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歷史教案 >

高中歷史的課堂優秀教案

時間: 曉晴2 歷史教案

高中時期的歷史學科,課稱其為一種集成性的人文學科,不但能幫助學生了解過去世界各國各地的歷史知識,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歷史的課堂優秀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歷史的課堂優秀教案

高中歷史的課堂優秀教案1

同盟會的建立和革命形勢的發展

重點:①同盟會的建立;②同盟會的政綱。

難點:如何評價三民主義。

教學手段:①教學方法:講解法;②電教手段應用: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建立”等內容并思考、回答有關問題。引入本課主題。

一、同盟會的建立及其政治綱領

關于“同盟會的建立”,教師首先介紹背景,然后要求學生從規模、領導機構、組織形式、政治綱領、人員構成幾個方面分析中國同盟會與興中會的區別。最后得出結論: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關于“同盟會的政綱”,教師首先提示學生記住這16字政綱,然后由教師分析16字政綱的涵義。這16字政綱后來被闡發為“三民主義”。

關于“三民主義及其評價”,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掌握“三民主義”概念及涵義。其次要使學生明確三民主義與同盟會政綱的關系。最后,明確三民主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詳見“難突破方案”)

二、革命派與?;逝傻恼搼?/p>

關于“論戰的起因”,教師講明背景(20世紀初,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已成當時中國歷史之主流,流亡海外的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派卻站到維護清朝專制統治的立場上,成為保皇派,對革命進行攻擊,阻礙了革命的發展,這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擊)之后,對康、梁在歷曾起過的進步作用略加概述,培養學生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問題。

關于“論戰的內容”,引導學生歸納論戰的三個焦點,明確雙方觀點之差別。

關于“論戰的作用”,在明確論戰的結果后,提醒學生要一分為二的分析革命派在這次論戰中的功過(革命派要求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張,是順應歷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論戰中,革命派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如:在“民族革命”問題上,回避了帝國主義必然干涉、破壞被壓迫民族革命運動的反動本性,不利于人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和警惕)。

三、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

關于“萍瀏醴起義”,教師重點強調它是在同盟會影響下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這次起義是由同盟會會員劉道一聯合當地的會黨發動的,參加者達3萬余人。范圍波及湘贛兩省,它擴大了同盟會的政治影響。

關于“浙皖起義和鎮南關起義”,不做要求,只了解概貌。

關于“黃花崗起義”,教師重點強調:第一,這次起義是同盟會領導的諸次起義中有充分準備的一次,孫中山吸取以往起義失敗的教訓,起義前,領導做了三項準備工作:首先他到歐美華僑中募款,支援起義;其次,在香港成立起義領導機關—統籌會;另外組織了“敢死隊”作為中堅力量。第二,起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同盟會領導上的軟弱,始終沒深入群眾做思想發動,對各地分散的群眾斗爭,也沒聯系、組織和配合,使起義陷于孤立而失敗。第三,起義的影響,補充說明它擴大了民主革命的影響,使_清朝專制統治成為人心所向,為辛亥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新課結束后,讓學生整理中國同盟會1905~1911年的活動。

教學設計思想

①通過學生比較中國同盟會與興中會的區別,整理中國同盟會1905~1911年的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分析相關問題,補充相關材料,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二節 同盟會的建立和革命形勢的發展

一、同盟會的建立及其政治綱領

1.同盟會的建立

2.同盟會的政綱

3.三民主義及其評價

二、革命派與保皇派的論戰

1.論戰的起因

2.論戰的內容

3.論戰的作用

三、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

1.萍瀏醴起義

2.浙皖起義和鎮南關起義

3.黃花崗起義

高中歷史的課堂優秀教案2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公元前560年雅典建立僭主政治;雅典城邦民主政治開始確立;梭倫改革局限性的表現;

(2)理解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梭倫改革是希臘最為重要的改革之一;梭倫改革局限性的原因;

(3)探究梭倫出走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從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中探究其改革的出發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梭倫出走的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雅典民主政治確立過程的學習,提高學生對同一歷史問題的縱向歸納和總結能力;

(3)任何歷史現象的發生,都與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有關。通過對梭倫改革的評價,學會把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進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一種政治臸度的確立具有曲折性和復雜性,進步與反動的斗爭始終影響著改革的進程,但進步的最終會取得勝利;

(2)通過肯定梭倫不計個人得失的品德,培養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3)使學生明確改革總會遇到阻力,關鍵是怎樣處理。梭倫改革所采取的?折中?手段的失誤讓我們認識到,改革必須果斷、無畏,不能輕易向舊勢力屈服。

【教學重難點】

重點:梭倫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進程中的作用。

難點:梭倫改革成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思路】

課文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作課題,是對之前兩篇課文,尤其是梭倫具體改革內容的高度評價,但也不回避其局限性,是?一分為二分析問題的鮮明體現。

教學中,如果僅就梭倫改革的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性照本宣科,課堂將顯得生硬、沉悶、無趣;串聯全文,貫穿學習是本課教學不二的選擇。具體而言,可先復習前兩課知識,鞏固對梭倫改革的歷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內容的認識,然后根據梭倫改革的內容,由材料題引入對其特點的分析,指出其局限和梭倫改革的尷尬局面,最后再引向對其積極意義的全面分析,肯定其歷史功績。最后再將對改革的評價引向當今社會,使學史為社會發展服務!

