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寫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下載,供大家參考。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雙"和"對"的含義。

2、能找出身邊成雙成對的東西。

3、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手套、鞋子、筷子、襪子、茶杯一對、耳環一對、小熊玩偶一對、操作材料、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分類游戲,引出"雙"、"對"的概念。

1、教師展示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好嗎?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

(將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全部打亂放在一起,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分類、配對。)

2、觀察分類好的物品,初步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分好的東西,說出分類的理由。

(引出"雙"、"對"的概念,讓幼兒了解一雙或一對由兩個組成,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我們把他們叫做"一雙手套"、"一雙鞋子"、"一雙筷子"。

二、分類游戲,進一步了解"雙"、"對"的含義。

1、教師展示茶杯、耳環、玩偶等物品。

教師:請小朋友再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盡量將這些東西也配成一雙或一對,并且說說分類的理由。

2、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成雙成對的物品都是有關聯的,

我們將這兩樣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稱作"一雙"或"一對"。

三、找找身邊成雙成對的物品。

1、教師: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成雙成對的東西呢?

(比如:身體,教室環境等)

請小朋友找找,什么東西可以成雙成對的。

2、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成雙成對的東西,他們雙雙對對多漂亮??!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強化本活動中所學經驗。

1、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操作材料,我們大家帶動動手將它們進行成雙配對。

2、教師展示幼兒操作材料,分組進行操作。

3、幼兒成果展示。

教師小結: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成雙成對的不僅僅是那些物品,我們人也可以成雙成對,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出去試一試吧!

五、結束部分

游戲《成雙成對》。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和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觀察比較物體的不同特征并進行分類。學習按物品功能特征進行分類,培養幼兒的慨括能力,理解類別的慨念3、記錄并正確表達分類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鞋的圖卡,9雙鞋,數字教具,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游戲、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胡老師,今天我第一次來到這里,和我們沙寨學前班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戲,我很高興,你們高興嗎?讓老師聽聽你們的熱情掌聲。小朋友愿意和老師做一做手指游戲嗎?

我有一雙小小手,變成風車轉一轉;變成小鳥飛一飛,變成星星閃一閃;我有一雙小小手,變成小狗汪汪汪;變成小貓喵喵喵,我有一雙小小手;乖乖放在我身后。

小朋友,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同時出示鞋的圖片)幼兒答。(皮鞋、運動鞋、拖鞋)請小朋友們數一數一共有幾雙鞋二、活動展開:

1、出示9雙鞋圖片請幼兒數一數一共有幾雙?

2、提問:看看這9雙鞋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樣分類。

3、請幼兒觀察鞋子圖片的不同,并由老師在黑板上記錄鞋子分類過程。

4、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小朋友們可真聰明!現在請所有的小朋友們都到前面來,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吧,看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鞋子)讓幾個小朋友拿著鞋子,好了,現在我們開始準備找朋友,看看誰能找到和自己有共同特征的朋友,并告訴大家他和你哪里一樣呢?師和幼兒一起唱《找朋友》,歌聲停后讓各組學生說為什么找到他。

我們再繼續找看看除了他之外你還能和誰成為朋友?

小朋友們玩的開心嗎?好啦,現在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下。

二、分組探究,老師給予支持性幫助教師指出具體要求。

老師聽說我們班的小同學們可聽話了,而且還特別的.聰明能干,于是,老師就請小朋友們打開教材第13頁的《整理鞋柜》,用涂色的方式記錄每種鞋子有幾雙,有幾雙就涂幾雙,并將數量填在相應的()里。

指明幼兒示范,給予鼓勵。

小朋友真棒,師指導示范,訂正?;顒咏Y束,每組選一人說說你是怎樣涂色的。

三、匯報交流、分享成果

1、展示記錄結果,集體驗證是否正確,并及時糾正。

2、每組選一人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3、幼兒根據統計回答問題:

小朋友,現在你知道那種鞋最多?

(運動鞋)那種鞋最少嗎?(拖鞋)大人的鞋有幾雙?(3)小朋友的鞋有幾雙?(6)指明幼兒回答,給予鼓勵。

四、安全教育小朋友,你們來上學的時候要穿皮鞋或運動鞋,隨時要把鞋帶系好,千萬不能穿拖鞋上學或穿拖鞋運動,以免把我們的小腳崴傷。

五、活動結束小朋友,我們農村很多家里沒有鞋柜,我們可以想出一些更好的辦法來整理鞋,老師希望你們回家以后把自己家的鞋整理一下,不要弄得亂糟糟的,好不好?老師有空會到你們家里,看看我們小朋友是不是按老師的要求做了。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6的形成,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

2、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幼兒操作,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數字6教學難點:理解6的實際意義活動準備1、蘿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張,1—6數字卡片。

2、蘿卜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三倍),上貼各種圖形;另備與蘿卜上所貼形狀相同的圖形若干。

3、兔子拼圖(幼兒人數的一半),反面劃成6格,分別寫上1—6的數字并剪開。同樣大小的底板圖也劃成相應的6格,畫上1—6的圓點。

活動過程:

1、拔蘿卜、青菜,采蘑菇(學習6的數數,認識數字6)(1)律動:師幼扮兔子隨音樂"兔跳"。

(2)說說你(兔子)喜歡吃什么?

