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初二教案生物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初二教案生物篇1

教材分析: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通過觀察、信息交流,了解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進而明確什么是變態發育、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學情分析:學生對昆蟲比較熟悉,但對它們是怎樣生殖和發育的缺知之甚少。所以教師要注意多從生活實際出發,通過直觀教學加強感性認識,使學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2、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

3、舉例說出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重的作用。

教學策略:創設情景———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1、家蠶的生殖和發育

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卵、幼蟲、蛹、成蟲。

家蠶通過有性生殖方式產生后代。

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家蠶的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2、其他昆蟲的發育

像家蠶、蜜蜂、蠅、蚊等昆蟲的發育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

像蝗蟲、蟋蟀、螳螂等昆蟲的發育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

創設情景:世界真奇妙!毛毛蟲怎么能變成美麗的蝴蝶?

質疑:你們聽說過絲綢之路的故事嗎?悠悠文明史,慢慢絲綢路。小小的家蠶不僅同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你養過家蠶嗎?你知道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嗎?

組織學生看書————觀察與思考

點撥指導

質疑:蜜蜂、蝗蟲的生殖發育過程與家蠶和蝴蝶一樣嗎?

組織學生看書

指導幫助

質疑:飼養過家蠶么?有興趣的話,課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飼養、觀察。

知識回顧

感悟與收獲

達標檢測:了望角

進一步探究

布置作業

課后記:

本節課在于明確變態,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的含義。學生掌握情況很好。

初二教案生物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介紹生物的繁衍和發展、生物與環境兩個個單元,內容較上一個學期少了一些,探究實驗減少了一些,增加了觀察和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二、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在繼續抓好實驗過程,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135”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高效快樂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教學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上一年的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新成果,并完成好相關的課題。

4、繼續研究和推廣校本教研的內涵和經驗,充分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發輝學校教研組群體優勢,繼續嘗試開展學校開放日活動。

5.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并在初二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初步歸納整理出適合我校校情的評價體系。

6、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7、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要求

1.教師在教學中要繼續認真落實《課程》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大力倡導“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果即成長”的教育科研觀。教學中要有科研意識,要邊實驗、邊研究,力爭做一名科研型快樂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學中,要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力爭創造條件開全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整合。

6.積極組織好生物小組活動,能夠對生物學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兩個班有一百多個學生,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較高很高,上學期生物的平均成績在八年級全學科排名較好,但高分少,由于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來了。這個學期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爭取成績有較大的提高。

五、具體措施

1、精心采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新教材進行培訓。

2、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4、進行課外輔導和寫小論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學生的興趣。

5、認真批改作業,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6、培養優生,轉化后進生。

六、進度安排

周次授課內容

1被子植物的生殖

2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人得生殖和胚胎發育

3性狀和性狀的傳遞遺傳物質的基礎

4人的性別的決定變異

5遺傳病與優生第一次月考

6生命的起源生物進化歷程

7生物的進化的原因人類的起源現代生物技術

8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9五一長假

10復習期中考試

1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物與環境組成和類型

12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鏈

13人類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

14復習七年級上冊15復習七年級下冊

16復習八年級上冊、下冊

初二教案生物篇3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區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2.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以及結合自身經驗,提高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小組活動,樹立團隊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

2.理解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難點:

理解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分類。

教學用具

各種常用藥物說明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運用談話的方式,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回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身體不適或諸如感冒、腹瀉之類的小病困擾時,通常都是怎樣處理的?引發學生熱烈的討論。隨后再次發問,詢問學生是通過什么渠道獲得這些用藥常識以此來對癥下藥的。我們在使用這些常用藥時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呢?以此通過這種方式,引出本節所學內容。

(二)新課教學

安全用藥

(1)通過學生對自己常用藥的交流介紹,增加常用藥及安全用藥的使用常識

承接導入的談話內容,教師再次通過問題,引發學生回答。

①我們平常用過的藥有感冒藥、消炎藥,還有哪些呢?

②這些病一般都是哪類?治療什么病的?(屬于治療傷風、感冒、咳嗽、頭痛、牙痛等。)

③這些藥有什么共同特點?(主要用于治療或緩解消費者容易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常見輕微病。)

④這些藥物我們一般在哪可以購買到?(醫院、藥店、大超市)

(2)非處方藥和處方藥

教師利用學生的回答,引出非處方藥。(同學們提到的這些家庭中常見的藥物,都是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按所附說明服用的藥物,我們稱之為非處方藥。)隨后教師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有關非處方藥的說明,共同討論、交流,談談對于非處方藥的了解。

隨后教師再次引導學生回憶有關處方藥的用處所在。(一些老年病或頑疾,在家里也放有一些常備藥,那么這些藥與之前的非處方藥又有什么不同呢?)教師提出問題之后,順勢引導出處方藥的學習。(像同學們剛才提到的一些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藥物必須在醫院憑醫生的處方才能獲得,或憑處方由大的藥店購得,他們和我們剛剛學到的非處方藥不同,我們叫它“處方藥”)隨后要求學生找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不同與相同。

