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簡短教案
三年級下冊語文簡短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六個生字,正確書寫十一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兒”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3.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兒”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4.聯系自己的游戲體驗,以現實生活為依托進行口語交際及小練筆的練習,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兒”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2.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兒”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預習要求:
1.熟讀課文,把文章中的生字劃出來并標上音;劃出文中的多音字。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攪拌、溶化、玲瓏、零亂、玉簪、仄長。
3.熟讀課文,說一說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4.同學們拿上自己親自調配的泡泡水,一手拿著吹泡泡的小管子,自己吹一吹肥皂泡兒。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見過肥皂泡嗎?吹過肥皂泡嗎?你覺得怎么樣?(泡泡很美妙,吹肥皂泡很有意思!)
2.可是,你親自做過泡泡水嗎?
①(做過!)效果怎么樣?(抽生回答)
A(很好、還可以)你怎么做的?泡泡從小管子的那一頭冒出來了,你的心情肯定跟買泡泡水吹的孩子不一樣!能告訴大家你當時的心情嗎?(快樂、驕傲、自豪)
B(不好!)你分析過原因嗎?如果學生搖頭,說沒有分析過,就告訴學生:撒手了,放棄了,哎!快樂也就從你身邊溜走了!如果學生說他分析原因了,就問他原因何在,并告訴他:再小的事,哪怕是玩,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做,仔細地去琢磨,就能長見識,就能有收獲,就可以變得能干起來。
②(沒有做過。)太可惜了!做泡泡水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冰心奶奶的《肥皂泡》
二、展示目標:學會生字,理解生詞,感知課文內容
出示自學指導
1.打開書60頁,自己讀一讀,請大家在讀的過程中勾出自己的重點詞。
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
3.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生按自學指導自學課文
四、交流匯報
1.指名學生讀文,讀后學生評價。
2.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并組詞,交流識字方法。
3.學習詞語,正音,練習讀,(黑板上的詞語可不容易讀好,會讀嗎?誰來試一試)學生練一練,然后齊讀。
4.讓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五、質疑答疑
六、專訓抄寫課后生字并組詞
七、小結說說本課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八、談學習收獲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回顧上節學習內容,引出本節教學,板書課題
二、展示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的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出示自學指導
細讀課文,勾畫出重點詞語,小組內互相交流研討。
三、按自學指導自學課文
四、小組匯報,
1.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說。理解“和弄”一詞。
2.讀讀2、3自然段,同學們一定能夠把他找出來。理解“黏稠”一詞。
3.讀3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說。
4.讀4、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樣的呢?標出寫泡泡樣子的詞語。抽學生說,教師展示課件,然后讓學生讀。黑板上的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老師告訴學生:用嘴巴是很難講清楚的,憑空想象也很難,但是只要你親自去吹一吹肥皂泡,你就能從那奇妙的泡泡身上找到這些詞語。
五、質疑答疑:你還有疑問嗎?提出來,大家一起來解決。
六、專項訓練
1.抄課文中的詞語,每個兩遍,抄完之后,再摘錄你自己的重點詞。摘錄完的同學,拿起書,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
2.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七、談學習收獲
八、小練筆
你也吹過肥皂泡嗎?你吹的肥皂泡和冰心奶奶筆下的肥皂泡一樣嗎?寫一寫。
三年級下冊語文簡短教案篇2
《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貼近學生生活而又高于學生生活的文章,文筆清新自然,情感真摯淳樸,意境深邃精美。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樂,吹出了情趣,還吹出了夢想,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語言文字的美,還應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態度。
這就對教師有了較高要求,執教教師既要有激情,又要能夠抓準、抓住時機,將孩子們引入當時的情境,帶孩子們走入“肥皂泡的世界”。并且設計引讀內容既要符合學生當時的心理感受,還要做到步步深入。同時教師在朗讀時,可以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帶孩子們入境,做到一氣呵成,這樣才會達到預期效果(做好事和忘情地跟你一起敘述,忘記自我,進入情境)在我執教時,孩子們基本進入情境,多數孩子一直跟我一起深情地對肥皂泡說著,以至于最后我說:“看著這肥皂泡遠去,你想說些什么”時,孩子們聽斷了半秒才開始說話,有的甚至還在與我一起對“肥皂泡說這句話(這指“看著這肥皂泡遠去,你想說些什么”)。我想是因為他們太投入了吧。但我確實喜悅的,因為我終于做到了把孩子引入文本的情境中!
