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數學教學設計小學

時間: 沐欽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對于老師來說并不陌生。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有一項工作就是教學。就是反思過去,從中吸取教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數學教學設計小學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教學設計小學

數學教學設計小學篇1

教材分析

學習內容與任務說明

1、學習內容:

①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比較周長和面積的區別。

②用網絡圖形構建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推導公式體系圖,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③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任務說明:通過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復習,使學生能應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完成任務的過程:

①各小組同學明確學習目標,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組內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②組長巡視,組織本組同學完成學習目標,匯總本組觀點。

③老師巡回指導,答疑解惑,匯總本組的觀點。

④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結果總結、評價、提升。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身心發展來看,本課的復習對象是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學生。雖然,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他們已具備了主動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對于老師提出的學習任務,他們有主動回憶,主動復習的內驅力。他們能對具體要求有序地進行思考、討論,獲得豐富的知識再現。并且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渴望與他人進行網上交流和合作學習。網絡環境下的課程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應用,學生興趣很濃,但對信息的分析能力欠缺,基于以上思考,我擬采用情景教學法和自主學習法為主,利用情境、合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發現,主動建構知識意義,完成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引導學生回憶、整理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能熟練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②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從中學習整理知識,領會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①讓學生在設計的網頁上瀏覽復習內容,初步培養他們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比較信息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從貼近學生實際的身邊出發,通過形象的動畫演示,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學生體驗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思想。

②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引導學生探尋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探究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根據它們間的聯系構建知識網絡,并應用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對策:

①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提出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上網學習,獲取信息,分析歸納形成結論。

②在老師引導下,通過交流協作,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難點:

①在網絡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差異,完成自主協作學習。

②教師怎樣扮演好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的角色。

對策:

①巡視了解,觀察學生的反饋狀況,及時輔導、調整。

②激勵措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在線測試。

③學習內容與學習任務的具體化。

數學教學設計小學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能準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數、剪、拼等動手操作活動,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準確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與過程。

教學準備:裁剪的平行四邊形、學習單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精美的圖片,你們想看看嗎?你從中發現了哪些學過的平面圖形。老師也想參與到綠化工作中,但是遇到了一個問題,大家愿意幫助老師嗎?這兩塊土地,一塊長方形,一塊平行四邊形,老師想選塊大的,怎么選?引導能否得到準確的結果?沒有數據能求面積嗎?(用方格紙)把這兩塊地抽象到方格紙上,下面我們就借助方格紙來數一數這兩個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數學課應源于生活,由學生熟悉的情境導入,自然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本環節在學生現有知識水平中無法通過計算來比較兩個花壇面積的大小,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進一步體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比較發現,猜測公式

1、拿出學習單,讀一下學習要求。

學習單:仔細觀察方格紙上的`兩個圖形,數一數,把表填完整。(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匯報:你是怎樣數的?

數長方形(完成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

平行四邊形,怎么數的?我們再來觀察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高和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師小結:同學們根據表格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長方形面積有一定聯系。表格中,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有的同學就推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和高有關。甚至有的同學推測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那么是不是這樣的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

3、驗證

如果我們現在真的要去測量一塊很大的平行四邊形的田地,你認為數格子的方法好不好?那怎么辦?想一想,我們剛才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誰有關?所以我們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再來計算。

【設計意圖:】數格子的方法是探究圖形面積的一種簡單方法,學生輕松地理解,重在讓學生對這兩種圖形相對應的量進行分析,在學生的腦海里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這個時候他們的面積就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等于底乘高。讓學生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三、操作探究,驗證猜測

(一)出示學習導航,讀一讀。

(二)學生同桌合作動手操作,將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三)學生匯報,師生交流

方法一:

1、 學生展臺:沿著從頂點向底邊做的高剪開,然后平移,就可以得到長方形。

匯報: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長方形的寬,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提問:為什么要沿著高剪開?

2、到黑板結合學具來講解剪拼的方法和公式的推導過程。

3、要求大家同桌互練。指名一生完整的說一遍

方法二:

學生黑板上講解演示(完整描述)。(沿任意一條高剪開)

方法三:

展臺:在平行四邊形的兩條斜邊上,取兩個對應點,分別向底做高,剪開,平移,就得到了長方形。

(四)發現共同點,滲透數學思想

小結:同學們,看來我們用不同的割補方法最終都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幾種方法,有什么共同點?

