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

時間: 奕玲 教學設計

泱泱大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成就了我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地為。中華傳統文化,其底蘊是深不可測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優質《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

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篇1

【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

讓學生預習教材并發現問題;按分組任務,分別搜集我國傳統習俗以及傳統節日的由來及特點;傳統民居;傳統文藝;延續至今的中國傳統思想的例子或圖片資料等。

(二)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周杰倫?喜歡聽他的歌嗎?

生:喜歡。

師:那你喜歡他的哪些歌曲呢?

生:《千里之外》《東風破》《雙截棍》……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周杰倫的《青花瓷》。

播放《青花瓷》MV片段

師:欣賞完這首歌之后,你從歌詞和視頻中發現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呢?

(學生回答)

教師:同學都說的很好。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使得《青花瓷》的中國風分外動人,作詞的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漢隸"等詞描繪了傳世青花瓷的古樸風采,加上周杰倫唱腔柔情古樸,略帶江南戲曲雛形,這首歌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演繹得淋漓盡致。這節課就讓我們追隨歷史的腳步,翻開一幅幅絢麗的畫卷,去感悟和認識傳統文化,以更好地傳承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一起來學習《傳統文化的繼承》(板書)

【講授新課】

(一)傳統文化面面觀

1.傳統文化繼承的表現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傳統文化的元素呢?上節課我們已經給每個小組布置了搜集資料的任務。接下來就由各小組匯報成果。

首先,讓我們有請第一小組的發言人來給我們講述傳統習俗的相關知識。

(第一組學生代表發言)

教師總結:看著同學們燦爛的笑容,仿佛還沉浸在節日喜慶的氣氛中。學生時代最期盼的莫過于過節放假,我們有各種佳節“吃”的習俗,極大地滿足了“吃貨們”的味覺。像第一組的同學們列舉的元宵節看花燈吃元宵、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等習俗。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小組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有請。

(第二組學生代表發言)

教師總結:聽完這位同學的講述,你們感覺怎么樣呢?簡直就是一名專業導游。短短幾分鐘,帶領我們,漫步于秀麗婉約的江南樓臺,觀賞了濃郁地方特色的福建客家土樓,感受了“冬暖夏涼”陜北窯洞和“草原白宮”的蒙古氈房。讓我們盡享中國凝固藝術之美,嘆為觀止。下來輪到第三組的代表給我們展示成果了。

(第三組學生代表發言)

教師總結:第三組的同學們也是毫不遜色。給我們介紹了中國的國粹:京劇和國畫,以及四大名著,帶有地方特色的皮影戲,剪紙等等。講到傳統文藝,我們又不得不重提周董的中國曲風。乍聽《青花瓷》歌曲名。眼前仿佛浮現出溫婉的江南水墨畫,一個撐傘的人影在裊裊炊煙中若隱若現,緩緩漫步于煙雨樓臺之中。詩詞化歌詞,伴以傳統民族樂器,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符合了中國古典文學要求的“含而不露之美”,溫婉與平和,柔美與輕巧,成功籠絡無數中年歌迷。整首曲子浸染了濃郁的中國風,讓我們如癡如醉,沉迷其中。

請第四組的同學來展示一下成果。

(第四組學生代表發言)

教師總結:第四組的同學告訴我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儒家誠信思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的中庸之道等等。儒家思想等中國傳統思想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并且贏得了世界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追崇。

【過渡】四組同學成果展示得很充分很豐富。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形式與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如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正是對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的繼承。

提問:說了那么多,什么是傳統文化呢?傳統文化是怎樣形成的呢?

2.傳統文化的含義:

傳統文化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第一,打上了歷史的烙印、帶有民族色彩;第二,存在于現實生活中、滲透到各個領域;第三,具有相對穩定性。其形成過程說明了文化具有繼承性。沒有文化的繼承,就沒有文化的積累。

既然傳統文化存在于現實中,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正確認識和對待傳統文化呢?

傳統文化在今天

1.傳統文化的特點

【課件】展示河洛民俗文化廟會相關圖片:捏面人;二鬼摔跤;書法——“活”龍活現;踩高蹺,舞龍等等。

【問題】(1)你能找出哪些中國的傳統文化?(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我們河洛民俗文化廟會的書法,捏面人,木偶戲,踩高蹺,舞龍等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藝。大紅“福”字和大紅燈籠等體現了中國的尚紅的習俗,紅色表達著強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著喜慶、熱烈與祥和。

(2)想一想,傳統文化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

在今天的河洛文化廟會上,我們依然能夠看到祖先遺留下來的各種民間文藝。說明我們的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

(1)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

(2)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廟會中所呈現的中國傳統習俗和文藝,是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自身的基本特征,而延續至今的。因此,我們說傳統文化具有穩定性。但是,今天廟會的內容和形式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在不斷發展創新,并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更具時代感。所以,傳統文化的穩定性是相對的。

