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游戲反思教案
幼兒園大班游戲反思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提高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激發(fā)幼兒動手興趣。
2、發(fā)展思維靈活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紅色翻繩同人數(shù)、各色翻繩若干、音樂伴奏《十個朋友出來走》《轉(zhuǎn)動手腕真靈巧》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準備活動:音樂伴奏下手指、手腕操《十個朋友出來走》
2、復習翻繩基本形:
師:小朋友,咱們學過那些基本形
幼:中指基本形、食指基本形、手腕基本形
師:請小朋友自己練習一下,看誰翻得快又好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二、基本部分:學習翻繩花樣《大紅棗》
1、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翻一個新的花樣,請你們看它像什么。
教師演示花樣。
師:它像什么?
幼:大皮球、硬幣、橘子、太陽……紅棗……
師:真像一顆大紅棗。那我們就叫它大紅棗吧。咱們一起學翻好嗎?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
A、雙手手腕撐繩,手心向外,像兩只老虎張開大嘴。
B、咬住兩根繩往上翻。
C、兩條虎尾壓一根繩挑一根繩。
D、中指互串橫于手掌下方的繩。
E、松開雙手大拇指、小拇指的繩,整理一下,變成紅棗
3、帶領(lǐng)幼兒分步操作:
4、幼兒自己練習翻花樣,教師重點指導。
5、師:小朋友,你們還會翻那些花樣。
幼:菊花、降落傘、大碗、貓耳朵、喇叭花……
師:那咱們開個翻繩花樣展示會。幼兒邊翻花樣邊展示。
三、結(jié)束部分:
1、師:利用翻繩,還可以做哪些游戲?
幼:用翻繩擺畫,擺數(shù)字,擺拼音。
師:請小朋友自選伙伴,拼擺畫面。
幼兒分組活動。
2、音樂伴隨下活動《轉(zhuǎn)動手腕真靈巧》,整理活動材料。
活動反思:
此活動,充分發(fā)揮幼兒易模仿、好動手的年齡特點,在操作過程中,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記憶、觀察能力,提高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一根小小的翻繩,成為孩子們手中的法寶,變換出豐富多彩的圖案,編制出幼兒的夢想。
幼兒園大班游戲反思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能在高25cm,寬15cm的平衡木上走。
2.通過有趣的情境,感受體育游戲的快樂。
3.逐步養(yǎng)成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zhì)。
活動準備:
平衡木,大積木若干,洋娃娃一個,小熊頭飾一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訴幼兒"洋娃娃有許多好朋友,都是可愛的小熊,你們想不想來做她的小熊朋友啊?"(2)放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師拿著洋娃娃,幼兒隨著音樂,圍在老師身邊自由地跳一跳。
2.游戲活動-小熊過橋。
(1)介紹游戲內(nèi)容:這里有一座小橋,河對岸住著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須從橋上走過去,你們瞧,小熊是怎樣過橋的教師戴上頭飾邊念兒歌,邊走過平衡木。教師對小朋友說:你們敢過這個小橋嗎?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排隊一個跟著一個過平衡木,教師站在一旁觀察。
(3)討論:你是怎么走的?小結(jié):兩臂側(cè)平舉,眼睛看前面。
(4)幼兒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師站在一旁重點幫助個別較膽小的幼兒。
(5)幼兒多次練習走平衡木過小橋。
3.放松活動。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在河對岸,與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圓圈舞。
評價:表揚大膽走過小橋、身體不搖晃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游戲反思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本事,學會躲閃。
2、培養(yǎng)幼兒合作本事
【活動預備】
1、小魚頭飾若干,魚網(wǎng)頭飾兩個。
2、用一個呼啦圈放到地上做小桶。
3、音樂CD《很多小魚游來了》
【活動玩法】
一、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部份,兩個幼兒做魚網(wǎng),其余的幼兒做成群結(jié)隊的小魚。做網(wǎng)的兩名幼兒雙手相握,舉過頭頂,然后分開成魚網(wǎng)狀,做小魚的幼兒排成一字隊形,等待穿越。
二、游戲開始,全體幼兒念童謠:“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快快捉住!”,扮做魚兒的幼兒低頭彎腰快速從魚網(wǎng)下部經(jīng)過,扮魚網(wǎng)的兩名幼兒聽到“捉住”二字后,趕緊把魚網(wǎng)放下,捉住沒來得及經(jīng)過的幼兒,把魚兒網(wǎng)住,放到桶里,沒有捉到的魚兒繼續(xù)參加游戲。當捉到3-5條小魚時,讓捉到的小魚團體表演一個節(jié)目。
三、第二次游戲讓幼兒換主角進行。
【活動反思】
很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示扮魚網(wǎng)的兩名幼兒不要提早放下魚網(wǎng),當聽到“捉住”兩字時,迅速將魚網(wǎng)放下。扮小魚的幼兒要首尾相接,魚貫而進。
幼兒園大班游戲反思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嘗試邊跳邊轉(zhuǎn)身,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平衡能力。
