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一年級美術老師在課堂上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個一年級美術老師都要知道如何寫一年級美術教案,它能夠讓老師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在仔細觀察常用文具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設計繪制造型新穎、色彩鮮艷的各種常用文具。發揮自己的想象,在生活和藝術的聯系和互動中,獲得用藝術的方式美化和表現生活的能力。使學生了解藝術形式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學生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
教學重點: 打開學生積極、豐富的創造性思維,啟發學生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對文具的制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難點: 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感受其中的奧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學具準備:
1、紙盒、廢棄的小瓶、橡皮泥、剪刀、雙面膠、文具的資料、自制"外星人"展示版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新穎別致的文具
教學媒體: 錄音機、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1、出示教具"外星人"展示板。導入,文具星球來的外星人想和同學們交朋友。創設教學情境。進入教學的特定情境,說出自己的感受。
貼近學生的年齡,激發學習興趣。
2、想和他交朋友的同學,要和他說一說你最喜歡的一種文具是什么?這種文具有什么作用和特點?它美在哪里?提出課程的基本要求。
說說自己心愛文具并請同學相互欣賞。
利用實物投影儀直觀展示,鼓勵學生展示自我,鍛煉其表達能力,增強自信心。認識文具特點體會造型美、色彩美。
三、講授新課:
1、情景引申。它有很多小禮物想送給大家,但是他要我們自己做一件獨一無二的文具和他交換才行。我們怎么做哪?設疑集思。相互討論,如何利用自己所帶的廢棄紙盒或其它的物品制作新穎、別致的文具。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其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2、組織學生相互解決問題。作簡要小結,表揚鼓勵有創意的設計想法。提出問題相互討論解決,進行簡單制作過程的說明。完成教學重點的突破,化解難點。
3、出示成品引導學生分析制作材料、方法、優缺點。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學生明確自己的設計目標。
四、布置作業:
1、根據學生個性能力的差異,引導學生自由選擇畫,捏、撕、貼等方法,構思設計與眾不同的文具。個人或二人、三人結合進行實際制作,鍛煉自己動手能力。鼓勵創新,使學生在更自由的空間里發展創造思維。
2、課中小結,充分肯定學生大膽自由的設計,并及時予以幫助指導。進行相互欣賞和交流,繼續完成更新穎的學習用品。開拓學生思維取長補短相互借鑒,發現問題予以糾正。
五、小結:
輔導學生完成完整的作品,并進行課堂展評。把作品展放在"外星人"的展示版上,相互參觀自我評價。
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并促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收拾整理根據課堂情境和"外星人"互換禮物。提出新要求,"外星人"喜歡干凈,整潔的教室,我們大家一起來進行整理。
學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剩余物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課后拓展:
提出希望,課后請同學們利用身邊的多余材料,再設計幾種不同的新穎學習用品。利用學生的興趣延續性把課堂學習轉化成持久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2
一、學習目標:
1、在仔細觀察常用文具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設計造型新穎,色彩鮮艷的各種常用文具。
2、引導學生運用橡皮泥表現各種文具的形象,提高學生立體造型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習橡皮泥制作的基本手法團、捏、搓、按等,能運用基本制作方法塑造常用文具。
三、教學難點:
對橡皮泥文具進行再加工,塑造色彩鮮艷,形象獨特的文具。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這節課首先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兒歌,大家仔細聽仔細看,看看里面的主角們你們認不認識,它們是誰呢?對這就是我們每天都會接觸的好朋友文具,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具的王國。
2、講授新課
文具是我們小朋友每天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小伙伴,它既實用又漂亮,現在所有的小朋友都打開手里的文具盒,跟身邊的同學一起來看看我們都有些什么文具呢?(生答:鉛筆、橡皮等。)
其實文具的種類有很多,大家看,這些都屬于文具:剪刀、尺子、鋼筆、圓規等等。(課件展示)
(1)初識橡皮泥文具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我的文具,想看看嗎?(給同學們看看老師帶來的橡皮泥文具)告訴老師這些文具跟你們文具盒里的文具有什么不同?(生答:材料不同。)老師的文具是用橡皮泥制作的,你們喜歡這些橡皮泥文具嗎?看看都有些什么文具?(生答)想學學它們是怎么制作的嗎?
