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歷史拓展教案高考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歷史拓展教案高考篇1

教學思路:

歷史課程標準:簡述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跡,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認識其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

學習要求:知道柏拉圖《理想國》的主要內容,知道亞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了解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思想的師承和突破,體會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認識其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

重點:柏拉圖理想國的設想;亞里士多德理性主義的思想;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

難點:理解并評價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觀點與政治主張;歸納并分析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了解希臘古典文化繁榮的表現,并分析出現繁榮的原因。

了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跡,感受他們在認識世界、探索真理方面的求真與創新精神。

認識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觀點及其深遠影響,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來分析和評價歷史人物。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利用課文內容,搜集文獻資料,結合西方思想文化的歷史發展,初步理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并組織學生展開交流討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啟發式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如文藝復興運動與希臘古典文化的關系和異同等,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并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予以及時而恰當的評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研究活動,感受其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批判精神。

通過分析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張,使學生認識社會意識與時代發展的關系,認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等基本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

體驗哲學家理性主義的思想,樹立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

【教學流程】

問:在必修I中,我們了解了古希臘歷的一位“真理與自由的殉道者”,同學們還記得他是誰嗎?

答:蘇格拉底。

在必修III中,我們再次接觸了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同學們還記得是什么嗎?

答:……

投影:

⒈“認識你自己”(哲學意義上的“自我”)

⒉倡導“美德即知識”

今天我們先來認識蘇格拉底的徒弟、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圖。

投影: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師徒關系

柏拉圖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齊那島,他家世顯赫,但其青少年時期卻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與戰爭間頻繁更迭的政體中度過的。

柏拉圖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開始趨于穩定,重新出現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們開始出席各種社交活動,柏拉圖與蘇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賽詩會上相識的。當時,柏拉圖帶著自己的作品前去參加比賽,在舉行比賽的劇場前,正好遇到蘇格拉底與他人的對話,柏拉圖也擠進了聆聽對話的人群,聽完蘇格拉底的話,柏拉圖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卻找不到答案的問題,一瞬間豁然開朗,他當即拜蘇格拉底為師,是年,蘇格拉底61歲,柏拉圖20歲。

蘇格拉底對柏拉圖一生影響,這種影響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方面,柏拉圖的政治哲學思想深受蘇格拉底的影響,以至于他一生創作的絕大部分對話,都是以蘇格拉底為主要發言人。

另一方面,蘇格拉底因不能見容于雅典的民主政體而被判處死刑,這一事件改變了柏拉圖對雅典民主政治的態度,他開始尋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國。

投影:

柏拉圖思想產生的背景

歷史拓展教案高考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美蘇爭霸》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有關二戰后的形勢變化,又啟示后來的國際格局的形成。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了解美蘇爭霸的概況,認識美蘇爭霸的原因及后果。培養學生快速閱讀、查找、分析、歸納知識要點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事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精心設計并營造閱讀、思考、質疑及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治學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情感與價值觀

首先在合作探討、釋疑解難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悅和探索的樂趣。

其次正確認識美蘇爭霸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認識到在歷史上落后的國家建成高度文明、富強的社會主義任重而道遠,另外對待今日的美國,一方面要堅決反對它的霸權政策,另一方面還要借鑒它政治謀略的合理部分,這是一個合格的具有民族危機感的社會主義公民應有的理智的分析。

本節難度大:內容抽象概括,且概念多,觀點多,理論敏感點多。

3、教學重點:美蘇爭霸三個階段中蘇聯的戰略意圖與美國在第二階段中的政策調整。因為這兩點的掌握對于學生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國際形勢有很大的幫助。

4、教學難點:如何認識美蘇爭霸中,既有緊張又有緩和的局面。因為教材對此只作概括性的列舉,并未具體分析,難以理解。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一年多的訓練,高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分析、歸納、概括和綜合的能力。此外,他們的信息來源較廣泛,思想前衛活躍,對美蘇爭霸多少都有一點自己的獨立的看法。因此要在課堂教學抓住學生思維熱點,既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評價美蘇爭霸,又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國際形勢。

三、教學策略

1、教法運用

主要采用問題教學法,通過一系列有內在聯系的問題,引導學生在主動閱讀、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感悟歷史。

2、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法、比較法、討論法、分析法等來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培養自學能力。

四、過程設計

1、導入。地圖,顯示美蘇方位。

提問(1)戰后初期,形成了雅爾塔體系,主宰的國家是哪兩個?

學生回答:美國、蘇聯。直接導入本課主題。

2、破題。解決"是什么"的問題。

這是任何一節歷史課都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目的是從破題入手,使學生形成本節教材最基本的歷史概念。

提問(2)什么是美蘇爭霸?