(3)為過冬備糧食:拔蘿卜、青菜,采蘑菇。

(4)數數:有幾個蘿卜、幾棵青菜、幾個蘑菇。出示數字6,認讀數字6。

2、分蘿卜:學習6的形成,數數。

蘿卜太少不夠吃,請兔寶寶把每個蘿卜分6份。

老師示范在一個蘿卜上貼上6個圖形,先貼5個紅色的圓形,再貼1個綠的圓形,5個圓形添上1個圓形是6個圓形,把蘿卜分成6份了。

幼兒操作:找圖形貼到蘿卜上。

3、拼小兔:復習認識數字1—6和6以內數數。

老師介紹玩法:出示拼圖底板,上劃成了六格,每格上畫了圓點,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出示拼圖6塊,(數一數,認一認它們背后1—6的數字)請兔寶寶將六塊拼圖貼到底板相應的位置。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根據一幅圖寫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并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2、掌握得數是6或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3、利用"一圖二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4.通過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文明常規教育。

教學重、難點:

掌握得數是6或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準確運用"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2+1=1+2=3+1=1+3=

4+1=1+4=2+3=3+2=

(2)

66777

╱╲╱╲╱╲╱╲╱╲

1□□□□23□□□

二、學習通過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

(1)學習擺棗。(兩人一組面對面坐著,期中一人擺。)

老師提示學生一邊擺5個,另一邊擺一個,然后要求兩個學生都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觀察,各自寫出一個加法算式。

(2)學生匯報自己寫的.加法算式,老師配合學生說的過程在黑板上板書:5+1

1+5

提示學生觀察:寫出的兩個算式相同嗎?(不完全相同)

引導學生思考:大家都是根據同一組棗寫出的算式,為什么兩個算式不相同呢?

生:

老師說明:由于每一組的兩個同學坐的方位不同,觀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寫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讓學生計算5+1和1+5的得數,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4)引導學生比較5+1=61+5=6

老師引導學生:請你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引導說出:在這兩個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相同,算法相同,相加的得數相同;兩個數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調換了位置。

三、學習在田字格中寫算式

同學們,老師在田字格中寫的算式漂亮嗎?你也想像老師一樣在田字格中寫算式嗎?

師巡視指導。

四、學習減法

(1)學生兩人一組在桌面上擺7個棗,引導學生去掉一個,讓學生根據擺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7-1(板書),讓后從7個棗里面去掉6個,同學們又根據擺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7-6(板書)。(讓學生把算式寫在田字格中。)

(2)讓學生算出得數。

(3)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

(4)引導學生觀察兩個減法算式,說一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第一、二組加減。

2、探索根據實物圖的內容選擇答案圖,并列出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3、用較準確、完整的語言講述算式的含意。

【教學準備】

教具:圖片:8的第一組實物圖七張、第二組實物圖五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內的加減算式和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8的組成--玩碰球游戲。

2、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1)學習8的第一組加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說說圖上說了些什么?并看圖列算式記錄它的意思(7+1=?)說說7加1等于幾?(7+1=8)這道算式的意思是什么?再出示另外3張圖片,讓幼兒選出一張正確的答案。啟發幼兒完整地講述圖意。讀一讀算試。

(2)學習8的第一組減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意再記錄(8-1=?),然后啟發幼兒選出正確的答案圖,完整講述這三幅圖的意思,讀算式8-1=7兩遍。

3、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同8的第一組加減教學。

二、操作活動。

1、幼兒用書第10頁的觀察房子的顏色,列出8的&39;第一組加減算式。

2、觀察第11頁上的實物的顏色,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3、仔細看圖,講述圖片的內容,選擇正確的答案圖,并打√,然后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4、直接寫出答案。

5、開火車游戲:操作8以內的加減算式卡片。

三、活動評價。

1、帶領幼兒看操作記錄,鼓勵幼兒大膽地看圖講述圖片內容。

2、請個別幼兒讀讀自己的算式,其他幼兒看著自己的驗證。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利用層級分類板將三角形、圓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圖形進行二級次分類。

2、觀察分類板、看是否標記嘗試把圖形二次分類。

3、在“闖關游戲”中充分體驗分類的快樂。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形寶寶,引入主題?!敖裉斐丝腿死蠋?,還有誰來到了我們班?是什么圖形寶寶?圖形寶寶來干什么呢?”

二、在闖關游戲中把圖形二次分類。

1、闖關開始:請觀看唐老鴨設計的路線圖,這個路線圖應該怎么走?幼兒嘗試操作。

2、幼兒操作,看標記把圖形進行第一次分類,并請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3、繼續闖關:

(1)小組討論路線圖;

(2)請個別幼兒介紹操作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巡導;

(4)幼兒的操作結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驗證。

三、闖關成功。請幼兒講講在這次闖關游戲中的感覺?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7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用身體動作有節奏的表現出三種蔬菜黃瓜、番茄、茄子的形象,體驗歡快的音樂節奏。

2、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更加喜歡吃蔬菜。

二、活動重點

用身體動作表現蔬菜的形象。

三、活動難點

合著音樂節奏表現。

四、活動準備

1、布置菜市場場景。

2、嘗過黃瓜、番茄、茄子做的菜。

五、活動過程:

1、用兒歌的形式,有節奏的說說對3種蔬菜的認識。

幼兒與教師一起用兒歌的形式買菜,踏步進入場景。合著2/4拍的音樂節奏,用兒歌形式表現出買菜。(歌曲洗澡歌)

T:走走,走走走,跟著媽媽去買菜,小腳小腳動起來,小手小手動起來。

T:今天媽媽去買菜。

S:買了什么菜?

