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好的教案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講解、實驗、討論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好的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特征給物體多次分類并統計、記錄。

2.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類記錄卡。

2.音樂《找朋友》。

3.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確定分類標準。

幼兒操作模切卡片,將樹葉摳下,仔細觀察,討論這些樹葉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么不同,如果把這些樹葉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清幼兒給樹葉分類,并記錄分類結果。

3.匯報交流,分享成果。

(1)請2~3名幼兒

(2)引導幼兒知道同樣的樹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分類并記錄,相互交流分類的方法及結果。

5.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兒站成一圈,請出6位幼兒站到圈里找朋友。《找朋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兒邊拍手邊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請幼兒說一說找到的好朋友是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戲可進行3次,教師提醒幼兒按衣著、性別、頭發等特征來找好朋友。

活動延伸

1.關注生活中的分類現象,如家庭中櫥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2.活動結束時,請幼兒分類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動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游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系。

2、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圖片若干個;水果、蔬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幼兒聽音樂坐好,引起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卡片,讓幼兒觀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后,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形狀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還可先按顏色分,再按形狀分。

4.幼兒操作。讓幼兒觀察圖形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5.復習鞏固。教師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中的練習題,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三、結束部分:教師獎評小結,帶領幼兒進行戶外活動。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對二次分類的理解讓我產生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留下了值得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游戲中如何靈活、有機地處理好教學活動中的“動”與“靜”;如何讓幼兒的思維更開闊、更活躍,激發起幼兒的內在活動機制,產生積極體驗,我不斷地嘗試、變換多種活動方式,通過輕松愉快的活動,從而使幼兒更喜歡上數學課。

小百科: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6的形成,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

2、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幼兒操作,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數字6教學難點:理解6的實際意義活動準備1、蘿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張,1-6數字卡片。

2、蘿卜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三倍),上貼各種圖形;另備與蘿卜上所貼形狀相同的圖形若干。

3、兔子拼圖(幼兒人數的一半),反面劃成6格,分別寫上1-6的數字并剪開。同樣大小的底板圖也劃成相應的6格,畫上1-6的圓點。

活動過程:

1、拔蘿卜、青菜,采蘑菇(學習6的數數,認識數字6)(1)律動:師幼扮兔子隨音樂"兔跳"。

(2)說說你(兔子)喜歡吃什么?

(3)為過冬備糧食:拔蘿卜、青菜,采蘑菇。

(4)數數:有幾個蘿卜、幾棵青菜、幾個蘑菇。出示數字6,認讀數字6。

2、分蘿卜:學習6的形成,數數。

蘿卜太少不夠吃,請兔寶寶把每個蘿卜分6份。

老師示范在一個蘿卜上貼上6個圖形,先貼5個紅色的圓形,再貼1個綠的圓形,5個圓形添上1個圓形是6個圓形,把蘿卜分成6份了。

幼兒操作:找圖形貼到蘿卜上。

3、拼小兔:復習認識數字1-6和6以內數數。

老師介紹玩法:出示拼圖底板,上劃成了六格,每格上畫了圓點,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出示拼圖6塊,(數一數,認一認它們背后1-6的數字)請兔寶寶將六塊拼圖貼到底板相應的位置。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教學反思: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1—2;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量;3、會用手指頭表示1—2;4、會寫1和2;

教學重、難點:

寫1和2

教學準備:

課件、貼紙、數字卡片1—2、可數的物件教學時間:學習1—220分鐘,寫1和215分鐘,5分鐘互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1、師:小朋友們會數數嗎?那你們知道數字還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嗎?(阿拉伯數字)那你在哪見到過數字?(出示課件)2、師:從今天起咱們就要來學習這些數字,不僅要會讀,還要會寫。咱們要來比一比看一看,看誰的數字學得好!

二、新授1、師: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手指。你們知道哪個手指表示1嗎?那你覺得哪個手指做起來最舒服?那我們可以用食指表示1。誰會寫1,那就更厲害了。(指名)2、齊讀,指名讀。

3、師:1像什么?(1像鉛筆來寫字)(出示課件)4、(出示課件)咱們來數一數5、師:這有幾只小鴨?(出示課件)引出2有誰會寫2?(指名)(齊讀)6、師: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鞏固練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字。

3、請生來帶讀數字。

4、請生寫1和2。

四、作業寫1和2各20個。

教學反思:

大部分孩子上課開始慢慢懂規矩了,基本消滅亂走動現象。1和2大部分寫得不錯。4、5人動作較慢,2、3人不會動筆。重要的是把習慣培養好了,再開始慢慢教學。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大小,能簡單區別10個和第10,會寫10。

2.使學生在活動中、操作中,歸納并掌握10的組成。

3.通過學具的拼擺,使學生經歷發現、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習方法和能力。

4.通過游戲、兒歌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引出關于10的故事──認識10以內數的順序

1.數字娃娃排排坐:

師: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去找我們的好朋友。一起來吧……

(播放音樂《找朋友》,學生跟著拍手唱。歌曲結束時,畫面切入0~9十個數字娃娃的動畫。)

師:原來是數字娃娃呀。還認識嗎?

教師指,學生認讀。

師:數字娃娃來到直尺上,要找自己的位子。誰能幫幫他們?

學生口答,電腦將數字在直尺上正確排列。

師:為什么0在直尺上排最前面?

(因為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10的故事:

師:數字娃娃坐得可直整齊。0排最前面,在直尺上表示什么呢?

(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0還表示一個也沒有。)

師:所以,在這十個數字中,誰最小?

(0)。

師:的呢?

(9)。

師:9一聽自己,可得意了。它神氣地對其他數字說,你們誰都比不過我,我是的。尤其是你,0!還有1。0和1聽了,可傷心了。其他數字也很不服氣。于是,0和1湊到一起想了一個辦法……

猜一猜,他們怎樣打敗9,變得比9還大呢?

