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變臉教案
美術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作為一名一年級美術老師,不妨在課前寫一篇一年級美術教案,它對你的工作有許多幫助。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一年級美術變臉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一年級美術變臉教案篇1
《動植物欣賞》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樣貌特征,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感受各種材料特性。
2、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體驗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的愉悅,激發(fā)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欣賞、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藝術作品中的動物的形、色、動態(tài)之美,引發(fā)喜愛動物之情和環(huán)保意識。
課前準備:
師生課前多方面搜索與動物相關的圖文資料、動物欣賞圖片和視頻資料。各種用以制作“動物”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好的形式多樣的“動物”作品。
教學程序:
一、表演、回憶、發(fā)表
1、表演猜謎:你知道哪些的動物的動做?你能把它模仿出來讓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嗎?(部分學生臺前模仿某一種動物進行表演,臺下學生猜迷)
2、引導學生回憶并說出自己喜愛的動物形體、顏色、花紋等基本特征和這種動物有什么生活習性?喜歡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里?
啟發(fā)回憶,探索了解動物的各種活動特征。
二、觀察、賞析、感受
1、播放各種動物的活動錄象和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生活習性和活動規(guī)律。
2、瀏覽各類動物活動場面的視頻及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賞析比較動物的顏色、外形、斑紋、動態(tài)等,認識動物之美和可愛之處。
3、學生分組討論及匯報:最喜歡哪種動物?為什么?知道哪種動物的故事呢?
4、賞析藝術家表現(xiàn)動物的美術作品,了解不同的美術表現(xiàn)方式和美的多樣性。(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后發(fā)表:你覺得這些動物漂亮嗎?你喜歡嗎?為什么?)
三、思考、探索、創(chuàng)作
引導賞析學生制作的動物作品的美感(從形、色、花紋、動態(tài)方面引導),探索如何巧妙的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動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
四、展示、評價、延伸
1、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進行“動物的故事”童話劇表演。
2、思考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學到了哪些知識技能?探索了什么問題?
3、了解我國有哪些珍稀動物,引導學生自我進行環(huán)保教育。(示珍稀動物圖片請學生判斷)
4、針對各小組的學習、創(chuàng)作、表演情況進行小組自評互評。(評價引導:形似、色美、花紋是否生動,是否有創(chuàng)意?本課自己和同學的學習、表現(xiàn)怎樣?)
5、課后探索延伸:
(1)你還知道其它關于動物的更多知識嗎?
(2)你知道其他國家的保護動物嗎?
(3)你知道動物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4)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怎樣的?
(5)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是怎樣的?
一年級美術變臉教案篇2
《大家都來做》
課時:1課時。
材料:體育用品、日常小用品或廢棄材料(如小石塊、沙、瓶蓋等)、小繩子,可提前通知學生搜集準備。
教學目的:
1、利用現(xiàn)有材料在操場上做各種造型排列、組合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表現(xiàn)能力和綜合欣賞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協(xié)作精神。
教學重點:對現(xiàn)有材料的感受聯(lián)想并進行造型表現(xiàn)。
教學難點。積極自主的發(fā)散性思維引導。
教學內(nèi)容:
1、從抽象材料向自然形象的思維轉化。
2、抽象思維組合。
3、平面的或立體的組合方法。
教學過程:
1、學生操場列隊,圍圈坐下,欣賞相關資料,教師做造型思維引導。
(1)呼啦圈(圓形)。
平面排列:花、雪人、氣球、太陽、甲蟲等,請同學說說還可排列成什么圖形?請二位同學到中間選用現(xiàn)有材料各排列一種圖形。
立體造型:用小繩子或電線頭將呼啦圈作不同的捆扎組合,可成多種造型形式(圖形略)。請二位學生到中間作組合嘗試。
(2)羽毛球拍(長條形)。
可作多種平面圖形排列(花瓣、飛機、昆蟲翅膀等),用小繩子或電線頭捆扎可做多種立體造型(圖形略),學生可作不同形式的造型思考。
(3)方形塑料小凳子。
平面排列:在較小的圖形中可作為面使用;在較大的圖形中可作為點使用,隨意排列各種圖形。
立體造型:可作以正方形、Y字、X字形為底座的多種塔形堆砌排列,并可配以彩帶、小彩旗懸掛裝飾(圖形略)。
以上造型思維引導以現(xiàn)有材料中較大的器具為主,因較大的器具在圖形中占主導地位,較小的材料則根據(jù)構思自選,視其自身形態(tài)可看作點或線,配合較大材料靈活使用,注意形象的色彩配置,立體造型可添加懸掛物,使造型具有動感。教學語言應改用兒童易懂的口語化語言。