(2)學習橡皮泥制作的基本手法
請同學們拿出一塊橡皮泥,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做。
引領學生學習基本手法:揉、按、搓、捏等。(板書基本方法)
①揉;將彩泥放在手心里,揉成一個圓球。大團彩泥用手心來揉,小團的彩泥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揉。
②按;把橡皮泥球按壓成方形。
③搓;將橡皮泥搓成條或水滴狀。
④捏;將橡皮泥條捏出尖,一個橡皮泥鉛筆的基本形就完成了。
同學們請看現在我們就做好了什么文具?(生答:鉛筆)
(3)再識橡皮泥文具
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橡皮泥文具呢,快來看看這些文具有什么特點?(展示裝飾好的橡皮泥文具)生答:這些文具上面有花紋,很漂亮。
你能看出老師都做了些什么形狀的花紋嗎?(生答:搓出來線條,捏出來圓點添加在文具上。)同學們說的真棒,老師還給這只鉛筆加上了橡皮呢,知道我是怎樣加的嗎?(生答)老師總結使用了連接工具牙簽。
老師總結:看來,我們要對橡皮泥文具進行一些小的裝飾,我們的橡皮泥文具就會更加的多功能更加的漂亮。
現在我們來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文具。
3、學生制作
老師從小的愿望就是開一家精美的文具店,看了這么多漂亮的橡皮泥文具,你們是不是也忍不住想我的文具店動手加工設計漂亮的文具了?要成為文具小設計師還有以下幾點要求,我們來看一看。(課件出示制作要求)作業要求:用橡皮泥做做自己喜歡的文具。要求形象美觀、色彩鮮艷、制作細致。只動小手不動口。好了,剩下的時間就交給大家一起動手制作把。
學生制作,老師指導。(課件播放輕柔的音樂)。
4、講評作品
老師的文具店開張了,現在就來展示展示我們班小小設計師們的作品吧。
(1)學生互評:老師要看看我們班的小朋友誰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快看看你身邊小朋友的作品,你覺得誰制作的漂亮,把它推薦給大家吧。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件作品啊?(投影儀下展示)
(2)老師評價:老師從色彩的搭配和制作的精致程度對作品進行評價。
5、拓展
(電腦展示用橡皮泥塑造的動物、植物、人物形象)看,用橡皮泥還可以塑造這么多形象呢,只要同學們將今天我們學到的團、按、搓、捏等方法掌握熟練,任何形象都難不倒我們,只要開動我們的小腦筋,小小的橡皮泥能變成我們的寶貝,老師希望同學們在課下多觀察多動手,都能變成奇思妙想小專家,好不好?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3
《動植物欣賞》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樣貌特征,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感受各種材料特性。
2、培養保護動物的環保意識,體驗合作、探究、發現的愉悅,激發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欣賞、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藝術作品中的動物的形、色、動態之美,引發喜愛動物之情和環保意識。
課前準備:
師生課前多方面搜索與動物相關的圖文資料、動物欣賞圖片和視頻資料。各種用以制作“動物”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好的形式多樣的“動物”作品。
教學程序:
一、表演、回憶、發表
1、表演猜謎:你知道哪些的動物的動做?你能把它模仿出來讓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嗎?(部分學生臺前模仿某一種動物進行表演,臺下學生猜迷)
2、引導學生回憶并說出自己喜愛的動物形體、顏色、花紋等基本特征和這種動物有什么生活習性?喜歡生活在什么環境里?
啟發回憶,探索了解動物的各種活動特征。
二、觀察、賞析、感受
1、播放各種動物的活動錄象和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
2、瀏覽各類動物活動場面的視頻及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賞析比較動物的顏色、外形、斑紋、動態等,認識動物之美和可愛之處。
3、學生分組討論及匯報:最喜歡哪種動物?為什么?知道哪種動物的故事呢?
4、賞析藝術家表現動物的美術作品,了解不同的美術表現方式和美的多樣性。(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后發表:你覺得這些動物漂亮嗎?你喜歡嗎?為什么?)
三、思考、探索、創作
引導賞析學生制作的動物作品的美感(從形、色、花紋、動態方面引導),探索如何巧妙的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動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
四、展示、評價、延伸
1、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進行“動物的故事”童話劇表演。
2、思考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學到了哪些知識技能?探索了什么問題?