2、體驗玩圈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勇于嘗試的意識與能力。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與靈敏性。
5、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呼啦圈人手一個、音樂。
2、知識準備:幼兒已有玩圈的經(jīng)驗。
教學重點:
學會轉(zhuǎn)身跳的技能。
教學方法:
談話法、游戲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
在“天使”的音樂中,師幼一起活動身體。
二、體驗活動。
1、幼兒自由玩圈,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1)師:現(xiàn)在請你們用圈玩其他的游戲,馬上我們找一個空地方一起來玩一玩。
提要求:你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要動腦筋,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玩法。
(2)幼兒自主探究,教師注意觀察,了解幼兒不同的玩法。
(3)指導幼兒交流展示不同的玩法。
師:剛才,老師看到許多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玩法,請你來玩給大家看看。(鼓勵幼兒說出并示范自己的玩法)
誰有不一樣的玩法?(讓不同的幼兒展示多種方法:在地上轉(zhuǎn)、夾在小結(jié)。
三、放松運動。
1、幼兒聽音樂放松身體。
2、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帶領(lǐng)幼兒一起離開場地。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取幼兒游戲中常玩的“圈圈”為題材,鼓勵幼兒探索圈圈的不同玩法,進而練準備若干插塑、紙盒、易拉罐、花片、機器人、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機器人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其外形,讓幼兒知道機器人是由頭、身軀、四肢及天線組成的。注意機器人頭、身、四肢的大小比例關(guān)系。
2、教師示范:選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盒拼出機器人的頭、身軀、腿部,再選四個較小的長方形的紙盒拼機器人的手和腳,連接處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紙棒做機器人的天線。可用橡皮泥做機器人的五官。
3、幼兒分組拼插機器人,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粘合機器人的四肢和天線,啟發(fā)幼兒自己設(shè)計各種造型的機器人。
4、幼兒再次建構(gòu),加強幼兒的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引導幼兒協(xié)商共同完成一個《超級機器人》群組,提高一定的難度。
5、游戲結(jié)束后,布置一個機器人展覽館,評選出設(shè)計良好、形象美觀、與眾不同的機器人。對個別機器人進行點評,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給予表揚,特別是個別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現(xiàn),讓其他幼兒以他為榜樣,同時促進幼兒的團體協(xié)作的精神。
6、游戲結(jié)束前,指導幼兒收拾整理玩具,歸類擺放整齊。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幼兒的常規(guī)有所進步。《機器人》這個活動幼兒有很大的興趣,特別是男孩子。因此幼兒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搭建出自己的喜歡的機器人,幼兒在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幾個小朋友共同搭建出了各種不同造型的機器人,幼兒在每次的活動中積極性都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個別小朋友,如女生的玩機器人的經(jīng)驗較少,所以她們所搭建出來的機器人較單調(diào)。這還有待于在平時的活動中,讓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來引導她們。
幼兒園大班游戲反思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能創(chuàng)造性地用身體動作造型。
2、提高身體的柔韌性。
活動準備:
選擇草地或軟質(zhì)場地。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活動頭部、腰部和四肢關(guān)節(jié)。
二、啟發(fā)幼兒回憶橋洞的特征,嘗試用身體造型。
(1)幼兒自由造型,教師引導幼兒組合造型。
請幼兒展示各種造型動作。
(3)重點練習三種造型。
①身體向前自然彎曲,雙手觸地成拱形。
②身體仰臥抬起,四肢撐地。
③兩人面對面坐在草地上,雙手在身后撐地,雙腳抬起并相互支撐。
三、鉆橋洞。
選擇上述第三種造型,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搭橋洞,一組鉆橋洞,相互輪流游戲。游戲反復進行,也可以進行鉆橋洞比賽。
四、聽音樂做放松運動。
幼兒園大班游戲反思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識方位并隨音樂的節(jié)奏合拍地做相應的動作。
2、樂意與同伴合作探索與游戲,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3、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進教室。
二、引導幼兒學會看圖并進行游戲。
(一)師:小紅和小蘭也想和我們做游戲,大家來看看,他們在圈上玩的是什么樣的游戲?(出示圖1)師帶領(lǐng)幼兒逐一觀察圖譜并做動作。
請幼兒起立找到自己的朋友,跟著音樂玩一次。
(二)游戲一:相同方向轉(zhuǎn)圈。(圖2)1、師:
1、我們來看看小紅小蘭帶來了什么樣的游戲。
2、他們在玩什么樣的游戲?怎么站的?他們的方向呢?