(三)作業交流

引導學生從網上或者其他途徑查找有關安全用藥的資料,在下次上課時組織學生交流學習。并布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日常生活中必須具備一些急救常識,你都會些什么方法?請同學們提前學習一種或幾種急救方法。下節課我們一起進行交流學習。”

1.“120”緊急呼救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

初二教案生物篇4

種子發芽實驗(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綠豆種子發芽需要適量的水和相宜的溫度。

過程與方法: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對比實驗、嚴格控制實驗、重復實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知道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溫度。

【教學難點】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

【教學準備】實驗計劃單和實驗記錄表,實驗信息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分組匯報實驗中的發現:

預設:1、(我們的種子都發芽了嗎?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準備填實驗記錄)。

2、我們的種子為什么沒發芽?(找岀原因填在實驗報告里)

二、整理分析實驗信息:

1、組長分發實驗信息統計表,填好表后,由組長負責收集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信息分類。

2、分析實驗信息:

(1)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有什么不同?

(2)從實驗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嗎?

(3)實驗結論和我們實驗前的預測一致嗎?

三、交流實驗信息:

1每組分對照組和實驗組向同學匯報,認真聽取介紹他們的實驗方法和獲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組交流,了解他們在實驗中有什么發現,聽聽他們怎樣用數據來解釋實驗結果的。

3、匯集全班同學的實驗,分析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對大家有異議的內容進行辨析。

4、小結:綠豆種子發芽的必需條件是溫度、水和空氣。

四、種植綠豆芽:

1、引導:已經發芽的綠豆芽怎么處理?

2、確定任務:把綠豆芽種植在花盆中,放到適合的地方,讓綠豆芽生長一段時間。

3、猜測哪些條件會影響綠豆芽的生長。

4、建議對綠豆芽的生長做觀察日記或者記錄。

五閱讀并記錄、

1: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是:

1、是溫度。種子萌發的最低溫度為6-7℃,12-14℃能正常發芽,最適溫度為20-25℃,為35℃。

2、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稱于種子自身風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發。

3、是充足的氧氣。

初二教案生物篇5

一、染色體結構的變異(閱讀教材P85~86)

1.類型[連線]

2.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而導致性狀的變異。

3.大多數變異對生物體是不利的,有的甚至會導致生物體死亡。

二、染色體數目的變異(閱讀教材P86~88)

1.染色體組

(1)概念: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一組染色體。

(2)寫出圖中的染色體組:X、Ⅱ、Ⅲ、Ⅳ或Y、Ⅱ、Ⅲ、Ⅳ。

2.二倍體、多倍體

項目起點體細胞染色體組數實例

二倍體受精卵兩個幾乎全部動物和過半數的高等植物

多倍體受精卵三個或三個以上三倍體香蕉和四倍體馬鈴薯

3.染色體數目變異與育種

(1)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

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形成多倍體植株

(2)單倍體育種的方法

花藥――→離體培養單倍體幼苗――→人工誘導用秋水仙素處理

染色體數目加倍,正常純合子

三、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

(閱讀教材P88)

重點聚焦

1.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有哪些類型?

2.什么是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

3.什么是染色體組?利用染色體數目變異的育種方法有哪些?

[共研探究]

1.仔細觀察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表示交叉互換,發生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基因重組。

(2)圖2表示易位,發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2.染色體結構變異與基因突變

項目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突變

本質染色體片段的缺失、重復、易位或倒位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

發生變化

的基因的

數目1個或多個1個

變異水平細胞分子

光鏡檢測可見不可見

[總結升華]

1.染色體結構變異類型

類型定義實例示意圖

缺失一條正常染色體斷裂后丟失某一片段引起的變異果蠅缺刻翅、貓叫綜合征

重復染色體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變異。一條染色體的某一片段連接到同源的另一條染色體上,結果后者就有一段重復基因果蠅棒狀眼

續表

類型定義實例示意圖

易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引起的變異某種夜來香經常發生

倒位染色體中某一片段位置顛倒180°后重新結合到原部位引起的變異。基因并不丟失,因此一般生活正常普通果蠅3號染色體上某些基因

2.染色體的缺失、重復、倒位與基因突變的區別(如圖所示)

【易錯易混】染色體易位與交叉互換的比較

染色體易位交叉互換

圖解

區別發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重組

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

[對點演練]

1.下列變異中,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是()

A.染色體缺失了某一片段

B.染色體增加了某一片段

C.染色體中DNA的一個堿基發生了改變

D.染色體某一片段位置顛倒了180°

解析:選CDNA中一個堿基發生改變,屬于基因突變,選項A、B、D依次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缺失、重復和倒位。

