為學生,她承擔把學習學好的責任;作為班長,她承擔把班級管理好的責任;作為社會成員,有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責任;作為學校歌唱隊的一員,有參加練歌的責任。

(2)學習、當班長、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被動承擔責任;參加歌唱隊是主動承擔的責任。

(3)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以負責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以自覺承擔責任的態度去處理問題,從中享受快樂。

教師過渡:那么,怎樣才能自覺承擔責任呢?

教師:自覺承擔責任,就是我要承擔責任、我愿意承擔責任、我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是要我承擔責任、被迫被動地承擔責任。我們要自覺承擔責任,做責任的主人,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

三、自覺擔責享受快樂(板書)

過渡:自覺承擔責任,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經常想一想:我有什么責任?我主動承擔了嗎?我盡心盡力了嗎?下面我們通過填表來檢查和反省一下自己的責任。

活動:學會反思

了解自己的責任:

責任自我評價

學習

家庭

班集體

社會

學生認真填表并交流。

教師歸納:通過填表,我們反省了自己的責任,希望大家能夠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更加清楚自己的責任,更好地履行責任。

【鞏固新課】

感悟名言,升華情感:

鄧穎超曾對青年提出要求:“希望你們不是貪圖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艱苦創業、造福人類的一代;不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一代,而是勇于創新、開拓前進的一代;不是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創造未來的一代。”

教師:說一說你學完這節課后的體會。

學生回答(略)。

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大家更加清楚自己的責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責任,并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責任,從而做一個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會、有利于國家的負責任的公民。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師之家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做一個負責的公民教學設計的內容。如有更好的建議請加微信(志遠網絡)告之我們!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1)籃球:急停投籃(2)跑:耐久跑。

2、教材分析:上述兩項內容分別選自市編體育高三教材體育實踐部分中的第七部分籃球和第一部分跑。這二項內容既有著重上肢的練習,又有著重下肢的練習,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協調性,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符合高三學生的身心特點,也符合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

籃球急停投籃是本次課的新授教材,它是籃球運動中最常用的一種投籃方法,急停投籃是后面籃球教學內容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前面所____球急停急起和投籃的一個技術綜合,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展學生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連接各種技術動作和實際對抗能力。重點是急停腳步動作與接球和運球手的協調配合,難點是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耐久跑共4個課次,本課為第3課次,是復習教材,重點是耐久跑的呼吸,通過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為第4課次的越野跑作好準備。

3、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三年級理科班的學生。高中學生身心發展已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技術的學習并不滿足,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煉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周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的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的狀態,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

4、教學目標:

根據高三學生的體育能力現狀,針對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了解急停投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以及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7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跨步急停投籃的動作要領;50%以上學生能結合運球、移動、跑動和急停投籃等各種技術進行綜合練習;80%以上的學生掌握正確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動作配合、技術應用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奮發向上的品質。二、說教學方法:

(1)教學觀念:興趣是的老師,挖掘能引起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生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本課以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既懂又會,掌握靈活的運動學習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智育因素,為終身體育服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2)教法設想:急停投籃采用嘗試、比較教學法,使學生在嘗試中、在與原地投籃比較的過程中得出急停投籃的要點,再結合以往所學技術,自創方法,進行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耐久跑采用分組想不同的練習方式進行練習,使內容豐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

采用練習法,使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技術;用演示法,使學生的創造成果得到表現和肯定。整堂課采用收、放、松、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3)學法指導:

本課采用“嘗試---比較---討論----創造----練____--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方法。在體驗、想象、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

三、說教學過程

1、課堂常規1分鐘

2、球操4分鐘

運球進場,繞場一周成圓后采用教師提出動作名稱,學生自己創造動作,教師進行指導和提示并糾正錯誤,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思維能力,既活動了身體,又熟悉了球性,為本課的新授教材奠定基礎。

3、小比賽5分鐘目的是既熱身,又以此引出課題,使學生發現自身不足,激發其改進技術的欲望。4、急停投籃18分鐘

采用的組織形式是分組不輪換,動作由易到難,逐步引導學生完成急停投籃。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1)徒手兩步急停練習

(2)拿球自拋自接兩步急停

(3)由小組長負責組織投籃練習

(4)小比賽

學生練習時,教師巡回指導,結合學生示范進行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對示范的學生表揚鼓勵并糾正錯誤。

5、耐久跑8分鐘

分四組進行練習,由小組長負責與組員一起商討耐久跑方式,教師觀察指導。

6、放松操2分鐘

教師提議,學生創造動作進行放松,音樂伴奏,使學生在身心上得到充分放松,愉快地結束本課。

7、總結,收回器材,下課2分鐘

四、教學流程圖:

熱身→球操小比賽

↓→教:示范并講解技術要領、巡回指導、觀察糾錯

新授教材∣

(急停投籃)→

∣→學:看、聽、練、論、創、演。

復習教材→教:傳授知識、觀察指導、講評練習。

(耐久跑)→∣

∣→學:圖形跑練、定時跑練、反饋評價。

整理———→放松(音樂)、小結、作業。

下課———→回收器材。

五、教學效果的預計:

