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yōu)秀教案 >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

時間: 新華 優(yōu)秀教案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可操作性強等特點,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工作。優(yōu)秀的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4頁例1、試一試,第45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jīng)歷練習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假發(fā)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得數(shù)在5以內(nèi)的加法。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產(chǎn)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加法的含義,熟練掌握得數(shù)在5以內(nèi)的加法。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在澆花。

提問: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3+2=5;一個一個數(shù)出來的;3人與2人合起來是5人;3和2合成5等等。板書:32

說明:把3人和2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板書“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書:=5)

認識加號,帶領學生書空“+”,并讀算式。

指名學生結合圖意,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顧整理: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結:算3+2時可以這樣想,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通過3和2合成5的圖式過渡到加法算式,使知識更簡潔,更數(shù)學化,可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找到聯(lián)系,使知識融會貫通。】

二、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1、依次出示“試一試”中的二副圖,請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完整的題意:左邊來了1個女孩,右邊來了2個男孩,現(xiàn)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問:把1人和2人合起來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寫成什么算式?

互相說一說,教師板書算式,再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的得數(shù)。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3、變換角度看圖意:右邊來了2個男孩,左邊來了1個女孩,秋千上現(xiàn)在有3人在一起玩。從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通過變式,使學生感知到1和2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1+2=3;2和1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2+1=3,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算式,但得數(shù)3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現(xiàn)在一共有3人在玩秋千。】

4、回顧小結:回顧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以從分與合的知識角度說到加法,也可以從加法角度回到分與合的知識】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2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3

本冊教學目標,使學生: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理解等式的性質(zhì),會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并解決問題。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shù)的意義,會求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

6.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jīng)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數(shù)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10.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第一單元小數(shù)的乘法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shù)乘、除法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乘、除法筆算和簡單的口算。

2、使學生會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商是小數(shù)的近似值。

3、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乘、除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的簡便計算。

教案

教學內(nèi)容小數(shù)乘以整數(shù)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小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練習,滲透轉(zhuǎn)化思想。

教學重點小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算理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小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積的小數(shù)點位置的方法。

教具準備放大的復習題表格一張(投影)。

教學過程一、引入嘗試:

孩子們喜歡放風箏嗎?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塊去買風箏。

1、小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意義及算理。出示例1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得出:

⑴例1:風箏每個3.5元,買3個風箏多少元?(讓學生獨立試著算一算)

(2)匯報結果:誰來匯報你的結果?你是怎樣想的?(板書學生的匯報。)

用加法計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計算:3.5×3=10.5元理解3種方法,重點研究第三種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義。為什么用3.5×3計算?3.5×3表示什么?

(3個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樣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擴大10倍35角

×3×3

10.5元105角

縮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10.5元

(5)買5個要多少元呢?會用這種方法算嗎?

2、小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象這樣的3.5元的幾倍同學們會算了,那不代表錢數(shù)的0.72×5你們會算嗎?(生試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組討論計算過程。

板書:0.72

×5

3.60

(2)強調(diào)依照整數(shù)乘法用豎式計算。

(3)示范:0.72擴大100倍72

×5×5

3.60360

縮小到它的1/100

(4)回顧對于0.72×5,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使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shù)0.72擴大100倍變成72,被乘數(shù)0.72擴大了100倍,積也隨著擴大了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360再縮小100倍。(提示:小數(shù)末尾的0可以去掉)

(5)專項練習

①下面各數(shù)去掉小數(shù)點有什么變化?

0.343.50.2015.02

②把353縮小10倍是多少?縮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斷

13.5

×2

2.70

(6)小結小數(shù)乘整數(shù)計算方法

計算7×40.7×425×72.5×7

觀察這2組題,想想與整數(shù)乘整數(shù)有什么不同?怎樣計算小數(shù)乘以整數(shù)?

①先把小數(shù)擴大成整數(shù);②按整數(shù)乘法的法則算出積;

③再看被乘數(shù)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

l專項練習練習一4

二、運用

1、填空。

4.5()0.74()

×3×3×2×2

()135()148

2、做一做書p2

三、體驗:(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課題)(2)小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業(yè):練習一1、2、3個人修改

口算:

70×30

45×100

5.6×10

7.3×1000

0.75×10

0.008×100

注意:如果積的末尾有0,要先點上積的小數(shù)點,再把小數(shù)末尾的“0”去掉。

板書設計:小數(shù)乘整數(shù)1

3.5元35角

×3×3

10.5元105角

例2

0.72擴大到它的100倍72

×5×5

3.60360

縮小到它的1/100

教后反思:學生基本能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計算完后小數(shù)點經(jīng)常點錯。下節(jié)課要進行專項練習。

教案

教學內(nèi)容小數(shù)乘小數(shù)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1、掌握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掌握在確定積的小數(shù)位時,位數(shù)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2、比較正確地計算小數(shù)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小數(shù)乘法中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和小數(shù)點的定位,乘得的積小數(shù)位數(shù)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教具準備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學過程一、引入嘗試

1、出示例3圖:孩子們最近我們社區(qū)宣傳欄的玻璃壞了,你能幫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塊玻璃嗎?怎么列式?(板書:0.8×1.2)

2、嘗試計算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小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想想是怎樣算的?

師:是把小數(shù)轉(zhuǎn)化成整數(shù)進行計算的。現(xiàn)在能否還用這個方法來計算1.2×0.8呢?

如果能,應該怎樣做?(指名口答,板書學生的討論結果。)

示范:

1.2擴大到它的10倍12

×0.8擴大到它的10倍×8

0.96縮小到它的1/10096

3、1.2×0.8,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引導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shù)1.2擴大10倍變成12,積就擴大10倍;再把乘數(shù)0.8擴大10倍變成8,積就又擴大10倍,這時的積就擴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96再縮小100倍。

4、觀察一下,例3中因數(shù)與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有什么關系?(因數(shù)的位數(shù)和等于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想一想:6.05×0.82的積中有幾位小數(shù)?6.052×0.82呢?

5、小結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

師:請做下面一組練習(1)練習(先口答下列各式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再計算)(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①你是怎樣算的?(先整數(shù)法則算出積,再給積點上小數(shù)點。)

②怎樣點小數(shù)點?(因數(shù)中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最右邊起,數(shù)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

③計算0.56×0.04時,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那當乘得的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不夠時,怎樣點小數(shù)點?(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shù)點。)通過通過以上的學習,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是怎樣的?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頁上的計算法則,并讓學生打開課本齊讀教材上的法則。(勾畫做記號)

(4)專項練習①判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0.0240.013

×0.14×0.026

9678

2426

0.3360.000338

三、應用

1、在下面各式的積中點上小數(shù)點。

0.586.252.04

×4.2×0.18×28

11650001632

232625408

2436112505712

2、做一做:先判斷積里應該有幾位小數(shù),再計算。

67×0.32.14×6.2

3、P.8頁5題。

先讓學生說求各種商品的價錢需要知道什么?再讓學生口答每種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組獨立列式計算。

四、體驗回憶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yè):P87、9題。P913題。個人修改

口算:

5.2×0.2

7.3×0.01

76×0.03

75×0.05

0.05×6

79.2×0.2

②根據(jù)1056×27=28512,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乘法是本單元的難點,學生在計算時錯誤較多,要繼續(xù)多練,重點練習點小數(shù)點。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4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掌握小數(shù)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和退位的算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shù)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

【能力教學點】培養(yǎng)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進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進位、退位的豎式算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笑笑到郵局寄書給她的好朋友小明。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幅圖,再與同桌說一說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可以提哪些數(shù)學問題?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下面,咱們先來解決“一共花了多少錢?”的問題。

(1)引導學生估算。

師:大家現(xiàn)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約要付多少郵費呢?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2)嘗試解決問題

師:自己在練習本上試著做一做,你是怎樣算出得數(shù)的,把過程寫下來。

(3)交流算法。

A、1元+12元=13元,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是14元4角.

