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創新教案
教師創新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通過一些實例,來感受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的廣泛應用,體會解決實際問題中建立函數模型的過程,從而進一步加深對這些函數的理解與應用;
2.初步了解對統計數據表的分析與處理.
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預習教材P104~P106,找出疑惑之處)
閱讀:2003年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緊急啟動“建立非典流行趨勢預測與控制策略數學模型”研究項目,馬知恩教授率領一批專家晝夜攻關,于5月19日初步完成了第一批成果,并制成了要供決策部門參考的應用軟件.
這一數學模型利用實際數據擬合參數,并對全國和北京、山西等地的疫情進行了計算仿真,結果指出,將患者及時隔離對于抗擊非典至關重要、分析報告說,就全國而論,菲非典病人延遲隔離1天,就醫人數將增加1000人左右,推遲兩天約增加工能力100人左右;若外界輸入1000人中包含一個病人和一個潛伏病人,將增加患病人數100人左右;若4月21日以后,政府示采取隔離措施,則高峰期病人人數將達60萬人.
這項研究在充分考慮傳染病控制中心每日工資發布的數據,建立了非典流行趨勢預測動力學模型和優化控制模型,并對非典未來的流行趨勢做了分析預測.
二、新課導學
※典型例題
例1某桶裝水經營部每天的房租、人員工資等固定成本為200元,每桶水的進價是5元.銷售單價與日均銷售量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銷售單價/元6789101112
日均銷售量/桶480440400360320280240
請根據以上數據作出分析,這個經營部怎樣定價才能獲得利潤?
變式:某農家旅游公司有客房300間,每間日房租為20元,每天都客滿.公司欲提高檔次,并提高租金,如果每間客房日增加2元,客房出租數就會減少10間.若不考慮其他因素,旅社將房間租金提高到多少時,每天客房的租金總收入?
小結:找出實際問題中涉及的函數變量→根據變量間的關系建立函數模型→利用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小結:二次函數模型。
例2某地區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體重平均值如下表(身高:cm;體重:kg)
身高60708090100110
體重6.137.909.9912.1515.0217.50
身高120130140150160170
體重20.9226.8631.1138.8547.2555.05
(1)根據表中提供的數據,建立恰當的函數模型,使它能比較近似地反映這個地區未成年男性體重與身高ykg與身高xcm的函數模型的解析式.
(2)若體重超過相同身高男性平均值的1.2倍為偏胖,低于0.8倍為偏瘦,那么這個地區一名身高為175cm,體重78kg的在校男生的體重是否正常?
小結:根據收集到的數據的特點,通過建立函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收集數據→畫散點圖→選擇函數模型→求函數模型→檢驗→符合實際,用函數模型解釋實際問題;不符合實際,則重新選擇函數模型,直到符合實際為止.
※動手試試
練1.某同學完成一項任務共花去9個小時,他記錄的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數如下:
時間/小時123456789
完成
百分數1530456060708090100
(1)如果用來表示h小時后完成的工作量的百分數,請問是多少?求出的解析式,并畫出圖象;
(2)如果該同學在早晨8:00時開始工作,什么時候他未工作?
練2.有一批影碟(VCD)原銷售價為每臺800元,在甲、乙兩家家電商場均有銷售.甲商場用如下方法促銷:買一臺單價為780元,買兩臺單價都為760元,依次類推,每多買一臺則所買各臺單價均再減少20元,但每臺售價不能低于440元;乙商場一律都按原價的75%銷售.某單位需購買一批此類影碟機,問去哪家商場購買花費較低?
三、總結提升
※學習小結
1.有關統計圖表的數據分析處理;
2.實際問題中建立函數模型的過程;
※知識拓展
根據散點圖設想比較接近的可能的函數模型:
①一次函數模型:
②二次函數模型:
③冪函數模型:
④指數函數模型:(>0,)
學習評價
※自我評價你完成本節導學案的情況為().
A.很好B.較好C.一般D.較差
※當堂檢測(時量:5分鐘滿分:10分)計分:
1.向高為H的圓錐形漏斗內注入化學溶液(漏斗下口暫且關閉),注入溶液量V與溶液深度h的大概圖象是().
2.某種生物增長的數量與時間的關系如下表:
123...
138...
下面函數關系式中,能表達這種關系的是().
