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案簡單
初中教案簡單篇1
教材內容
籃球: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
課的目標
1、認知目標:進一步建立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鞏固提高運球、傳接球技術動作和對球的控
制和支配能力,發展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
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場地器材
籃球41只;錄音機1臺;籃球場一個。
課的部分
教學內容及手段
組織教法
開始部分2’
1、體育委員整隊,清點人數。并向教師報告。
2、師生問好,宣布本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
以及注意事項
組織:成四列橫隊集合,如圖示一:
要求: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
準備部分8’
一、配樂游戲:小漁網(4’)
方法:游戲開始,擔任“小漁網”的同學在場內用手觸及正在跑動的其他同學,其他同學用各種躲閃、擺脫動作在場內積極跑動,被觸到者加入“小漁網”,等“小漁網”擴大到四人時,重新組成二個“小漁網”進行活動。以此類推,逐漸組成許多“小漁網”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時游戲結束。
規則:(1)“小漁網”不得松手觸人。
(2)在游戲過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觸到論處。
二、熟悉球性(4’)
方法:球繞肘轉、繞腰、膝轉、“8”字繞環,指尖撥球,各種姿勢的拋接球等。
一、組織:如圖示二:
教法:講解,示范,師生按規則集體練習。
要求:“魚”要機智、靈活、勇敢。“魚網”要動腦筋、協力、果斷、快速。
二、組織:散點練習
教法:講解、示范,指導學生自由模仿、創造練習。
要求:球盡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30’
一、運球:(6’)
A、高低運球,B、單手前后左右運球,C、左右手交替運球,D、體前變向運球,E、胯下運球,F、急停急起運球。
重點:運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原地和行進間交替進行。護球盡量眼睛注意前方。
二、搶運球(5’)
方法:在整個籃球場上進行。一半同學持球,另一半同學無球。游戲開始,持球同學在場內運球,在運球中要躲避無球同學的搶斷,無球同學則用合理的動作進行搶斷球,一旦搶到球后互換。
規則:A、無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規動作搶球,B、發生被迫運球出界或違例情況,按被搶斷論處。
重點:對球的控制與掌握
難點:技術要準確熟練
三、原地二人一球傳接球(3’)
重點:上下肢協調配合
四、原地二人一球運球、傳球(2’)
重點:技術的銜接連貫
五、4人一球,行進間運球后傳球(4’)
重點:弧線運球、跑動、雙手胸前傳接球。
六、4人一球,一人防守,三人傳接球。
要求:雙手傳接球,進攻隊員可運球移動,防守隊員搶斷球積極。
七、接龍傳球接力比賽(6’)
方法:分兩組進行,左右間隔2-3米,前后間隔4-5米,“接龍”傳球20只球,以完成時間和成功率多少定勝負。
重點:傳接球的快速能力和準確性。
一、組織:在籃球場內散點練習
教法:教師講解、示范,指導學生自由模仿、創造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糾錯。
二、組織:同上在球場內散點
教法: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
要求:先進行一對一的“搶運球”練習,然后共同“搶運球”嚴格按照規則進行。
三、四練習的組織如圖示三
教法:講解、示范、糾錯,教師巡視指導。
五、六練習的組織如圖示四
七練習的組織如圖示五:(略)
教法:講解、示范,練習,比賽。
要求:先練習,后比賽。
結束部分5’
一、整理運動:配樂伸展放松操
二、小結,收回器材。
組織:散點
教法:聽音樂,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
組織:成四列橫隊集合。
課的預計
1、練習密度:55%左右;2、運動負荷:中上;3、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心率曲線(略)
初中教案簡單篇2
七年級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學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適應教學改革形勢發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進教研教改,優化課堂教學,凸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培優轉差方案,切實把教學質量提高。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七年級三個班思想品德課。從上學期的教學和期末考試的情況看,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還算比較高,但由于第一次接觸開卷考試,能力顯得有較大差距,對開卷考試的適應性也比較差。因此,本學期在抓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應加強能力素質教學,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三、本學期主要教學工作:
1、繼續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學好教學改革新理論,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教研理論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編寫目的和教學要求,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強教研活動,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做到多聽課、多總結。認真學習他人、他校的先進教學經驗,做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提高教學能力。