B、1.6元=16角,12.8元=128角,16+128=144角,

C、用豎式:

1.6+12.8

14.4

【設計意圖】先自己思考,經(jīng)歷了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再交流,體現(xiàn)算法的多樣,活躍學生思維。

(4)討論。

提問:用1.6+12.8豎式計算小數(shù)加法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和整數(shù)加法一樣,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總結小數(shù)進位加法的豎式算法,讓學生能掌握算法。

2、嘗試練習

(1)2包的郵費相差多少元?

(學生思考后在作業(yè)本上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計算方法。)

(2)小紅付給阿姨15元,應找回多少元?

①學生思考后在作業(yè)本上試做。

②匯報交流算法。

(3)師:在計算小數(shù)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學生討論交流。)

師小結:和整數(shù)減法一樣,哪一位不夠減,要向前一位借一。

【設計意圖】自主探索小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小結豎式算法,讓學生掌握豎式算法。

3、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小數(shù)加減法和上一節(jié)課學的有什么不同?

師揭示課題,板書:小數(shù)的加減法(進位或退位)

三、鞏固練習。

1、書本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獨立完成其計算,選幾題說說計算的方法。

2、森林醫(yī)生。

說出錯誤的原因,然后將其訂正在旁邊。

3、書本第3、4、5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列出算式并計算。

(3)全班交流,并說說解題的過程。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而且具有層次性。不僅鞏固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新知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寄書——小數(shù)的加減法(進位或退位)

(1)1.6+12.8=14.4(元)(2)12.8-1.6=11.2(元)(3)15-14.4=0.6(元)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shù)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tǒng)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xiàn)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yōu)榱朔奖阍谟嬎愎ぞ叻矫娴奶剿骱团Γ艿綈劭茖W、學科學的教育。

2.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chǎn)實踐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正確使用存儲運算鍵。

【教學策略】

1.計算工具的介紹可以結合第25頁的閱讀材料進行,使學生對計算工具的發(fā)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2.算盤的介紹具有豐富的文化傳統(tǒng)教育因素,學生可事先查閱資料,介紹算盤的發(fā)展過程和曾經(jīng)廣泛使用、對亞洲國家的影響等輝煌歷史。

3.介紹電子計算器時,重點在向?qū)W生介紹常用鍵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時,可利用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在弄清如何計算,和存儲鍵如何使用等重難點時可運用電腦課件進行實際的演示。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上一節(jié)數(shù)學課。同學們都知道,數(shù)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計算工具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查找資料。課一開始即讓學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計算工具,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fā)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shù):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chǎn)生了計數(shù)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shù)?(板書:遠古計數(shù))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shù)。

2.算籌:

師:這種方法只能計數(shù),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計數(shù)級是什么事情,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shù)。這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計數(shù)方法——算籌。(出示課件)

(板書:算籌)

師:介紹算籌:我國古代人用算籌計算。算籌是用271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體白板上展示。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shù)的。有數(shù)位,哪一位表示幾就用小棍來表示。一個豎棍就是1,二個就是2,五個就用一個橫棍來表示……空格表示零。

3.算盤:

師: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jīng)在我國廣泛使用。出示實物。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一檔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為我國古代是15進制。現(xiàn)在是滿十進一。所以算盤后來游船到日本、朝鮮等國。進行了改進。就是老師手里的這個算盤。上面是1顆珠子。一檔表示多少?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shù)目較大和數(shù)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4.計算器:

師:我們現(xiàn)在最常用的計算工具是哪一個?

生:計算器。

師: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生可能回答:菜市場、早市計算菜的價錢。超市計算物品的價錢。……(學生介紹)

師:拿出你手中的計算器,同學們可以互相看一看,你們的計算器各部相同?因為根據(jù)各種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并引起探索的興趣。

5.電子計算機:

師:接下來科技又向前推進,人們又發(fā)明了什么?

生:電腦。微機。

師:電子計算機。(出示課件)

生看課件: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

師: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就等著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xiàn)。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演變史,認識算籌、各種算盤,了解算盤計數(shù),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課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電子計算機,展示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達。并引導學生,科技不會停滯,未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就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發(fā)明。

三、計算器的認識和使用

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使用計算器。拿出你們的計算器。你認識哪些功能鍵?他們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試試,琢磨琢磨。

生摸索,嘗試各個鍵子的作用,發(fā)現(xiàn)了就說出來。

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現(xiàn),引導全體學生學習。跟著老師的指示嘗試。

師:還有date表示日期,老師剛才聽見有的計算器有聲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樂和聲音嗎?自己琢磨琢磨。

師:電腦展示各個功能鍵的名稱。邊出示,邊講解。

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用你手中的計算器進行計算。嘗試一道加法:4468+1792=

生進行操作。然后說出結果,并說明輸入過程。先輸入4468,再輸入加號,輸入1792,再輸入等號。

結果就出現(xiàn)了。(師可用電腦課件實際演示計算過程。)

師:嘗試減法、乘法、除法和小數(shù)計算。32010-8925= 126×39= 312÷8=

6.34-4.7=

生進行操作,輸入數(shù)據(jù),并說出計算結果。

師:計算綜合算式。復習運算順序。當計算6396÷(520-438)時,怎么辦?

生討論方法。可以用紙記錄下來,再接著算。可以……

師:我們來學習存儲運算鍵的使用。M+表示存儲數(shù)據(jù),m-表示刪除數(shù)據(jù),mr表示提取數(shù)據(jù)。我們來嘗試一下。輸入520-438,算出結果,輸入m+進行存儲,然后輸入6396÷,再輸入mr進行提取,輸入等號。

師:重新演示一遍,以鞏固。出示一道題目,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計算,并找一名同學到電腦上來演示。邊演示邊講解過程。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我選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guī)律,尤其是存儲功能鍵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難度。既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tài)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四、練習應用:

師:看來同學們都會使用計算器,那我們就借助計算器來做一個游戲好不好?