2.圖1和圖2表示發生在常染色體上的變異,則二者所表示的變異類型分別屬于()

A.重組和易位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組D.重組和重組

解析:選A圖1為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圖2發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

[共研探究]

1.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有三個染色體組,判斷依據是形態大小相同的染色體有幾條,就有幾個染色體組。

(2)圖乙有四個染色體組,判斷依據是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出現幾次,則有幾個染色體組。

(3)某生物的體細胞含32條染色體,有8種形態,則該生物的體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計算公式為染色體組的數目=染色體數/染色體形態數。

2.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

(1)①單倍體是指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②單倍體不一定不育:體細胞中染色體組為奇數的單倍體高度不育;體細胞中染色體組為偶數的單倍體能進行正常的減數_,是可育的。

(2)①若甲、乙均是由配子直接發育而來,則甲、乙均為單倍體。②若甲、乙均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則甲所示生物為三倍體,乙所示生物為四倍體。

(3)誘導多倍體產生的措施有低溫、秋水仙素處理等。

(4)一般情況下,單倍體高度不育,一般無種子,所以在單倍體育種時,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以使染色體數目加倍。

[總結升華]

1.判斷染色體組和一個染色體組含有幾條染色體的方法

(1)根據染色體形態判斷

①細胞中同一形態的染色體有幾條,該細胞內就含有幾個染色體組。

②細胞中染色體共有幾種形態,該細胞的一個染色體組中就含有幾條染色體。

(2)根據基因型判斷

①在細胞或生物體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共有幾個,該細胞或生物體就含有幾個染色體組。

②在細胞或生物體的基因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有幾個,該細胞或生物體的一個染色體組中就含有幾條染色體。

(3)根據細胞中染色體數及染色體形態數計算

染色體組數=染色體數目/染色體形態數。

2.二倍體、多倍體和單倍體的比較

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

來源受精卵發育受精卵發育配子發育

概念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

染色體

組數兩個三個或三個以上不確定(一至多個)

發育

過程

3.單倍體育種

4.多倍體育種

(1)原理

(2)實例(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

②秋水仙素處理后,新產生的莖、葉、花的染色體數目加倍,而未處理的根細胞中仍為兩個染色體組。

③四倍體植株上結的西瓜,種皮和瓜瓤為四個染色體組,而種子的胚為三個染色體組。

④三倍體西瓜無子的原因:三倍體西瓜在減數_過程中,由于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配子。

【易錯易混】花藥離體培養≠單倍體育種

單倍體育種包括花藥離體培養和秋水仙素處理幼苗等過程。花藥離體培養只得到單倍體,再用秋水仙素處理才能得到可育的純合子。

[對點演練]

3.判斷正誤

(1)根據某生物的體細胞基因型為AAaaBBbb,可判斷該生物為二倍體生物。()

(2)體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生物是單倍體,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是二倍體。()

(3)用秋水仙素處理植株使染色體數目加倍就是多倍體育種。()

解析:(1)根據某生物的體細胞基因型為AAaaBBbb,可判斷該生物可能為四倍體生物,也可能為單倍體生物。(2)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如果由配子直接發育而來就是單倍體。(3)在單倍體育種中也用到了秋水仙素。

答案:(1)×(2)×(3)×

4.如圖為A、B兩種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則其基因型可依次表示為()

A.DdEeGG;DDEeGgHHMmNN

B.DdEEGg;DddEEEgggHHh

C.DddEEe;DdddeeeeHHHh

D.DDdEee;DdEEGgHhMmNn

解析:選C由圖可知,A生物含有兩種染色體,且有三個染色體組,A、B錯誤,B生物含有三種染色體,且有四個染色體組,D錯誤。

[共研探究]

仔細閱讀教材P88“實驗”內容,分析探討下列問題:

1.選材:選擇能正常進行有絲_的植物分生組織。

2.低溫處理時間:實驗中必須在洋蔥長出1cm左右不定根之后進行低溫處理,因為若在生根前進行低溫處理,低溫抑制細胞代謝,進而抑制根尖分生區的形成,從而觀察不到根尖分生區的有絲_受低溫影響的現象。

3.染色:在染色時,除了用改良苯酚品紅染色劑外,還可以用龍膽紫染液或醋酸洋紅染液。此時細胞已死亡。

4.觀察:洋蔥為二倍體,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二倍體細胞、四倍體細胞等。

5.低溫誘導和秋水仙素處理在原理上的相似之處:二者都作用于有絲_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6.低溫誘導的優點:低溫條件容易創造和控制,成本低、對人體無害、易于操作。

[總結升華]

1.實驗中幾種溶液的作用

(1)卡諾氏液:固定細胞的形態。

(2)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細胞核染色,便于觀察染色體的形態。除此之外,醋酸洋紅或龍膽紫都是堿性染料,都可使染色體著色。

