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長恨歌優秀語文教案

時間: 劉駿 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長恨歌優秀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恨歌優秀語文教案

長恨歌優秀語文教案1

一、內容與解析(一)內容 白居易長恨歌(二)解析“一篇《長恨》別有情!”白居易如是說。可見一首《長恨歌》傾注了詩人太多的情感。這部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不僅凝聚著詩人的理念,也層層積淀著歷代讀者的美好理想。也許,惟其綿綿“長恨”的亙古主題和對真情的向往與追求,才是真永遠。

二、教學目標及解析(一)教學目標1、了解白居易詩文及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2、學習詩歌敘事、寫景和抒情相結合,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達技巧。(二)解析1、運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世的方法鑒賞、解讀詩歌,深切感受飽含在詩歌中的意蘊美和情感美。2、欣賞本詩寓褒貶于鮮明形象中的委婉風格。3、體味詩歌中作者通過敘事表現出來的諷喻之意和同情、傷感之情。

三、問題診斷分析了解長恨歌的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創作風格;把握長恨歌的思想內容及主題;品味作者的語言,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長恨歌》的主題及寫作方法是本文教學的學習難點: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借助多媒體,大量引入課外同類文學現象,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激發他們學習的潛能,真正提高學生獨立分析鑒賞的能力,使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五、教學過程教學時數:兩課時。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多媒體顯示: 吊白居易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教師提示:白居易去世,唐宣宗李忱以詩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句,這兩句詩當互文來看,童子、胡兒能解吟長恨曲、琵琶篇,同時還能歌唱,說明《琵琶行》《長恨歌》通俗易懂,“童子”“胡兒”都能吟,且在當代便已廣泛流傳;一千多年后,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發著永恒的魅力,究其因由,主要在于一個“情”字。“一篇《長恨》別有情!”白居易如是說。可見一首《長恨歌》傾注了詩人太多的情感。這部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不僅凝聚著詩人的理念,也層層積淀著歷代讀者的美好理想。也許,惟其綿綿“長恨”的亙古主題和對真情的向往與追求,才是真永遠。

二、詩人介紹1、學生回憶并介紹作者。

2、教師提示: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祖上遷下陜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他出身于一個小官僚家庭,世敦儒業,祖、父皆以明經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時代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貧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這對他的詩歌創作差不多一開始就走上現實主義的道路有著重大的作用。他青少年時代特別刻苦。后來憶及當時讀書情況,他說:“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讀書至于口舌生瘡,手肘成胝(zhī)。”據說白居易初到長安,去拜見老詩人顧況。顧況聞他名居易,便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居恐不易。”及讀到這首詩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大為贊賞,說有這樣的文筆,居長安不難。詩歌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發起新樂府詩歌運動。貞元十八年(802),與元稹同時考中“書判拔萃科”,后在詩壇上齊名,并稱“元白”。白居易的思想帶有濃厚的儒、釋、道三家雜糅的色彩,但主導思想則是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他的一生,大體上可分為前后兩期,而以四十四歲貶江州司馬為分界線。前期:主要是“兼濟天下”。在創作上,創作了大量針砭時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詩作,如《秦中吟》、《新樂府》大都作于此時。后期:主要是“獨善其身”。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大量的閑適詩。白居易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和雜律。他本人最重視的是諷喻詩。他的諷喻詩主要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一類詩廣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難。這里既有同情農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嘆婦女悲慘命運作品,如《上陽白發人》、《后宮詞》等;另一類詩深刻地揭露了統治者的罪惡,如《賣炭翁》、《紅絨毯》等。三、誦讀訓練1、出示投影,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回眸(móu)粉黛(dài)驪宮(lí)霓裳(ní)(cháng)臨邛(qióng)鼙鼓(pí)仙袂(mèi)衣鈿(diàn)千乘(shèng)釵擘(bò)馬嵬(wéi)闌干(lán)綽約(chuò)2、多媒體播放配樂朗讀,學生聽讀正音。

3、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1、學生對照注釋自讀,疏通文意,掃情文字障礙。

教師提示:

①重點字詞句可憐光彩生門戶:可愛,可羨。椒房阿監青娥老:青春的美好容顏。耿耿星河欲曙天:天色微明的樣子。其中綽約多仙子:美好輕盈的樣子。雪膚花貌參差是:差不多。玉容寂寞淚闌干:縱橫。

②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學生復述詩歌故事情節、在復述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劃分層次,概括層意。第一部分:自開頭至“不重生男重生女”,敘述李、楊會合經過及李對楊的眷戀寵幸。第二部分:自“驪宮高處入青云”至“不見玉顏空死處”,敘述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因禁軍兵變而殞命。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顧盡沾衣”至“魂魄不曾來入夢”,寫李回返長安后對楊的無窮思念。第四部分:自“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束,寫已身登仙界的貴妃仍心系塵寰,對李思念不已。 第二課時五、寫作背景唐

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悲劇,因與“安史之亂”緊相聯系,有著相當嚴肅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離奇、曲折,又極富傳奇色彩,因而倍受歷代文士的關注。自唐至清,出現了不少以此為題材的文學作品,著名者如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李商隱《馬嵬》、蘇軾《荔枝嘆》、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升《長生殿》等。白居易的《長恨歌》則是其中翹楚。本詩取材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唐玄宗曾經是開創開元盛世的一代明君,但是,他與楊貴妃沉迷愛河不僅葬送了自己甜蜜的生活,而且也給大唐帝國帶來空前的政治危機。

楊玉環是蜀州司戶楊玄瑛的女兒,隨叔父楊玄琰入長安,及笄,嫁與玄宗第十四個兒子壽王李瑁為妃。后為李隆基看中。李欲將楊占為己有,又礙于名分,于是,讓她出宮做女道士,而后再迎歸宮中,掩耳盜鈴。李隆基早先勵精圖治,晚年逐漸松弛。得楊玉環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廢朝政。楊玉環則不僅自己得寵專房,身封貴妃,“聲焰震天下”,而且滿門親族也跟著沾光,堂兄楊國忠位居宰相,楊銛官鴻臚卿,楊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

如《長恨歌》所說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天寶后期,朝廷內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對楊家的偏幸,更促進了矛盾的激化。天寶十四載(755),手握重兵的范陽節度使安祿山打著討伐楊氏、以清君側的幌子,發動了叛亂,兵臨長安。李隆基偕楊玉環等倉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陜西馬嵬驛,扈從禁軍發難,求誅楊氏兄妹以謝天下。迫于情勢,李隆基只得如請,“命高力士縊貴妃于佛堂前梨樹下”。(李肇《國史補》)創作緣起: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應考“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取入第四等,被任為位于長安西南的周至縣縣尉。