4、積極開展課堂評優活動,不斷優化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大膽開拓創新。
5、自覺做好教學各項常規工作,按質按量完成備課、上課、改作、單元測驗等常規教學任務,尤其認真實施課堂目標教學法。
6、切實抓好學科培優工作,通過會議、輔導、談心等方法努力提高優秀率,把學科成績躍上新臺階。
7、認真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的知識、能力、踐行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8、認真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9、加強開卷能力訓練,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使學生盡快適應開卷考試的要求。
初中教案簡單篇3
教材分析:
對一個省區的介紹,其自然環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紹其他各方面的基礎。本區首先介紹了海南省自然環境。從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圖介紹海南省在我國的位置,結合地圖,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征,隨后介紹了其范圍和海南島面積。教材通過"海南島地形圖"結合文字描述介紹了海南島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輔相成的,中高周低的地形特點使海南島水系呈放射狀流人南海。海南省地處熱帶,屬熱帶季風氣候,同時又受海洋影響,具備一定的海洋性氣候特征。總的來說是以冬季暖熱,夏季高溫多雨為主要特征。這種氣候特征決定了海南省農業以熱帶作物為主,加之風景秀麗,使其成為我國熱帶風光旅游勝地。從這一角度看,海南氣候特征是本節難點。海南省獨特的。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農業"和"豐富的旅游資源"是本節的重點。濃郁的民族風情,是與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相關聯的,也是海南旅游資源的一部分。
教學建議
新課導人:
方案①:
在我國南部有一島嶼,因交通閉塞,人煙稀少,歷代封建帝王都將此作為流放犯人的地方,內陸的,人們把它視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無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稱。你知道它是我國的哪一島嶼嗎?
方案②:
用多媒體播放海南的藍天碧海、沙灘椰林、紅樹林、珊瑚礁等熱帶風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歡歌等民族風情的錄像片。引人對海南省新課的講授。
在講述海南省"自然環境"時,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用多媒體投影儀展示"中國政區"圖(或出示"中國政區"掛圖X請一個學生指出海南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2.結合地圖說出海南島的地理位置。(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位于祖國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部和南部瀕臨南海,是我國最年輕省份,也是省級經濟特區。
3.展示"海南島地形"掛圖,進行以下練習:
(1)找出五指山、萬泉河、黎母嶺、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島地形有何特點?水系有何特征?
(3)這種地形特點同水系特點有何關系?(海南島中高周低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海南島水系呈放射狀流人南海。
3.結合"中國政區"圖,請學生描述一下海南所處緯度區域、當地的氣候特點。(海南島屬熱帶季風氣候,同時又深受海洋影響,高溫多雨為其主要氣候特征。全年無冬,最冷月的.平均溫度為16~24℃。
在講述海南省"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農業"時,按下列步驟進行:
方案①:
(1)為什么海南省農業以熱帶經濟作物為主?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熱帶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熱帶水果?
(4)為什么海南漁業資源豐富?你知道有哪些水產品嗎?
(5)完成教材p.67活動題1,了解海南豐富的鹽業資源。
方案②:
2.用多媒體展示天然橡膠、椰子、胡椒、咖啡、腰果、劍麻、檳榔、菠蘿蜜、芒果等熱帶作物畫面。
3.出示椰子、胡椒、腰果、擯榔、菠蘿蜜等實物。(教師可去超市預先購買)
講述海南省"旅游資源"時,可按以下步驟:
1.用多媒體播放海南的藍天碧海、沙灘椰林等熱帶迷人風光,及黎村苗寨,黃火歡歌的民族風情片段。老師可補充講述:在現代旅游業中,有所謂"三S"指的是太陽、海洋和沙灘這三種最受人們歡迎的旅游資源,而此三者都與海濱有關。中國海濱旅游最大的潛力在海南,這里一年四季都適宜海水浴。
2.討論:海南有哪些豐富的旅游資源?(對照教材"海南島地形"圖)
3、指導學生完成教材P66活動題3和P67活動題2。
附板書:
一、自然環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圍面積
3.地形特點
4.水系特征
5.氣候特點
二、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農業
三、豐富的旅游資源
1.秀麗的熱帶風光
2.濃郁的民族風情
初中教案簡單篇4
教學目標 學習詢問人或事物的的特殊疑問句和教室內各事物名稱
教學重點 What’s this/that? It’s a/an… book,bag,chair,desk…
教學難點 This/that 的變化運用;a/an的運用
教具 多媒體、錄音機 課時 1
教學課程 1.Greeting.
