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課件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課件篇1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能正確地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2.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3.通過小數比較大小,使學生初步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二、教材分析

教材創設了少年演講比賽的情境,設計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比較鄭強和李明兩個同學“誰的得分高”。在比較9.87 和9.90哪個數大時,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可以得到9.90分比9.87分高,最后可以引導學生從數位來思考,兩個數的整數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所以9.87<9.90。

第二個問題是比較三人的得分情況,張華的得分是9.96分,要比較鄭強、李明、張華的成績,就需將三個同學的得分按順序排列起來,首先要讓學生看清楚是按從大到小排列還是小到大排列,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比的。使學生體會到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大;整數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大。

第3個問題“王平可能是多少分呢?”是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小數的大小,確定其范圍。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鄉鎮小學,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只有極少數學生來自于鄉鎮企事業單位。我校實施新課程改革已是第四個年頭,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使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敢于提出問題,敢于相互質疑,大膽進行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學生活潑可愛,思維靈活,敢說敢做,既有著農村孩子特有的淳樸與耿直,又有著良好的合作和創新意識。只要是貼近孩子生活的實際的學習材料和內容,他們都會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看過歌手大獎賽嗎?

生:看過。

師:一場比賽結束后,你最關心的是什么?

生1:我最想知道誰得了第一。

生2:我一般最想知道我喜歡的那個選手得了第幾名。

生3:我最想知道他們的名次情況。

……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師:我調查到在一次歌手大獎賽中,鄭強和李明兩名選手的最后成績是這樣的,請大家看!(出示圖片)

鄭強:9.87分;李明:9.90分。

1.提出問題。

師: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鄭強和李明誰得了冠軍?

生2:鄭強和李明誰的得分高一些?

生3:他倆相差多少分?

……

2.大膽猜測。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好!他倆相差多少分這個問題,我們以后的學習中再來解決,而我們這一節課主要來解決像同學們提出的鄭強和李明誰的得分高,誰的得分低這樣的問題。那么他們誰的分高一些呢?   生1:李明的分高。

生2:我也認為李明的分高一些。

生3:對!和我的看法一樣。

……(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在談論)

3.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師:你們都認為李明的分高一些,你是怎樣想出來的?請大家自己先判斷一下,然后再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想法。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匯報交流。

生1:我們小組的同學都認為是9.90大一些,我們可以先看9.87和9.90的整數部分,都是“9”,沒法比,我們又比下一位“9”和“8”9比8大,所以我們就認為9.90比9.87大一些。

生2:我們小組同意他們的想法,我們能說的更明白,在以前我們學習整數比較大小時,都是從位比起,所以我們認為小數也是從位比起,假如位同樣大,那么我們就再比下一位,就這樣依次往下比。

生3:我們小組認為在比較小數大小的時候,應該先比較整數部分,假如整數部分同樣大就再比較小數部分……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就像大家所說的,通常我們在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時,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師:那你們認為小數與整數比較大小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請大家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生1:我們認為都是從位比起。

生2:整數要先數一數位數的多少,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而小數有小數部分,不能比位數的多少。……

師:大家說得棒極了!在比較小數大小時是從位比起,按照數位順序一位一位地比,這一點與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是相同的,比到能分出大小就不再往下比了;小數比較大小與整數比較大小還有不同的地方,整數比較大小當整數位數不同時,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而小數比較大小與位數的多少無關,是要按照數位順序從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較。

師:張華的得分是9.96分,同學們能將鄭強、李明、張華的得分按順序排列起來嗎?

( )>( )>( )

(1)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2)全班反饋。

1組:我們先比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上兩個是9,一個是8,是8的最小,再比較9.90和9.96的百分位,9.90的百分位是0,9.96的百分位是6,所以9.96,也就是(9.96 )>(9.90 )>( 9.87 )

(三)應用拓展。

1.排順序。

師:在這次比賽中王平的表現要比張華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請大家猜一猜,評委會給王平多少分呢?請你將這三個同學的得分按順序排列起來。   生1:我猜可能是9.95分,因為9.95比9.90大,比9.96小。學生投影展示:9.96>9.95>9.90。

生2:我猜可能是9.93分,9.93也比9.90大,同時也比9.96分小。學生投影展示:9.96>9.93>9.00。

生3:我猜也可能是9.905分。學生投影展示:9.96>9.905>9.90。

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王平的分數還可以是多少分呢?