指導學生閱讀、概括教材有關內容,形成基本認識。在此基礎上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從形式(現象)和內容(實質)兩方面對這個概念進行解析。

3、分析原因。解決"為什么"的問題。

問題(3)美蘇爭霸的原因是什么?

解決這個問題,應建立在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及教材挖掘和分析上,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其根本原因。在這里我讓學生看一段材料,引導學生從材料中分析其原因,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

4、梳理過程。解決"怎么樣"的問題。

旨在弄清美蘇爭霸的基本過程。

方法:通過以下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解決。

問題(4)美蘇爭霸三個階段的起止時間、雙方首腦、代表事例、基本態勢?

這里涉及到了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必須下大力氣,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這里,我主要是用表格的形式歸納課文中的相關內容。

而學生在梳理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教材內容提出一些疑問,如:

在美蘇爭霸第一階段的學習中,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會出現"古巴導彈危機"?這里通過古巴導彈危機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古巴導彈危機說明了什么問題?得出結論:這一事件表明當時的戰略優勢仍在美國方面。播放視頻資料使學生的參與程度得到提高,再現歷史情境,更好地解決問題。

在第二階段的學習中,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蘇聯為什么要入侵阿富汗?在這里展示世界地圖,指出蘇聯和阿富汗的地理位置,通過設置如下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全球四大洋,蘇聯僅有一洋不臨,請問是哪一洋?蘇聯要控制印度洋必經哪里?蘇聯控制印度洋的目的是什么?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至于如何理解美國在第二階段中的政策調整?這里關系到美國的兩任總統及他們的對外政策,只要對杜魯門主義和尼克松主義進行比較分析,就可以理解美國政策調整的本質了。

在第三階段的學習中,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什么是"星球大戰計劃"?美國為什么推行這個計劃?對于這個問題,我預先布置學生收集資料,讓有準備同學講解"SDI"及"NMD"內容,同時引導學生對80年代美蘇兩國的經濟狀況進行分析,就可以知道美國推行這一計劃的目的是企圖在美國經濟復蘇而蘇聯經濟陷入困境之時,乘機擊垮蘇聯,奪取世界霸權。

為什么美蘇爭霸中既有緩和的時刻又有劍拔弩張之時?其實說緊張尚可理解,如何看待緩和呢?這是本節的難點,這里采用師生互動討論的方法,深入分析教材內容,發掘隱藏于字里行間的根本原因,得出這樣的結論:雙方的意圖在于"以退為進";根本原因是雙方軍事經濟實力的消長。這樣做可以深入淺出地解決了本節的難點問題。

問題(5)戰后蘇聯的戰略意圖是什么?

蘇聯在美蘇爭霸三個階段的戰略意圖,因為教材中已經有敘述,可以引導學生制作表格將知識歸類。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蘇聯在美蘇爭霸三個階段會有這樣的對外政策?因此,我在引導學生制作表格的時候,將蘇聯每一階段政策制定的背景考慮進去了,并且還增加了蘇聯在斯大林領導時期的有關內容,以便學生復習和將知識系統歸類。

5、合作探究,拓展思維。

設計一些具有思辯性的問題,分組合作討論,引導學生遵循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闡述自己的觀點并相互辯論。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如:

問題(6)美蘇爭霸給美蘇兩國經濟及世界局勢帶來怎樣的影響?從美蘇爭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注意引導學生分別從對美,對蘇及對世界局勢等三方面分析其影響,學生根據課內外所掌握的知識,結合當前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情況,展開討論,實事求是地逐一列出美蘇爭霸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6、板書設計

7、總結與反饋

主要任務:鞏固和落實課堂教學內容。

(一)小結:

1、美蘇爭霸過程中,互有攻守,這是由什么決定的?

美蘇雙方的經濟軍事實力的消長

2、美蘇對華政策的變化是由什么決定的?

美蘇的對外戰略和國家利益

(二)從爭霸的原因、過程和影響等方面給學生命制4道左右選擇題,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歷史拓展教案高考篇3

一、過程設計

導入:請一學生閱讀上節課課文的倒數兩個自然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那時,各諸侯國會盟,拒絕邀請秦國參加。秦孝公受到很大刺激,認為這是莫大的恥辱,決心發憤圖強,實現富國強兵。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商鞅輾轉來到了秦國,輔佐雄心勃勃的秦孝公進行了改變秦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進程的變法運動。”

通常課堂教學的導人新課,是注意本節課與上節課的銜接,沒有必要就不必使用電化教學手段。這段課文闡述了秦孝公急于變法的細節,完全可以做開場白。

問題1:秦國變法的決心來自哪里?