2.Warming-up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a book.
T: How do you spell it?
S: B-O-O-K. xkb1.com
3.Drills
Work in pairs. Ask and say.
S1: What’s this in English/
S2: It’s a desk.
S1: What’s that in English?
S2: It’s a pen.
S1: How do you spell it?
S2:…
4.Practise
1) Listen and repeat.
2) Compelete the sentences and read.
3) Write the sentences.
5.Conclude
6.Homework
Complete part3
初中教案簡單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詞匯:make soup、 read a newspaper、 wash、use、 eat out、 go to a movies. Watching TV、 reading、doing homework、 talking on the phone .
2)語法 ——現在進行時(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3)句子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What’s he doing? He’s doing his homework.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re cleaning the room.
2. 能力目標:
(1)To Help the students freely talk about or learn about what they are doing.
(2)Improve the students’ self-research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discussing in group.
3. 情感目標: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在接近生活常態的交際中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
(1)Enable students to cooperate among the team members and competition.
(2)Enable students to solute their learning difficulties.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
Important points(重點)
(1)Let the students master how to describe what people are doing.
(2)Master the phrases: talking on the phone、watching TV、 doing homework、eating dinner、cleaning、 reading.
Difficult points(難點)
Grasp and make use of simple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English: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watching TV.
-- What is he doing?-- He is doing homework.
--Is she reading? --No, she isn’t.
三、教學過程設計
The First Period(Section A 1a. 1b ,1c,2c)
Step 1. Warming up
1、Greeting
2、Play an English song called“Are you sleeping?”
【設計說明:利用歌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逐漸進入學習狀態】
Step2. Leading-in
After listening to a song, lead in by asking“Are you sleeping? What are we doing now?”(Help the students to answer:We’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now.)
【設計說明:通過以上導入,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為下面教學形成一種期盼,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Step 3. Presentation
(1)教師說出: It’s 8:20 now.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now.
I’m teaching Engl It’s 8:20 now.
What are we doing?ish.
You’re learning English.
(引出現在進行時態,并指出該時態的謂語結構是“be + doing”. 把此結構比喻為一條活生生的魚,be為魚頭,ing為魚尾,用該時態時別忘了在動詞的前后加上魚頭和魚尾)
(2) 教師在多媒體屏幕上一張一張出示圖片,帶著同學們一起問與答,讓同學們熟悉現在進行時的結構和用法。
For example: T: What is she doing?
S:She is listening to music
T:What is he doing?
S: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3)叫一位學生到同學們前面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run、jump、walk、sing、dance、read books etc. 再讓另一位同學大聲地問:
S1: What are you doing now?
S2: I'm dancing/singing/walking.
老師再問:T:What is he doing?
S: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設計說明:讓學生在交際情景中掌握運用現在進行時的結構和用法 ]
Step4. Practice(多媒體屏幕上展示出各種圖片)。
1. Show som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and let the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e.g A:What is he/she doing?
B:He/She is V-ing…
A:What are they doing?
B:They are V-ing…
【設計說明:通過多媒體展示生動有趣的圖片,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學習短語和感受現在進行時的結構和用法。】
A:What is he/she doing?
B:He/She is V-ing…
A:What are they doing?
B:They are V-ing…
Step 5. Role play (假設你正在做事時,你的同伴打來電話和他一起把你們的對話表演出來,多媒體的圖片中顯示不同的活動。)
A: Hello, ...
B: Hi, ...
A: What are you …ing, …?
B: I’m …. What about you?
A: I’m …, but it’s ….
B: … Do you want to…?
A: That sounds ….
Show som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activities.
【設計說明:使用教科書1a 部分訓練學生識記單詞】
Step6. (Summary)
Ask the students to sum up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1)定義:現在進行時表示現在或當前一段時間正在進行的動作。
(2)標志詞:listen、look、 right now、while、 now 、 these days、at the moment etc.
(3)結構:am / is / are + 現在分詞(即be+doing)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歸納能力,找出記憶的規律】
Step7. 板書設計Unit 6 I’m watching TV (The First Period)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
—What’s he / she doing? —He’s / She’s reading.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re watching T
reading a newspaper washing clothes
using the computer going to the movies
making soup watching Tv
Step8.Homework
1.It’s 7:30 now. She _______________(讀報).