2、請幼兒扮演小紅小蘭站在內(nèi)圈、外圈上。
3、跟著音樂前四句玩一玩(重點是在走的時候要走到下一個點,避免有的小朋友丟了朋友。)
4、出示(圖3、4、5、6)交待玩法。
5、請幼兒和著完整的音樂做游戲。
(三)游戲二:"剪刀、石頭、布"
1、師:小紅小蘭想讓游戲更好玩,來看看怎么玩的。(出示圖7貼在圖6上)
2、在歌曲的那一部分玩的"剪刀、石頭、布"?
3、教師和幼兒玩"剪刀、石頭、布",問:輸?shù)脑趺磻土P?打平手怎么辦?
4、請幼兒和著音樂玩游戲,在音樂最后一句提醒幼兒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
(四)游戲三:相反方向轉(zhuǎn)圈找朋友。
1、師:小紅小蘭想讓游戲更有趣,我們看看怎么玩?(把圖8貼在圖2上)
2、師:有什么變化?誰變了?
3、請幼兒和著音樂玩相反方向轉(zhuǎn)圈的游戲。
三、延伸:變換走的動作游戲
1、師:誰能走的更有趣、更好玩呢?請幼兒模仿有趣的走法。
2、請幼兒站在圈上和著音樂玩有趣的走的游戲。
3、師:你們還有這么多有趣的走法,我們到外面去玩一玩好嗎?
活動反思:
在備課前,我就一直構(gòu)思如何來安排這節(jié)課,我班班額過大(77名幼兒,最近常到園的也有70或72名幼兒),對幼兒的分組活動也做了認真的思考,組分多了沒人管理(一個老師、兩個保育員),最終把每個游戲活動時分成三個組來完成。
在“自由玩圈”活動中,當老師讓幼兒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時,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每個幼兒都能拿著圈玩,有幾個幼兒表現(xiàn)特別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轉(zhuǎn)、地上滾,老師請出玩法好的幼兒玩給大家看時,別的幼兒都積極地跟著做,活動中老師說的不多,幼兒能自主練習,每個幼兒都能玩起來。
在“小球鉆圈”活動中,老師分組示范動作后讓幼兒自己嘗試,幼兒躍躍欲試,第一次滾球的時候,老有幼兒滾不到圈里,老師讓他們多看(看別的小朋友滾)多練,經(jīng)過嘗試后最終能把小球滾進地上的圈里,開始距離要遠些,看到幼兒能滾進的不多,及時縮短距離后效果好很多。這個活動中,幼兒參與意識強,看到自己能把球滾進圈里時都很激動,都期盼能再滾一次。
“過小河”時,老師在講雙腳跳的要領(lǐng)時,幼兒在原地就跟著做,都能雙腳多前一個圈跳進后一個圈,只有少數(shù)幼兒能連續(xù)跳,幾個年齡小、個子矮小的幼兒跳時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摔在地上,經(jīng)過老師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勵后,能堅持跳完,還有幾個幼兒膽小不敢雙腳跳,在老師的鼓勵幫助下也敢跳了。
“開火車”時,幼兒一個接一個做得非常好,用腳尖走比較平穩(wěn),用腳跟走時好些幼兒走不了幾步就掌握不了平衡,這時我縮短了腳跟走的時間,幼兒就走得很好了。
這次活動設(shè)計方案時幼兒我沒把人數(shù)問題考慮周全,分成三個組活動,幼兒的等待時間都很長,后面沒玩的幼兒玩的興致受到一定的影響,有的幼兒開始不能約束自己,經(jīng)過老師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動前沒考慮到小班幼兒的能力,第一次滾小球時,距離遠了,幼兒滾球的準確性差,第一輪幼兒基本都沒把球滾進圈里。
如果現(xiàn)在讓我再上一次,首先我會考慮到人數(shù)的問題,盡可能讓每次活動的人數(shù)少一些,把幼兒分成兩部分來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員安排在教室做別的活動,每個游戲活動前把游戲規(guī)則講清楚,讓幼兒在活動時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動前多推敲活動方案的可行性,并對教案進行說課,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修改。
幼兒園大班游戲反思教案篇7
活動目標
⒈理解歌詞內(nèi)容以及歌曲表達的不同感情,在學唱的基礎(chǔ)上,能根據(jù)圖譜,使用歡快和慢柔的聲音表現(xiàn)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⒉嘗試創(chuàng)編第二段小朋友送小花鴨回家的歌詞及小花鴨、鴨媽媽和小朋友之間的對話,嘗試以音樂劇的形式對歌曲加以表演。