(3)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文化廟會從傳統文藝和傳統習俗的角度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傳統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比如,臺灣海峽兩岸同胞“每逢佳節倍思親”,正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的血脈中,始終涌動著對祖國統一的強烈認同感。

【過渡】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和繼承性的特點,那么,在現實生活中,傳統文化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呢?請同學看一下兩個材料。

2.傳統文化的作用

【課件】

材料一:古語云:“君子和而不同”,“和實生物”、“和為貴”、“家和萬事興”、“事各順其名,名各順于天;天人之際,合而為一。”

材料二:和諧社會并非沒有差別,而是和而不同;不是一個沒有矛盾的社會,而是一個能夠有效疏解人民內部矛盾、有力維護安全穩定的社會。社會和諧,最主要的是人與人關系的和諧。

【問題探究】通過閱讀以上兩個材料,你能說說“和諧社會”的思想與傳統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樣的關系嗎?(學生討論)

學生探討后,教師歸納:

“和諧社會”中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將“和”、“合”思想順應社會生活的變化,去掉其封建神化的內容,強調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1)順應社會發展的傳統文化,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通過以上對“和諧社會”思想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如果傳統文化能夠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內容能夠與時俱進,就會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的作用。

(2)一成不變的傳統文化會阻礙社會進步、妨礙人的發展

傳統文化如果一成不變,就會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哪位同學能列舉這方面的事例呢?(學生自由發言)

既然傳統文化對社會與人的發展既可能起積極作用,又可能起消極作用,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呢?

【問題】同學們,知道“十二孝”的故事嗎?

【小故事】刻木事親(課件展示)

【課堂討論】在今天,我們應如何認識“孝”道呢?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家庭和睦,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孝”里包含了尊老、敬老、養老等積極的一面,對此我們要繼承與發揚。

“二十四孝圖”中的“刻木事親”“埋兒奉母”的故事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這些具體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以,對待包括“孝”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的、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課堂小結】學完本節課后,同學們都收獲了些什么?(學生回答)

(課件展示本節課知識結構圖)

【教師寄語】中華民族經歷了“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昨天;“人間正道是滄桑”,今天我們已經踏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要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實踐中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長風破浪會有時”,就一定能夠再創中華文化明天的新輝煌!

【鞏固練習】

1.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以一種非常感性的方式進入《論語》,又以感性的方式,并且借助熟悉的傳播學的東西,把《論語》解釋成當今的故事。這體現了()

A.繼承傳統文化要適應時代的要求

B.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C.必須對傳統文化加以改造

D.傳統文化只能借助現代傳媒弘揚

2.“信”是我國歷史上儒家倡導的“五常”之一,今天我們仍然提倡“誠信”,表明傳統文化具有()

A.較大的包容性B.較強的保守性

C.相對的穩定性D.鮮明的民族性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節日,近年來,隨著洋節的興起,在許多青少年中年味越來越淡。但在許多國家中,中國的春節卻越來越受到歡迎。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年味”變淡的看法。

答:(1)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一個民族特定歷史發展的產物。年味、年俗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應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交替而與時俱進。春節某些習俗的改變,順應了社會生活的變遷,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2)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是必然現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因此西方節日在國內盛行,“年味”變淡,也是正常現象。

(3)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們還必須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繼承民族傳統文化,推陳出新,以增強民族凝聚力。運用文化生活知識,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年味”變淡的看法。

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篇2

“剪紙”活動

【設計意圖】

民間美術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信仰、傳說、風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凝聚了一個地方世代相傳的民風民俗,它是由人民群眾根據生活的要求而創作,又為人民群眾所廣泛使用,其濃郁的鄉土味和地域特色最易使人產生情感上的認同和回歸,成為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是人類的精神家園。為了傳承這一文化,我們開展了民間美術這一幼兒喜愛的活動,在活動中尤其是民間剪紙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歡,幼兒可以用剪刀在彩色紙上任意的剪出自己喜愛的植物、動物、人物造型等圖案,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力,發展了孩子的思維,又對孩子進行了民間美術的熏陶和民間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班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力,隨著年齡和知識水平的增長,他們對這一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設計了“剪紙”這一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所在,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交流,啟發幼兒了解剪紙的用途。

2、培養幼兒剪紙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及創造性。

3、激發幼兒熱愛生活,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彩色臘光紙若干、正方形彩紙若干、剪刀每人一把、十二生肖剪紙范品、籃子、鉛筆每人一把、毛線若干條、膠水、棉簽、紙盒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12生肖剪紙)范品,提問:

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請你學學小動物的叫聲,看看小動物身體上的圖案是什么花紋?

二、出示剪紙書簽,它是怎樣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出圖案,把圖案貼在襯紙上,再系上緞帶)

三、出示剪紙圓盤做成的門箋,它是怎樣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成漂亮的圖案,把剪出來的紙貼在圓盤中心,在上面粘上繩子,再在下面粘上穗子)

四、出示剪紙燈籠,這是什么?有幾個面?是怎樣做成的?