我想以后再講這節課時,我會提前讓孩子們進行練筆,寫出自己吹肥皂泡的過程以及肥皂泡的樣子。將他們自己的作文與冰心的作品進行兩次比較,一次放在第一課時之前,起激趣作用。另一次則放在學習文章之后,再一次將自己文章與冰心的文章進行比較,感受冰心語言的語言魅力,使孩子們對冰心產生敬佩之情,對冰心其人、其作,產生濃厚興趣,并能在閱讀中主動學習她的寫作方法,積累更多好詞好句。這樣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漁”了吧,相信這樣他們會更愛學語文,同時也做到了真正學語文吧。
三年級下冊語文簡短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學習本課新詞,掌握5個多音字。
2、品析人物形象,體會童話的特點及閱讀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品析人物形象,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童話的特點。
2、一邊讀,一邊預測故事情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情感,培養閱讀和感悟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從對話描寫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補課文情節,進行想象思維訓練,預測故事內容,并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難點】
1、對童話主旨和借助想象反映生活的寫法的理解。
2、體會、挖掘課文幽默的語言所蘊藏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導入新課。
出示多媒體課件:小動物們的叫聲
同學們,你們聽,這是一些小動物們的叫聲:小雞的嘰嘰聲,小鴨子的嘎嘎聲,老牛的哞哞聲,還有小狗的汪汪聲……小動物們的叫聲各不相同。如果,小雞有一天發出了嘎嘎的叫聲,你們肯定覺得奇怪。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動物叫聲的童話——《小狗學叫》。
板書:14__小狗學叫
設計意圖:
童話是小學生喜歡的文體之一。利用童話中出現的小動物喚起他們的閱讀興趣,進而讓他們在初步掌握文體特點的基礎上展開本課的學習。
二、初次閱讀,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在讀課文的同時,標記不熟悉的生字、生詞,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2、出示多媒體課件:生字、生詞。檢查預習情況。
(1)熟讀生字。
討厭怒火批評訪問差不多忍著模仿瘋狂汪汪搞不清
(2)牢記多音字。
三、朗讀教學。
1、分角色朗讀課文。
(1)明確課文中出場人物的名單、人數。(旁白1人,不會叫的狗1人,其他角色各1人)(2)分組指定注意幾個主要角色的對話朗讀的重音、聲調、節奏。
(3)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
(4)分配角色,進行朗讀。
2、師生交流,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
分角色朗讀。學生們在有聲有色的角色朗讀中,個性得以彰顯,更得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四、品評形象,深入理解。
出示多媒體課件:圖片
1、課文中的“別人”、小公雞、狐貍、杜鵑是如何看待這只不會叫的小狗的?師生交流,并總結。
板書:“別人”——疑惑、不屑小公雞——關心小狗,誠心誠意地教它狐貍——嘲笑、看不起杜鵑——憐憫、關心
2、童話中經常把一切事物擬人化,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行為動作和說話做事的能力。例如,本文中的小公雞、狐貍、杜鵑、小狗等進入了童話領域就都“活”了。
3、故事里的小狗是一只怎樣的小狗?