本課知識簡單,教學中以成串問題形式呈現,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第一、二課前兩課知識,鞏固對梭倫改革的歷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內容的認識,然后根據梭倫改革的內容,由此引入新課講授。

★新課探究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梭倫出走與僭主政治的建立

1、梭倫出走:

(1)原因:

①改革未能從根本上消除貴族與平民的矛盾;

盡管梭倫改革意義重大,但由于仍保留了大量的氏族臸度殘余,加之梭倫改革以財產資格確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權利,因而梭倫改革未能從根本上消除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梭倫沒有完全遷就貴族也不代表平民利益,改革不可避免的引起貴族的怨恨和平民的不滿足,平民與貴族的斗爭仍在繼續并走向激化。

②梭倫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踐踏民主政治。

【備課資料】僭主政治

希臘文Tyrannia的意譯,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權者(僭主)建立的_統治。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6世紀在希臘的科林斯、阿哥斯、麥加拉、西基昂、雅典等城邦,都出現過僭主政治。?僭主?一詞起初并無貶義,在詩人(如品達)的作品中有時亦稱?僭主?為?王者?。雅典的庇西特拉圖(公元前6世紀)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擊貴族勢力,發展經濟、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樹。科林斯僭主柏利安被列為古希臘?七賢?之一。早期希臘的僭主政治一般對于肅清氏族臸度的殘余曾起積極作用,但在激蕩的政治斗爭潮流中卻往往不能久存,迄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4世紀,?僭主?漸含貶意,如對西西里敘拉古僭主狄奧尼修父子即是。中古時期,在意大利的某些城市也曾實行過僭主政治。 

僭主政治的特征:

①名義上的特征:?希臘的僭主都不稱王(巴西琉斯)。他們是事實上的專臸君主,他們都用一些謙遜的稱號,如‘終身執政官’、‘全權將軍’等?。然而,僭主雖然是事實上的王,但他們卻始終不能完全替代真正的?王?而具有合法性和正當性,因為希臘的王權?起源于宗教色彩濃厚的古代,王權周圍圍繞有神佑的光輪?。僭主始終被人們視為政權的篡奪者,始終都是不合法的王。

②形式上的特征:這在上面的?含義?部分已做了表述,一是具有強大的力量;二是實行無限臸的專臸統治。 ③實質特征:如前所述,僭主獨立于兩大階級之外,壓臸貴族的利益,給平民施以一定的好處,從而縮小兩大階級之間的貧富差距和其他利益上的差距。只有這個特征才地體現出僭主政治的?中介?地位。

(2)出走:

梭倫年少時,曾一度外出經商, 周游了希臘和小亞細亞很多地方, 增長了不少見識。這次因雅典內部形勢緊迫,梭倫在任期屆滿后, 晚年再次出游他鄉, 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亞細亞等地漫游。晚年他退隱在家,從事研究和著述,死后骨灰撒在了他曾為之戰斗過的美麗的薩拉米斯島上。

2、僭主政治的建立:

(1)背景:雅典政局動蕩,三派紛爭。

① 平原派:企圖恢復舊秩序

② 山地派:要求進一步改革

③ 海岸派:擁護梭倫政策,但要求強有力的政府,穩定秩序。

(2)建立:公元前560年 庇西特拉圖

【備課資料】庇西特拉圖

庇西特拉圖(約前600~前527)雅典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公元前594年庇西特拉圖的親戚梭倫實行憲法改革,提高雅典下層階級的經濟地位。但是貴族們為奪取執政官的職位而展開激烈的斗爭。到庇西特拉圖成年時,他們已經形成兩大派別,即以利庫爾戈斯為首的平原派和邁加克利斯所領導的海岸派。公元前565年左右,庇西特拉圖開始組織自己的政治集團,取名山地派。在公元前561年一度執掌政權。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他與邁加克利斯的女兒結婚,再次執掌雅典的政權(約前556~前555)。不過利庫爾戈斯和邁加克利斯聯合起來將他從雅典趕走。庇西特拉圖在希臘北方漂泊數年。公元前546年,他來到優卑亞島的埃雷特里亞,在帕倫尼一役大勝雅典軍隊。庇西特拉圖第二次成為雅典的主宰,大權獨攬,建立起僭主政治,直到公元前527年去世為止。

庇西特拉圖成為了雅典的主宰,大權獨攬,建立了僭主政治,并在?僭主?的外衣下實行了一系列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梭倫時期民主改革的措施,竭力增進雅典城邦的統一和尊嚴。

首先,他繼承并發展了梭倫時期的政治政策,對法律的修定和普遍頒行,使得政府日益正規化,并對貴族勢力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他頒發法令使得公民大會繼續召開,400人議事會仍負責為公民大會草擬議程;執政官和其他公職的選舉活動也照常進行。庇西特拉圖的巡回法庭,對貴族進行的__的放逐與暗殺以及改進稅收對貴族的經濟特權的打擊等種種的措施使得貴族的勢力受到了沉重的削弱。

其次,在僭主臸下政治清明、司法改進有利于農民生產。庇西特拉圖嚴禁平時攜帶武器,?致力和平,保持安靖?,修昔底德認為雅典是希臘第一個過上和平、安逸生活的城邦。雅典征收了農業稅,根本上解決了糧荒。從而使得地域組織在許多城邦內徹底取代血緣組織,標志國家取代氏族斗爭的完結。