這年冬天,他與友人陳鴻、王質夫一起到馬嵬驛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談及李、楊之事。王質夫認為,像這樣離奇特出之事,如沒有大手筆為它加工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遷移而消沒失傳。于是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在王的提議下,白居易寫下了此詩,而陳鴻則寫了一篇傳奇《長恨歌傳》。陳鴻也在《長恨歌傳》中言及此詩的緣起:“‘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于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樂天因為《長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也。”

六、主題探究1、通過分析長恨,討論詩歌的主題。長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誰恨?恨什么?為什么恨?有人認為:“長恨”二字是本詩的情感的核心。長是時間,是感情延綿的見證,恨是沉重的遺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義可以根據主題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遺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有人認為:不僅僅是遺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誤國,楊貴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亂”,所以這里的恨,還有悔和痛的意思。有人認為:首先是李、楊在恨,他們真心相愛,但是卻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兩茫茫。有人認為:還有詩人的恨、讀者的恨,為李、楊的愛情悲劇而遺憾、惋惜。有人認為:詩人、讀者不僅為愛情悲劇而恨,還對愛情悲劇引發的政治悲劇而遺憾。明確:“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至“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求色,楊女之美貌、嬌媚,皇楊之間纏綿悱惻的宮闈之歡,楊之得寵,不僅自己“夜專夜”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內因“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楊女之死。--恨之直因(悲劇的制造者成了悲劇的主人公)“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至“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詩人抓住了人物--皇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惻動人的語調,宛轉形容和描述了楊貴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以后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種種感觸。--漢皇之長恨“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至“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道士幫助皇找到楊女。--過渡,浪漫主義手法“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至“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讓楊女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現,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楊女之長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點明題旨,回應開頭教師總結: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制造者最后成為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長恨”二字是本詩的情感的核心。長和恨缺一不可,唯有如此,詩歌才有動人的魅力。長是時間,是感情延綿的見證,恨是沉重的遺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全詩就是圍繞這兩個字展開。因此,分析也要緊扣這兩個字。開頭寫愛得不顧一切,實際上也是說愛的深,于是也為“恨得長”做出了鋪墊。恨的含義可以根據主題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遺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2、詩人是如何表現長恨的?①漢皇之長恨“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唐玄宗逃往西南的

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凄涼,這是以悲涼的景色來烘托人物的悲思。秋風蕭瑟,黃土彌漫,曲折婉轉的棧道穿行山間,如行云間,如漢皇心中纏綿悱惻、揪心裂肺的“恨”。寂靜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內心更顯凄涼與落寞。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在蜀地,面對著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傷心.大自然的美應該有恬靜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卻沒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內心的痛苦。這是透過美景來寫哀情,景色愈麗,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層。行宮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鈴聲,本來就很撩人意緒,詩人抓住這些尋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帶進傷心、斷腸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見一聞,一色一聲,互相交錯,在語言上、聲調上也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愁苦凄清,這又是一層。

行宮見月,想那曾一同望月的人,如今何在呢?月圓了,月缺了,似乎都不再是往昔的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啊。夜雨聞鈴,定然有風,有風而鈴聲聞,可見夜之空寂,人之心情更加悲涼。風聲,雨聲,鈴聲,清晰入耳,聲聲擾人心緒,撩人愁思。--借景抒情“天旋日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還都路上,“天旋日轉”,本來是高興的事,但舊地重過,玉顏不見,不由傷心淚下。敘事中,又增加了一層痛苦的回憶。于快樂中寫悲情,愈見情悲。躊躇,信馬,不忍離去,不想離去又不能不去,只好信馬由韁緩緩去,心無著落之凄涼可見。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望月人何在?--敘事見情“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回長安后,白日里,由于環境和景物的觸發,從景物聯想到人,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淚下,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宮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楊貴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極其復雜微妙的內心活動。“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地表現了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這種苦苦的思戀,“春風桃李花開日”是這樣,“秋雨梧桐葉落時”也是這樣。

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弟子”、“阿監青娥”都已白發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憶。一草一木,一花一樹,風來了,雨過了,花開了,雨落了,點點滴滴,絲絲縷縷,都是麗人的影子。桃花依舊笑春風,人面不知何處去。梨園弟子,阿監青娥,如果楊女尚在,又是如何面貌呢?--觸景生情“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直接描摹漢皇的輾轉反側,徹夜不眠。想要入眠做夢夢見故人竟不能入眠,好不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見麗人的影子。

--敘事見情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回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環,層層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達到了高潮。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復抒情,回環往復,讓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肌理細膩”,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②楊女之長恨“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以“攬衣推枕起徘徊”三個連貫而為的動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來使者后的震驚、激動和惶惑。“夢魂”,使者是什么時候來的,何以在夢,是相思不可見,渴望夢中見吧?“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顯示出她的焦急與迫切--以行寫情,敘事見情“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傳導出她內心的悲哀、凄傷、酸楚、痛苦、委屈、感激等等的百般感觸。比較比喻的運用,充分描寫楊的外在形態,借以展現其內心情感。--以形寫情,描寫見情作者以形寫神,通過人物的外在行動揭示其內心世界,深入腠理,宛轉動人。“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把“鈿盒金釵寄將去”,以表心跡,并表示“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又恐怕皇懷疑不信,“殷勤重寄詞”,以兩人在七夕之夜于長生殿立下的密誓作證。這段描寫,把楊貴妃不忘舊情,感恩報德,忠于愛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劃得淋漓盡致,使這一形象平添光彩。--敘事見情3、詩歌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透過這兩個人物形象,

你認為《長恨歌》的主題是什么?

漢皇:荒淫誤國的昏君?深愛楊女的癡心男?楊女:禍國殃民的紅顏?忠貞愛情的癡心女?

