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班體育的教案
關于大班體育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助跑跨跳,掌握助跑跨跳的基本動作要領。
2、能大膽探索跨跳的跳法,并助跑跨跳過高度約40厘米的障礙物。
3、感受小鯉魚跳過龍門的喜悅,及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故事《小鯉魚跳龍門》
2、物質準備:背景音樂、頭飾、龍鱗、平衡木、高度30、35、40厘米的障礙物。
活動過程:
一、以“小鯉魚游呀游”為情境,引導幼兒做準備活動。
1、師幼隨音樂做準備活動。
2、結合恐飾音效,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小結:我們要練好本領跳過龍門,變成龍才能保護自己。
二、以“小鯉魚練本領”為情境,引導幼兒練習助跑跨跳,掌握跨跳的基本動作要領。
1、提供高度約30厘米的障礙物,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跳過障礙物的方法。
提問:小鯉魚,前面有三道龍門,你去試試怎樣才能跳過去?小結:剛才你們探索出了雙腳跳、單腳跳、蛙跳還有跨跳這么多跳過去的方法,請你們再去試一試。
2、幼兒再次嘗試跳龍門,探索出助跑跨跳的基本動作要領。
個別幼兒師范,教師提升方法。
提問:你是怎樣跳過去的?
小結:像這種需要先助跑,然后前腳抬高,后腳蹬直跳躍的方法叫助跑跨跳。
3、教師示范,幼兒練習并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
(1)教師示范,明確動作要領。
(2)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幼兒跨跳時的動作幅度。
小結:原來我們起跳時前腿抬高,后腿蹬直,找準起跳點就能順利跳過龍門。
(3)幼兒再次練習,提高助跑跨跳的技能。
重點指導幼兒找準起跳點。
過渡語:小鯉魚,你們的本領練得很棒了,想不想去挑戰黃河之門,長城之門和泰山之門?
三、玩游戲“小鯉魚跳龍門”,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1、幼兒魚貫式游戲,跨跳過30、35厘米高的龍門,獲取能量。
過渡語:變龍很艱辛,我們要積累龍鱗來增加能量。
一個跟一個跳龍門,前面的小鯉魚跳過第二個龍門,下一個才能出發。
小結:你們是守規則的寶寶。
2、幼兒再次魚貫式游戲,跳過30、35、40厘米高的龍門,提升跨跳技能。
音樂起游戲開始,音樂停游戲結束,以音樂為指令,引導幼兒把握時間。
小結:你很會把握時間,因為你們助跑跨跳的本領增強了,所以你們獲得了更多的能量。
3、幼兒以傳遞能量的形式,跳過35、40厘米高的龍門,體驗變成龍的喜悅及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過渡語:接下來是我們變成龍的最后一關,我們要跨過長城之門和泰山之門,走過小橋,取回法寶變成龍。
提問:怎樣才能把能量傳遞給小伙伴?
小結:因為你們把能量傳遞給了小伙伴,所以每一條小魚都順利取得法寶變成龍,你們是一群團結勇敢的龍寶寶。
四、以“勝利的龍寶寶”為情境,體驗變成龍的喜悅。
1、戰勝海妖。
2、慶祝勝利。
關于大班體育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
2、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活動豐富幼兒的詞匯:磨坊、為難、難為情。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錄音機、磁帶、字卡。
活動分析:
這個故事語言淺顯易懂,情節生動有趣,小馬這個形象也很可愛、很天真,適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學習這個故事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明白蘊含的哲理。難點是理解大與小、深與淺的相對性。為突破重難點,在導入時先出示圖片,讓幼兒比較分析三種動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況下會出現的不同結果。以欣賞課件為切入點,引起幼兒興趣,講述故事。進行提問:老牛是怎么說的?小松鼠是怎么說的?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小馬又是怎么做的?請幼兒互相討論:為什么老牛說水才沒膝蓋呀?而小松鼠卻說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他們有什么不同呀?引導幼兒認識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淺不是固定不變的。欣賞課件,講述故事,總結故事中講述的道理。進行生活認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種情況下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動腦筋想問題,勇于嘗試。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比較三種小動物的高矮,涉及過河問題,將難點提前突破。
二、展開
1、展示課件,教師講述故事提問:(1)老牛說了些什么?(2)小松鼠說了些什么?(3)小馬是怎么做的?2、展示課件、聽錄音。
提問:
(1)老牛說得對嗎?為什么?