學生能想到決心來自國君秦孝公。教師要進一步說明變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成敗決定于國君,成果能否延續則要看變法的內容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

商鞅是衛國公子的兒子,他姓公孫,應該叫他公孫鞅,或衛鞅,后來他率秦國軍隊打敗了魏國,秦孝公把商這個地方賜給他,封號“商君”,《史記》中有一篇他的傳記,司馬遷按封號取名“商君列傳”,后人習慣上叫他“商鞅”。小小的衛國實際上是大魏國的附庸,地域都在現在的河南省,因此,商鞅應該算是河南人。他起初投身于魏國丞相的門下。

故事1:魏國丞相公叔痤非常賞識商鞅的才干,公叔痤病危時,魏惠王親自來探望,問:“您要有個三長兩短的,誰能接替您呢?”公叔痤說:“商鞅雖然年輕,但是個難得的人才,可以把全部政務交給他。”魏惠王沉默不語。公叔痤讓左右的人都出去,又對魏惠王說:“大王不用他,一定要殺了他,不能讓他去別的國。”事后,公叔痤本著先國君后臣子的原則,把原話又告訴了商鞅,讓他趕緊逃走。商鞅卻不以為然,說“魏王不聽你的話起用我,又怎么會聽你的話殺我呢?”結果正如商鞅所料,魏惠王認為公叔痤的建議很荒唐。

問題2:魏國丞相舉薦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議魏王不用就殺了他,說明什么?

商鞅真是個人才啊,你看,他對自己命運的判斷很準確,面臨被殺頭的危險,還那么從容,一般人做不到。說明他判斷能力強、心理素質好,有政治頭腦,有政治智慧,是一個可以擔當重要政治責任的人。

上述故事教科書只講了一半,完整地講這個故事,意在介紹商鞅這個人的特征。商鞅長的什么模樣?史書沒記載,教科書里的畫像也是根據他的性格想象的,一幅冷面孔,看上去堅毅、果敢。商鞅是變法的主角,因此必須讓學生首先了解這個人。以往教學大都忽視人物的個性,講王安石變法,不講王安石這個人,講張居正改革,不講張居正。盡管考試很少涉及人物的個性,但這是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進入歷史情境進而理解歷史的“藥引子”。商鞅的個性特征和政治智慧與他后來能夠推行改革有直接關系。

但是,他要發揮自己的政治才能,在當時只有一個渠道──把自己推薦給一個能夠賞識自己、重用自己的國君。于是他跑到現在的陜西,投奔決心發憤圖強的秦孝公。

故事2:一個河南人跑到陜西來想當官,成就一番事業,難度不小啊。商鞅也得走門路,怎樣打通的關系?史書沒有記載,這已不重要了。他通過秦孝公的親信景監求見。第一次見孝公,他大講“帝道”,即:黃帝、堯、舜等統治經驗。孝公聽了昏昏欲睡,事后很生氣地斥責景監:你怎么介紹這樣的混入?我怎么可能用這樣的人呢!景監挨了訓,責備商鞅。商鞅卻說,我在試探他的想法呢,要求再次接見。5天后,第二次見孝公,商鞅大談“王道”,就是夏禹、商湯、周文王的治國方略,秦孝公耐心聽下來,但不以為然。事后又責備景監,景監又責備商鞅,商鞅說,我還沒說到正題呢,請再安排接見。第三次商鞅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說到戰勝各國、富國強兵的話題。秦孝公對景監說,這個人行。我還要和他談談。商鞅就爭霸之道、強國之路,再次與孝公交談時,孝公越聽越入迷,不知不覺地挪動雙膝,湊近商鞅(那時還沒有椅子。席地而跪坐)。兩人一連談了幾天,孝公還不滿足。

問題3:司馬遷就這件事評論說,談帝王之道本來就不是商鞅的本意。是不是很有道理啊?可是商鞅為什么不直接切入正題呢?

這是一個引導想象的問題。學生可能會有各種猜測,比較合理的解釋包括,試探孝公的誠意、志向、價值觀念;商鞅是在總結歷史經驗啊,夏禹、商湯、周文王如果按照帝道行事,就不會出現夏商周三代了。落點應強調:時代不一樣,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就應該選擇新的政策。

問題4:為什么秦孝公對帝王之道不感興趣?但他還屢次接見商鞅?