(3)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溶液:解離,使細胞分散開。

(4)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可用于洗去附著在根尖表面的卡諾氏液,還可與15%的鹽酸溶液混合,解離、分散細胞。

2.本實驗的其他問題

(1)低溫的作用與秋水仙素的作用基本相似。

(2)此實驗可通過設置不同的溫度來探究溫度對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影響。

[對點演練]

5.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原理是低溫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子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

B.解離后的洋蔥根尖應漂洗后才能進行染色

C.龍膽紫溶液可以使細胞中的染色體著色

D.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處在_期并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

解析:選D低溫處理植物的分生組織細胞,通過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目加倍;解離后洋蔥根尖經過漂洗可去掉鹽酸,有利于染色體著色;洋蔥根尖裝片中的細胞大部分處于有絲_間期,因此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的只是少數細胞。

1.在植物體細胞有絲_的過程中,可能引起的可遺傳變異是()

①基因突變②基因重組③染色體變異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選B基因重組主要發生在減數_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可發生在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

2.普通小麥是六倍體,有42條染色體,科學家們用花藥離體培養培育出的小麥幼苗是()

A.三倍體、21條染色體B.單倍體、21條染色體

C.三倍體、三個染色體組D.單倍體、一個染色體組

解析:選B花藥中的花粉是經過減數_發育而成的,由其培育出的幼苗比普通小麥的染色體數減少了一半,含有三個染色體組,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叫單倍體。

3.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一個重要的區別是()

A.基因突變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

B.染色體變異是定向的,而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變是可以遺傳的

D.染色體變異是不能遺傳的

解析:選A基因突變是基因內部的堿基種類、數量、排列順序發生變化而引起生物變異,屬于分子水平的變化,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染色體的變化可在光學顯微鏡下直接觀察到。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均使遺傳物質發生改變,都是可遺傳的變異。

4.關于染色體組、單倍體和二倍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一個染色體組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B.由受精卵發育成的,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叫二倍體

C.單倍體生物體細胞中不一定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D.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解析:選D一個染色體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體;個體若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則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就是幾倍體;單倍體是由配子發育而成的,不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有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等。

5.已知西瓜的染色體數目2N=22,請根據西瓜育種流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所用的試劑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育無子西瓜A的育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過程中形成單倍體植株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該過程利用了植物細胞的________性。

(4)為確認某植株是否為單倍體,應在顯微鏡下觀察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染色體,觀察的時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試劑①為秋水仙素,其作用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目加倍。(2)培育無子西瓜A的育種方法為多倍體育種。(3)單倍體育種的基本流程是花藥離體培養→單倍體植株→秋水仙素處理→篩選以獲得純合子。(4)觀察染色體數目、形態的時期是有絲_中期。

答案:(1)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目加倍(2)多倍體育種(3)花藥離體培養全能

(4)有絲_中期

【基礎題組】

1.由于種種原因,某生物體內某條染色體上多了或少了幾個基因,這種遺傳物質的變化屬于()

A.基因內部結構的改變B.染色體結構變異

C.染色體數目變異D.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

解析:選B變異發生在某條染色體上,發生的變化是幾個基因的增加或減少,應屬于染色體的結構變異。

2.如圖顯示了染色體及其部分基因,對①和②過程最恰當的表述分別是()

A.交換、缺失B.倒位、缺失

C.倒位、易位D.交換、易位

解析:選C①過程中F與m位置相反,表示染色體的倒位,②過程只有F,沒有m,但多出了一段原來沒有的染色體片段,表示染色體的易位。

3.下列有關單倍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未經受精的卵細胞發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單倍體

B.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定不是單倍體

C.生物的精子或卵細胞一定都是單倍體

D.含有奇數染色體組的個體一定是單倍體

解析:選A由配子發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單倍體。細胞內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可能是單倍體,也可能是二倍體。精子或卵細胞是細胞而非個體。三倍體生物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

4.單倍體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的()

A.一定是二倍體B.一定是多倍體

C.一定是純合子D.是純合子或雜合子

解析:選D多倍體的配子發育成的單倍體,可能是純合子也可能是雜合子。

5.下列關于染色體組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起源相同的一組完整的非同源染色體

B.通常指二倍體生物的一個配子中的染色體

C.人的體細胞中有兩個染色體組

D.普通小麥的花粉細胞中有一個染色體組

解析:選D普通小麥是六倍體,其體細胞中含六個染色體組,減數_形成的花粉細胞中應含三個染色體組。

6.某地發現罕見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其46條染色體中有4條變異無法成對。經研究發現:X染色體上有一個片段“搬”到了1號染色體上,3號染色體的一個片段插入13號染色體上。上述變化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