生4:老師,我有個不一樣的答案!我認為比李明高一些,而比比張華低一些的小數有無數個。

(此時大部分學生有點疑惑)

師:為什么?說說你的看法。

生4:我認為只要個位和十分位上都保證是“9”,然后小數十分位上的數大于0而小于6,千分位和后邊的可以任意的添數,就都比9.90多,比9.96小,這樣的數可以有無數個。

(眾生鼓掌,同意他的想法。)

師:你的這個發現真了不起!老師也為你的出色表現感到自豪!

2.找朋友。

教師舉起寫有“13.21”的卡片。

師:請大家在卡片上任意寫一個小數,找比我大的朋友在哪里?

(學生寫好后,部分學生舉起手中的卡片對照。)

生:比您大的朋友在這里是……

師:大家可以在組內玩這個找朋友的游戲,請小組的同學先自己寫好一個小數,然后比一比誰寫的大,誰寫的小,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活動)

3.猜一猜。

師:同學們,我買了一本書是7元左右,請大家猜一猜是多少?

生1:比7.20元少嗎?

師:對!

生2:比7.10元少嗎?

師:不對!

生3:是7.15元嗎?

師:對了!

師:你還想玩這個游戲嗎?

生(齊):想!

師:請大家在小組內玩一玩,小組的同學可以輪流當裁判。

……

(四)總結、評價。

師:在這節課中,你有什么收獲或感受?

生1:我學會了正確的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和三個小數的大小,還能給他們排順序。

生2:我學會了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我感覺自己在這節課中的表現還可以,我很高興。

生3:我又學到了一些關于小數的知識,我感覺很快樂。

……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課件篇2

一、素材的選取。

本單元我們選取的素材是高速運轉的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和高速運轉的濟青高速,選取這個素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濟南長途汽車總站,連續多年創下旅客發送量、發送班次和售票收入三項全國第一,被稱為“中華第一站”。 據說濟南長途汽車站占地110畝,日客流量4萬多,客票年收入達到4—5億元。1999年被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中華第一站”稱號,這個榮譽一直保持到今天。

(2)山東的高速公路全國聞名。 說起山東的高速公路來,在全國是的,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據有關經濟專家研究,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與其公路的優劣,成正相關。可見,我省經濟之所以能夠高度發展,尋其原因,不言而喻。

(3)以比較真實的數據為素材,體現了數學的價值。 本單元提供的數據與第一單元一樣,都是一些真實的數據。旨在說明交通生活中也實實在在存在著數學,數學無處不在。

二、本單元的情景串。

本單元有2個信息窗。

依次是: 單元知識分析 單元教材解讀 信息窗1的解讀 已學的知識 乘法的認識 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三下52×47-50×47 用字母表示數(四上1) 加法運算律 (四上1) 一般行程問題 (二下p105,三上p76,p78,三下5)路程、時間、速度三者 數量關系。 本單元新學知識 乘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乘法分配律(相遇問題) 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 后續學習的知識 乘法運算律在小數和分數計算中的推廣 用方程解行程問題 (山東版有關行程問題的學習都安排在簡易方程單元。) 高速運轉的長途汽車站 高速運轉的濟青高速

1、情景圖的解讀。

此信息窗的題目為“高速運轉的長途汽車站”。情景圖上呈現的是一幅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的真實照片。照片的下面附有一張2003年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大巴車中巴日發送旅客情況統計表。

2、情景圖中的信息。

是2組數據:

(1)平均每天發車的數量

(2)平均每車次的乘客人數。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

本信息窗一共有3個例題,包含的知識點分別是:

(1)乘法結合律。

(2)乘法交換律。

(3)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 乘除法各部分的關系。(第六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課件篇3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運用猜測、舉例、驗證等數學方法學習乘法分配律。

2、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用規律簡算,增強用規律驗算得意識。

設計理念:

1、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課堂上靈活處理教材,選擇適當的教法。

3、提高了小組的合作學習有效性。

4、促進了學生的主動性、個性化的學習。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出示數學掛圖:通過看圖,把圖意說一說。

二、提出問題,解答質疑。

弄清題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小組討論)

生答師板書:濟青高速公路全長約多少千米? 怎樣解答呢?