(1和0聯合起來,站一起變成10,10比9大。)

(演示1和0變成10。)

師:1和0團結起來,變成──10。同學們團結起來,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在“田”字格中,10該怎么寫呢?

(先寫1,再寫0)

師:對,10要占兩個格,一個格寫1,一個格寫0。

以前學習的0-9都是一位數,而10是兩位數。10在直尺上該排哪里呢?

(9的后面)。

(將10歸位,排在直尺上9的后面。)

師:最小的0和1,站在一起變成比9還大的10。一起讀一讀。

(學生齊讀:0,1,……9,10。)

3.比大小

師:9看見10站在自己后面,比自己還大,就不服氣了。它拿出九個點子說,我有這么多,你比我多嗎?同學們說說看。

(教師板書9的點子圖)

(當然是10比9大,因為9個點子再加一個才是10,10比9要多一個。)

師:請你上來畫出10個點子。

(學生在黑板上合適位置畫出10個點子。)

師:現在,10>()

(9)。

(10還大于8、7、6、5、4、3、2、1、0。)

(10。)

師:這節課,我們就專門來認識神奇的新朋友──10。

板書課題:認識10

二、創設關于10的情景──感受用10表示事物的數量,區別10個和第10

1.主題圖中的10。(出示課本主題圖)

師:你能找出圖中藏著的10嗎?

(圖上有10只鴿子。)

(圖上有9個小朋友,還有1個老師,一共有10個人。)

2.拿小棒表示10。

師:動動小手,拿出10根小棒,看誰拿的又對又快。

(學生一邊拿一邊數。)

3.尋找生活中的10。(說一句話或動作表演)

師:找一找,生活中還有什么是用10表示的?

(媽媽買了10個蘋果。我有10支鉛筆。我們有10個手指。還有腳趾也是10個。我們組有10個人。)

(間奏:唱兒歌。)

師:對呀,我們的雙手正好是十個手指。兩棵小樹十個杈……

(學生拍手打節奏唱兒歌: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猜猜它是誰?手。)

4.寫10。

師:是啊,數一數咱們的手指吧,剛好十個。能寫會算還會畫呢。10該怎么寫呢?

(演示10的書寫過程,教師示范。)

師:10是兩位數,寫的時候要占兩格,一格寫1,一格寫0,1和0要不能隔太遠。

學生書寫,并在田字格中描紅寫10,用水彩筆完成10的卡片。

5.——認識序數第十

師:咱們的新朋友10說,從左起,只要排第十的,就和它是一家人。誰是10的一家人?這樣好了,先作一個自我介紹吧。

(學生開始自我介紹:我坐在第N組,第N個,同時舉起卡片N。)

師:排第10的同學請到講臺上來。

師:數一數,共有幾個?

(8個。)

師:怎樣才能變成10個呢?

(再請兩位學生到講臺上,共10人。)

三、解決關于10的問題——理解10的組成

師:把10個同學分成兩個小組,可以怎么分呢?

學生分,并說出10的組成,寫在黑板上。

1.實踐操作,分小棒:

2.師:還可以怎么分呢?請大家用10根小棒表示,自己分一分,說一說10的組成,并寫下來。也可以直接寫。

3.(教師巡視,發現不同情況。)

4.2.匯報板書:

5.學生匯報各自發現的10的組成,在投影儀下用小棒演示,說一說,并寫在黑板上,并領導大家讀一讀。

6.3.歸納發現:

7.教師引導學生整理黑板上板書的10的組成,按一定順序讀一讀,并發現其中的規律:10的組成有5組,共9個。

8.——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能知道10可以分成9和1,交換位置。

9.——10的組成中,前面的數越來越大,后面的數就越來越小。

4.理解中記憶:

10.拍手打節奏,誦讀10的組成——按不同規律和順序誦讀后,嘗試閉眼誦讀10的組成。

11.四、享受關于10的游戲——鞏固10的組成

12.1.教師和學生互動,伸手指:

13.我出1,我出9,1和9組成10。

14.……

15.2.引導學生創造新的游戲:拍手對歌——

16.你說1,我說9,我們都是好朋友;

17.你說2,我說8,團結起來力量大;

18.你說3,我說7,我們從小愛學習;

19.你說4,我說6,說話誠實不吹牛;

20.你說5,我說5,兩數湊十不馬虎。

21.五、總結關于10的知識——關于10的知識的回顧總結

22.這節課,大家學的開心嗎?認識了哪個新朋友?了解了關于它的哪些知識?

23.六、完成關于10的練習——應用有關10的知識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6

【活動目標】

1、能夠理解故事主要內容,知道種子發芽需要陽光和水分。

2、學會根據句子“我來抱你吧!”進行創編。

3、樂意聽故事,感受故事中成長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種子,陽光雨水,小樹苗,小鳥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師:把蘋果切開來,我們會看到什么呀?

幼:種子。

師:種子是怎么顏色的呀?

幼:黑色。

師:對的,今天呀,我們就來看看《蘋果種子的故事》,看看它最后會變成什么。

二、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三、師:剛剛老師講的是什么種子的故事呀?

幼:蘋果種子的故事。

師:這顆種子是從哪里來的呢?豎起我們的小耳朵聽一聽。

(重復“小鳥吃蘋果的時候,蘋果核里的一粒種子掉在了地上”)

師:蘋果種子是哪里來的呀?

幼:小鳥吃蘋果的時候掉出來的蘋果核里的。

師:那你們知道這顆種子最后變成了什么了嗎?

幼:小樹苗。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那我們再想想看,蘋果種子是怎么變成小樹苗的呢?再聽聽故事里面是怎么說的,比比誰的小耳朵靈,聽得更仔細。

(再講一遍故事,“泥土像又輕又暖的被子蓋住了他”到“抱一抱,小芽就長高了”)

師:現在有哪位小朋友能告訴我蘋果種子是怎樣變成小樹苗的?

幼:抱抱。

師:那是誰和誰抱了抱小芽呢?