3、了解我國有哪些珍稀動物,引導學生自我進行環保教育。(示珍稀動物圖片請學生判斷)
4、針對各小組的學習、創作、表演情況進行小組自評互評。(評價引導:形似、色美、花紋是否生動,是否有創意?本課自己和同學的學習、表現怎樣?)
5、課后探索延伸:
(1)你還知道其它關于動物的更多知識嗎?
(2)你知道其他國家的保護動物嗎?
(3)你知道動物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4)動物與環境的關系是怎樣的?
(5)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是怎樣的?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4
《認識美術工具》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進行美術活動的重要條件,如何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這些引導是這一節課的難點。在課堂上我把它定位為美術課教學中的綜合。探索領域,目的是想結合兒童以往的(學前)繪畫經驗,進行延伸由此引發全體孩子對學習美術的欲望。
教學目標:
1、熟悉和了解美術的表現形式,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新的思維加深對美術的新認識。
2、觀察和發現各種工具的使用方式,培養愛護學習用具的良好行為習慣。引發對各種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3、開闊視野,拓寬想象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準備:課件、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回顧學前繪畫經驗引語:今天我們要在課堂上找朋友,這個朋友是誰,我先不告訴您們,上完課你們就知道了。請大家想一想下列的問題,小組討論,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時要完整。
1、你在畫畫的時候用過那些工具,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樣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嗎?
2、你見過那些繪畫工具,請你介紹一下,你在那里見到的?你認為它們能用來干什么?
3、你最想擁有的美術用品有那些?為什么?
蠟筆小知識
1、是年幼兒童最常用的`繪畫工具
2、同彩色鉛筆相比,蠟筆的色彩比較鮮艷、筆芯也稍軟,使用時不會因手在紙上摩擦而弄臟畫面。
3、蠟筆即可以用來畫線條,也可用于大面積的涂色。
油畫棒小知識1小朋友最喜歡使用的工具,色彩鮮艷、濃烈2油畫棒比蠟筆要軟得多,而且因為是油性的,顏色之間容易混合,色彩的變化,層次都比較豐富。
彩色鉛筆小知識:
1、最簡單的色彩畫工具,如同鉛筆一樣,比較適合年齡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來涂顏色,但涂色的時候不能用力過大,因為它的筆芯是硬性的,會在紙上留下痕跡。
3、比較適合于畫輕柔、淡雅的畫面。
師小結:在繪畫過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個好助手能幫助你實現你的繪畫愿望。
三、引導觀察思考發現新的工具和材料課件展示:
1、欣賞中國畫、書法作品。
2、欣賞油畫作品。
3、欣賞水粉、水彩畫作品。
4、欣賞版畫作品。
5、欣賞兒童畫作品。
師:欣賞了這些畫,大家能猜出這些畫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來完成的嗎?生自由議論。
6、課件再次展示(結合作品進行展示),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發學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術課的課前準備能有所重視。大家現在可以猜出我們要找的朋友是誰了嗎?
7、怎樣愛護這些工具和材料。
課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識,進一步強調愛護工具、保護學習用品、正確使用學具的良好品質。
四、評價,師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回答問題。
1、你能認識的美術工具和材料有()種?
2、通過學習你又認識了那些繪畫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愛護和正確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嗎?
