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
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15個生字,掌握生字新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4、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每季特點觀察的方法。
2、體會課文中用詞準確、生動的優美句子。
教學難點
文中介紹的景象及動物、物產等,學生不夠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會有一定的困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去過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
學生自由回答。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游覽,美麗的小興安嶺。跟老師一起寫課題。
板書:《美麗的小興安嶺》。
師:這個“興”字啊,讀一聲,來一起讀讀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2、師: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簡單說說四季的景色。
例:我知道了小興安嶺的四季的景色十分優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師:從你說的過程老師聽出來了,這篇課文是按照——
提示: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的
師板書:春夏秋冬。
師:通過你的預習,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答,例:我知道了小興安嶺的樹木非常多,種類也非常多,夏天的野花很好看……
3、師:你們的收獲還真不少,你們知道嗎?
播放媒體資源的課件中的“小興安嶺”,并對小興安嶺做介紹。
小興安嶺:興安嶺山脈的東段,在我國東北黑龍江省的北部,是我國重要林區之一。長約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個山脈分布著溫帶針落葉和闊葉混合林。它與大興安嶺、長白山同是我國最大的林區,它們集中了全國木材儲積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東北虎等珍貴的動物。林地上生長著人參、烏拉草及其他珍貴的藥材。學生看課件并聽老師的介紹,談自己的感受。
師: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課題。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師: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正等著我們來欣賞呢,快打開課本,讀讀課文吧,知道讀課文的要求嗎?
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師:那就按照你們知道的要求開始讀吧,把生字詞圈出來,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書。
三、教學字詞
1、小黑板出示生字詞,指名讀,糾正讀音。
開火車讀,齊讀。
2、指導學生記憶字形
“酸”字是左右結構的,左邊“酉”字旁里面的一橫不要丟,右邊的第四筆是“點”不是“捺”。“獻”字的左邊的“南”字里邊是兩個短橫,不要少一筆。
“射”字注意左邊“身”字變形。
“脆”字右邊第三筆是“橫”,不是“橫鉤”。
“刮”,注意與形近字“亂”區分開。
“鼠”字共13筆,第8、9、11、12筆均為“點”,不是“橫”。還要注意“臼”字的筆順,6筆寫成。
3、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抽出:就是長出的意思。
浸:一般指沉浸在液體里。課文中小興安嶺的霧很濃,范圍跟森林一樣廣,整個森林都沉浸在霧里,所以作者把濃霧比作液體,用“浸”來形容霧中的森林。
蔥蔥蘢蘢:指樹木枝繁葉茂,長得非常茂盛。
四、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朗讀,糾正讀音。
2、播放媒體資源中的“朗讀課文”,更正讀音。
五、整體感知
1、師:請小朋友默讀課文,想想小興安嶺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
默讀全文,班上交流讀后感受。
例:
①小興安嶺非常美麗,動人;
②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
③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迷人;
④小興安嶺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⑤小興安嶺像一座巨大的寶庫……
2、自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1)“綠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提示:指的是小興安嶺樹的數量、品種極多,樹的面積之大,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垠,一望無際,從“數不清”一詞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2)指導朗讀:小興安嶺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繁茂的樹木,幾百里連成一片,像綠色的海洋,這該是一幅多么壯觀的景色,一望無際,一碧千里。讓學生帶著對美麗的小興安嶺的贊美之情,朗讀這一段。
3、讀課文2—5自然段,感知四季美
(1)作者都描寫了小興安嶺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請用“劃線”畫在書上。
(2)班上交流。
(3)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填寫表格。
季節描寫的景物
春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夏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秋白樺、櫟樹、松柏、落葉、山葡萄、榛子
冬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4)按春夏秋冬四季,自己有感情地讀讀。
六、拓展延伸
1、搜集有關小興安嶺地資料閱讀、交流。
2、課后可憑自己的想象,畫一畫小興安嶺的美景,做小興安嶺的宣傳畫。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在上節語文課中我們共同游覽了……
生:(齊)美麗的小興安嶺。
師:游過之后相信一定給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那課前老師讓你們搜集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并幫我做幾幅有關小興安嶺的宣傳畫,你們做了嗎?