(1)要求全長多少千米,可以先求每輛車分別行駛的路程,再求全長的路程。

110 × 2 + 90 × 2 = 220 + 180 = 400 (千米) 還可以先求兩輛車1小時行駛的路程,再求全長的路程。

(110+90)× 2 = 200 × 2 = 400(千米)

仔細觀察,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小組合作探討)

生交流:發現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 110×2 + 90×2 =(110+90)× 2 這是個什么規律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吧。

(小組合作學習) 生自己舉例來驗證

生答師小結: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可以把它們分別乘這個數,再把乘得的積相加,這個規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這個規律嗎?

生板書: (a + b).c = a .c + b .c 通過學習,讓學生思考運用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問題。 讓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①可以進行驗算。

②可以使計算簡便。 運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計算簡便嗎? (生小組舉例探討)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 第一題:讓學生在小組中快速連接,并說一說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第二題:先讓生自己解答,然后再組內互相說出師運用的什么定律。

第三題:先觀察,再說出對錯,然后把錯的題重新做出來,集體訂 正,并說出錯題錯在哪里。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110×2 + 90×2 (110 + 90)×2 = 220 + 180 = 200×2 = 400(千米) = 400(千米)

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可以先把它們分別和這個數相乘,再把乘得的積相加,這個規律就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 a + b).c = a .c + b .c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課件篇4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一些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經歷具體的圖形分類活動,對已學過的一些圖形進行歸類和梳理,了解圖形的類別特征以及圖形之間的聯系。通過拉一拉,親身體驗、發現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感受三角形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不穩定性在實踐中的應用。教材安排了三次對圖形的分類活動。第一次是對已學的一些圖形按是否是平面圖形進行分類,第二次是對平面圖形按其是否由線段圍成進行分類,第三次是對線段圍成的圖形的邊數進行分類。由此可見,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圖形進行分類,了解這些圖形的類別特征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應該是一個主要的目標。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的易變性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實用價值很高。由于特性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分類,對已學過的一些圖形進行整理歸類,了解圖形之間的類別特征;

2、通過實際實踐,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一、二個教學目標將在教學第二個環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來落實。第三個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第三個教學環節“運用拓展,課外延伸”來落實。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已經認識了這些圖形,對它們的特征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分類的思想,學生也已經接觸過,曾進行過數的分類。加上城區學生基礎比較好,所以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應該不難。只是學生對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應用平時關注的較少,理解起來可能會有困難。

三、說教法與學法

1、說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特別是通過課件展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的實例,非常形象。,有助于學生理解。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學法

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2、說學法

(1)自主觀察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當學生真正自己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時,才能最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自己來觀察圖形的特點,思考分類的標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與他人的合作獲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適、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課讓學生在自主觀察思考的前提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五大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通過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圖形,借機引出課題,交代學習目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學生分組嘗試分類

提出分類問題之后,讓學生先思考一下如何分類,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借助學具分小組動手分一分,說一說。

2、集中交流分類標準

先讓學生上臺粘貼,再說一說是怎樣分的。然后逐步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分。邊分邊交流分類的標準。

3、梳理思路,展示過程。教師用課件演示分類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圖形類別特征的認識。

4、動手實踐,探討特性

先由生活中大橋、伸縮門等圖片引出問題,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如果換成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將會出現怎樣的情況。然后讓學生借助學具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發現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再讓學生回憶學生中應用了特性的實例,加深對特性的理解。

(三)運用拓展,課外延伸

1、誰能說說圖的意思(教材23頁第3題)。為什么現在可以坐了?