師小結: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轉化。(轉化)學習時,我們把要探討的知識轉化成學過的知識,進而解決問題。

(五)字母公式

我們通過轉化推導出了平行系邊形的等于底乘高。如果用s表示面積,用a表示底,用h表示高,那么,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用字母表示就是( )

(六)教學例1

一生板演,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個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探究的過程是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關鍵環節,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使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和發現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最后讓學生驗證公式,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調動自己的數學思維,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碰撞出了數學思維的火花。

四、鞏固練習

數學教學設計小學篇3

1、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體驗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各種物體,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小象的玩具模型,圖涂有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盒子,杯子,三張抽象的杯子圖片

學生自備一個小玩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大家在暑假的時候有沒有去旅游呢,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時候,我們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氣,奇奇也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動物呢,是大象。這一天他們也看到了一頭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說:“我看到一扇門上掛著一條尾巴。”

淘氣說:“我發現一堵墻上有一只耳朵。”

奇奇高興的說:“我看到了一頭可愛的大象兩只呼扇唿扇的耳朵,還有長長的鼻子。”

為什么同樣一頭大象,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確是完全不同的畫面呢?

生答: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們要全面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全面觀察這個物體,學會觀察物體。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物體吧。(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長方形盒子)現在老師手中有一個盒子,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答:長方體

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顏色是一樣的嗎?(轉動長方體)它有哪幾種顏色呢?

(板書:黃、紅、白、綠、藍、黑)

老師手拿盒子,分別提問距離相差很遠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幾種顏色?

(板書幾個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種類多少將其歸類)

(老師手指黑板上的答案)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種顏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兩種甚至只有一種呢?

生答:觀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細想想: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種顏色呢?

生答;3種

那只看到一種顏色或者兩種顏色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看到三種顏色呢?

生答:轉動長方體,或改變觀察角度

3、現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來親身體驗觀察的樂趣吧。

要求:四人一組,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玩具,告訴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嗎?

(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物體)

剛才我們已經觀察了自己的玩具,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對集體發問,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轉動自己的玩具觀察呢?通過轉動玩具,你又發現了什么?

老師總結,板書: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結果不同(齊讀)

小游戲:現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猜猜它是什么自由討論30秒,對于這四幅圖,你的謎底是什么呢?

其實,這四幅圖是同一個物體。有的同學可能就疑惑了,同一個物體怎么會有四幅不一樣的圖呢?(觀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向想,這個謎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嗎?(出示杯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個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圖呢?第二幅第三幅還有第四幅呢?

三、練習鞏固(課本67頁)

1、軍事博物館舉行恐龍展,小亮、小明、小紅都來看恐龍。那你知道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老師巡視,然后集體糾正)

2、現在不把書壘起來,你會做第2題嗎?試一試吧。

四、總結

通過觀察長方體,自己的玩具,還有猜謎游戲,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教學設計小學篇4

微課名稱:

四年級上冊“計數問題”

知識點名稱:

數線段的個數

學科類型:

小學數學

教學環節類型:

新課講授

教學活動類型:

講授

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會快速準備的數出線段(角)的個數。

教學對象:

小學四年級學生

教學資源與環境:

電子白板,錄屏軟件

教學過程:

1、給出一個圖,讓學生先試著數線段,提出問題:怎樣快速又補充不漏的數出來。進行基于問題的教學。

2、從一般到特殊,講述數線段的技巧。

3、給出問題,學生應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檢驗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預計上課時間長度:

5分鐘

教學理念:

創新。教學模式創新,運用技術創新,豐富教學策略,給學生創造一個富有樂趣,有益于學習的微課程。

數學教學設計小學篇5

一、引入新課

昨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幾何體朋友——圓柱,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這位新朋友?

生:圓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圍成的立體圖形。

生:我還知道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生:把圓柱的側面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演示這一過程。

師:你們對圓柱已經知道得這么多了,真了不起,還想對它作進一步的了解嗎?

師: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生:還想知道怎么求它的表面積。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板書:圓柱的表面積)

二、探究新知

師:過去我們學過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出示一個長方體,誰來摸一摸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指名學生摸其表面積,并追問:怎樣求它的表面積?