1.闖關游戲:

(游戲規(guī)則:1、以小組為單位,共闖兩關,兩關都過即為獲勝。2、每關開始以老師口令為準。)

2.尋找方法速算:

25×4×8= 13897×16×0= 99+199= 155555÷5=

五、拓展延伸: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計算工具,你還想了解哪些有關的知識?課下同學們可以到網(wǎng)頁中繼續(xù)去了解計算器的相關知識。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shù)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m+存儲 m-刪除 mr提取

5.計算機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事物或圖像,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知道幾分之一這樣的數(shù)是分數(shù),并借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

2.使學生記住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的讀、寫幾分之一,并能借助圖形認識比較幾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主動探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重點:認識二分之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難點: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幅圖片。這兒風景怎么樣?

生:很優(yōu)美。

師:有兩個小朋友在這野餐,讓我們看看他們帶了哪些食物?

生:四個蘋果,兩瓶水,一個蛋糕,

師:你認為他們會怎樣分配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兩個蘋果,一瓶水,半塊蛋糕。

師:好,能不能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生:這樣公平。

師:這里我想到了一個數(shù)學問題。你有沒有想到?

師:把這些食品平均分成兩份后,蘋果每份兩個,可以用數(shù)字2來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數(shù)字1來表示;蛋糕每份半個,可以用一個數(shù)字來表示嗎?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師:(師板書:二分之一)這是這個數(shù)的讀法,你知道這個數(shù)怎么寫嗎?

生:1/2。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書的。

師:很不錯的習慣。同學們,你們以前見過這樣的數(shù)嗎?象1/2這樣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分數(shù)。

二、新授

(一)認識1/2

1、師:你們知道分數(shù)是怎么來的嗎?請同學們看投影

2、師:(電腦演示)我們把1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來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

3、師: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半塊蛋糕嗎?(提示:為什么是兩分而不是三分?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兩分”是因為把蛋糕分成了兩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師:其他同學也是這樣想的嗎?很好的想法。下面我們來研究它的寫法。它的寫法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為了講起來方便,人們給這三部分都起了一個名字,它們分別叫分數(shù)線、分母、分子;你知道這三部分分別表示什么嗎?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這個蛋糕分成了兩份,“1”表示其中的這一份。

師:講的真不錯,也只有這樣積極思考才能學得真本事。下面我們放松一下,做幾道簡單的題。

4.練習一:判斷(電腦出示)

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形的1/2嗎?(用手勢表示)

()()

說一說為什么不是?

4.練習二;同學們真聰明。現(xiàn)在王老師要考驗大家是不是心靈又手巧,下面請你們動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出長方形的1/2。

師: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說一說你是做出來的?

(二)認識“1/3”

(電腦顯示)

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電腦演示)。那么這一份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第二份、第三分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寫作:1/3,讀作:三分之一

(三)認識其它分數(shù)

接下來,王老師要看看大家創(chuàng)造力,請你來創(chuàng)造一個分數(shù),并說一說它表示的意思。

小結:像1/2、1/3、1/4、1/8……這樣的數(shù),都是我們的新朋友“分數(shù)”。

(四)分數(shù)大小的比較

1、利用剛才學生創(chuàng)造的1/2,1/4,結合圖形,比較大小;

2、比較1/2,1/8的大小

3、比較1/4,1/8的大小

4、師: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五)練習

師:同學們的表現(xiàn)真不錯,感覺累嗎?想不想試試自己的本領呢?

好,來看第一關(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二關(想想做做第三題)。

三、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王老師與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現(xiàn)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7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切割線定理和割線定理.這些定理和推論不但是本節(jié)的重點、本章的重點,而且還是中考試題的熱點;這些定理和推論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識,主要應用與圓有關的計算和證明.

難點:正確地寫出定理中的等積式.因為圖形中的線段較多,學生容易混淆.

2、教學建議

本節(jié)內(nèi)容需要三個課時.第1課時介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做例1和例2.第2課時介紹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做例3.第3課時是習題課,講例4并做有關的練3.

(1)教師通過教學,組織學生自主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解決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猜想——證明——應用”等學習,教師組織下,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

第1課時:相交弦定理

教學目標 :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并初步會運用它們進行有關的簡單證明和計算;

2.學會作兩條已知線段的比例中項;

3.通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通過推論的推導,向?qū)W生滲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

教學難點 :

在定理的敘述和應用時,學生往往將半徑、直徑跟定理中的線段搞混,從而導致證明中發(fā)生錯誤,因此務必使學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證明過程,了解是哪兩個三角形相似,從而就可以用對應邊成比例的結論直接寫出定理.

教學活動設計

(一)設置學習情境

1、圖形變換:(利用電腦使AB與CD弦變動)

①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A=∠D,∠C=∠B.

②進一步得出:△APC∽△DPB.

.

③如果將圖形做些變換,去掉AC和BD,圖中線段 PA,PB,PC,PO之間的關系會發(fā)生變化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觀察,并回答.

2、證明:

已知:弦AB和CD交于⊙O內(nèi)一點P.

求證:PA·PB=PC·PD.

(A層學生要訓練學生寫出已知、求證、證明;B、C層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完成)

(證明略)

(二)定理及推論

1、相交弦定理: 圓內(nèi)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結合圖形讓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相交弦定理:在⊙O中;弦AB,CD相交于點P,那么PA·PB=PC·PD.

2、從一般到特殊,發(fā)現(xiàn)結論.

對兩條相交弦的位置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使其中一條是直徑,并且它們互 相垂直如圖,AB是直徑,并且AB⊥CD于P.

提問:根據(jù)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結論?

指出:PC2=PA·PB.

請學生用文字語言將這一結論敘述出來,如果敘述不完全、不準確.教師糾正,并板書.

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3、深刻理解推論:由于圓是軸對稱圖形,上述結論又可敘述為:半圓上一點C向直徑AB作垂線,垂足是P,則PC2=PA·PB.

若再連結AC,BC,則在圖中又出現(xiàn)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圖形,于是有:

PC2=PA·PB ;AC2=AP·AB;CB2=BP·AB

(三)應用、反思

例1 已知圓中兩條弦相交,第一條弦被交點分為12厘米和16厘米兩段,第二條弦的長為32厘米,求第二條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段的長.

引導學生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應的解.

例2 已知:線段a,b.

求作:線段c,使c2=ab.

分析:這個作圖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論的形式,因此可引導學生作出以線段a十b為直徑的半圓,仿照推論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線段.

作法:口述作法.

反思:這個作圖是作兩已知線段的比例中項的問題,可以當作基本作圖加以應用.同時可啟發(fā)學生考慮通過其它途徑完成作圖.

練習1 如圖,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

變式練習: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長度皆為整數(shù).那么CD的長度是 多少?

將條件隱化,增加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練習2 如圖,CD是⊙O的直徑,AB⊥CD,垂足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長.

練習3 如圖:在⊙O中,P是弦AB上一點,OP⊥PC,PC 交⊙O于C. 求證:PC2=PA·PB

引導學生分析:由AP·PB,聯(lián)想到相交弦定理,于是想到延長 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據(jù)條件OP⊥PC.易 證得PC=PD問題得證.

(四)小結

知識: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

能力:作圖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想方法:學習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定理直接得到推論的過程)的思想方法.