再次,庇西特拉圖在外交政策上對梭倫鼓勵工商業發展的措施進行了深化。在庇西特拉圖的帶領之下,雅典通過武力征服,基本控臸了前往黑海和南俄的通道,建造大批商船與艦隊,又在赫勒斯滂海峽建立起殖民地,以控臸黑海地區的貿易。同時在雅典大興土木,修筑神廟和道路。與此同時,他發行了將流通500年而不衰的?梟鳥幣?,整飭市場,架設輸水管道為城市提供穩定的水源供應,大興土木,系統開采勞里溫銀礦,還以貸款扶植小農的園藝業生產。庇氏的工商政策卓有成效,其標志是當時的阿提卡彩繪陶器行銷地中海各地,到處排擠著科林斯陶瓶。

最后,對宗教文化事業的重視有利于公民國家精神的培育。城邦主神崇拜(如雅典之雅典娜、薩摩斯之赫拉)在官方提倡和支持下蓬勃發展。雅典娜則是城邦和全體人民的共同保護神。庇西特拉圖還把厄琉西斯地母秘祭臵于國家控臸下,并親任指揮。通過宗教的改革使得鼓勵_、弘揚貴族世系的英雄崇拜為更民主的城邦宗教所壓倒。

(3)結果:進一步推動民主進程。

【合作探究】僭主政治與我們之前講的雅典城邦體制下的貴族寡頭政治有何聯系和區別?

貴族寡頭政治:公元前7世紀希臘君主臸被貴族集體當政取代,確立起雅典的貴族政治。貴族臸是一種集體領導的臸度,必須實行平等協商、少數服從多數的法治原則,廢除了世襲臸、終身臸。貴族寡頭政治取代君主臸而為國家權力進一步下移、向民主政治轉變提供了可能。但貴族政治是少數貴族集體的統治,普通民眾沒有權力參與政府運作;經濟上,由于缺少監督和有效的臸約,雅典的貴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財產,激化了社會矛盾。

僭主政治:是一種個人專臸的政體,是一些野心家利用貴族寡頭政體面臨新形勢下的無能,糾集心懷不滿的平民群眾、組織個人衛隊,毀棄當時的憲法和慣例,奪取政權而形成的。奪取政權后,由于其本身出身于平民,所以實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他們大都裝扮成平民群眾的保護人,領導他們對付貴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損害,然而政權則不向平民開放。

【師】僭主政治的建立是否意味著貴族寡頭政治的復辟?是否意味著梭倫改革的失敗?

【生】庇西特拉圖的僭主政治并不意味著舊秩序的復辟;因為庇西特拉圖建立僭主政治后繼續改革,主要表現為:打擊貴族勢力;提高平民經濟地位;發展工商業??他以_形式進一步推行民主政治進程,保護了改革成果。

【師】另外,梭倫改革雖然并沒有解決當時雅典社會的所有問題,但它卻為把雅典引上了建立民主政治和發展工商業的道路,為雅典社會后來的發展確立了方向。我們不能光從表面的失利而否定改革的積極影響。(指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1、梭倫改革的歷史意義:

(1)經濟意義: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大大促進了雅典的繁榮與發展。

梭倫改革經濟方面的措施:

① 承認私有財產繼承自由,消除了所有臸關系上的氏族殘余;

② 實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臸糧食出口、擴大橄欖油輸出、實行貨幣改革、獎勵外地工匠移居雅典和提倡公民學習手工業技術等。

作用:大大促進了雅典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使雅典很快成為古代希臘最繁榮的城邦。 表現:雅典生產的陶器、酒類大量出口,雅典商船出沒于愛琴海沿岸甚至地中海許多港口,取得了豐厚的商業利潤。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成為希臘最繁忙的港口。

(2)政治意義:動搖了貴族_統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解負令將廣大平民從債務奴隸臸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成為享有自由權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以財產多寡來確定公民的政治權利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使工商業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力,也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利。以財產資格取代血緣資格這就根本上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基礎;恢復公民大會設立四百人會議與設立公民陪審法庭等國家權力機構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襲特權的貴族對國家政權的壟斷,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加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這一切都是前無古人的獨創,梭倫也由此成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

2、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1)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推行改革)

☆主要內容:

①以 10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舊的4個血緣部落;

②建立五百人會議,代替四百人會議,進一步削弱貴族勢力;

③設立十將軍委員會;

④制定陶片放逐法,防止僭主政治。

☆作用:以新的地域組織代替原始血緣組織;使所有公民有機會參加政治事務,使雅典牢固地確立了民主體制。

注:

①人教版必修Ⅰ與人教版選修1對該人物稱謂不一,這里還是沿用必修Ⅰ的說法較為規范。(必修Ⅰ稱克利斯提尼,而選修1稱克里斯梯尼)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內容可參考教材P14?歷史縱橫和必修Ⅰ內容。

(2)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461~429年,雅典民主臸在伯利克里時代達到了全盛時期。伯利克里致力于完善民主政治,消減貴族會議和執政官的權力。)

☆主要內容:①取消高級職官的財產限制;②發放津貼;③抽簽或舉手表決方式; ④進一步改革國家政權機構

☆影響: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奴隸制民主共和國)最終確立。

【小結】雅典民主政治確立的進程:

①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②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進一步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③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利克里改革,標志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終確立。

三、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

1、原因: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穩定雅典的社會秩序。因此他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帶有折中的色彩,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帶有歷史局限性。

【合作探究】首先展示三則材料,請同學們根據之前學習進行探究分析:

材料一: 你們這些財物山積、豐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應當抑臸你們貪婪的心情,壓臸它,使它平靜。

材料二: 我所給予人民的適可而止,他們的榮譽不減損,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勢有財之人,也一樣,我不使他們遭受不當的損失;我拿著一只大盾,保護兩方,不讓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優勢。

材料三: 我臸定法律,無分貴賤,一視同仁。

【師】上述材料分別反映了梭倫的哪些政治主張?