A.缺失B.片段重復

C.易位D.倒位

解析:選C發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染色體片段的移接,屬于易位。

7.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三倍體植物不能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B.觀察細胞有絲_中期染色體形態可判斷基因突變發生的位置

C.在減數_中,會由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D.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_,使子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加倍

解析:選C三倍體植物可以由二倍體和四倍體的配子結合發育而來,故A錯誤;基因突變屬于分子水平的變異,用顯微鏡觀察不到,故B錯誤;在減數_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故C正確;低溫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故D錯誤。

8.如圖是果蠅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染色體1、2、4、5組成果蠅的一個染色體組

B.染色體3、6之間的交換屬于基因重組

C.控制果蠅紅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上

D.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在減數_時進行自由組合

解析:選C果蠅的性別決定是XY型,X、Y染色體是一對形態大小不完全相同、所含遺傳信息也不完全相同的同源染色體。3、6為非同源染色體,二者之間發生的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若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則在其減數_時不能進行自由組合。

【能力題組】

9.如圖為利用純合高稈(D)抗病(E)小麥和純合矮稈(d)易感病(e)小麥快速培育純合矮稈抗病小麥(ddEE)的示意圖,有關此圖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進行①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讓控制不同優良性狀的基因組合到一起

B.②過程中發生了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C.實施③過程依據的主要生物學原理是細胞分化

D.④過程的實施中通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

解析:選C題圖表示單倍體育種的過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雜交、減數_、花藥離體培養(植物組織培養)、秋水仙素處理。雜交的目的是將位于不同親本上的優良性狀集中到同一個體上;減數_過程中存在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花藥離體培養依據的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常用方法是秋水仙素處理。

10.將二倍體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待其長成后用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得到了新的植株,有關新植株的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①是單倍體②體細胞內沒有同源染色體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④體細胞內有同源染色體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⑥可能是純合子也可能是雜合子

⑦一定是純合子⑧是二倍體

A.④⑤⑦⑧B.①④⑤⑥

C.①②③⑥D.①④⑤⑦

解析:選B二倍體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染色體加倍變成四倍體,對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但其體細胞內含有兩個染色體組,故有同源染色體,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_形成可育的配子。若原二倍體玉米是雜合子,則處理后得到的單倍體可能是純合子也可能是雜合子。

11.洋蔥是二倍體植物,體細胞中有16條染色體,某同學用低溫誘導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加倍獲得成功。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同學不會觀察到染色體加倍的過程

B.低溫誘導細胞染色體加倍時不可能發生基因重組

C.分生區同時存在染色體數為8、16、32、64的細胞

D.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解析:選C制片時經過解離的細胞已經死亡,不會觀察到染色體加倍的過程,故A正確。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有絲_中,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_過程中,故B正確。分生區有的含2個染色體組,有的含4個染色體組,但不可能出現8條染色體的情況,因為根尖不進行減數_,故C錯誤。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故D正確。

12.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雌蜂(蜂王)是二倍體(2n=32),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來的雄蜂是單倍體(n=16)。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蜜蜂屬于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

B.雄蜂是單倍體,因此高度不育

C.由于基因重組,一只雄蜂可以產生多種配子

D.雄蜂體細胞有絲_后期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解析:選D蜜蜂性別是由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來決定的,而不是XY型性別決定方式;雄蜂可進行假減數_產生精子,因此雄蜂是可育的單倍體;雄蜂中只有一個染色體組,在減數_過程中不發生基因重組,一只雄蜂只可以產生一種與自身基因型相同的精子而不是多種。

13.如圖表示一些細胞中所含的染色體,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A所示是含________個染色體組的體細胞。每個染色體組有________條染色體。

(2)若圖C所示細胞為體細胞,則其所在的生物是________倍體,其中含有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

(3)圖D表示一個生殖細胞,這是由________倍體生物經減數_產生的,內含________個染色體組。

(4)圖B若表示一個生殖細胞,它是由________倍體生物經減數_產生的,由該生殖細胞直接發育成的個體是______倍體。每個染色體組含______條染色體。

(5)圖A細胞在有絲_的后期包括______個染色體組。

解析:(1)圖A中染色體是兩兩相同的,故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并且每個染色體組中有兩條染色體;(2)圖C中染色體兩兩相同,故有兩個染色體組,如果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則該生物為二倍體,如果是由配子發育而來,則該生物是單倍體。圖C所示細胞中,每個染色體組中有三條染色體,共有三對同源染色體。(3)圖D中染色體形態、大小各不相同,則只有一個染色體組。(4)圖B中染色體每三條是相同的,故為三倍體,由配子直接發育成的生物個體,都稱為單倍體。