4、《長恨歌》的主題《長恨歌》的主旨是什么?歷來聚訟紛紜。

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種意見:

(1)諷喻說。就是只把唐玄宗當作皇帝寫。認為此詩是借李、楊之情事,諷刺李隆基貪色誤國,以致引發“安史之亂”。告誡最高統治者應引以為戒,免蹈覆轍。至于詩歌后半部分對綿綿長恨的描繪,也不是對李、楊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頌,而是通過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狽景象,隱晦而曲折地諷刺他荒淫誤國而終于苦果自嘗。說明作為一個皇帝,愛美人首先要愛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會失去。愛美人更要愛江山。

(2)愛情說。把唐玄宗當作凡人寫。(白居易說過這是人間罕事)認為此詩的前半部分中,對李、楊荒淫無度、廢棄國事誠然有所諷刺和不滿,但這不是主旨。全詩以大部分篇幅描寫了兩人的愛情遭遇,歌頌了他們之間的愛情。論者還認為,詩中所寫的李、楊愛情,實際上已超越了歷史事實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作者通過這一愛情悲劇,歌頌了人們對愛情的堅貞和專一,反映出人們對美滿愛情的追求和向往。盡管李、楊身為帝王貴妃但他們的這種愛情與人民的生活、與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雙重主題說。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認為這首詩一方面對李、楊荒淫無度、招致禍亂作了明顯諷刺,另方面對兩人的愛情悲劇及彼此間的誠焉相思賦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詩,自始至終貫穿著兩重性,貫穿著李、楊身兼愛情悲劇的制造者與承擔者之間的沖突。沖突的體現者主要是兩個人物本身,而沖突的必然結果是人物的長恨。

三種說法中,你怎么看?為什么?分析:丁毅、方超在《(長恨歌)評價管窺》一文中認為,此詩是白居易借對歷史人物的詠嘆,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說,詩人年輕時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相愛,但由于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后期”的沉痛詩句。

文章指出,《長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幾個月,詩人為失去與湘靈相會之可能而痛苦。為此,丁、方二人認為,《長恨歌》并不是對歷史的記錄與評價。“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發自己的痛苦與深情。從“詩言志”,“詩傳情”上說,丁、方二人之說不無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歷史真實和社會意義以及千百年來的影響而言,不能不說它是歷史的記錄和對歷史事件的評價。至于白氏自身有愛情悲劇的經歷,無疑有助于他對李楊愛情悲劇的體察和分析,才使其詩寫得肌理細膩,情真意切,賦予無窮的藝術魅力。

長恨歌優秀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長恨歌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創作風格

2、品味作者的語言,掌握詩歌抒情所用的表達技巧

教學重點:

品味作者的語言,掌握詩歌抒情所用的表達技巧

一、導入

常言道幾曾見帝王天子有真情,至高無上的權利與純真無暇的愛情往往不能兩全,可又誰知真有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奇跡呢?唐玄宗、楊貴妃的愛情可以說是愛情經典長廊里的一個奇跡。上一節課主要從整體賞析了《長恨歌》的思想內容,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長恨歌》,感受這篇千古絕唱的藝術魅力。

二、合作探究,小組討論:

詩人是從哪些方面,怎樣表現長恨的主題?

(1)請閱讀詩歌第二部分,找出表現唐玄宗之長恨的句子,并細細品味。

(2)分析這些句子分別是從哪些方面,運用什么表達技巧來表現楊貴妃死后,唐玄宗的長恨。

2、學生展示,教師補充點撥: 唐玄宗之長恨: (1)賜死貴妃時

——欲救不得,眼流淚心流血,矛盾痛苦

(2)入蜀道上的思念:

奔蜀途中秋景凄涼,以凄涼的秋景來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對青山綠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現了玄宗內心的痛苦——樂景寫哀情 在行宮,以富有特征的事物月色和鈴聲把人帶進傷心斷腸的境界——借景抒情

(3)還京路上的思念:舊地重經, 玉顏不見 ,又勾起了傷心的回憶。——敘事見情

(4)回京后的思念之苦:玄宗返回長安后, 景物依舊,人卻不在 ,睹物思人,觸景生情。黃昏黎明,春風秋雨,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苦苦的思戀,表現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徹夜相思。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弟子”、“阿監青娥”都已白發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憶點點滴滴,絲絲縷縷,都是麗人的`影子。桃花依舊笑春風,人面不知何處去。——觸景生情

總結: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歸來,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景生情,時時睹物思人,詩歌從各個角度反復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就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復抒情,回環往復,讓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

三、自主學習:

詩人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寫道士幫助玄宗尋找楊妃,兩人在仙界重逢,詩歌是怎樣表現楊貴妃的長恨的?

學生展示:教師總結補充: 楊貴妃之長恨: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以“攬衣推枕起徘徊”三個連貫而為的動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來使者后的震驚、激動和惶惑。——以行寫情,敘事見情

“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顯示出她的焦急與迫切——以行寫情,敘事見情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傳導出她內心的悲哀、凄傷、酸楚、痛苦、委屈、感激等等的百般感觸。 比較比喻的運用,充分描寫楊的外在形態,借以展現其內心情感。——以形寫情,描寫見情

“含情凝睇謝君王??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玉環送釵,天人永隔。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玄宗的思念,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點明題旨。

四、藝術技巧總結

教師在學生分析基礎上總結:在《木蘭詩》、《孔雀東南飛》之后,作為一首膾炙人口的敘事詩,《長恨歌》藝術成就很高,達到了八面玲瓏的地步,古往今來的人都肯定其特殊的藝術魅力。它以什么感染和誘惑著讀者呢?除了精巧的構思,曲折動人的情節,纏綿悱惻的感情,恐怕還有高超的藝術技巧。

本文最突出的藝術特色:

1、敘事、寫景、抒情結合。全詩始終貫穿著敘事、抒情、寫景熔于一爐的特色,又富有變化,時而敘事、時而寫景、時而抒情,時而三者相互結合、變換靈活自由,轉接自然和諧。充分發揮敘事、抒情、寫景三者的長處,共同為表現主旨、刻畫人物而服務。

(注:表現手法、抒情手法、景情關系是高考古詩鑒賞的高頻考點)

2、富于浪漫主義色彩。富于浪漫氣息和傳奇色彩也是它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的原因。寫道士招魂、死而成仙的奇跡,提出天上人間會相見的愛情預約,帶有戲劇和神話色彩,對明清傳奇影響很大。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風格, 給我們一點點慰藉,讓我們在為他們的愛情扼腕嘆息的同時,也相信愛情的珍貴和美麗。

五、拓展延伸——高考鏈接

宋朝詩人賀鑄的《鷓鴣天》是歷代悼亡詩之最,它和蘇軾的《江城子》并稱為“悼亡詞雙壁”。請分析賀鑄的《鷓鴣天》是如何表達情感的?