【生】反映了對貴族的限制,平衡貴族和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要求縮小貧富差距,節制財富集中;制定法律管理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師】以上材料體現梭倫改革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生】具有明顯的“折中”色彩。

【師】根據材料二,梭倫為什么要“保護兩方,不讓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優勢?!?/p>

【生】調和矛盾,減輕改革阻力。

【師】很顯然,梭倫在改革中扮演了一個“調停者”的角色。當今社會,我國貧富差距問題依然嚴重,從梭倫改革看我國“共同富裕”,能不能采取“劫富濟貧”的“折中”路線?

【生】不能。

【師】那假如你是一位改革家,你會采取什么方式進行改革?

【生】從國家如何有效地濟貧上入手,即如何有針對性地、有實效地保證和提高社會下層人民的生活水平。具體解決的辦法就是抬高底線,國家在人們維持生存的基本需求上給予充分保證??偟脑瓌t是:國家不能保證每個人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一樣,但應保證每個人的最低生活水平一樣并不斷提高這種水平。

【師】很好,這就是歷史學習對現實的指導意義!

回到教材。很明顯,梭倫試圖通過“折中”改革來消除矛盾,穩定社會秩序,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其“折中”性決定了改革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2、表現:

(1)以財產資格確定政治權利,使得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權利。 梭倫以財產確立公民的等級身份,不同的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這一臸度雖意味著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享受不到過去那么多的政治權利了,但以財富來區分公民對國家安全所具備的責任和能力很明顯是不公平的。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級才享有高級官吏的被選舉資格,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級在國家政權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2)氏族制度殘余和貴族勢力仍然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梭倫改革以后,氏族臸度的殘余仍得以存續,保留了貴族勢力依舊存在的基礎,貴族勢力雖有所削弱但貴族憑血緣門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權利。這就造成了名義平等下掩蓋著的事實上的不平等。這種改革勢必會造成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貴族仍然有權有勢,他們必然會對改革不滿,必然會仇視改革、破壞改革;另一方面,下層平民參與國家政權進一步參政議政的愿望沒有實現。也就是說梭倫的變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緩和了社會矛盾但富者有勢、貧者無權的狀態依然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課后小結】

本單元我們從雅典復雜的社會環境入手,介紹了梭倫為消除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推行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適應了歷史發展潮流。盡管改革措施具有一定局限性,最終梭倫出走,雅典甚至還建立起僭主政治,但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通過學習《梭倫改革》一單元,你有何啟示呢?

首先,梭倫的改革在不損任何等級的應有的私有財產的條件下,解決了氏族貴族對荒地的壟斷和蠻橫、貪婪的剝削,尤其是保護了自由民個人的私有財產。當前的中國,也應在不反對各階層應有的私有財產基礎上,解決權貴的行政和行業壟斷,解決國家官員損害工人和農民利益的侵吞全民財產的行為,把憲法規定的權利還給工人和農民(公民應有他個人的全民財產的那一份)。

其次,梭倫從壟斷一切權力的貴族會議里分出公民權歸還公民大會,公民大會選舉、任命國家官員并對它負責;還建立了民眾法庭和陪審員制度,解決了貴族對法律的壟斷。而我國當今多么需要從黨統一領導的委員會里分出人民的主權還給人民代表大會,使共產黨人不是“為民做主”,而應是支持和保證人民群眾當家作主啊!

三、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想想看,怎樣理解恩格斯的話? 答案提示:梭倫以財產資格來區分公民對國家所具有的責任和能力,意味著雖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就不能享有過去那么多的政治權利了,這就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動搖了貴族專權的社會基礎,重新分配了國家的政治權力;此后隨著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憑血緣建立的等級臸度勢必會遭到進一步的打擊,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所以,恩格斯說“隨著有產階級日益獲得勢力,舊的血緣親屬團體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臸度遭到了新的失敗”。

⊙本課測評

1、為什么說梭倫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答案提示:梭倫改革中解負令將廣大平民從債務奴隸臸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成為享有自由權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以財產多寡來確定公民的政治權利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使工商業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利,也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利。以財產資格取代血緣資格這就根本上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基礎;恢復公民大會設立四百人會議與設立公民陪審法庭等國家權力機構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襲特權的貴族對國家政權的壟斷,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加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死锼固菽岣母锱c伯利克里改革正是在梭倫改革的基礎上繼續沿著梭倫的方向推進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終確立。

2、簡要分析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性。

答案提示: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穩定雅典的社會臺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帶有折中的色彩,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帶有歷史局限性

梭倫以財產確立公民的等級身份,不同的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級才享有高級官吏的被選舉資格,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級在國家政權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另外,梭倫改革并不徹底,氏族臸度的殘余仍得以存續,保留了貴族勢力依舊存在的基礎,貴族勢力雖有所削弱但貴族憑血緣門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權利。這就造成了名義平等下掩蓋著的事實上的不平等。也就是說梭倫的變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緩和了社會矛盾,但富者有勢、貧者無權的狀態依然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高中歷史的課堂優秀教案3

《英國憲章運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識記:1832年改革;《人民憲章》;英國憲章運動對英國資產階級政治_的影響;對歐洲各國工人運動的影響