A.B.
C.D.
3.某企業近幾年的年產值如下圖:
則年增長率(增長率=增長值/原產值)的是().
A.97年B.98年C.99年D.00年
4.某雜志能以每本1.20的價格發行12萬本,設定價每提高0.1元,發行量就減少4萬本.則雜志的總銷售收入y萬元與其定價x的函數關系是.
5.某新型電子產品2002年投產,計劃2004年使其成本降低36℅.則平均每年應降低成本%.
課后作業
某地新建一個服裝廠,從今年7月份開始投產,并且前4個月的產量分別為1萬件、1.2萬件、1.3萬件、1.37萬件.由于產品質量好,服裝款式新穎,因此前幾個月的產品銷售情況良好.為了在推銷產品時,接收定單不至于過多或過少,需要估測以后幾個月的產量,你能解決這一問題嗎?
教師創新教案篇2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楚辭》、《離騷》的文學價值;掌握“修姱”、“羈”、“誶”、“怨”、“浩蕩”、“溘”、“尤”、“反”、“忳”等實詞以及“雖”、“兮”、“以”等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2、過程與方法:吟誦注意節拍、重讀和情感,培養學生閱讀背誦古詩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離騷》的思想內容,了解屈原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賦與比的寫法;
2、“香草美人”的意象體系。
3、屈原的精神與理想在詩中的體現。
教學方法:
講授法、誦讀法。
媒體設計:
配音朗讀磁帶、投影膠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提問: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慨嘆封建帝王武功有余而文才匱乏時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里的“風騷”指的是什么?(《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
2、簡介: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創了現實主義的詩風,與之相提并論的《楚辭》則開創了浪漫主義的詩風。所以,“風騷”就成了文學的代名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楚辭》中的名篇《離騷》。(板書課題:《離騷》)
二、解題
1、簡介屈原:
(約前339—約前278),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楚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改革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其政治理想的內容是“美政”。后遭讒去職,兩次被流放,因無力挽救楚國滅亡,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投汨羅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2、簡介“楚辭”:
①詩體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間語言和民歌形式而創作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騷”體。
②總集名。西漢劉向所輯,收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的詩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辭”以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溶化神話傳說,塑造鮮明形象;以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的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后世影響很大。
3、解題:
《離騷》代表了“楚辭”的成就。它不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長篇抒情詩。
“離”,通“罹”,“遭遇”義;“騷”,“憂愁”義。“離騷”,即“遭遇憂愁”的意思。司馬遷解釋“離騷”為“離憂”;班固解釋為“遭遇憂患”;王逸解釋為“離別的愁思”;也有人解釋為“牢騷”。現多采用班固的解釋。
《離騷》前半部分,作者反復傾訴其對于楚國命運的關懷,表達了他要求革新政治、與權貴集團斗爭的強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過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后欲以身殉的敘述,反映出他熱愛楚國的思想感情。作品運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的精神,對后世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全詩372句,93節,2464字,課文是節選。
三、新授
1、放配樂朗讀磁帶,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對照注釋,弄清課文內容。
3、學生質疑。
要求:對自己不能理解、小組討論也不能理解的疑難字、詞、句進行提問。老師作出回答。
重點講解下列實詞的意義:
修姱:修潔而美好。
羈:喻指束縛、約束。
誶:諫諍。
怨:恨。(“恨”在文言中多為“遺憾”義)
浩蕩:多義詞,這里為“荒.唐”義。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釋為“人生”)
溘:突然。(“溘然長逝”中的“溘”即為此義。)
忍尤:忍受強加的罪過;尤:這里作“罪過”講。(“以儆效尤”中“尤”即此義;“怨天尤人”中的“尤”為“歸咎”義;“無恥之尤”中的“尤”為“特異”、“突出”義。)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講。
忳:憂悶。
岌岌:高聳的樣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險。)
陸離:修長的樣子。(“光怪陸離”中“陸離”形容色彩繁雜。)
4、學生說出課文意思。
要求:指名3—5人回答;糾正。
5、課堂練習:(幻燈打出)
區別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
(1)之哀民生之多艱
高余冠之岌岌兮
(2)以長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
競周容以為度
(3)雖余雖好修姱以靰羈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四、作業
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
1、注意節拍如:長太息/以掩涕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講解:一般每句二至四個節拍,隨文切分。
2、注意延長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忽反顧以游目兮——
講解:“兮”字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語氣詞“啊”,因此讀音要延長一些。
3、注意重音
4、注意感情
講解:在理解詩句含義的基礎上注意讀出感情。詩人在感嘆時要讀得深沉而有力,詩人在充滿理想時要讀得激越而昂揚;讀出詩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憤懣;還要讀出詩人在“眾女”種.種丑態面前所表現出的高昂氣節,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現出的一往情深。
二、當堂背誦
三、研討課文
1、理解思想內容
分析、討論、概括:
§(1-7):述懷,揭示“朝誶而夕替”之因,表達“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意志。
§(8-13):反省,表現為追求美政、美德“雖體解吾猶未變”的高尚節操,抒發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懷。
2、賞析重點詩句
討論:在述懷和反省中,有哪些詩句能表現出詩人高尚品德和愛國情懷?