答案:(1)兩兩(2)二或單三(3)二一(4)六單三(5)四

14.如圖是培育三倍體西瓜的流程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用秋水仙素處理____________,可誘導多倍體的產生,因為它們的某些細胞具有________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倍體植株需要授以二倍體的成熟花粉,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倍體母本上結出的三倍體西瓜,其果肉細胞為________倍體,種子中的胚為________倍體。三倍體植株不能進行減數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倍體西瓜高產、優質,這些事實說明染色體組倍增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過程需要的時間為________。

(5)育種過程中,三倍體無子西瓜偶爾有少量子。請從染色體組的角度解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倍體無子西瓜的性狀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遺傳,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驗證你的結論,并做出實驗結果的預期。

解析:(1)用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處理對象多是萌發的種子或幼苗,萌發的種子和幼苗的分生組織細胞具有_旺盛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機理是抑制細胞_前期紡錘體的形成。(2)給三倍體植株授以二倍體的成熟花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產生生長素,供給無子果實的發育。(3)四倍體母本上結出的三倍體西瓜,其果肉是由四倍體的子房壁發育而來的,細胞內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種子中的胚是由二倍體產生的花粉與四倍體產生的卵細胞融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而來的,細胞內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由于三倍體植株細胞內不含成對的同源染色體,故在減數第一次_時聯會紊亂,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細胞。(4)染色體組的倍增可以促進基因效應的增強,這是三倍體西瓜高產、優質的主要原因。(5)若三倍體西瓜在減數第一次_過程中,一個染色體組的全部染色體移向細胞一極,另外兩個染色體組的全部染色體移向細胞另一極,則可以形成正常的配子。(6)三倍體西瓜的無子性狀是由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該性狀能夠遺傳,但需要通過無性生殖的方式來實現,如植物組織培養、嫁接等。

答案:(1)萌發的種子或幼苗_旺盛抑制細胞(_前期)形成紡錘體(2)通過授粉刺激子房產生生長素,供給無子果實的發育(或生長素促進生長)

(3)四三聯會紊亂(4)促進基因效應的增強兩年(5)三倍體西瓜減數_過程中,一個染色體組的全部染色體正好被紡錘絲拉向細胞的一極,另兩個染色體組的全部染色體正好被紡錘絲拉向細胞的另一極,碰巧產生了正常的配子(6)能實驗:將三倍體無子西瓜果皮的任意一部分進行植物組織培養(或無性繁殖),觀察果實中是否有種子。預期結果:成活長大后的植株仍然不能結出有子果實。

15.四倍體大蒜的產量比二倍體大蒜高許多,為探究誘導大蒜染色體數目加倍的低溫,設計了如下實驗。

(1)主要實驗材料:大蒜、培養皿、恒溫箱、卡諾氏液、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顯微鏡、改良苯酚品紅染液。

(2)實驗步驟:

①取五個培養皿,編號并分別加入紗布和適量的水。

②將培養皿分別放入-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恒溫箱中1h。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分別取根尖________cm,放入________中固定0.5~1h,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沖洗2次。

⑤制作裝片:解離→________→________→制片。

⑥低倍鏡檢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記錄結果。

(3)實驗結果:染色體加倍率的一組為低溫。

(4)實驗分析:

①設置實驗步驟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對染色體染色還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等。

③除低溫外,________也可以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誘導大蒜染色體數目加倍的低溫,所以溫度應設置為變量,不同溫度處理是為了進行相互對照,在細胞_時盡可能使細胞處于設定溫度中,以排除其他溫度的干擾。但低溫并不可能使所有細胞的染色體數加倍,所以要統計加倍率來確定低溫。

答案:(2)②4℃8℃12℃③取大蒜隨機均分為五組,分別放入五個培養皿中誘導培養36h④0.5~1卡諾氏液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⑤漂洗染色⑥統計每組視野中的染色體加倍率(4)①將培養皿放在不同溫度下恒溫處理,是為了進行相互對照;恒溫處理1h是為了排除室溫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②龍膽紫溶液醋酸洋紅溶液③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形成

初二教案生物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劫掠、棲息、藩籬、歸咎”等詞的讀音及詞義,理解“在劫難逃、五彩斑斕、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于衷”等詞語的意思,并學會運用。

⑵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2、能力目標:

⑴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⑵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3、德育目標:

了解生物“污染”,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教學方法】

1、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幫助他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文章的說明技巧。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2、討論法。學生自由質疑,通過多種形式的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學生自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而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并體會其表達效果,學習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寫作事理說明文;聯類引申,轉化課堂所學知識。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據光明日報(2000年6月12日)報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一種產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于一旦。那么薇甘菊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呢?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

設計(二):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我們將走進戰場,對這場“戰爭”做一番考察。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問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劫掠棲息藩籬歸咎

2、判斷下列詞語運用的正與誤。

A、聽說小林被錄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頭。

B、這件事來得太突然,她顯得束手無策。

C、如果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一切生命將在劫難逃。

D、盡管老師反復勸解,她心里仍無動于衷。

3、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本文所介紹的有關生物入侵者的知識。(不少于5個要點)