T:番茄圓又圓。

S:我愛吃番茄。

T:今天媽媽去買菜。

S:買了什么菜?

T:茄子彎又彎。

S:我愛吃茄子。

T:今天媽媽去買菜。

S:買了什么菜?

T:黃瓜長又長。

S:我愛吃黃瓜。

小結:番茄、黃瓜和茄子,統統把它買回家。買回家呀買回家,統統把它買回家。(幼兒入座)

2、用簡單的動作表現出三種蔬菜的形象。

(1)T:寶寶跟著媽媽到菜場買了哪些菜呀?

S:哦!有番茄、有茄子、還有黃瓜。

T:這些菜,你們都喜歡嗎?誰喜歡吃黃瓜?黃瓜吃在嘴里怎么樣?(脆脆的黃瓜我喜歡,我愛吃黃瓜)

T:誰喜歡吃茄子?(好樣的,祝你健康)。

T:還有什么?

S:番茄

T:番茄吃在嘴里。

S:酸酸的,甜甜的。

T:甜甜的番茄我喜歡,我愛吃番茄。

小結:原來,這些好看的,好吃的蔬菜你們都喜歡。

(2)T:既然那么喜歡它們,你知道茄子長什么形狀?

S:彎彎的。

T:你能不能用動作告訴我?(幼兒用動作表演彎彎的茄子)

小結:彎彎的茄子我喜歡,我愛吃茄子。

T:茄子寶寶我們來跳舞吧!幼兒與老師一起跟著音樂表演彎彎的茄子。

(出示番茄)

T:這是?

T:番茄長什么形狀?用動作告訴我。小小的番茄,那大大的番茄呢?(幼兒用動作表演小番茄、大番茄、還有最大的番茄)

T:番茄可以怎么吃?

S:番茄炒蛋拌番茄

T:番茄炒蛋我喜歡,我愛吃番茄。

T:番茄寶寶,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跳舞吧?。ㄓ變号c老師一起合著音樂跳舞)

T:媽媽還買了什么蔬菜呀?(黃瓜)

黃瓜長什么樣子,用動作告訴我。

T:黃瓜摸在手上什么感覺呀?

S:有點戳人。

T:刺刺的,誰來做個刺刺的樣子。(刺刺的黃瓜我喜歡,我愛吃黃瓜)

小結:今天我們買了許多蔬菜。圓圓的番茄我喜歡,我愛吃番茄;長長的黃瓜我喜歡,我愛吃黃瓜;彎彎的茄子我喜歡,我愛吃茄子。

3、結束活動。

蔬菜寶寶,我們跟著音樂跳起來吧!幼兒根據老師出示的蔬菜寶寶合著音樂有節奏的進行表演。

課后反思:

在本節活動中所有的孩子都能跟著我的思維,我的動作進行表演、展示,孩子和我能夠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非常的好。在試上時,我想通過自己形象的肢體動作讓孩子了解、表現黃瓜"刺刺"的特征。但有的孩子并沒有懂得,只是跟在后面一味的模仿。聽課老師們建議我先讓孩子自己來表現刺刺的樣子,若孩子不能很到位的表現,教師再幫忙,這一建議,進一步突出孩子的主體性。再次進行活動時,我讓孩子自己來表現刺刺的樣子,孩子們一個個都做得唯妙唯俏,非常的棒。整個過程中我都一直在鼓勵孩子用不同的動作形象表現三種蔬菜,同樣,我舞蹈中的動作全部來自于孩子。整個活動環節清晰、層層相扣,很好的體現出游戲化教學和以孩子為主體的教學。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系。

2、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圖片若干個;水果、蔬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幼兒聽音樂坐好,引起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卡片,讓幼兒觀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后,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形狀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還可先按顏色分,再按形狀分。

4.幼兒操作。讓幼兒觀察圖形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5.復習鞏固。教師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中的練習題,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三、結束部分:教師獎評小結,帶領幼兒進行戶外活動。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對二次分類的理解讓我產生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留下了值得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游戲中如何靈活、有機地處理好教學活動中的“動”與“靜”;如何讓幼兒的思維更開闊、更活躍,激發起幼兒的內在活動機制,產生積極體驗,我不斷地嘗試、變換多種活動方式,通過輕松愉快的活動,從而使幼兒更喜歡上數學課。

小百科: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9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動手動腦的樂趣。

2、能有目的的將卡片上的物品按照其包含的不同形狀進行多次分類。

3、能仔細地觀察卡片上的物品,并大膽表述分類的理由。

活動準備:

預知內容:知道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特征,認識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

教師教具:磁性黑板一塊,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房子大卡片各一張,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大卡片各一張,三種典型禮物的大卡片各一張〔樹、鏡子(只有兩種圖形)、積木〕,籃子2個,磁鐵若干。

幼兒教具:桌子6張,小籃子24個,小椅子24張;小熊新家的小操作卡片每個幼兒3張,送給小熊的禮物卡片每個幼兒14張。

活動過程:

一、直接出示三只小熊和三座小房子大卡片,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寶寶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三位小客人,它們是誰呢?