《鷓鴣天》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的《鷓鴣天》詞內隱、惜墨如金、潛沉曲致。賀詞于平靜的筆端之下飽含對妻子的深情。詞作由物及人,緣物生情,由“閶門”之存想到愛妻之失,這個昔日夫妻恩愛生活的見證物,而今成了引發詞人相思哀情的媒介。“同來何事不同歸?”看似平靜出之,實則是詞人感情的強烈迸發,是血與淚的吶喊。讀到它,我們仿佛看見詞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蒼天吶喊“還我妻子”。這聲音,喊出了失妻的萬般凄楚。“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詞人目睹梧桐,眼看鴛鴦,心中涌起“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思妻哀情。“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真切地刻劃出詞人翻江倒海的內心:南窗雨讓人飽嘗淋雨之苦與孤寂凄涼,南窗雨讓人悵然于挑燈補衣恩愛體貼之一去不返,極曲致地傳達出對妻子的摯愛。

六、課后作業

總結歸納《長恨歌》在寫人、抒情、表現主題時還用到了其它哪些表達技巧,并簡單賞析。

長恨歌優秀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美讀美賞,感受白詩語言聲韻流轉自然,抑揚起伏之美。

落實單元目標,討論詩歌的主旨。

了解白居易的詩歌創作風格和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白居易去世后,唐玄宗李忱以詩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可見白詩多么通俗易懂,也可見這兩首詩流傳之廣,家喻戶曉。一千多年過去了,它們依然散發著奪目的光芒和動人的魅力。《長恨歌》取材于唐明皇李隆基和大美女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李楊愛情佳話是那個夢幻時代的夢幻傳奇,它既是無數文人墨客抒情的對象,也是歷代市井小民八卦的話題,甚至可以說是在盛世大唐上演的一部收視率極高的偶像劇。

二、吟詠詩韻

這首詩太美了,我把它雪藏到了今天,就是想和同學們美美地欣賞一下。下面我和后羿同學合作誦讀這首詩。讀《長恨歌》不可無音樂,因為李楊二人均是優秀的音樂家,堪稱知音。正好我們班有古典音樂方面的人才,有請戴舒淇和揭清宜伴奏。

三、賞析品味

(一)解讀白居易筆下唐明皇和楊貴妃的人物形象

(因為這是選修課,而且本詩是單元賞析示例,文本的輔助資料很多,所以字詞請大家自學,要特別注意其中的古今異義詞。)

1.李楊二人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來看看白居易是怎樣刻畫的。請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和段落。

①唐玄宗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重色誤國

◆黃埃散漫風蕭索……魂魄不曾來入夢——(癡情專一)

②楊貴妃

◆天生麗質難自棄……可憐光彩生門戶——(天生麗質、備受恩寵)

◆聞道漢家天子使……夜半無人私語時——(忠貞專一)

2.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句詩進行賞析品味,說說這句詩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什么感情?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對比,繪其神韻,突出了楊貴妃的美貌)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頂真,音韻和諧,婉轉動人)

◆黃埃散漫風蕭索……旌旗無光日色薄。(以哀景襯哀情,寫出了李悲痛、凄涼的`心情)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青山碧水之永恒和圣主恩寵之短暫、誓言之蒼白)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觸景傷情,勾起痛苦的回憶)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物是人非,痛徹心扉)

◆歸來池苑皆依舊……芙蓉如面柳如眉……(物是人非,人面不知何處去)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互文,寫季節更替,時間漫長,相思無限)

◆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失去了美人,也失去了江山,以寂寥之景襯寂寥的心情)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勾起對往日歡娛的回憶,想象楊若在將會怎樣)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魂魄不曾來入夢(漫漫長夜,孤燈相伴,相思無盡,晚景凄苦。夢中亦不能相見,令人絕望。)

◆聞道漢家天子使……攬衣推枕起徘徊……花冠不整下堂來(三個連貫動作,寫震驚、激動,表現了內心的焦急和迫切)

◆風吹仙袂飄飖舉……梨花一枝春帶雨。(絕美的形象,寫酸楚、凄苦、委屈、感激)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恩愛短暫,相思寂寞永恒)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死生異處,天人相隔)

◆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不忘舊情,矢志不渝)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賦予神話、浪漫色彩)

總結寫法

昔樂襯今悲,昔盛襯今衰。詩中唐玄宗晚境的描寫是非常動人的一筆。詩人將玄宗凄苦的心境刻畫地細致入微,相思之情痛徹心扉,侵入骨髓,這不僅是對楊玉環的思念,也是對往日富貴榮華、帝王之尊生活的懷念,更是對昔日盛世王朝的追憶。

4.總結李楊形象

重色誤國 天生麗質

癡情專一 備受恩寵

唐明皇 儀范偉力 楊貴妃 一榮俱榮

多才多藝 史載 忠貞專一

治國明君 能歌善舞

◆《舊唐書》記載唐玄宗:“儀范偉力,有非常之表。”

唐玄宗精通文學(是《唐詩三百首》中唯一入選的帝王)、音律(改編婆羅門舞曲,融入民族元素《霓裳羽衣曲》)、羯鼓(頭若青峰,手若雨點)、馬球(大敗外族球隊)。

(二)剖析若干矛盾

1.李帝王的身份使他擁有專寵的權力,專寵又使他失去帝王的身份。

楊絕世美貌使她備受恩寵,受寵又使她失去全部,包括美貌。

2.李楊荒淫逸樂引發了安史之亂,他們是悲劇的制造者。(因)

安史之亂使李楊死生異處,相見無期,自食其果,成為悲劇的承受者。(果)

3.李本身充滿矛盾,我們對他的感情也充滿矛盾。我們既仰慕他壯麗的事業,又惋惜他悲涼的結局;既羨慕他浪漫的愛情,又同情他不幸的遭遇;既欣賞他的曠世才華、真率癡情,又責怨他縱情聲色,忘了君王的責任,以致誤國誤民。

四、解讀“長恨”,理解主旨。

恨:遺憾、不滿意,亦有“悔”之意。

本單元的目標是“以意逆志,知人論世”,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此詩“恨”的內涵。

恨玄宗當年奪愛

恨玄宗在馬嵬沒有保護她

楊之恨 恨命運無常,眷顧她又拋棄她

恨當初沉湎歡樂,未作遠慮,不知后患

恨甜蜜的愛情太短暫

恨不能和楊廝守終生

恨自己不能保護楊

李之恨 恨昔日縱情歡樂,忘卻責任,誤國害己

恨自己帝王身份

恨李楊荒淫無度,自釀苦果(諷喻說)

白之恨 恨李楊浪漫愛情夭折,留下無盡相思遺恨(同情說)

恨自己不幸的愛情遭遇(自傷說)

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詩分為感傷、諷喻、閑適、雜律四類,白居易把《長恨歌》歸入“感傷”,而非“諷喻”,這也許能反映詩人寫作時的情感傾向,白居易將他視作普通人、真實的人,所以對他寄寓了深深的同情,充滿了悲憫情懷。

五、結語

1.齊讀“臨別殷勤重寄詞”至結尾。

2.這段真摯的告白、熾熱的誓言是對人對多情天子寂寞心靈的慰藉,也是白居易對自己理想愛情的詮釋,更表達了人們對李楊愛情的深沉思考,對瑰麗大唐盛世沒落、繁華不再的憾恨。

