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班幼兒節約糧食的教案
節約是美德,養成節約糧食好習慣使大家收益終生。老師們要通過教育活動培養幼兒光盤的好習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教育大班幼兒節約糧食的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教育大班幼兒節約糧食的教案篇1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治家、興國的根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幼兒園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標。為進一步增強師生節約資源意識,扎實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消費理念,根據教育部9月7日制定下發的《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結合我園實際,特制定本教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勤儉節約在教育系統蔚然成風,引導廣大師生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切實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引導全體教職工、幼兒和家長進一步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養成節約行為習慣,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二、活動主題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三、活動時間
-年9月27日至-年12月
四、活動內容
1.通過園內宣傳欄、班會課、教職工會、家園聯系群等形式,向廣大教職工和家長、孩子廣泛宣傳開展節約教育的重大意義,充分認識“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不斷強化節約思想意識,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形成珍惜資源、節約資源的良好風氣,努力建設節約型校園。
2.各班要充分利用日常教學的有利時機,有意識的把“節儉”道理通過朗朗上口兒歌、有趣動聽的故事、快樂的游戲等形式滲透于日常教學中,結合幼兒年齡特點進行初步的、粗淺的節約教育,讓幼兒從小就懂得節約,從小就養成節約的習慣。
3.全面開展“光盤行動”。提倡三做到:1、根據幼兒人數掌握好提飯量,減少剩飯;2、根據幼兒的進食量少盛多添,避免浪費;3、吃飯,不撒飯菜、不剩飯菜;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讓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深入人心。
4.各班要圍繞活動主題采取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教育幼兒從小節約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糧食,愛護每一件公物,強化幼兒的節約行為和習慣,形成“我節約,我光榮”的思想。
5.在教職工中倡導“四提倡四節約”。一是提倡盡量利用自然采光,下班后離開辦公室或教室,隨手關閉電燈、飲水機和辦公設備,節約每一度電;二是提倡使用盥洗間、衛生間后人走水關,節約每一滴水;三是提倡復印、打印紙張做到兩面使用,節約每一張紙;四是提倡廢物再利用,加強公物管理和使用,最大限度提高物品使用率、延長設施設備壽命,節約每一種資源。
6.積極使用高效節能燈具、器具,廣泛使用節水型產品,盡早淘汰國家禁止使用的低能設備和產品。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幼兒園節能工作進行系統檢查,認真排查資源浪費漏洞并及時予以阻塞。
7.建立節約考核機制,每一位教職工既要以身作則,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幼兒做出表率,又要開展好豐富多樣的節約教育活動,強化幼兒及家長的節約意識和行為。勤儉節約人人有責、人人負責,我們要認真細致的抓好落實,切實使每個部門,每個崗位,每位教師,每名幼兒,從身邊的小事、細節做起,注意每一個節約環節,堵塞每一個浪費漏洞。
CCCC幼兒園
教育大班幼兒節約糧食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了解20__年世界糧食日的宣傳標語和珍惜糧食的重要。
2、熟悉各種常見的農作物,并能積極進行猜謎活動。
3、激發幼兒愛糧、惜糧的情感,懂得如何節糧。
活動準備:
收集農作物的謎語;PPT《缺糧的非洲》
活動流程:
一、引出活動:
1、師:你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節日嗎?