(五)作業(yè)

教材P132中 9,10;P134中B組4(1).

第2課時 切割線定理

教學目標 :

1.掌握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并初步學會運用它們進行計算和證明;

2.掌握構造相似三角形證明切割線定理的方法與技巧,培養(yǎng)學生從幾何圖形歸納出幾何性質(zhì)的'能力

3.能夠用運動的觀點學習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它是以后學習中經(jīng)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學難點 :

定理的靈活運用以及定理與推論問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難點.

教學活動設計

(一)提出問題

1、引出問題:相交弦定理是兩弦相交于圓內(nèi)一點.如果兩弦延長交于圓外一點P,那么該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四條線段PA,PB,PC,PD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如圖1)

當其中一條割線繞交點旋轉(zhuǎn)到與圓的兩交點重合為一點(如圖2)時,由圓外這點到割線與圓的兩交點的兩條線段長和該點的切線長PA,PB,PT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2、猜想:引導學生猜想出圖中三條線段PT,PA,PB間的關系為PT2=PA·PB.

3、證明:

讓學生根據(jù)圖2寫出已知、求證,并進行分析、證明猜想.

分析:要證PT2=PA·PB, 可以證明,為此可證以 PA·PT為邊的三角形與以PT,BP為邊的三角形相似,于是考慮作輔助線TP,PB.(圖3).容易證明∠PTA=∠B又∠P=∠P,因此△BPT∽△TPA,于是問題可證.

4、引導學生用語言表達上述結論.

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二)切割線定理的推論

1、再提出問題:當PB、PD為兩條割線時,線段PA,PB,PC,PD之間有什么關系?

觀察圖4,提出猜想:PA·PB=PC·PD.

2、組織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

方法一:要證PA·PB=PC·PD,可證此可證以PA,PC為邊的三角形和以PD,PB為邊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慮作輔助線AC,BD,容易證明∠PAC=∠D,∠P=∠P,因此△PAC∽△PDB. (如圖4)

方法二:要證,還可考慮證明以PA,PD為邊的三角形和以PC、PB為邊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慮作輔助線AD、CB.容易證明∠B=∠D,又∠P=∠P. 因此△PAD∽△PCB.(如圖5)

方法三:引導學生再次觀察圖2,立即會發(fā)現(xiàn).PT2=PA·PB,同時PT2=PC·PD,于是可以得出PA·PB=PC·PD.PA·PB=PC·PD

推論: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也叫做割線定理)

(三)初步應用

例1 已知:如圖6,⊙O的割線PAB交⊙O于點A和B,PA=6厘米,AB=8厘米, PO=10.9厘米,求⊙O的半徑.

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線也不是割線,故須將PO延長交⊙O于D,構成了圓的一條割線,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徑,于是運用切割線定理的推論,問題得解.

(解略)教師示范解題.

例2 已知如圖7,線段AB和⊙O交于點C,D,AC=BD,AE,BF分別切⊙O于點E,F(xiàn),

求證:AE=BF.

分析:要證明的兩條線段AE,BF均與⊙O相切,且從A、B 兩點出發(fā)引的割線ACD和BDC在同一直線上,且AC=BD,AD=BC. 因此它們的積相等,問題得證.

學生自主完成,教師隨時糾正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如AE2=AC·CD和BF2=BD·DC等.

鞏固練習:P128練習1、2題

(四)小結

知識:切割線定理及推論;

能力:結合具體圖形時,應能寫出正確的等積式;

方法:在證明切割線定理和推論時,所用的構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十分重要,應注意很好地掌握.

(五)作業(yè) 教材P132中,11、12題.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解比例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nèi)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

學過的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一)解下列簡易方程,并口述過程.

2 =8×9

(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三)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四)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其他等式.

3∶8=15∶40

二、新授教學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義.

1.將上述兩題中的任意一項用 來代替(可任意改換一項),討論:如果已知任何三項,可不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說明理由.

2.學生交流

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把它改寫成內(nèi)項積等于外項積的形式,通過解已學過的方程,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

3.教師明確: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二)教學例2.

例2.解比例 3∶8=15∶

1.討論:如何把這個比例式變?yōu)橐褜W過的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數(shù)的解.

2.組織學生交流并明確.

(1)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可以把比例改寫為:3 =8×15.

(2)改寫時,含有未知項的積一般要寫在等號的左邊,再根據(jù)以前學過的解簡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規(guī)范并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解:3=8×15

=40

(三)教學例3

例3.解比例

1.組織學生獨立解答.

2.學生匯報

3.練習:解下面的比例.

= ∶ =∶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將比例式轉(zhuǎn)化成已學過的簡易方程),然后再解簡易方程即可.

四、鞏固練習

(一)解下面的比例.

1. 2. 3.

(二)根據(jù)下面的條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與 的比.

2. 和 的比等于 和 的比.

3.等號左端的比是1.5∶ ,等號右端比的前項和后項分別是3.6和4.8.

五、布置作業(yè)

(一)解比例.

= = ∶ =3∶12

(二)商店有一種衣服,售價是24元,比原來定價便宜25%.現(xiàn)在售價比原來定價便宜多少元?

(三)一個梯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答)

六、板書設計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稅的含義.

2.理解算理,使學生學會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銀行存錢的本領.

教學重點

1.儲蓄知識相關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計算.

教學難點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過年開心嗎?過年時最開心的事是什么?你們是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呢?

教師:壓歲錢除了一部分消費外,剩下的存入銀行,這樣做利國利民.

二、新授教學

(一)建立相關儲蓄知識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稅的概念.

(1)教師提問:哪位同學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

(2)教師板書:

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單.

(1)仔細觀察,從這張存單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銀行應付我多少利息?應如何計算?

3.出示二年期存單.

(1)這張存單和第一張有什么不同之處?

(2)你有什么疑問?(利率為什么不一樣?)

教師總結:存期越長,國家就可以利用它進行更長期的投資,從而獲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國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發(fā)現(xiàn)表頭寫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結合表里的數(shù)據(jù)給同學們解釋一下嗎?

(2)小組匯報.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關計算

張華把4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時張華可得稅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幫助張華填寫存單.

2.到期后,取錢時能都拿到嗎?為什么?

教師介紹:自1999年11月1日起,為了平衡收入,幫助低收入者和下崗職工,國家開始征收利息稅,利率為20%.(進行稅收教育)

3.算一算應繳多少稅?

4.實際,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錢?

(三)總結

請你說一說如何計算“利息”?

三、課堂練習

1.小華今年1月1日把積攢的零用錢500元存入銀行,定期一年.準備到期后把利息

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qū)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計算,到明年1月1日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趙華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銀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計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時,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稅后利息共多少元錢?下列列式正確的是:

(1)800×11.7%

(2)800×11.7%×2

(3)800×(1+11.7%)

(4)800+800×11.7%×2×(1-20%)

3.王老師兩年前把800元錢存入銀行,到期后共取出987.2元.問兩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四、鞏固提高

(一)填寫一張存款單.