生答。
師:誰愿意到前面為同學們展示一下。
生展示畫,并簡單介紹。
師:你們畫得真是太好了,從大家的畫中你們感受到什么?
生答。
2、師:今天老師也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小興安嶺的風景圖片。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播放媒體資源中小興安嶺四季的景色。
學生欣賞風景。
師配樂簡介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
春姑娘來了,給小興安嶺披上了綠裝,溪水歡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腦袋,似乎想告訴人們什么似的。夏天,樹上的枝葉綠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將天空遮得嚴嚴實實的。花兒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處一片金黃,落葉跳起迷人的舞蹈,慶祝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冬爺爺趕著馬車也來到小興安嶺,踏上松軟的白雪,去尋找小動物們的足跡。
二、細讀課文
1、師:我看到同學們已經陶醉在小興安嶺的美景之中了。小興安嶺這么美,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呢?是生機勃勃的春天,還是果實累累的秋天?是欣賞夏天的枝葉繁茂,還是欣賞冬天白雪的皚皚?簡單說說原因。
學生各抒己見。
2、師:課文以它優美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風光,請同學們根據學習提示學習2~5自然段。
出示學習提示:
(1)喜歡哪個季節就去讀相對應的段落。
(2)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找出欣賞或感興趣的景物,并用喜歡的方式(朗讀、繪畫、表演、理解詞語等)說說感興趣的理由。
3、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組交流討論。
三、深入讀文
師:你最喜歡哪個季節?
生說自己最喜歡的季節。
春天:
1、師:我們先一起走進小興安嶺的春天,誰愿意當小導游給我們介紹?
指名讀第2自然段。
師:小導游介紹的好不好?聽了小導游的介紹你有什么問題或感受都可以說出來,我們在座的每名同學也都可以以導游的身份來為大家解決疑難問題?
重點指導:為什么說“抽出”新的枝條而不說“長出”新的枝條呢?
提示:盡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選用了“抽出”一詞,把枝條快速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十分生動形象,試想隨著春天的到來,萬物復蘇,曾幾何時,筆直的長長的枝干上都不約而同地生長出鮮嫩的枝條,多么神奇啊!因此,作者在這里用“抽出”一詞不僅寫出了枝條生長的現象,而且把生長的速度之快也描繪出來了,令人覺得貼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長出”一詞,就未免顯得直白,缺少情趣。
2、師:還有哪兒可以看出春天到了呢?
提示:“山上的積雪……匯進小溪”。“小鹿在這溪邊散步......”
師:“小鹿在這溪邊散步......”,這里作者用的修辭方法是?為什么這樣寫呢?
提示:擬人。“散步”、“欣賞”,這本是描寫人的神態的詞語,作者用來描寫小鹿,說明作者對小興安嶺中的樹木、動物都充滿了喜愛之情。同時這些句子的描寫,也使我們看到了春天給小興安嶺帶來了溫暖的春意。
3、師: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當春天來臨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答,天氣變暖,春風很暖和等。
師:這段話想一想應帶著什么樣的語氣讀?
提示:輕緩。
師:誰能有感情的讀一讀?
指名多生進行朗讀。
夏天:
1、師:送走了春天我們又迎來了小興安嶺的夏天,誰愿意做導游為大家介紹夏天?
指名讀第3自然段。
2、師:你喜歡這段中的哪個句子?為什么?
學生說喜歡的詞句。
例:“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師:夏天樹木的特點是——蔥蔥蘢籠,(板書‘蔥蔥蘢籠’)“蔥蔥蘢籠”是什么意思呢?
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蔥蔥蘢蘢”是講樹木長得非常茂盛。
師:這句話中為什么要用“封”字,用“蓋”字行不行?