(先用剪刀在臘光紙上剪出各種各樣的花紋圖案,貼在正方形紙的中央,然后把正方形紙的四個角向中心折,再把六張紙的每個三角形貼在一起,給上面粘上帶子,給下面貼上穗子)

五、幼兒分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六、互相交流、觀賞、講評作品,布置教室和幼兒園環境,共同體驗成功的樂趣。結束。

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篇3

我喜歡的民族服飾

教學目標:

1、欣賞民族服飾,感受各民族特點以及民族服飾的美

2、會用折、剪、貼等多種美工方法制作一種民族服飾

3、能較協調的搭配色彩

教學準備:

各民族娃娃的圖片,彩紙剪刀,膠水,皺紋紙、白紙教學重點與難點選擇合適材料,運用各種方式制作民族服飾

教學方法與手段:直觀感知法、講解演示法

活動過程:

一、欣賞民族服飾

師:我們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她有56個兄弟姐妹。今天我帶來了很多圖片,你知道這些服裝是哪個民族的嗎?

師:這些民族的服飾,分別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鮮族等等。

請你仔細看看,他們的服飾上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你最喜歡哪個民族的服飾?為什么?

引導幼兒談談民族服裝、服飾之間的異同之處。

分別大膽地猜測這是什么民族的服裝先感受民族服飾的特點,為下一環節制作服飾做鋪墊。

二、嘗試制作民族服裝。

1、請幼兒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民族服飾。

師:“今天我要請每個小朋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民族服飾,今天我們要做一件民族服裝。你來說說看你想做哪個民族的服裝?”

2、教師示范操作師:“這里有很多材料,這是什么?你覺得可以做什么?”

教師一邊問一邊簡單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說說自己想做哪個民族的服裝,用什么材料,通過什么方式。

2)仔細觀看老師的制作步驟。

3)自由操作。

通過欣賞圖片,獲得直觀印象,然后組織討論有利于孩子們更仔細的觀察到民族服飾的特點,對接下來的教學開展提供幫助在認識材料的基礎上,有目的的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通過教師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難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師:“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飾。”

師:“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飾?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兒將布置好的民族服飾進行介紹,相互欣賞,并隨著民族音樂跳民族舞蹈。

說說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過幼兒與教師一起布置,幼兒不再是觀看老師布置環境,而是與同伴相合作,一起來完成展覽。

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篇4

主題班會

活動目標 :

1、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通過展示有關傳統文化資料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等,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好學生。

3、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從而激發對偉大祖國的摯愛之情。

活動準備 :

1、了解有關民族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中豐富的內容。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從古到今,中華民族創造了許多讓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奇跡。從古到今,華夏大地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藝術瑰寶。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京戲臉譜、水墨山水畫,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各種禮儀和習俗。

二、提出問題:同學們在你們的理解中,中華傳統文化有哪些內容呢?

1、學生談自己的看法

2、課件出示,簡單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

書法文化 思想著作 詩詞文化 鑄造文化 繪畫作品 雕刻文化 建筑文化 民俗文化 傳統美德

教師在介紹傳統美德時注意區分兩個“恭”的區別第一個是“恭敬”第二個是“謙恭”。

3、歸納中國傳統文化的幾方面內容。

(1)傳承千年的傳統美德:仁 義 禮 智 信 溫 良 恭 儉 讓 忠 孝 勇 恭 廉

(2)各種形式的文化藝術: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酒令、歇后語等;

(3)傳統節日: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

4、提出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傳統文化,具體又應該學什么?

5、教師: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講道義背后,在一樁樁英雄事跡之中,始終有一個傳承千年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6、教師揭示: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形式。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精神。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絕對不可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我們必須去挖掘文化背后所蘊含的民族精神。

7、下面我們從“禮”“孝”兩方面討論如何學習傳統文化

(1)案例分析:某個學校在進行了傳統文化學習后,規定,學生每天都要向孔子像行禮。同學與老師見面時必須行禮,同學與同學見面也必須行禮。對這件事,同學們有什么看法?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2)教師引導:中國的傳統禮儀中蘊含了什么樣的中華民族精神?在這里我們看一下古代先賢的一些觀點。

“禮者天地之序也”“禮之用,和為貴”“禮者,敬人也” 第一句話講的是禮的原則:平等對等,有序有位

第二句話講的是禮的作用:在于使人的關系和諧為可貴

第三句話講的是禮就是要尊重他人。

綜合這些我們不難發現在禮儀文化背后所蘊含的就是四句話:平等對等,有序有位,尊重他人,以和為貴。這就是中華禮儀文化的核心精神。

那么我們學習中國的傳統禮儀,就要去挖掘這種禮儀文化所蘊含的核心精神,并將它作為我們的行為準則。這樣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中國的禮儀文化。