(2)小松鼠說得對嗎?為什么?
(3)馬媽媽對小馬說的什么?小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3、教師總結:碰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動手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干。
關于大班體育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自主探索多種鉆爬方法,增強身體力量,發展身體協調性。
2、樂于挑戰,能夠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
3、感受運動游戲的樂趣,喜歡參與體育活動。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通過多種鉆爬活動,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發展,增強體質。
2、活動難點:通過游戲情境創設,激發幼兒自主探索多種鉆爬方法,能夠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一些簡單的鉆爬方法。
2、物質準備:紙箱、長度不同的紙棍、墊子、海洋球、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準備
教師:太陽出來了,小熊起床了(做伸懶腰的動作),讓我們和小熊一起活動活動身體吧!
播放音樂《我還有點小糊涂》,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熱身活動,充分活動身體各個關節,包括頭部運動、伸展運動和四肢運動,重點活動四肢。
二、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教師:小熊邀請我們一起去森林里玩,可是一個山洞擋住了我們的路。我們要一起想辦法,鉆過山洞。每組三組竿,間隔一定的距離。
2、第一次挑戰:60厘米高,60厘米寬的山洞。
(1)幼兒分為四組,想辦法鉆過山洞,看看哪組最快。
(2)集體分享又快又安全的好方法。(四肢著地爬、蹲走鉆等)
重點指導:如何才能又快又不將竿碰倒。
3、第二次挑戰:60厘米高,30厘米寬的山洞。
幼兒分為四組,自主探索最快鉆過山洞的方法。(側身鉆等)
4、第三次挑戰:30厘米高,60厘米寬的山洞。
(1)幼兒分四組比賽。分享好方法(匍匐爬)、
(2)增加難度:要把果子運過去,不能把果子弄臟了(手不能著地)。幼兒分四組,探索過山洞的方法,并進行比賽。
5、第四次挑戰:30厘米高,2米寬的山洞。
幼兒分為四組進行比賽,在規定時間內運的果子數量最多,且不遇到危險(不將竿碰倒)的一組獲勝。
引導幼兒合作,自主探索小組成員同時鉆過山洞的方法。
可以繼續加大山洞的寬度,鼓勵幼兒與更多的同伴同時鉆過山洞。
三、放松結束
教師:終于鉆過山洞,我們一起來到了彩虹森林。小伙伴們一起跳起了舞。
播放音樂《彩虹的約定》,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放松運動,想象在大自然中,一起放松身體。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回收器材,活動結束。
四、活動延伸
繼續增加活動難度,如在一次比賽中,同時設置不同高度和寬窄的障礙等,還可以將竿換成皮筋,設置交叉障礙,引導幼兒自主探索通過的方法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小熊鉆山洞”的游戲情境創設,極大的激發了幼兒的游戲興趣。活動目標基于大班幼兒發展特點,難度適宜。活動過程層層推進,不斷增加的難度極大的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究和挑戰的愿望。活動過程中,幼兒主動性較強,能夠與同伴協商,探索最佳的方法,每一名幼兒都在不斷的向同伴學習,挑戰自我。在最后一關挑戰中,由于難度的增大,問題也更多,每一組小朋友都會多次將竿碰倒。這也導致幼兒間的分歧增多,同伴之間出現相互責怪或推卸責任的現象。但也正是這些問題,促使幼兒進一步想辦法,共同配合,相互支持,最終完成挑戰。
通過趣味游戲,幼兒在多次挑戰中不僅增強了身體力量,獲得耐力、協調性等的發展,同時也學會了同伴合作,養成了勇于挑戰、堅持不懈、自主解決問題等良好品質。
關于大班體育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創新桌椅的玩法。