提示:“封”字既形象地表現了樹木枝葉遮天蔽日,又密又嚴的景象,也顯示出樹木在夏天生長的勃勃生機。“蓋”字有由上而下覆蓋的意思。而小興安嶺樹木繁多,枝葉不僅是將上面的天空遮蓋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間都被濃密的枝葉封閉得嚴嚴實實,因此這個“封”字用得恰到好處,再次照應前文的樹多得就“像綠色的海洋”。
3、討論“浸”和“罩”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提示: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沒在液體里。小興安嶺的霧很濃,而且是從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開來的;范圍跟森林一樣廣,逐漸使整個森林都沉沒在濃霧里。但“罩”是扣蓋、覆蓋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內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濃霧比作液體,用“浸”來形容霧中的森林,十分確切。
4、師:為夏天增添色彩的還有——
生讀: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大花壇。
師:花一直是美麗的象征,各種顏色的花聚在一起當然美麗。我們帶著最美的語氣齊讀這句好不好?
生齊讀此段。
秋天:
1、師:轉眼夏天又已悄悄走過,我們又迎來了小興安嶺的秋天,誰愿意做導游?
指名讀4自然段。
2、師: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最美?為什么?
學生找出優美的句子,說自己的感受。
例:(1)我找到的美的句子“秋天……”我想在一片樹林中,既有黃色又有綠色,它們相間在一起一定會很美。
(2)我認為這個句子也很美“秋風吹來……”這里“飛舞”一詞用得很好,有動感,有美感,使人感覺像紛飛的彩蝶。
(3)我喜歡“這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等名貴藥材”這句話,我感覺秋天的森林是最無私的,因為它賦予了我們香甜可口的果實,所以我愛它的深沉,愛它的無私。
3、師:是啊,小興安嶺不但有景色美,而且有奉獻美,它的美麗和富饒是聯系在一起的。誰能用贊賞的語氣讀一讀小興安嶺秋天的景色?
指名讀,評價,自己有感情的朗讀。
冬天:
1、師:最后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興安嶺的冬天,誰能做導游?
指生讀第5自然段。
2、師:欣賞了小興安嶺冬天的景色,有什么感受?
生答,雪大、有趣等。
3、師:作者在描寫小動物的時候用了什么修辭方法?為什么這樣寫?
提示:擬人。賦予動物人格化的描寫,顯得生動而富有情趣,表達出作者對自然界的喜愛之情。
四、總結全文
1、師:現在我們已經游覽了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說些什么呢?
生答。
例:小興安嶺的景象太誘人了,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小興安嶺樹這么多,我想說小興安嶺你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師板書)
師:你想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說這些話呢?
生:驕傲、自豪、贊美。
師:下面讓我們帶這這種驕傲、自豪、贊美感情一起讀最后一段。
生齊讀
2、師:本文作者用了什么寫作方法呢?這個問題老師想留給同學們完成,有問題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師板書總——分——總。
師:看來,今天的游覽大家收獲不小,最后,讓我們再感受一下小興安嶺迷人的風光,在欣賞的過程中如果那些景象與你課前收集的資料有關你就站起來為大家介紹好不好?
師再次出示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圖片,生介紹。
五、布置作業
1、把本課好的詞語和句子積累在你的佳詞佳句本上。
2、作者通過細致觀察,抓住小興安嶺在不同季節的特點,進行生動、具體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學習本課特點寫景物的方法,去觀察校園內的花、樹……寫一寫。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樹木嫩綠春水漲滿
夏樹木茂密野花盛開美麗的花園
綠色的海洋秋落葉飛舞野果成熟巨大的寶庫
冬積雪覆蓋野獸進洞
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篇2
設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主體地位,體現教為學服務。
課前預習,讓學生質疑;課內學習,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讓學生自由品讀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暢談感想;課外延伸,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去探究。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真正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思想。
2、倡導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本設計要求學生在課前根據自己的疑問上網或到書中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并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收集和處理資料;課內同學們互相交流自己的資料,實現資源共享;課后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單獨或與人合作完成一份研究報告。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小興安嶺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
2、通過學習課文,引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情況,粗讀課文
1、同桌互讀課文,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2、同桌匯報互查情況,對同學們容易讀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3、默讀課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4、交流:
①你知道了什么?(重點引導學生說課文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②你不明白什么?(同學之間相互解答,重點疑難問題可由小組討論后再作答。)
二、作業
抄生字新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感受景色美與文字美