1.預測你今年將得到多少壓歲錢?你將如何處理?

2.以小組為單位,填寫一張存單,并算一算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錢?

(二)都存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連本帶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二年定期.到期后,甲、乙兩人各說自己取回的本息多.你認為誰取回的`本息多?為什么?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

1.小華20__年1月1日把積攢的2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一年.準備到期后把稅后利息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qū)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2.25%計算,到期時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六年級一班20__年1月1日在銀行存了活期儲蓄280元,如果年利率是0.99%,存滿半年時,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多少元?

3.王洪買了1500元的國家建設債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時他可以獲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七、板書設計

百分數(shù)的應用

本金利息利息稅利國利民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探究活動

購物方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見的優(yōu)惠措施,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案與策略.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滲透事物是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使學生能夠辯證、發(fā)展、全面地對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現(xiàn)價:10.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現(xiàn)價:10.00元

C套餐原價:15.00元現(xiàn)價:10.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現(xiàn)價:10.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現(xiàn)價:10.0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現(xiàn)價:10.00元

學生討論:如果你買,你選哪一套?

2.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現(xiàn)價:12.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現(xiàn)價:10.78元

C套餐原價:15.00元現(xiàn)價:12.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現(xiàn)價:12.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現(xiàn)價:13.5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現(xiàn)價:12.24元

學生討論:現(xiàn)在買哪一套最合算呢?

3.教師出示價格表

每套18.00元,冰淇淋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二周:降價20%;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三周:買5套以上打七折;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學生討論:

(1)你準備在哪一周買

(2)你打算怎么買?

(3)你設計方案的優(yōu)點是什么?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領會左右的意義.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通過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認識左右

(一)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左右嗎?哪是左,哪是右?

1.學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寫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課題:你們說的真好,說明你們對左右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左右.

教師板書:左右

(二)在游戲中初步認識左右

教師:我們來一起做個游戲好不好?

1.游戲(師說生做)

(1)請舉起你的.左手,右手……

(2)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舉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請你們看一看挨著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教師提問:不知你們看出沒有,這個同學怎么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呢?

二、活動二:動手擺(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學要去看電影,他們準備帶上一些水果,我們快看看他們都帶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擺整齊.(小組拿出水果圖片)

(二)老師說,小組合作擺.

1.中間擺一個梨,梨的左邊擺一個蘋果,梨的右邊擺一個草莓,在這三個水果的最右邊擺一根香蕉.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1

2.桃子擺在從左數(shù)的第二個.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2

(2)觀察這五個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擺在梨的左邊(體驗不同的擺法)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3

(2)出示圖片:水果圖片4

(3)出示圖片:水果圖片5

4.討論:為什么這三種擺法都對?

(三)練習

1.教師:觀察你座位的左邊都有誰?右邊都有誰?

2.自由活動

還有一塊餅干,請你們把餅干擺個位置,擺好后說一說餅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動三:在生活中進一步認識左右,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一)出示圖片:找朋友

1.教師:我們幫同學們整理好水果,準備出發(fā)了,可是一檢查還少小明沒有來,于是

就派小剛去請,但小剛卻忘記小明家是幾號房間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樓的左邊,我們快幫助小剛找一找吧!

2.集體反饋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左右,下面我們做個游戲好嗎?

(2)拍手游戲

小組兩人相對,用自己的右手拍對方同學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對方同學的左手.

(3)提出問題:通過剛才的游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做一做,動動腦

(1)教師:認識左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實際問題.

(2)出示圖片:練習3

(3)小結: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作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

下樓時,都要向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圖片:練習4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40分鐘,你們喜歡這節(jié)課嗎?在我們的生活中,認識左右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就讓我們在生活中去體會吧!

探究活動

拍手游戲

游戲目的

1.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前、后、左、右、上、下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反應能力.

游戲歌詞

冰板、冰板,冰冰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骨碌骨碌錘,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一個還剩三,看誰能得大紅花.

游戲過程

1.教師介紹拍手游戲的歌詞,并教會學生.

2.要求學生根據(jù)歌詞加上手上的動作.

3.學生以兩人為一小組,分組進行表演.

4.選出最好的一組作為班級課間休息的游戲.

聽反話

游戲目的

1.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領會左右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游戲規(guī)則

1.學生要根據(jù)教師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動作.

2.做錯動作的學生要為其他學生表演節(jié)目.

游戲過程

1.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縱隊),面向教師站好.

2.教師發(fā)出口令,學生做出相反動作.如:教師說:“向左看”,學生就把頭轉(zhuǎn)向右邊;教師說:“向前一步”,學生就向后一步;教師說:“摸左耳”,學生就摸自己的右耳.

游戲說明

1.這個游戲可以在教室中進行,也可以在操場上進行.

2.在操場上活動時,可以增加一些內(nèi)容.比如“向上跳”“向前跑”“蹲下”等等.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1

一、教學內(nèi)容:

課本105頁-106頁的內(nèi)容及相應練習。

二、教學目標:

教養(yǎng)目標:使學生通過實例,根據(jù)運算的意義,掌握兩個相同字母相加減的運算;學會解帶有兩個相同字母的方程,為用方程解應用題打下基礎。

教育目標:通過學習,從而擁有熱愛科學,不畏困難、學好基礎知識的精神。

發(fā)展目標:學會在討論和交流中探究掌握知識,學會初步的集合、對應等數(shù)學思想。

三、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重點:借助插圖,從直觀上理解ax±bx=(a±b)x的計算方法及方程的解法。

難點:熟練計算ax±bx,尤其是當b=1時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情景:2003年10月15,中國航天飛行第一人楊利偉帶來了成功回歸的信息,你的心情怎么樣?你也想到太空去看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出發(fā)到太空遨游!

1、出示:一個工地用汽車運土,每輛車運5噸,一天上午運4車,下午運3車,這一天共運土多少噸?

分析題意,學生解答后出示兩種解法:5×(4+3)5×4+5×3

2、導入新課。

情景:飛船升空,布置任務1。

出示學習目標1:學習用含有兩個相同的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數(shù)量關系及解簡易方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出示例5改編題:本次任務需要用太空車運送外星泥土,每輛車運x噸,一天上午運4車,下午運3車,這一天共運土多少噸?

(1)小組合作交流:(出示討論提綱)

A、每車運土x噸,怎樣求上午運土多少噸?下午運土多少噸?

B、怎樣求運土的總噸數(shù)?還可以怎樣求?

課件出示:4x+3x(4+3)x

個別提問:為什么可以列出(4+3)x?先求4+3,求出什么?

(2)4x+3x和(4+3)x有什么關系?這實際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4x表示幾個x,3x表示幾個x?(4+3)x實際就是幾個x?所以這個式子的結果就是7x。

(3)想一想,如果把問題改成上午比下午多運多少噸?應怎樣列式?

同位討論:4x-3x的結果是多少,為什么?1x通常怎樣表示?