幼:小黑熊、小棕熊、小白熊

師:三只小熊搬了新家,看它們像什么圖形?

幼: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師:看來小黑熊最喜歡的圖形是正方形,小棕熊最喜歡的圖形是圓形,小白熊最喜歡的圖形是三角形。(說一只熊反扣其房子)

二、游戲“猜一猜”:幼兒能說出生活中像圓形、三角形、方形的事物。

1、問:想一想,猜一猜,小黑熊的新家里有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再猜猜,小棕熊的新家里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想想,你們家里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呢?最后再猜猜,小白熊的新家里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

2、小結:看見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讓我們想起了生活中的許多東西。

三、游戲“神奇的禮物”:教師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卡片上的禮物,嘗試根

據物品的基本形狀進行分類。

1、指示語:小熊們有了新家,邀請我們去做客。老師到超市買了許多的禮物,請你們將籃子里的禮物拿在手上,一張一張仔細地看,邊看邊說,它們是什么禮物?

這些禮物里有沒有小熊喜歡的圖形,在哪里?

(1)問:誰來告訴我們,這些禮物里有沒有三只小熊喜歡的圖形,是什么圖形?[也可以問:這些禮物里有沒有小黑熊喜歡的.圖形,是什么圖形?完整的說一次。還有沒有其它小熊喜歡的圖形,在哪里?]

小結:原來這些禮物里都有小熊喜歡的圖形,有小黑熊喜歡的正方形,有小棕熊喜歡的圓形,還有小白熊喜歡的三角形。

四、游戲“分禮物”: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地找出卡片上物品所包含的基本圖形,嘗試按圖形多次分類。

(一)幼兒嘗試分禮物。

1、在教師引導下,幼兒將小熊和新房放在桌上合適的地方。

指示語:我們要把這些禮物送給三只小熊,它們高興極了。哎呀,三只小熊著急了,快把它們請出來像老師一樣放好。

2、幼兒嘗試給三只小熊分禮物。

問:哎呀,這么多禮物,怎么分呢?

師:這樣吧,我們按照三只小熊分別喜歡的圖形把籃子里的禮物先給它們分一分。分的時候請注意,把它們喜歡的禮物分別放在房子的下方。

3、幼兒嘗試分禮物,教師觀察幼兒分禮物情況。然后請一幼兒到黑板上將自己的分類結果展示出來。(用教師手里的14張大禮物卡片)

1)先分好的寶寶仔細地看一看,你分給小熊的禮物里有沒有它喜歡的圖形,也可以給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請寶寶們放下手里的東西,眼睛看到老師這里。我們來看XXX是怎么分的。

XXX給我們說說,你為什么要把這些禮物送給小黑熊,它喜歡的圖形在哪里。

小結:對了,這些禮物里都有小黑熊喜歡的正方形。

(其它的方法同上)

4)問:剛才XXX把小丑禮物分給了小白熊,還有與他分得不一樣的嗎?

小結:原來這些禮物里還有這么多秘密,有的禮物里三只小熊喜歡的圖形都有。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三種典型的禮物,知道這些禮物里有幾只小熊喜歡的幾種圖形。

1、指示語:老師這里還有幾個超大型的禮物,你們看,這是什么禮物?是哪只小熊喜歡的,為什么?(出示第一張大圖樹)

小結:原來這禮物里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一種圖形,是什么圖形。

2、出示第二張大圖鏡子,方法同上。

3、出示第三張大圖積木:這里還有最后一個超大型的禮物,你們看,是什么?這個禮物里有幾只小熊喜歡的幾種圖形?

小結:原來這個禮物里有三只小熊喜歡的三種圖形,是哪三種圖形?

四、游戲“比一比,看誰分得又快又好”。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的分禮物,并檢測幼兒的分類情況。

指示語:寶寶們,現在我們要玩游戲了,比一比,看誰把送給小熊們的禮物分得又快又好。怎么玩呢?先請你們把禮物全部放入籃子里,然后把三只小熊輕輕地放在自己的椅子下,看誰動作最快。

游戲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寶寶們仔細地聽、認真地看、大膽地說。好了,請把禮物拿在手中,準備好!

1、教師引導幼兒在卡片中找出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禮物,并放在指定的地方。

看誰先把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一種圖形的禮物找出來,并擺成一排,開始!

問:你們看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一種圖形的禮物有哪些?

2、教師引導幼兒在剩下的卡片中找出只有2只小熊喜歡的和三只小熊都喜歡的禮物。

看誰先把兩只小熊喜歡的有兩種圖形的禮物找出來并擺成一排。

找到的寶寶,請相互看一看,兩只小熊喜歡的有2種圖形的禮物有哪些?

3、你們看,手上還剩幾樣禮物??纯从袥]有三只小熊喜歡的三種圖形都有的禮物,把它們擺成一排。

寶寶們,三只小熊喜歡的三種圖形都有的禮物是哪些?