1、自讀課文,要求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想想喜歡的理由。反復朗讀,讀出感情。
2、交流:
①你最喜歡哪些句子或段落?為什么喜歡?在朗讀中把你的感受表現出來。
②重點引導學生品味下列語句:
a、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b?夏天,樹木長的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c、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d、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e、落葉在林間飛舞。
f、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
二、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1、背誦你最喜歡的句子。
2、摘抄你最喜歡的詞語。
三、交流資料,延伸拓展
1、指名匯報收集的小興安嶺的資料。
2、四人小組交流資料,實現學習資源共享。
3、就感興趣的問題,寫一份研究報告。
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篇3
設計理念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以讀為主,在生、本對話中感知“美麗”;抓住特點,在師、生對話中領悟春、夏、秋、冬美景;感情誦讀,在師、生、本互動中迸發情感。
設計思路
一、從整體上看森林
對于生活在江南地區的孩子來說,他們看慣了小橋流水,楊柳依依……但對北方的原始森林卻不大機會見,很難體會原始森林的廣袤,所以這個環節我主要讓學生從小興安嶺的全景看小興安嶺,對小興安嶺有一個總的印象,然后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讀出樹的多,樹的范圍廣,樹的綠,加深學生對小興安嶺的樹多,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這個印象。
二、走進森林看森林
站在森林之外看小興安嶺,好一片綠色的海洋,走進這片海洋,那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緊扣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向往,激起了孩子們的閱讀期待。這時我主要以學生的朗讀為主,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組讀自己喜歡的季節,找出各個季節的景物以及自己喜歡的句子,從森林里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通過朗讀,更加加深學生對小興安嶺美麗的印象。
三、感受森林四季的美麗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走進小興安嶺春、夏、秋、冬,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文中語言文字,把握文章主旨的過程。結合本課文,把握段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入語言情境,從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時抓住文中用詞準確之處,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并積累語言。
教學目標
1.會讀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4.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抓住主要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次,認讀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3.合作、探討自己喜歡的季節,初步體會小興安嶺的四季美。
4.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曾到過美麗的日月潭,到過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們感受到祖國南方的風光美如畫。那祖國的北方怎么樣呢?在祖國的東北有許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興安嶺”,那里可美了,像個大花園。課本上稱它是:“美麗的小興安嶺”。(點擊打開課件主頁)。
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乘坐飛機,到東北去,去看看這“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整體感知,體會樹多。
(1)(出示圖片,學生觀看圖片)這就是小興安嶺,你們剛才看見了什么?
(2)你們能不能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以下樹木的多呢?
(3)請看課文是怎么描述的?(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從這里我們看到了小興安嶺數不清的樹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一片綠色的海洋。但是要想走進這片森林,我們首先要先闖過生字關。
2.粗讀課文,學會生字。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盡量把句子讀通順,把生字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語。
①檢查生字。
融、匯、漲、蔥、擋、浸、縷、劍、刮、舔
A.出示有拼音的生字讀生字(全班讀)。
B.去掉拼音讀生字(個別讀、全班讀)。
②出示詞語,指名讀。
融化、匯成、漲滿、欣賞、蔥蔥蘢蘢、擋住、視線、利劍、
千萬縷、獻出、藥材、又松又軟、刮過、舌頭、舔著
A.同桌互讀生字;
B.個別讀,再開火車讀生字。
三、自主探究,品讀春天的小興安嶺。
1.如果大家去小興安嶺旅行,你們會在明媚的春天,還是在
金黃的秋天去?會在枝葉繁茂的夏天,還是在白雪皚皚的隆冬去?
真是各有所愛,小興安嶺在不同的季節,就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的小興安嶺!
2.學生自由品味第二自然段,找找看,春天里,小興嶺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3.學生交流、反饋。
(1)“樹木”。春天的樹木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學生讀句子)
出示句子: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教師板書“樹木”)
A.為什么這里最吸引你?(播放課件)
你覺得這句話中,那個詞用得很好?為什么?(板書“抽出”“嫩綠”)
B.指導朗讀,學生齊讀、個別讀。
(2)“積雪”。還有那些景物也吸引了你?(學生讀句子)
出示句子: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教師板書“積雪”“溪水”)
A.在這美好的春光里,積雪融化了,他們怎樣地流著?(板書“淙淙地”)換成嘩嘩地流可以嗎?叮叮咚咚呢?