這是教科書提出的問題。教科書上說“秦孝公求賢若渴”,學生可以想到。為什么不感興趣?就是時代變了,按照老辦法解決不了新問題。

這個故事有情節,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問題設計成兩個,意在說明兩個人的思想一致,這才能夠結合。用足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引導學生進入歷史情境思考問題,改革都是要改變傳統中不適應當前形勢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改革關鍵在于主政者,他們的思想決定改革的力度。

故事3:秦孝公決心任用商鞅進行變法,但又怕輿論非議,于是讓商鞅與守舊大臣們對話。大臣甘龍認為:“依照民俗而施政,不費力就會成功;沿襲成法治國,官吏習慣,百姓也平安。”商鞅說:“你這是凡夫俗子的言論。你這類官員可以當官守法,但是不能與你討論變法問題。”大臣杜摯又提出:“沒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變成法;沒有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換舊器;效法古代不會有過失,遵循舊制不會出偏差。”商鞅回答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商湯和周武王因為不遵循舊制才成就大業,夏桀、商紂因為不改舊制而亡國。違反舊制不能否定,因循守舊不值得贊美。”辯論的結果更加堅定了秦孝公變法的決心,商鞅被任命為“左庶長”,主持變法。

問題5:“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這是商鞅留傳后世的名言,意思是說,治理國家沒有一成不變的辦法,有利于國家發展就不能拘泥于舊制度。孝公安排商鞅與大臣們對話的目的是什么?這些辯論和推進改革有什么關系?

設計這一問題,是讓學生認識改革需要作充分的輿論準備,估計學生可以想到。可能想不到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首先來自上層,教師應強調這一點,以便認識其他改革。改革者意志堅定也是不可或缺的,改革的征途不會因為一次辯論而一帆風順。最后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成為后世改革的依據。

故事4:變法的法令擬好了,但沒有公布。商鞅派人在城中人流較多的市場南門,立起一根大約6米多長的圓木,布告:“誰能將此木搬到市場北門,賞十鎰黃金。”一鎰按照20兩計算,就是200兩黃金,一兩約折合今天20克多一點,(也有說合31.25克),至少4公斤的黃金!太多了,沒人相信,也就沒人去試。“誰能搬,賞五十金!”有個楞小伙兒扛起木頭搬到北門,沒想到,立馬就得到五十鎰黃金(20多公斤啊)。這事能不傳開嗎?

問題6:《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述了這件事。可是,這么多黃金的賞賜,秦孝公多心痛啊。司馬遷說的是賞“十金”“五十金”,春秋戰國時,黃金的單位有時論“鎰”,有時論斤。一鎰20兩、一斤十六兩,怎么算也不少啊,《史記》會不會有夸張的成分?

這樣的問題會引起學生興趣。司馬遷生活在公元前135—前93年,這個故事應該發生于商鞅變法開始的那一年,公元前356年。變法的起始時間寫在板書上。司馬遷追記200多年前的事,從時間上說,《史記》對這件事的記載已不是原始材料。司馬遷是嚴肅的史學家,他寫這個故事肯定有依據,至于細節是否完全準確,可以存疑。在學生發言后,這樣解釋,目的有二:一、變法開始的時間容易讓學生記住;二、對史料要看是否是當時人的記載,這是滲透歷史重證據的意識。

就這個故事還可以提出一個問題:這件事流傳開來的效果是什么?

學生馬上反應“取信于民”。僅僅是“取信”嗎?還有“令行禁止”的作用,等于布告天下,千萬別拿政府的法令不當回事,不信你就試試?11912年,在你們這個年齡曾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三嘆”商鞅這一做法,還得了100分呢。文章怎么寫的,同學們可以上網找找看。

準備工作都做完了,開始變法。看教材:商鞅變法首先是發展農業,廢除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就是把標志土地國有的阡陌封疆去掉;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鼓勵耕織,生產粟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粟,是當時主要的糧食作物;帛,指絲織物。還有,因懶惰而貧窮的要罰為官奴。再看后一頁:強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戶口稅。

承認土地私有,那么生產積極性就能夠提高;配之鼓勵耕織的政策,產量就可以增加。因懶惰而貧窮,全家都要失去自由,這就逼著懶人干活。強制到年齡分戶,史學家考證,17歲就要另立門戶(你們這個年齡),也有說以身高5尺、7尺定年齡,不分戶就要多交稅。這些都是以農求富的政策。

問題7:這些政策使農業發展起來,秦國稅收增加了。農民有哪些稅收負擔項目?

教材沒有說明,估計學生回答不完整。確認土地私有,是要按畝征稅,實物稅包括糧食和帛,免除徭役說明農民要出徭役,還有戶口稅。可以再追問:怎么理解秦國的土地私有權?學生肯定語塞。結合學生的經驗啟發:你家的房屋是私有的嗎?要不要每年繳稅?稅額多少?結合古代國家強制分攤到土地上的賦稅負擔,說明土地私有不是現代意義的私有權概念。

統一度、量、衡,也是一個高明的經濟政策,好理解。有時間可說明那時度、量、衡與現在標準的差異。

新法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獎勵軍

功政策的推行,使沒有軍功的貴族就要失去貴族身份。編戶制和連坐法的推行,老百姓也不適應。新法推行第一年,有上千人到秦都“上訪”,這時又發生了太子犯法的事情。

故事5:商鞅知道后說:“新法不能順利推行,就是因為上面的人帶頭犯法。”太子違反了什么法令,司馬遷沒寫。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啊,總要留點兒面子,不好動刑,商鞅就嚴懲太子的兩個老師,一個削掉鼻子,另一個臉上刺字涂墨。這無疑會產生轟動效應。第二天,秦國百姓都服從新法令了。

問題8:這個故事說明什么?