幼:是太陽和雨水抱了抱小芽。

師:恩,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聽得可真仔細。種子發芽、長大需要什么呀?

幼:太陽雨水。

師:恩,對。種子發芽需要太陽、陽光、雨水。那你們還記得太陽和雨水是怎么說的嗎?哪位聰明的小朋友可以告訴我啊?

幼:太陽說:‘我來抱你吧!’雨水說:‘我也來抱你吧!’

師:真棒!我們就來學學這句話。太陽說……雨水說……我們還可以在這句話的前面加一個名字,像妞妞,小寶……那就是“妞妞,我來抱你吧!”我們一起來說說看。現在和你邊上的小朋友也說說看。

(幼兒接太陽和雨水說的話)

師:太陽和雨水抱了抱小芽,小芽就長成了小樹苗,小芽他自己知不知道啊?

幼:知道…不知道……。

師:我們一起看看故事里的小芽又發生了什么吧。

(“一天,小芽正在曬太陽”到結束)

師:原來呀,是小鳥告訴小芽他現在是小樹苗了!我們現在再一起來看看我們的蘋果種子的故事。(再一次完整講述故事,中間空出一部分讓幼兒接)

師:蘋果種子先是發芽了,然后小芽又長成了小樹。一點點長大了。你們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或者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師:我們都為種子發芽感到高興。我們小朋友也是像種子一樣會一點點長大,最后我們也要長得高高大大的。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按所出物品列算式,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

2.體驗共同游戲的愉悅。

教學重、難點:

按所出物品列算式

教學準備:

1、教具:實物卡、看圖列算式卡

2、學具:看圖列算式卡、數字卡、實物卡、記錄卡、看圖分類計數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1.碰球游戲師:我們來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戲,我和你合起來是5,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師:我和你合起來是6,嘿嘿,我的4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實物卡,復習6的組成,引出6的加法師:看,這張圖片上有幾只小貓啊?

幼:6只師:上一次啊我們幫這些小貓分過類了,現在我們來動動腦筋,怎么樣用算式表示(請3-4位幼兒)

二.引出新游戲出示看圖列算式卡,請幼兒操作

三.分組操作

(1)看圖列算式(實物卡、數字卡)

(2)6的組成卡

(3)看圖分類計數或用算式記錄

(4)看實物用算式記錄

(5)算式接龍四.總結評價集體驗證部分幼兒的操作卡。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8

設計意圖:

小毛巾是小班幼兒入園后每天都必用的生活用品,比較熟悉。但在日常活動中還有有很多孩子不會正確使用小毛巾,通過這節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毛巾的用處,在游戲中學習正確使用小毛巾,愛護小毛巾。在科學方面,運用游戲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更深切地對一些圖形的認知和常見顏色的分辨。也是小班幼兒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并在游戲中讓幼兒體驗探索的樂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各感官的接觸感知物體的基本形狀和顏色。

2、了解毛巾的用處,學會正確使用小毛巾。

3、愿意愉快的參與活動,體驗探索的樂趣。

教學準備:

彩色正方形小毛巾若干(等同幼兒數量)小盆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音樂律動《我愛洗澡》、《洗手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毛巾律動《我愛洗澡》進活動室

二、初步感知毛巾的顏色形狀

1、師:我們剛才拿什么跳舞的啊?毛巾老師介紹自己的毛巾,我的小毛巾漂亮嗎?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幼兒集體回答)

2、師:請你們拿起自己的小毛巾,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悄悄話,告訴他你的小毛巾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幼兒與同伴交流)

3、師:請你讓你的小毛巾在自己的小腿上休息休息,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他的`小毛巾呢?(請個別幼兒介紹毛巾的形狀和顏色)

4、師:小朋友的小毛巾也是正方形的,有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真漂亮5、顏色對對碰小游戲三、教師引導幼兒“變魔術”,探索方法,鞏固基本形狀。

1、師:小毛巾還想請小朋友來變魔術呢,想不想變?看!小毛巾什么形狀的呀?能不能變出長方形呢?變變變,變成長方形。快快開動小腦筋,想想怎樣把正方形的小毛巾變成長方形?(幼兒探索正方形折長方形)

2、師: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把正方形變出長方形的?(教師用語言:用這2邊的角對折過去,讓2個小角做了好朋友,長方形就變出來了,幼兒演示)

3、師:小朋友真了不起呀,能變出三角形嗎?變變變,變成三角形。

4、請一個幼兒演示變三角形。教師講解:拎住一個小角去找對面的那個小角做好朋友了,瞧,一個三角形變出來了,你是這樣變的嗎?

四、了解毛巾用處,學會正確使用小毛巾

1、師:我們能用小毛巾來干什么呢?(每回答出一個用處,與幼兒共同用小毛巾來做一做動作)

2、師:對呀,可以用小毛巾來擦汗,擦鼻涕,擦嘴巴,擦手。

3、來,讓我們一起拿起小毛巾,試一試:小小毛巾,四方方,軟軟身體,本領大,擦擦頭發,擦擦汗,擦擦嘴巴,擦擦手,感冒時候用處大,阿嚏,阿嚏,擦鼻涕。

五:變臉小游戲

師:小毛巾本領真大啊,小毛巾想和大家玩變臉的游戲!準備好了嗎?(用小毛巾把臉遮起來)變變變,變笑臉,變變變,變哭臉,變變變,變生氣。

六、延伸活動

師:小毛巾又有用又好玩,是我們的好朋友,用的時候要輕拿輕放,一起愛護它,這樣小毛巾就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啦!我們剛才用小毛巾來擦手擦嘴巴,還用小毛巾來變魔術、做游戲,小毛巾都有些臟了,那我們一起來洗洗小毛巾。

跟著音樂律動《洗手帕》:(模仿動作)挽起袖子,拿小盆,準備開始洗,最后晾毛巾退出活動室。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9

設計意圖:

分類是把物體分成各具共同屬性的幾組,也就是按照一種屬性或幾種屬性把一些物體放在一起。這里所謂的"屬性"指的是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粗細、長短、高矮、厚薄以及數量等。分類的結果實際是“集合”的具體形式,它有利于幫助幼兒理解并獲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關"物體的分類"在幼兒園計算教學中占有相當重的比例。分類能力是幼兒認識數和學習計數的基礎。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點,結合幼兒對圖形特征的理解與興趣,我設計了此活動來幫助幼兒理解層級分類,體驗內包含關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樣性,力求調動幼兒的探索興趣,并且在難度上也分出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過程的設計上,主要通過經驗回憶、直接地探索、體驗等方式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系。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圓形圖片若干個;學具:帽子、手套、背心圖片每人一套活。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形王國,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二次分類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讓幼兒觀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后,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大小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

4.學習對圖片作二次分類。

發放操作材料,讓幼兒觀察圖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三、經驗遷移。游戲"看誰站得快",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四、活動小結,教師對幼兒分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幫助幼兒獲得分類經驗。

延伸:

提供二次分類板及各種材料紙讓幼兒繼續學習層級分類(在各種圖形的層級分類基礎上可引導幼兒擴展到動植物的層級分類)

活動反思:

“二次分類”這一課設計時,我充分把握住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教學理念,將學生的終身發展作為本節課的主目標。為此,我的設計針對學前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表現”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數學問題,并在動手實踐之時掌握分類的標準,使原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伴隨著這求知的過程,使學生在獨立思考時,學會廣汲博納,在張揚個性的同時學會合作。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講故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感知數學問題。

多年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低年級老師一提問,一只只小手爭先恐后的舉起來,而到高年級則寥寥無幾;低年級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充滿了個性;而高年級學生的回答則顯得規范、標準,但卻單調劃一;創新色彩在許多學生身上隨年齡的增長在褪色。這一切源自我們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好奇心。

本節課我先利用講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然后讓學生根據提示牌找座位,讓學生初次體驗到按指定標準分類,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從中體驗到成功,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創設實踐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

“分類”這一內容,學生在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只是無意識的成分多一點。若老師簡單地給出這個名詞,在每次分類時,不斷提出分類的標準,那么分類的過程(可能會)顯得更為簡潔,分類的結果可能顯得更為準確。學生作為容器也完全能夠順利盛下這些知識,但是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及其精神被忽略了。

在本節課中,我只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大量感性的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出分類的標準,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正是在這空間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感受到同類物體在不同標準下的分類所產生的不同意義和作用。教學中我充分抓住學生“好動”這一特點,在不停的分一分、說一說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的形成與應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給予孩子們“好表現”的機會,培養孩子們合作交流的意識。

作為個體的學前班學生,喜歡表現自己,這一點較其他年級學生而言是顯得最強烈的。在這節課中,我沒有生硬的講解和周詳的演示,而是把小組那一塊空間作為學生表現自我的舞臺,在匯報演示,在介紹解說的表現過程中,學生袒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發散思維和語言得到了訓練,感性知識在一次合作、交流當中上升為理性知識,一次次的自我表現,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有利地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合作意識的形成,創新意識的拓展。

四、注意張揚孩子們個性。

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習一樣。都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由于每個人生活經驗的不同,認識水平的差異,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統一思想,統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看法。面對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在教學中,我并沒有框住學生思維,反而是積極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習慣去分類,體會分類的多樣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用稚嫩的眼光去劃分世界。努力開發學生的潛能,張揚其個性,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還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不足:對于時間安排上我是前松后緊,所以有一個習題沒有進行完。以后在教學上我一定先預設好每一個環節讓課堂更完美。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數數、認數、看看、玩玩、說說、貼貼、擺擺等形式,感知3以內的數量,發展幼兒思維能力。

2、讓幼兒知道2添上1是3,學會手口一致的正確點數,3個物體并說出總數。

3、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畫有3個茄子的課件圖,3個蘋果圖等。學生準備3支鉛筆,3個圓形個粉筆,教學方法:帶讀引導游戲教學教程:

一、復習

1)從1數到2。

2)1.2的組成。

二、   新課1.數數量是3的物體。、

(1    出示3個茄子課件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

提問:“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小狗。

數一數,一共有幾只?讓幼兒說出數量。

添上一只,一起數數一共幾只?、

學生回答后,師說:2只添上1只是3只。2添上1是3,這是茄子個數3。帶領幼兒讀。

可以用數字“3”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

板書:“3”。 領讀數字3。

說明:“3”字像耳朵會聽話,兩筆寫成,第一筆寫半圓,第二筆半圓。

(2)拿出3個蘋果演示數數。

教師提問:出示蘋果,“這是幾個”?先一個一個數,再總體問多少?

(3)出示茄子,讓幼兒上臺數出3茄子。

(4)出示小朋友,讓幼兒上臺數出3小朋友。

(5)說出生活中有哪些數量是3的物體?

(啟發幼兒說出:三個橙子,三個文具盒, 三個橡皮)三、教學3的組成。

(1)學生拿出3個蘋果,把它擺成兩堆。教師巡視。

(2)讓學生說不同的擺法

(3)引導學生歸納整理,著重說明2和1組成3,1和2也組成3,實際是把兩堆小棒,換了位置。

所以看到2和1組成3,就能想到1和2組成3。

師生活動:請3個小朋友上臺練習(3)練習3的組成。

a、齊說3的組成。(2和1組成3,1和2組成3。)

b、教師提問:“2和1組成3,你還能想到什么?”

板書:3的分成。

四、師生互動游戲:

1、請小朋友伸出手,數數自己的小凳的有幾條腿?

2、數數教室墻上的標語“好好學習”是幾個字?