B.作者真會選詞啊!你們讀讀,讓老師也來聽聽小溪流淙淙地流,好嗎?(學生朗讀)
(3)“小鹿”。你還喜歡什么?(學生讀句子)(板書“小鹿“)
出示句子:小鹿在溪邊散步,他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A.瞧,他們在干什么?(出示課件)
(學生回答,板書“欣賞”)
B.你有沒有在鏡子前欣賞過自己?這時的心情怎樣?
C.多么可愛啊,請大家一起來當當小鹿,欣賞欣賞一下自己!
4.春天的小興嶺多美啊,讓我們送個詞給她吧!(板書“萬物復蘇”“生機勃勃”)
5.:樹木的萌芽、積雪的融化和小鹿的出現,讓我們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春天是如此的與眾不同。本課的作者就是這樣,把小興安嶺春天里具有特色的景物介紹出來(如樹木,積雪、小鹿),并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進行細細地描寫(如樹木就寫出它抽出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這個特點;積雪就寫出融化后小溪流的特點;小鹿就寫出它活潑、可愛的特點),這樣,就把一個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小興安嶺展示在我們的面前。
出示語:文中,在描寫某處景物時,我們可以學習作者這樣,抓住這處景物有代表性的事物來寫,并寫出這些景物的特點。
四、小練筆
片段練寫:
我們的家鄉也很美,我們生活的周圍也有許多美麗的地方,請選擇一處你喜歡的景物,抓住這處景物的特點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樹木抽出
春天積雪:淙淙萬物復蘇
(溪水)生機勃勃
小鹿:欣賞
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課文主要圍繞“小興安嶺的樹海,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誘人的。”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以下兩點:
一、利用媒體,創設情境
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入課文后,我首先讓同學們觀看了有關小興安嶺的風光片。同學們看得非常投入,從學生驚嘆的語氣和表情中,我已感受到他們被小興安嶺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于是我因勢利導引入對小興安嶺“春天”這一小節的學習。在優美的情境之中,孩子們感受著美,隨著老師的點撥,很直觀地理解了一些難解的詞義,并有層次地感知了課文,真切地感受著生機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實累累的秋,雪景壯麗的冬。
二、自主學習交流、鍛煉自我閱讀能力
這一課,因為課文容量較大,而且“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內容,在學法、步驟上基本一致。于是,在重點品讀完“春天的小興安嶺”后,我放手讓學生通過讀找己感興趣的地方,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整節課充分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優勢,給了學生更多樣化地參與機會。貫穿于整個教學中的感情朗讀,使學生體會了作者的感情,感受了語言的精妙,陶冶了美的情趣。
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課堂上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讓學生靜下心來,用心品味語言文字的美。
2.今后要更注重培養學生動筆寫話的能力。
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興安嶺的主要特點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顯得特殊。
2.理解課后第3道題的句子里帶點的動詞所表達的意思。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感情朗讀課文,并能從描寫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選一段背下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2.學習作者抓景物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學指導法
四、教學媒體
錄像、投影圖片、課文配樂錄音
五、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理清層次,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學習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三課時:學習第六自然段,總結全文。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要點:
1.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學習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描寫生動的句子:課后第3題(2)(3)(4)句
3.感情朗讀課文。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用“讀懂一段寫景文章”的方法,學習了這一課“春天”的部分,讓我們欣賞到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春天。可是,我們還沒有看夠春天的美景,夏天又來了,讓我們迎著夏天燦爛的陽光,再次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看錄像
2.小組學習第三自然段,用學習“春天”的方法理解課文,自學后,同位可交換意見,解決疑難問題。
學習方法:
①邊讀邊想,主要寫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和詞語。
③感情朗讀課文。
3.據學法導讀
⑴這一段描寫了夏天小興安嶺什么景物?
