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00字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00字篇1
活動目標
1.能合著快慢不同的音樂節奏,創造性地用身體動作模擬各種汽車。
2.體驗大膽想象、自由表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動畫片:交通信號燈
2.音樂:小司機
活動過程
一、動畫片:交通信號燈
幼兒雙手模仿手握方向盤,便根據交通信號燈做開車、停車狀。
二、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汽車。
1.你最喜歡什么汽車,為什么?
請你們學一學。
2.播放慢節奏音樂,請幼兒合著節奏做模仿動作。
3.出示玩具汽車,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用各種身體動作表現汽車最主要的特征。
4.播放快節奏的音樂,引導幼兒合著音樂做動作,并相互學習。
5.重點模擬兩種汽車,如消防車和警車。
引導幼兒充分體驗和表現。
6.在快節奏音樂的伴隨下,幼兒自由表現汽車,音樂一停就擺好造型,相互欣賞。
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模仿的是什么車,在干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如“我是警車,在執行任務”。
三、幼兒合著快慢不同的音樂節奏,創造性地表現汽車。
1.剛才我們合著音樂想出了許多有趣的動作,現在我們仔細聽聽,這段音樂和剛才的音樂一樣嗎?
2.合著慢節奏的音樂,幼兒創造性地表現汽車,想像此時汽車在干什么,如“消防車要安全回家了”等。
3.現在我們來完整聽一遍音樂,想一想音樂節奏快時汽車好像在干什么,
音樂節奏慢時汽車好像在干什么,怎樣用動作來表現。
4.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的快慢,配上合適的動作。
四、游戲:快樂的汽車。
1.你們工作得真認真,現在該回停車場了。聽,一路上會出現什么情況?
2.教師用鋼琴彈出高音、低音和刮音,啟發幼兒聽辨出綠燈、紅燈和轉彎的音樂信號。
3.游戲開始,教師彈出不同節奏的音樂,鼓勵幼兒邊聽辨節奏和明顯的音樂信號,邊創造性地游戲。
4.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幼兒抱著玩具汽車回“停車場”。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00字篇2
設計意圖
《鳳陽花鼓》是安徽的一個典型的民間樂曲,為了讓孩子體驗到安徽的民歌民俗,特設計了這樣一個適合孩子的打擊樂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通過自己親手打奏出好聽的民歌,體驗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的喜慶氣氛和鳳陽花鼓的樂曲風格。
2.根據圖譜的提示及教師的引導,會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3.演奏時能與同伴保持和諧一致,并體驗集體合作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圖譜的提示及教師的引導,會使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難點:演奏時能與同伴保持一致,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譜,碰鈴,鈴鼓,圓舞板若干。
2.幼兒已熟悉樂曲旋律。
3.《鳳陽花鼓》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一步感知音樂的節奏和情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請你們聽一聽。問:這首音樂聽起來怎么樣啊?
小結:這首歡快的音樂叫《鳳陽花鼓》,鳳陽是我們安徽的一個地名,叫鳳陽縣,
《鳳陽花鼓》是我們安徽民間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民歌。
2.結合圖譜,進一步理解音樂節奏。
(1)認識圖譜,嘗試徒手拍。
出示圖譜,問:這是什么呀?你們知道這個×代表什么嗎?
師:一個×代表著拍一次手,我們一起來伸出小手試試看。
(2)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
師:除了用拍手來表現節奏,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節奏呢?如果是拍肩膀我們應該怎么拍?拍腿呢?
出示圖譜: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個跟剛剛的圖譜有什么不一樣?他們分別代表著什么?一個小手和兩個小肩膀是什么意思呢?兩個小腿呢?這個圓圈呢?
(3)幼兒合作用動作演奏。
①分組練習。
②集體合作練習。
小結:我們演奏時,一定要看著老師手勢,看著圖譜,聽著指揮,這樣我們才能把音樂表現的很好聽。3.嘗試持樂器演奏。
(1)認識樂器,并學會使用。
師:我們用動作已經可以把我們的節奏演奏的很好了,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種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有沒有小朋友知道他們是怎么使用的呢?圖譜上的圖片又代表什么樂器呢?