小結:好了,聰明的寶寶們,今天我們一起商量,按三只小熊分別喜歡的圖形給它們分了禮物?,F在請寶寶們收拾整理好禮物,拿好藏在椅子下的小熊,到老師身邊來,我們一起去給三只小熊送禮物了。(活動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1)表演游戲:給三只小熊送禮物;

2)在活動區內玩游戲“小熊的新家”,引導幼兒從相反角度去分或按自己意愿去分;

3)給三只小熊畫圖形禮物;

4)與家長一起玩智力游戲“看誰分得對”。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幫算式寶寶搬家的過程中,學習按運算方法和得數進行分類。

2、能迅速準確地進行8以內加減運算。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算式卡片(8以內加減算式卡)分類圖一張

學具:分類圖、加減算卡、看標記寫算式的小雞圖

活動過程

一、學習游戲:

1、碰球(7、8)

2、開火車(8以內的加減)

二、幫算式寶寶搬家中學習按兩個特征分類

1、算式寶寶要搬家了,他們想請小朋友一起去幫忙。有那些算式寶寶要搬家呢?我們來看一看。(出示分類圖讀一讀)這些加法、減法算式寶寶應從哪條路上走呢?(引導幼兒講出按運算符號走)那這些算式寶寶的新家在幾號樓呢?(引導幼兒講出按得數找家)

2、教師先示范,然后請部分幼兒練習按兩個特征分類,隨機引導、糾錯。

三、練習活動:

1、幫算式寶寶搬家

2、看標記寫算式(小雞圖)

四、講評活動:出示個別幼兒的小雞圖,集體檢查,然后帶標記讀算式、去標記讀算式。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1—2;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量;3、會用手指頭表示1—2;4、會寫1和2;

教學重、難點:

寫1和2

教學準備:

課件、貼紙、數字卡片1—2、可數的物件教學時間:學習1—220分鐘,寫1和215分鐘,5分鐘互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1、師:小朋友們會數數嗎?那你們知道數字還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嗎?(阿拉伯數字)那你在哪見到過數字?(出示課件)2、師:從今天起咱們就要來學習這些數字,不僅要會讀,還要會寫。咱們要來比一比看一看,看誰的數字學得好!

二、新授1、師: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手指。你們知道哪個手指表示1嗎?那你覺得哪個手指做起來最舒服?那我們可以用食指表示1。誰會寫1,那就更厲害了。(指名)2、齊讀,指名讀。

3、師:1像什么?(1像鉛筆來寫字)(出示課件)4、(出示課件)咱們來數一數5、師:這有幾只小鴨?(出示課件)引出2有誰會寫2?(指名)(齊讀)6、師: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鞏固練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字。

3、請生來帶讀數字。

4、請生寫1和2。

四、作業寫1和2各20個。

教學反思:

大部分孩子上課開始慢慢懂規矩了,基本消滅亂走動現象。1和2大部分寫得不錯。4、5人動作較慢,2、3人不會動筆。重要的是把習慣培養好了,再開始慢慢教學。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6的形成,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

2、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幼兒操作,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數字6教學難點:理解6的實際意義活動準備1、蘿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張,1-6數字卡片。

2、蘿卜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三倍),上貼各種圖形;另備與蘿卜上所貼形狀相同的圖形若干。

3、兔子拼圖(幼兒人數的一半),反面劃成6格,分別寫上1-6的數字并剪開。同樣大小的底板圖也劃成相應的6格,畫上1-6的圓點。

活動過程:

1、拔蘿卜、青菜,采蘑菇(學習6的數數,認識數字6)(1)律動:師幼扮兔子隨音樂"兔跳"。

(2)說說你(兔子)喜歡吃什么?

(3)為過冬備糧食:拔蘿卜、青菜,采蘑菇。

(4)數數:有幾個蘿卜、幾棵青菜、幾個蘑菇。出示數字6,認讀數字6。

2、分蘿卜:學習6的形成,數數。

蘿卜太少不夠吃,請兔寶寶把每個蘿卜分6份。

老師示范在一個蘿卜上貼上6個圖形,先貼5個紅色的圓形,再貼1個綠的圓形,5個圓形添上1個圓形是6個圓形,把蘿卜分成6份了。

幼兒操作:找圖形貼到蘿卜上。

3、拼小兔:復習認識數字1-6和6以內數數。

老師介紹玩法:出示拼圖底板,上劃成了六格,每格上畫了圓點,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出示拼圖6塊,(數一數,認一認它們背后1-6的數字)請兔寶寶將六塊拼圖貼到底板相應的位置。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教學反思: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3

教材分析: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計數的結果,又是計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認數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

本節課知識點多,容量大,面對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我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精美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寫10;理解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2、在認識、感受10的過程中初步建立數感,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10個一就是一個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對學好數學有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會獨立認、寫10,并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

教學難點:

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個一就是一個十”的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盒、智慧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點數復習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進入情境

小紅帽遇到大灰狼,回答相鄰數問題。

2、點數奶奶家的門牌號碼:1—9

二、跟隨情境,學習新知

1、師:奶奶家已經有9個小朋友等著和小紅帽玩呢!

初步了解9的后面是10。

2、出示直尺,直觀感受10以內數的順序關系。

3、分別出示摩托車和自行車,比較大小。

4、情境教學10的分解。

5、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練習10的組成。

6、“兩個數湊成十”游戲。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同桌兩人做游戲,說數并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數合起來是10。

三、探索發現,書寫表達

1、10的寫法和0~9這些數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2、誰能說說你會怎么記住它?(學生先嘗試說說,教師再小結)

3、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并把好的貼在“作品欄”里。

4、用“10”說一句話。

四、熟悉題型、鞏固練習

1、填空

2、連線

3、涂色

五、師幼游戲、感受快樂

1、操作:捆小棒

師:我們走過山洞就來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讓我們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訴學生我們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個十,讓小朋友舉起“一捆”說:10個一就是一個十。

2、游戲:“找朋友”

教師拿出一張數字卡片,說:“我是1,誰是我的好朋友?”