(板書:樹木、濃霧、陽光、野花)
⑵夏天的樹木是怎樣,讀有關句子
①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興安嶺樹木特點的詞,理解“蔥蔥蘢蘢”。
②用換詞方式,體會“密密層層”、“封”的準確性
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你從哪兒可以具體看出來?(“擋”、“遮”)
④教師范讀,再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過渡:剛才這個句子是老師最喜歡的句子,你又喜歡哪句?
(3)第二句:“濃霧”
①出示這句子,讓學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詞
②看圖,幫助學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霧在山谷里飄起,由于森林被葉子封得嚴嚴實實的,霧不易散去,整個森林就像泡在濃霧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覺怎樣?能讀出你的感覺嗎?
(4)第三句:“太陽”
①出示句子,讓學生質疑
②看圖理解“縷”、“像利劍”
③朗讀這個句子
(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說說這句好在哪兒?
②齊讀句子
(6)小結:
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點。先從夏天的早晨寫起,寫出了小興安嶺早晨特有的朦朧美,再寫太陽漸漸升高,陽光驅散濃霧,出現了利箭一樣的金光,大花壇似的草地。從這段描寫中,我們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節特點。
三、默讀課文,自學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們知道小興安嶺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樣呢?你們想知道嗎?現在,老師讓你們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學生繼續用上述方法,默讀課文,自學四、五自然段,看看學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讀懂一段寫景文章”的方法)
1.檢查自學情況
①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寫了什么景物?
②在“秋天”、“冬天”一段,哪個句子寫得好?
③出示句子:
a.落葉在林間飛舞
b.西北風呼呼地刮著
(詞語替換法,讓學生理解“飛舞”更能表現秋天的歡快、活潑;“刮”突出西北風非常猛烈)
2.小結:
秋天果實累累,遍地是名貴藥材,無邊的森林盡是寶藏,這多么令人驚喜!
冬天,小興安嶺雪花紛飛,動物們獨特的過冬方式給文章增添了無窮的情趣。
這兩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點,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刻寫出來的。3.指導學生讀出豐收的喜悅及動物的不同表現。
四、總結
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節的特點,進行生動、具體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面。
只短短的幾分鐘,我們大家在小興安嶺里一同度過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非常美麗,你覺得小興安嶺是個什么地方?(大花園、寶庫)
齊讀最后一段
五、師生配合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3美麗的小興安嶺
綠色的海洋
春抽出新枝長出嫩葉
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
秋落葉飛舞果實累累
冬樹上積雪動物過冬
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組單元是圍繞“壯麗的祖國山河”這一專題而編寫的。《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圍繞著美麗、誘人,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今天我用三年級的教材在四年級上課,是因為我的教學進度比較慢,元通中心小學三年級已經把這篇課文學完了。又因為我們三年級是新教材,識字量較大,而且我認為三年級和四年級都是中年級。中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鑒于以上原因我把課文作了如下處理:第一課時,整體感知,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和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第二課時學法遷移,自主學習夏、秋、冬,并感知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和物產豐富。第三課時加強朗讀、背誦和學生自主介紹,并仿寫家鄉的一處美景。
二、設計理念
1、以讀為本品讀感悟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感知美麗,我安排了自由讀、比讀、齊讀、表演讀、選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句子讀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結合朗讀加強指導,提升朗讀水平,增強語感。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能力訓練
整堂課我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課的開始引導學生聽去過小興安嶺的人是怎么介紹的,并反饋獲取的信息。欣賞圖片后、與文本初次接觸后,都讓學生談談對小興安嶺的感受,尊重學生獨特的感知。體會到小鹿的可愛時,請學生發揮想象進行續寫。
3、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審美鑒賞的最佳教材。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時是難以完全言傳的。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總伴隨著生動的形象出現。如果學生能看到小興安嶺的真實畫面,他們會驚訝,會陶醉,為親自體會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悅,而有所感慨,有所抒發。所以在學生與文本接觸前我以四季的圖片展現小興安嶺的美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學習,有所感悟。在講到春天的美景時,我隨機出示小鹿各種各樣可愛的形態,為續寫作好準備。整體朗讀春景前,我播放淙淙的流水聲,不僅幫助學生理解,又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借班上課,對教師駕馭課堂,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絕對是一種考驗。我還年輕,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多不足,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讓我更快地成長。