因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對教材的特點、重、難點、學生的情況等進行了比較透徹的分析,教法與學法的選擇遵循了教學原則和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預計會順利地達到本課制定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參與各項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情感融洽。預計平均心率為120—130次/分,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40--50%,練習強度較大,耐久跑時強度達峰。

六、場地器材:籃球場兩塊以及周邊自然地形,籃球50個,跳繩4根。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4

一、教學內容

籃球一對一運球轉身技術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習提高籃球的運球技術,學習一對一運球轉身技術。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練習和競賽,掌握籃球的轉身運球技術。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實際動手練習和參與籃球比賽,來提高與同伴的交往能力,培養團結協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籃球的正確運轉姿勢

教學難點:如何在被人防守時運用正確運球轉身技術脫困。

四、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2分鐘)

1.集合整隊

2.師生問好,清點人數

3.檢查服裝

4.宣布本堂課教學內容與目標

5.安排見習生

教學組織:學生成三列橫隊,教師口令指揮,學生集體練習。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5

為積極響應教育局等部門的號召,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據教育部門等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為疫情防控期間不同類別學生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危機干預等服務,幫助學生預防和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困擾,尋找和利用社會支持資源,維護心理健康,防范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

二、具體措施

1、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為此,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a、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b、面向全體學生,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深刻的認識,逐步提高心理素質;關注個別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c、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

d、尊重、理解與真誠友善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的領導下,每學年初根據工作崗位人員變動情況,動態調整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健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網絡。

2、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開展多種形式的班主任、任課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多方配合,協調統一,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全校各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由教師兼職任教。每兩周上一次心理健康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能及時發現、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4、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對學生提供單獨性質的心理咨詢。并對心理咨詢的案例進行紀錄、整理和入檔,存檔工作確保咨詢對象的個人隱私情況的保密性。

5、開辟內容新穎,富有教育意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欄,營造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使全體師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6、疫情期間心理健康教育特別說明:疫情期間,因為學生在家學習,情況特殊,心理疏導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一是實地家訪,針對特殊學生進行一次家訪,面對面交流疏導,樹立孩子的信心;二是電話、QQ或微信家訪,針對路途比較遙遠的家庭,主要通過這些平臺方式,至少每周進行一次;三是各班每周進行一次線上主題班會,進行集體疏導;四是聯合科任老師,了解全班學生在家情況,根據需要分配重點疏導對象,要求隨時關注、家訪、疏導。

7、學校成立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由專職心理教師、班主任和心理委員組建,在學校領導下,有序開展工作。

8、做好心理健康宣傳教育通過公眾號、微信等網絡形式,發動社會力量,為受疫情影響的學生提供情緒調節方法、社會資源渠道等方面的內容。

(三)針對三類人群的幫扶措施。

第一類:近期受重大影響的學生,做重點關注和關懷,重點評估受影響學生的心理情況,有必要可考慮提供一對一心理咨詢服務。

第二類:針對學校已掌握的可能存在心理問題及疾病的學生進行重點關護;班主任進行班級排查,上報學生情況,進行重點關注;

第三類:通過班主任群和公眾號,向全體學生發送心理健康常識及心理求助資源渠道。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6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獲得人生的啟示。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語言的特點。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言。

2、抓住“背影”這一感情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3、樸實的語言風格。

4、通過體味文章所表現的父親的深深的愛子之情,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優良品德。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2、教師:搜集有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父愛。

2、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大屏幕出示我國著名畫家靳尚誼的代表作《父親》,配以背景音樂。)面對這樣一位蒼老而可敬的父親,他的眼神、他的手勢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示他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不由得升騰起一種尊重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位值得我們尊重的父親,認識父親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濃濃的父子親情。

■整體感知

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聽讀時劃出文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a.學生思考:本文寫了件什么事?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寫父親與我惜別的深情,所以勾留南京等不重要的就略寫。)這篇文章主要寫誰?我?父親?我和父親之間?我的家庭困難?(——明確主要人物,文題為背影,寫的是父親的愛子之情。)請找出本文的文眼。這是文章總寫的一句話。(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對表現父親的愛有何作用?(—a:祖母死了b: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禍不單行,家境慘淡)。設置慘淡環境,渲染悲涼氣氛,與父親在此困境下仍不辭勞苦,為兒子奔波,與父親對兒子滿腔溫情形成對照,更顯父愛崇高。)文中一共寫了父親幾個背影?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么情況下見到的?(——<1>惦記背影(思念父親)<2>刻畫背影(望父買橘)<3>惜別背影(父子分手)<4>再現背影(別后懷念))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體現了我什么感情變化?(——a: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b:感動之淚:望父買橘,c:不舍之淚:父子離別d:傷心懷念之淚:再現背影,淚光瑩瑩------傷心、感動、不舍、思念、同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從不理解,到理解體諒感動到懷念)

b.分析文章思路:初步引導學生對文章層次結構的把握

(一)本文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可以以時間為依據劃分結構。就記敘的順序來說文章采用倒敘的手法。

