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語知識教案
高二英語知識教案都有哪些?在每節課之前,快速預習是一個好學生的普遍做法。預習能使你在課堂上抓住自己不會的地方有所突破,課下你會覺得輕松愉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二英語知識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英語知識教案篇1
一、教學背景分析
1. 單元背景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新的發明和發現都層出不窮。生活在這樣一個知識爆炸的年代,學生們更應用心去體會并感受科技和發明創造者給生活帶來的變化,進而能聯想到他們平時所學的學科及知識,并用英語為媒介進行知識的整合與串聯。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的社會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矛盾與爭論,因此如何正確的看待或處理這些問題,也成為廣大學生應該了解并掌握的知識。
2.學生情況分析
本單元的設計與實施是建立在學生經過高一上半學期新教材學習基礎之上。學生已經逐步的適應了在活動與任務中學習英語以及如何處理語言知識與活動開展的關系。并且,他們也已經形成并培養了一定的小組合作學習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分析
語言技能
聽:在聽懂教師向學生講述實驗中注意事項基礎上,繼續學習并強化捕捉特定信息的能力,以及確定全文主要話題的概括能力。
說:應能在了解一定的現代科技發明基礎上,思考并學習如何對一種新的事物進行描述。同時能與他人進行交流,敘述事物的利與弊端。
讀:強化略讀、查讀等閱讀微技能,訓練通過尋找關鍵詞,主題句等方式更快速并準確的確定文章的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的總體框架與脈絡。繼續運用已經掌握的基本猜詞技巧猜測部分單詞,并在上下文體驗中感受某些佳句給讀者帶來的深層含義。
寫:學習在對事物進行理性思考的基礎上,運用恰當的句型與詞匯描述對事物正反面的不同觀點,同時更應注重掌握一些必要的過渡詞增加此類寫作的條理性與層次感,并應熟悉議論性作文的基本寫作框架。
情感態度與文化意識
(1)。進一步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調查、采訪、討論等活動完成任務,取長補短,加強團體協作意識。
(2)。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不同學科特點的思考,體會學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通過話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指導學生用批判的思維去接受新的事物,增強他們的辯論意識與能力。
(4)。意識到科技工作的艱苦以及所必需的個人品質與素質,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語言知識
詞匯:學習并使用一些與science 和scientists有關的詞匯。
語法:進一步了解一詞多義現象與合成詞的構成。
功能:學習如何就某一事物給予別人指導與說明。
話題:掌握有關實驗說明的話題表達以及如何從正反兩方面對某一話題進行分析討論。
學習策略
指導學生運用已學會的抓重點、做記號、摘筆記等方式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與歸納,并鼓勵學生增加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合作,繼續培養正確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習慣,從而總結交流學習所得,進一步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并指導學生把英語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發揮已掌握的使用工具書,查找資料、上網等方式增加用英語思維與表達的能力,了解實驗對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向上的學習態度,形成具有批判性的看問題習慣。
三、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science and scientists。話題依附于聽力、對話、閱讀與寫作等語言載體中。本單元的話題內容與學生的日常學習有著密切的關系,應該說是以英語為媒體讓學生表達他們對平時理化生等理科課程,特別是相關實驗,所想到及感受到的內容。因此,盡管本單元的話題對學生而言有著一定的難度,但卻有體現出了以學生為中心,貼近學生生活而又富有時代氣息的特點。
Warming up設計了四幅與學生的理科課程有關的圖片,學生通過對日常熟悉的相干實驗工具及場地的識別,展開相關學科特點與學習的討論。同時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們在Listening部分能熟悉某些實驗室的規則及注意事項,掌握如何給予別人指導與說明,并能抓住文章的中心話題,捕捉相關細節內容,回答有關的問題。
Speaking則是一個極富時代氣息的討論練習。要求學生們能對現在熱門的尖端科技有所了解,(練習中提供了諸如Maglev train, cloning, nuclear energy, computer 與 space flight等內容)然后能就這些新的科學技術與工具進行理性的辨證的思考,既能感受到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利益,同時也能發現其中所存在的不足與弊端,并能通過討論、對話等形式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這一部分也應該是本單元寫作內容的一個鋪墊。
Reading講述的是科學家 Franklin的風箏實驗,從而證明Lighting and electricity are the same的故事。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能充分感受到實驗對于科學工作的重要性及科學家是如何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的。同時能落實材料中所出現的一些單詞與短語的使用。
Language Study是在本單元詞匯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構詞法。主要是兼類詞、一詞多義現象及合成詞的構成。
Integrating skills 通過學生對科學家是否應利用動物進行實驗,從而達到發明新產品現象的討論,理性的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待這一問題。同時在閱讀、思考與討論的基礎上,寫下一篇闡明自己觀點、立場與看法的短文。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能就某一話題進行合理的分析,并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展示一個物體的利與弊兩個方面。同時能在討論時學會運用哪些結構與單詞對事物進行評價,諸如“ It’s good / bad / harmful for… / It’s dangerous / expensive / important / unnecessary/ It brings people …/ It can help people…
(2)。掌握如何就某一話題給予別人指示與說明,能熟練運用 Don’t do… / Don’t forget to… / Make sure… / Remember that… / Do be careful of…等結構進行討論、對話與表演。
(3)。能進一步了解一詞多義及合成詞的知識。以便能更好的區別單詞詞義與猜測單詞詞義,利用構詞法知識擴充詞匯量,并能真正做到為閱讀服務。
高二英語知識教案篇2
Women of Achievement
女人的成就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My topic is Women of Achievement, that is, unit 1, in module 4. The reading passage “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is talked later and my talk consists of 4 parts. Part 1,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Part 2, teaching approaches. Part 3, preparations before class. Part 4, teaching procedure.
