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優質公開課教案
小學美術的重要職責和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既要教授與小學生水平相適應的理論知識和美術的作畫技巧和方法,又要對小學生美學素養方面有一個啟蒙和啟發的作用。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學美術優質公開課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美術優質公開課教案1
實物聯想
教學目標:
1、感知各種物品,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聯想組合成新的形象。
2、培養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能力,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3、從不同的角度對現成物品進行聯想,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進行平面的裝飾與組合。
4、感知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評價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
5、對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進行評價,培養審美評價能力。
6、學會選擇材料,設計制作立體的裝置。
7、通過探索、設計、制作、評價,提高動手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聯想組合成新的形象。
2、點、線、面結合的方法進行平面的裝飾與組合。
3、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評價活動。
4、學生選擇材料,設計制作立體的裝置。
教學準備:
1、制作實物聯想的課件;
2、收集大量的制作材料;
3、師生共同收集現代造型藝術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給同學們請來了一位老朋友。(大屏幕出現飛來的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給大家帶了一件禮物,是一把雨傘。(大屏幕出示雨傘)
師:雨傘的形狀象什么呢?
生:像槍、小樹、蘑菇,拐杖……
看哈利給大家變一個魔法。(出現實物聯想出的“臉”)
師:這張臉怎么變出來的?
生:由領帶變成眉毛;咖啡杯變成眼睛;雨傘變成鼻子;襪子變成嘴。
(二)新授
1、哈利?波特的本領真大,他還小朋友變出了一大堆有趣的東西!(出示實物聯想作品照片)
師:它們都是什么物品變成的?
生:日常生活用品、學習用品。
它們都是生活中真實的物品通過聯想組合而成的,所以就叫〈實物聯想〉。
欣賞實物聯想作品。
師:用這些材料你還能聯想到什么?
生回答。
2、自從有了實物聯想,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就閑不住了,我們來看看他的照片。
(出示:畢加索的早餐)
師:這幅照片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生:畢加索的手指特別粗大。
生:他的手指是用面包拼組起來的,很逼真有趣!
畢加索是個很有想象力的畫家,他在1952年和攝影師合作拍攝了這幅照片,轟動一時。后來這種面包就被叫做畢加索面包,在中國叫手指面包。
畢加索和其他藝術家們還設計制作了很多實物聯想用來裝點人們的生活,藝術化了的事物聯想就叫做“裝置藝術”。(出示裝置藝術作品照片)
師:你最喜歡哪個裝置藝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我最喜歡畢加索做的“牛頭”。它是由自行車坐墊和車頭組合拼接成的,特別有創意!
生:它抓住了牛頭的特征,所以很精彩。
…………
3、總結:看來這么多的實物聯想,我們發現他們都是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征來聯想制作的。
4、制作步驟
老師帶來了一把扇子,它的外形你能聯想到什么?
教師示范制作立體的“孔雀”和平面的“跳舞的人”。
生總結平面實物聯想和立體實物聯想的制作步驟和注意點。
5、小組討論,拓展思維
同學們和哈利?波特比一比吧。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我收集的材料像什么?還需要哪些材料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形象?
大膽構思,相互提示。
6、學生練習
同學們也來做回魔法師,把自己帶來的材料變個模樣。
(1)共同討論。
(2)找出材料特征,依形聯想。
(3)材料共享。
(4)共同制作。
(5)在使用工具及材料時注意安全。
小學美術優質公開課教案2
老師和同學
教學目標:
總目標:本課學習旨在引導學生掌握寫生的觀察方法和鞏固寫生的技法,充分地調動感受、體驗、領悟情意領域的相關內容,并嘗試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大膽的表現人物肖像,以提高美術綜合能力。
1、學習觀察人物外貌特征的方法。
2、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分析評述各種風格的肖像畫作品。
3、在欣賞的同時自主探究各類表現人物肖像的方法。
4、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持久興趣。
5、通過繪畫活動引導學生感受師生之情、同學之情,學會釋放愛心、學會關心。
教學重難點
學生材料準備:鉛筆、油畫棒、顏料工具等
教學準備:
教師:性別、年齡各不相同的人物照片若干張。
學生: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懸念導入
1、組織教學,教師以活動的形式向學生問好,活躍氣氛,拉近師生距離。
2、教師提出要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首先需要找到兩把鑰匙。
3、多媒體展示故事情節,動畫片《名偵探柯南探案》片斷,某珠寶店于一風雪交加的夜晚失竊,店內攝像機拍下一張模糊影像(剪影)。名偵探柯南通過調查找到嫌疑人三人,誰是真正的盜竊者呢?
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剪影的線索和分析“嫌疑人”的面貌特征,找到“真正的盜竊者”。當“柯南”公布正確的答案時,教室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孩子們找到了第一把鑰匙----抓住特征,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二、揭示課題
《老師和同學》----人物肖像畫
三、自主學習,情感體驗
環節一“班級大相冊”
教師播放老師和同學的一組生活鏡頭,激起學生對這個題材的興趣。
師:你對我們中的誰最有興趣呢?用你們的眼睛做攝像機,仔細的把他拍下來。
學生活動:互相觀察,情感交流。
師:“為什么我們班級大相冊中的老師和同學會這么可愛?”
師:“雖然動畫片《櫻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和她的同學老師造型很簡單,和真人并不是特別相象,但是我們看到她們都非常親切,這是為什么呢?怎樣讓畫面中人物生動起來呢?”