明確:(幻燈打出)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剛正不阿,一身正氣)
寧客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疾惡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潔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真理,獻身理想)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熱愛祖國)
四、分析特色
1、深刻的現實內容與高度的浪漫主義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
《離騷》作為一首宏偉瑰麗、令人回腸蕩氣的政治抒情詩,以大膽的想象、夸張和象征等手法,生動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國的現實斗爭,表現作者了對現實社會的深廣憂憤和精神上的追求。
2、語言特色。
以六字句為基本句式,加上虛字“兮”,參差變化,舒展自如;雙句押韻,節奏鏗鏘而活潑變化,抒情淋漓酣暢,聲情并茂;間以楚地方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3、賦的運用。
本篇的賦既用于敘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實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敘事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用于抒情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4、比興手法。
屈原比興手法的運用,較《詩經》亦發展了一大步。(重點分析“比”)
(幻燈打出)
(1)王逸《楚辭章句》評《離騷》:
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
(2)司馬遷《屈原賈生列傳》評《離騷》:
其行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思考:王逸、司馬遷是如何評價屈原在《離騷》這首詩中所運用的比興手法的?
討論,明確:
王逸把《離騷》的意象體系分為三類:社會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話界的意象群。課文中的意象體系多為第一、二類,即主要以“香草美人”為喻(蕙,茝,芰荷,芙蓉,蛾眉等),表達自己高潔的胸懷、美好的心靈。正如司馬遷所說的那樣:“其行潔,故其稱物芳。”屈原借助“香草美人”托物喻志的手法,為后代詩人作家所普遍借鑒,成為我國詩歌的抒情傳統。借景抒情、托物以諷、悲秋傷春成為唐詩宋詞的主調,正說明了這種藝術創造的深遠影響和巨大生命力。
此外,屈原善于運用打比方來說理,如:“鷙鳥之不群兮”說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圓之能周兮”比喻君子與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規矩而改錯”比喻“黨人”破壞法制,等。
五、布置作業
1、下列這副對聯說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
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2、你最喜歡《離騷》中哪兩句詩,哪句或哪幾句詩引起了你的共鳴,屈原的愛國思想感情對你有什么啟發?請寫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只要能抓住一點即可。
3、課外閱讀《語文讀本》第8課《屈原詩兩首》(《涉江》、《國殤》)。
教學后記:
本課的難度較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教師講起來也感到困難重重,今后,我們該考略降譯文印發給學生,讓學生先預習,先弄清楚文章的文意,然后再去教,是否更合適一些。
教師創新教案篇3
《我是什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謎游戲。
2、板書課題:我是什么
3、齊讀課題。
二、讀文識字
1、借助漢語拼音自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糾正字音,你認為哪個字的讀音應注意,給大家提個醒。
“露”、“沖”、“災”、“雹”、“袍”
3、把你讀得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讀幾遍。
4、想想這則謎語的謎底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
(2)啟發。:“我”在池子里怎樣?“我”在小溪里怎樣?你們想這個“我”是誰呢?池子里有它,小溪里有它,江河里、海洋里都有它,它是什么?(水)
(3)池子里的水怎么在睡覺?小溪里的水怎么在散步?江河里的水又怎
能奔跑?海洋里的水又怎么能唱歌、跳舞?