早上好,女士們,先生們。我的話題是婦女的成就,在模塊4單元1。整篇文章“非洲野生動物的學生”是說以后和我談話由4部分組成。第1部分中,我對材料的理解。第2部分,教學方法。第三部分,在上課前準備工作。第4部分,教學過程。
Part 1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第1部分我對材料的理解
First, let me introduce the reading passage. It is the center of this uni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is made up of 4 paragraphs, that is, one day’s observing chimps with Jane in the forest; how Jane did her research and her achievements; Jane’s love towards animals and her contributions to animal protection; and a short summary to her. By learning this lesson, the students can not only understand women’s status in society and everyday life, their values and contributions, their difficulties and achievements, but also learn how to use som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Of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practise their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scanning and careful reading.
首先,讓我介紹整篇文章。這是本單元的教學和學習的中心。它由4段,也就是一天的觀察黑猩猩和簡在森林里,簡如何做她的研究,她的成就,簡對動物的愛和她對動物保護的貢獻;和一個簡短的摘要。通過學習本課,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女性的社會地位和日常生活,他們的價值和貢獻,他們的困難和成就,但也學習如何使用一些單詞、短語和句型。當然,學生可以練習他們的閱讀技巧,如略讀、掃描和仔細閱讀。
Second, I want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 students. Although the students have the basic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y still need many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and convey meanings; to classify and reflect on their thoughts,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to experiment and use their imaginations, and also to develop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and investigative learning ability.
其次,我想告訴一些關于學生。雖然學生聽力的基本能力,來說,閱讀和寫作,他們仍需要許多探索和傳達意義的機會;分類和反思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經歷,嘗試和使用他們的想象力,并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研究性學習能力。
Third, about teaching aims
關于教學目標
Knowledge aims: To learn how to use the master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知識目標:了解如何使用掌握單詞,短語和句型;
To learn sth about Jane’s research.
了解某事簡的研究。
Ability aim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and investigative learning ability;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研究性學習能力;
To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such as making prediction and drawing inferences from the context.
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比如從上下文預測和推斷。
Emotional aims: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 activities and cultivate their teamwork spirit;
情感目標: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To learn Jane’s bravery and perseverance in achieving her goals;
學習簡的勇敢和毅力實現她的目標;
To reinforce the sense of wildlife protection.
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感覺。
Fourth, about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對重點和難點
I think they are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such as making prediction and drawing inferences from the context; and to learn how to use the master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我認為他們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如從上下文;使預測和推斷,并學習如何使用掌握單詞,短語和句型。
Part 2 Teaching approaches
第2部分的教學方法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 I’ll try to use the following theories: to make students the real master of the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myself the director;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especially girl students to chase their dreams with great determinations.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將嘗試使用以下理論:讓學生真正的掌握類的,老師自己導演;激發學生,尤其是女學生以極大的決定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Therefor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students—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and CAI will be used.
因此,任務型教學方法,堅持以教學方法和CAI將被使用。
Part 3 Preparations before class
第三部分在上課前準備工作
I will ask the students to surf the Internet or go to the library to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great women that they are interested in.
我會問學生們上網或去圖書館找到一些偉大的女性,他們感興趣的信息。
And in class, they will give reports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have obtained. By doing this activity, I can train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vestigative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ir abilities of collecting and dealing with information.
