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節約糧食主題課程教案
節約糧食好品質,作為學生,大家應當自覺弘揚“節約糧食”的美好風尚,自覺珍惜勞動成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節約糧食”主題課程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小學節約糧食主題課程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主要糧食作物。
2、觀看水稻的種植過程,體會農民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3、懂得要尊重農民的勞動,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
了解水稻的種植過程,懂得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活動一:聯系生活,導入主題
同學們,今天都吃早飯了嗎?你今天早餐吃的什么?
生回答
出示圖片:粥、油條、面包。這些食物的原料是什么?
引出米和面粉。
2、同學們的生活經驗可真豐富!你們還知道哪些食物的原料也是米或面粉。
3、同學們舉了好多例子,那么米和面粉又是從哪里來的?認識生活中的主要糧食作物——稻和麥。
4、糧食家族中的其他成員
活動二:探究米的由來,體會來之不易
1、小朋友們一日三餐中,幾乎天天要吃什么?不吃飯會怎么樣?
2、小小一粒米真是太重要了,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來的嗎?
3、觀看圖片,多媒體演示米粒的由來。我們來聽一聽小小一粒米的介紹——
播種、插秧、田間管理、收割、碾米
4、過渡:原來一粒米的誕生要經過那么多過程,是啊!一粒米從春耕開始到收糧入庫要經過40多道工序,5個多月的生長周期呢?真是來之不易啊!
5、我們學過的一首古詩就是描繪農民辛勤勞動的,你知道嗎?讓我們來讀這首古詩,體會耕種辛勞。齊聲朗讀。
活動三:行為辨析,提高認識
過渡:我們已經了解糧食作物種植的一般過程,也知道了糧食與我們平時生活息息相關,更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那么我們平時做得如何呢?
圖片展示浪費糧食的圖片。他們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小資料
3、我們小朋友都懂得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都來之不易的道理。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原因使我們要愛惜糧食呢?
拓展有關知識,引用相關中國非洲的資料,出示非洲饑荒兒童的圖片,使學生的心靈再一次受到觸動,感情得到深化。
活動四: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1、例舉生活中愛惜糧食的好例子或好方法,教師給于適當的評價。
2、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首兒歌《愛惜糧食》,齊讀。
3、希望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愛惜每一粒米,愛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請同學們將“愛惜糧食”說給你的伙伴聽。同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擔任一名小小監督員,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員也能做到愛惜糧食。(板:人人有責)
課前老師讓小朋友收集了愛惜糧食的古詩和諺語,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并談談你對收集的古詩和諺語的理解。
小學節約糧食主題課程教案篇2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系,用處很大。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懂得要愛惜糧食。
情感:
1.對糧食有愛惜的感情。
行為:
1.愛惜糧食、愛惜食物,不浪費。
2.愛護莊稼,不踐踏。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如何愛惜糧食。
教具準備
1.動畫課件。
2.谷子、麥子、玉米的頭飾。
3.大米、白米飯實物。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2.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三位同學戴水稻、麥子、玉米頭飾上)我們請這幾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們一定都喜歡我吧!我愿和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三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糧食。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1.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課件出示自制糧食擬人動畫,同時播放課文第一小節錄音)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一~場景四下載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場景五: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出示場景六: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請小麥女士來說一下吧!
(2)同學們,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學生所答出示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小麥女士:好,大家說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帶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來的?
演示動畫課件:《兒童營養面包的由來》
小麥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記這最后一句話:“面包來得不易,千萬不要浪費。”
師:讓我們感謝小麥女士的精彩演說,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請玉米小姐說了,我來總結一下吧!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小學節約糧食主題課程教案篇3
主題班會: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班級:初一
班會主題: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教學理念: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教育目標:1、糧食的來之不易;2、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3、學會從身邊開始節約,不浪費學校的糧食;4、樹立為學校節約的意識,就是尊重我們父母的勞動果實,就是給國家節約,給世界節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日子嗎?(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糧食”,我們的班會主題就是: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二、話題設計1
同學們,我們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農村,我們的父母都是農民,我們都知道糧食是怎么來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我們每餐吃的白米飯是我們的農民父母們如何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3分鐘回想,再由學生自由發言。
——班主任總結:同學們回答的很好,現在,我們都知道,我們每天的吃的白米飯來之不易:耕地、播種、秧苗、移種、除草、除蟲、施肥、收割、曬谷子、碾米等等,中間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如果出問題了,那就成不了白米飯了。
三、話題設計2
學校的讓費現象有點嚴重,有的同學說:“我是交了生活費的,所以,你管我怎么倒飯,這是我自己的事情。”同學們,你們對這種行為和觀點怎么看呢?
——學生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05公頃(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于設備和管理落后,糧食在收獲、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產后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 資源、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課題。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即使在發達國家,節儉也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更何況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那么多人沒有解決溫飽和貧窮,還有那么多孩子因貧窮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并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
對于有些同學以上的浪費行為,我們要堅決反對和制止。這種浪費,是對我們父母勞動的不尊重,是對全國老百姓的不尊重,是在浪費國家的糧食,是一種不愛國的表現。那么我們自己有沒有這些行為呢?