(1)不幸、可憐。(它因為不會叫而受到別人的嘲笑)
(2)勤奮刻苦、堅持不懈。(它每次學習叫都是一遍一遍地練習)
(3)有尊嚴、有追求、不甘人后。(雖然老遇到困難,但是它卻沒有放棄,一次又一次地追求目標)
設計意圖:
童話中的主人公是一篇童話重點刻畫的對象。閱讀童話,要通過體味主人公的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明確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從而感知文章所表達的含義。
五、預測結局,拓展延伸。
本文最為有趣的是作者為自己的童話作品設計了一些不同的結局。你認為哪種結局更好一些,為什么?(學生分小組討論,明確后,教師加以適當的點評。)
1、比如,第一種結局的迷失自我,第二種結局的平庸,第三種結局,小狗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當然,如果學生能對第一、二種結局有新的理解,也要給予肯定。
2、學生們可能有多種預測,但在評價時要明確一點,童話中的幻想不是胡思亂想,夸張不是不合邏輯地隨意編造,童話中的幻想、夸張都是根植于現實生活的,都是有依據的。
設計意圖:
童話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它里面的人物形象和情節對現實的社會和人生有著一種象征和隱喻,不能孤立地僅僅將形象放在童話本身的情節中去理解,而應聯系現實生活,思考其中蘊藏的有關生活的啟示。
六、課堂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在童話的伴隨下成長,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異的幻想吸引過、陶醉過。
童話《小狗學叫》展現了一個真實的世界,同時還告訴大家應該怎么做以及努力之后這個世界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希望同學們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所體會,有所收獲。
三年級下冊語文簡短教案篇4
從前,有一條不會叫的狗。它不會像狗一樣叫,不會像貓一樣叫,也不會像牛那樣哞哞叫,更不會像馬那樣嘶鳴。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個沒有狗的國家。它并沒有發現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別人讓它知道不會叫其實是一種很大缺陷,它們對它說:“你怎么不叫?”
“我不會我.....我是從外來的......”
“你這算什么回答啊。你難道不知道狗是會叫的?”
“干嗎要叫?”
“狗會叫,因為它們是狗。它們對過路的陌生人叫,對令人討厭的貓叫,對著滿月叫。它們高興的時候叫,緊張的時候叫,發怒的時候也叫。白天叫得多,但晚上也叫。”
“也許是這樣,可我.....”
“可你是怎么啦?你這只狗可真特別,去,去!總有一天你會上新聞的。”
小狗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些批評。它不會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學會。
“你跟我學。”有一次,一只同情它的小公雞對它說。那只小公雞喔喔喔地叫了幾聲。
“我覺得很難。”小狗對小公雞說道。
“不難,容易極了。你好好聽著,看我的嘴,注意觀察,學我的樣子。”“總之,你注意觀察我,學我的樣子。”
小公雞又喔喔喔地叫起來。
小狗試著照小公雞的樣子做,但嘴里只發出一種滑稽的“咯咯”聲,嚇得旁邊的小母雞都逃走了。
“不要緊”,小公雞說道,“第一次能這樣做就很不錯了。你再試試,來。”小狗又試了一次,兩次,三次,都沒能成功。
從此,它天天都練習,從早到晚偷偷地練。有時候,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樹林里去練。
一天早晨,當它正在樹林里練習,發出的喔喔喔的叫聲是那么逼真,那么好聽,那么洪亮。一只狐貍聽到了,心里尋思著:公雞終于來找我了。我得去感謝它的來訪。狐貍真的去了,還沒忘記帶上刀叉和餐巾,因為對狐貍來說,沒有比小公雞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可以想見,當它看見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雞時,該是多么失望啊。那狗蹲坐著,一生又一聲地喔喔叫著。
“哎呀,”狐貍說道,“原來是這樣,你是給我設了一個圈套啊。”
“一個圈套?”
“當然啦。你讓我以為,是一只公雞在樹林里迷路了,而你卻高下圈套想抓我,幸好我發現得及時。”
“我向你擔保,我壓根兒就沒想抓你。我只是在這里練習。”“練習?練習什么?”