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篇6
教材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語第五冊(三年級)的一篇講讀課文,三年級的語文教學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語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
設計理念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三年級語文教材第四組的一篇課文,課文學學圍繞美麗誘人,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字里行間流露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熱愛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是進行單元訓練重點用詞準確的一篇典型文章。不過,準確地運用詞語,恰到好處地表達對于剛入三年級不久的學生來說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還處于學習和積累經驗的階段,而且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比較有限。因此,提倡學生用自主合作等學習方式,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對事物的正確情感態度。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美麗,物產的豐富,激發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選擇背誦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4、學習作者按四季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
教具:CA2
班級:四年五班。
時間:第二課時。
一、審題質疑、初讀課文:
1、板書課題民,引情激趣
提問:你看了這個題目,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首先:
(1)幻燈出字自學提綱,請學生按綱自學。
①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按什么順序寫。
②默讀學文,用圓點和模線畫生字詞,并出聲讀三遍。
③瀏覽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這里從內容入手,再次質疑,由因為《美》是寫學的文章,佳詞妙句隨處可見。因此,學生的問題多集中在詞句上,從而落實訓練重點用詞準確,而且通過兩次質疑,注意培養和訓練學生的主動,深度參與的意識和能力。
(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組內交流,由小組長帶領,互相說說自己通過學習,學懂了哪些知識。
(3)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檢查驗收,由小組派代表發言,教師隨機指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欣賞等簡單詞語,而一些重點的詞語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等則要做到下一節來理解,做到有主有次,分散學習。
3、學習第一自然段
首先:
(1)自由讀一自然段,思考,讀了這段你們知道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看出樹多?(出示紅松、白樺等的圖片,讓學生認識,并了解其特點)
(3)自由讀,指導讀,體會綠色海洋的美。
二、精讀春夏,探疑結法
春夏秋冬四段寫法不致相同,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暗含著一條教扶放的線。
春老師領學,夏老師引導學,秋冬學生自學。
1、我首先說一說春段的學習過程:
(1)指名讀:找一找描寫了哪些景物?
(2)輕聲讀:想一想,這些景物怎么美?
這一問題:旨在使學生明白作者是抓特點來寫的,從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
(3)重點理解描寫樹的句子。
首先:作者為什么用抽出而不用長出,這個問題看我的直觀演示。
然后,教師范讀描寫樹的句子,學生仿讀培養學生聽、讀能力。
(4)引讀,這一段:師說,春天醒了!
(學生讀寫樹木的句子,以下類推)雪化了!小鹿跑出來了,春水流了原水流淌著
(醒、化、跑、流、淌,描繪了春天來到,萬物復蘇,到處一派生機的景象,學生讀后再能想象畫面,概括出春的特點)
夏段的學習過程基本和春的相同。
首先師生共同回憶春的學習過程,師生共同總結出學習方法,探疑方法。
一、讀找景物
二、讀寫特點
三、讀悟其情
接著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學習,學習步驟如下:
(1)默讀夏段,自己劃出夏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填課后2表;
(2)自由讀:小組論一論這些景物怎么美?
在學生自讀匯報時:
(3)重點學習樹的句子,理解夏季小興安嶺樹木有什么特點:抓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這幾個詞問學生把密密層層、蔥蔥蘢蘢、嚴嚴實實置換位置,行不行?因為這幾個詞都是描寫夏天樹海生機盎然的景象的,用詞很有特色,很準確,所以在這里,用了換詞比較的方法來深刻體會用詞的生動準確。
(4)借助錄像理解浸、千百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等詞。
(5)在理解的基礎上引讀,不同的是用因為所以引讀這一段。
因為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所以早晨(通過引談,理清分句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段落中內部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系)
三、自學秋冬,議疑解疑:
運用第2段學習方法,學生自學秋冬兩段。
首先:
1、小組學習,按上述學習步驟可提出哪些問題
然后
2、小組交流,并填課后2表
接著
3、小組匯報,(抓注飛舞刮秋滿理解)
4、在理論基礎上,配樂感情朗讀,領略秋冬之美。
最后5、用教師提出同學們課初提出的兩個問題,問學生是否明白了。使學生從有疑到無疑。
小興安嶺怎樣美?