手拿能和它湊成10的卡片的幼兒快速說:“我是9,我是你的好朋友?!?/p>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4

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現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1.幼兒操作任意排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5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讓學生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意義。

2、培養兒童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按標準進行分類、并能說說什么是分類、

2對不同物品分類、培養兒童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衣服、鞋子、書及作業本、瓶子、籃子、玩具狗。

活動過程

評價等級:

小朋友每6人一組、圍成半圓形坐好、并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衣服、鞋子、瓶子、小狗、書等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這間教室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瞧都有哪些東西?

生;有小狗、書、衣服、還有鞋子、瓶子、籃子。

師;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么?

生;不好、鞋子、衣服、瓶子喝的放在一起不衛生。

師;你能給老師好的建議嗎?

生;應該把東西整理好。把同類放在一起。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教師引導幼兒每組選擇收拾一種物品、每組把東西一樣一樣地分類放好。

師:老師想看那位小朋友最能干、生興趣很高、樂于參與。有序的上來撿本組物品。

讓幼兒感受到分類的好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老師覺得每組分得都好、很整齊、很漂亮。

教學反思

在上節課分類學習中、孩子們對分類的內容已經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組撿物品當中、進行得非常順暢。

開始教師就把東西亂七八糟地丟在教室中間、讓孩子們親自體驗雜亂無章的生活、即不美觀、又不衛生、這樣孩子們就產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當中要按秩序有條有理、物品要按分類的擺放收拾。

這節課較好的體現了理念。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體現了動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為習慣、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體念、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6

教材分析: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計數的結果,又是計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認數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

本節課知識點多,容量大,面對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我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精美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寫10;理解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2、在認識、感受10的過程中初步建立數感,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10個一就是一個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對學好數學有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會獨立認、寫10,并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

教學難點:

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個一就是一個十”的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學具盒、智慧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點數復習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進入情境

小紅帽遇到大灰狼,回答相鄰數問題。

2、點數奶奶家的門牌號碼:1—9

二、跟隨情境,學習新知

1、師:奶奶家已經有9個小朋友等著和小紅帽玩呢!

初步了解9的后面是10。

2、出示直尺,直觀感受10以內數的順序關系。

3、分別出示摩托車和自行車,比較大小。

4、情境教學10的分解。

5、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練習10的組成。

6、“兩個數湊成十”游戲。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同桌兩人做游戲,說數并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數合起來是10。

三、探索發現,書寫表達

1、10的寫法和0~9這些數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2、誰能說說你會怎么記住它?(學生先嘗試說說,教師再小結)

3、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并把好的貼在“作品欄”里。

4、用“10”說一句話。

四、熟悉題型、鞏固練習

1、填空

2、連線

3、涂色

五、師幼游戲、感受快樂

1、操作:捆小棒

師:我們走過山洞就來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讓我們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訴學生我們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個十,讓小朋友舉起“一捆”說:10個一就是一個十。

2、游戲:“找朋友”

教師拿出一張數字卡片,說:“我是1,誰是我的好朋友?”

手拿能和它湊成10的卡片的幼兒快速說:“我是9,我是你的好朋友?!?/p>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7

活動目標:

1、通過擺放圖形,學習交集分類,初步了解兩集合相交部分所擺放的圖形必須同時具有兩個集合內圖形的特征。

2、繼續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和加減去運算。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空心大圓4個(分別為紅、黑、各一,綠2),標記若干(如南P333圖二、三、四、五、六)。

活動過程:

一、復習10的組成。

開展拍手游戲和碰球游戲。復習10的組成。

二、學習按標記將圖形分類。

1、出示教具(五),引導幼兒觀察標記后說出這兩個空心圓圈是誰的家。

2、誰來將圖片按標記分別放在兩個圈內。分完后再請幼兒說說兩個圈里各放的是什么樣的圖形。

三、學習交集分類。

1、出示圖六,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家怎么了:這兩個家怎么了?有沒有完全重疊,是誰的家和誰的家有部分重疊了,重疊的這一部分有誰的家。(是綠色、三角形的家。)

2、出示圖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你們想想什么圖片可以住在綠色的家和三角形的家重疊的地方?