“我練習啼。現在差不多已經學會了,你聽我叫得多好。”說完,它又洪亮地喔喔叫起來。
狐貍真想哈哈大笑。它在地上打著滾,捧著肚子,咬著胡須和尾巴,竭力忍著不笑出來。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著頭,含著淚花默默走開了。
附近有一只杜鵑看著小狗走過去,很同情它。
“你怎么啦?”
“沒什么。”
“那你為什么這樣傷心?”
“唉.....沒什么好說的......因為我不會叫。”
“要是就因為這個,那我可以教你。你聽我怎么叫,盡可能模仿我:咕咕......咕咕......咕咕......你聽明白了嗎?”
“我覺得很容易。”
容易極了,我從小就會這樣叫。你試試:咕咕......咕咕......”
“咕......”狗學著杜鵑叫,“咕......”
它那天試了,第二天、第三天又試了。一個星期過后,它已經學得相當不錯了。小狗真高興,心想:“我終于開始真的會叫了,現在別人再也不能取笑我了。”
正好在那幾天,人們開始打獵了。樹林里來了很多獵人,里面還有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哪怕是一只夜鶯,他們也會給打下來。一個槍法很準的獵手經過那里,他聽見從樹叢中傳來“咕咕咕咕”的叫聲,就舉槍瞄準,“砰!砰!”連開了兩槍。
幸好沒打中。子彈擦過小狗的耳邊,就像在連環畫里畫的那樣,小狗拔腿就跑。它很詫異:“那個獵人準是發瘋了,竟然對狗開槍”
狗跑啊,跑啊......
第一種結局
狗跑啊,跑啊,它跑到了一片草地上,一頭小母牛正在那里安詳地吃草。
“你去哪兒呀?”
“我不知道。“
“那就別走了。這里的青草特別鮮嫩。”
“唉,青草不能醫治我的病”
“你病啦?”
“可不是,我不會叫。”
“可是,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你聽我叫:哞......哞......哞......還有比這更好聽的叫聲嗎?”
第二種結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個農民。
......
第三種結局
狗跑啊,跑啊,突然停住了。它聽見一種奇怪的叫聲。“汪汪,汪汪......”
“這叫聲像在對我說什么,”狗想道,盡管我搞不清這是什么動物在叫。”
“汪,汪”
......
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是長頸鹿吧?不,也許是鱷魚。鱷魚是一種兇猛的動物,我得小心謹慎地靠近它。”
小狗在樹叢中向傳來汪汪叫聲的方向匍匐前進,不知為什么,它的心跳得十分厲害。
“汪汪。”
“哦,也是一條狗。”
你們知道嗎?就是剛才聽見咕咕叫聲后開槍大鳥的那個獵人的狗。“你好,狗。”“你好,狗。”
“你能否告訴我,你發出的是什么聲音?”
“發出的什么聲音?我不是發什么聲音,我是在吠,供你參考。”“你這是狗叫?你會狗叫?”
“當然嘍。你總不能要求我像大象那樣叫,或者像獅子那樣怒吼吧。”“那你能教我嗎?”“你不會叫?”“不會。”
“你好好聽著,好好看著,得這樣叫:汪,汪”
“汪,汪”我們的小狗很快就學會了。它又激動又高興地想道:“我終于找到我應找的老師。”
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幾種結局可能是怎樣的?說說你的理由。
三年級下冊語文簡短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中描寫炮手神態變化的詞語的作用。
2、想象炮手當時的心情。
3、理解炮手的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1.、理解炮手與將軍對話時的復雜心情。
2、理解重點詞語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看圖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覺得炮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明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他為什么還要開炮?
二、細讀感悟
1、作為一個炮手要親手炸毀自己世界上僅有的一點財產,這是件多么痛心的事,那從課文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炮手痛苦的心情?自瀆課文,畫出有關詞語。
2、為什么炮手的神態由蒼白到煞白最后變得慘白?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用筆畫下來,讀一讀,邊讀邊體會,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
3、僅僅是因為炮手當時害怕炸了自己的村子而緊張得臉色變得蒼白了嗎?還有沒有什么別的原因?