目前世界上最講禮儀的國家之一是日本,二戰時的日本士兵們在

國內也是非常講究各種禮儀規范的,但是當他們來到我中國。帶來的是野獸般的暴行,令人發指。這是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他們的禮只是徒有其表,他們并不理解禮的核心精神。所以說,學習中國禮儀文化,不去挖掘核心精神,注定只是徒勞無功。反過來說,當我們理解并將這種精神做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時,無論你用哪種方式去呈現,你都做到了禮。比如說見到別人,不一定非要行禮,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親切的招呼都是禮。

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是倡導:“富強、民主、文明……”?這24字可以大致概括黨的-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意。

三、同學們,我們怎樣才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愛國篇、誠信篇、友善篇)。

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倡議:

(1)遵守紀律,文明有禮不破壞校紀、班規,熱愛我們的國家。

(2)團結友愛,幫助有需要的同學。

(3)努力學習,積極上進,爭取長大以后為國家做貢獻。

(4)班干部起好帶頭榜樣作用,認真工作,管理班級;值日的同學認真完成值日任務。

每個人都承擔起自己的人物,這就是愛。在家愛家,在學校愛學校,在班級愛班級,這樣,我們都可以做到愛國。

活動總結:

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個人都拿出一點點愛,匯合起來,就是大大的愛。在班集體中,老師期待大家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長處,貢獻出自己的一點點力量,那樣我們的班級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五彩繽紛的文學遺產,讓我們領會了博大的情懷,感悟精深的文化。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不僅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而且要譜寫更新更美的篇章。

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篇5

一、活動目標:

1、知識與本事目標: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本事。

2、經過展示有關傳統文化資料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資料,旨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等,做一個禮貌、有禮的好學生。

3、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從而激發對偉大祖國的摯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了解有關民族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中豐富的資料。

2、圖片,文字資料。

三、活動人員:全校師生。

四、活動過程:

1、宣布主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隊會此刻開始!

2、活動開始:

同學們從古到今,中華民族創造了許多讓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奇跡。從古到今,華夏大地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藝術瑰寶。中國書法、

篆刻印章、京戲臉譜、水墨山水畫,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各種禮儀和習俗

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資料是倡導:“富強、民主、禮貌……”?這24字能夠大致概括黨的-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意。

3、同學們,我們怎樣才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下頭我們來看看……(愛國篇、誠信篇、友善篇)。同學們,從今日起,我們倡議:

(1)遵守紀律,禮貌有禮不破壞校紀、班規,熱愛我們的國家。

(2)團結友愛,幫忙有需要的同學。

(3)努力學習,進取上進,爭取長大以后為國家做貢獻。

(4)班干部起好帶頭榜樣作用,認真工作,管理班級;值日的同學認真完成值日任務。

每個人都承擔起自我的`人物,這就是愛。在家愛家,在學校愛學校,在班級愛班級,這樣,我們都能夠做到愛國。

教師總結: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個人都拿出一點點愛,匯合起來,就是大大的愛。在班團體中,教師期待大家每個人都發揮自我的長處,貢獻出自我的一點點力量,那樣我們的班級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明白,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五彩繽紛的文學遺產,讓我們領會了博大的情懷,感悟精深的文化。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不僅僅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并且要譜寫更新更美的篇章。

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了解《詩經》的有關文學常識,掌握重章疊句的形式特點以及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

⑵ 通過學習《靜女》和《氓》,進而了解“國風”的寫作內容,體會民間的歌謠的特色;了解衛、邶兩地不同的文化背景,體味獨特的文化內容。

2.能力目標:

⑴ 繼續培養學生結合注釋,初步讀懂詩歌的能力。

⑵ 運用聯想、想象的思維方式,培養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

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

1、品味詩歌細節描寫的藝術效果。

2、典型情節及精練語言。

教學難點:

反復誦讀、吟詠,在理解文章基礎上,形成古詩文的語感。加深對古典詩歌的理解與領悟。

教學方法:

采用誦讀教學法:音讀、意讀、情讀、美讀,讀中理解課文,讀中體會詩歌語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詩經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一.你對《詩經》的了解有多少?(結合注解1)

⑴ 性質: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這一部總集,在它成為儒家的經典以前,通稱為“詩”。(儒家奉有“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六藝”之說有二:一即六種技藝,即禮、樂、射、御、書、數(禮儀、音樂、射箭、駕車、識字、計算);一即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也就是除了“五經”外,再加上失傳的《樂》。)

⑵ 體制和內容:

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大約500年間的詩歌作品,305篇,也稱“詩三百”。 這些詩分屬于國風、雅、頌三個部分,這大約是音樂的分類:

“風”指十五國風,風是樂調,國風就是各國土樂的意思,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是《詩經》的精華,它和屈原的《離騷》后人經常把它們并稱為“風騷”,本用來指兩大文學流派,后人多用來指文人如“遷客騷人”。但是再后來的許多文學作品中出現的“風騷”其意卻大相徑庭,如“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身量苗條,體格風騷”“賣弄風騷”等。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是周代貴族所作的樂歌,也有一部分民歌,產生于周王畿;

“頌” 是贊美歌,是祭樂,分周頌、魯頌、商頌,40篇。頌詩中《周頌》最早,全是西周作品。《商頌》是前七八世紀之間宋國的作品。《魯頌》是前七世紀魯國的作品。頌多是周天子和諸侯用于宗廟祭祀的舞樂,文字板滯,但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孔子曾經這樣極力贊美《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想純正)’”孔子以后的儒家學派人物,都把《詩經》當作教本,傳授不絕。《詩經》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為我國古典詩歌奠定了現實主義基礎。

⑶ 藝術表現手法:(教師在此無須多介紹,在具體研習時結合實例講解)

《詩經》在篇章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形式,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用今天的話說:“賦”就是直接敘事、刻畫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興”就是起頭,即先說別的事物,以引出詩人要說的事物。

賦、比、興都是詩人用以構筑詩的藝術形象和意境的方法,它們的運用,能加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詩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對后世詩歌的創作有很大影響。一般說來,雖某些詩側重用賦、或比、或興,而多數則是交互運用。就三類詩相對地說,在“風”和“小雅”中用比、興多些,“大雅”和“頌”則多用賦。南宋吳泳曾對《毛詩》注明“興”的詩有過統計,他說:毛氏自《關睢》而下總百十六篇,首系之“興”。“風”七十,“小雅”四十,“大雅”四,“頌”二,注曰“興也”。(據謝榛:《四溟詩話》卷二統計)

《詩經》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詩,比較整齊,這是詩歌發展過程中的早期形式。《詩經》善于運用章句的重疊來表達思想感情,使詩歌在音律上和修辭上都收到美的效果。這種情況在《國風》和《小雅》的部分詩篇中尤為突出。

二.導入新課——《詩經》源頭探愛情

《詩經》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關于愛情和婚姻問題的詩。愛情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情感。《詩經》中表現純真的愛情的民歌很不少,而且表達方式大多具有質樸、熱烈而大膽的特點。

__文學史上關于“三部曲”的說法——

“三部曲” 的說法源于古希臘,指情節連貫的三部悲劇,又稱三聯劇。現接線指三部內容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系的作品,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抗戰三部曲”:《火》一、二、三部

茅盾的“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__關于《詩經》有“愛情三部曲”的說法: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以雌雄二鳥和鳴起興,表達了男子對女子真摯、熱烈的追求。

附:《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2.“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詩經子衿》)──男子對女子刻骨銘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附:見后面的“延伸閱讀,深化鑒賞”

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悵、迷惘的愁情恰似蒼茫的秋水,蕭瑟的蘆葦。

附:《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愛情作為人類最真摯的情感,是文學作品中永恒的主題。現在我們來學習這首《靜女》,看看又是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

三、整體把握

1.聽錄音朗讀課文,學生結合注釋,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自由誦讀,討論詩歌的形式上有什么特點?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

① 題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標題,不能代表詩篇的內容。

② 基本句式是四言,一般讀成“2/2”節拍

③ 采用疊章的形式,即重復的章節,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

④ 為獲得聲韻上的美感。采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

3.學生結合誦讀提示再一次朗讀詩歌,整體感知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的主要內容。

明確:《邶風靜女》是其中一首極富幽默情趣的愛情短詩。它以第一人稱“我”(男青年)的口吻描繪了與戀人幽期密約時的有趣情景,描繪了“我”見到戀人前后的不同心情,顯示出一個天真活潑、聰明慧美的少女和一個憨厚、癡情的少年的形象。主人公大膽熱烈的愛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

四.自由討論,相互交流:這首詩格調輕松優美,把民間一對男女戀人約會時的情景描寫得生動活潑,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就詩歌的具體內容而言,描寫了幾個鏡頭?哪些地方令你感到有趣、激動與驚奇?

提示:注意詩中多處運用的細節描寫、場景描寫和心理描寫。

描寫了三個鏡頭,采用了蒙太奇手法(“空白”作為藝術創作的一種手段源于繪畫。文學作品中的“空白”就是運用含蓄精練的語言描寫人事景物,給讀者留下更多想象聯想的空間,達到言簡意豐、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靜女》很講究“空白”藝術的運用。 詩短小但不乏情趣。三小節詩表面上只寫了幾個動作,可在具體欣賞詩的時候,卻不能局限于這個小范圍。要調動想象填補其留下的大量“空白”。那么,這三小節就發展成了三幕小短劇。)

第一章:靜女其姝,候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這一章描寫男女戀人約會的場景。“靜女其姝,候我于城隅”,點明了約會的地點與人物。(板書:一會:)

與“我”約會的是一位文雅而美麗的姑娘,這從“靜”、“姝”兩字可以看出。約會的地點是“城隅”:城墻上的角樓(一說是城墻邊的角落)。請注意:《詩經》時代的“城”,不是城市,而是城墻。但“我”如約趕到的時候,她卻——板書:愛而不見,故意躲藏起來不出現(一說是故意躲藏起來不讓看見)。

問:靜女為什么“愛而不見”?“我”的舉動怎樣?(板書:搔首踟躕)反映什么心情,背后隱含什么情感?