生:六個面的面積和就是它的表面積。

師: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呢?(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匯報: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教師板書)

1、圓柱的側面積。

師:兩個底面是圓形的我們早就會求它的面積,而它的側面是一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側面積呢?(請同學們討論一下,我們看哪個小組最先找到突破口)

小組代表匯報:把圓柱的側面沿著它的一條高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而這個長方形的長正好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所以我們由此推出:圓柱的側面積就等于底面周長乘高。

師:大家同意他們的推理嗎?(生:我們討論的結果也跟他們一樣)你們能夠利用以前的經驗,把它變成我們學過的圖形來計算,太棒了。

展示其變化過程。

師生小結:(教師板書)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呈現例一:一個圓柱,底面直徑是0.4米,高是1.8米,求它的側面積。

(1)學生獨立解答。

(2)指明學生解答,并讓其講清自己的解題思路。

師:通過剛才的解題思路說明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需要抓出哪兩個量?

生:底面周長和高。

師:無論是直接告訴,還是間接告訴,只要能求出底面周長和高就可以求出其側面積。

2、圓柱的表面積。

師:求側面積似乎難不住大家,現在再加一問,你們還能行嗎?(教師在例一的后面加上求它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師巡視,讓一個學生板演,要求學生分步做,并標明每步求的是什么)指名學生說解題思路。

師:這說明要計算圓柱的表面積需要抓出哪兩個量?

生:底面積和側面積。

師生小結: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積×2+側面積。

3、反饋練習。

師:想一想,應該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請大家動手試一試。

4、實踐運用:師:在實際生活中計算某些圓柱的表面積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公式,比如,求一個無蓋的水桶的表面積,煙筒的表面積應該是怎樣的呢?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你有沒有想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

生:要注意單位,還要注意所要求得圓柱有幾個底面……

數學教學設計小學篇6

教學目標:

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鈍角,知道用直角和銳角拼出的一定是鈍角。

2、進一步鞏固對直角、銳角、鈍角的認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經歷完整的活動過程,培養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美。

目標解析:

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項內涵豐富的數學活動,又是安排在第三單元最后的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它既能鞏固學生對直角、銳角和鈍角的認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積累學生活動和解決問題的經驗,還能使學生更加熟悉三角尺上角的特點,為后續學習作好鋪墊。

教學重點: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鈍角,知道用直角和銳角拼出的一定是鈍角。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角的知識拼角。

教學準備:課件、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活動前──充分準備

(一)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義

1、觀察一副三角尺中兩個三角尺中的角分別是什么角?

2、給一副三角尺上的每個角編號。

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編為A尺,其中的直角為A尺直角,另兩個銳角分別為A尺①號銳角和A尺②號銳角;另一塊三角尺編為B尺,它的直角為B尺直角,另兩個銳角分別為B尺①號銳角和B尺②號銳角。

(二)復習舊知,激趣引入

1、銳角、直角、鈍角有什么關系?(銳角<直角<鈍角)

2、三角尺上直角、銳角都有,就是沒有鈍角,你能用它們拼出一個鈍角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一副三角尺拼角活動前學生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一副三角尺”中“一副”的含義,知道一副三角尺中的兩塊三角尺各有哪些角,有什么特點。同時調動銳角、直角、鈍角之間大小關系的知識,為“拼角”作好準備。】

二、活動中──合作交流

出示例6:用一副三角尺拼一個鈍角。

(一)小組討論,自由拼角

1、思考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一個鈍角。

2、學生動手拼角并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二)匯報展示,師生交流

1、組長匯報。

2、挑選不同的拼法展示在黑板上。

3、在拼鈍角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現?

(三)作品分類,討論質疑

1、黑板上的拼法各有不同,你能將它們按一定的規律分類嗎?