3、教師和幼兒一起在兩個圈重疊的地方放上綠色的三角形,并在重疊處的上方貼上相應的標記。

四、運用交集分類經驗。

1、出示圖八:請你們想一想板上的標記和兩個空心圈,紅心圈里放什么圖形,黑心圈里放什么圖形,他們重疊的地方又應該放什么圖形?(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

2、請一名幼兒分別將圖形片送至紅圈、黑圈和兩圈重疊的地方,請其他幼兒檢查他放得是否正確,并說說為什么。同時想想重疊的地方應該貼什么標記。

五、幼兒操作。

1、小朋友先看看材料上(兩個相交的圓圈)每個圈上插著什么標記,想想在每個圈內應放什么圖形,放好后,再想想兩個圓圈重疊的部分內應該放什么圖形,將圖片放在里面。完成后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做的。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六、結束活動。

1、表揚上課表現好的孩子。

2、和孩子一起收拾活動用具。

活動反思:

這些圖形是幼兒平時經常接觸的圖形,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要求幼兒通過比較分辨出每組圖形的不同之處并進行分類,總的來說,孩子的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幼兒對分類沒有困難,只有稍部分幼兒還不能自行做好圖形標記。活動后,我們都覺得可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讓孩子按物體的兩個特征進行分類。

學前班數學教案100字篇18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目前,我班幼兒已經基本能單獨進行圖形、事物的一級分類,但是對事物圖形進行二次分類有點困難。

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我選擇的“二次分類”這個數學活動時,我是考慮到,老師們習慣于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為依據,只強調直觀性,在活動中教師常運用教具演示,并以此為基礎講解基本的數學概念,而實際上,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得了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主動活動的過程。

“圖形二次分類”主要讓幼兒和教師一起通過圖形的特征進行一次分類,再進行第二次分類,等幼兒初步掌握好二次分類的方法后,我們再進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類,我希望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征。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2、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征,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重點: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活動難點: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征,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三、教學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人手兩份,磁性板(板上畫好房子、房間)、含兩種特征的圖形、標記。

四、教學方法

整個活動采用了三種方法:游戲法、語言討論法、嘗試操作法。

1、游戲法:通過“圖形寶寶分家”的游戲,達到在玩中學的目的。在游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變被動為主動。即使知識上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語言討論法:在數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引導幼兒先討論用什么方法分類,操作后,再一次請幼兒討論。這樣,通過不斷的交流與討論,加上教師的幫助歸納,使幼兒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二次分類的概念。

3、嘗試操作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才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才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最后的操作活動中,給幼兒投放了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并通過商量,一個分一個記錄的環節進行互助學習,對二次分類再一次進行經驗歸納。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今天,“圖形之家”來了一些新朋友,你們看一看,新朋友是誰?

生: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

評析:設計了“圖形之家”這個大家庭,讓圖形寶寶們順利的帶上了擬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兒。

(二)、幼兒操作,復習鞏固一次分類。

1、請幼兒根據圖形娃娃不同的顏色或者不同的形狀,給圖形娃娃分家。

師:咦?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們它們幾個呆在同一個房間,實在是太擠了,于是發生了爭吵,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分分家,好嗎?首先,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生:形狀不一樣,顏色不一樣。

師:那么,我們在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時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來給它們分類呢?

幼:按形狀分,按顏色分。

2、幼兒操作,進行一次分類,教師巡回指導。

師:請你根據你喜歡的方式,來給圖形寶寶分家吧?

3、講解,演示。

師:你是按什么特征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有沒有誰也是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貼上相應的標記。

師:誰有不一樣的分法呢?上來解釋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給圖形寶寶來分家的?為了讓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師把它在另外一個“圖形之家”上也進行演示并貼上相應的標記。

4、小結:現在,請你看一看,現在每個房間里的圖形寶寶一樣嗎?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評析:此過程是幫助幼兒鞏固圖形的一次分類,教師一邊記錄一邊運用語言跟進,為幼兒下一步的分組活動奠定基礎,讓孩子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來初步感知分類,在第一個環節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動參與中感知了通過圖形的特征來分類。

(三)、學習二次分類。

1、找出這些圖形的不同特征。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幫圖形寶寶找到房間了,可是,剛剛我還是聽到了爭吵聲,原來,它們還是覺得房間太擠,還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家,你們愿意嗎?“看看紅房間里的圖形寶寶,它們的顏色都是紅色的,可是,它們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幼:形狀不一樣。

師:那我們可以怎樣來分呢?對,現在我們可以按照他們的另一個特征——形狀再來幫他們分家。

2、幼回答,師根據幼的回答進行操作演示。

3、誰來給綠房間里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呢?幼上臺操作。

4、現在,請你給你們操作紙上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吧,操作的時候要記住你是按什么特征來進行分類的哦。

5、幼兒進行第二次分類操作,師巡回指導。

評析:清楚講述操作要求,讓幼兒在第一次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分類,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圖形的二次分類,更好的分組操作。

6、講解:讓幼兒說說是怎樣為圖形進行分家的。

(1)師:誰來介紹一下,這一步,你是按照什么特征來給圖形寶寶分家的?分下來之后,你發現了什么?

(2)再請另外一種分法的幼兒上來介紹一下。

(3)觀察,最后的4個小房間里的圖形寶寶有什么特征?(它們一模一樣)

7、總結:

今天,我們給圖形寶寶分了幾次家?。浚?次)像我們今天這樣,按圖形寶寶兩種不同特征來進行分類的方法,叫做圖形的二次分類。其實,我們剛剛做的操作紙中間那一部分是我們的過度環節,我們可以把紙折一下,把中間的房間藏起來,就出現了這個圖(師邊說邊演示),這就是把我們圖形寶寶按照它們的兩種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個小房間里時的樣子。

(四)、幼兒再次操作,鞏固二次分類的方法。

(1)師:現在,還有許多圖形寶寶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家呢,你們愿意嗎?分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特征,他們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大小怎樣的,再進行分類哦。

(2)幼兒再次操作,直接給圖形寶寶二次分類。

(3)介紹,你是按圖形寶寶的哪兩種特征來進行分類的?