3、用手拍桌子3下。

4、找朋友,在貼好的數卡下面擺學具。(出示課件)、

5、小結:一只小羊四條腿,小貓小狗四條腿,都可以用4來表示它們的數量。

五、指導書寫。

1、講書寫3的方法

2、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3,交流后小結。

3、交流。

4、幼兒練習寫。

六、活動拓展練習,編游戲鞏固對3的認識。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1

教材分析: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計數的結果,又是計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認數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

本節課知識點多,容量大,面對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我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精美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寫10;理解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2、在認識、感受10的過程中初步建立數感,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10個一就是一個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對學好數學有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會獨立認、寫10,并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

教學難點:

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個一就是一個十”的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盒、智慧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點數復習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進入情境

小紅帽遇到大灰狼,回答相鄰數問題。

2、點數奶奶家的門牌號碼:1—9

二、跟隨情境,學習新知

1、師:奶奶家已經有9個小朋友等著和小紅帽玩呢!

初步了解9的后面是10。

2、出示直尺,直觀感受10以內數的順序關系。

3、分別出示摩托車和自行車,比較大小。

4、情境教學10的分解。

5、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練習10的組成。

6、“兩個數湊成十”游戲。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同桌兩人做游戲,說數并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數合起來是10。

三、探索發現,書寫表達

1、10的寫法和0~9這些數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2、誰能說說你會怎么記住它?(學生先嘗試說說,教師再小結)

3、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并把好的貼在“作品欄”里。

4、用“10”說一句話。

四、熟悉題型、鞏固練習

1、填空

2、連線

3、涂色

五、師幼游戲、感受快樂

1、操作:捆小棒

師:我們走過山洞就來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讓我們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訴學生我們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個十,讓小朋友舉起“一捆”說:10個一就是一個十。

2、游戲:“找朋友”

教師拿出一張數字卡片,說:“我是1,誰是我的好朋友?”

手拿能和它湊成10的卡片的幼兒快速說:“我是9,我是你的好朋友。”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雙"和"對"的含義。

2、能找出身邊成雙成對的東西。

3、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手套、鞋子、筷子、襪子、茶杯一對、耳環一對、小熊玩偶一對、操作材料、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分類游戲,引出"雙"、"對"的概念。

1、教師展示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好嗎?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

(將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全部打亂放在一起,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分類、配對。)

2、觀察分類好的物品,初步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分好的東西,說出分類的理由。

(引出"雙"、"對"的概念,讓幼兒了解一雙或一對由兩個組成,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我們把他們叫做"一雙手套"、"一雙鞋子"、"一雙筷子"。

二、分類游戲,進一步了解"雙"、"對"的含義。

1、教師展示茶杯、耳環、玩偶等物品。

教師:請小朋友再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盡量將這些東西也配成一雙或一對,并且說說分類的理由。

2、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成雙成對的物品都是有關聯的,

我們將這兩樣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稱作"一雙"或"一對"。

三、找找身邊成雙成對的物品。

1、教師: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成雙成對的東西呢?

(比如:身體,教室環境等)

請小朋友找找,什么東西可以成雙成對的。

2、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成雙成對的東西,他們雙雙對對多漂亮啊!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強化本活動中所學經驗。

1、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操作材料,我們大家帶動動手將它們進行成雙配對。

2、教師展示幼兒操作材料,分組進行操作。

3、幼兒成果展示。

教師小結: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成雙成對的不僅僅是那些物品,我們人也可以成雙成對,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出去試一試吧!

五、結束部分

游戲《成雙成對》。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根據一幅圖寫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并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2、掌握得數是6或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3、利用"一圖二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4.通過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文明常規教育。

教學重、難點:

掌握得數是6或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準確運用"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2+1=1+2=3+1=1+3=

4+1=1+4=2+3=3+2=

(2)

66777

╱╲╱╲╱╲╱╲╱╲

1□□□□23□□□

二、學習通過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

(1)學習擺棗。(兩人一組面對面坐著,期中一人擺。)

老師提示學生一邊擺5個,另一邊擺一個,然后要求兩個學生都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觀察,各自寫出一個加法算式。

(2)學生匯報自己寫的.加法算式,老師配合學生說的過程在黑板上板書:5+1

1+5

提示學生觀察:寫出的兩個算式相同嗎?(不完全相同)

引導學生思考:大家都是根據同一組棗寫出的算式,為什么兩個算式不相同呢?

生:

老師說明:由于每一組的兩個同學坐的方位不同,觀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寫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讓學生計算5+1和1+5的得數,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4)引導學生比較5+1=61+5=6

老師引導學生:請你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引導說出:在這兩個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相同,算法相同,相加的得數相同;兩個數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調換了位置。

三、學習在田字格中寫算式

同學們,老師在田字格中寫的算式漂亮嗎?你也想像老師一樣在田字格中寫算式嗎?

師巡視指導。

四、學習減法

(1)學生兩人一組在桌面上擺7個棗,引導學生去掉一個,讓學生根據擺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7-1(板書),讓后從7個棗里面去掉6個,同學們又根據擺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7-6(板書)。(讓學生把算式寫在田字格中。)

(2)讓學生算出得數。

(3)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

(4)引導學生觀察兩個減法算式,說一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讓學生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意義。

2、培養兒童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按標準進行分類、并能說說什么是分類、

2對不同物品分類、培養兒童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衣服、鞋子、書及作業本、瓶子、籃子、玩具狗。

活動過程

評價等級:

小朋友每6人一組、圍成半圓形坐好、并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衣服、鞋子、瓶子、小狗、書等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這間教室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瞧都有哪些東西?

生;有小狗、書、衣服、還有鞋子、瓶子、籃子。

師;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么?

生;不好、鞋子、衣服、瓶子喝的放在一起不衛生。

師;你能給老師好的建議嗎?