4、那為什么炮手的臉色又由蒼白變為煞白、慘白?
5、當將軍讓他對準那個房子開炮時,他的臉色為什么一下子又變得慘白了?
6、出示句子
裹著大衣……炮手的前額……
讀一讀這兩句話,邊讀邊體會,為什么一樣的天氣卻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學生暢所欲言,邊讀邊畫詞語,找句子畫下來。
7、多么殘酷的戰爭,面對這痛苦的抉擇和無奈,炮手必須執行這個命令,因為他是一名軍人,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體會不到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就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身臨其境的去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吧!
8、分角色朗讀。
9、這時候不開炮行不行?如果不開炮會怎樣?
10、隨著一聲炮響,炮手的家消失在濃濃的硝煙中,硝煙過后將軍和炮手有什么不同的表現?
11、看圖體會將軍的動作。
12、此時你想對炮手說些什么?
三、總結
正因為有了這樣偉大的炮手和像他一樣為了國家的利益甘于默默奉獻的愛國戰士,戰爭才取得了勝利。讓我也向這些偉大的士兵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三年級下冊語文簡短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六個生字,正確書寫十一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的。
3.聯系自己的游戲體驗,以現實生活為依托進行口語交際及小練筆的練習,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品詞析句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描寫,品味本文語言文字的生動性。使學生各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吹肥皂泡。
2.老師、學生準備吹泡泡用的工具。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課前活動:帶著學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樂趣。)
一、創設情境,師生交流,激趣導入
同學們剛才我們玩吹泡泡的游戲,你們感覺怎么樣?像我們這么大的時候,的兒童文學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過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兒的肥皂泡,經過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夢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嗎?出示課題《肥皂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遇到生字詞看準多讀兩遍,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標上記號。(可以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2.小組交流
過程:4人小組學習中一名同學當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匯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并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4.教師檢查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攪拌溶化玲瓏驕傲渡過嬰兒
懸念嬌軟蘸水屏住呼吸
5.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6.檢查自讀課文情況。
指名讀課文,正音。師生評述是否正確、流利。
三、整體感知,把握文章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肥皂泡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夢幻泡泡)
四、作業:
學生繼續搜集有關冰心的資料,了解冰心。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冰心奶奶的《肥皂泡》,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師板書課題。
二、讀中品味、深入探究。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語段,做上標記,并在空白處簡單寫出你喜歡的理由,跟同桌說一說,讀一讀。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師:誰來讀讀你喜歡的語句,一邊讀一邊想像著畫面,把你想到的畫面讀出來。(誰愿意把你喜歡的語句讀一讀,并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攪拌”“黏稠”)。
(1)引導學生體會到吹肥皂泡的動作特別輕。吹肥皂泡的動作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體會到的?(動作輕:慢慢地吹起、輕輕地一提、輕輕地扇送;樣子輕:輕圓的、軟悠悠地飄游)
(2)指導感情朗讀。師:(由動作的“輕”過渡到樣子“輕悠悠”)正因為慢慢地吹,才會有這樣輕圓的網球大小的泡,只有輕輕地一提,肥皂泡才能輕悠悠地在空中飄游。看來吹肥皂泡也要我們認真地去做,仔細地去琢磨,小心地去吹,吹起的泡泡更要精心呵護,才能飄得更高更遠。誰還想再讀讀?)
(3)實踐活動:吹泡泡
觀察這些泡泡什么樣,用書中的詞或句子說一說。好,有泡泡水的同學趕快給大家吹起美麗的泡泡吧。
(第四自然段)
師:誰喜歡冰心描寫肥皂泡美麗的這段文字,把你想到的美麗畫面讀出來?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從形態多姿、顏色多彩、變化多樣幾方面去考慮,結合自己吹肥皂泡時觀察到的情景來理解。
①“五色的浮光”、“亂轉”(五色--即五彩。原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后來泛指多種顏色。浮光--液體表面的光澤、顏色。課文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澤和顏色。)師:五色的浮光在什么樣的球面上亂轉?