2. Listen! He ______________(唱歌) in his room happily.
3. Be quiet! The baby _____________(睡覺).
4. ---Where’s Bob?
--- He’s ____________(聽光盤) in his room.
5. ---I’m hungry, Mom!
---Oh, dear! I________________(做晚飯). Please wait a moment.
6.Look,the girls ______________(用電腦) over there.
7.The students ______________(打掃教室) at the moment.
8.It is 8;00 now. My mother _____________(洗碗) in the kitchen .
初中教案簡單篇6
教材分析
《畫矩形》是江蘇科技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上冊)的內容。學生通過前兩課的學習,應該已經能夠熟練使用“橢圓”工具了,因此本課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是較容易掌握的。教材的第一、二部分主要是介紹使用“矩形”和“圓角矩形”工具畫車身和車窗,因為有前面兩課的知識的鋪墊,學生應該比較容易掌握。
對于如何畫出正方形和圓角正方形,可以通知知識的遷移來解決,這樣不但復習了畫正圓的方法,而且解決了問題。
教材的第三部分,畫車窗是對橢圓工具的復習。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使用先畫出圖形,再用“用顏色填充”工具進行填充的方法來畫大卡車,就是完全可以的,教師應加以肯定。
綜上分析,我們發現本課知識點較易,學生掌握應該不是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安排足夠的練習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
學情分析
盡管“矩形”和“圓角矩形”是本課新介紹的兩種工具,但是由于學習通過前兩節課已經熟練掌握了“橢圓”工具,本課的教學,可以采用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師只需作少許概括總結即可。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可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讓掌握得比較好的同學幫助掌握得比較慢的同學。
教學目標
1、學習“矩形”、“圓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讓學生能運用矩形和圓組合出一些基本圖形。
3、通過畫大卡車,讓學生感受一個整體圖形的完成過程。
4、讓學生了解圖形組合的奧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矩形”、“圓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能運用矩形和圓組合出一些基本圖形。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激活課堂
看,什么來了?是大卡車。
先請大家觀察一下:這輛大卡車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生討論
師引入課題:畫矩形
二、分析任務
1、大家看看這輛卡車主要有幾部分構成?(車身、車頭和車輪)
2、車輪會畫嗎?用什么工具?為什么?
3、車身和車頭可以看作什么形狀呢?(分解出示)
4、要畫出這輛車我們應該先畫什么,再畫什么?(先車身和車頭,再車輪)對,在畫圖中我們一般要注意畫圖的順序。
三、動手實踐任務
1、學生自主畫卡車,教師個別輔導。
2、展示優秀作品,并進行積極評價。
3、學生講解其畫卡車的順序,并積極解釋原因。
4、教授用上檔鍵(SHIFT)鍵可以畫正方形。
5、填色時你們和他用的方法一樣嗎?(三種填充模式)
四、總結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樣子都可以在畫圖中畫出來,但無論你畫什么畫之前都要分析一下物體的形狀,考慮好畫這樣物體時先畫什么?再畫什么?用什么工具畫?