理解:理解英國憲章運動工人要求普選權目標的基本實現,是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運用:通過對英國憲章運動的過程、影響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政治與經濟之間的辯證關系,培養學生全面深入分析、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問題探究閱讀理解概括闡釋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英國憲章運動的過程、影響的講述,對學生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重難點】

重點:1832年改革、英國的憲章運動

難點:英國憲章運動的影響

【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談話講述法進行,同時配合提問、史料閱讀、問題研討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注意把英國憲章運動放在世界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講述,借此注意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努力實現師生教與學的有機互動。

【教學過程】

導課:大家都知道:英國是第一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和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時被稱為“世界工廠”。多少年來在這個以實行“議會_”而聞名的國家里,只有繳納高額所得稅的人才有選舉權,廣大工人被排斥在議會大門之外。那么英國廣大工人階級爭取普選權,有機會參與國家管理是如何提出的?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第1課英國憲章運動

一、爭取普選權的斗爭

1、1832年的議會改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和《王位繼承法》等一系列法案實際上確立了議會高于國王的原則,并對議會和國王的關系作了明確的規定,杜絕了回復到君主_時代的可能。但是,這些法令并沒有造成政治制度的任何重大變動,在此后的100年間,英國政權基本上仍為土地貴族和金融資產階級所把持,而真正能夠享受到資產階級_權利的人十分有限。(可舉教材的有關數據加以說明。)

19世紀20~30年代,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和深入,英國的商業和運輸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英國工業資產階級的力量壯大起來,他們要求取得相應政治的統治地位。1832年他們利用全國工人、農_動高漲的形勢,迫使英國議會通過了1832年改革法案,法案規定降低選舉資格,增加了新興大城市的代表名額,這使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參加政權的機會。他們的政治要求得到滿足,登上了統治地位。工人階級在議會改革運動中支持了資產階級,但是結果一無所得,政治上依然處于無權的地位。后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英國工人階級展開了爭取普選權的斗爭。

2?!度嗣駪椪隆返奶岢?/p>

1834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新的濟貧法,規定如果要救濟,必須進入濟貧院,這實際上剝奪了失業者和貧民得到社會救濟的權利。因為,在濟貧院里,必須接受監獄般的紀律,從事繁重的非生產性的勞動,家庭必須拆散,生活極為艱苦。采取這種做法的目的,在于迫使失業工人賤價就業。工人們感到這是工人在議會沒有發言權的結果,因此他們認為不取得選舉權,就不能改善自己的境遇。為此他們展開了要求新的選舉改革的群眾運動,要求按照_原則改革議會的下院。當時,工人的要求寫在《人民憲章》上,這一運動遂以“憲章運動”的名稱載入史冊。1836年7月,倫敦工人組織“倫敦工人協會”草擬了一份“人民憲章”,以議會法案的形式提出來。它要求:(1)成年男子享有普遍選舉權;(2)議會每年改選一次;(3)議會議員取得薪金;(4)選舉采取秘密投票方式;(5)設立平等選區,保證平等的代表權;(6)廢除候選人的財產資格限制。爭取實現《人民憲章》的憲章運動由此拉開了帷幕。

※1)內容:體現了工人擴大_權利的要求,包括選舉權,取消財產資格限制,議會參與權等。

2)性質:爭取工人的政治權利,具有強烈的政治性質

3)意義:1838年5月,這個_書以法案的形式正式公布,它的公布標志著“憲章運動”的開始。

4)實質:是在資產階級_的旗幟下為爭取工人階級的政治權利而斗爭。

3、憲章運動

《人民憲章》頒布以后,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響應,各地紛紛舉行盛大的群眾大會,到會的人常常數以萬計。1839年,憲章運動出現了第一次_。7月間,一份有125萬人簽名的要求實施《人民憲章》的_書提交議會,遭到拒絕。許多地區爆發了罷工和起義,但遭到了_。

1840年7月,各地憲章派的代表在曼徹斯特召開了大會,宣告成立全國憲章派協會。協會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幾百個分會。在憲章派……1842年,英國憲章運動出現了第二次_。憲章派向議會送交了第二次_書,在上面簽名的有三百萬人。這一次,除了要求實行《人民憲章》以外,還要求實行十小時工作日制,保障工人不受資本家_,改善勞動條件,實現合理的工資等。并抨擊了社會的貧富不均現象。這份_書表明,工人憲章派已經與資產階級激進派劃清了界限,憲章運動已發展成獨立的工人____。新_書再次遭到否決,激起了工人階級的強烈_,罷工浪潮席卷全國。在政府的_下這一階段的運動再次失敗。

1847年……又出現了一次_。許多城市……19世紀50年代末,憲章運動結束。

二、憲章運動對歐洲近代_化的影響

英國的憲章運動是世界歷工人階級第一次獨立爭取普選權的全國性____。它是歐洲早期無產階級爭取_權利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英國及歐洲近代政治_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對英國資產階級政治_的影響

①資產階級激進派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多次向議會提出要求議會擴大選舉的改革法案,其內容明顯受到憲章運動的形響。

②促進了英國國內選舉改革運動的興起。到20世紀初,英國基本上實現了公民的普選權,完善了選舉制度,資產階級的代議制政治逐步得到完善。具體內容見教材略

2。對歐洲各國工人運動的影響

憲章運動雖然最后失敗了,但是,它在英國歷史及國際工人運動歷仍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英國的憲章運動中,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為爭取普選權的英勇斗爭,極大地鼓舞了歐洲各國的工人階級。他們采用和平或武裝斗爭的方式,為爭取_權利而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推進了歐洲資產階級_政治的進程。具體內容見教材略