愛,通“薆”,揚雄《方言》:“薆,謂薆蔽也。”急得“我”抓耳搔首,徘徊不停。“搔首踟躕”四字,把“我”的憨厚、真誠以及未見戀人的焦灼、憂慮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現了出來,表達了“我”對“靜女”的愛慕和思念之深。(板書:——青年之急)這一章中“靜女”尚未露面,但從她“愛而不見”的故意逗人的表現,可以想象她天真活潑、調皮可愛的情態。

兩饋贈:(板書)——

第二章: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第三章: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這兩章描寫男女戀人見面后的情景。“靜女”與“我”見面后,送給“我”一支紅色的管簫,紅色的管簫鮮明有光,“我”非常喜愛,陶醉其中(板書:彤管有煒 說懌女美)。這里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我”表面上是贊嘆管簫之美,實際上是贊嘆“靜女”之美。這表現了“我”對“靜女”的愛戀。(板書:——青年之戀)

接下來這一章繼續描寫兩人見面后的情景。“靜女”又贈給“我”一束從野外放牧的地方采來的茅草,那茅草的確又美麗又稀奇。但是“我”感到:不是茅草有多么美麗,而是因為它是“靜女”贈送的,所以才顯得特別珍貴。(板書:匪汝之為美 美人之貽——青年之誠)

總結引申——從《詩經》中的許多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古時的青年男女,在表達愛意之時,是極其含蓄浪漫意蘊的,如有以動物的相依相從表愛情,以植物花卉的柔潤芳香表愛情,更有以音響的和諧悅耳表愛情,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如《詩經》的首章《關雎》,就是以水鳥和鳴代夫婦諧樂,以荇菜(一種水草)的柔順潤美來比擬女子的容貌和品性之美,如《周南桃夭》中的桃花之艷喻出嫁好的美貌,如《衛風氓》中,桑葉和鳩來喻婦人,所以才在此詩中,有女子饋贈彤管,荑草的舉動,這一舉動的含意是十分明晰的,因此才有男孩的激動和驚喜。也只有這樣的愛的表達,才能顯示愛情的純真!因此,我們在領悟此詩的文詞之美時,還應該領悟本詩中的意境、情感之美;

五、深入探討,體會情感美

提問: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對姑娘所贈的兩件禮物的贊美?在小伙子心中,彤管與荑草哪個更重要?

明確:①這是借物詠人,因人贊物。小伙子對禮物的贊美,實際上是贊美姑娘,表達的是小伙子對姑娘的真摯戀情。②照常理,彤管應比荑草貴重,但在小伙子心中夷草更貴重,這從小伙子的贊美可以看出來。小伙子對彤管只稱贊它外表色澤鮮艷——“彤管有煒”, 而對受贈的普通的荑草則大加贊嘆其“洵美且異”。“洵”即誠然、實在,“異”即特別、異常。顯然他欣賞的不是其外觀而是另有所感。荑草雖極其普通,但因它是姑娘親自從野外采來作為信物給小伙子的,寄托了姑娘的一顆真摯的心,物微而情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之“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與表達。因而,荑草已不再是一般的荑草,而成為小伙子眼中“洵美且異”的珍品。姑娘借荑草以傳情,小伙子接受贈物,是對它所傳送的那種有著特定內容的異乎尋常的真情的深切體驗,在我們看來,那已經超越了對外表的迷戀而進入了追求內心世界的諧和的高層次的愛情境界。他們的愛情也會像那初生的柔荑一樣,在愛的雨露滋潤下長成茂盛的草叢,永遠甜蜜幸福。

六、延伸閱讀,深化鑒賞

《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注釋〕①衿——衣領。青衿是周代學子的服裝。②嗣——傳送,給予。③挑、達——形容走來走去的情狀。④闕——古代城門上的樓。

