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美術的教案
創意美術的教案篇1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課業類型:繪畫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學生在假期中可能會畫畫,可能就沒有拿過畫筆。因此,這節課的導入非常重要,首先要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方式可以生動活潑,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在表現方法上可適當作一些有關發型和五官的指導,最后讓學生以觀察和回憶為主,自由地表現自己。
這節課,我是從激趣、觀察、探究、評說、描繪、欣賞入手進行教學的,旨在鼓勵學生通過游戲找出同學的相貌特點;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特征;通過交流和表演進一步感受人物表情變化規律;通過教師的示范發現自畫像的表現手法;通過自我表現體會成功的樂趣。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與交流,使學生了解自畫像的基本特點及其表現方法,并能在觀察和回憶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點,用比較自由的方法進行表現活動。
隱性目標:通過觀察、討論交流與表現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力,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和自我的信心,讓學生通過作品的表現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并提高審美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啟發學生觀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進行
表現,教學時要注意觀察方法的引導,加強學習的交互性。
教學評價:
1,是否對自畫像感興趣?能否表現出自己的形象特點和表情?
2,能否通過鏡子觀察并說出自己的臉部特征,能比較別人臉部的不同之處。
3,作品的構圖是否基本合理?表現是否肯定、自信和流暢,較少或沒有反復涂改的現象?
4,能否參與同學間的相互觀察和交流,傾聽別人對自己相貌特征的描述?是否能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畫,并發表對別人作品的看法。
教學具準備:教師:大畫紙、課件。
學生:小鏡子、彩色水筆、油畫棒。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游戲“猜猜我是誰?”
課前請幾位學生用硬紙遮住臉部,由老師帶領依次進入教室。請學生猜猜他們是誰?你憑什么判斷得這么準?(身材、個頭、衣服……)
兒童參與游戲活動,心情輕松愉快,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發表質疑
1,請表演的學生下移紙板,露出頭發,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的頭發有何不同之處?(長短、發型、顏色……)
2,繼續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大小、形態、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長短、大小、肥瘦、形態……)
4,比較臉型。(胖、瘦、長、短、方、圓……)
5,請學生談談:剛才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誰的特征最明顯?為什么?
運用發現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眼、腦去發現物象的特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讓學生分段、分步尋找臉部特征,符合兒童注意力的廣度與深度發展的規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征。(發型、五官、臉型……)
2,說一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臉部特征。(喜、怒、哀、樂時的五官變化)
3,演一演:請幾位特征明顯的學生上臺表演喜怒哀樂的表情。
通過看、說、演進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及人物表情的無窮變化。
四、感受實踐
1,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說說老師的臉部特征,根據學生發言,教師在大畫紙上分步畫自己。邊畫邊講作畫方法:a。根據臉型勾畫輪廓;b。添畫頭發和五官(抓特點、添表情);c。上色(可線描);d。可用夸張手法畫自己(教師示范幾個被夸張的自畫像)
2,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么就請你把畫好的自己剪下來貼在老師畫像的旁邊,我們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嗎?
3,作畫要求:再仔細觀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膽地畫出自己的相貌。(對有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表情)
由學生先找出老師的面部特征,老師再根據學生的提示,畫出自畫像。通過這樣的示范,無疑給學生的描繪提供了“拐杖”,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腦中已有的感性認識具象化。
五、巡視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只要能描繪出自己的某一個特征,就是好的。
2,讓學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樣樣都描繪得太細巧,反而增加了難度。
3,可用些夸張的手法,如:胖臉更胖;瘦臉更瘦;愛笑的嘴更大、更彎;愛哭的沒了眼;……—
學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畫,難免縮手縮腳,教師的鼓勵在此時最管用。
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六、欣賞評價
1,作業展示:請大家一起欣賞“大合影”。
2,自評互評:從“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征最明顯?
3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藝術大師們在表現自己時,特別重視面部神情的刻畫(課件欣賞徐悲鴻、凡·高等畫家的自畫像)。透過他們的神情,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世界。—
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增加美術文化含量,提高修養。
七、課后延伸
1,老師打算將這張“大合影”掃描進電腦,作為你們教室電腦的桌面背景,你們同意嗎?