2.提高協調性和靈敏性。
3.正確爬的方法,學會匍匐前進。
4.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5.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12張桌子、57個凳子、熱身運動的音樂、放松運動的音樂、錄音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發展平衡、鉆爬、攀登能力。
教學難點:
匍匐爬的技能。
教學過程:
一、和凳子跳舞
幼兒跟著音樂和自己的凳子跳舞。
二、玩桌椅
1.自由探索桌椅的玩法。
提供桌子和椅子,讓幼兒自由探索桌子椅子的玩法。
2.鉆山洞。
(1)將桌子拼成一個山洞,鞏固爬的方法。
①自由爬。
②請爬得好的幼兒示范爬行的正確方法。
③再次練習。
(2)將桌子擺成不同形狀鉆山洞。
①桌子還可以擺成什么樣子?請部分幼兒試試他的擺法。
②嘗試鉆過不同形狀的山洞。
(3)將凳子也用來拼成山洞,練習匍匐前進。
①凳子可以變成山洞嗎?怎么變?
②將凳子搭成山洞,嘗試鉆山洞。
③請鉆爬成功幼兒示范,說說是怎么爬的,教師講匍匐前進的爬行方法。
④自行練習兩次。
3.鉆山洞、過小橋
將桌子拼成各種線路的山洞。將部分凳子搭成小橋,將另外一部分凳子搭成山洞,請幼兒完成任務。
三、放松運動
坐在凳子上,聽音樂,做舒緩放松身體的動作。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關于大班體育的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在孩子們眼中,警察、消防員、解放軍都是最偉大的人,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崇拜,更樂于扮演這些角色進行游戲。《指南》從身體素質的角度提出了幼兒在大肌肉動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發展目標。
所以,本次活動我們創設了“指揮官選拔小小消防員”的情境,讓幼兒參與到角色扮演當中,積極爭取成為一名光榮的消防員。在此過程中,還創設了“智力”“體能”“模擬實戰”三個關卡,要求幼幾能根據
“場地示意圖”動手動腦、團隊合作擺放場內道具,積極參與每一次閱關,努力完成任務并保證自己的安全,循序漸進,逐層接受挑戰,重點完成“自如的繞障礙進行曲線跑”這個活動難點,同時培養幼兒救火時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在最后的“執行任務”中,更深刻的體會到成為一名消防員的自豪與不易。
活動名稱:體育
活動內容:《小小消防員》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每一次闖關,努力完成任務,保證自己的安全。(重點)
2、能輕松自如地繞障礙進行曲線跑,活動中主動與同伴合作、協商。(難點)
3、體驗救火時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感受成為一名消防員的自豪與不易。
活動準備:
1、兩隊場地示意圖及對應即時貼、黑板。
2、娃娃家充當的“飯店著火點”、火苗若干。
3、空水桶8個,小椅子擺成的“平衡木”、錐形帽“路障”拱形門“火圈”等障礙物若干。
4、熱身、游戲等音樂
場地布置圖:
隊員參考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境激趣,活動前熱身。
1、教師扮演指揮官,接到命令,要在幼兒園選拔“小小消防員”。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熱身活動。
二、基本部分:通過情境創設引發幼兒興趣,自由探索場地上的各種障礙物,尋找穿越的方法。
1、自學本領:分散、分隊練習跨跳,探索并掌握穿越各種障礙的方法。
2、小結并分享練習穿越各種障礙的方法,重點掌握繞曲線障礙跑的正確方法。表揚動作標準又注意安全的隊員。
3、引入情景,勇闖三關
(1)第一關:智力比拼。全體隊員分成兩隊,根據各隊“隊員參考圖”和操場上對應的標志,同伴合作,主動探索正確擺放場內“障礙物”。
要求:認真觀察、積極動腦、合作協商。
(2)第二關:體能考察。兩隊在起跑線后集合,同時出發,穿越所有障礙物,滅火,兩側跑回,與下一位隊員擊掌,直到最后一名隊員跑回。
要求:不要與障礙物發生沖撞、速度要快、遵守規則。
(3)第三關:模擬實戰。挑戰升級,縮短“路障”之間的距離,使繞曲線障礙跑加大難度,并要求提水桶穿越所有障礙。
要求:速度要快、保證自身安全;念兒歌:消防員,本領大,救人滅火全靠他。出發!