一、開篇設疑——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二、(2-6)回憶往事——引出背影(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父子分手)、惜別背影-

(中心是回憶往事),可分3層:

(1)別時家境(悲涼氣氛)

(2)細心關照(鋪墊背影)

(3)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父子分手(惜別背影)(一件事一個層次)

三、(7)別后思念——再現背影,(別后懷念)

(中心是別后思念。)可分3層

(1)思念父親的頹唐

(2)思念父親的傷懷

(3)思念父親的來信,敘述我的傷心(從句子之間的關系劃分層次)

關系:因頹唐而傷懷(1--2)/父親來信是出于頹唐,傷懷之情/我因傷心愛父而落淚。

(二)通過劃分結構,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是什么?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父子深情。線索是背影

c.四人小組交流以上問題,朗讀感人的句子。

d.交流感人的句子。(請幾位學生朗讀自己認為最感人的句子,并就此發表簡單的評述)

明確:本文寫了父親為我送行并爬月臺為我買橘子這件讓我終身難忘的事情,抒發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及兒子對父愛的感念之情。

補充材料

作者簡介: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于樸素中見豐腴、洋溢著一股清新氣息。《背影》《春》《綠》《荷塘月色》《槳聲燈影秦淮河》。代表作有詩文集《蹤跡》、《歐旅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他五歲入私塾,18歲中學畢業,考入北大,22歲畢業于北大,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著名的散文作家這篇《背影》是他在清華任教時回憶在北大讀書時的事。朱自清清貧而有氣節,寧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是毛澤東同志稱頌的“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

課文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憶八年前——1917年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事。1917年,父親朱鴻均(任徐州煙酒公司局長)被解職,朱家“禍不單行”,祖母又去世,作者當時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念書,得知祖母去世,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奔喪,借錢辦完事后,又變賣典質還債。喪事完畢,父親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書,父子在浦口惜別。然而父親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卻沒有怨人尤天,而是一如既往地關愛自己的兒子。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斗,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廣大勞動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作者當時雖未站到革命立場,投入反帝反封的斗爭中,但做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要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凄涼的情緒。作者的家庭,因著社會的黑暗而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親,先是“賦閑”,后為了找差事而“東奔西走”,乃至老境“頹唐”。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奔波勞碌,前途渺茫,謀事艱難,境遇凄慘的現實。在他們心頭籠罩一層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現的灰暗的基調在這一背景上,作者寫出的真摯、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不僅是符合我們民族倫理道德的一種傳統的純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體貼,特別是父親在融匯了辛酸與悲涼情緒的父子之愛中,含有在厄運面前的掙扎和對人情淡薄的舊世道的抗爭。雖然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嘆惋乃至強烈的共鳴。

■研讀賞析(上)

一篇平中見奇的散文精品。篇幅不過一千五百字,寫的是父親送兒子上火車,給兒子買水果這樣普通的事情,用的是平常的語言,但是,讀著它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現的那種父親對兒子至親至愛的感情所深深打動。

學生速讀文章,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和個人的感受,提出最有價值、最深刻、最喜歡的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對提出的問題篩選、整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思考問題是否有價值。

教師引導學生全班交流,將思考題逐漸引導到以下方面:

a.既然文章寫的是人間至情——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感念,為什么不以“父愛”為題?

b.聯系作者的經歷,說說當年的“我”和寫作文章時的“我”感受有什么不同。作者對父親的體貼關懷是不是理解呢?不理解。文中哪些句子表明對父親的不理解?(總覺得他說話不太漂亮……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作者在本段中運用了反語的修辭方法,表明事后醒悟時的自責。請同學們找出這樣的句子。(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那時真是太聰明了!)“太聰明”就是一點也不聰明的意思,因為當時只知道批評父親的行為而不能到體貼父親的心情。

c.請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描寫四次父親背影的情形,你認為哪一次為描寫重點,為什么?