(2)合作練習。
小結:我們合作演奏最重要的就是聽音樂,看圖譜和手勢,圖譜上輪到你才可以演奏,沒有輪到你就不能發出聲音,否則我們演奏出來的音樂就一點也不好聽。
4.集體演奏。
活動總結
幼兒對于本次活動非常感興趣,也非常喜歡打擊樂活動,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集中注意力聽清老師的要求與節奏,也學會了看懂手勢,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有些高控,應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大膽讓幼兒選擇與嘗試。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00字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粗細、方向及排列方式不同的直線。
2、通過欣賞圖片、肢體動作的表現,感受直線的特點以及它們疏密、交叉、平行等不同的組合方式。
3、嘗試用設計好的瓷磚裝飾娃娃家的房子,感受集體共同創作后的成就感。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生活中用線條裝飾的物體或圖片,有用線條裝飾的經驗。
2、粗細、疏密等不同特點線條裝飾的圖片多幅。
3、泡沫板組合、拼搭制作的半成品房子。
4、幼兒繪畫用的長方形背景紙(淡紅、淡綠、淡藍、淡咖啡、淡黃、淡紫等)。
5、水粉顏料(大紅、深綠、深藍、深咖啡、橙、深紫等),粗細不一的水粉筆。
6、每位幼兒穿一件有線條的衣服或褲子。
【活動過程】
1、幼兒用身體表現直線,感受直線的伸展和張力。
師: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里哪兒有直線呢?你會用身體表現直線嗎?像直線站得直直的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
(1)觀察圖片,找找粗細不同的直線,欣賞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師: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線條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2)教師小結:這些圖片上的線條都是直線。這些直線有的粗,有的細,有的排得密密的,有的相互間隔,有的垂直交錯……這些粗細不同、排列方式各異的線條帶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3)每三位幼兒在集體中合作排列,表現疏密的感覺。
師:剛才我們看到有的線條緊緊地靠在一起、密密的,有的線條和朋友分開了、松松的,誰愿意和你的朋友上來試一試?
3、游戲:找一找衣服上的線條。
請幼兒結伴找一找并說一說自己衣服、褲子上的線條是什么樣子的,又是怎么組合的。
4、幼兒探索用水粉筆表現粗細不同的線條及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1)教師出示兩支粗細不同的水粉筆,師幼探索如何用這些筆表現粗細不同的線條。
(2)教師示范用這兩支筆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
要點提示:
教師示范時重點強調:線條要從紙的一條邊畫到另一條邊。
5、教師情境導入,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師:這座娃娃家房子的外墻上還沒有貼瓷磚,今天我們就用粗細不同的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來給它設計漂亮的外墻瓷磚吧。
6、展示幼兒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00字篇4
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會用提問的語氣歌唱,并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2.對探究科學、自然現象有濃厚的興趣。
重點:初步學會歌曲,記住歌詞。
難點: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準備:小魚、小鳥、星星、河水的圖片。
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師:溫暖的春天來到了,讓我們來活動活動一下身體吧!(幼兒隨《為什么》樂曲做不同的身體動作,感受旋律、節奏。)
2.師:剛才我們一起動了動,現在我們一起唱一唱吧!(幼兒隨《為什么》的樂曲用"啦"字哼唱。)
二、學習歌曲
1.師出示圖片:
提問:這是什么?表示什么?
2.師分別出示圖片,學說歌詞。
⑴出示圖片小魚。提問:這是什么?看到小魚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小魚兒為什么游得歡?(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⑵出示圖片小鳥。提問:這是什么?看到小鳥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小鳥兒為什么飛得高?(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⑶出示圖片星星。提問:這是什么?看到星星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天上星為什么亮眼睛?(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⑷出示圖片結冰的河水。提問:這是什么?看到河水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河里水為什么會結冰?(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⑸師:科學知識真不少,怎么樣才會知道?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好好學習一定會知道。(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3.師示范唱歌曲。
師:我們還可以把有趣的問題唱出來。師示范唱歌曲。
4.再聽一次范唱,聽完說出最喜歡哪一句。
幼兒說到哪一句,集體就學唱哪一句。
5.鼓勵幼兒跟隨教師演唱,邊唱邊做動作。
重點指導幼兒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6.引導幼兒用提問的語氣唱歌。
師:你發現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學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7.給歌曲起名。
師:你覺得給這首歌取什么名字比較好?(《為什么》)
三、創編歌曲師:小朋友的問題一定也很多,你有哪些"為什么"呢?