2、討論交流:一類是銳角與銳角拼成的,另一類是直角與銳角拼成的。

3、質疑:銳角與銳角一定能拼成鈍角嗎?(不一定)直角與銳角一定能拼成鈍角嗎?(一定)

(四)驗證鈍角,優化拼法

1、交流驗證方法

目測──看上去比直角大

測量──用三角尺的直角比

推理──直角與銳角一定能拼成鈍角

2、總結拼法

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個直角與一個銳角一定能拼成一個鈍角。

【設計意圖:通過“用一副三角尺拼一個鈍角”的活動,在自由拼角中感知,在合作交流中思考,在分類討論中質疑,在驗證優化中升華。理解根據直角和鈍角的關系,以直角為基礎和銳角去拼的優勢。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有序思考,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三、活動后──運用拓展

(一)教材第42頁“做一做”

1、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兩個,拼出一個鈍角。

2、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兩個,拼出一個直角。

3、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兩個,拼出一個銳角。

同桌合作拼角,小組交流,再全班匯報展示。

(二)從兩副三角尺中選三個,拼一個鈍角。

同桌合作拼角,并畫下來,再全班交流討論。

(三)教材第45頁練習八的第13題。

綜合運用銳角、直角和鈍角的知識,用七巧板上的圖形靈活拼角。

【設計意圖:運用拓展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在用一副三角尺拼的基礎上,用兩副三角尺中的兩塊拼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層次用兩副三角尺中的三塊拼角,發散學生的思維;第三層次用七巧板中的各種圖形拼,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感受七巧板中的數學美,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四、活動總結

(一)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二)拓展延伸

1、鈍角去掉一個直角是什么角?鈍角去掉一個銳角是什么角?為什么?

2、你還想到了……

【設計意圖:通過談收獲歸納總結全課,讓學生感受學習成功的快樂,同時提出幾個開放性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對數學內在的興趣。】

數學教學設計小學篇7

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起始課.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與分數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它的意義與分數又有所不同。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六年級的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也具備了初步的自學能力,因此,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依據課標要求及學生實際,確定如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百分數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了解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并能正確熟練地讀寫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思考、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讓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概括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密切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能用數學語言描述和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借助生活經驗,通過生活實例來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數。

師:昨天我們進行了數學第二單元知識的測查,老師特別統計了一下這次考試的情況,請看:

數學第二單元知識測查情況:

90分以上的30人,占50%

80分以上的18人,占30%

70分以上的6人,占10%

60分以上的6人,占10%

師:你從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這次測查,90分以上的人數比較多。

生:我知道了70分和60分的人數一樣多。

師:在這條信息中出現了一種我們沒有學過的數,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數嗎?

生:百分數

師:在生活中,你們見過百分數嗎?請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生1:我看到匯源果汁中,原果蔬汁含量100%

生2:我搜集到一件衣服的標簽,上面寫著:含棉60%

生3:社會書中寫著:

(師評:你們真是些細心的孩子!)

師:究竟什么才是百分數呢?下面讓我們共同來研究百分數。(板書課題:百分數)

[反思:本課教學前,我們剛剛進行一次數學測查,我抓住學生急于知道測查結果這一心理導入新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建構百分數的意義

師:老師這有一條信息:

出示:某小學六年級的1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17人

師:根據這條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六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占六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師: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17÷100=17/100

繼續出示:五年級的2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30人。

師: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能求出五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占五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師:列式

生:30÷200=3/20

師:同學們根據這兩條信息提出了問題,老師也想提一個問題,哪個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占的比率大呢?

生: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的比率大。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把3/20通分后,變成15/100,這樣我就知道了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的比率大。

師:像17/100、15/100這樣分母是100的分數就是百分數。(板書:分母是100)

師:17/100是表示誰是誰的17/100呢?

生:17/100是表示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六年級總人數的一百分之十七。

師:15/100呢?

生:15/100表示五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占五年級總人數的一百分之十五。

師:它們都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

生:百分之幾。

師:像這樣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還有兩個名字,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板書:百分數的意義)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你能用百分數的意義來說明我們班昨天測查的情況嗎?請小組同學互相交流。

匯報:

甲:50%是表示9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50%。

乙:30%是表示8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30%。

丙:10%是表示7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10%。

丁:10%是表示6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10%。

師:你還能用百分數的意義說明你課前搜集的百分數表示什么嗎?

生1:原果蔬汁含量100%,是表示原果蔬汁占匯源果汁飲料的10%。

生2:我搜集到這件衣服的標簽上面寫著:含棉60%,是表示棉的含量占這件衣服所需材料的60%。

生3:社會書中寫著:

師:運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呢?