(4)師小結:當碰到有兩個相同字母的式子,我們可以根據(jù)乘法分配律把公因數(shù)提取,并把不是公因數(shù)的數(shù)字相加減,從而算出結果。

(5)完成105頁做一做。

3、教學例6。

情景:出示任務2。出示例6。

(1)小組討論:這是個含有兩個相同字母的方程。第一步你你該怎樣解答?

(2)你能把它轉(zhuǎn)化為簡單的方程嗎?

(3)學生發(fā)表意見后板書解題過程,提醒學生注意格式,全班口頭檢驗。

(4)完成106頁做一做。

(5)小結:解帶有兩個相同字母的方程,我們可以根據(jù)乘法分配律,將相同因數(shù)提取,不同因數(shù)相加減,從而轉(zhuǎn)化成最簡單的方程解答。

(6)反饋練習:判斷題:b+0.1b=0.1b嗎?5x-x=5嗎?

三、鞏固練習。

情景:看到同伴被外星人抓去,你能闖三關把他們救出來嗎?

練習1:書本第107頁第3題。

練習2:書本第107頁第4題。

讀題,分析題意:

成人有多少人?(x人)兒童有多少個x個人?共80人是什么意思?

練習3:書本第108頁第6題(2)

題目要求列方程解答,第一步要先怎樣做?解設什么是x?

四、小組競賽。

情景:你們所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真讓我佩服,歡迎地球的朋友們一起來探索宇宙的奧秘,宇宙中含有無數(shù)美麗的恒星,如果誰最快能幫助我解決下面的題目,我就把其中的一顆星星送給你們,努力呀!

1、小組合作完成書本108頁第7題,先思考應怎樣做?讓最快想到方法的同學先講講解題方法。最快完成的同學切換成投影方式獎星星。

2、小組合作完成108頁第10題。把答案貼到展示板上,如時間不夠可下課時讓同學自己評評哪一組的方程列得快、列得好。能答對的小組老師也每人送他一顆星星。

五、總結。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利用方程來解決什么問題呢?

2、你為什么能看到這美好的太空畫面,如果人類科技落后,能看到嗎?你知道嗎,數(shù)學中的方程是解決科學難題的基本工具,你想把這工具掌握在手里嗎?希望同學們在五彩繽紛的未來中能親眼看到真正的太空,到時候再給虞老師講講你的感受,可以嗎?有信心嗎?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2

一、古語雞兔同籠題,揭示課題。

1、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生模仿古人讀題,說說自己的理解。

2、揭示課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簡化雞兔同籠。

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shù),有8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2、探究方法

(1)列表法

雞876543210兔012345678

(2)畫圖假設

用圓圈來表示雞兔的頭。那么,不管雞兔具體有幾只,我們首先要畫幾個圓圈?

現(xiàn)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說說看,接下來該怎么辦了?

師根據(jù)學生的述說添畫腳,并適時地提問、板書:

少了幾只腳?

2只2只地添,得添幾個這樣的2只?

94-70=24

24÷2=12

35-12=23

小結:看來,畫圖確實挺形象、直觀的,同學們也容易理解。

三、推廣應用,形成技能

“雞兔同籠”問題不僅在中國非常有名,還流傳到許多其他的國家。比方說

我們的鄰國日本,有一種“龜鶴算”的數(shù)學問題,就是從“雞兔同籠”演變過去的。

出示:有龜和鶴共40只,龜?shù)耐群旺Q的腿共有112條。龜、鶴各有幾只?

師:請你們用今天這節(jié)課學到的方法來解決這道題。

四、全總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shù)學名題。其實,像“雞兔同籠”這樣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在中國古代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了解這方面的資料,我想,對你們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本節(jié)亮點:

1、本節(jié)課,楊老師主要介紹的是”表格法“和”畫圖假設法“,讓學生一一列舉出來或者畫圖,化抽象為具體。

2、楊老師在處理”畫圖假設法“中,借助畫圖,把每一步列式所求的什么,引導學生說清楚。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乘法的具體含義,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2、讓學生對具體情境進行觀察、理解和思考,進而培養(yǎng)他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會用乘法表示的簡便性,從而喜歡數(shù)學的運算符號和表示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乘法的含義,學會用乘法算式解答問題。

難點:理解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質(zhì)疑。

幻燈片出示果子圖,問5盤果子你會算嗎?學生口答出示加法算式。10盤呢?15盤呢?讓學生在列加法算式的過程中感到麻煩,引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用乘法計算。

2、激趣。

教師由“星期天兒童樂園里的小朋友真多”這一話題引入情境,然后出示主題圖中的各部分內(nèi)容。

3、發(fā)問:引導學生就以上畫面提出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我們可以以這幾個問題為重點:有多少人乘坐飛機?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劃船的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幻燈片出示主題情境圖。

1、活動一。

展示學生所提問題“有多少人乘坐飛機?”

(1)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各自列出算式向教師匯報。

(2)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2+2+2+2=8(人)。

(3)教師指出:4個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隨后板書:2×4=8(人)。

(4)同桌商量:上面的乘法算式中的“2、4、8”各表示什么?(2表示每架飛機上坐了2人,4表示有4架飛機,8表示一共坐了8人,算式的意思是4個2相加得8。)

(5)由學生發(fā)現(xiàn)或教師點撥第二種列式方法,引導學生說說該算式的含義。(也表示4個2相加得8。)

(6)依次出示乘法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稱。

2×4=8(人)

┋┋┋┋

乘數(shù)乘號乘數(shù)積

(7)讓學生說第2個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稱,并自由舉例。

(8)學習乘法算式的讀法。(猜讀、練讀。)

2、活動二。

展示學生所提問題二: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1)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

(2)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想法。

(3)各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情況。

(4)伴隨學生的匯報,教師板書相應的加法,乘法算式。

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

(5)師生質(zhì)疑、互動研究。6是從哪來的?(有6節(jié)車廂,有6個4人。)4×6表示什么意思?6×4呢?(都表示6個4相加)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表示6個4相加,結果都是24;乘法比較簡便。)

(6)在小組內(nèi)說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活動三。

展示學生所提出問題之三:劃船的有多少人?

(1)學生嘗試獨立列式,由于初次學寫乘法算式,教師應注意巡視指導。

(2)學生展示算式并說明列式理由。

(3)教師應引導學生并全面講解:算式的意義、兩個“3”的不同意義、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算式的讀寫法等。

4、活動四。

出示“連椅畫面”。

(1)提出挑戰(zhàn)性問題:連椅上坐著多少人?能用乘法解答嗎?