(4)朗讀第四自然段。
現在大家知道了,“我”就是“水”,現在讀第四自然段,把“我”該成“水”讀。
知道朗讀:水在睡覺,靜靜地要輕點;水在散步,要比“睡覺”響點,應該由弱到強,在江河里奔跑怎么讀?在海洋里唱歌跳舞又該怎么讀?
2、學習第一、二、三自然段。
(1)現在你們知道了,“我”就是“水”。課文一開始就說“我會變”意思是“水會變”,水都會變成什么呢?
(2)齊讀第一自然段。指點:“有時候……有時候……”寫出了變化。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水變成云,在空中漂浮,又變成什么?自瀆第而自然段,回答是要求學生用上“有時候……有時候……”。
(2)課文上分別用了三個表示動作的詞“落、打、飄”,你們能說說為什么作者會選擇這樣的搭配呢?
(3)知道學生推敲詞語:我們把她們換個位置,行不行?
(4)朗讀第二自然段。
4、學習地三自然段。
(1)水還會變成什么?自己讀讀地三自然段。
(2)解說“露珠”“霜”
(3)小結:水真有趣,真會變。它會變成……
5、讀第1、2、3、4自然段。
6、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得到水?如果沒有水將是怎樣的情況?
對。水是萬物生長不可缺少的,但你們知道水如果發脾氣會做哪些壞事?
那同學們應該想辦法管住水,叫水聽人們使喚。
四、總結全文
1、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知道水可以變成雨、露、雪、雹、霜。)
(知道水對人類有好處也有害處。)
2、布置課后收集資料,把收集到的水的知識共同交流。可以的話,畫一張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環圖。
教師創新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田字格內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麗;激發興趣。
教學準備:
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導入課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蟲圖片,讓學生比較認識。
2.小蝴蝶和毛毛蟲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
(3)標出自然段。
2.指名朗讀,隨機學習字詞。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音;
(2)出示并學習生字詞。
二類生字詞:趴在驚訝認識糊涂委屈騙人愛撫產卵孵出
脫去一段
一類生字詞:漂亮引起驚訝認真回答認識相信產卵
三、再讀課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關系(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
1.兩種小動物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再讀課文,去找一找。
2.引導發現其發育過程并匯報交流:(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四、小結
師結: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毛毛蟲還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來昆蟲世界里也有許多奇聞怪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蝴蝶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用課件逐個出示詞語)。
1.指名讀。
2.齊讀。
二、細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2.指名讀出具體段落,細細品讀。
出示對話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蟲抬起頭來驚喜的喊:“媽媽,媽媽!”毛毛蟲說話時的語氣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毛毛蟲會“驚喜”?并讀出毛毛蟲的驚喜。
3.分小組討論找出像“驚喜”這樣表示語氣的詞語,依次體會并讀出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蟲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媽媽的一番話,揭開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團,也使我們了解了它們的發育過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媽媽的話。
(3)指名讀、齊讀。
(4)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們明白了什么?
(5)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用自己的話說出蝴蝶發育的過程。同時
出示蝴蝶發育變化的過程,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5.在熟讀和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加上動作,進行朗讀表演,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嗎?大自然中蘊含著無數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細細去想,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讀書推薦
《丑小鴨》
《小蝌蚪找媽媽》
板書設計:
7.小蝴蝶和毛毛蟲
卵——毛毛蟲——蛹——蝴蝶
教師創新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第五組”教材單元主題是“熱愛自然、了解自然”。日月星辰,風云雷電,山川樹木,花鳥蟲魚……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本讀不完的“書”。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得到許多樂趣,發現許多秘密。
望廬山瀑布》描寫的是人間仙境廬山勝景.