生:百分數便于比較數量的大小。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百分數的含義,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在寫百分數時,要用到一種特殊的符號,我想這部分知識大家通過自學就能學會

[反思: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我經過了反復的推敲,由完整地出示兩條信息,變為逐一出示信息,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完全具有發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學生理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為建構百分數的意義做了鋪墊。]

2、自學百分數的讀、寫法

師:請同學們看書第105頁,自學百分數的讀、寫法。

匯報:

生:我知道這種特殊的符號叫百分號。

生:寫百分數時,只要在分數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就可以了。

師:在自學的過程中,你發現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了嗎?生1:我發現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

生2:我發現百分數的分子在大于100時,不必把它化成帶分數。

生3:我發現百分數不用約分。

生4:我發現讀百分數與讀分母是100的分數也有點不同。讀百分數時讀作:百分之幾,而讀分母是100的分數時,卻要讀作一百分之幾。

(師評:同學們看書看得真仔細)

師:那么,百分數與分數是不是只有這些區別呢?

[反思:這一環節中,充分發揮了課本的示范作用,同時,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探究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師:請看:下列三句話中的分數,哪些可以改成百分數?哪些不能?

(1)修了一條路的3/5。

(2)楊樹的`棵數是松樹的1/4。

(3)一根繩長5/8米。

生:我認為3/5、1/4可以改成百分數,而5/8米不能改成百分數。因為百分數只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它不能表示具體的量。

師:你們同意他的看法嗎?

師:的確,百分數只能表示誰是誰的百分之幾,而不能表示具體的量這是百分數與分數的最大區別。

師:同學們對百分數已經有了很多認識,其實,百分數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下面,我們再看一看,百分數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

[反思: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出示信息:

(1)我國的耕地面積約占世界的7%。

(2)我國的人口占世界的22%。

看了這兩條信息,你想到什么?

生:看了這兩條信息,我知道了中國人多,而耕地面積少,所以我們要節約資源。

2、出示兩種衣服的標簽:A含棉100%B含棉75%

師:如果你是顧客,你會買哪一種,請說說你的想法。

生:我會買含棉100%的,因為它穿起來舒服。

生:我會買含棉75%的,因為它不縮水。

3、先讀出下列百分數,再用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100%2%120%90%10%

(1)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

(2)六年一班有58人,今天全部出席,出席的人數占班級人數的()

(3)這次測驗,不及格人數只占總人數的()

(4)我班在植樹活動中栽了一些樹苗,成活的棵數占總棵數的(),死亡的棵數占總棵數的()。

師:你是怎樣選擇這些百分數填空的呢?

生:小汽車的速度要比卡車的快,所以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120%。

生:六年一班的同學,今天全部出席,所以出席的人數占班級人數的100%

生:這次測驗,不及格人數只占總人數的2%,我是先看第(4)小題,因為樹苗除了成活的,就是死亡的,所以成活的棵數加上死亡的棵數應是100%,這樣,成活的棵數應占總棵數的90%,死亡的棵數應占總棵數的10%。

師:你們不僅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還很善于分析問題。

[反思:通過三道習題的設計,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滲透了德育教育.并對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思維的靈活性給予評價。]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知道了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生:我知道了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百分數的分子在大于100時,不必把它化成帶分數。百分數不用約分。

生:我知道了百分數只能表示誰是誰的百分之幾,而不能表示具體的量。

生:我知道了百分數便于比較,所以在生活中應用廣泛。

師:我們對百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后我們還將利用百分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

(五)整體反思:

百分數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又為進一步學習百分數知識做好鋪墊。因此,本節課我做了精心的設計,并將我的教學設想應用于教學實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本節課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的探索提供條件。在初步感知百分數及建構百分數意義的過程中,精心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并讓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處理這些事實,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2、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在抽象出百分數的概念后,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3、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學生能看懂學會的,教師就放手,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百分數讀寫法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自學,不僅學會了百分數的讀寫,還通過觀察,發現了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即: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百分數的分子大于分母時,不必化成帶分數,百分數的分子、分母不必約分。這些知識的獲得,是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判斷得出的結論,從中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307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煤仪,盘料仪,盘点仪,堆料测量仪,便携式激光盘煤仪-中科航宇(北京)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运动木地板厂家,篮球场木地板品牌,体育场馆木地板安装 - 欧氏运动地板 | 仿清水混凝土_清水混凝土装修_施工_修饰_保护剂_修补_清水混凝土修复-德州忠岭建筑装饰工程 | 期货软件-专业期货分析软件下载-云智赢 | 动物解剖台-成蚊接触筒-标本工具箱-负压实验台-北京哲成科技有限公司 | 振动时效_振动时效仪_超声波冲击设备-济南驰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宣传片拍摄_产品宣传片拍摄_宣传片制作公司-现像传媒 | 旅游规划_旅游策划_乡村旅游规划_景区规划设计_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北京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冷却塔风机厂家_静音冷却塔风机_冷却塔电机维修更换维修-广东特菱节能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400电话_400电话申请_866元/年_【400电话官方业务办理】-俏号网 3dmax渲染-效果图渲染-影视动画渲染-北京快渲科技有限公司 | 矿用履带式平板车|探水钻机|气动架柱式钻机|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履带式钻机-启睿探水钻机厂家 | 齿轮减速电机一体机_蜗轮蜗杆减速马达-德国BOSERL齿轮减速机带电机生产厂家 | 泵阀展|阀门展|水泵展|流体机械展 -2025上海国际泵管阀展览会flowtech china | 深圳美安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喷码机,定制喷码机,二维码喷码机,深圳喷码机,纸箱喷码机,东莞喷码机 UV喷码机,日期喷码机,鸡蛋喷码机,管芯喷码机,管内壁喷码机,喷码机厂家 | 富森高压水枪-柴油驱动-养殖场高压清洗机-山东龙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切断阀「厂家」-浙江利沃夫自控阀门 | 金属波纹补偿器厂家_不锈钢膨胀节价格_非金属伸缩节定制-庆达补偿器 | 河南膏药贴牌-膏药代加工-膏药oem厂家-洛阳今世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牛皮纸|牛卡纸|进口牛皮纸|食品级牛皮纸|牛皮纸厂家-伽立实业 | VI设计-LOGO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导视设计-杭州易象设计 | 膏剂灌装旋盖机-眼药水灌装生产线-西林瓶粉剂分装机-南通博琅机械科技 | 热工多功能信号校验仪-热电阻热电偶校验仿真仪-金湖虹润仪表 | 防弹玻璃厂家_防爆炸玻璃_电磁屏蔽玻璃-四川大硅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中专学校|职高|技校招生-河南中职中专网 | 河北码上网络科技|邯郸小程序开发|邯郸微信开发|邯郸网站建设 | 不锈钢复合板厂家_钛钢复合板批发_铜铝复合板供应-威海泓方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无轨电动平车_轨道平车_蓄电池电动平车★尽在新乡百特智能转运设备有限公司 | 常州翔天实验仪器厂-恒温振荡器-台式恒温振荡器-微量血液离心机 恒温恒湿箱(药品/保健品/食品/半导体/细菌)-兰贝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客服外包专业服务商_客服外包中心_网萌科技 | 雨水收集系统厂家-雨水收集利用-模块雨水收集池-徐州博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粤丰硕水性环氧地坪漆-防静电自流平厂家-环保地坪涂料代理 | 云南丰泰挖掘机修理厂-挖掘机维修,翻新,再制造的大型企业-云南丰泰工程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充气膜专家-气膜馆-PTFE膜结构-ETFE膜结构-商业街膜结构-奥克金鼎 | 微型实验室真空泵-无油干式真空泵-微型涡旋耐腐蚀压缩机-思科涡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亿诺千企网-企业核心产品贸易| 南京精锋制刀有限公司-纵剪机刀片_滚剪机刀片_合金刀片厂家 |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_工地噪声扬尘检测仪_扬尘监测系统_贝塔射线扬尘监测设备「风途物联网科技」 | 武汉天安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安盾安检,武汉安检门,武汉安检机,武汉金属探测器,武汉测温安检门,武汉X光行李安检机,武汉防爆罐,武汉车底安全检查,武汉液体探测仪,武汉安检防爆设备 | 氢氧化钾厂家直销批发-济南金昊化工有限公司 | 青州搬家公司电话_青州搬家公司哪家好「鸿喜」青州搬家 | 衬塑管道_衬四氟管道厂家-淄博恒固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无纺布包装机|径向缠绕包装机|缠绕膜打包机-上海晏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