⒊產(chǎn)生同情、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歌詞內(nèi)容以及歌曲表達的不同感情,在學唱的基礎(chǔ)上,能根據(jù)圖譜,使用歡快和慢柔的聲音表現(xiàn)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活動準備
⒈多媒體課件,律動音樂;
⒉小鴨子、鴨媽媽圖片,烏龜、兔子圖片;哭臉、笑臉圖片;
⒊有關(guān)對迷路及自救的方法。
活動過程
㈠律動進活動室,營造音樂氣氛
⒈播放音樂《小鴨嘎嘎》,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律動,活躍氣氛;
⒉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隨音樂節(jié)奏做律動;
㈡播放"小鴨子迷路"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⒈播放哭聲:幼兒走到位置上時,教師把手放在耳朵旁,做神秘的表情:聽!什么聲音?這時突然響起哭聲,吸引幼兒注意力;
⒉教師:誰在哭?(出示小鴨子圖片)
⒊小花鴨為什么哭了?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㈢欣賞歌曲第一段,學唱第一段歌詞
⒈讓我們現(xiàn)在就來聽聽,小花鴨它到底為什么哭了吧!
⒉播放多媒體課件,欣賞歌曲第一段,提問:歌曲里唱到了誰?小花鴨到底怎么了?
⒊教師講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鴨在池塘邊的柳樹下玩,玩著玩著,就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媽媽,它哭了,哭著喊著叫媽媽!
⒋師生共同演唱第一段歌詞;
⒌出示圖譜:每一個×下面表示一句歌詞。"這是鴨子的嘴巴,表示什么意思呢?你們剛剛聽到老師在這個地方唱了什么?"(嘎嘎嘎,嘎嘎嘎)"鴨子在哭著誰呢?"(叫媽媽)(幼兒學唱第4、5、6句)
⒍小花鴨在什么地方叫媽媽?(池塘邊,柳樹下),請幼兒貼圖片;
⒎師生看圖譜一起演唱歌曲第一段,校對圖片貼的對不對;
⒏小花鴨迷路了,她是心情會怎么樣?人難過的時候,聲音會很快還是很慢?老師帶來了兩種小動物,分別是小兔子和小烏龜,該用哪一種動物表示這段歌詞的速度呢?為什么?
⒐師生共同用慢柔的聲音演唱第一段歌詞;
㈣創(chuàng)編第二段歌詞
⒈提問:小花鴨迷路了,請你們猜猜這時有誰看見了呢?
⒉看見了迷路的小花鴨,會怎么做呢?(用一個動作來表示)
⒊抱著小花鴨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樣?為什么?(引導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那他們會怎么唱呢?(啦啦啦,啦啦啦)
⒋房子代表什么意思?眼睛呢?
⒌共同演唱第二段歌詞(播放第二段歌詞課件,校對,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⒍猜猜這段音樂應該用什么樣的表情和聲音來表現(xiàn)?(貼笑臉和兔子的圖片)
⒎請幼兒講述第二段音樂講述的故事;
⒏演唱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別用不同的聲音和速度來表現(xiàn)。可以分角色演唱;
㈤音樂劇表演
⒈小朋友們真能干,一下子就把這首歌曲學會了,還自己編了歌曲,我們來夸夸自己吧。
⒉這首歌曲還可以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請你們來說說看,這個故事可以怎么講?
⒊我們把這首歌曲表演出來給大家看看好嗎?(教師當敘述者,請幾名幼兒分別當小花鴨,鴨媽媽,小朋友,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各角色的對話,其余幼兒演唱歌曲)
㈤律動,結(jié)束活動。
⒈小花鴨終于回到了媽媽的身邊,真開心,它邀請我們和它一起跳鴨子舞來慶祝一下;
⒉天色晚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和小花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