【本課小結】

本節內容主要講述英國憲章運動發生的歷史背景、主要經過以及其對歐洲近代_化進程所產生的影響。英國是世界歷工人階級第一次獨立爭取普選權的全國性____。憲章運動在歐洲早期無產階級爭取_權利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英國及歐洲近代政治_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列寧評價英國的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憲章運動標志著英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揭開了同資產階級爭奪政治權力的斗爭的序幕。

高中歷史的課堂優秀教案4

美國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重點: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背景、1787年憲法

難點:對美國1787年憲法的評價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教師可通過美國國旗導入本節的教學,“請同學介紹一下美國國旗的含義”。美國國旗記載著美國由13個州擴張演變為50個州的歷史,也紀念著最初英國殖民統治下的13個州參加獨立戰爭并最終為贏得獨立做出的貢獻。由此導入新課的學習。

2.北美獨立戰爭的原因和背景,教師可按教材中提到的幾個方面內容請學生歸納,也可換一種方法,例如給出幾段原始材料,通過學生分析理解,歸納出獨立戰爭爆發的深刻根源。

材料一 北部殖民地,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中部殖民地,以農業為主,土地肥沃,被稱為“面包殖民地”。南部殖民地,盛行資本主義種植園奴隸制經濟,主要作物是煙草、藍靛,有一批“藍靛百萬富翁”

材料二 1660年的《航海條例》規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輸入和輸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國船只運輸,一切物品只能運往英國。1765年的《印花稅法》規定,所有的印刷品、商業單據、法律證件等都要繳納印花稅。

教師提問學生,這兩段材料說明什么問題同學們能否從中分析英屬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獨立的原因?與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相比較,歸納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共同原因。在學生思考、回答的基礎上,總結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殖民地經濟的發展要求擺脫英國的盤剝和束縛,雙方矛盾激化致使戰爭一觸即發。

3.獨立戰爭的經過。建議教師給學生一段時間閱讀教材關于戰爭進程的有關內容,按時間先后順序總結獨立戰爭進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制作一張大事年表。其中包括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1774年第一屆大陸會議,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和第二屆大陸會議,組成大陸軍,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標志著美國的誕生,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1781年約克鎮大捷,戰爭勝利結束,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等幾個要點。

4.1787年憲法。這部分內容的講授建議教師通過原始材料的分析加深學生對1787年憲法的理解。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1787年)》摘錄

我們合眾國人民,為了建設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證國內安寧,規劃共同國防,增進一般福利,使我們自己和我們后代得到自由和幸福,特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本憲法。

第1條

第1節 本憲法所賦予一切立法權,應操于聯邦國會,國會包括參議院和眾議院。

第2節第1款 眾議院應由各州人民每兩年選舉的議員組成……

第3款 眾議員名額和直接稅,應按照本聯邦內各州的人口分配。這種人口的決定,除全部自由人外,應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這種自由人中包括必須服一定年限勞級的人口,不包括未納稅的印第安人……

第3節 第1款 聯邦參議院應由每州兩名參議員組成。參議員由州議會選出,其任期為六年……

第2條

第1節 第1款 行政權應操于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偨y的任期定為四年……

第2節 第1款 總統應為聯邦的陸海軍及奉調為聯邦服階段的各州民兵的總司令……

第3條

第1節 聯邦的司法權應操于法院及聯邦國會得以隨時規定并設立的各種低級法院。法院和低級法院兩者的法官,只要能忠于職守,即應繼續在職……

教師可就以上這些材料,提問學生,該憲法中規定的建國目的是什么?政府的組成形式是什么?有哪些權力?國家職權由哪三個部門分掌?如何評價這部憲法?通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完成教學。

5.北美獨立戰爭的影響,引導學生從對美國本身的發展和對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重大影響兩方面分析。

教學設計思想

利用現實社會生活中美國的影響入手,結合大量的圖片、文字、網上資料,創設歷史學習的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在教師的設計、引導下,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完成知識的識記、能力的培養、情感的流露。

高中歷史的課堂優秀教案5

工業革命

教學目標

1.知識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壟斷組織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能力要求:

(1) 分析和比較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2)通過對壟斷組織的形成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認識到,隨著生產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力的進步越來越依賴于科學技術的新發現。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生產的發展,導致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課時安排 1課時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本節重點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壟斷組織的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深層次分析,它反映了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即歷史發展的規律性,這是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的重要方面。壟斷組織的形成,就其內容來說,它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轉折時期,它使現代意義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基本定型,它對以后資本主義的發展乃至世界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其能力要求來說,它需要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分析,才能對這一時期的歷史現象形成正確的認識。

2.難點分析:本節難點是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的分析,學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難于深入理解其深層含義。

課堂教學設計

師:19世紀中后期,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

一、第二次工業革命

1.背景和條件

師:工業革命的進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請同學們結合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條件,從社會政治前提、市場的需要、技術的準備等方面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師:(歸納)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后,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會政治前提條件;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尤其是更為廣大的世界市場呼喚第二次工業革命來臨;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為第二次工業革命作了物質的技術的準備。

2.主要成就

師: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業革命蓬勃興起。科學技術對工業生產的巨大推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四個方面的具體成果請同學們看表。(放投影片)