五、課后觀察和思考
1、收集和嘗試一種你沒有用過的美術工具和材料。
2、到美術用品店去觀察文房四寶是什么?又發現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5
《乘上列車去畫畫》: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乘上列車去畫畫采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通過集體作業,培養學生同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并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
錄音機、水粉、范畫、畫掛板、火車圖片。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如何畫出被遮擋物體。
學生用具:
蠟筆、水彩筆、水彩、調色盤。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安定情緒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聽錄音(火車開來的聲音)同時教師出示能拉動的火車列箱,并提問學生聽到什么聲音,導出題目《乘上列車去畫畫》。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貼有一節車箱的掛板,用各種水果貼片進行貼畫讓學生觀察貼的是否正確、合理,并說一說為什么?之后,教師講解物體的前后遮擋部分的畫法,物體在車箱里的繪畫順序是:由下向上畫、由前向后畫。
2、教師演示畫畫箱的車箱畫法四句話:
(1)先畫車箱長方形。
(2)再畫車輪小圓形。
(3)火車鐵軌兩條線。
(4)車身圖案任你添。
其中車身圖案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車箱的長度畫多長。)
3、啟發學生根據教師在黑板上的范畫的車箱,自己還能畫出什么樣的車箱外形。
4、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把火車箱裝滿各種貨物,并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把車箱畫滿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學生練習
1、再次提示學生物體被遮擋部分畫法。
2、教師巡視指導(放音樂)。
五、課堂總結
1、再次提示學生作品一個連一個貼在黑板右側變成一列裝滿貨物的火車,并讓學生評說哪個車的好與壞。
2、教師總結發言,引導學生說一說應把這么多的東西送到祖國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車漸漸開走的,表示司機叔叔開著火車帶著學生的心愿走遠。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6
《鮮花送老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植物的觀察和廢舊材料的利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意識。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3、培養學生對師長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如何合理運用各種材料制作紙花。
教學難點:紙花的卷制
學生用具準備:舊掛歷,彩紙,吸管,膠水或膠棒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1、帶領學生觀察植物,并能對各種植物的外形、顏色特征進行簡單描述。
2、這節課我們用各種廢舊材料做成鮮花好不好?板書課題。
三、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引導學生觀摩各種植物圖片或實物,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哪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可在適當分析植物結構的同時,示范幾種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貼、卷、插等。老師還可通過示范仙人球等結構較特殊的植物,讓學生領會多次多角度折,折紙成球等特殊表現法。
2、發展階段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學生在現有植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植物的原有形態,充分發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造,制作一顆與眾不同的植物。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哺育他們成長,鼓勵學生把精心制作的紙花送給老師。
四、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和整潔。
五、課后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來表現各種植物。
2、在生活中,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材料變廢為寶。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熟悉工具、認識顏色、嘗試用各種色彩、材料,大膽繪制自己喜歡的圖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活動中,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培養學生愛畫、敢畫的情趣。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培養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
課前準備:各種彩筆、有色繪畫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口袋,里面裝著和美術有關的東西,我找幾個同學來摸一摸,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些大畫家的畫好不好?
二、作品欣賞
1、出示畢加索的作品。
2、你覺得這些畫怎么樣?簡單介紹畫家。
3、原來,我們手中的筆,還能畫出這么奇妙的畫,你想不想試一試?
三、嘗試練習作畫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自由的畫,畫他們想畫的,畫他們喜歡畫的。
1、在學生的繪畫過程中,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
2、你夸夸你的同學,并給自己的作品打個分。分小組進行合作作畫。
3、在學生的作畫過程中,教師巡視。
A、表揚動作快、守紀律的小朋友。
B、表揚合作默契的小組。
C、表揚有創意的小朋友。
四、學生作品展示
1、請你夸夸你們小組的作品。
2、出示畫家完成的作品,比一比。
五、小結
你們真棒!是我們班的小畫家,比畢加索這樣的大畫家都畫的好。老師真喜歡你們!希望你們以后上課,也能像今天一樣大膽的畫。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8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進行美術活動的重要條件,如何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這些引導是這一節課的難點。在課堂上我把它定位為美術課教學中的綜合。
教學目標:
1、熟悉和了解美術的表現形式,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新的思維加深對美術的新認識。
2、觀察和發現各種工具的使用方式,培養愛護學習用具的良好行為習慣。引發對各種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3、開闊視野,拓寬想象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
教學重點:
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準備:
課件、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回顧學前繪畫經驗引語:今天我們要在課堂上找朋友,這個朋友是誰,我先不告訴您們,上完課你們就知道了。請大家想一想下列的問題,小組討論,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時要完整。
1、你在畫畫的時候用過那些工具,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樣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嗎?
2、你見過那些繪畫工具,請你介紹一下,你在那里見到的?你認為它們能用來干什么?
3、你最想擁有的美術用品有那些?為什么?