2、學生分組活動(第4~6人為一組),各組選取自己喜歡的材料,對造型方法、內(nèi)容進行討論,并作嘗試,作品以組為單位開展評比(自評、互評,優(yōu)秀者得小紅旗一面),相互觀摩,鼓勵發(fā)散性思維,對不同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給以肯定。
3、各組再次選取另一種造型材料,對造型方法、內(nèi)容進行討論,再作嘗試,作品再作評比,相互觀摩,鼓勵求異思維。
(教師在學生活動中適當對各組進行指導。)
4、教師對造型活動進行總結,表揚同學的參與、互助協(xié)作和競爭精神。
5、各組將造型材料整理歸位,下課。
課后總結:
由于一年級學生知識面較小,思維及動手能力較弱,一節(jié)課時間略緊,特別是立體造型難度較大,而學生對立體造型尤感興趣,所以,如果將課時增至兩課時,學習效果可能更好。
一年級美術變臉教案篇3
《鮮花送老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植物的觀察和廢舊材料的利用,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師長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如何合理運用各種材料制作紙花。
教學難點:紙花的卷制
學生用具準備:舊掛歷,彩紙,吸管,膠水或膠棒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guī)進行。
二、導入新課:
1、帶領學生觀察植物,并能對各種植物的外形、顏色特征進行簡單描述。
2、這節(jié)課我們用各種廢舊材料做成鮮花好不好?板書課題。
三、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引導學生觀摩各種植物圖片或實物,根據(jù)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哪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xiàn)出來。可在適當分析植物結構的同時,示范幾種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貼、卷、插等。老師還可通過示范仙人球等結構較特殊的植物,讓學生領會多次多角度折,折紙成球等特殊表現(xiàn)法。
2、發(fā)展階段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fā)學生在現(xiàn)有植物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力,打破植物的原有形態(tài),充分發(fā)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chuàng)造,制作一顆與眾不同的植物。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哺育他們成長,鼓勵學生把精心制作的紙花送給老師。
四、收拾與整理
作業(yè)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和整潔。
五、課后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來表現(xiàn)各種植物。
2、在生活中,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材料變廢為寶。
一年級美術變臉教案篇4
《魚兒游游》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審美力;
2、指導學生分析魚的外形和顏色,引導學生大膽夸張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魚,鍛煉學生用線、用色表現(xiàn)或剪刻、捏制魚。
3、增長學生知識,受到美的熏陶,從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fā)學生友善的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彩色紙、剪刀、膠水、筆、彩泥;
2、教師準備多媒體資料,動畫片<海底總動員>。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根據(jù)興趣愛好分小組,并確立組長,統(tǒng)一小組意見。
二、欣賞故事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在大海里住著魚爸爸和他的兒子,爸爸很膽小,怕兒子出事,不想讓他上學;而兒子很喜歡上學,也很頑皮。有一天……
(播放動畫故事:魚爸爸失去兒子尼莫這一段)當魚爸爸失去了的兒子以后啊,他會怎么做呢?
三、新授:
雖然魚爸爸比較懦弱,但他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愛心,會有許多朋友幫他找尋失去的兒子。
假如你是魚爸爸的朋友,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對,幫助有困難的朋友是我們的美德。
魚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魚,我們來認識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魚爸爸的朋友呢?請看大屏
(展示各種不同的魚的圖片)
你最喜歡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魚朋友?
師復述魚的形狀和顏色。
你能模仿魚兒游一下嗎?
讓我們都來模仿魚兒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們來看一下魚究竟是怎么游的。(動畫:魚游時的樣子。)和我們游的一樣嗎?
哦,尾巴左右擺動呢,嘴里還在吐這泡泡,好象在說:尼莫,你在哪兒?我們找你來了。
魚爸爸的朋友啊到處幫著找他的兒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條魚朋友呢,正在幫著找尼莫呢。
(師示范表現(xiàn)魚)
老師是畫的魚朋友,我們看看別的小朋友怎么表現(xiàn)魚的。
(出示學生的作品)
老師的和同學的一比啊,老師的有點差勁了,還是擦去吧。
我們美術課還學過什么表現(xiàn)手法?