學情分析:

我校屬于二級達標學校。進入高二下學期,文科班的歷史課時增加,目標更加明確:一切為了高考。但是從整體上看,文科班學生的素質并不理想:課前預習情況很不樂觀;課堂上大部分同學倒是會做筆記,但課后是否會根據筆記復習梳理知識點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部分同學課堂紀律堪憂;學習普遍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不愿意開動腦筋多想多問;作業完成情況喜憂參半……第一次教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對高考教學,經驗不足,因此深感責任重大、壓力巨大。如何在講清知識點的同時讓同學們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愿意付出努力學好歷史,是一個艱巨的挑戰。

歷史拓展教案高考篇4

1.通過閱讀教材,知道古代希臘的兩個文明中心發源地,了解希臘城邦的一些基本史實。

2.能準確簡述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狀況,認識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3.通過閱讀教材,了解亞歷山大東征的基本概況,分析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正確認識古代世界主要戰爭的兩面性作用。

雅典民主政治

正確認識亞歷山大東征

情景導入法、講授法

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2022年我國將舉辦冬季奧運會,這使北京成為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同學們,你們知道奧林匹克起源于哪里嗎?

(二)自我研學生成新知

知識點一希臘城邦

1.地理位置: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半島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島等地區。

2.希臘最早的文明產生于愛琴海地區。這一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

3.希臘城邦出現的時間:公元前8世紀;突出特點:“小國寡民”;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

知識點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4.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

知識點三亞歷山大帝國

5.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邊陲的馬其頓成為軍事強國。

6.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領3.5萬大軍,進攻波斯帝國。

7.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希臘城邦

1.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文明最早產生于哪里?主要有哪些文明?

愛琴海地區。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

2.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什么?這主要與什么有關?

“小國寡民”。與地理位置有關,希臘多山,不利于統一。

3.希臘城邦的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你知道二者有什么區別嗎?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公民可以享有很多權利,同時,參軍打仗是公民的義務。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隸。外邦人沒有政治權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隸幾乎沒有任何權利和自由。公民與非公民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轉化為公民,極為困難。

探究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閱讀下面的材料,探究問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講中說:“我們的制度稱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而是在多數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決他們私人糾紛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價值而言,無論任何人以何種方式顯露出優于他人擔任一些榮耀的公職,那不是因為他們屬于特殊的階級,而是由于他們個人才能。”

(1)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最高權力機構是什么?

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

(2)如何認識伯里克利時代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

①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條件,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②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它本質上仍是少數奴隸主對廣大奴隸的專政。

探究三亞歷山大帝國

1.閱讀教材,說出亞歷山大東征的開始時間、背景、過程、結果。

開始時間:公元前334年;背景:馬其頓的強大;經過:擊敗波斯大軍——攻占地中海東岸——埃及——滅波斯;結果: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2.有人說:“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侵略戰爭,沒有任何積極意義。”對此,你如何看待?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

(四)歸納總結整體感知

(五)課堂檢測鞏固新知

見本書對應練習。

在本課教學中,我著重引導學生探討了雅典民主政治和亞歷山大東征這兩個重難點問題。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我引導學生要一分為二的看待,要能夠結合當時的背景來分析評價。學生們對于此類探究活動很感興趣,各小組都能夠積極發言,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歷史拓展教案高考篇5

(一)知識構建功能

本冊書從內容編排上看,主要以時間順序,以章節體形式編寫;從線索看,主要有以下幾條:

1、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確立——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

2、重要的國際關系

(1)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三次殖民高潮)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爭奪殖民地的斗爭,爭奪世界霸權斗爭)

3、民族解放斗爭

美國獨立戰爭、拉美獨立戰爭——亞洲革命風暴——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運動的發展

4、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發展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誕生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的誕生從每課的內容看,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獨立完成一節課、一個單元的知識構建,并掌握歷史基礎知識,認識歷史各線索之間的關系,從而完整掌握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

(二)能力培養功能

課程內容是培養學生能力的載體,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這些課程內容來培養學生能力,包括知識構建能力;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辨證地看待歷史問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實踐操作功能

教材設置活動課,學生走出教室,深入圖書館、閱覽室,上網查找資料,拓寬了視野,掌握了查閱資料,利用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相對比較成熟的觀點。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根據掌握的知識,自編自演的歷史劇,雖尚顯稚嫩,但在過程中,挖掘歷史的背景,揣摩人物心態和語言,使學生在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又有了新的進步。