生;應該把東西整理好。把同類放在一起。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教師引導幼兒每組選擇收拾一種物品、每組把東西一樣一樣地分類放好。

師:老師想看那位小朋友最能干、生興趣很高、樂于參與。有序的上來撿本組物品。

讓幼兒感受到分類的好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老師覺得每組分得都好、很整齊、很漂亮。

教學反思

在上節課分類學習中、孩子們對分類的內容已經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組撿物品當中、進行得非常順暢。

開始教師就把東西亂七八糟地丟在教室中間、讓孩子們親自體驗雜亂無章的生活、即不美觀、又不衛生、這樣孩子們就產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當中要按秩序有條有理、物品要按分類的擺放收拾。

這節課較好的體現了理念。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體現了動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為習慣、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體念、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5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目前,我班幼兒已經基本能單獨進行圖形、事物的一級分類,但是對事物圖形進行二次分類有點困難。

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我選擇的“二次分類”這個數學活動時,我是考慮到,老師們習慣于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為依據,只強調直觀性,在活動中教師常運用教具演示,并以此為基礎講解基本的數學概念,而實際上,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得了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主動活動的過程。

“圖形二次分類”主要讓幼兒和教師一起通過圖形的特征進行一次分類,再進行第二次分類,等幼兒初步掌握好二次分類的方法后,我們再進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類,我希望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征。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2、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征,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重點: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活動難點: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征,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三、教學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人手兩份,磁性板(板上畫好房子、房間)、含兩種特征的圖形、標記。

四、教學方法

整個活動采用了三種方法:游戲法、語言討論法、嘗試操作法。

1、游戲法:通過“圖形寶寶分家”的游戲,達到在玩中學的目的。在游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變被動為主動。即使知識上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語言討論法:在數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引導幼兒先討論用什么方法分類,操作后,再一次請幼兒討論。這樣,通過不斷的交流與討論,加上教師的幫助歸納,使幼兒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二次分類的概念。

3、嘗試操作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才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才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最后的操作活動中,給幼兒投放了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并通過商量,一個分一個記錄的環節進行互助學習,對二次分類再一次進行經驗歸納。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今天,“圖形之家”來了一些新朋友,你們看一看,新朋友是誰?

生: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

評析:設計了“圖形之家”這個大家庭,讓圖形寶寶們順利的帶上了擬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兒。

(二)、幼兒操作,復習鞏固一次分類。

1、請幼兒根據圖形娃娃不同的顏色或者不同的形狀,給圖形娃娃分家。

師:咦?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們它們幾個呆在同一個房間,實在是太擠了,于是發生了爭吵,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分分家,好嗎?首先,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生:形狀不一樣,顏色不一樣。

師:那么,我們在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時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來給它們分類呢?

幼:按形狀分,按顏色分。

2、幼兒操作,進行一次分類,教師巡回指導。

師:請你根據你喜歡的方式,來給圖形寶寶分家吧?

3、講解,演示。

師:你是按什么特征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有沒有誰也是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貼上相應的標記。

師:誰有不一樣的分法呢?上來解釋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給圖形寶寶來分家的?為了讓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師把它在另外一個“圖形之家”上也進行演示并貼上相應的標記。

4、小結:現在,請你看一看,現在每個房間里的圖形寶寶一樣嗎?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評析:此過程是幫助幼兒鞏固圖形的一次分類,教師一邊記錄一邊運用語言跟進,為幼兒下一步的分組活動奠定基礎,讓孩子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來初步感知分類,在第一個環節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動參與中感知了通過圖形的特征來分類。

(三)、學習二次分類。

1、找出這些圖形的不同特征。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幫圖形寶寶找到房間了,可是,剛剛我還是聽到了爭吵聲,原來,它們還是覺得房間太擠,還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家,你們愿意嗎?“看看紅房間里的圖形寶寶,它們的顏色都是紅色的,可是,它們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幼:形狀不一樣。

師:那我們可以怎樣來分呢?對,現在我們可以按照他們的另一個特征——形狀再來幫他們分家。

2、幼回答,師根據幼的回答進行操作演示。

3、誰來給綠房間里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呢?幼上臺操作。

4、現在,請你給你們操作紙上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吧,操作的時候要記住你是按什么特征來進行分類的哦。

5、幼兒進行第二次分類操作,師巡回指導。

評析:清楚講述操作要求,讓幼兒在第一次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分類,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圖形的二次分類,更好的分組操作。

6、講解:讓幼兒說說是怎樣為圖形進行分家的。

(1)師:誰來介紹一下,這一步,你是按照什么特征來給圖形寶寶分家的?分下來之后,你發現了什么?

(2)再請另外一種分法的幼兒上來介紹一下。

(3)觀察,最后的4個小房間里的圖形寶寶有什么特征?(它們一模一樣)

7、總結:

今天,我們給圖形寶寶分了幾次家啊?(2次)像我們今天這樣,按圖形寶寶兩種不同特征來進行分類的方法,叫做圖形的二次分類。其實,我們剛剛做的操作紙中間那一部分是我們的過度環節,我們可以把紙折一下,把中間的房間藏起來,就出現了這個圖(師邊說邊演示),這就是把我們圖形寶寶按照它們的兩種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個小房間里時的樣子。

(四)、幼兒再次操作,鞏固二次分類的方法。

(1)師:現在,還有許多圖形寶寶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家呢,你們愿意嗎?分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特征,他們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大小怎樣的,再進行分類哦。

(2)幼兒再次操作,直接給圖形寶寶二次分類。

(3)介紹,你是按圖形寶寶的哪兩種特征來進行分類的?

評析:加入新的圖形的特征,讓幼兒直接進行圖形的二次分類,引導幼兒借助了標記,仔細看清圖形的特征,成人看似簡單的操作,對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幫這么多圖形寶寶分了家,現在它們都舒適地住在自己的房間再也不爭吵了。它們很感謝我們,想請我們去圖形王國做客,你們愿意嗎?那我們出發吧!