四、話題設計3
我們自己有沒有浪費的行為呢?
——教師先自己剖析自己的一些日常浪費行為進行檢討!
——學生進行自我剖析。
——教師總結發言:同學們,我們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一些浪費性行為,大部分同學都是無意識的行為,沒有這個習慣。那么,從今天開始,從我們每一個人開始,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反對浪費,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五、教學設計1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簽名儀式。
六、教學設計2
——全體同學宣誓:
我宣誓:從今天起,從我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節約用水用電,反對浪費,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我發誓,我一定做到!
宣誓人:__
七、結語:
同學們:“不要把浪費當成瀟灑,你揮霍的是一種修養;不要把節儉看做尷尬,你培養的是一種品德。我希望此次班會可以帶給我們反思,可以讓我們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真正意識到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小學節約糧食主題課程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通過這次教學,讓同學們認識到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讓同學們在教學當中樹立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并貫徹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教學目的
讓大家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和勞動人民的艱辛,形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三、教學主題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四、教學時間
-年10月17日(本周五)
五、教學主持
韓威 李珂涵
六、教學議程
1. 認一認,請4位同學認一認圖片中的糧食作物(玉米、水稻、麥子、土豆),并作簡單介紹。
2.講一講,請3位同學分別講講“糧食日的由來”、“糧食的作用”以及“名人愛惜糧食的故事”。
3.答一答,請10位同學答一答有關世界糧食日的相關知識,答對的同學可獲得小獎品。
4.想一想,為世界糧食日擬定幾個宣傳標語,突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并請6位同學讀一讀自己擬好的標語,同學之間可以相互點評交流。
5.誦一誦,由主持人帶頭,全班集體朗誦《珍惜糧食》的詩歌。
6.最后由陳老師總結。
小學節約糧食主題課程教案篇5
一、教學背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生活中的浪費糧食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意識,讓每個學生都知道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自覺養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我校開展了"節約糧食,光盤行動"主題教育教學。
二、教學目標:
通過這次教學,要讓學生明白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糧食,從我做起,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好習慣。讓大家以節約為榮,讓節約成為一種時尚,讓節糧成為一種習慣。
三、教學時間:
x月x日至x月__日
四、教學安排:
教學安排:結合本次"節約糧食,光盤行動"主題教學。在全校各班開展"實時看,天天查"教學。通過各種教學培養學生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1、上好一節班會課:各班要圍繞__紀委監委"全市中小學校要開展好制止餐飲浪費專項治理工作"的要求,利用班會時間召開一節有針對性的班會。讓全體學生都認識到,浪費糧食是可恥的。
2、進行一次全面宣傳:利用有關節約糧食、垃圾分類的海報,引起學生對本次教學的重視,進一步提高學生珍惜糧食的意識。向家長宣傳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帶動家長共同節約糧食,形成全社會共節糧的氛圍。
小學節約糧食主題課程教案篇6
一、教學背景:
如果你沒看到垃圾填埋場填埋的是什么,你也許永遠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正如擺在面前的事實一樣,人們浪費了讓人吃驚的數量的食物,據一項政府調查,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超市、飯店、餐廳和你自家的廚房里。每個人每天浪費了大約0.5公斤的食物。
食品雜貨店因為變質或者包裝上的微小瑕疵就丟棄貨品。飯店把用不著的東西都扔了。而消費者們扔的東西更是無所不有,從變成褐色的香蕉到上個星期吃剩的菜。1997年,一項為數不多的對食物浪費的調查中,農業部估計兩年以前,在美國,可供食用的1780公斤食物中有482公斤從來沒被人食用過。新鮮的農產品、牛奶、谷物和甜味劑占了食物浪費的三分之二。數據的更新還在進行中。
這項研究還沒包括如今在超市里超量提供的現成食品,從烤肉到三明治再到各類湯品。你以為每天營業結束時那些土豆沙拉和肉糕都哪里去了?