1.引導幼兒模仿歌詞提出問題,一起創編表演歌曲。
2.幼兒自由組合,隨歌曲伴奏邊演唱邊表演。
四、活動小結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思考,好好學習,了解更多的知識。
活動反思:奇妙的大自然中藏著有許多的奧秘,好奇的孩子們總會想一探究竟。新綱要中就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的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音樂表達也是孩子認識自然的方法之一。通過音樂活動用歌唱的方式對大自然的提出疑問,深切感受要好好學習才能了解更多的大自然的奧秘。
活動以歌曲《為什么》的樂曲為律動背景自然導入,為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奠定基礎。再以出現"小問號"的方式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分別出示動物圖片引導幼兒自主探討理解歌詞,營造寬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用提問的語氣演唱,發揮了主體性,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后,讓幼兒發現后表達,在表達后提升,展示積極有效的教學互動。
模仿和創新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活動中教師一味強調模仿勢必會失去情趣性和挑戰性。在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特點、體會歌曲情緒后嘗試創編歌曲,提供了一個發揮想象創造的平臺,拓展幼兒的經驗,提高挑戰性。讓幼兒在看、想、說、做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受,在溫馨的氛圍中體驗音樂與自然的和諧。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00字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體驗合作精神。
2、通過道具、肢體、律動、演奏等,熟悉兒謠節拍和節奏。
二、活動準備
音樂碟一張、木條人手一份、木魚、碰鈴、鈴鼓、蛙鳴筒
三、活動過程
1、節奏問好
(幼兒進入活動室找個位置坐好)打招呼。
師:坐姿好的聲音一定好聽,試試。
2、故事引入
出示掛圖,邊講邊問:小螞蟻能搭成舞臺嗎?經討論得出道理:團結合作力量大。
3、理解音樂
聽音樂,小螞蟻是怎樣團結合作的?老師跟隨音樂邊做搬、抬等動作
問:小螞蟻用幾種方法搬木材?
幼兒A做推的動作,請大家學一遍。
幼兒B做堆的動作,請大家學一遍。邊做邊念語詞,結束前老師問木材堆完成什么?一下搭成一個大舞臺。
4、游戲理解音樂
好朋友游戲再次感受音樂,鼓勵幼兒找朋友抱一抱。
兩位老師分別扮演木材和螞蟻做游戲
問:拉、推、堆的動作怎么做?幼兒紛紛嘗試
問:小螞蟻在哪里?大木材在哪里?
游戲一段后,音樂間奏時老師說:真是太累了、洗洗臉、喝喝水,你們想不想交換一下,小螞蟻、大木材在哪里?
師:有三角形、圓形的房頂,還有什么形狀的房頂?
5、道具練習
出示木條,這些是搭舞臺的材料,強調合作,不要碰到旁邊的小朋友,問:你手里是幾塊?誰手里多了,趕快送回來,每個人一塊木材多了小螞蟻搬不動。
(1)搬木材:一邊念語詞一邊做動作,間奏時放松檫汗。
(2)引導幼兒多說其它的辦法:幼兒說了扛、滾、拿、抬、頂,表揚幼兒:給自己拍拍手
(3)提供樂器讓幼兒想象它們像什么?當幼兒說像甘蔗或羊肉串時,老師引導:你們拿去快吃,拿兩個吃飽點等。
(4)任務:說一個字,小樂器就敲一聲,老師一邊念幼兒一遍敲,第二遍跟著音樂敲,這時老師指揮幼兒念敲
(5)評價幼兒的樂器伴奏。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00字篇6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探索,通過找一找,想一想。尋找生活中的反義詞。
2.鼓勵幼兒積極思維、表述聲音響亮,清楚。
活動準備:
幼兒經常接觸的東西。(紙、筆、書、玩具等)
自制圖片一張。
①笑、哭;②胖、瘦;③高、矮;④頭發多少;⑤穿長袖、穿短袖;⑥一個紅短褲、一個黑短褲;⑦一睜眼、一閉眼。
活動設計:
(一)在物品中尋找反義詞
1.今天我們做個游戲,叫“說相反”。這兒有許多的東西,等會兒請你們去找兩樣東西,再找找這兩樣東西里意義相反的地方。幼兒去尋找,并請每一位幼兒都將自己找的東西說出來。
規則:①你找的兩樣東西里必須有“反義詞”朋友。②別人說過的盡量不說。
2.出示圖片,鼓勵幼兒能夠找出多對反義詞。
規則:同上
3.出示一杯水,請幼兒說出多對反義詞。
規則:①你找的東西和我手里的東西必須是有“反義詞”朋友的。(多和少、輕和重、左和右、上和下、大和小)②別人說過的就不能說。
(二)在生活中尋找反義詞
1、想想在家里、電視里、馬路上、教室里還有哪些“反義詞”朋友,找到后等我說“開始”就站起來,(自由地站起來表述)等會兒告訴大家。
規則:①你說的兩樣東西里必須有反義詞朋友。②別人說過的就不能說。
1.老師問,幼兒答(如師說軟,幼兒找硬)。速度由慢到快。
2、幼兒合作玩,一問一答。兩個好朋友組成一節車廂,一個問一個答,說對了就拍一下手,表示通過。全說對了,這列火車就可以出發了。
延伸活動:鼓勵幼兒繼續尋找身邊的反義詞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