2,這張“大合影”是由許多長相不一,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的你們組成,老師希望你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向上的集體、一個互助的集體。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集體主意識。
創意美術的教案篇2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肢體發育還不協調,動手能力弱,這節美術活動可以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動手練習,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圖畫的快樂情境,愿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2、會使用彩筆畫波浪線和圓圈。
活動準備:《小魚游游》視頻及涂色卡片、彩筆、水草、小魚頭飾,《小魚游》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看視頻(小魚在水草間游來游去)
提問:視頻中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小魚是怎樣游的?我們來模仿一下。
小魚在玩什么游戲?他們都躲到了哪里?
2、幼兒再看視頻中的圖片(畫面定格)
觀察圖片中的色彩,感受圖片的美。(告訴幼兒圖片中,彎彎曲曲的水草線條是波浪線)
3、涂色
小朋友,讓我們來畫一幅小魚游游的圖畫吧!(圖中水草和泡泡是虛線,讓小朋友連線,練習畫曲線和圓圈)
4、游戲
小朋友帶頭飾(魚、水草),扮演水草的小朋友要不停地扭動身體,扮演魚的小朋友在水草見游來游去,并播放背景音樂《小魚游》。
活動反思:幼兒能夠用筆順利地畫出波浪線和圓圈,深切感受線條美,能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分享快樂。
創意美術的教案篇3
1.畫老師愛老師。
2.學習鞏固人物畫,在上一次畫人物的基礎上,豐富繪畫內容,增添色彩。
3.學會使用多種顏色。
準備:
教師范例、繪畫工具。
活動與指導:
1.教師用有趣的形式引導幼兒為教師畫像的積極性,并提出畫像的要求。
2.教師出示人物半身像用暖色調的筆分別畫出花卉。(花卉的形式在幼兒原有畫花卉基礎上增加一二種新形式)。
3.具體指導幼兒掌握人物五官的畫法,請幼兒分析教師的五官特點,并加以描述。
建議:
組織幼兒對教師形象進行評析,教師在幼兒畫像時能穩定的讓幼兒觀察一段時間,然后再畫,要與前邊教學中畫媽媽有所進步。
耳朵上的綠星星(中班語言)
高橋鎮中心幼兒園余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發展幼兒的保護意識。
2、培養幼兒傾聽故事的習慣,知道小松鼠耳朵上的秘密。
3、學說短句:“別摘我,別摘我,我會痛的啊”。
活動準備:
1、課件《耳朵上的綠星星》、錄音機、故事錄音帶。
2、教具:小松鼠指偶,小草、玫瑰花、螢火蟲、星星、小松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松鼠指偶,導入課題,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好!(引導幼兒主動和小松鼠打招呼。)
師:小松鼠,你怎么了,好象不高興啊?
教師以小松鼠的口吻告訴幼兒要去參加表演,可是沒有不知道怎么打扮自己。(引導幼兒想辦法為為小松鼠打扮,鼓勵幼兒在同伴和老師面前大膽的講述自己的辦法。)
師:瞧,我們可愛的小松鼠想了什么辦法打扮自己呢?
二、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第一遍。
提問:
1、故事的名稱是什么?
2、小松鼠那天晚上漂亮嗎?是誰打扮了它?
3、耳朵上的綠星星是誰啊?
師:小松鼠,還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動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播放課件,提問。
1、小松鼠想上臺表演節目,它想了什么辦法打扮自己?
2、它有沒有用這些辦法打扮自己呢,為什么沒有呢?
3、小草、玫瑰花對小松鼠怎么說?
4、事情被誰看到了?
5、小松鼠晚上路過花園,它有沒有去拔草、摘花呢?
6、你喜歡小松鼠嗎,為什么?
7、晚上,小松鼠去參加音樂會,拉開幕布,臺下的觀眾為什么覺得小松鼠很漂亮?
8、螢火蟲為什么要幫助小松鼠啊?
四、師幼討論: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會怎么做?
師小結:也許草和玫瑰花能夠打扮小松鼠,但是花園里如果沒有了它們,就變得不漂亮了,螢火蟲沒有了玩的地方,而且小草和玫瑰花也會疼。因為小松鼠愛護花草樹木,螢火蟲為了感謝它所以用自己打扮小松鼠。我們班的小朋友也象小松鼠那樣,真能干!