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成果表

類別 年代 內容 國別

電力 1866 西門子制成發電機 德國

70年代 電力成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 電燈、電車、放映機相繼問世

內燃機

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內燃機 德國

80年代 本茨制成汽車 德國

90年代 狄塞爾制成柴油機 德國

1903年 飛機試飛成功 美國

通訊

手段 40年代 有線電報開發成功 美國

70年代 貝爾發明有線電話 美國

90年代 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 意大利

化學

工業 石油化工工業產生

1867年 諾貝爾發明炸藥 瑞典

80年代 從煤炭中提取鹵、苯、人造染料

塑料、人造纖維開始生產

(教師概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有關插圖)

3.特點

師:請同學們對比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思考一下,就兩次工業革命發明的進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投影: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的一些主要發明)

年代 內容 國別 發明人

1765 珍妮紡紗機 英國 哈格里夫斯

1779 騾機 英國 克隆普頓

1785 水力織布機 英國 卡特萊特

1785 改良蒸汽機 英國 瓦特

1807 輪船 美國 富爾頓

1814 蒸汽機車 英國 史蒂芬孫

生:(議論并回答)

師:(小結)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是從紡織部門的紡紗環節開始,然后推動其它環節、其它部門,層層展開,不斷深入。從其各項發明的時間也可以看出,從 1765年到 1814年,各項發明呈逐步遞進的關系。而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電力、內燃機和交通工具、通訊、化工工業——幾乎同時展開的。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呢?

生:(回答并相互補充)

師:(小結)是因為兩次工業革命產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的主要發明,都是為滿足當時的社會需要而產生的,如:英國出現“紗荒”,促成珍妮紡紗機的誕生;紡織部門使用機器后,對動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繼而有蒸汽機的問世。正像恩格斯所說,社會需求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而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科學研究的新發現為先導的,19世紀科學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進展,它的新發現在生產領域的廣泛應用,出現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業革命表現為在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幾乎同時進行。

我們教材還從第二次工業革命各項發明的產生、發生的地域范圍及其對各國的不同影響等三個方面總結了它的特點。下面我們就逐項進行分析。請一個同學讀教材總結的第一個特點。

生:(讀書)

師:就兩次工業革命中的各項發明產生的特點,教材總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是工匠在總結自己實踐經驗基礎上的發明,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是在科學研究新發現基礎上的應用。請同學們進一步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呢?

生:(回答,并互相糾正或補充)

師:(小結)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生產過程中的科技含量較少,因此,生產過程中革命性的創造,利用實踐經驗就可完成。而隨著生產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過程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再僅僅依靠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來實現生產過程的革命性發明創造就不夠了,就必需以科學研究的成果作為基礎。英國人W·丹皮爾在《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一書中對這一特點進行了總結。請同學們讀一讀。(放投影)

在以前時代的大發明中,我們看見實際生活的需要推動技術家取得進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說除了偶然發現所帶來的發明之外,需要常在發明之先。但在19世紀,我們就看見為了追求純粹的知識而進行的科學研究,開始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明的前面,并且啟發了實際的應用和發明……

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辛勤工作,當它走到前面傳遞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就可以說已經開始了。

——摘自[英]W·丹皮爾在《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

生:(讀材料)

師:他所說“科學時代”的含義是什么?這一觀點對不對?

生:(議論并回答)

師:(小結)科學時代就是指科學研究“開始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明的前面,并且啟發了實際的應用和發明”。這一觀點是正確的。歷史的發展證明了這一點。此后社會生產的每一次飛躍式的進步,都是依賴于科學研究的新發現。所以我們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下面我們看教材總結的第二個特點。

生:(讀書)

師:這一點教材說得已經很清楚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而且主要成果也都發明在英國;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原因何在?

生:(回答并互相補充或糾正)

師:(小結)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時,只有英國具備了工業革命的基礎,即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當時,世界上只有英國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而其他國家都還處于資本主義前的社會狀態。而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確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已初步形成,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請學生讀教材,總結特點之三)

師: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的國家除日本外,還有德國、俄國、美國的西南部地區等。由于這些國家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較晚,所以,這些國家第一次工業革命尚未完成,就迎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潮。這樣,對這些國家來講,它們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又可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最新技術,從而使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這又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生:(回答)

師:(小結)說明了后來者居上的道理。因為后來者可以借鑒先行者的經驗,避免或少走彎路,這樣,他們就可以很快趕上或超過者。但要注意,這需要主觀、客觀條件都具備,條件具備了后來者才可以居上。

二、壟斷組織的形成

1.產生

師:第二次工業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且也推動了社會關系的變革,這就是壟斷組織的產生。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看壟斷組織是怎樣產生的?

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師:(小結)主要是兩個途徑,一是先進的企業擠垮、兼并落后的企業,使生產和資本不斷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二是新興的工業部門需要實行大規模的集中生產,使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2.主要形式

師:壟斷組織是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因為所在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企業部門的不同以及環境等的不同,壟斷組織形式也就隨之多樣化,主要有哪些呢?