全班深人討論,逐漸明確:

a:作者以“背影”為題,非常明顯的突出了“背影”,開頭一段就說“難忘父親的背影”,顯出“背影”非同尋常的意義,題目的懸念會使讀者集中注意力探詢父親“背影”的含義。如果改成《父愛》,則會顯得文意太過直白,沒有深度,缺乏內涵。

b.朱自清那一年20歲,北京大學的學生,寫文章時28歲,清華大學的講師。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兩個年齡,所以對父愛的感受也迥然不同。“太聰明”就是半生半熟的狀態,真正成熟了才是真聰明,一真聰明才能理解父輩的行動方式,不去計較父輩的行動方式,才能真正感受父愛。

c.第一次是文章的開頭,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氛圍籠罩全文。(點題的“背影”)

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7詳細的描繪,這是本文的重點。父親肥胖的身軀,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艱難,蹣跚地爬過鐵道邊為兒子買橘子。這個鏡頭表現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買橘的“背影”)

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后,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濃濃的離情別緒油然而生,不禁又掉下淚來。(離別時的“背影”)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呼應文章的開頭。(思念中的“背影”)或淚光

大意說對即可,不必強求學生的說法一致。

明顯可以看出第二次是重點,因為整個過程當中,這一刻是父親最費勁的時刻。

■教師小結(可拓展延伸)

本文的語言樸實無華,卻能用簡潔的文字傳達出無限深情,其實最好的已經并且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還沒有留心體會。請大家用心觀察生活中的簡單之美,由此發現人世間最普遍的而又最為珍貴的美好感情,增進大家對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兩個對父母親做法由不理解到理解的事件。

■作業

研討與練習(一)。

背誦文章第六段。

《背影》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細節,感受親情。

2、會語言的特點,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3、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成長經驗去體驗人物的情感活動,從而培養珍愛親情的情感,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

■研讀賞析(下)

賞析“背影”描寫,理解父子深情。

a.反復朗讀第六段,多媒體展示問題組。

◆認真閱讀,劃出描寫父親穿戴和動作的詞語,完成下列填空練習。

我看見他戴著——,穿著黑布——,——地走到鐵道邊,慢慢——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著上面,兩腳再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了。

◆這里,作者首先寫了父親的衣著:(讓學生齊讀課文)“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為什么作者要細致地描寫父親的穿戴?(穿戴可展示父親的境遇較為糟糕,呼應文章的開頭;寫穿戴可與父親給我買的紫皮大衣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父愛子的感情,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描寫父親的穿著突出了什么顏色?(黑色)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與他家中死了親人有關,黑色給人以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作者接著又描寫了父親走路的姿勢:(讓學生齊讀課文)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描寫了父親走路的姿勢?(蹣跚)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蹣跚”形容了怎樣的狀態?請同學們動手寫一寫這個詞,并想一想,作者為什么用“蹣跚”這個詞?你能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嗎?(走路蹣跚的父親要經過鐵道,一不小心就會磕著碰著,一定是令人十分擔心的!)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作者又寫了什么?(父親爬月臺)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學生齊讀課文)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動作描寫)這個句子作者運用了哪幾個動詞?(“攀”、“縮”、“傾”)為何用“攀”不用“抓”?(因為無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撐起身體向上“攀”這需要力量,而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縮”字有什么好處?(“縮”字說明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多么得緊張啊!)同樣,用“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親的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樣靈便,他“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個“傾”字表明父親要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努力的背影!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了。”這時,兒子的心中翻涌著哪些思緒?說說你的理解,盡量用一個詞概括。(可以引導學生體會兒子終于了解父親愛心的過程。淚水中交織著感激、心疼、愧疚等思緒。)

◆下面兩句看似平淡的描寫卻蘊涵著父親的深情,說說你的理解。

將橘子一股腦兒的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撲撲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為兒子做了一件事,感到欣慰和滿足。故作輕松,以寬慰兒子。)

b.四人小組談論,教師巡回并參與。對學生的理解教師要予以肯定,以此鼓勵他們主動思考問題。

再讀課文,體會語言。

a.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學生指出句子后,師生共同體味父親言語里面蘊涵的深厚感情。畫出文中父親所說幾句話,學生朗讀課文。

◆“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這是做什么?(這是在寬慰兒子)這時最悲痛的人是誰?(是父親)為什么寬慰兒子?(怕家庭的變故會影響兒子的學業)父親表面上比較想得開,這是為了寬慰兒子,實際上他把悲痛壓在了心底,不讓兒子看到,這是一個多么善良而又堅強的父親啊!)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為什么這樣說?(學生討論回答后明確:父親擔心茶房照顧不周,還是自己去放心,這是一個對兒子充滿無限愛意父親)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為何買橘子?(擔心兒子路上口渴。擔心橘子買來之后找不到兒子,又怕行李丟失,于是又叮囑兒子不要走動。可見為兒子想得周到。)這個父親對兒子是多么得體貼入微啊!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這句話說明了什么?(說明父親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地到達北京,對兒子充滿關愛之情)

◆“進去吧,里邊沒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親擔心行李的安全,催促兒子回車廂去照看行李,事事為兒子著想。)同學們看,這真是“兒行千里父擔憂啊!”

b.四人小組討論,體會語言描寫的特點,體會話語包含的感情。學生大意理解即可。

c.全班交流,一人發言,其他同學補充。明確:

這幾句話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有豐富的內涵,深刻的揭示父親的心理活動,充分表露了父親的愛子深情。作者在此時寫出以上文字,可見他深切地理解了父愛。

再次閱讀課文,品味文章對人物進行描寫的方法

我們描寫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寫為主。比如:“皺紋很深”,“兩鬢蒼蒼”等等,本文的作者為什么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只寫父親的背影呢?(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師適當予以肯定)

討論后明確:日常生活中,蘊含父愛的事例有很多,作者也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張背影對兒子來說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感動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不平常的背景下——祖母去世,滿院狼藉,償還欠債,光景慘淡。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父親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時的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便寬慰兒子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還決定親自送兒子上火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深深理解了父親對自己深深的愛,但作者更加愛自己的父親。作者這時看到父親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這是心疼的淚水,這是感激的淚水。所以這張“背影”就凝聚著“深深的父愛!”