4、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5、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來并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教師選五個小組的組長進行全班交流,每組負責一小題。

明確:

1、lüèqīfānjiù

2、A、√B、√C、√D、×

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與前面的“心里”表意重復。

3、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被入侵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種性構成極大的威脅。那么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么途徑入侵的呢?為什么會增多呢?由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

4、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著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5、列數字。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舉例子。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舉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為,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這些比喻使說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三、學生自由質疑,由學生共同討論解答,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并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1、各小組輪流提問題,在小組內共同討論解決。不能得到圓滿答復的,向老師提問。

2、教師分類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然后板示,全班同學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可能有:

⑴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⑵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⑶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教師點撥:

⑴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并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⑵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⑶教師可利用手頭資料介紹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干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于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蘭,一種來源于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于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⑧20__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嚴格的防范措施。

四、課堂小結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鑒。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范意識,加強生態意識,了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五、布置作業

1、利用網絡搜尋有關生物污染的信息,并加以整理,講給同學們聽。

2、閱讀《燈光污染》,回答問題:

燈光污染

西方一位環境學家曾經提出了這么一個論點:人類在創造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在毀滅這個世界。他的話不免有些悲觀,但也合乎事實。煤的發掘,石油的開發顯著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但不久以后,人們發現城市被塵霧所籠罩了,河流被油污所侵染了。

同樣,當愛迪生的電燈第一次閃現出那劃時代的光芒后,幾代人都沉浸在歡呼雀躍之中,千萬個不夜城誕生了。對著那燈火輝煌的景象,人們不禁贊頌:天上銀河落人間。然而當學生開燈夜讀的時候,當工人挑燈夜戰的時候,當市民沉浸在節日之夜的燈海之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過,這給人類以光明的燈光也會成為一種污染?

1950年,英國一架運輸機在夜間著陸時,誤把一段高速公路的路燈認作機場跑道的指示燈,從而導致一場機毀人亡的慘劇。

在智利,一位老人由于窗外工地上的“小太陽”整夜整夜地直射臥室,弄得晚上不得安眠而導致精神失常,跳樓身亡。

至于夜間行車,由于對面駛來的汽車的燈光使駕駛員眩目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則不計其數了。

由于沒有科學地、合理地使用燈光,而使燈光成了一種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這種污染產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兩種:

1、亮度過大,超過正常工作、生活所需量。平時人們所用的燈光亮度大約是80~120勒克司,當光亮度過高,超過180~200勒克司,就會對人的眼睛有害,引起近視、失明等病癥,甚至會帶來精神上的刺激;

2、光源分布不合理。前面提到的夜航飛機失事就是由此而導致的。

為了消除燈光污染,人們針對燈光污染產生的原因,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規定了日常生活用燈亮度指數,就是保護人體健康措施之一;在必需大亮度的生產環境中,給作業者配以防眩鏡也是很好的方法。在汽車上安置雙焦防眩照明燈,大大降低了與此有關的交通事故發生的次數。

當今,人們對以前較為忽視的光源分布的合理性有了很多的認識。在西歐一些國家,政府把防止光的分布性污染的條例載入了環境保護法中。對醫院、居民住所、旅館等設施附近的光源分布作出了合理的安排,根據不同情況,規定了它們集合亮度的值。

隨著人們對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光污染問題也在逐步得以解決。此外,軍事專家還變廢為寶,把光污染作為戰略防御的一種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正如泰晤士河由濁轉清一樣,光的污染問題一定會得到徹底的解決。因為人類不但善于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更善于保護這個美好的世界,使它更加輝煌燦爛。

1、本文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2、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參考答案〗

1、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它通過運輸機墜毀、老人精神失常、因燈光眩目而引發的交通事故等特殊實例,闡明燈光污染產生的原因,而且提出了解決辦法。基本上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說明材料。

2、運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舉例子是主要的說明方法。

初二教案生物篇7

種子發芽實驗(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對實驗觀察的愛好

【教學重點】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

【教學難點】學習運用對比實驗中控制某個條件的方法,研究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

【教學預備】綠豆種子若干,實驗計劃單。

【教學過程】

一、討論種子發芽的條件:

1、談話導入:植物的一生是從種子發芽開始的。那么,同學們談一談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呢?

2、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后,談自己的觀點,教師摘要板書。(預設:要種到土里獲得養料,需要澆水,需要合適的溫度,需要陽光,需要空氣等。這時候教師不要給予取舍,保留學生的各種觀點)

3、師:大家談了自己看法,我們通過實驗來加以驗證。

二、設計種子發芽實驗:

1、師:該怎樣用實驗來證實呢?大家說說要注重什么?