②“輕清透明”(“輕清透明”四個字不僅寫出了肥皂泡“輕”的特點,而且寫出了肥皂泡純凈、清亮、透明的特點)。指導朗讀:輕清透明的球面上浮光百轉、色彩斑斕,多美麗,多神奇呀!誰來美美地讀讀。
師:在這段中你還喜歡哪句話?(誰也喜歡這句話,把你喜歡的句子讀讀。——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玲瓏嬌軟”(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軟、嬌嫩、美麗。玲瓏,精巧細致。嬌軟,美麗、嬌嫩。)為什么說是“玲瓏嬌軟”而不說“玲瓏柔軟”呢?體會喜愛、嬌愛之情。師:剛才,我們吹的時候,也看到了一串串玲瓏嬌軟的小球四散紛飛,就像淘氣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戲,多活潑、多可愛呀!誰來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師:小球這么美,那大球呢?
④“有時吹得……光影凌亂”;還——顫巍巍的。為什么說“顫巍巍”的?師:你能想像這顫巍巍的、光影凌亂的泡泡,讀讀這句話好嗎?
⑤真緊張呀!這脆弱的球,顫巍巍的光影凌亂,很快就要散裂了。這時,大家都——懸著心,仰著頭,屏住呼吸。這時,吹肥皂泡的孩子們心里可能在對肥皂泡說什么呢?(小肥皂泡,我為你祝福,希望你能……)
(2)指導朗讀。是呀!這脆弱的泡泡牽動著孩子們的心,她們滿懷期待,希望它們多停留一會兒,祝福這美麗的泡泡飛得又高又遠。
師:看,這些千姿百態、色彩斑斕、浮光百轉的肥皂泡,四散紛飛,就像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多開心,多快樂呀!自己再美美地讀一讀這幾句話。
(第五自然段)
這夢幻般的肥皂泡,是我們自己小心的輕輕吹起的……落到一個濃睡中的嬰兒的雛發上……
(1)你還喜歡哪兒?把你想到的畫面讀出來。(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
師:這里連用了四個“那么”,你體會到了什么?(特別喜歡肥皂泡)
導讀:真是太喜歡這些肥皂泡了。因為這夢幻般的肥皂泡是我們小心地、輕輕地吹起來的,吹了起來,又輕輕地飛起,是——生讀(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目送著她,心里充滿了——生讀(快樂、驕傲、希望……(板書:快樂驕傲希望……)
(2)希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畫面讀出來。
(3)送上天去做什么?送過海去做什么?
(4)飛到明月、夕陽、美人、睡嬰身邊的僅僅是肥皂泡嗎?從哪兒看出來的?誰來想像著讀讀。其他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去聽、去想,走進夢幻般的泡泡世界。3.你眼前似乎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
(5)聽你們這么一說,我仿佛就是一個肥皂泡,輕悠悠地落在春娃娃頭頂的花環上,追隨著她,給高山披上綠妝,給大地穿上彩衣,與小河、小鳥共唱“春之歌”。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會帶著希望和夢想飛到哪兒?誰愿意說說你美好的想像,讓我們也來分享你的快樂。
第六然段
師:但是,這夢幻般的肥皂泡,一個一個地吹起,飛高,又一個一個地破裂。(讀6段)我們從夢幻的世界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那些肥皂泡只能成為美好的夢想,成為童年美好的回憶。
4.再讀全文,感悟升華(配輕音樂)
師:在玩肥皂泡游戲的過程中,冰心奶奶不但做了,吹了,還認真的欣賞了自己吹出的每一個肥皂泡,她滿懷愛心和向往,寫下了這篇美妙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讀一讀這篇文章。
三、拓展延伸
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記錄下來。
四、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