《絕句》是黃鸝、白鷺、千秋雪和萬里船構成的一副潑墨山水畫。
《雷雨》按事情發展順序描寫了一場雷雨從醞釀、灑落到停歇的自然麗景。《最大的“書”》是一次野外勘探考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傳統保留課文,以詩歌的語言向孩子們描繪了大自然中的天然指南針。
語文園地五》中有《節氣歌》、《奇妙的動物世界》、“寬帶網”中更有有趣的食蟲植物等。
整個一組教材“日月星辰,風云雷電,山川樹木,花鳥蟲魚……”無奇不有。教師在整體把握這組教材的前提下,在具體教學時,請注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要過度張揚。因為本組教材比較適合這種學習方式的演繹,但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因為教材施教的對象畢竟是二年級的孩子。
二、教學目標
1、會認45個生字,會寫27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指定課文。
3、學習默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認讀生字書寫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授課時間:14課時
《望廬山瀑布》2課時
《絕句》2課時
《雷雨》2課時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課時
《語文園地五》3課時教案
教師創新教案篇6
《咕咚來了》
一、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樹上一個木瓜熟了,掉進湖里,兔子聽風咕咚一聲響,嚇得邊跑邊叫,許多動物都跟著跑起來,多虧大象攔住了大伙,問明情況,于是,大家來到湖邊,親眼看到了原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大家都笑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偏聽偏信,要尊重、了解事實。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8個生字,認讀4個字。認識“四點底”。會讀指定的詞語。
2、能力目標:能用“熱鬧”寫一句話。背誦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標: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并知道不能偏聽偏信。
三、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并知道不能偏聽偏信。
在識字過程中,掌握識字方法,并運用方法是字,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四、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認讀4個字。認識“四點底”。會讀指定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點:
在識字過程中,掌握識字方法,并運用方法是字,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拼音:x、h、t、r、n、l、ai、ao、ang、an
2、舊字:下門市包
3、偏旁:
(二)、識字
1、學生自己讀文,找出本文生字,教師半數。
2、自主學習。你是怎樣記住這幾個字的?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說說記字方法。
(2)組詞理解意思。
3、全班交流:
(1)識字方法:用熟字(偏旁)組合記生字。“鬧、嚇。”
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記生字。“嚇、跟、跑、哈。”
用會意字的構字規律記生字。“鬧”
將熟字加、減或換一部分記生字。“哈、嚇、鬧、很——跟、抱——跑”
按結構記字。左右結構:嚇、說、跑、跟、哈。
上下結構:熱
半包圍結構:逃、鬧
(2)教師指導:新偏旁“灬”四點底。找一找帶有“灬”的字。(熱、黑)
“鬧”先外后內。
(3)組詞:
(4)理解詞語意思:
木瓜:薔薇科植物。
結滿:
4、指導書寫。
(1)教師范寫,指導漢字運筆、占格。
(2)學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紅、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認讀二類字
五、作業:抄寫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能用“熱鬧”寫一句話。背誦第4自然段。
2、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并知道不能偏聽偏信。
二、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并知道不能偏聽偏信。
指導學生帶讀中感悟,訓練學生聽說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咕咚來了》這個故事嗎?(指名學生說一說)
(二)新授: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讀一讀這個故事,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或:你喜歡誰?為什么?)
2、誰來談談你的感受?
(1)學生回答問題。
(2)你是從哪看出來的?請你讀一讀。
兔子做得不對,沒有看到咕咚是什么就盲目地跑;其他小動物也不對,一聽別人喊“咕咚來了”就跟著跑。
大象做得對,不盲目的跟著大伙跑,弄明白真相。
3、真相到底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學生說一說
(2)展開想像:假如你就是來到湖邊的某個動物。(每個學生扮演一個)親眼看到了什么是咕咚后,哈哈地笑了,想想它為什么笑?可能會說些什么?
【注意】雖然大家都在笑,但不同的動物笑的原因不一樣,要鼓勵求異。
4、指導學生背誦第四自然段。
5、通過讀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
6、《咕咚來了》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你能夠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嗎?
(1)學生自己準備,同桌互講。
(2)指名當中講故事,全班評議,教師指導。(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
(3)學生在此準備,同桌互講。
(4)抽時間開展講故事比賽。
四、作業: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背誦課文。用“熱鬧”寫一句話。
教師創新教案篇7
一、學習目標
二、學習過程
閱讀教材
獨立完成下列預習作業:
1、填空:
①與的相同,稱為分數,+=,法則是;
②與的不同,稱為分數,+=,運算方法為;
2、與的相同,稱為分式;與的不同,稱為分式.
3、分式的加減法法則同分數的加減法法則類似
①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把分子;
②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變為同分母的分式,再.
4.,的最簡公分母是.
5、在括號內填入適當的代數式:
三、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計算:⑴+⑵-⑶+
2、計算:⑴⑵+
⑶⑷++
3、計算:
四、課堂測控:
3、計算:⑴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