2、師點撥:為了把實驗做好,建議大家選擇自己最想研究的一個條件進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設計好實驗方案。

3、學生自由選擇研究內容,及時進行統計。(預設:水組,光組,溫度組,土壤組等。)

4、以其中一個組為范例,集體討論如何設計實驗計劃。

(1)你們想研究什么問題,你們計劃怎樣做?

(2)你們預測結果會是怎樣的?

(3)你們的研究中,改變了什么條件?

(4)哪些條件是沒有改變的?

(5)怎樣知道改變的條件是不是對種子發芽產生了影響?

(6)在實驗研究過程中還應該注重什么?

三、閱讀書種子發芽實驗內容:

1閱讀教材上的舉例(提示:選大小差不多的綠豆種子,分別放在兩個盒子里,每盒放入2-3顆綠豆,并墊紙巾。

2教師分發記錄表,共同討論如何進行記錄實驗報告。

3將對同學完成的實驗報告進行評價。

四、布置作業;

1、學生認真完成種子發芽實驗報告

5558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电镀整流器_微弧氧化电源_高频电解电源_微弧氧化设备厂家_深圳开瑞节能 | ★塑料拖链__工程拖链__电缆拖链__钢制拖链 - 【上海闵彬】 | 隧道风机_DWEX边墙风机_SDS射流风机-绍兴市上虞科瑞风机有限公司 | 学校用栓剂模,玻璃瓶轧盖钳,小型安瓿熔封机,实验室安瓿熔封机-长沙中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活性氧化铝|无烟煤滤料|活性氧化铝厂家|锰砂滤料厂家-河南新泰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防水套管厂家-柔性防水套管-不锈钢|刚性防水套管-天翔管道 | 球形钽粉_球形钨粉_纳米粉末_难熔金属粉末-广东银纳官网 | 潜水搅拌机-双曲面搅拌机-潜水推进器|奥伯尔环保 | 河北中仪伟创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沥青,土工,水泥,混凝土等试验仪器的厂家,咨询电话:13373070969 | VI设计-LOGO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导视设计-杭州易象设计 | U拓留学雅思一站式服务中心_留学申请_雅思托福培训 | 胶原检测试剂盒,弹性蛋白检测试剂盒,类克ELISA试剂盒,阿达木单抗ELISA试剂盒-北京群晓科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光照全温振荡器(智能型)-恒隆仪器| Trimos测长机_测高仪_TESA_mahr,WYLER水平仪,PWB对刀仪-德瑞华测量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生态板-实木生态板-生态板厂家-源木原作生态板品牌-深圳市方舟木业有限公司 | 驾驶人在线_专业学车门户网站 | 浙江自考_浙江自学考试网 | 医学模型生产厂家-显微手术模拟训练器-仿真手术模拟训练系统-北京医教科技 | 滚塑PE壳体-PE塑料浮球-警示PE浮筒-宁波君益塑业有限公司 | 礼仪庆典公司,礼仪策划公司,庆典公司,演出公司,演艺公司,年会酒会,生日寿宴,动工仪式,开工仪式,奠基典礼,商务会议,竣工落成,乔迁揭牌,签约启动-东莞市开门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工业设计,人工智能,体验式3D展示的智能技术交流服务平台-纳金网 J.S.Bach 圣巴赫_高端背景音乐系统_官网 | 河南中整光饰机械有限公司-抛光机,去毛刺抛光机,精密镜面抛光机,全自动抛光机械设备 | 东莞螺丝|东莞螺丝厂|东莞不锈钢螺丝|东莞组合螺丝|东莞精密螺丝厂家-东莞利浩五金专业紧固件厂家 | 钢结构厂房造价_钢结构厂房预算_轻钢结构厂房_山东三维钢结构公司 | 防渗膜厂家|养殖防渗膜|水产养殖防渗膜-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北京亦庄厂房出租_经开区产业园招商信息平台 | 汕头市盛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www.11400.cc | 超声波焊接机,振动摩擦焊接机,激光塑料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模具工装-德召尼克(常州)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 天长市晶耀仪表有限公司| 奥运星-汽车性能网评-提供个性化汽车资讯 | 薪动-人力资源公司-灵活用工薪资代发-费用结算-残保金优化-北京秒付科技有限公司 | 土壤养分检测仪|土壤水分|土壤紧实度测定仪|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土壤仪器网 | 温州在线网| 100_150_200_250_300_350_400公斤压力空气压缩机-舰艇航天配套厂家 | 小型气象站_车载气象站_便携气象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深圳市八百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包装机传感器-搅拌站传感器-山东称重传感器厂家-济南泰钦电气 | 奶茶加盟,奶茶加盟店连锁品牌-甜啦啦官网 | wika威卡压力表-wika压力变送器-德国wika代理-威卡总代-北京博朗宁科技 | 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SM150便携式土壤水分仪-铭奥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