1.齊聲朗讀。

2.比較《邶風靜女》和《鄭風子衿》的異同。

不同點:①角度不同:《邶風靜女》是以男子的口吻寫的。《鄭風子衿》是以女子的口吻寫的。

②情節不同:《邶風靜女》寫青年男女的一次約會。《鄭風子衿》寫少女在城樓上盼望情人。

③基調不同:《邶風靜女》歡樂幽默,充滿情趣。《鄭風子衿》纏綿悱惻,哀婉動人。

④寫法不同:《邶風靜女》主要通過細節刻畫人物。《鄭風子衿》主要通過內心獨白刻畫人物。

同中有異:兩首詩都寫了主人公等待時的焦灼不安,但因性別的不同而選用了不同的細節。《邶風靜女》中“搔首踟躕”寫出男子的憨厚,《鄭風子衿》中“挑兮達兮”寫出女子的纏綿。

共同點:①對愛情的追求都大膽率真,絕不忸怩作態,表現出勞動人民純樸的本色。

②風格樸實、清新。采用重章復唱,在一唱三嘆中主人公的深情得以盡情地抒發。

七、小結

人生沒有美好的愛情來支撐,這是最遺憾的。玫瑰花是美的,然而它如果開錯了季節,是要枯萎的。如果缺少精心呵護,即使開對了季節,也是要凋謝的。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嗎?(我想,靜女,作為牧女;《氓》中的女主人公作為蠶娘,他們都是社會化的成人,而不是像我們這么大的在校生!祝愿同學們擁有生活的詩意!)

八.作業:把《邶風靜女》改寫為現代民歌。(要求:節奏鮮明,句式整齊。忠于原文,適當想象。語言通俗,平白如話。)

引導:提供余冠英先生的以詩譯詩的改寫,以其為模板。余冠英是詩經研究專家,他的版本堪稱詩經最權威的版本。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改寫:

水鳥兒關關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條條, 哥兒想和她成雙。

水荇菜長短不齊, 采荇菜左右東西。 好姑娘苗苗條條, 追求她直到夢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睜眼想閉眼也想。 夜長長相思不斷, 盡翻身直到天光。 長和短水邊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條條, 彈琴瑟迎她過來。

水荇菜長長短短, 采菜人左揀右揀。 好姑娘苗苗條條, 娶她來鐘鼓喧喧。

余冠英先生達情傳神的今譯——

幽靜的姑娘撩人愛,約我城角樓上來。暗里躲著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撓腮。

幽靜的姑娘長得俏,送我一把紅管草。我愛你紅草顏色鮮,我愛你紅草顏色好。

牧場嫩草為我采,我愛草兒美得怪。不是你草兒美得怪,打從美人手里來。

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教案篇7

春節貼春聯

【活動設計】

春節貼春聯是中國傳統的習俗,也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它更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好多幼兒春節有和爸爸、媽媽貼春聯的經歷,但他們只是盲目地幫忙,覺得好玩而已,并不了解其中所蘊含的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開展此活動旨在引導幼兒通過大膽交流中了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民俗自豪感。

【活動目標】

1、對春聯產生興趣,樂于交流自己的發現。

2、大膽探索并發現春聯的特征和種類,體驗張貼春聯的的樂趣。

3、初步了解春聯的演變。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春節里幼兒與家長一起貼春聯的照片。

2、紅紙、毛筆、硯臺等。

經驗準備:

1、幼兒有貼春聯的經驗

2、了解春聯的由來和傳說。

3、聯系會寫春聯的家長助教

【活動過程、

一、出示春節家家戶戶貼春聯的照片,激發幼兒對春聯的興趣。

引導語:看看這些照片的門上都有什么?春聯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時候家家戶戶門上都要貼春聯?

二、多媒體展示春聯演變的照片:桃梗—桃符—春聯。引導幼兒一起了解春聯的演變。

討論:為什么春節或辦喜事的時候門上要貼春聯?春聯到底是怎么來的?

請個別幼兒起來講述春聯的由來,教師小結。

三、出示各種各樣的春聯照片,探究春聯的種類。

1、請小朋友觀察這些春聯的形狀一樣嗎?它們分別貼在什么地方?

師小結:春聯有好幾種,就好像小朋友,他們都有自己的座位,每個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

2、介紹春聯的種類和名稱。

春聯的種類很多,根據它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門心和框對就像我們班的兩對雙胞胎,他們大小、長短、字數是一樣的,分別貼在門板和門框上,且要對稱。

四、暢所欲言——我在春節貼春聯。

展示小朋友貼春聯的照片,請小朋友向其他幼兒介紹照片里的他正在貼的春聯名稱及所貼的位置,鞏固對春聯名稱和使用場所的認識。

五、感知、區分上聯和下聯。

站立在門外觀看貼在門上的春聯,右手邊是上聯,左手邊是下聯。

六、體驗寫春聯。

1、家長現場表演寫春聯,并請小朋友說出其名稱和貼的位置。

2、幼兒體驗用毛筆畫春聯福娃。

七、組織小朋友給班級的活動室貼上春聯,鞏固對春聯的認識。

【活動反思】

本活動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好多幼兒有親身體驗的經歷,通過老師精心設計,整個活動流程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幼兒興趣濃厚,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形象比喻,認識門心、框對。我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中區分各種不同使用場所春聯及其名稱。再借助班級兩對雙胞胎進行巧妙的比喻,引導幼兒認識門心、框對,使幼兒形象地弄明白其對稱關系,也初步了解了上聯與下聯的關系。