2、欣賞圖片: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存在著許多我們學過的圖形,聰明的建筑師們不僅利用他們設計出了許多漂亮的建筑,同時又利用他們的特性設計出了不可思議的雄偉建筑。它們中有的都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雖然歷經風雨滄桑,但是依然完好無損保持了原樣。下面就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欣賞這些有名的建筑圖片,去感受圖形帶來的魅力。

3、課外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4、運用今天學過的知識加固搖晃的椅子。

(四)總結評價,交流收獲

“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你能談談你的收獲,并對自己或者其他同學的學習給出一個評價嗎?” 學生可以說知識上的收獲,也可以說情感上的收獲,既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又將本堂課的內容進行了總結。評價自己或他人的學習表現,生生互動評價,學生既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體驗了成功,促進了發展。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課件篇5

教學目標

1?經歷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情境中探索發現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3?在解決數學問題中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發散思維能力,通過發現運算律培養探索、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發現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對乘法分配律進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問題情景,解決問題。

你從情景圖中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養雞場共有多少只雞?"該怎樣列式計算?(學生口答信息,然后獨立列式計算)

全班匯報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師板書:

(50+30)×75  50×75+30×75

=80×75     =3750+2250

=6000(只)   =6000(只)

(2)比較兩種解法,發現兩種解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舉出生活中的類似例子。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 (50+30)×75=50×75+30×75

(3)在計算中比較并發現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比較每排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每排的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嗎?

學生獨立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板書: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教師:誰還能舉出符合這個規律的例子?(學生舉例)

教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幾組算式所反映的規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將兩個積相加,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個數,可以用怎樣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學生獨立寫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師整理并板書:(a+b)×c=a×c+b×c 或a×c+b×c=(a+b)×c

二、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對有困難的也可先在小組中議一議。

最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說明乘法分配律嗎?

2?課堂活動第2題:先讓學生討論,找出錯誤的原因,再匯報,最后讓學生改正。

4?練習五中第1題:學生獨立做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說說運用的是什么運算律?

先做,再議一議,最后與全班同學交流。

三、課堂小結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課件篇6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一、教學內容: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P17——P18

二、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學會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發現并掌握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難點:由具體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出示教材第17頁情境圖。

師:在我們班里,有多少同學會騎自行車?你最遠騎到什么地方?

師生交流后,課件出示李叔叔騎車旅行的場景:騎車是一項有益健康的運動,你看,這位李叔叔正在騎車旅行呢!

2、獲取信息。

師:從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

3、師小結信息,引出課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二)探索發現

第一環節 探索加法交換律

1、課件繼續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騎了40km,下午騎了56km,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學生口頭列式,教師板書出示: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號把這兩道算式寫成一個等式嗎? 40+56=56+40

你還能再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

學生獨自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并在小組內交流各自寫出的等式,互相檢驗寫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觀察寫出的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

全班交流。從這些算式可以發現: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可以用符號來表示:△+☆=☆+△;

可以用文字來表示:甲數十乙數=乙數十甲數。

3、如果用字母a、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又可以怎樣來表示發現的這個規律呢?

a+b=b+a

教師指出:這就是加法交換律。

4、初步應用: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37+36=36+( ) 305+49=( )+305 b+100=( )+b

47+( )=126+( ) m+( )=n+( ) 13+24=( )+( )第二環節 探索加法結合律

1、課件出示教材第18頁例2情境圖。

師:從例2的情境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師生交流后提出問題: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樣列式?

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

匯報預設:

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騎了多少千米”: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騎了多少千米”: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把這兩道算式寫成一道等式:

(88+104)+96=88+(104+96)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號嗎?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小組討論。先比較每組的兩個算式,再比較這三組算式,在小組里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集體交流,使學生明確:三個算式加數沒變,加數的位置也沒變,運算的順序變了,它們的和不變。也就是: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3、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個加數,可以怎樣用字母來表示這個規律呢?

(a+b)+c=a+(b+c)

教師指出: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初步應用。

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數。

(45+36)+64=45+(36+ )

(560+ )+ =560+(140+70)

(360+ )+108=360+(92+ )

(57+c)+d=57+( + )

(三)鞏固發散

1、完成教材第18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填寫,組織匯報時,讓學生說說是根據什么運算律填寫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哪些符合加法結合律?