對,除了畫之外啊,還有彩泥捏,彩紙剪,這些方法同樣可以表現(xiàn)我們的想法。
接下來老師請每一位小朋友來表現(xiàn)一條游動的魚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幫魚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兒子尼莫,好不好?
請先確定自己的表現(xiàn)方式。
四、作業(yè)
按小組制作或畫魚,老師及時解決學生作業(yè)過程中的問題,并適當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種魚以及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音樂伴奏)
五、作業(yè)展示
很多小朋友啊都表現(xiàn)好了魚爸爸的朋友,現(xiàn)在你就是這位朋友,你能把幫助魚爸爸找兒子的過程說出來嗎?
六、拓展
遇到了困難怎么解決的?(介紹好的小朋友把作品貼在大圖上)
讓我們來看一下朋友多莉是怎么幫助魚爸爸克服困難的。(播放動畫片)
我們一起跟著朋友多莉來說一下。
在我們大家的幫助下,兒子尼莫找到了,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孩子總要長大,總要到外面去學習新的本領。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尼莫回來后他爸爸怎么做的。(播放動畫片)
一年級美術變臉教案篇5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進行美術活動的重要條件,如何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這些引導是這一節(jié)課的難點。在課堂上我把它定位為美術課教學中的綜合。探索領域,目的是想結合兒童以往的(學前)繪畫經(jīng)驗,進行延伸由此引發(fā)全體孩子對學習美術的欲望。
教學目標:
1、熟悉和了解美術的表現(xiàn)形式,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新的思維加深對美術的新認識。
2、觀察和發(fā)現(xiàn)各種工具的使用方式,培養(yǎng)愛護學習用具的良好行為習慣。引發(fā)對各種工具和材料的聯(lián)想。
3、開闊視野,拓寬想象空間,激發(fā)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fā)對工具和材料的聯(lián)想。
教學準備:課件、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
二、導入新課:
回顧學前繪畫經(jīng)驗引語:今天我們要在課堂上找朋友,這個朋友是誰,我先不告訴您們,上完課你們就知道了。請大家想一想下列的問題,小組討論,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時要完整。
1、你在畫畫的時候用過那些工具,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樣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嗎?
2、你見過那些繪畫工具,請你介紹一下,你在那里見到的?你認為它們能用來干什么?
3、你最想擁有的美術用品有那些?為什么?
蠟筆小知識
1、是年幼兒童最常用的`繪畫工具
2、同彩色鉛筆相比,蠟筆的色彩比較鮮艷、筆芯也稍軟,使用時不會因手在紙上摩擦而弄臟畫面。
3、蠟筆即可以用來畫線條,也可用于大面積的涂色。
油畫棒小知識1小朋友最喜歡使用的工具,色彩鮮艷、濃烈2油畫棒比蠟筆要軟得多,而且因為是油性的,顏色之間容易混合,色彩的變化,層次都比較豐富。
彩色鉛筆小知識:
1、最簡單的色彩畫工具,如同鉛筆一樣,比較適合年齡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來涂顏色,但涂色的時候不能用力過大,因為它的筆芯是硬性的,會在紙上留下痕跡。
3、比較適合于畫輕柔、淡雅的畫面。
師小結:在繪畫過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個好助手能幫助你實現(xiàn)你的繪畫愿望。
三、引導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新的工具和材料課件展示:
1、欣賞中國畫、書法作品。
2、欣賞油畫作品。
3、欣賞水粉、水彩畫作品。
4、欣賞版畫作品。
5、欣賞兒童畫作品。
師:欣賞了這些畫,大家能猜出這些畫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來完成的嗎?生自由議論。
6、課件再次展示(結合作品進行展示),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發(fā)學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術課的課前準備能有所重視。大家現(xiàn)在可以猜出我們要找的朋友是誰了嗎?
7、怎樣愛護這些工具和材料。
課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識,進一步強調(diào)愛護工具、保護學習用品、正確使用學具的良好品質。
四、評價,師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回答問題。
1、你能認識的美術工具和材料有()種?
2、通過學習你又認識了那些繪畫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愛護和正確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嗎?
五、課后觀察和思考
1、收集和嘗試一種你沒有用過的美術工具和材料。
2、到美術用品店去觀察文房四寶是什么?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