在課堂上,他們將使他們獲得的信息的報告。通過這個活動,我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性學習能力,和他們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Part 4 Teaching procedure
第4部分教學過程
I designed 6 steps to deal with this reading passage.
我設計了6個步驟來處理這個閱讀文章。
Step 1 lead—in
步驟1中引入
Activity: picture appreciation and question answering
活動:圖片欣賞和問答
I’ll show them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of wild animals, such as lions, Tibetan antelopes, monkeys and chimps. Then one question will be asked: which animal has the closest connection with human beings? It’s not so difficult. Of course, chimps. Then the students can find more about chimps from the reading passage.
我會向他們展示一些漂亮的野生動物的照片,如獅子、藏羚羊、猴子和猩猩。然后會問一個問題:哪種動物與人類最接近的聯系嗎?這不是那么難。當然,黑猩猩。然后,學生可以找到更多關于黑猩猩從整篇文章。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vity i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naturally lead to the reading passage.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自然導致整篇文章。
Step 2 pre—reading
步驟2讀前活動
Activity: look and guess
活動:猜猜看
The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just glance at the title and the two pictures in the book, and then guess what they will read in the text. And they’ll b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four to have a discussion.
學生將被要求只看一眼標題和書中的兩張圖片,然后猜猜他們會讀文本。,他們會被分成組,每組4有一個討論。
This activity is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to read actively, not passively. Surveys show that active reading can raise the readers’ interest and reading efficiency. Other purposes are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making prediction and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think in English, express their thoughts in English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這個活動是激發學生積極閱讀,而不是被動的。調查顯示,活動可以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其他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skill-making預測,并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配合。
Step 3 reading
第三步閱讀
Activity 1 scanning
活動1掃描
Th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can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specific information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要求學生快速掃描文本,找出下列問題的具體信息。
1 who is the student?
1學生是誰?
2 what animals are observed?
2觀察到的動物是什么?
3 when did Jane Goodall arrive at Gombe? How old was she?
3珍·古道爾到達貢貝是什么時候?她多大了?
4 what was the purpose of her study?
4她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By doing this activity, th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canning. And they can get the two lines of the whole passage, the main line—student, and the hidden line—wildlife. It builds a solid base for the latter reading comprehension.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skill-scanning。他們可以得到兩行整個通道,主要line-student,隱藏line-wildlife。它構建一個堅實的基礎對于后者閱讀理解。
Activity 2 skimming
活動2略讀
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skim the text quickly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總結每個段落的主要思想。
By doing this, I can train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kimming. And before their skimming, I’ll remind them to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通過這樣做,我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skill-skimming。之前和略讀,我會提醒他們找出每段的主題句。
Activity 3 careful reading
活動3仔細閱讀
For paragraph 1: Video watching and completing a diagram
第一項:視頻觀看和完成圖
Get the students to watch a short video of Jane’s research with chimps.
讓學生觀看短片的簡研究黑猩猩。
This paragraph is a description of what Jane and her partners did in the forest. The video can turn the description in words into images. So it seems as if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went into the forest. Then a diagram will be shown to the students. It contains the main actions of the chimps. They have to complete it. By these two changes,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important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better.
這一段的描述是簡和她的合作伙伴在森林里。視頻可以把文字到圖片的描述。所以好像學生自己走進了森林。然后一個圖表將向學生展示。它包含的主要行動黑猩猩。他們必須完成它。通過這兩個變化,學生可以掌握重要單詞、短語和句子更好。
For paragraphs 2-3: Retelling job
段落2 - 3:復述工作
These two paragraphs are relatively long, so the students may have difficulties in classifying the content. Therefore I divided all the sentences into 3 aspects, that is, Jane’s difficulties, her discoveries and her contributions.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they have to retell it.
這兩個段落相對較長,所以學生們有困難分類內容。所以我把所有的句子分為三個方面,也就是說,簡的困難,她發現和貢獻。根據關鍵字,他們必須復述它。
By doing this activity, I can train the students’ language organizing ability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new curriculum.
通過這個活動,我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滿足新課程的要求。
For paragraph 4: Question answering
第四段:問題回答
It is a short summary to Jane and implies that women can do what they want to do as men. This paragraph is relatively short and easy to understand. So the questions are fairly easy and will be offered to the less talented students.