【板書設計】

沉湎愛情 安史之亂 死生異處

縱情享樂 諷喻 相見無期

同情

長恨歌優秀語文教案4

教學目的:

1.學會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鑒賞詩歌主題。

2.掌握詩歌寫人、抒情所采用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多角度刻畫人物形象。

2.難點:詩歌的主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復習《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是白居易寫的一首著名的長篇敘事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首敘事詩《長恨歌》。

二、作者生平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陜西渭南人。倡導新樂府,作品有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等,風格平易自然、淺切流暢。作品多收錄于《白氏長慶集》。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親都是朝廷官員。他自幼聰明,五六歲便學寫詩,九歲便能夠辨別聲韻,讀書也特別刻苦。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時期,曾經集中、統一而強大的唐帝國,已逐步滑坡。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帶發生了戰事,他小小年紀就離家避難,南北奔走,備嘗艱辛。所以他15歲時便寫下了記錄當時真情的一首絕句:“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余。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還寫過一首寄兄弟與妹妹的七律:“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這些詩寫出了白居易當時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感受,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動蕩不安、人民流離失所的狀況。

貞元十六年(800),29歲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進士第,結識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們被后人并稱為“元白”。32歲步入仕途,被授校書郎。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因得罪當時的宰相李吉甫,白居易不幸陷入政治斗爭的漩渦。在此后幾十年的牛李黨爭中,白居易始終為李德裕所排擠,由此決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順利。他任拾遺期間,克盡職守,屢陳時政,難免使得皇上或權臣不滿。后來曾被貶為江州司馬。為避嫌消災,也為消解煩惱,白居易以妓樂詩酒放情自娛,并且開始信佛,尋找精神倚托。雖則消極、蓄妓、耽酒、信佛,但他仍政績斐然,最為人稱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時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們為了懷念他,把這個湖堤命名為“白堤”。

從白居易一生仕途看,雖多為官,但總不順利,老是處于一種憂憤不安的狀態中。但作為一個詩人,他的成就卻極大。后人將他與李白、杜甫并稱為唐代三大詩人。

三、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思想以“兼濟天下”為主,寫下了大量政治諷喻詩。但貶官江州之后,他的思想發生了重大改變,從“兼濟天下”轉為以獨善其身為主。在文學創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貢獻是從理論和實踐上倡導了新樂府運動。他特別強調詩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詩歌要以情動人,詩歌語言要“其辭質而輕,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觀點。他的詩存留下來將近3000首,詩風淺切平易,廣為流傳的有《長恨歌》、《琵琶行》等。

四、背景介紹

(一)寫作背景

1、歷史上的李、楊愛情故事

2、橫向比較:文學史上以李、楊愛情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很多,著名者如杜牧《過華清宮絕句》、李商隱《馬嵬》、蘇軾《荔枝嘆》、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

(二)創作緣起

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游仙寺游覽,談及李隆基與楊玉環的事,王質夫認為,像這樣突出的事情,如無大手筆加工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寫下了此事,陳鴻同時寫下了一篇傳奇《長恨歌傳》。

五、朗讀詩歌,把握詩歌內容

1.學生速讀詩歌,復述詩歌故事情節

2.在復述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劃分層次,概括層意。

第一部分:自開頭至“不重生男重生女”,敘述李、楊會合經過及李對楊的眷戀寵幸。

第二部分:自“驪宮高處入青云”至“不見玉顏空死處”,敘述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因禁軍兵變而殞命。

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顧盡沾衣”至“魂魄不曾來入夢”,寫李回返長安后對楊的無窮思念。

第四部分:自“臨邛(qióng)道士鴻都客”至結束,寫已身登仙界的貴妃仍心系塵寰(huán),對李思念不已。

六、分析賞讀課文:

1、詩中那些句子表現了楊玉環的美貌?

參考: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梨花一枝春帶雨”寫出了楊貴妃的凄美,哀怨。

2、白居易是在楊玉環死后大約50年以后寫的《長恨歌》,他當然沒有見過楊玉環,不過,唐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是見過楊玉環的,并且也寫了描寫貴妃美貌的詩歌,這個人是誰呢?(李白)

出示李白的同樣膾炙人口的《清平調》三首。

《清平調》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清平調》之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之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問:李白和白居易寫楊貴妃的美貌有沒有共同點?

學生說,師總結:李白也好,白居易也好,他們寫楊玉環的美貌都不是正面實實在在地描寫,楊玉環到底長得如何,我們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她美,國色天香,絕世姿容。兩位詩人都是從虛處落筆,把人比喻成花,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和聯想的空間。正如同宋玉描寫東家之子之美一樣,“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我們也不知道東家之子長什么樣,也只知道是美。而這正好是老莊推崇的“大音稀聲,大象無形”的境界,而這就是“大美無形”了。

3、詩中那些地方表現了唐玄宗對楊玉環的寵愛?

如:“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重生女”等。

師小結:為了自己的愛人,李隆基可以無限放縱她的家人,他給了楊玉環所有的一切,他作為一個皇帝能給的東西都給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所有的一切。愛江山更愛美人,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取舍中,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美人。殊不知,愛美人更應該愛江山,江山不保,美人怎么安在?所以,愛美人更應該愛江山。愛情是敵不過政治的。所以在他們繾綣于溫柔富貴鄉時,卻不知一場劫難迎面而來,猝不及防。中國一個最輝煌最偉大最強盛的王朝就此衰敗,從此一蹶不振。

4、找出詩中描寫唐玄宗在楊玉環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它們用到了一些什么樣的藝術手法?

學生尋找,談論。例如賞析“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的,見到的,聽到的一切事物,都引起了唐玄宗的深深思念;賞析“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的,一切皆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想到以前的卿卿我我,恩恩愛愛,而現在的形影相吊,情何以堪?有賞析“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的,此處注意提醒學生,螢火蟲這個意象象征什么,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說木葉》里提到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螢火蟲,古人認為是腐草里生長的,生長在墳墓荒草旁,這里用到這個意象暗示了什么?唐玄宗此時不僅已經失去了手中的權力,而且失去了人生自由,被變相軟禁起來,他住的地方有螢火蟲說明他的孤獨凄涼。而后面,“孤燈挑盡未成眠”,又暗示了什么呢?唐玄宗在徹骨的思念中整夜無眠,“世界睡著了,他還醒著”“人世間最痛苦的是,夢醒了,卻無路可走”,他只能默默接受命運給他的懲罰,佳人已去,寡人還在,可寡人這條命要來又有何用?在這里,作者反復渲染,層層鋪墊,運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唐玄宗的悲傷落寞,凄涼孤苦,辛酸無奈。

問:“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怎么可以聯系在一塊?