(四)心理教育功能

歷史課的內容包羅萬象。在學習過程中,從歷史人物的坎坷悲壯,從歷史發展的曲折反復,學生能夠獲得一個心理感受:事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想做成某件事,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從而增加心理的承受力。從世界史的發展中還學習到許多為科學獻身、為國家捐軀、為真理求索的人,從他們身上,學生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有很大的收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成功和失敗,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情感教育功能

本冊書在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對外擴張、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從中我們受到的啟發是:一要樹立辨證唯物主義觀點。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是歷史的必然,是社會的進步,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應順應時代的潮流而動,否則將被歷史淘汰;二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知恥而后勇,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意識到當代青年肩上的重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奮斗。

【教科書的課程價值達成度】

(一)從內容選取上看課程價值達成度

本書內容包含從14、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直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集中敘述了資本主義從產生、發展到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歷史。

本冊書按時間順序、以章節體的體例敘述了世界近代史的發展變遷。本書的主要線索是以資本主義發展過程。與之相關的線索還有:三次殖民高潮;被壓迫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與沖突。主干知識與支干知識之間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構筑成世界近代史的發展脈絡。從內容的選取上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歷史發展的廣闊畫卷。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歷史發展的縱向線索,再掌握歷史發展的各時期的特點,從而掌握了世界近代史的知識內容。

(二)從內容組織上看課程達成度

本冊書從內容上可以看出,它改變了以往教材的繁難偏舊的編排,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識和新的觀點。以前的歷史往往以政治史為主線索,學生從書中接受的往往是比較僵化的觀點,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本書從內容選取上,增加了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史實,展現的是歷史發展的全貌,學生又可以從文學、科技、經濟發展的角度去掌握那個時代,迎合了高中學生知識的個性多樣性和知識的綜合化需要。

(三)形式特征看對課程價值實現的支撐度

本冊書在編排上有以下特點:

(1)新教材課型多樣,除了講讀課外,還有閱讀課、活動課。上好這些課,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能力。

(2)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圖片、畫像、資料,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

(3)每章開始設引言。引言介紹了本章的內容背景和線索。便于學生從宏觀把握歷史發展的線索,掌握歷史發展的特點。

(4)每節課后的練習題增設了《閱讀與思考》專欄,由學生選做,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對教科書的加工處理】

本冊書總體編排設計精當合理,符合學生在這一年齡段的認知能力,注意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有機結合。

(一)加工改造的視角

1、根據歷史知識特點。歷史知識的特點是知識點多、散,教材是按照時間順序編排的,一些歷史線索難免顯得支離破碎。

2、根據高二文科班學生的特點。高二文科班的學生大多數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基本能夠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有的學生對知識的分析理解不到位,缺乏用精練的學科語言概括表達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自信心,不敢闡述自己的見解。

3、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現代教育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如何利用教材培養學生能力,成為擺在教師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利用教材,大膽取舍,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對教科書的加工處理

1、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增補了一些內容。如:在學習《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時,向學生介紹了富爾頓和他的汽船,在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介紹了薩拉熱窩事件的經過,增加了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有利于對于學生的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有效的利用和整合課程資源。

3、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運用對比法、聯系法、討論法和研究性學習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4、將世界史和中國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學習過程中,滲透一種觀念: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在學習工業革命時,請學生分析“鴉片戰爭與工業革命的關系”;在學習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時,分析“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和十九世紀末在中國掀起的瓜分狂潮有無關系”等,增加學生橫向認識歷史事物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

5、加強各學科的綜合。歷史展示的是過去那個時代的全貌,包羅萬象,它涉及到地理、政治、文學藝術、科學等各方面知識。分析歷史問題時,引導學生從各方面、多角度分析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歷史拓展教案高考篇6

課題

清朝前期經濟的發展和閉關政策

教學目標

重難點

1.重點清朝前期的閉關政策和資本主義的緩慢發展

2.難點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障礙

教學過程

訓練引導及反饋調整

指導啟導疏導

一、導入新課

二、新授

〈一〉清朝前期經濟的發展〔板書〕

1、康熙帝恢復和發展經濟的措施

a、獎勵墾荒屯田〔板書〕

b、重視興修水利

c、多次減免租稅

d、提倡勤儉節約

小結這些措施的實行鞏固清朝的統治

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雍正帝繼承父業,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到乾隆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繁榮景象