體驗與反思

你有沒有過和作者相同的體驗,請談談你當時的反應和心理活動。

鼓勵學生坦誠敘說自己與父母之間曾經有過的不理解與矛盾,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達成增進學生與父母理解、溝通的目的。

這篇課文對你有什么啟發?

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給予肯定的評價,并可鼓勵學生把這些話回家說給父母聽,達成雙方的共同理解。

結束語

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無可比擬的,請大家在享受親情的同時,珍惜它,回報它,讓我們一生都沐浴在濃濃的親情中。請同學們和我一起隨著這首《懂你》再次品味親情,讀懂親情。

在歌聲中結束全文,多媒體展示《懂你》的畫面。

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四)。

把你學過這篇課文之后最深切的感受說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背影

沉重背深

蹣跚沉

艱難努力影的

五句話——————語言樸實————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2、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質的量”的含義。

(二)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而變化的物理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2、難點:理解質量的含義,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課前復習

1、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原子的結構是怎樣的?

2、固態、液態、氣態物質各有什么特征?其微觀結構是怎樣的?

二、引入新課

我們去商店購買糧食、蔬菜、水果時,我們關注的是物質的量的多少?售貨員要用秤稱量貨物的質量的大小。在物理學里,質量的含義是什么?質量有什么特性?如何利用測量工具去測量物體的質量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三、新課教學

1、質量

①定義:在物理學里,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用字母m表示。

注意區分“物體”和“物質”的概念。

②質量的單位:千克(kg),克(g),毫克(mg),噸(t)

1kg=103g,1g=103mg,1t=103kg

③質量單位千克的由來

學生閱讀P12“科學世界”。規定4℃時1dm3的純水的質量為1kg。并且用鉑制作了標準千克原器,這個標準千克原器也叫“檔案千克”。

④認識一些物體的質量(P9)

2、質量的測量

①測量工具:托盤天平和學生天平(實驗室用)

磅(秤)、桿秤(生活中用)

②認識天平:底座、支架、橫梁、平衡螺母、托盤、指針、分度盤、標尺、游碼,稱量,感量。

a、平衡螺母:用來調節天平橫梁平衡;

b、指針和分度盤:判斷天平是否平衡、當指針指向分度盤的中央或左右擺幅相等時,天平橫梁就是平衡的。

c、標尺、游碼、砝碼:指示所稱物體質量。

d、稱量: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稱量”,也就是它所能稱的最大質量。稱量值就等于這臺天平配套砝碼盒內砝碼的總數加游碼最大的讀數所表示的質量。

感量:天平能稱量出的最小質量叫感量。標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質量數就是天平的精確程度(感量)。

③測量原理:天平兩臂等長,當兩個盤中物體質量相等時,天平就會平衡。

④使用天平應注意的問題(P10)

⑤如何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放、調、稱、記。

a、放:把平放在水平臺上。

b、調:調節橫梁平衡:先將游碼調到零刻度,再移動平衡螺母(哪端高就往哪端調),當指針指向分度盤的中央或左右擺幅相等時,天平橫梁就是平衡的。

c、稱:把物體放在左盤,向右盤中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移動游碼相當于向右盤中加減小砝碼),直到橫梁第二次平衡。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表示的質量就等于被稱物體的質量(游碼讀數時,應以游碼左側刻度線為準)。

d、記:記錄測量結果(要記住寫單位)。

[注意]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的兩次平衡的調節方法不同:

空載平衡(稱量前):調節平衡螺母。

載物平衡(稱量時):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

⑥練習測量物體的:橡皮,鉛筆等。

四、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質量的概念、單位及其測量方法。其中質量的測量是重點。我們要學會正確地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第2課時

一、復習提問

1、使用天平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怎么使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

二、進行新課

1、想一想

①在左盤上放上準備稱量的物體后,向右盤中嘗試著加砝碼時,應該先加大的還是先加小的?為什么?

②在讀測量的質量時,應該先讀大砝碼,還是小砝碼?

③如果要稱粉狀物體(例如鹽),應該怎么做?

2、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①想想做做(P11):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發生變化時,質量是否發生變化?