2、師交代開展“愛惜糧食,從你我做起”的活動。
二、通過看、聽、說、猜等一系列活動激發幼兒愛糧、惜糧
1、請幼兒觀看PPT《缺糧的非洲》,懂得愛糧、惜糧的重要
2、說說世界糧食日的宣傳標語如:
(1)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2)節糧從我做起,建設節約型社會;
(3)崇尚節糧風氣,促進可持續發展;
(4)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5)要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6)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須知人人有責。
(7)愛惜糧食,節約資源
(8)增強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意識
(9)嚴禁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的行為
(10)提高糧食品質,增強法制意識
(11) 放開糧食市場,加強監督管理
3、幼兒游戲:猜猜農作物如:
(1)有個矮將軍,身上掛滿刀,刀鞘外長毛,里面藏寶寶。(大豆)
(2)脫去黃金袍,露出白玉體,身子比豆小,名字有三尺。(大米)
(3)青枝綠葉顆顆桃,外面骨頭里面毛,待到一天桃子老,里面骨頭外面毛。(棉花)
(4)農民春天種它,夏天它就開花。秋天結果象個桃,桃子裂了開白花。(棉花)
(5)幼時不怕冰霜,長大露出鋒芒,老來粉身碎骨,仍然潔白無雙。(麥子)
(6)春穿綠衣秋黃袍,頭兒彎彎垂珠寶,從幼到老難離水,不洗澡來只泡腳。(水稻)
(7)生在山里,死在鍋里,藏在瓶里,活在杯里。(茶葉)
(8)皮兒薄,殼兒脆,四姐妹,隔墻睡,從小到大背靠背,裹著一層疙瘩被。(蓖麻)
(9)一團幽香口難言,色如丹桂味如蓮,真身已歸西天去,十指尖尖在人間。(佛手)
(10)去年秋天撒下種,長出綠苗過一冬。開春它還接著長,等到夏天黃澄澄。(冬小麥)
(11)怪奇怪真奇怪,頭頂長出胡子來;解開衣服看一看,顆顆珍珠露出來。(玉米)
(12)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長出胡子來,拔掉胡子剝開看,露出牙齒一排排。(玉米)
(13)節是甘蔗節,葉是碧綠色,胡子是絲線,珍珠做顆粒。(包谷)
(14)小時青,老來黃,金色屋里小姑藏。(谷子)
(15)把把綠傘土里插,條條紫藤地上爬,地上長葉不開花,地下結串大甜瓜。(番薯)
(16)身體足有丈二高,瘦長身節不長毛,下身穿條綠綢褲,頭戴珍珠紅絨帽。(高粱)
(17)青枝綠葉長得高,砍了壓在水里泡,剝皮曬干供人用,留下骨頭當柴燒。(麻)
(18)高高個兒一身青,金黃圓臉喜盈盈,天天對著太陽笑,結的果實數不清。(向日葵)
(19)身體長又長,開花黃又黃,臉蛋象太陽,籽兒香又香。(向日葵)
(20)青枝綠葉不是菜,有的烤來有的曬,騰云駕霧燒著吃,不能鍋里煮熟賣。(煙葉)
(21)有個老頭子,頭上長胡子。脫下綠帽子,滿身是珠子。(玉米)
(22)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個白胖子。(花生)
(23)像桃不是桃,桃李長白毛。秋天咧嘴笑,白毛向外冒。(棉花)
(24)青青藤兒長又長,綠綠葉子上邊長。藤在土中扎了根,一群紅娃圍根上。(番薯)
(25)小時青青像棵草,老來金黃是珠寶。珠寶脫下金黃衣,用它做飯吃個飽。(玉米)
(26)身體長又長,開花黃又黃。臉蛋向太陽,子兒香又香。(向日葵)
4 、討論如何節約糧食
如: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剩米飯熬粥,剩粥摻面壓面條,剩面條炒著吃,剩饅頭炸饅頭片,剩饅頭片做羊肉泡膜;不偏食,不挑食;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余的要帶回家等
三、師:小結,教育幼兒從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從自身做起愛糧、惜糧。
教育大班幼兒節約糧食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了解農民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知道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飯”圖片;《我不浪費糧食》動畫視頻;“不浪費食物”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米飯”,引導幼兒討論米飯的來源。
這是什么?米飯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從哪里來的嗎?
播放動畫視頻《我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來之不易。
熊貓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他們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飛碗來到了田野尋找大米的由來。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農民要經過翻地、播種、育苗、插秧等種下水稻,等待水稻長出金燦燦的稻谷,再進行收割、脫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脫殼碾出大米。大米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了解珍惜糧食的方法。
1、討論交流珍惜糧食的方法。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珍惜糧食,你知道哪些節約糧食的方法?