(2)學生觀察、思考,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

(3)統(tǒng)一認識:連椅上的人數(shù)只能用加法求出,而不能用乘法求出。因為每個連椅的人數(shù)不一樣多。

(4)課件動態(tài)演示:前面連椅上的小男孩走到后面,與右邊連椅上的小女孩坐在一起。讓學生列式解答。

三、鞏固應用。

完成試一試中的第1、2題。(獨立讀題,列式計算,交流匯報,訂正答案。)

四、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談收獲或體會。

五、完成其他練習題。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4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6頁例1例2,做一做。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秘密,能夠?qū)σ恍┯幸?guī)律的數(shù)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懂得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shù)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利用計算器計算:

386+179=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顯示結果565。)

試試ce鍵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試試看:

26×39=312÷8=

l.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數(shù),別摁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計算。

54+46=60×2=

198÷49=50+30=

38×79=201+99=

計算后說一說你怎么算的這么快?(并不是任何時候用計算器計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簡算的題目,就不需要使用計算器了。)

3.做一做練習。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觀察發(fā)現(xiàn)

1.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

9999×1=9999×2=9999×3=9999×4=

說說你為什么做的又對又快。

觀察上面的算式和結果,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生暢所欲言。

師:根據(jù)你們的發(fā)現(xiàn)大膽猜測,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答案嗎?

9999×5=9999×7=9999×9=

師總結:碰到9999乘9以內(nèi)的自然數(shù)(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shù),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shù)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shù)都是9。

三、練習

做一做。練習30頁的第11、12題。

第11題用比賽的方式進行,以鞏固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

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5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83頁例2及“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4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分數(shù)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

2.在運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從而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學會用分數(shù)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對策:

借助畫線段圖和分析數(shù)量關系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要積極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真正理解數(shù)量關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及補充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下列各題。

4/15+7/151/2-1/35/9×3/52÷1/21/4÷4

18÷1/218×1/20÷2/51-3/41÷4/7

21×3/710/7÷1521÷3/71/2×1/35/6×36

進行口算,學生將得數(shù)寫本子上,時間到后統(tǒng)計完成的題目數(shù)量及正確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數(shù)占全班人數(shù)的2/5,那么女生人數(shù)占全班的()。

(2)一本故事書已看了2/7,還剩全書的()。

(3)一根繩子長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

指名學生口答得數(shù)并分析每一題的數(shù)量關系。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2。

出示例題:嶺南小學六年級有45個同學參加學校運動會,其中男運動員占5/9。女運動員有多少人?

(1)學生讀題,提問: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指名學生回答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提問:根據(jù)“男運動員占5/9”這個信息你還知道了什么?(把45個同學看作單位“1”、女運動員占總人數(shù)的4/9)為了清楚地表示男、女運動員和總人數(shù)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借助畫線段圖來分析。你能在線段圖上分別表示出男、女運動員所占的部分嗎?

(3)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完整的線段圖。

(4)提問:要求女運動員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學生獨立思考后列式計算)

(5)探討方法。

指名學生交流自己的解題方法:

方法一:根據(jù)男運動員占5/9,先算出男運動員的人數(shù),再算女運動員人數(shù),列式:45-45×5/9

方法二:根據(jù)男運動員占5/9可以知道女運動員占總人數(shù)的4/9,最后求女運動員人數(shù)。列式為:45×(1-5/9)。

追問: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結:剛才兩種不同的解題思路中,都把哪個數(shù)量看做單位“1”,第一種方法先求出男運動員人數(shù),再用總人數(shù)減去男運動員人數(shù)求出女運動員人數(shù);而第二種方法先求出女運動員占總人數(shù)的幾分之幾,再用乘法求出女運動員的人數(shù)。不管哪種方法都要兩步計算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題目比以前復雜一些,所以今天我們研究的是稍復雜的分數(shù)乘法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2.“練一練”。

(1)學生讀題后可以先找出關鍵句分析數(shù)量關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間說說解題思路,再請幾位學生全班交流,教師及時評價。

三、鞏固練習

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下列各題。

1.某糧庫原來有大米1500袋,運走3/5,還剩多少袋?

2.少先隊員一共采集標本168件,其中5/8是植物標本,其余是昆蟲標本。昆蟲標本有多少件?

3.張大伯有一塊長方形菜地,長30米,寬20米。這塊地的7/12種茄子,其余種番茄。番茄種了多少平方米?

學生認真讀題后獨立列式解答,講評時重點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還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思考后解答,講評時將這三小題進行比較,比較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以及解題思路。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在解題時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課內(nèi)作業(yè):完成練習十六第1-4題。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6

旋轉(zhuǎn)與平移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經(jīng)歷認識旋轉(zhuǎn)、平移現(xiàn)象的過程。

2、結合實例,初步感知旋轉(zhuǎn)、平移現(xiàn)象。在對物體旋轉(zhuǎn)、平移運動探索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旋轉(zhuǎn)、平移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認識旋轉(zhuǎn)現(xiàn)象。

(一)做風車:

1、指導學生動手用正方形彩紙做風車。

2、讓學生將自己親手制作的風車玩一玩。觀察風車轉(zhuǎn)動的情形,說說風車轉(zhuǎn)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在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使學生了解風車是繞一個點或一個軸轉(zhuǎn)動的,說明風車的轉(zhuǎn)動就是旋轉(zhuǎn)。

(二)說一說:

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可直接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旋轉(zhuǎn)現(xiàn)象。

二、認識平移現(xiàn)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師的帶領下,師生共同操作。

2、讓學生交流自己取書、推書的動作。

3、討論:

取書、推書的動作以及書的移動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了解書是沿一個方向做平移運動。

(二)說一說:

1、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事例,說出平移現(xiàn)象。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

三、練一練:

第1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做平移、旋轉(zhuǎn)動作。

第2題:給學生充分的觀察、交流空間。

第3題:先讓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先讓學生指出事物的運動情況,再說出哪些是平移現(xiàn)象,哪些是旋轉(zhuǎn)現(xiàn)象。重點了解學生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的情況。

四、作業(yè):課本第4頁的第4題。

教學隨筆: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7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能夠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投資意識和節(jié)約愛儲蓄的好習慣。

內(nèi)容分析1、重點:使學生明確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難點: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會利用利息計算公式解答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1、學生上網(wǎng)去查尋或向父母了解有關的儲蓄知識;

2、銀行定期存款憑條;3、教學課件。

教學策略質(zhì)疑解疑,合作探究,學會搜集整理資料

教學模式導入依提綱自學小組交流自學體會師生補充說明

教學程序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爸爸媽媽每個月的工資都做什么用了嗎?剩下的暫時不用的錢呢?把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那么怎樣計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問題。(板書課題:利息)學生自由談。檢查學生課前的調(diào)查情況。

二、自學教材領悟新知

三、小組討論解決疑難

四、排疑解難學后測查

A:排疑解難師:下面請同學們依據(jù)自學提綱,獨立自學教材38——39頁的內(nèi)容。屏幕顯示自學提綱:1、存款的意義2、存款的種類和形式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義4、存款的利息計算公式5、小麗整存整取的年利率為2.25%,年利率2.25%的含義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決定的?教師巡回指導,并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把重點的地方畫下來。師:大家在自學過程中都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也可能會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依據(jù)自學提綱把自己自學所獲得的知識及遇到的問題帶到小組進行交流,討論解決。若還不能解決的問題請暫時保留。(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傾聽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及解決辦法。理解有誤的與同學們商討解決。使學生從悟中學。)針對學生在自學中、小組討論中遇到的疑難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師生共學生自己讀書。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學生畫。小組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學生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會讀書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鍛煉學生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鍛煉學生通過自己查找