②結論: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發生變化而變化。

三、隨堂練習

課后練習

四、小結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質量的意義、特性及測量方法。質量的測量是本節的重點,我們應會正確地使用天平測量質量(放、調、稱、記)。

五、作業

六、板書設計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8

問題描述:

初中數學教學案例

初中的,隨便那個年級.2000字.案例和反思

1個回答分類:數學20__-11-30

問題解答:

我來補答

2.3平行線的性質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四學制)七年級上冊第2章第3節平行線的性質,它是平行線及直線平行的繼續,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內容的基礎,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能應用性質解決相關問題.

數學思考:在平行線的性質的探究過程中,讓學生經歷觀察、比較、聯想、分析、歸納、猜想、概括的全過程.

解決問題:通過探究平行線的性質,使學生形成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研究的情感體驗,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平行線的性質

難點:“性質1”的探究過程

四、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法”與“動像探索法”

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學媒體:

大屏幕、實物投影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思:

1.播放一組幻燈片.內容:①火車行駛在鐵軌上;②游泳池;③橫格紙.

2.聲音: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平行線,你能說出直線平行的條件嗎?

學生活動: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②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③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教師:首先肯定學生的回答,然后提出問題.

問題:若兩直線平行,那么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各有什么關系呢?

引出課題——平行線的性質.

(二)數形結合,探究性質

1.畫圖探究,歸納猜想

任意畫出兩條平行線(a‖b),畫一條截線c與這兩條平行線相交,標出8個角(如圖).

問題一:指出圖中的同位角,并度量這些角,把結果填入下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數

數量關系

學生活動:畫圖——度量——填表——猜想

結論: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問題二:再畫出一條截線d,看你的猜想結論是否仍然成立?

學生:探究、討論,最后得出結論:仍然成立.

2.教師用《幾何畫板》課件驗證猜想

3.性質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養創新

問題三:請判斷內錯角、同旁內角各有什么關系?

學生活動:獨立探究——小組討論——成果展示.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說理.

因為a‖b因為a‖b

所以∠1=∠2所以∠1=∠2

又∠1=∠3又∠1+∠4=180°

所以∠2=∠3所以∠2+∠4=180°

語言敘述:

性質2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四)實際應用,優勢互補

1.(搶答)

(1)如圖,平行線AB、CD被直線AE所截

①若∠1=110°,則∠2=°.理由:.

②若∠1=110°,則∠3=°.理由:.

③若∠1=110°,則∠4=°.理由:.

(2)如圖,由AB‖CD,可得()

(A)∠1=∠2(B)∠2=∠3

(C)∠1=∠4(D)∠3=∠4

(3)如圖,AB‖CD‖EF,

那么∠BAC+∠ACE+∠CEF=()

(A)180°(B)270°(C)360°(D)540°

(4)誰問誰答:如圖,直線a‖b,

如:∠1=54°時,∠2=.

學生提問,并找出回答問題的同學.

2.(討論解答)

如圖是一塊梯形鐵片的殘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兩角分別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儲(小結)

1.平行線的性質1、2、3;

2.用“運動”的觀點觀察數學問題;

3.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六)作業第69頁2、4、7.

八、教學反思:

①教的轉變:本節課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在引導學生畫圖、測量、發現結論后,利用幾何畫板直觀地、動態地展示同位角的關系,激發學生自覺地探究數學問題,體驗發現的樂趣.

②學的轉變: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為會學.本節課學生不是停留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層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課堂氛圍的轉變:整節課以“流暢、開放、合作、‘隱’導”為基本特征,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活動減少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暢的特征,整節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對話”、“討論”為出發點,以互助、合作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讓學生在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方向,判斷發現的價值.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19

一、教材分析

冪函數是學生在系統學習了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之后研究的又一類基本初等函數。是對函數概念及性質的應用,能進一步培養利用函數的性質(定義域、值域、圖像、奇偶性、單調性)研究一個函數的意識。因而本節課更是一個對學生研究函數的方法和能力的綜合提升。從概念到圖象(),利用這五個函數的圖象探究其定義域、值域、奇偶性、單調性、公共點,概括、歸納冪函數的性質,培養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一般認知規律。從教材的整體安排看,學習了解冪函數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獲得比較系統的函數知識和研究函數的方法,以便能將該方法遷移到對其他函數的研究。

二、教學目標分析

依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心理特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冪函數的定義,會畫常見冪函數的圖象,掌握冪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初步學會運用冪函數解決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過程與方法]引入、剖析、定義冪函數的過程,啟動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體會數學概念的學習方法;通過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引領學生主動探索冪函數性質,體會學習數學規律的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對冪函數的性質歸納、總結時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和識圖能力;運用性質解決問題時,進一步強化數形結合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生活實例引出冪函數概念,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研究函數的規律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養成積極主動,勇于探索,不斷創新的學習習慣和品質;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

三、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冪函數的定義與性質;