2、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情況

a、耕地面積的擴大與人口的增長

b、糧食產量的大幅度提高

c、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

農業的發展是手工業的前提

問清朝前期的手工業比明朝更加發達,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鼓勵商人開礦

②、南京、廣州的絲織業后來居上,超過蘇州

③、景德鎮制瓷業的規模比過去大

④、邊疆少數民族手工業也發展起來

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基礎上商業業繁榮起來

3、商業發展和商業城市的出現

北京、蘇州、揚州都是繁華的城鎮

4、讓學生思考,集體討論

清朝前期的經濟,為何能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啟導

歷史上把這個時期稱為什么?〔康乾盛世〕

疏導

人民的反抗斗爭

清朝政府調整政策

人民群眾辛勤勞動

歷史拓展教案高考篇7

第二節19世紀前期的歐洲和1848年革命

重點:維也納會議、1848年歐洲革命

難點:學生自我閱讀及分析問題、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培養以及理清各種矛盾、把握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

教學手段: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學生回憶:工業革命的影響;19世紀前期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

一、維也納體系

學生閱讀教材第71—72頁,并回答下列問題:維也納會議召開的時間、參加國家、目的、主要內容、結果和影響。什么叫維也納體系?歐洲各國用什么來維護維也納體系?維也納體系為什么被稱為歷史的反動?

出示歷史圖片《維也納會議》,強調此次會議是由俄、英、普、奧四國控制的。由學生歸納會議的主要內容后,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出來,以便于學生分析維也納會議的反動性。在學生分析維也納體系反動本質前,教師應指出評價歷史進步和反動的標準是:第一,是否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第二,是否推動人類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的進步;第三,評價歷史事件要置于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背景中。引導學生根據此標準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強調維也納會議對近代國際關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此后,各國通過國際會議解決國家間的糾紛。

二、19世紀二、三十年代革命和改革

學生閱讀“維也納體系下的矛盾沖突”一目,利用課件幫助學生分析:為什么會爆發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維也納體系下存在矛盾沖突有哪些,哪個是主要矛盾?并概括19世紀二、三十年代革命類型。

三、1848年革命

學生閱讀“1848年歐洲革命”一目,分析革命的原因。講解革命過程時,利用動畫講解,給學生一個較為直觀的印象。講完后,教師強調以下幾點:揭開1848年歐洲革命序幕的是意大利;法國的二月革命-腐朽的七月王朝,把1848年革命推向高潮;匈牙利起義是1848年歐洲革命中影響的民族解放運動。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1848年革命的高潮為什么是二月革命而不是六月起義?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1848年革命的影響,為什么1848年革命失敗了,但卻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這種說法是否矛盾?

學生回答:1848年革命僅經歷一年多即失敗了,一方面由于封建君主的反撲、資產階級的妥協;一方面由于無產階級不成熟,雖已登上政治舞臺,但沒有政黨斗爭經驗,政治上、組織上都很軟弱;說明雖然資本主義經濟繼續發展,還未成熟到完全廢除封建生產方式的程度。這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資產階級在這場革命中明顯占有優勢,革命的失敗指資產階級完全掌握政權、民族獨立的革命任務沒有最終完成,但革命削弱俄、普、奧等國的封建統治力量,重創了反動勢力的堡壘——俄國,加劇大國之間的矛盾,歐洲大國再也不可能聯合起來鎮壓革命了,歐洲政治版圖再次變動,維也納會議確立的反動統治秩序破產。

小結

利用下面圖示對19世紀上半期的歐洲形勢進行小結。

教學設計思想:

指導學生閱讀,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得出結論。了解維也納體系確立、受到沖擊、瓦解的過程,并深刻認識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的決定性作用。

歷史拓展教案高考篇8

知識結構

夏商西周文字已有原始文字甲骨文、金文天文保留了我國最早的日食、月食記錄歷法《夏小正》出現天干地支醫學醫藥學知識豐富,已經分科治療地理學

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周易》中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稱生物學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甲骨文中記載了許多動植物名稱古籍《上書》和《周易》藝術雕塑和青銅鑄造藝術雕塑和青銅鑄造藝術達到高峰,出現平雕和浮雕技術雕塑和青銅鑄造藝術達到高峰,青銅器上有大量青銅銘文出現教學建議

教學設計思路

在講述甲骨文時,應利用書中提供的《二里頭遺址陶器上的符號》使學生認識到漢字產生于原始社會末期至奴隸社會早期,商朝的甲骨文已經是較成熟的文字。通過展示適當的甲骨文圖片,使學生對甲骨文以及其史料價值有進一步的了解。講述科學和技術時,教師應強調周人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環保知識。

可以采用由學生列表歸納夏、商、西周時期各自文化成就的形式進行小結。

甲骨文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

甲骨文,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朱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復,近似于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從而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久的歷史。

當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兇。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后驗證刻在上面。由于,占卜之事大到國家軍政大事、帝王起居,小道百姓生活,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諸方面,成為現今人們研究上古史的重要史料。