2、借助幼兒的春節活動相片加深對不同場合春聯種類的認識。

3、設置情景,請家長寫春聯,幼兒貼春聯,引導了解春節貼春聯的整個過程,激發幼兒對民俗文化的興趣。此環節把活動推向高潮。

277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柔性拖链电缆_卷筒电缆_耐磨耐折聚氨酯电缆-玖泰特种电缆 | 两头忙,井下装载机,伸缩臂装载机,30装载机/铲车,50装载机/铲车厂家_价格-莱州巨浪机械有限公司 | 卓能JOINTLEAN端子连接器厂家-专业提供PCB接线端子|轨道式端子|重载连接器|欧式连接器等电气连接产品和服务 | 外观设计_设备外观设计_外观设计公司_产品外观设计_机械设备外观设计_东莞工业设计公司-意品深蓝 | 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观光车|电动巡逻车|电动越野车厂家-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净化工程_无尘车间_无尘车间装修-广州科凌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杭州翻译公司_驾照翻译_专业人工翻译-杭州以琳翻译有限公司官网 组织研磨机-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实验室多样品组织研磨机-东方天净 | 马尔表面粗糙度仪-MAHR-T500Hommel-Mitutoyo粗糙度仪-笃挚仪器 | 泰国试管婴儿_泰国第三代试管婴儿费用|成功率|医院—新生代海外医疗 | 水性漆|墙面漆|木器家具漆|水漆涂料_晨阳水漆官网 | 日本SMC气缸接头-速度控制阀-日本三菱伺服电机-苏州禾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膏剂灌装旋盖机-眼药水灌装生产线-西林瓶粉剂分装机-南通博琅机械科技 | 保定市泰宏机械制造厂-河北铸件厂-铸造厂-铸件加工-河北大件加工 | 软膜天花_软膜灯箱_首选乐创品牌_一站式天花软膜材料供应商! | led冷热冲击试验箱_LED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老化试验箱-爱佩百科 | 蒸汽吸附分析仪-进口水分活度仪|康宝百科| 爆炸冲击传感器-无线遥测传感器-航天星百科 | 防爆电机-高压防爆电机-ybx4电动机厂家-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菏泽知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动画公司-制作3d医学动画视频-医疗医学演示动画制作-医学三维动画制作公司 | 废气处理_废气处理设备_工业废气处理_江苏龙泰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环评网|环评论坛|环评报告公示网|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网|环保验收报告公示网|环保自主验收公示|环评公示网|环保公示网|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师|规划环评|环评报告|环评考试网|环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 纳米涂料品牌 防雾抗污纳米陶瓷涂料厂家_虹瓷科技 | 滚筒烘干机_转筒烘干机_滚筒干燥机_转筒干燥机_回转烘干机_回转干燥机-设备生产厂家 | 专业的压球机生产线及解决方案厂家-河南腾达机械厂 | CE认证_FCC认证_CCC认证_MFI认证_UN38.3认证-微测检测 CNAS实验室 | 考勤系统_人事考勤管理系统_本地部署BS考勤系统_考勤软件_天时考勤管理专家 | 船老大板材_浙江船老大全屋定制_船老大官网 | 三氯异氰尿酸-二氯-三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强氯精-消毒片-济南中北_优氯净厂家 | 武汉印刷厂-不干胶标签印刷厂-武汉不干胶印刷-武汉标签印刷厂-武汉标签制作 - 善进特种标签印刷厂 | 北京发电机出租_发电机租赁_北京发电机维修 - 河北腾伦发电机出租 | STRO|DTRO-STRO反渗透膜(科普)_碟滤 | 私人别墅家庭影院系统_家庭影院音响_家庭影院装修设计公司-邦牛影音 | 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央空调维修、中央空调保养、螺杆压缩机维修-苏州东菱空调 | 天津散热器_天津暖气片_天津安尼威尔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 杭州双螺杆挤出机-百科 | 艾默生变频器,艾默生ct,变频器,ct驱动器,广州艾默生变频器,供水专用变频器,风机变频器,电梯变频器,艾默生变频器代理-广州市盟雄贸易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艾默生变频器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 | ?水马注水围挡_塑料注水围挡_防撞桶-常州瑞轩水马注水围挡有限公司 | 交联度测试仪-湿漏电流测试仪-双85恒温恒湿试验箱-常州市科迈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佛山市钱丰金属不锈钢蜂窝板定制厂家|不锈钢装饰线条|不锈钢屏风| 电梯装饰板|不锈钢蜂窝板不锈钢工艺板材厂家佛山市钱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