五、幼兒分組表演《耳朵上的綠星星》。
1、全班幼兒分成四組,帶上頭飾,一組一組為幼兒表演。
2、教師小結幼兒表演的情況,表揚幼兒,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六、結束活動,教師頒發獎品。
創意美術的教案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對顏色的辨認能力低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對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怎樣教幼兒去認識顏色
怎樣讓孩子去辨別顏色
活動準備
紅、黃、藍、綠幼教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從玩中導入課程
把幼兒領到自由活動場地,讓他們像平常一樣坐在玩具上玩,他們會唱著“蹺蹺板,倆人騎,這邊高來那邊低;你上我下多神氣……”
二、開始提問認識顏色
師:玩的開心嗎?幼:開心!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騎的是什么玩具嗎?舉手回答。
幼:我騎的.是小馬、小雞、大象、兔子……
師:那誰知道ΧΧ小朋友騎的小馬是什么顏色呢?舉手回答!
幼:他騎的是藍色的馬。
師:還有和他不一樣的嗎?幼:老師,是綠色的。
師:你們還有人和他倆不一的嗎?幼沉默!
師:那其他小朋友你們認為是綠色的站這邊,藍色的站那邊!
都站好了就表揚說小馬是綠色的那對并讓其他小朋友給他們掌聲鼓勵!
分別問出他們所騎的玩具是什么顏色對了表揚,錯了告訴他們過會再問他們看他們記得沒,給以掌聲鼓勵。
三、顏色的歸類
把幼兒平均分四隊,告訴他們每隊所代表的顏色,讓他們去把紅、黃、藍、綠的玩具各對拉到各隊所站的位置上!師:看那隊的小朋友最棒能把屬于你們那隊顏色的玩具找對!等他們拉好后,表揚找對的小朋友你們真棒,都找對了!找錯的讓這隊幫他們一起再找找!
四、活動的延伸
倆人一組,讓幼兒彼此說一說彼此穿的什么顏色的衣服,活動場地那些別的玩具都是什么顏色的。讓幼兒回家看看自己家的那些東西是紅、黃、藍、綠 色的,明天來上課了告訴我!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整個活動中,通過玩能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積極回答問題,從玩中認識四種顏色。也許是我選擇的是在教室外的自由活動場地所以整個活動過程還是蠻愉快的。
對于顏色的歸類我讓他們分四組去找的目的是讓他們團結,一小組一隊誰拉錯顏色了組里的其他幼兒會說拉錯了。
不足:教室外組織的,有幼兒跑去玩滑滑梯的,紀律方面有點亂。
創意美術的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欣賞和了解磚石雕刻作品的有關知識
2、運用刻、挖法,學習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磚石雕刻作品的實用性和藝術價值,體驗造型的樂趣,養成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驟和方法
2、難點:根據材質的特點,巧妙構思,創作出具有一定主題的浮雕作品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師)課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五、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欣賞浮雕作品《五四運動》圖片(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之一),說說作品帶給你什么感受
2、教師小結,出示課題《磚石上的雕刻》
3、引導學生欣賞歷代磚石雕刻藝術作品,進一步感受中國傳統磚雕作品的藝術魅力
4、引導學生學習教材第7頁的泥板雕刻步驟圖,師生共同探究:怎樣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制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師適當進行示范
5、提出作業建議: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創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賞同齡人的作品,進一步學習泥板雕刻多樣的表現方法,拓展創作思路
7、學生創作,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8、展示評價:以“泥雕作品展覽會”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賞不同材質的雕刻藝術品:玉雕、木雕等
創意美術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上海旅游界的氣氛。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收集旅游節花車巡游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旅游節的花車巡游時的花車是怎樣的?
2、與我們平時看見的車輛有什么不同?
二、我們來做個花車設計師,設計一輛美麗的花車。
三、討論:可以設計怎樣的花車?
四、幼兒設計草圖
1、提示幼兒花車的設計不一定像我們平時見到的車輛。
2、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設計不同的花車。
五、講評
我們是小小設計師:介紹自己設計的“花車”。
大班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黑白畫)
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大班黑白畫)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