(六)、活動延伸:給更多的圖形寶寶進行二次分類。

六、活動反思:

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才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才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這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投放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各種紅色、黃色、藍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擺弄后,嘗試找到分類的方法,并進行經驗歸納,最大限度地讓幼兒自己動腦、動手自主來進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個“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故事貫穿始終,孩子們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導,逐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征,讓他們充滿激情的完成了一個個任務。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6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第一、二組加減。

2、探索根據實物圖的內容選擇答案圖,并列出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3、用較準確、完整的語言講述算式的含意。

【教學準備】

教具:圖片:8的第一組實物圖七張、第二組實物圖五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內的加減算式和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8的組成--玩碰球游戲。

2、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1)學習8的第一組加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說說圖上說了些什么?并看圖列算式記錄它的意思(7+1=?)說說7加1等于幾?(7+1=8)這道算式的意思是什么?再出示另外3張圖片,讓幼兒選出一張正確的答案。啟發幼兒完整地講述圖意。讀一讀算試。

(2)學習8的第一組減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意再記錄(8-1=?),然后啟發幼兒選出正確的答案圖,完整講述這三幅圖的意思,讀算式8-1=7兩遍。

3、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同8的第一組加減教學。

二、操作活動。

1、幼兒用書第10頁的觀察房子的顏色,列出8的&39;第一組加減算式。

2、觀察第11頁上的實物的顏色,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3、仔細看圖,講述圖片的內容,選擇正確的答案圖,并打√,然后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4、直接寫出答案。

5、開火車游戲:操作8以內的加減算式卡片。

三、活動評價。

1、帶領幼兒看操作記錄,鼓勵幼兒大膽地看圖講述圖片內容。

2、請個別幼兒讀讀自己的算式,其他幼兒看著自己的驗證。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7

活動要求:

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現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

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

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

(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得出結論:

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1、幼兒操作任意排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

(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簡單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大全篇18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動手動腦的樂趣。

2、能有目的的將卡片上的物品按照其包含的不同形狀進行多次分類。

3、能仔細地觀察卡片上的物品,并大膽表述分類的理由。

活動準備:

預知內容:知道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特征,認識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

教師教具:磁性黑板一塊,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房子大卡片各一張,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大卡片各一張,三種典型禮物的大卡片各一張〔樹、鏡子(只有兩種圖形)、積木〕,籃子2個,磁鐵若干。

幼兒教具:桌子6張,小籃子24個,小椅子24張;小熊新家的小操作卡片每個幼兒3張,送給小熊的禮物卡片每個幼兒14張。

活動過程:

一、直接出示三只小熊和三座小房子大卡片,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寶寶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三位小客人,它們是誰呢?

幼:小黑熊、小棕熊、小白熊

師:三只小熊搬了新家,看它們像什么圖形?

幼: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師:看來小黑熊最喜歡的圖形是正方形,小棕熊最喜歡的圖形是圓形,小白熊最喜歡的圖形是三角形。(說一只熊反扣其房子)

二、游戲“猜一猜”:幼兒能說出生活中像圓形、三角形、方形的事物。

1、問:想一想,猜一猜,小黑熊的新家里有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再猜猜,小棕熊的新家里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想想,你們家里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呢?最后再猜猜,小白熊的新家里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

2、小結:看見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讓我們想起了生活中的許多東西。

三、游戲“神奇的禮物”:教師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卡片上的禮物,嘗試根

據物品的基本形狀進行分類。

1、指示語:小熊們有了新家,邀請我們去做客。老師到超市買了許多的禮物,請你們將籃子里的禮物拿在手上,一張一張仔細地看,邊看邊說,它們是什么禮物?

這些禮物里有沒有小熊喜歡的圖形,在哪里?

(1)問:誰來告訴我們,這些禮物里有沒有三只小熊喜歡的圖形,是什么圖形?[也可以問:這些禮物里有沒有小黑熊喜歡的.圖形,是什么圖形?完整的說一次。還有沒有其它小熊喜歡的圖形,在哪里?]

小結:原來這些禮物里都有小熊喜歡的圖形,有小黑熊喜歡的正方形,有小棕熊喜歡的圓形,還有小白熊喜歡的三角形。

四、游戲“分禮物”: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地找出卡片上物品所包含的基本圖形,嘗試按圖形多次分類。

(一)幼兒嘗試分禮物。

1、在教師引導下,幼兒將小熊和新房放在桌上合適的地方。

指示語:我們要把這些禮物送給三只小熊,它們高興極了。哎呀,三只小熊著急了,快把它們請出來像老師一樣放好。

2、幼兒嘗試給三只小熊分禮物。

問:哎呀,這么多禮物,怎么分呢?

師:這樣吧,我們按照三只小熊分別喜歡的圖形把籃子里的禮物先給它們分一分。分的時候請注意,把它們喜歡的禮物分別放在房子的下方。

3、幼兒嘗試分禮物,教師觀察幼兒分禮物情況。然后請一幼兒到黑板上將自己的分類結果展示出來。(用教師手里的14張大禮物卡片)

1)先分好的寶寶仔細地看一看,你分給小熊的禮物里有沒有它喜歡的圖形,也可以給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請寶寶們放下手里的東西,眼睛看到老師這里。我們來看XXX是怎么分的。

XXX給我們說說,你為什么要把這些禮物送給小黑熊,它喜歡的圖形在哪里。

小結:對了,這些禮物里都有小黑熊喜歡的正方形。

(其它的方法同上)

4)問:剛才XXX把小丑禮物分給了小白熊,還有與他分得不一樣的嗎?

小結:原來這些禮物里還有這么多秘密,有的禮物里三只小熊喜歡的圖形都有。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三種典型的禮物,知道這些禮物里有幾只小熊喜歡的幾種圖形。

1、指示語:老師這里還有幾個超大型的禮物,你們看,這是什么禮物?是哪只小熊喜歡的,為什么?(出示第一張大圖樹)

小結:原來這禮物里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一種圖形,是什么圖形。

2、出示第二張大圖鏡子,方法同上。

3、出示第三張大圖積木:這里還有最后一個超大型的禮物,你們看,是什么?這個禮物里有幾只小熊喜歡的幾種圖形?

小結:原來這個禮物里有三只小熊喜歡的三種圖形,是哪三種圖形?