環境保護機構最近的一項調查估計每年美國人浪費了大約3000萬噸食物,這大約是所有浪費的物品的12%。除去2%,剩余所有浪費的食物都進了垃圾場;相比較而言,62%的院落垃圾被制成了堆肥。
世界糧食安全峰會20__年11月16日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開幕,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高級官員出席了會議,共同探討如何解決當今世界10億人口吃不飽飯的問題。為了表達對世界饑餓人口的支持,在會議開幕前,潘基文秘書長和糧農組織總干事迪烏夫各自絕食24小時……
二、教學小組及分工
小組成員:六年級每班4人共20人。
具體分工:六(1)班負責本班及一年級問卷調查;六(2)班負責本班及二年級問卷調查;六(3)班負責本班及三年級問卷調查;六(4)班負責本班及四年級問卷調查,六(5)班負責本班及五年級問卷調查。
教學指導:李經松老師。
三、教學時間
5月7日—5月16日
四、教學目的:
1.德育目的:通過學生自身實踐教學,引起他們對糧食問題的關注,讓他們了解糧食安全的意義和糧食浪費的危害,初步養成節約糧食的意識和行為習慣。
2.能力目的:通過學生參與調查工作,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通過采訪教學,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問卷匯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3.知識目的:使學生了解物品浪費的原因、后果、治理等方面知識。
五、 教學內容:
1、調查我校所有學生家庭的食物浪費的現狀并完成“問卷調查表”。
(1)組織學生進行調查前的培訓。
(2)指導學生進行調查并完成“問卷調查表”。
(3)實地考察:在午餐后用照相機記錄下同學們午餐的用餐情況。
(4)采訪了解:通過采訪同學,深入了解同學對“浪費糧食”這一現象的看法。
(5)搜集信息:搜集有關糧食的詩詞、歌曲,我國的糧食情況,節約糧食的優秀事例,了解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6)動手實驗:估計13億粒大米有多重;全國人民一天節約一粒大米,夠三口之家吃多久。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測量計算,深切地體會到節約糧食的作用。
2、資料匯總,成果展示。
(1)全體討論,食物浪費帶來的危害及其保護。
( 2 ) 分組合作,總結相關資料,撰寫小論文。
( 3 ) 教學總結,談談這次綜合教學的收獲
六、 教學準備工作:
尋找、閱讀有關糧食浪費的材料,了解糧食浪費的狀況及考察方法;網上搜索有關糧食浪費與保護資料 ,搜索有關我國糧食浪費的現狀及防治辦法的資料并把重點摘抄下來。
七、 教學過程:
(一)分組教學
此教學分為兩部分,一是分組到班上進行問卷調查;二是進行問卷匯總、分析和討論,寫作、
(二)布置任務:教學中每組均需完成以下任務
1、調查本班所有學生家庭的作物浪費情況和每天對糧食(大米)的需求量.
2、 對根據問卷得來的數據、資料、信息進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環保小論文。
3、成果展示,得出結論,向校師生發出倡議。
八、教學效果、檢查方法:
1、通過實踐,激發環保內驅力,學生自覺的接受了教育,懂得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2、在教學中,教師作指導,充分體現了探究性學習的思想,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實踐的主人。
3、對我校學生所在家庭的調查,使學生掌握糧食浪費的一手資料,把調查結果制作成環保宣傳報、展板,通過展板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來從我做起,節約糧食。
4、通過教學,學生懂得糧食浪費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因此,不僅自己,而且帶動身邊的親人、朋友在生活的小事中注意糧食浪費。
小學節約糧食主題課程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學習中增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意識。
2、培養學生物盡其用,不浪費糧食,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品質。
教材分析
重點: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反思自己對待糧食的態度,從中培養“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情操。
難點:培養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揭示班會主題
老師:同學們,你們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春天,自強自立,奮勇向前是你們前進的方向。但在我們的校園里,在我們的身邊卻滋生出一種阻礙我們前進的不良現象,請看圖片:(課件出示學生浪費食物的圖片)
老師:這種浪費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學們的身上,甚至整個社會浪費糧食的現象都很嚴重。看到這被遺棄的盤中餐,你們想說些什么?
學生談體會。
二、展開班會教學
主持人: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丟掉這種美德。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沒有經歷過那饑腸轆轆的年代,也沒有真切的體味過從播種到收獲的艱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民伯伯是怎樣在田里勞作的吧。
播放課件:課件內容(農民伯伯春播、選種、浸種、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濕了衣背,太陽曬黑了皮膚,他們全然不顧,依然勞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農民伯伯辛勤勞作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說得真好,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真可謂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就是丟棄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歷史上有很多德高望眾的人,時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誡我們要愛惜糧食。現在,有請同學為大家講一講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勤儉節約的事例,讓我們在聆聽中互勉互勵吧。
學生講毛澤東勤儉節約的事例:
毛澤東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毛澤東的女兒有一次上學吃窩窩頭時,只把里面的棗掏出來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毛澤東主席,毛澤東嚴厲地批評了他的女兒。從此,毛澤東的女兒再也不浪費食物了。
主持人:毛澤東主席勤儉節約的言行,讓我們受益匪淺。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浪費糧食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也越來越多。
主持人:這幾位同學的表演很精彩,也讓我們受到了要愛惜糧食的教育。我想采訪一下我們班上的同學,你們以前有沒有浪費過糧食呢?以后會怎么做?
通過剛才的采訪,我知道我們班上的同學以前也有浪費糧食的不良行為,不過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聽了很高興!現在,大家一起來齊讀幾句關于勤儉節約的名言來警戒自己吧。
(課件出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伯儒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檣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績之辛苦。—吳兢)
三、總結主題班會
老師:同學們,老師現在很高興,因為我們師生共同經歷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學們在愉悅的氛圍中,真正體會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了“愛惜糧食”的意義,更學會了如何去節約糧食。相信每位同學都有所收獲,有所感悟。同學們,請珍惜糧食吧!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做一名愛惜糧食的小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