先讓學生思考,再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一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這句詩就是說,在春天花開的時候,秋天葉落的時候,唐玄宗都在想念楊貴妃,每一個花之晨,月之夕,唐玄宗也都在想念楊貴妃,總之,他就是無時無刻,時時刻刻都在想她。

問:”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怎么理解?

君王掩面,你揣摩一下唐玄宗的心理,他為什么掩面?我們馬上會想到李商隱的“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他恨哪,恨自己的無能,堂堂天子竟然救不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恨臣子的無情,要逼死他心愛的貴妃,恨安祿山的無義,自己曾經那么信任他!可是,他能做什么呢?唯有“掩面”而已,而已!“回看血淚相和流”,心中的痛啊,真是洶涌澎湃,“當年七夕笑牽牛”“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當年的山盟海誓,如今隨風而逝,已經變成了一個殘酷的冷笑話,是他自己親手把自己心愛的女人送上黃泉路的!太諷刺了,太戲劇化了,“一開始相信的是偉大的愛情,到最后,無力地看清強悍的是命運。”

所以,后面描寫唐玄宗對貴妃的思念或許更多的是一種痛心,一種內疚吧,正因為這樣,這痛才那樣痛!這苦才那樣苦,唐玄宗的世界不是開始下雪,而是早已冰封。

5、 文中哪些詩句表現了楊貴妃的癡情?

學生找,然后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七、分析主題

問:長恨歌,恨指的是什么意思?誰恨?又恨什么?為什么恨?

1:“長恨”二字是本詩的情感的核心。長是時間,是感情延綿的見證,恨是沉重的遺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義可以根據主題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遺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生乙:不僅僅是遺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誤國,楊貴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亂”,所以這里的恨,還有悔和痛的意思。

2:首先是李、楊在恨,他們真心相愛,但是卻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兩茫茫。

3:還有詩人的恨、讀者的恨,為李、楊的愛情悲劇而遺憾、惋惜。

4:詩人、讀者不僅為愛情悲劇而恨,還有就是對愛情悲劇引發的政治悲劇而感到遺憾。

教師總結: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制造者最后成為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詩歌主題

(1) 諷喻說。 (2) 愛情說。 (3) 雙重主題說。

學生參閱書本說明,教材是偏向于“諷喻說”的。簡單介紹諷喻說的觀點。

再介紹了“愛情說”的觀點。投影出示。

還有“多主題說”的,投影出示。

請學生發揮他們自己發表看法。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單元的重點是什么呢?學生若回答不出來,就請他們看第一單元的說明“以意逆志,知人論世”,什么是“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告訴學生,我們在分析《長恨歌》的主題時,也應該要知人論世的,我們應該深入探討他們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環境和時代。

雖然白居易創作的《長恨歌》初衷是“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也”,在詩歌的前半部分,他對唐明皇的荒淫無度作了諷刺和批判,但是,寫著寫著,因為他自己的愛情經歷,因為他也經歷過一段絕望的愛情,所以到后來,就變成了對唐楊愛情的同情,到最后就變成了對唐楊愛情的歌頌。

教師投影相關資料:白居易與湘靈的愛情悲劇。

白居易與他青梅竹馬的女孩湘靈感情非常的好,但湘靈出身于城市貧民,而白居易則是出身官宦世家,而白居易母親的門閥觀念相當強,絕不應允他們的婚事。貞元一十年(804)秋,白居易已三十三歲,在長安作了校書郎,需將家遷至長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親允許他和湘靈結婚,但在兒女婚姻上權威至高的母親,不但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遷離時,不讓他們見面。白居易只是在搬家完畢,臨走前才悄悄去和湘靈姑娘告別。因為怕驚動別人,見面的時候二人既不敢說話,也不敢大哭。極度壓抑的痛苦和愁悶于是盡數體現在了這首《潛別離》詩中,白居易寫道:“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河水雖濁有清口,鳥頭雖黑有白時。唯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后期。”千百年后,依然讓人不忍卒讀。

白居易在詩歌創作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體驗,他把自己的愛情悲劇滲入到詩歌中,因而讓唐、楊脫離了歷史原型,重新加以藝術的加工和改造,賦予了唐楊更廣闊的更美好的內涵。唐不再是那一個荒淫無度的昏君形象,楊也不是傳統的充當禍水的紅顏,他們的愛情被美化了,被拔高了,從而具有了更普遍的價值,成為了人們對世間真愛的執著追求的頌歌,也正因為這樣,這首詩歌才獲得了永恒的藝術魅力,成為了愛情永不凋謝的經典。

八、 最后齊讀《長恨歌》。

長恨歌優秀語文教案5

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游仙寺游覽,談及李隆基與楊玉環的事,王質夫認為,像這樣突出的事情,如無大手筆加工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寫下了此事,陳鴻同時寫下了一篇傳奇《長恨歌傳》。以下是《長恨歌》高中教案,歡迎閱讀。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恨歌》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選修《古代詩歌散文鑒賞》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選修課注重閱讀積累、閱讀興趣、閱讀方法和文化視野,必修課注重整體把握、閱讀鑒賞、評價作品的能力。他們的共同性:鼓勵學生個性化、創造性的解讀,對文本有獨到的感受和理解。

“一首長恨有風情”,《長恨歌》被稱為藝術全璧,共120句,白居易用至諷至情的筆墨演繹政治悲劇和愛情悲劇,抒發唐玄宗和楊貴妃生生死死永無盡頭的愛情,寄相思于人間天上,托遺恨于地久天長,也含而不露的揭露唐玄宗荒淫誤國的歷史現實。學習這篇文章,可以利用古今視界差異,激發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從文本出發,審視優美的詩歌語言,探究情景交融的字字句句、品味言近旨遠的深情、評價眾說紛紜的主旨。并在放手讓學生研討、評價學生鑒賞研討、開闊學生文化文學視野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教學設想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本文一個大段落,篇幅長,這需要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白居易的作品分類、寫作背景和情感經歷,了解主人公唐玄宗五十年太平天子、開創開元盛世的成就和重色傾國、孤獨度余生的政治悲劇,了解楊貴妃的嬌媚動人和多情忠貞的宛轉纏綿。還需要教師吃透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需要的不是教師的步步引領,牽著鼻子走,而是借助必修五文化隨筆中朱光潛先生的《咬文嚼字》和錢鐘書的《談中國詩》的鑒賞方法和文化視野,大膽進行獨立探索,自主研究,思考質疑,審美鑒賞,創造性的解讀文本。這樣對教師的要求更高。備學生可能質疑的問題,可能回答的深度,可能發生的無法預測的情況。廣泛查找資料,反復研讀重難點問題,以備不時之需。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體會探究、發現的樂趣,可以讓為師者體驗備課時為自己答疑解惑的充實,借積淀點撥、提升學生見解的合作、共贏的成就感和一起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人論世,以意逆志