2、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討論圖中的現象。
這些行為對不對?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雙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隨意丟棄;去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1、教師在用餐環節提醒幼兒不隨意倒飯菜,珍惜食物。
2、在過渡環節可適當播放“寶寶巴士APP”中的“古詩國學”第一集《憫農》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懂得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樹立榜樣,幫助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教育大班幼兒節約糧食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理解農民勞動的辛苦,知道要愛惜糧食。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學習古詩《憫農》,并理解其含義。
2.物質準備:
(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飯。
(2)課件:一粒米的來歷
(3)面板、適量的面粉、盆、水。
(4)配樂詩:《憫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談話:這是誰浪費的
二、糧食來之不易
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讓我們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2.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一~場景四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
3.出示場景五: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
4.出示場景六: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
5.教師根據幼兒的作出小結,教育幼兒要懂得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
三、歌表演《憫農》
四、和面
1.向幼兒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幼兒分組和面,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及時提醒幼兒不要浪費面粉。
3.讓幼兒分組討論和面難在哪里,并讓幼兒明白,雖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們還要把和好的面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種面食和糕點。
五、討論:怎樣做一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延伸活動:
區域活動:在語言區投放兒歌內容及圖片,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通過兒歌《大饅頭,哪里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教育大班幼兒節約糧食的教案篇5
設計意圖: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里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愛惜糧食,文明就餐”這一主題活動。目的是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理解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愛惜糧食,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核心要素: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凈不浪費愛糧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活動準備:PPT,提前熟悉音樂《我愛吃》
活動過程:
一、通過古詩導入活動
教師通過觀看課件唐詩《憫農》引出愛惜糧食的主題。
二、初步了解糧食的來歷,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
1、認識水稻和麥子。
教師:今天,老師從農民伯伯那里請來了兩位客人,猜猜他們是誰?出示圖片教師:我們請這兩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嗎?”——糧食。
2、出示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糧食的來歷,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
教師:糧食有許多話想對你們說,你們想聽嗎?請水稻先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
(2)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3)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養護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說我來的容易嗎?為什么不容易?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我才能誕生!”
教師:下面請小麥來和大家說一說。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幼兒所答出示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3、教師小結: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一粒粒的糧食都來之不易,都需要農民伯伯付出很多的汗水,所以,我們要加倍的愛惜糧食,請小朋友說一說我們怎樣做,才能愛惜糧食?
小結:用餐時我們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糧食,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掉飯,不倒飯。
4、通過動畫故事和幼兒一起探討如何愛惜糧食。
教師:讓我們看看小動物們是怎么對待糧食的。觀看故事
教師:小兔一家是怎么做的?小老鼠一家是怎么做的?誰做的對呢?為什么?如果我們像小老鼠那樣不愛惜糧食會有什么后果?
每個問題幼兒回答完后,通過視頻驗證小結。四、游戲《我愛吃》加深幼兒對各種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發幼兒的食欲,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請3—4個幼兒在圈里邊唱邊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時,走到一個朋友面前,邊拍手邊說:“嘿嘿,猜猜我想吃什么?要求對方說出一種主食名稱。依次交換游戲人,游戲重新開始。
開展“小小檢查員”活動
邀請班上的值日生輪流當“小小檢查員”。每餐之后檢查幼兒的餐具是否還有剩飯剩菜?督促幼兒愛惜糧食。
活動延伸:
家園互動:
1、不論在家進餐還是外出就餐,家長給孩子的飯菜要適量。也可以在尊重孩子意見的前提下,給孩子適量的飯菜。
2、家長可利用假期,帶孩子郊游。并給孩子介紹農作物的種植知識,使孩子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注意事項:
如果幼兒因為身體不適或飯量小,吃不下那么多飯菜時,幼兒可以提前跟老師說明情況,使老師在進餐前就能將多出的飯菜放回,以免造成浪費。
教育大班幼兒節約糧食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理解農民勞動的辛苦,知道要愛惜糧食。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學習古詩《憫農》,并理解其含義。
2.物質準備:
(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飯。
(2)課件:一粒米的來歷
(3)面板、適量的面粉、盆、水。
(4)配樂詩:《憫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談話:這是誰浪費的
二、糧食來之不易
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讓我們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2.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一~場景四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
3.出示場景五: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
4.出示場景六: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
5.教師根據幼兒的作出小結,教育幼兒要懂得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
三、歌表演《憫農》
四、和面
1.向幼兒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幼兒分組和面,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及時提醒幼兒不要浪費面粉。
3.讓幼兒分組討論和面難在哪里,并讓幼兒明白,雖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們還要把和好的面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種面食和糕點。
五、討論:怎樣做一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延伸活動:
區域活動:在語言區投放兒歌內容及圖片,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通過兒歌《大饅頭,哪里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活動反思: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在幼兒園里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幼兒園每天都要倒掉一些剩菜剩飯。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設計了“愛惜糧食”活動來引導我們的孩子們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那糧食是從哪里來的呢?小朋友們都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通過讓幼兒看《一粒米的來歷》課件,體驗和面,來感知糧食的來之不易,完成重點。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討論,通過討論、小結讓幼兒知道應該怎么樣愛惜糧食呢,突破難點。目的是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因為《綱要》中提到“社會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品質的形成”,所以在活動中還有家園配合、區域活動的內容,為目標更好地達成服務。
2.談談你在社會活動中經常應用的活動模式?