這是一個簡短的摘要,簡和暗示女性可以和男性做他們想做的事。這一段相對較短的和容易理解。所以問題是相當容易的,并將提供給有才華的學生越少。
高二英語知識教案篇3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
21單元的主要話題是“身勢語”。身勢語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在跨文化交際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課為閱讀課,通過一篇介紹性文章講述各種文化背景下的身勢語的異同。教材內容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更符合當今世界增強跨文化交流意識的趨勢,培養學生多元文化意識、克服文化沖突,加強文化溝通與合作,從而達到順利交際的目的。
2、教材目標
根據新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綜合語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著重提高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本節課的教材目標確定為:
1). 知識目標(知識教學點):
學習新詞語、新句型, 擴大語言積累。
了解身勢語在世界不同國家所表達的意義并學會使用。
2). 能力目標(能力訓練點):
a. 正確、全面、深刻理解課文信息內容, 幫助學生提高略讀、跳讀和查讀的技巧。
b. 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比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3). 情感價值觀(德育滲透點):通過本單元學習,教育學生尊重異國文化,增強交流溝通能力, 增強跨文化的意識。
3、教材重點與難點
1)、重點:A 掌握重點詞語和句式,掌握一定數量的身勢語。
B.學會略讀,跳讀,查讀的基本閱讀技能.,培養語感。
2)、難點:A. 提高學生語言交流能力。
B. 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刻理解文章。
C. 正確使用身勢語。
4、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及對策
學生經過了幾年的英語學習,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但由于我授課班級為文科平行班級, 學生的詞匯量及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相當有限。針對這種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首先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目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為順利完成本課教學任務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采用的策略是通過情景激發學生興趣,要求學生打好語言基礎,通過任務設計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基本閱讀技能。
說教法
1、教法的選擇
依據教育心理學:“開發右腦能夠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綜合思維、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情緒反應。協調開發左右腦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講授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引用學生身邊的典型事例,組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學好英語。
2、教具的選擇
在教學中我使用的是多媒體電腦,因為它具有強大的文字圖片編輯功能,有很強的實用性,加大了教學的課堂容量. 而且使英語教學大信息量、高密度、快節奏的教學原則得到更好的體現。
3、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民主和諧課堂教學氣氛,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創設一種創造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說學法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能夠采用分類記憶的方法,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們增強了合作意識。在所創設的語言環境下,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交流活動,使自身的交際能力有所提高,并學會自我評價。
教學過程
我運用的是任務型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模式提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時間,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能夠使學生通過積極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現和主動實踐等學習方式培養主動,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一)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師生互動進入本單元的話題。
(二)略讀
讓學生快速的讀文章,找到每個段的中心句,并且分析文章大致可以分幾段
活動形式:
個人活動:快速閱讀課文,查找信息,回答問題
小組活動: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文章大意
(三)查讀
讓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回答問題,并完成表格,鞏固練習
活動形式:
師生互動:教師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個人活動:仔細閱讀課文,并且分析文章,回答問題
小組活動:學生共同討論,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
(四)小組活動
學生經過研究學習,完成教師提前布置的不同的任務,并在課堂中展示出來
小組A:查找關于肢體語言的圖片,并向大家展示
小組B:對比中美的肢體語言差異,并讓同學自己表演出來
小組C:模仿教師播放的幽默短劇,并由組內同學模仿表演出來,注重身勢語的表現。
(五)評價過程
學習完本節課,要求學生對自身和同學進行評價
1,自我評價
1) I can 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I can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dy language in China and in some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the US.
3) I can use body language exactly to express myself.
4)The body language that I’m interested in is______.
2,互相評價
1)The student who is most active in speaking
2)The student who is most active in answering questions
3)The student who is most active in performing
4)The student who is most active in group work
(六)作業
身勢語在工作面試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在美國,在工作面試中,你應該注意什么樣的問題?