(1)470+320=320+470

(2)a+55+45=55+45+a

(3)(27+65)+35=27+(65+35)

(4)70+80+40=70+40+80

(5)60+(a+50)=(60+a)+50

(6)b+900=900+b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總結: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號和字母來表示發現的規律。

(五)板書設計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例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88+104) +96 88+(104+96)

56+40=96(千米) =192+96 =88+200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a+b=b+a (a+b)+c=a+(b+c)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六、教學后記

601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脑刺绣_绣花厂家_绣花章仔_织唛厂家-[源欣刺绣]潮牌刺绣打版定制绣花加工厂家 | CXB船用变压器-JCZ系列制动器-HH101船用铜质开关-上海永上船舶电器厂 | 真丝围巾|真丝丝巾|羊绒围巾|围巾品牌|浙江越缇围巾厂家定制 | 汽车润滑油厂家-机油/润滑油代理-高性能机油-领驰慧润滑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小型玉石雕刻机_家用玉雕机_小型万能雕刻机_凡刻雕刻机官网 |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_测土配方施肥仪_土壤养分检测仪-杭州鸣辉科技有限公司 | 泰国专线_泰国物流专线_广州到泰国物流公司-泰廊曼国际 | 撕碎机_轮胎破碎机_粉碎机_回收生产线厂家_东莞华达机械有限公司 | 自清洗过滤器,浅层砂过滤器,叠片过滤器厂家-新乡市宇清净化 | 成都顶呱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贷款_个人贷款_银行贷款在线申请 - 成都贷款公司 | 除甲醛公司-甲醛检测-广西雅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地脚螺栓_材质_标准-永年县德联地脚螺栓厂家| 道达尔润滑油-食品级润滑油-道达尔导热油-合成导热油,深圳道达尔代理商合-深圳浩方正大官网 | 论文查重_免费论文查重_知网学术不端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软件 | 离子色谱自动进样器-青岛艾力析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 宜兴市恺瑞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聚氨酯保温钢管_聚氨酯直埋保温管道_聚氨酯发泡保温管厂家-沧州万荣防腐保温管道有限公司 | 档案密集架,移动密集架,手摇式密集架,吉林档案密集架-厂家直销★价格公道★质量保证 | 数码管_LED贴片灯_LED数码管厂家-无锡市冠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网优资讯-为循环资源、大宗商品、工业服务提供资讯与行情分析的数据服务平台 | 高速龙门架厂家_监控杆_多功能灯杆_信号灯杆_锂电池太阳能路灯-鑫世源照明 | 工装定制/做厂家/公司_工装订做/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工装 | 彭世修脚_修脚加盟_彭世修脚加盟_彭世足疗加盟_足疗加盟连锁_彭世修脚技术培训_彭世足疗 |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首页-东莞市傲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蓝米云-专注于高性价比香港/美国VPS云服务器及海外公益型免费虚拟主机 | 上海电子秤厂家,电子秤厂家价格,上海吊秤厂家,吊秤供应价格-上海佳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点车讯-汽车网站,每天一点最新车讯! | 氧化锆陶瓷_氧化锆陶瓷加工_氧化锆陶瓷生产厂家-康柏工业陶瓷有限公司 | 雷冲击高压发生器-水内冷直流高压发生器-串联谐振分压器-武汉特高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圆窗水平仪|伊莉莎冈特elesa+ganter | 蓝莓施肥机,智能施肥机,自动施肥机,水肥一体化项目,水肥一体机厂家,小型施肥机,圣大节水,滴灌施工方案,山东圣大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官网17864474793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全钢实验台,实验室工作台厂家-无锡市辰之航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对夹式止回阀_对夹式蝶形止回阀_对夹式软密封止回阀_超薄型止回阀_不锈钢底阀-温州上炬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陕西视频监控,智能安防监控,安防系统-西安鑫安5A安防工程公司 | 压缩空气冷冻式干燥机_吸附式干燥机_吸干机_沪盛冷干机 | 汽液过滤网厂家_安平县银锐丝网有限公司 | 尼龙PA610树脂,尼龙PA612树脂,尼龙PA1010树脂,透明尼龙-谷骐科技【官网】 | 温控器生产厂家-提供温度开关/热保护器定制与批发-惠州市华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高考志愿规划师_高考规划师_高考培训师_高报师_升学规划师_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认证机构「向阳生涯」 | 不锈钢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厂家-价格-威海鑫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不干胶标签-不干胶贴纸-不干胶标签定制-不干胶标签印刷厂-弗雷曼纸业(苏州)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