2、提高學生在內容和寫作特色方面鑒賞古代詩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含英咀華、質疑探究的閱讀方法,品味作品的語言藝術、寫作技巧和忠貞執著的愛情魅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充分認識到唐玄宗重色傾國的政治悲劇、愛情悲劇2、一代君王政治責任和家國觀念。3、歷史真實不等于藝術真實,立足文本,探究閱讀

四、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味深情,深味藝術魅力。

五、教學難點:

在 “主旨三說”的眾說紛紜的聲音中,學生有自己的 “觀點”“焦點”“亮點 ”

六、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的地盤我做主”;討論法,點撥法,評價法。

七、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

白居易 (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詩分四類:閑適詩、感傷詩、諷喻詩、雜律詩。白居易將《長恨歌》歸為感傷詩,后人將之歸為諷喻詩。16歲,因“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千古名句而名揚天下。

元和元年(806年),充任周至尉的樂天與文士王質夫、陳鴻過馬嵬坡,感念50年前楊妃自縊事,相約寫詩記之。陳鴻寫了唐傳奇《長恨歌傳》。“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樂天,自校書郎尉于周至,鴻與瑯铘王質夫家于是,暇日相攜,游仙游寺,話及此詩,相與感嘆。質夫舉酒于樂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于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樂天因為長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者也。 ”

白居易和湘靈的青梅竹馬和愛情悲劇,本詩里應該有白居易對愛情的理解。今人丁毅、方超在《(長恨歌)評價管窺》一文中認為,此詩是白居易借對歷史人物的詠嘆,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說,詩人年輕時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相愛,但由于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后期”的沉痛詩句。文章指出,《長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幾個月,詩人為失去與湘靈相會之可能而痛苦。“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發自己的痛苦與深情。

唐玄宗(685—762),李隆基,大唐皇帝(712—756),27歲登基,做了44年皇帝,71歲做太上皇,號稱50年太平天子。是中國歷史上統治世界最長的皇帝之一。風流英武,雄才大略,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親手締造大唐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黃金時代——開元盛世。中國歷史上有三大盛世: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然而誰能想到他親手創建的這個聲名顯赫的偉大帝國,卻遭遇了唐代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難——安史之亂。從此以后大唐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一生前期勵精圖治,英明有為,開創開元盛世;后期縱欲荒政,昏庸誤國。歷代帝王中頗有爭議的人物。

事業風流:

①任用姚崇、宋璟做宰相。千秋忠義之士高力士(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驕,順而不諛,諫兒不犯)。君明臣賢。

②彪炳史冊的典章制度。中國最古老的行政法典,中國最完備的禮儀規章。

③崇高的國際地位。長安是世界的中心。有朝貢關系的國家70國。“九天閶闔開宮闕,萬國衣冠拜冕旒。”

④國富民強。杜甫“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⑤人才輩出。李白、王維、孟浩然、王之渙、王昌齡、岑參、張九齡生活在唐玄宗時代。

情趣風流:

①唐玄宗詩歌是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皇帝詩歌。

②更有名氣的是作曲。《霓裳羽衣曲》《雨霖鈴》

③打羯鼓。“文如青山峰,手如白雨點。”(頭像山峰紋絲不動,手像暴雨點敲椽。)李龜年是當時樂工,打羯鼓有名。光鼓槌打壞了50根。唐玄宗“你才打壞50根,我打壞了四柜子。”

④梨園鼻祖,創辦專業機構——梨園。而且在鼻子上抹一道白,丑角的鼻祖。地位最高。

⑤打馬球。與吐蕃人比賽,落花流水。

晚年凄涼:《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須臾舞罷渾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張岱“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看透人間冷暖。生前轟轟烈烈,死后冷冷清清。兒子30人,女兒29人,陪葬只有一個高力士(684—762)。而高力士當時流放巫州,77歲,絕食而死。

楊貴妃:(719—756)開元23年,735年12月24日,16歲的楊玉環被冊封為壽王(李瑁,唐玄宗第28子)妃,740年,進入道院,出家做道士,割斷紅塵。天寶四載(745年),26歲的楊玉環被唐玄宗冊封為貴妃,756年,38歲被縊死。

愛情傳奇:

李楊愛情是那個夢幻時代的夢幻傳奇。它是歷代無數文人墨客抒情的對象,也是歷代市井小民八卦的話題。為尊者諱,也為歌頌愛情的主題需要,白居易用文學筆法處理這一敏感的問題。歷史真實,并不等于藝術真實。唐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悲劇,因與“安史之亂”緊相聯系,有著相當嚴肅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離奇曲折,又極富傳奇色彩。正是因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傾國的唐明皇是對立的統一體,所以,白居易把這個故事用生花的妙筆寫成了一個愛情悲劇。

姊妹弟兄皆列土:

堂兄楊國忠原名楊釗,玄宗賜名國忠,位居右丞相(天寶十一載752年)

從兄楊铦封鴻臚卿(從三品,掌賓官及兇儀之事);

楊锜雖只封了一個從六品下階的侍御史(掌糾舉百僚、推鞠獄訟),

但卻娶了武惠妃的女兒太華公主

楊國忠兒子楊暄為駙馬,官大常卿兼戶部侍郎

叔父楊玄珪封光祿卿(從三品,掌邦國酒醴、膳羞之事)。

父親楊玄琰追封為太尉齊國公

母親封為涼國夫人

大姐楊玉佩封韓國夫人

三姐楊玉箏封虢國夫人

八姐楊玉釵封秦國夫人

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炙手可熱勢絕倫, 慎莫近前丞相嗔!”(寫于天寶十二載753年春,諷刺楊家的驕奢淫逸)

安史之亂和馬嵬之變: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至唐代宗(762年),前后達八年之久。唐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率20萬兵于范陽起兵,十二月洛陽被攻破,天寶十五載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圣武。潼關很快被攻破,長安震驚,失陷在即。六月十三日凌晨,逃出長安,到馬嵬坡(陜西興平),途中將士饑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高力士縊死楊貴妃,兵分兩路,玄宗入蜀。馬嵬驛嘩變,表面看來是士兵嘩變,實由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高力士策劃的爭權斗爭。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作于天寶十四載(755年)十月十一月間。十月李楊在驪山華清宮避寒,,十一月安祿山造反。

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于次年三月。憂國憂民的杜甫在詩史中,寫盡安史之亂時期百姓的悲苦和國家不幸。

(三)小組自主、合作、探究

班級四個大組經過小組的先分后合的討論篩選后,精選出四個問題。學生自愿選擇保守秘密,不向大家公布。但是為避免出現問題重復現象,組長要有一個良好溝通。課堂上,每一個小組長代表組員向下一個小組質疑發難。該小組經過討論后,推出代表要積極發言,組員做好隨時準備補充的工作。課堂上學生共生成四個問題:

1、“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兩句話在內容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2、“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表達唐玄宗怎樣的感情?