易錯概念

我國的.信史開始于商朝,而不是公元前841年(西周)。造成錯誤的原因是把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理解為有確切紀年的歷史了。

典型例題

例1與夏朝相比,商朝文化的進步表現在()。請從下面表達中挑選正確選項。

①奴隸地位低下②青銅冶鑄技術提高

③成熟的文字再現④歷史上的確發紀年開始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B

例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夏、商時期文化發展的掌握,要求學生在掌握了夏、商兩朝文化的各自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縱向比較。

例2從商代甲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請從下面表述中挑選正確選項。

①中國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態②今天漢字的雛形

③商王的社會活動④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記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例題分析:本題表面上是考查學生對甲骨文的理解,同時,也是在考查夏、商、西周時期我國天文學的發展情況。漢字大約產生與原始社會末期至奴隸社會早期,商朝的甲骨文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文字,因此,說甲骨文是中國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態是不準確的。

545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灼热丝试验仪-漏电起痕试验仪-针焰试验仪-塑料材料燃烧检测设备-IP防水试验机 | 上海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制作-上海小程序定制开发公司-微信商城小程序-上海咏熠 | 活性炭厂家-蜂窝活性炭-粉状/柱状/果壳/椰壳活性炭-大千净化-活性炭 | 玉米深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等玉米深加工设备制造商-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网站制作优化_网站SEO推广解决方案-无锡首宸信息科技公司 | 精密钢管,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精密钢管厂,精密钢管制造厂家,精密钢管生产厂家,山东精密钢管厂家 | 科研ELISA试剂盒,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昆虫_植物ELISA酶免试剂盒-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媒介云-全网整合营销_成都新闻媒体发稿_软文发布平台 | B2B网站_B2B免费发布信息网站_B2B企业贸易平台 - 企资网 | 广西教师资格网-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股指期货-期货开户-交易手续费佣金加1分-保证金低-期货公司排名靠前-万利信息开户 | 天津拓展_天津团建_天津趣味运动会_天津活动策划公司-天津华天拓展培训中心 | 锤式粉碎机,医药粉碎机,锥式粉碎机-无锡市迪麦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骨密度仪-骨密度测定仪-超声骨密度仪-骨龄测定仪-天津开发区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直流大电流电源,燃料电池检漏设备-上海政飞 | 电销卡 防封电销卡 不封号电销卡 电话销售卡 白名单电销卡 电销系统 外呼系统 | 加气混凝土砌块设备,轻质砖设备,蒸养砖设备,新型墙体设备-河南省杜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学生作文网_中小学生作文大全与写作指导| 深圳湾1号房价_深圳湾1号二手房源 | 微信小程序定制,广州app公众号商城网站开发公司-广东锋火 | 菲希尔X射线测厚仪-菲希尔库伦法测厚仪-无锡骏展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装修公司-成都装修设计公司推荐-成都朗煜装饰公司 | 高速混合机_锂电混合机_VC高效混合机-无锡鑫海干燥粉体设备有限公司 | 合肥通道闸-安徽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系统厂家-安徽熵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山东锐智科电检测仪器有限公司_超声波测厚仪,涂层测厚仪,里氏硬度计,电火花检漏仪,地下管线探测仪 | 聚氨酯复合板保温板厂家_廊坊华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精密机械零件加工_CNC加工_精密加工_数控车床加工_精密机械加工_机械零部件加工厂 | 温室大棚建设|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 | 车充外壳,车载充电器外壳,车载点烟器外壳,点烟器连接头,旅行充充电器外壳,手机充电器外壳,深圳市华科达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TTCMS自助建站_网站建设_自助建站_免费网站_免费建站_天天向上旗下品牌 | 筛分机|振动筛分机|气流筛分机|筛分机厂家-新乡市大汉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 深圳律师咨询_深圳律师事务所_华荣【免费在线法律咨询】网 | 碎石机设备-欧版反击破-欧版颚式破碎机(站)厂家_山东奥凯诺机械 高低温试验箱-模拟高低温试验箱订制-北京普桑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压力变送器-上海武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丽陂特官网_手机信号屏蔽器_Wifi信号干扰器厂家_学校考场工厂会议室屏蔽仪 | 电动垃圾车,垃圾清运车-江苏速利达机车有限公司 | 吹田功率计-长创耐压测试仪-深圳市新朗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车头盔厂家_赠品头盔_安全帽批发_山东摩托车头盔—临沂承福头盔 | 双效节能浓缩器-热回流提取浓缩机组-温州市利宏机械 | 高低温试验房-深圳高低温湿热箱-小型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爱佩试验设备 | 德国EA可编程直流电源_电子负载,中国台湾固纬直流电源_交流电源-苏州展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