社會活動與幼兒的一生發展密切相關,也是在我們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模式讓幼兒來真正理解、運用的活動,我在社會活動中會運用以下幾種模式來進行:
生活感知
這種模式適用于和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目標,如:認識超市、郵局等。利用現實生活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這是本活動的最大特色。讓幼兒在大自然、大社會中學習,在身臨其境中獲得相關的感性經驗。在參觀過程中,教師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觀察、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幼兒。例如,鼓勵幼兒主動地向大人打招呼,主動地看一看、問一問、聽一聽、做一做,這既培養了幼兒大膽與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發起對郵局工作人員勞動的尊敬之情。這樣的活動,將給幼兒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情境陶冶
此模式運適于對幼兒情感方面的教育,如:關愛殘疾人、擁抱、等。改變了品德教育流于說教的方式,巧妙地運用移情訓練法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生活事件設身處地地體會殘疾人的生活不方便。促使幼兒實現情感換位,即轉換角色去體驗特定的社會情感和事件并產生移情;使幼兒正確對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緒反應并采取積極的行動。
實際練習法
此模式運用于一些習慣養成,如:排隊、謙讓等。幼兒期教育的特點是“養成教育”。讓幼兒“在做中學”,大部分時間幼兒親自參與實踐練習,豐富了幼兒的直接經驗,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育大班幼兒節約糧食的教案篇7
教學目的:
1、進一步提高學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讓學生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雖然生活好了,但還是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2、明確勤儉節約,關鍵是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的重要性,樹立節約行動的目標和信念。
3、培養學生愛惜糧食、愛惜物品、自覺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樹立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導入:同學們,老師今天在校門口聽到兩個同學的對話,想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誰來讀一讀?
2、指名讀
(甲:默默,你在干嘛呢?
乙:我早上買的餅子和牛奶吃不完了,準備扔了。
甲:那是不是有點浪費啊?
乙:嗨,有什么浪費的啊!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如此豐富,哪里還在乎這一點點啊!節約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甲:也是,國家現在也提倡超前消費,既然如此,就更沒有必要再提倡節約了!)
3、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為什么?
二、寶貴的資源
是的,這些資源究竟如何寶貴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1、一度電能干什么?
2、一張紙的價值。
3、一滴水的作用。
三、我們的浪費
盡管這些資源很寶貴,但還是有些人在浪費!
1、浪費電的現象隨處可見及其后果
2、浪費紙的現象屢見不鮮及其后果
3、浪費水的新聞屢屢報道及其后果
4、浪費糧食的現象到處都有及其后果
同學們,就是因為這種種的浪費,你看:地球母親和人們正遭受著多么大的苦難!
四、父母的錢是這么掙來的
那么,有沒有想過,你的浪費不僅會造成這么嚴重的后果,也和我們的親人息息相關。你知道父母親人的血汗錢是如何掙來的嗎?(指名說)看,為了幾十塊錢起早貪黑賣菜,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不畏寒冷在外打工,每天憋在車內的司機們,辛苦耕耘在講臺上的老師,救死扶傷的醫生護士們,烈日下的交警,辦公室里不見天日的工作者,所以,同學們,我們還能拿著父母的辛苦血汗錢來浪費嗎?
五、節儉的故事
其實不止是我們,古今中外的很多人都很勤儉節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吧!
1、毛澤東的勤儉節約。
2、伊麗莎白二世的節約。
3、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的節約。
六、我們該怎么做?
上體育課、活動課前自覺關閉電器,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扇停”。
放學后自覺檢查并關閉教室內的所有電器開關
提倡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用完水后,要及時擰緊水龍頭,杜絕長流水。
加入光盤行動,拒絕餐飲浪費,吃不完的打包,厲行節約,文明用餐,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吃飯時不灑落米粒,吃多少盛多少
七、總結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更是我們的一種責任,一種品質。勤儉節約這樣的優良品質應當是伴你一生的良好品質,希望大家能夠緊緊追隨著它!
八、拓展完成一份關于“勤儉節約”的手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