B:屏幕出示:C:認識存款憑條,填寫定期存款憑條。D:匯報上網(wǎng)查詢到的相關資料。五、加強反饋鞏固新知六、總結深入強化新知七、課后作業(yè):同商量,研究解決。(也可利用學生上網(wǎng)查找的資料來共同解決)師:下面老師想檢查一下大家的自學情況,看屏幕小紅1999年10月1日在銀行定期存了200元錢,如果存整存整取二年期的年利率是7.92%,到_年10月1日小紅一共能得到多少元?(讀題,給學生思考時間,誰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學生上前板演,其他人在練習本做)1、拿出存款憑條,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指導學生填寫并算出你將獲得的利息。(選幾個放展示臺展示)師:你還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識或常識?1、基本練:選擇題(略)2、提高練:應用題(略)3、思考題(略)依自學提綱進行總結復習,說說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略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自己做。學生觀察。學生自己填。匯報搜集到的資料。學生自由說。資料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測自學情況。鍛煉學生把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鍛煉學生的社會調(diào)查能力。

板書設計:百分數(shù)的應用——利息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200×7.92%×2×(1-20%)+200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模板范文篇18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熟記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秒的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進一步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從一分一秒做起。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秒及秒與分的進率。

教學用具

演示用的實物鐘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答。

(1)分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走一圈呢?

(2)時針從上一個數(shù)字走到下一個數(shù)字是多少時間?

(3)1時等于多少分?

2.說出下面鐘面上的時刻,并寫出來。

二、揭示課題

計算很短的時間,如運動會60米、100米比賽所用的時間,做20道口算題所用的時間等,一般不用時和分計時,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秒的認識”。

三、教學新課

1.認識時間單位“秒”。

出示帶有秒針的實物鐘,讓學生觀察后提問:鐘面上有幾根針?哪一根針走得最快?

指出:這根最長最細走得最快的針叫做“秒針”。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秒。我們平時聽到的“嘀嗒”、“嘀嗒”的聲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認識分與秒的進率。

教師把分針和秒針都撥在12上,然后慢慢地撥動秒針走一圈,讓學生觀察分針走了幾個小格。

提問:(1)秒針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幾小格?是多少分?

(3)那么1分是多少秒?

板書:1分=60秒

3.體驗1秒時間有多長。

(1)教師報秒數(shù),讓學生從1寫到10,看需要用幾秒鐘?

(2)你呼吸一次,用幾秒?

四、鞏固練習

1.填空。

(1)鐘面上有()個數(shù),有()根針,比較短的針叫()針,比較長的針叫()針,又細又長的針叫()針。

(2)鐘面上有()個大格,有()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小時,分針走1小格是()分。

(3)60分=()時60秒=()分

2.練習教材第72頁下面的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教師在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回顧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

1.到目前為止,我們一共認識了三個時間單位,那就是時、分、秒。

2.時、分、秒間的關系是:1時=60分,1分=60秒。

3.時間正是一秒一秒地積累起來的,因此,同學們從小就要珍惜時間,要從珍惜一分一秒開始。

六、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九第5、6、7題。

七、思考練習

練習十九第9題。

676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英砂矿石色选机_履带辣椒色选机_X光异物检测机-合肥幼狮光电科技 | 周口风机|周风风机|河南省周口通用风机厂 | 合肥花魁情感婚姻咨询中心_挽回爱情_修复婚姻_恋爱指南 | 综合管廊模具_生态,阶梯护坡模具_检查井模具制造-致宏模具厂家 | 一体化隔油提升设备-餐饮油水分离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隔油池-盐城金球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517瓜水果特产网|一个专注特产好物的网站 | 污水/卧式/潜水/钻井/矿用/大型/小型/泥浆泵,价格,参数,型号,厂家 - 安平县鼎千泵业制造厂 | 东莞海恒试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除甲醛公司-甲醛检测治理-杭州创绿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室内空气净化十大品牌 | 安徽净化工程设计_无尘净化车间工程_合肥净化实验室_安徽创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塑料熔指仪-塑料熔融指数仪-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广东宏拓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东莞市超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系列直插/贴片铝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电容器 | 广州展览制作|展台制作工厂|展览设计制作|展览展示制作|搭建制作公司 | 爱佩恒温恒湿测试箱|高低温实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您身边的模拟环境试验设备技术专家-合作热线:400-6727-800-广东爱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糖衣机,除尘式糖衣机,全自动糖衣机,泰州市长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体感VRAR全息沉浸式3D投影多媒体展厅展会游戏互动-万展互动 | HV全空气系统_杭州暖通公司—杭州斯培尔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 济南画室培训-美术高考培训-山东艺霖艺术培训画室 | 臭氧发生器_臭氧消毒机 - 【同林品牌 实力厂家】 | 山东石英砂过滤器,除氟过滤器「价格低」-淄博胜达水处理 | 除甲醛公司-甲醛检测-广西雅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双相钢_双相不锈钢_双相钢圆钢棒_双相不锈钢报价「海新双相钢」 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_dxa骨密度仪_双能x线骨密度仪_品牌厂家【品源医疗】 | 岛津二手液相色谱仪,岛津10A液相,安捷伦二手液相,安捷伦1100液相-杭州森尼欧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翰香原枣子坊加盟费多少钱-正宗枣核糕配方培训利润高飘香 | 网站建设-高端品牌网站设计制作一站式定制_杭州APP/微信小程序开发运营-鼎易科技 | 上海盐水喷雾试验机_两厢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巨怡环试 | VOC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气体报警器-气体检测仪厂家-深恒安科技有限公司 | 矿用履带式平板车|探水钻机|气动架柱式钻机|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履带式钻机-启睿探水钻机厂家 | 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 卫生纸复卷机|抽纸机|卫生纸加工设备|做卫生纸机器|小型卫生纸加工需要什么设备|卫生纸机器设备多少钱一台|许昌恒源纸品机械有限公司 | 搪瓷反应釜厂家,淄博搪瓷反应釜-淄博卓耀 | 预制围墙_工程预制围墙_天津市瑞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led太阳能路灯厂家价格_风光互补庭院灯_农村市政工程路灯-中山华可路灯品牌 | 江苏皓越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玻璃安装_济南玻璃门_济南感应门_济南玻璃隔断_济南玻璃门维修_济南镜片安装_济南肯德基门_济南高隔间-济南凯轩鹏宇玻璃有限公司 | 净水器代理,净水器招商,净水器加盟-FineSky德国法兹全屋净水 | 双齿辊破碎机-大型狼牙破碎机视频-对辊破碎机价格/型号图片-金联机械设备生产厂家 | 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 提供行业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投资咨询 市场调研服务 | 光泽度计_测量显微镜_苏州压力仪_苏州扭力板手维修-苏州日升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黄页88网】-B2B电子商务平台,b2b平台免费发布信息网 | 转子泵_凸轮泵_凸轮转子泵厂家-青岛罗德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双吸泵,双吸泵厂家,OS双吸泵-山东博二泵业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