3、唐玄宗和楊貴妃有沒有真正的愛情?

4、白居易寫《長恨歌》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四個問題應該說很有討論價值。

第一個問題,涉及詩歌的愛情悲歌的主題和浪漫神奇的傳奇色彩。有一個學生講了比翼鳥的神奇傳說,鳥有一目一翼,當兩只并飛時,才能夠翩翩起舞。歌頌美好的愛情。

第二個問題,涉及該詩歌的情景交融的寫法。一個學生做出獨特解讀。聯系咬文嚼字的方法和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認為不寫“春風桃李花開日”而寫“夜”更能寫出人物在美好時光中的孤寂,因而產生思念。糾正:是先有思念,才生寂寞。

第三個問題,涉及作者對史實剪裁和主題理解的問題。涉及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問題。第一部分寫漢皇重色思傾國,結果真的傾國。但是為尊者諱和主題表達需要,美化李楊故事,比如“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朝選在君王側”。第二部分,重大歷史事件,作者藝術處理,淡化變亂,突出李楊的生死決別和無可奈何。使詩歌沿著愛情主題發展。第三部分寫唐玄宗對貴妃的思念,物是人非,刻骨銘心。恨不入夢,遺憾異常,上天入地的尋找。第四部分寫楊貴妃對唐玄宗的思念。“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梨花一支春帶雨”。贈送信物,以表衷腸。重托誓言,哀傷纏綿。

第四個問題,涉及對本文主旨的理解,不能以偏概全,要辯證的分析。編者認為是諷喻詩,作者認為是感傷詩。其實,第一部分諷喻唐玄宗朝的政治現實,后三部分是感傷凄美愛情。

156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网站制作优化_网站SEO推广解决方案-无锡首宸信息科技公司 |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环评网|环评论坛|环评报告公示网|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网|环保验收报告公示网|环保自主验收公示|环评公示网|环保公示网|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师|规划环评|环评报告|环评考试网|环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 专业深孔加工_东莞深孔钻加工_东莞深孔钻_东莞深孔加工_模具深孔钻加工厂-东莞市超耀实业有限公司 | 专业的新乡振动筛厂家-振动筛品质保障-环保振动筛价格—新乡市德科筛分机械有限公司 | 电镀整流器_微弧氧化电源_高频电解电源_微弧氧化设备厂家_深圳开瑞节能 | 篮球地板厂家_舞台木地板品牌_体育运动地板厂家_凯洁地板 | 背压阀|减压器|不锈钢减压器|减压阀|卫生级背压阀|单向阀|背压阀厂家-上海沃原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本安接线盒-本安电路用接线盒-本安分线盒-矿用电话接线盒-JHH生产厂家-宁波龙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高效复合碳源-多核碳源生产厂家-污水处理反硝化菌种一长隆科技库巴鲁 | 高压直流电源_特种变压器_变压器铁芯-希恩变压器定制厂家 | 石家庄网站建设|石家庄网站制作|石家庄小程序开发|石家庄微信开发|网站建设公司|网站制作公司|微信小程序开发|手机APP开发|软件开发 | 衬氟止回阀_衬氟闸阀_衬氟三通球阀_衬四氟阀门_衬氟阀门厂-浙江利尔多阀门有限公司 | ?水马注水围挡_塑料注水围挡_防撞桶-常州瑞轩水马注水围挡有限公司 | 不锈钢散热器,冷却翅片管散热器厂家-无锡市烨晟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 厂厂乐-汇聚海量采购信息的B2B微营销平台-厂厂乐官网 | 共享雨伞_共享童车_共享轮椅_共享陪护床-共享产品的领先者_有伞科技 | 薄壁轴承-等截面薄壁轴承生产厂家-洛阳薄壁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 滑石粉,滑石粉厂家,超细滑石粉-莱州圣凯滑石有限公司 | 大倾角皮带机-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矿用皮带输送机价格厂家-河南坤威机械 | 螺钉式热电偶_便携式温度传感器_压簧式热电偶|无锡联泰仪表有限公司|首页 | 电缆接头_防水接头_电缆防水接头 - 乐清市新豪电气有限公司 | 纯化水设备-EDI-制药-实验室-二级反渗透-高纯水|超纯水设备 | 成都中天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瑶恒实业有限公司|消防泵泵|离心泵|官网 | 塑胶跑道_学校塑胶跑道_塑胶球场_运动场材料厂家_中国塑胶跑道十大生产厂家_混合型塑胶跑道_透气型塑胶跑道-广东绿晨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 伟秀电气有限公司-10kv高低压开关柜-高低压配电柜-中置柜-充气柜-欧式箱变-高压真空断路器厂家 | 武汉创亿电气设备有限公司_电力检测设备生产厂家 | 铝板冲孔网,不锈钢冲孔网,圆孔冲孔网板,鳄鱼嘴-鱼眼防滑板,盾构走道板-江拓数控冲孔网厂-河北江拓丝网有限公司 | 变位机,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器,小型变位机,小型焊接变位机-济南上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真空上料机_粉末真空上料机_气动真空上料机-南京奥威环保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 水厂自动化|污水处理中控系统|水利信息化|智慧水务|智慧农业-山东德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考勤系统_考勤管理系统_网络考勤软件_政企|集团|工厂复杂考勤工时统计排班管理系统_天时考勤 | 餐饮加盟网_特色餐饮加盟店_餐饮连锁店加盟 | 耐火砖厂家,异形耐火砖-山东瑞耐耐火材料厂 | 深圳市索富通实业有限公司-可燃气体报警器 | 可燃气体探测器 | 气体检测仪 | 净水器代理,净水器招商,净水器加盟-FineSky德国法兹全屋净水 | 手板-手板模型-手板厂-手板加工-生产厂家,[东莞创域模型] | 上海诺狮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蓝米云-专注于高性价比香港/美国VPS云服务器及海外公益型免费虚拟主机 |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电缆隧道在线监测-智慧配电站房-升压站在线监测-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