學生找到打開人物肖像畫大門的第二把鑰匙:表現神態。(多媒體展示:插入“抓住神態”和“表現神態”兩把鑰匙,“人物肖像畫大門”隨之打開。)
環節二“參觀小畫廊,我是評論家”
多媒體演示----不同形式的肖像畫作品(可點擊放大)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這里老師選擇了畫廊中的一些畫,其中有你喜歡的嗎?”
師:“你最喜歡那一張畫的繪畫風格,你覺得哪一張畫的給你一些啟發?”
師:“你打算選擇哪種形式來表現你的畫面內容呢?或者你有什么樣的新構思?”
四、教師演示,共同欣賞
邊講邊演示,解決教學重點。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創作步驟圖。
1、勾線圖色法的步驟圖;
2、從局部開始刻畫的繪畫方法。
思考:你會采用哪種方法進行創作呢?
五、學生作業,體驗樂趣
播放優美的音樂,伴之優美的鋼琴曲,學生進行創作。一切如此和諧美妙!
六、作業展示,師生共評
1、作業展示--“班級的新畫冊”
把作業展示紙排列成畫冊的版面,附上一些溫馨的文字,既形象生動又便于拿取作業,富于美感,和教室的“小畫廊”相呼應。
2、師生共評--“說你說我”
說一說我的畫:請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說一說你的畫:請同學簡單的評述其他同學的作品。
七、歸納總結,完美課堂
1、學生小結(我學會了什么?體現教學重難點)
2、教師總結(回顧同學們找到的打開人物肖像畫大門的兩把鑰匙“抓住特征”和“表現神態”,首尾呼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小學美術優質公開課教案3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內容。教材的意圖是通過觀察、分析和講解,學生能夠認識到景物有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并能把有關透視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繪畫中,進而提高空間表現能力。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能發現生活中的透視現象,初步懂得透視中的基本原理和規律,提高描繪五想的能力,使繪畫作品更真實。逐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能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將透視知識運用到繪畫中,使描繪的現象更真實。
教學難點:
繪畫實踐中運用所掌握透視原理和規律,提高兒童繪畫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學們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具準備:
投影片、多媒體教學設備等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觀察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桿的疏密、樹木的大小等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師:你能用間的圖形在紙上表現這些事物嗎?
2.討論:(1)在紙上表現的事物;(2)從中你發現了什么現象?(近大遠小)
二、新授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學習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板書課題:(繪畫中的透視現象)透視是繪畫中的術語,可以分為形體透視和空氣透視,形體透視是根據光學和幾何學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線條來表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光線投影的科學,按天點的不同分為平行透視和成交透視和斜透視。空氣透視研究和表示空間距離。
2.在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中,繪畫中的透視現象由近到遠除大小的變化外,還有什么變化?(疏密、色彩)
三、指導學生作畫:
1.先找到消失點;
2.畫幾條典型的透視線;
3.按近疏遠密的、近大遠小的規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
4.將物體的外輪廓簡略的表現出來。
四、學生作業,老師指導
五、小結、作業評講
小學美術優質公開課教案4
精美的郵票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有關郵票知識,學習簡單的郵票畫面設計與制作。
2、培養學生的想象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提高學生的創新與設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
郵票的構思及設計
課前準備:郵票若干枚、彩色繪圖顏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平時有什么收藏愛好?交流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展示課前準備的郵票
2、了解郵票的來歷和作用
3、了解郵票的特點
(1)外形:齒狀
(2)圖案: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經濟、科學等方面的人、事、物
(3)面值:用阿拉伯數字和漢字組成
(4)發行單位:中國郵政
4、提出郵票的設計、繪制要求,學生構思。
三、學生練習(教師邊巡視邊輔導)
1、定草圖
2、修改
3、定稿
4、上色
提示上色要求:細心、色彩鮮明、字體工整。
四、作業展評
1、展示作業。
2、欣賞評價。
3、教師總結。
小學美術優質公開課教案5
為解放軍叔叔畫像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解放軍叔叔,喜歡解放軍叔叔。
2、完成一幅解放軍叔叔肖像寫生作品。
3、有余力的學生再完成一幅頭像速寫。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解放軍的圖片、故事。準備繪畫工具。
2、有條件的學校,課前可帶學生搞一次與當地駐軍的聯誼活動。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請一位解放軍叔叔來做模特兒。先請他講講軍隊中對戰士軍風紀的要求,然后請同學評一評這位解放軍叔叔的軍風紀(主要是著裝與精神狀態)。
(若沒有條請到解放軍叔叔,那么教師可以用錄像、圖片等資料來增進學生對解放軍的了解。課業形式也可以由寫生變為創作。)
2、發展階段
根據班級學生的造型能力,教師可選擇讓模特兒站立、坐著,或做一些戰士常見的動作。
引導學生觀察解放軍叔叔的大體形態,并記錄下來。主要觀察比較頭部、軀干部分與四肢的比例關系。教師可用當堂示范引導學生觀察:先觀察大體,用基本形將觀察到的頭、軀干、四肢的基本形狀記錄下來,然后,將畫稿舉到稍遠處,再對照模特兒,觀察、調整。
再進行細部刻畫。可以從頭部開始,從上到下,一邊觀察一邊繪畫。要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進行仔細描繪。
全部寫生完之后,還有必要對畫面進行調整。
對于寫生速度較快的學生,可以建議他們再寫生一幅戰士的頭像。
(三)課后拓展
參觀軍營,閱讀軍事題材的文藝作品,創作與解放軍叔叔有關的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