4、深入情境,組織“消防員”執行任務,在桶內裝上水,增加游戲的難度和趣味。
四、結束部分:
勘查救火現場(放松)創設和“消防員”們到救火現場勘察做最后確認的情境,進行胳膊、腰部和身體氣息的放松。
關于大班體育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單雙腳交替跳、投等動作,發展幼兒跳躍、投擲和平衡能力。
2、喜歡參與體育游戲,遵守游戲規則,體驗民間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格子房子10間,沙包10個。
2、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請幼兒觀察房子,并通過自由跳房子,感受跳房子的樂趣。
二、合作嘗試,學習游戲跳房子。
1、教師根據幼兒自由跳房子的情況作小結,并請個別幼兒示范跳法。
2、嘗試單雙腳交替跳。教師示范跳法,并請幼兒分組練習,并進行競賽,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3、出示沙包,學習合作游戲:跳房子。
①教師與幼兒合作,交代游戲方法:2人一組游戲,以石頭剪刀布定游戲者先后順序,并按順序輪流進行,同時根據數字順序投沙包,先把沙包投入1格,然后雙腳跳入格子,同時拾起沙包,直至跳完所有格子,請第2名幼兒跳1,直至兩名幼兒跳完所有格子,看誰先跳完格子。
②根據游戲情況,集體制定游戲規則:如果沙包壓線,投出格子或不按數字順序投均停止游戲一次。請幼兒根據游戲規則再次游戲。
三、結束談話,激發幼兒游戲的樂趣。
關于大班體育的教案篇7
游戲目標:
1、練習蹬腳踏車,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提高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勇敢、愛護小動物的精神。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游戲準備:
腳踏車2輛、變形平衡木2個、大紙箱2只、活動前與幼兒共同收集的小動物玩具若干(為幼兒人數2—3菲倍)
游戲玩法: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2路縱隊,站在場地一端;每隊之間放置大紙箱一個;場地中間設置“山洞”;場地另一端的變形平衡木兩側放置小精靈玩具若干。老師發令后,各隊第1名幼兒蹬滑跑冰車鉆過“山洞”、到達“浮橋”。上橋救起1個小動物,并帶著小動物踩腳踏車原路返回,第2名幼兒再出發。在規定時間內比哪一隊救到的小動物數量多為勝隊。
游戲規則:
1、必須雙手扶把腳踏車至“浮橋”;待上橋后才能救小精靈。
2、若游戲中途發生意外情況或未帶小動物成功返回應在原地重新通過。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大班幼兒基本能夠進行投擲并體驗做“小爸爸”的自豪,小班幼兒也從中鍛煉了鉆爬的能力,體會與“爸爸”合作的快樂。總體來說,目標基本達成。
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由于接觸幼兒時間較短,對幼兒的實際個體經驗把握得不夠充分,個別行為習慣較差的幼兒不能很好地帶入游戲。
2.教師語言缺乏一定的準確性,在“救救小動物”的環節,教師出現讓幼兒排隊救動物的現象,顯得不夠精煉。
3.在活動道具的準備上,“工具包”的使用反而變成了幼兒的負累,幼兒在過河的過程中始終要帶著他的“工具包”,幼兒甚至已經丟掉了,教師必須反復強調,可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