(2)指數α的變化對冪函數y=xα(α∈R)的影響。從知識體系看,前面有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的學習,后面有其他函數的研究,本節課的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就知識特點而言,蘊涵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就能力培養來說,通過學生對冪函數性質的歸納,可培養學生類比、歸納概括能力,運用數學語言交流表達的能力。

[教學難點]

(1)指數α的變化對冪函數y=xα(α∈R)性態的影響。

(2)數形結合解決大小比較以及求參數的問題。從學生認知發展看,他們具備一定的學習新函數的能力,可以通過學習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的方法來類比,但畢竟冪函數在三種初等函數中是最難的,因為它分類的情況很多,且性質多而復雜,我采用讓學生自己利用計算機作出函數的圖像,從中歸納性質的方法來突破難點。

四、學情與教法分析

1.學情分析

從學生思維特點來和認知結構看,前面學生已經學習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對新函數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一方面可以把本節課與前面的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進行類比學習,但另一方面本節課分類情況多,性質歸納困難,尤其是三個函數放在一起可能產生混淆。對進入高中半個學期的學生來說,雖然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也初步形成,但缺乏冷靜、深刻,思維具有片面性、不嚴謹的特點,對問題解決的一般性思維過程認識比較模糊。

2.教法分析

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但在思維習慣上還有待教師引導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出發,在教師的帶領下創設疑問,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逐步解決問題。采用引導發現式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教師點撥,啟發學生主動觀察、主動思考、動手操作、自主探究來達到對知識的發現和接受。

3.教學構想

新課標的要求是通過實例,了解y=x,的圖像,了解它們的變化情況。而原數學教學大綱要求掌握冪函數的概念及其圖像和性質,在考查掌握函數性質和運用性質解決問題時,所涉及的冪函數f(x)=xα中α限于在集合{-2,-1,-,1,2,3}中取值。新課標無論從內容的容量和難度上都要遠低于舊課標。而蘇教版的教材嚴格按照新課標要求處理此部分內容,內容體系均未超出課標要求。所以我們應以新課標為準繩,控制難度與要求。由于本節課的難點在于指數α的變化對冪函數y=xα(α∈R)性態的影響,本身冪函數比較抽象,所以我采用在多媒體教室讓學生用Excel來模擬得到圖象,再從圖象上觀察、歸納函數的性質。從心理學上講,自己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印象更深刻,學生容易接受與理解。

初中教案最新模板范文篇20

一、指導思想

提倡讓學生主動求知、自主學習的今天,教師如何在課中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而開展探究性學習也正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前進。探究性學習就是適應社會發展和人才培育需要,以學生個人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積極探究的學習方式。它主要圍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

二、學習目標

1、初步學會立定跳遠的蹬擺動作和游戲“飛行魔板”的方法,90%以上的學生能完成動作,逐步形成探究意識。

2、提高雙腳跳躍的能力和擲遠的能力。

3、學生體驗探究學習的樂趣,享受主動參與活動的喜悅。

4、養成主動與同伴交流以及愛動腦,肯動腦的好習慣。

三、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是低年級跳躍動作的重點教材;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急行跳遠落地動作和發展腿部爆發力的輔助性練習。另外,它對于發展身體的跳躍能力以及促進下肢肌肉、關節和身體器官系統的發展,體驗學習跳躍動作的樂趣,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協調性較差,注意力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也不夠全面。立定跳遠動作雖然簡單,但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仍然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教學時,要通過啟發引導、設疑探究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以此來提高與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另外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能對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立定跳遠”。要求學生學會立定跳遠的蹬擺動作,盡可能地跳越更多的拼板。

1、啟發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以“請你跟我這樣做”的形式引導學生利用拼板進行跳躍練習,然后提出問題:利用你手中的拼板想想還能有其它的跳法嗎?鼓勵學生積極創想各種跳躍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經過個人、結伴、小組的積極討論、交流與實踐創想出了各種跳躍的方法。之后,通過學生的展示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立定跳遠”。接著,請學生嘗試模仿并鼓勵其能跳得遠。這樣,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對立定跳遠動作有一個初步的概念。

2、設疑探究:接下來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動作要領,此時教師設疑:怎樣跳才能跳得遠?并請一位動作好且跳得遠的學生展示。學生以四人小組通過觀察——思考——實踐——討論——交流從而歸納出“兩手用力擺,兩腳用力蹬,全身協調用力”的動作要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在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感受和體驗,既掌握了動作要領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

3、提高發展:在學生掌握了動作要領后,教師提出:你能跳多遠?組織學生強化學練,進行分層練習,讓每個孩子都嘗到成功達到喜悅。之后教師鼓勵學生挑戰老師,激發學生的斗志,讓有能力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4、教學評價:整個環節中,教師始終以微笑和表揚性語言肯定學生的創想與回答。學生在教師不斷地鼓勵與表揚中充滿了自信,并不斷地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本課第二主教材游戲“飛行魔板”是讓學生用拼板進行“飛行”。要求學生能使拼板飛起來并盡可能地飛得時間長。