評析:加入新的圖形的特征,讓幼兒直接進行圖形的二次分類,引導幼兒借助了標記,仔細看清圖形的特征,成人看似簡單的操作,對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幫這么多圖形寶寶分了家,現在它們都舒適地住在自己的房間再也不爭吵了。它們很感謝我們,想請我們去圖形王國做客,你們愿意嗎?那我們出發吧!

(六)、活動延伸:給更多的圖形寶寶進行二次分類。

六、活動反思:

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才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才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這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投放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各種紅色、黃色、藍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擺弄后,嘗試找到分類的方法,并進行經驗歸納,最大限度地讓幼兒自己動腦、動手自主來進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個“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故事貫穿始終,孩子們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導,逐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征,讓他們充滿激情的完成了一個個任務。

6998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铸铁平台,大理石平台专业生产厂家_河北-北重机械 | T恤衫定做,企业文化衫制作订做,广告T恤POLO衫定制厂家[源头工厂]-【汉诚T恤定制网】 | 海峰资讯 - 专注装饰公司营销型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培训 | 数年网路-免费在线工具您的在线工具箱-shuyear.com | 【ph计】|在线ph计|工业ph计|ph计厂家|ph计价格|酸度计生产厂家_武汉吉尔德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地磅_合肥数控切割机_安徽地磅厂家_合肥世佳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 山东聚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纳米防腐隔热彩铝板和纳米防腐隔热板以及钛锡板、PVDF氟膜板供应商 | 碳化硅,氮化硅,冰晶石,绢云母,氟化铝,白刚玉,棕刚玉,石墨,铝粉,铁粉,金属硅粉,金属铝粉,氧化铝粉,硅微粉,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粉煤灰,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硫酸镁-皓泉新材料 | 打包钢带,铁皮打包带,烤蓝打包带-高密市金和金属制品厂 | 沥青灌缝机_路面灌缝机_道路灌缝机_沥青灌缝机厂家_济宁萨奥机械有限公司 | 杭州中央空调维修_冷却塔/新风机柜/热水器/锅炉除垢清洗_除垢剂_风机盘管_冷凝器清洗-杭州亿诺能源有限公司 | 芝麻黑-芝麻黑石材厂家-永峰石业| 金环宇|金环宇电线|金环宇电缆|金环宇电线电缆|深圳市金环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金环宇电缆集团 | 中山市派格家具有限公司【官网】 | 成都LED显示屏丨室内户外全彩led屏厂家方案报价_四川诺显科技 | 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制砂机-新乡市德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H型钢切割机,相贯线切割机,数控钻床,数控平面钻,钢结构设备,槽钢切割机,角钢切割机,翻转机,拼焊矫一体机 | C形臂_动态平板DR_动态平板胃肠机生产厂家制造商-普爱医疗 | 动环监控_机房环境监控_DCIM_机房漏水检测-斯特纽 | 防水试验机_防水测试设备_防水试验装置_淋雨试验箱-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工业淬火油烟净化器,北京油烟净化器厂家,热处理油烟净化器-北京众鑫百科 | 安规_综合测试仪,电器安全性能综合测试仪,低压母线槽安规综合测试仪-青岛合众电子有限公司 | 污水处理设备维修_污水处理工程改造_机械格栅_过滤设备_气浮设备_刮吸泥机_污泥浓缩罐_污水处理设备_污水处理工程-北京龙泉新禹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西风东韵品牌与包装设计公司,创造视觉销售力! |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环评网|环评论坛|环评报告公示网|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网|环保验收报告公示网|环保自主验收公示|环评公示网|环保公示网|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师|规划环评|环评报告|环评考试网|环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 PE拉伸缠绕膜,拉伸缠绕膜厂家,纳米缠绕膜-山东凯祥包装 | 双工位钻铣攻牙机-转换工作台钻攻中心-钻铣攻牙机一体机-浙江利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_测土配方施肥仪_土壤养分检测仪-杭州鸣辉科技有限公司 | 小型高低温循环试验箱-可程式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东莞市拓德环境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 冲击式破碎机-冲击式制砂机-移动碎石机厂家_青州市富康机械有限公司 | 聚氨酯复合板保温板厂家_廊坊华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不锈钢钢格栅板_热浸锌钢格板_镀锌钢格栅板_钢格栅盖板-格美瑞 | 新疆散热器,新疆暖气片,新疆电锅炉,光耀暖通公司 | 帽子厂家_帽子工厂_帽子定做_义乌帽厂_帽厂_制帽厂 | 河南中专学校|职高|技校招生-河南中职中专网 | 十字轴_十字轴万向节_十字轴总成-南京万传机械有限公司 | 山东螺杆空压机,烟台空压机,烟台开山空压机-烟台开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二手Sciex液质联用仪-岛津气质联用仪-二手安捷伦气质联用仪-上海隐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上海单片机培训|重庆曙海培训分支机构—CortexM3+uC/OS培训班,北京linux培训,Windows驱动开发培训|上海IC版图设计,西安linux培训,北京汽车电子EMC培训,ARM培训,MTK培训,Android培训 | 权威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铜|废钢价格|再生资源回收行情报价中心-中废网 | 卫浴散热器,卫浴暖气片,卫生间背篓暖气片,华圣格浴室暖气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