五、感悟升華。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外練習
畫幾個自己喜歡畫的圖形
初中教案簡單篇7
擔任美術教學工作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經常有不同學科的教師羨慕地跟我說:“你們的美術課最好上啦,學生上課積極性很高,上課輕松,課堂活躍,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就好了。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例。如在上第六課《和平鴿》一課的時候,我讓學生找跟和平、和平鴿相關的資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貼畫如:《和平之人》、《不這是勝利》等,并結合2008年世界各國運動員參加中國奧運會,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展開教學。這樣一來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的興趣。
初中美術課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增加文化內涵,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脫離學生日常生活,這種學習觀念不僅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對多年的美術教學進行反思,我發現自己有以下優缺點。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在上第四課《梅竹精神》一課時候我沒有單單教他們國畫的畫法,而是講有關國畫的基礎知識、名家名作以及他們的歷史背景。學生像聽故事一樣,慢慢吸收我說講的故事。讓他們了解文化,了解國粹是我這一課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梁。
2、做為教師的我,沒能很好地將美術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培養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知識延展的還不夠,只是在自己的美術領域里傳輸知識,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識的學習,讓美術課成為他們學習知識的又一陣地。
3、我在上課的時候,比較重視教學手段,如電影、錄像、范畫、故事,游戲和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他們對形象的感受,對美術的濃厚興趣。
4、在課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讓他們感受到,上美術是一種享受,自己才是這節課的主角,讓他們在這里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并讓他們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使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5、做合理的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學生總是希望得到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贊賞,并對每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在美術課上的平等和每個人的價值。
最后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幾點。為我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打好基礎!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即要重視對學生藝術的感受能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更多地與基他學科相聯系,創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
初中教案簡單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的文言字詞。
2、培養學生復述、翻譯、朗讀的能力。
3、學習唐睢作為小國之臣卻不畏強暴,敢于斗爭,勇于斗爭的精神。
4、探討唐睢不畏強權,為國赴難精神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的評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了解戰國時期歷史背景,了解《戰國策》。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宋代大文豪蘇軾有段名言:“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不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大詩人李白也有詩云:“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樣的一位英雄豪杰——唐睢。
二、整體感知:
1、生齊讀課文,教師聽音。
2、正音,范讀。檢查預習。再讀。
3、請同學結合注釋默讀課文,弄懂文意。請至少兩至三位同學說一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指導學生翻譯課文按三步走:
1、不看注釋根據自己文言積累翻譯課文,不懂地方做上記號。
2、結合書底下注釋再譯課文。
3、借助參考書規范譯文
4、學生概括,歸納。師進而點出全文故事情節。
指導學生圍繞中心事件抓標志性詞語理清故事情節。
文章寫了秦王贏政向安陵君挑釁。以換地為名企圖挑起戰爭。安陵君的大臣唐睢出使秦國,表示愿意犧牲自己來刺殺秦王贏政,終于使秦王贏政屈服的事。
故事情節:開端(第一段)秦王設下騙局,唐睢臨危出使。
發展(第二段)秦王嚴厲指責,炫耀實力;唐睢重申立場,斷然拒絕。沉著應對。
高潮(第三段)秦王威嚇,唐睢反擊。針鋒相對。
結局(第四段)秦王長跪而謝,唐睢不辱使命。前倨后恭。
三、分段再讀課文。串解文意。注意重點字詞。
對于重點字詞要指導學生歸納積累。
穿插寫作的背景,《戰國策》。簡明扼要。書中的專諸、要離、聶政資料,可加以引用一點,以提高興趣。
四、問題探討。
根據課后習題一,全面理解內容。并會用原文回答。
五、品讀。注意語氣。
根據課后習題二,人物對話離不開語氣的表達,要把握住。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戰國策》論證說理周密嚴謹,筆鋒犀利。《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寫了一個結構完整的故事,情節曲折,人物有鮮明的個性,使人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一下。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人物性格。
三、根據課文內容的理解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說唐雎沒有辜負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換安陵君的封邑,實際是要吞并安陵。而在當時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憑著自己的機智勇敢,面對蠻橫狡詐,色厲內荏的秦王,不畏強暴,敢于斗爭,不被威勢壓服,最后使親王放棄了易安陵的打算。唐雎維護了本國的尊嚴,出色的完成了使命。
2、秦王與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見得?
秦王兵分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可以看出秦王對安陵君的輕視;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許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氣強硬,并無商量余地;C、秦王不悅,可看出秦王名易實奪得心理。
3、安陵君拒絕了秦王的無理要求,實際上是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為什么還要說出“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的話呢?
安陵君雖然對秦王的野心洞若觀火,無奈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為爭取周旋的余地,沒有當場揭穿秦王的騙局。
4、文中怎樣體現秦的強大和安陵的弱小?
5、說說“秦王不悅“四個字在故事情節發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悅”引起故事的開端,貫穿整個事件的全過程,對情節發展起著推動作用。
6、秦王曰“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親王如果不“以君為長者”,“錯”起“意”來,就會讓你和韓魏一樣滅亡。
7、秦王說,“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說“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們各表達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懾服唐雎的話,意為要發動戰爭,消滅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擊秦王的話,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衛安陵。
8、文中親王、唐雎分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秦王:驕橫、狂妄、狡詐、色厲內荏。唐雎:沉著、鎮定、堅強無畏、有膽有識、正氣凜然、不畏強暴。
四、拓展延伸。
唐睢的不畏強權的精神,和敢于為國犧牲的精神,在我們的現代社會,還有沒有現實意義?聯系實際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