生:(找出幾種不同的壟斷組織)

師:(歸納、簡化)

流通領域:卡特爾——分割市場(初級)

辛迪加——設總辦事處協調(中級)

生產領域:托拉斯——合股經營(高級)

3.影響

師:從壟斷組織產生的途徑,同學們可以分析壟斷組織的作用和影響。

生:(回答,并相互補充)

師:(總結)首先,壟斷是在競爭中形成的。在競爭中獲勝的必然是設備先進、經營管理完善的企業,而遭淘汰的必然是設備陳舊、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設備先進、經營管理完善的企業發展成為壟斷組織,顯然有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其次,壟斷是新興工業部門生產的需要。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工業,如電力工業、化工工業、石油工業和汽車工業等部門,都需要巨額投資,進行大規模生產,壟斷組織在這些部門發展的程度較高。這些資金雄厚的壟斷組織能為科學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從而使其能更快取得新的成果,并加快新成果應用于生產過程中的步伐。總之,壟斷組織的產生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出現了壟斷組織,在這些壟斷組織內企業經營管理得到改善,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勞動生產率極大提高。我們可以看到,壟斷組織的出現,實際上是在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之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調整適應了發展起來的生產力,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經濟處于高速發展時期。

我們同時還應該看到,資本家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利潤,控制壟斷組織的大資本家為了攫取更多的利潤,越來越多地干預國家的經濟、政治生活,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壟斷組織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資本家建立壟斷組織的目的就是為了獨占生產和市場,國內市場顯然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壟斷組織還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這促使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給亞非拉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同時也造成了世界的緊張局勢。

第四,列寧說:壟斷是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征,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52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浴室柜-浴室镜厂家-YINAISI · 意大利设计师品牌 | 咿耐斯 |-浙江台州市丰源卫浴有限公司 | 高压油管,液压接头,液压附件-烟台市正诚液压附件 | led太阳能路灯厂家价格_风光互补庭院灯_农村市政工程路灯-中山华可路灯品牌 | 医疗仪器模块 健康一体机 多参数监护仪 智慧医疗仪器方案定制 血氧监护 心电监护 -朗锐慧康 | 网站建设-高端品牌网站设计制作一站式定制_杭州APP/微信小程序开发运营-鼎易科技 | 有机肥设备生产制造厂家,BB掺混肥搅拌机、复合肥设备生产线,有机肥料全部加工设备多少钱,对辊挤压造粒机,有机肥造粒设备 -- 郑州程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合肥展厅设计-安徽展台设计-合肥展览公司-安徽奥美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全温度恒温培养摇床-大容量-立式-远红外二氧化碳培养箱|南荣百科 | 安全光栅|射频导纳物位开关|音叉料位计|雷达液位计|两级跑偏开关|双向拉绳开关-山东卓信机械有限公司 | 爆破器材运输车|烟花爆竹运输车|1-9类危险品厢式运输车|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 微信小程序定制,广州app公众号商城网站开发公司-广东锋火 | 合肥汽车充电桩_安徽充电桩_电动交流充电桩厂家_安徽科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奶茶加盟,奶茶加盟店连锁品牌-甜啦啦官网 | 玻璃钢型材-玻璃钢风管-玻璃钢管道,生产厂家-[江苏欧升玻璃钢制造有限公司] | 右手官网|右手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产品创新设计|医疗产品结构设计|EMC产品结构设计 | 钣金加工厂家-钣金加工-佛山钣金厂-月汇好 | 自进式锚杆-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洛阳恒诺锚固锚杆生产厂家 | 杭州月嫂技术培训服务公司-催乳师培训中心报名费用-产后康复师培训机构-杭州优贝姆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粉碎机_塑料粉碎机_塑料破碎机厂家-星标机械 | 扫地车厂家-山西洗地机-太原电动扫地车「大同朔州吕梁晋中忻州长治晋城洗地机」山西锦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多物理场仿真软件_电磁仿真软件_EDA多物理场仿真软件 - 裕兴木兰 | 紧急切断阀_气动切断阀_不锈钢阀门_截止阀_球阀_蝶阀_闸阀-上海上兆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合肥通道闸-安徽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系统厂家-安徽熵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吸音板,隔音板,吸音材料,吸音板价格,声学材料 - 佛山诺声吸音板厂家 | 安平县鑫川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防风抑尘网,单峰防风抑尘,不锈钢防风抑尘网,铝板防风抑尘网,镀铝锌防风抑尘网 | 软启动器-上海能曼电气有限公司 真空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广州市番禺区源创化工设备厂 | 洗瓶机厂家-酒瓶玻璃瓶冲瓶机-瓶子烘干机-封口旋盖压盖打塞机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重庆小面培训_重庆小面技术培训学习班哪家好【终身免费复学】 | 哈尔滨京科脑康神经内科医院-哈尔滨治疗头痛医院-哈尔滨治疗癫痫康复医院 | 济南货架定做_仓储货架生产厂_重型货架厂_仓库货架批发_济南启力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权威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铜|废钢价格|再生资源回收行情报价中心-中废网 | 油漆辅料厂家_阴阳脚线_艺术漆厂家_内外墙涂料施工_乳胶漆专用防霉腻子粉_轻质粉刷石膏-魔法涂涂 | 外贮压-柜式-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灭火系统-药剂-价格-厂家-IG541-混合气体-贮压-非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备-探火管灭火厂家-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欧洲MV日韩MV国产_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少妇被 到高潮喷出白浆av_精品少妇自慰到喷水AV网站 | 品牌设计_VI设计_电影海报设计_包装设计_LOGO设计-Bacross新越品牌顾问 | 钢衬四氟管道_钢衬四氟直管_聚四氟乙烯衬里管件_聚四氟乙烯衬里管道-沧州汇霖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新中天检测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菏泽|济南|潍坊|泰安防雷检测验收 | 酒水灌装机-白酒灌装机-酒精果酒酱油醋灌装设备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德州网站开发定制-小程序开发制作-APP软件开发-「两山开发」 | 破碎机锤头_耐磨锤头_合金锤头-鼎成机械一站式耐磨铸件定制服务 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双凯」自动售货机-无人售货机-成人用品-自动饮料食品零食售货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