作者怎樣寫?
這一環節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在小組中自由發言,取長補短,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答案夏是集思廣益(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此,學生問題一一得到解答,達到解疑目的)。
四、總結全文,感情朗讀
(1)較迂默讀課文,看課后表格思考
小興安嶺都有哪些寶?第一寶是什么?看表格可以說是一目了然地使學生認識到除了太陽、雪花等,絕大部分景物都是小興安嶺的寶物,進一步體會到小興安嶺不僅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激發學生熱愛之情,在學生回答基礎上老師按片總結如下:小興安嶺不僅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2)看錄像有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感情得到升華。
五、詞句賞晰,鞏固練習。
1、找出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說一說好在哪里?
2、你認為文章哪一段寫得好?為什么?
3、從春中任選一段,感情背誦。
六、自我評價
通過這樣的賞晰,進一步體會作者的用詞準確、生動,也進一步體會小興安嶺的美,激發學生熱愛之情,使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美麗,物產豐富,激發學生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寫七個生字,鞏固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段落。
4、學習作者按四季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和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復習鞏固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集體認讀
2、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興安嶺是個林海,為什么稱之為林海呢?請大家齊讀第一小節。
2)課文哪一小節概括寫了小興安嶺景色特點?指名讀最后一小節。
3)你們有什么要了解的嗎?
小結: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走進課文?
二、精讀春景
1、指名讀:找一找描寫了哪些景物?
2、自由輕聲讀:想一想,這些景物美在哪兒?
3、交流,相機引導理解。
1)讀描寫樹木的句子,思考:春天的樹長得怎么樣?
2)出示句子讀一讀,比較并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春天,樹木長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1)理解“抽出”
(2)它抽出的是……抽出的是……抽出的是……
(3)感情朗讀句子。
3)其他景物各是什么樣的?
4、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同學們,看,春天的小興安嶺多么富有生機啊!讓我們迎著春天燦爛的陽光伴著美妙的旋律,用你們動聽的朗讀來展示春之美吧!
三、自主學習“夏、秋、冬”景
1、回憶“春”景的學習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初讀找景物
細讀寫特點
精讀悟其情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季節按方法學習。
3、交流研讀成果,相機引導理解。
“夏”
1)這段寫了夏天小興安嶺什么景物?
2)你認為哪些詞句寫得非常恰當?
3)理解“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想像小興安嶺夏季森林枝葉的茂密。
4)課文中用一個什么詞進一步寫出樹木的繁茂?(封)還用了一個什么詞告訴我們霧大極了,濃極了?(浸)
5)想像情境,指導朗讀:霧在山谷里飄起,由于森林就像泡在濃霧中似的,大霧彌漫中的森林,隱隱約約,迷迷蒙蒙,就像一幅壯麗的山水畫。要是置身在其中,你感受怎樣?能把心中美妙的感覺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秋、冬”
1)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些句子寫得更好?
2)出示句子:
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飛舞)
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刮)
3)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4)小結:秋天果實累累,遍地是名貴藥材,無邊的森林盡是寶藏,這是多么令人驚喜!冬天,小興安嶺雪花紛飛,動物們獨特的過冬方式為冬天增添了無窮情趣。
四、背誦課文,總結全文
1、背誦指導
春天的生機、夏天的活力、秋天的豐收、冬天的希望,構成了一幅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圖畫。請同學們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總結,你還用什么詞或句子來贊一贊這美麗的小興安嶺?
五、指導寫字
1、出示另外七個生字
指名讀
2、仔細觀察,你覺得最難寫的字是哪個?
重點指導:獻藥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試著給小興發嶺的美麗景色寫一首小詩。
板書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夏
美麗的花園、巨大的寶庫(寫學生自己找到的詞)
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