蠟筆小知識:
1、是年幼兒童最常用的繪畫工具。
2、同彩色鉛筆相比,蠟筆的色彩比較鮮艷、筆芯也稍軟,使用時不會因手在紙上摩擦而弄臟畫面。
3、蠟筆即可以用來畫線條,也可用于大面積的涂色。
油畫棒小知識:
1、小朋友最喜歡使用的工具,色彩鮮艷、濃烈。
2、油畫棒比蠟筆要軟得多,而且因為是油性的,顏色之間容易混合,色彩的變化,層次都比較豐富。
彩色鉛筆小知識:
1、最簡單的色彩畫工具,如同鉛筆一樣,比較適合年齡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來涂顏色,但涂色的時候不能用力過大,因為它的筆芯是硬性的,會在紙上留下痕跡。
3、比較適合于畫輕柔、淡雅的畫面。
師小結:在繪畫過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個好助手能幫助你實現你的繪畫愿望。
三、引導觀察思考發現新的工具和材料課件展示:
1、欣賞中國畫、書法作品。
2、欣賞油畫作品。
3、欣賞水粉、水彩畫作品。
4、欣賞版畫作品。
5、欣賞兒童畫作品。
師:欣賞了這些畫,大家能猜出這些畫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來完成的嗎?生自由議論。
6、課件再次展示(結合作品進行展示),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發學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術課的課前準備能有所重視。大家現在可以猜出我們要找的朋友是誰了嗎?
7、怎樣愛護這些工具和材料。
課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識,進一步強調愛護工具、保護學習用品、正確使用學具的良好品質。
四、評價,師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回答問題。
1、你能認識的美術工具和材料有()種?
2、通過學習你又認識了那些繪畫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愛護和正確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嗎?
五、課后觀察和思考
1、收集和嘗試一種你沒有用過的美術工具和材料。
2、到美術用品店去觀察文房四寶是什么?又發現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9
教學目標:能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地涂繞。
1、能按自己意愿涂繞出不同的形象,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在涂繞中感受到繪畫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能按自己意愿,大膽地涂繞出不同的形象。
教學難點:線條變化的豐富性。
課前準備:油畫棒或彩筆,鉛畫紙。
教學過程:
一、回憶童年,激發興趣。
1、小時候,你們在墻上涂畫過嗎?
2、有沒有被老師或家長批評過嗎?
3、今天,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讓小朋友們盡情的涂,有可能老師還會表揚你呢?
4、請幾個小朋友上黑板上來涂,其余同學在紙上涂。
5、你覺得黑板上涂了些什么呀?
二、以趣導學
1、觀察、思考,你看上面黑板上的小朋友畫的像什么呀?能不能把它們添幾筆,使它成為我們生活中熟悉的形象?
2、試一試,請小朋友上黑板演示。
3、比一比,看一看,打開課本欣賞。
A、你認為它們好在哪里?
B、看了這些畫,你認為還可以涂繞出什么?
C、請學生在自己的紙上涂繞。
(表揚大膽的小朋友。)
三、交流。
四、布置作業
1、小小組合作完成一張畫,小小組自己確定主題。
2、學生大膽用線創作。
五、教師巡回輔導。
重點是指導膽小的學生。
六、點評
你認為誰畫得好?好在哪里?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篇10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用一組有方向性的線條來表現雨滴。
2、回憶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將他們表現出來。
教學重、難點:
1、用有方向性的線條表現雨滴。
2、遮擋關系的處理。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1、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
雨點兒落下來了,街上的人都是什么樣的?你是怎樣避雨的?
2、請學生表演雨中情景,引導學生觀察,認識遮擋關系
3、下雨時,我們的城市是怎樣的情景?
4、下雨時,你最喜歡的或最討厭的事是什么?
(二)欣賞圖片
看看書上的圖片,選你喜歡的一幅說幾句話?
二、發展階段
(一)啟發想象,激發情感
1、聽故事并補充完整(掛圖拼貼)
熱熱的太陽烤著大地,白云沒精打采地飄來飄去。明明背著書包走在放學的路上。哎呀!天空怎么突然暗下來了?呀!下雨了!……
誰來添畫落下的雨點兒?
想一想,明明怎么辦?或者你怎樣幫助明明呢?
2、請學生為明明添畫雨具。
(二)觀察分析
明明穿上了雨衣,看起來跟剛才有什么不一樣了?
(三)鼓勵創作:你想畫雨中的什么呢?
(四)提出作業要求
畫一幅下雨時的情景,畫名叫淅瀝的小雨。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部分涂色。
三、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四、作品展示
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師生互評。你喜歡誰的畫?
五、課后拓展
誰知道,天上落下的雨點兒到哪去了?
六、宣布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