1.引導創新:教師設問:用此拼板還能有其它的玩法嗎?讓學生發揮想象,自由結伴創想練習。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進行創想,從而教師引導出游戲的名稱“飛行魔板”。

2.探究實踐:教師設問:怎樣才能使魔板在空中飛得時間長?學生通過自身的嘗試,小組的討論交流等總結出“飛行”的方法。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探究能力。

3.教學評價:學會了方法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飛行”比賽。在其過程中教師不斷給予學生表揚與激勵并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之間的評價,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與評價能力。

在整個游戲過程中,作為教師應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些嘗試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讓學生始終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所扮演的僅僅是一名組織者、協作者、指導者、促進者,同時也做孩子們的玩伴。

7679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炭黑吸油计_测试仪,单颗粒子硬度仪_ASTM标准炭黑自销-上海贺纳斯仪器仪表有限公司(HITEC中国办事处) | 双齿辊破碎机-大型狼牙破碎机视频-对辊破碎机价格/型号图片-金联机械设备生产厂家 | 自恢复保险丝_贴片保险丝_力特保险丝_Littelfuse_可恢复保险丝供应商-秦晋电子 | 并离网逆变器_高频UPS电源定制_户用储能光伏逆变器厂家-深圳市索克新能源 | 全自动五线打端沾锡机,全自动裁线剥皮双头沾锡机,全自动尼龙扎带机-东莞市海文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盘扣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移动脚手架,专ye承包服务商 - 苏州安踏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 渗透仪-直剪仪-三轴仪|苏州昱创百科 | 手持式线材张力计-套帽式风量罩-深圳市欧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湖南专升本-湖南省专升本报名-湖南统招专升本考试网 | 硫化罐-电加热蒸汽硫化罐生产厂家-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保镖公司-私人保镖-深圳保镖公司【环宇兄弟保镖】 |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 海德莱电力(HYDELEY)-无功补偿元器件生产厂家-二十年专业从事电力电容器 | 实验室pH计|电导率仪|溶解氧测定仪|离子浓度计|多参数水质分析仪|pH电极-上海般特仪器有限公司 | 不锈钢轴流风机,不锈钢电机-许昌光维防爆电机有限公司(原许昌光维特种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石英陶瓷,石英坩埚,二氧化硅陶瓷-淄博百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视频教程导航网_视频教程之家_视频教程大全_最新视频教程分享发布平台 | 喷涂流水线,涂装流水线,喷漆流水线-山东天意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硫化罐_蒸汽硫化罐_大型硫化罐-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BOE画框屏-触摸一体机-触控查询一体机-触摸屏一体机价格-厂家直销-触发电子 | 除湿机|工业除湿机|抽湿器|大型地下室车间仓库吊顶防爆除湿机|抽湿烘干房|新风除湿机|调温/降温除湿机|恒温恒湿机|加湿机-杭州川田电器有限公司 | 光泽度计_测量显微镜_苏州压力仪_苏州扭力板手维修-苏州日升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步进驱动器「一体化」步进电机品牌厂家-一体式步进驱动 | 合肥角钢_合肥槽钢_安徽镀锌管厂家-昆瑟商贸有限公司 | IP检测-检测您的IP质量 | 订做不锈钢_不锈钢定做加工厂_不锈钢非标定制-重庆侨峰金属加工厂 | 棉柔巾代加工_洗脸巾oem_一次性毛巾_浴巾生产厂家-杭州禾壹卫品科技有限公司 | 医学模型生产厂家-显微手术模拟训练器-仿真手术模拟训练系统-北京医教科技 | 京马网,京马建站,网站定制,营销型网站建设,东莞建站,东莞网站建设-首页-京马网 | 深圳展厅设计_企业展馆设计_展厅设计公司_数字展厅设计_深圳百艺堂 | 超声波分散机-均质机-萃取仪-超声波涂料分散设备-杭州精浩 | CXB船用变压器-JCZ系列制动器-HH101船用铜质开关-上海永上船舶电器厂 | 酒吧霸屏软件_酒吧霸屏系统,酒吧微上墙,夜场霸屏软件,酒吧点歌软件,酒吧互动游戏,酒吧大屏幕软件系统下载 | 全温恒温摇床-水浴气浴恒温摇床-光照恒温培养摇床-常州金坛精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好物生环保网、环保论坛 - 环保人的学习交流平台 | 锯边机,自动锯边机,双面涂胶机-建业顺达机械有限公司 | 电地暖-电采暖-发热膜-石墨烯电热膜品牌加盟-暖季地暖厂家 | 车辆定位管理系统_汽车GPS系统_车载北斗系统 - 朗致物联 | 济南律师,济南法律咨询,山东法律顾问-山东沃德律师事务所 | 洁净化验室净化工程_成都实验室装修设计施工_四川华锐净化公司 | _网名词典_网名大全_qq网名_情侣网名_个性网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