四、游戲“比一比,看誰分得又快又好”。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的分禮物,并檢測幼兒的分類情況。

指示語:寶寶們,現在我們要玩游戲了,比一比,看誰把送給小熊們的禮物分得又快又好。怎么玩呢?先請你們把禮物全部放入籃子里,然后把三只小熊輕輕地放在自己的椅子下,看誰動作最快。

游戲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寶寶們仔細地聽、認真地看、大膽地說。好了,請把禮物拿在手中,準備好!

1、教師引導幼兒在卡片中找出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禮物,并放在指定的地方。

看誰先把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一種圖形的禮物找出來,并擺成一排,開始!

問:你們看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一種圖形的禮物有哪些?

2、教師引導幼兒在剩下的卡片中找出只有2只小熊喜歡的和三只小熊都喜歡的禮物。

看誰先把兩只小熊喜歡的有兩種圖形的禮物找出來并擺成一排。

找到的寶寶,請相互看一看,兩只小熊喜歡的有2種圖形的禮物有哪些?

3、你們看,手上還剩幾樣禮物。看看有沒有三只小熊喜歡的三種圖形都有的禮物,把它們擺成一排。

寶寶們,三只小熊喜歡的三種圖形都有的禮物是哪些?

小結:好了,聰明的寶寶們,今天我們一起商量,按三只小熊分別喜歡的圖形給它們分了禮物。現在請寶寶們收拾整理好禮物,拿好藏在椅子下的小熊,到老師身邊來,我們一起去給三只小熊送禮物了。(活動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1)表演游戲:給三只小熊送禮物;

2)在活動區內玩游戲“小熊的新家”,引導幼兒從相反角度去分或按自己意愿去分;

3)給三只小熊畫圖形禮物;

4)與家長一起玩智力游戲“看誰分得對”。

701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泰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搪瓷搅拌器,搪玻璃搅拌器,搪玻璃冷凝器_厂家-淄博越宏化工设备 | 电脑知识|软件|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编程开发|网络运营|知识问答|技术教程文章 - 好吧啦网 | 卡诺亚轻高定官网_卧室系统_整家定制_定制家居_高端定制_全屋定制加盟_定制家具加盟_定制衣柜加盟 | 赛默飞Thermo veritiproPCR仪|ProFlex3 x 32PCR系统|Countess3细胞计数仪|371|3111二氧化碳培养箱|Mirco17R|Mirco21R离心机|仟诺生物 | 辐射仪|辐射检测仪|辐射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表面污染检测仪|辐射报警仪|辐射防护网 | 齿轮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齿轮减速箱加电机一体化-德国BOSERL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生产厂家 | 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多功能机床-小型车床-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 | 散热器厂家_暖气片_米德尔顿散热器| 哔咔漫画网页版在线_下载入口访问指引 | 河南砖机首页-全自动液压免烧砖机,小型砌块水泥砖机厂家[十年老厂] | 广东青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水质检测 | J.S.Bach 圣巴赫_高端背景音乐系统_官网| 挤出机_橡胶挤出机_塑料挤出机_胶片冷却机-河北伟源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 液压升降货梯_导轨式升降货梯厂家_升降货梯厂家-河南东圣升降设备有限公司 | 好杂志网-首页| 网带通过式抛丸机,,网带式打砂机,吊钩式,抛丸机,中山抛丸机生产厂家,江门抛丸机,佛山吊钩式,东莞抛丸机,中山市泰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废旧物资回收公司_广州废旧设备回收_报废设备物资回收-益美工厂设备回收公司 | 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硅酸根离子浓度测定仪-油液水分测定仪价格-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Safety light curtain|Belt Sway Switches|Pull Rope Switch|ultrasonic flaw detector-Shandong Zhuoxin Machinery Co., Ltd | 石家庄网站建设|石家庄网站制作|石家庄小程序开发|石家庄微信开发|网站建设公司|网站制作公司|微信小程序开发|手机APP开发|软件开发 | ICP备案查询_APP备案查询_小程序备案查询 - 备案巴巴 | 单级/双级旋片式真空泵厂家,2xz旋片真空泵-浙江台州求精真空泵有限公司 | ORP控制器_ORP电极价格-上优泰百科 | EDLC超级法拉电容器_LIC锂离子超级电容_超级电容模组_软包单体电容电池_轴向薄膜电力电容器_深圳佳名兴电容有限公司_JMX专注中高端品牌电容生产厂家 | 桐城新闻网—桐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 柔性测斜仪_滑动测斜仪-广州杰芯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处理设备_餐厨垃圾处理设备_厨余垃圾处理设备_果蔬垃圾处理设备-深圳市三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力测功机,电涡流测功机,磁粉制动器,南通远辰曳引机测试台 | 南京展台搭建-南京展会设计-南京展览设计公司-南京展厅展示设计-南京汇雅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扬子叉车厂家_升降平台_电动搬运车|堆高车-扬子仓储叉车官网 | 环氧乙烷灭菌器_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器 _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_清洗工作站_医用干燥柜_灭菌耗材-环氧乙烷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_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志高装潢官网-苏州老房旧房装修改造-二手房装修翻新 | 熔体泵|换网器|熔体齿轮泵|熔体计量泵厂家-郑州巴特熔体泵有限公司 | 丽陂特官网_手机信号屏蔽器_Wifi信号干扰器厂家_学校考场工厂会议室屏蔽仪 | 一点车讯-汽车网站,每天一点最新车讯! | 百方网-百方电气网,电工电气行业专业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 消电检公司,消电检价格,北京消电检报告-北京设施检测公司-亿杰(北京)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聚丙烯酰胺_阴离子_阳离子「用量少」巩义亿腾厂家直销,售后无忧 聚合甘油__盐城市飞龙油脂有限公司 | 蓝米云-专注于高性价比香港/美国VPS云服务器及海外公益型免费虚拟主机 | 阜阳成人高考_阜阳成考报名时间_安徽省成人高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