說創新點
1,根據教材的“結構(structure)——功能(function)——任務(task)”特點,抓住“任務”這個基本點,以“結構”為基礎,重視“功能”的體現,最終落實在“任務”的完成。
2, 突破現行“教師——學生”的教學活動模式,形成以學生小組活動為主,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師——生”、“生——生”、“生——師”等多維度、多層次的互動模式。
3,引入行為評價機制,引導學生根據評價依據,自主、合作的學習。
說測評反饋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提高閱讀能力,學到了身勢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學會本節課的基本句型,重點詞匯。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本課的語言知識,但要達到熟練運用,還需要在下一步的學習中繼續鞏固。
高二英語知識教案篇4
一、案例實施背景
任何語言的習得和學習都離不開大量閱讀的實踐。許多教師也意識到高中閱讀對于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用盡各種辦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微技能。當然這樣做的目的確實也提高了學生測試性閱讀的能力。如閱讀前講解重點生詞或詞組,閱讀中找main idea, 設計不同程度的問題幫助不同層次學生理解閱讀,呈現表格,運用復述,角色扮演,采訪等不同形式來開展閱讀任務。以上雖均衡了話題及功能兩方面,但這些方法仍只停留在字,詞,句及其他細節的表層理解上。要想真正讓學生內化閱讀材料,除了表層的理解外,閱讀也要關注語言文字背后的深層理解和文化內涵。這點我們可以從語文學習上得到啟示。《英語新課程標準》就閱讀的知識性和欣賞性上提出了指導思想: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就是要關注說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從而加深對世界文化的理解。因此,筆者認為高中英語閱讀課除了訓練測試性閱讀之外,需要大量的欣賞性閱讀材料來補充教學。教師應該沖破詞匯,語法的束縛,在閱讀中突出技能滲透的同時,應將課文閱讀教學提高到欣賞性閱讀的美學高度,真正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為高一NSEFC Book 1 Unit 4的reading task。作為地震內容的閱讀補充材料,它是作家Jack London的筆下之作。以一個目擊者的身份,介紹了舊金山大地震的所見所聞所感。語言地道優美,描述性較強。重點是欣賞閱讀中訓練略讀和查讀兩大閱讀微技能,逐步加深對舊金山地震及細節理解,并對地震中發生的一切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情感態度,體會人們地震后表現出來的勇敢精神。本課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paraphrase 課文中的幾個句子如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三、學生分析
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較初中學生有了一定的發展,有著更強的求知欲。不滿足單一的課本教材學習,具備對于興趣的話題會去網上搜索知識來獲得信息的能力。半個學期的英語教學已經讓他們意識到高中英語閱讀不同于初中的手把手閱讀,更多的是他們自主思考,對疑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本次欣賞性閱讀材料是美國文學原著,他們也是第一次碰到,有些句子理解上比較難,注意給學生學法上的指導。另外為了幫助學生逐層進行理解課文,設計的問題一定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認知識水平,注意因材施教。
四、案例實施過程
(一) warming-up引入
1.教師用播放San Francisco的音樂錄音,讓學生帶著問題what is the song about? 去欣賞.
( Now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 After listening, tell me What the song is about)
2.然后問問題:
What country is it in? In what part of the country does it lie?
PPT呈現一張地球板塊分布圖,并讓學生說出舊金山位于哪兩個板塊交界處。(San Francisco lies where the American plate and pacific plate meet. The two jump and an earthquake may be felt)
教師自然引入:This was just what happened in 1906.
由于學生剛學過唐山大地震的相關知識,了解板塊運動會引起地震,圖片即或學生原由有背景知識,為下文的閱讀做好鋪墊。
(二)pre-reading:預測全文。
瀏覽題目 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呈現兩個問題幫助學生預測大意。
Q1: What does an eyewitness mean? Q2: If you were an eyewitness, what would you see and hear during the earthquake?
播放一短視頻讓學生用幾個句子來描述所見所聞。
學生一般都這樣描述: The world was at an end! The bridges cracked and broke; the people were killed;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The houses were shaking and then the buildings collapsed and were destroyed; Everything was in ruins…..
predicting是一項重要的閱讀微技能,目的是讓學生猜測文章可能會講什么。提前預測能夠更快激活學生腦中原有的圖式,幫助學生更快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唐山大地震的學習學生已經對地震前,中,后發生的有所了解,讓學生用句子或小篇來描述所見所聞符合有效的輸入---輸出的英語學習規律。當然直觀的視頻教學也更能激發學生說的興趣。這環節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快地找到作者在舊金山地震中的所見所聞。
(三)Skimming
Q: What did the author see and hear? 劃出作者的所見所聞句子。
Skimming是訓練學生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的一種閱讀能力。本文的中心就是地震后的所見所聞,引導學生可跳過某些細節,圍繞問題,加快閱讀速度。在閱讀時,有意識地引導讀讀段落的段首或段尾。該環節目的就是讓學生熟悉如何進行略讀。
(四)Scanning
Q1: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author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
Q2: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people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
Scanning稱掃讀或尋讀。目的是找出某些特定信息或回答閱讀理解題所需要的事實及依據。在對通篇文章疏而不漏的快速掃描中,迅速定位信息點,而和內容無關或關系不大的部分則可一帶而過。該閱讀材料文學性強,所描述的細節也很多,學生很難以找出一主線去分析地震景象。以上的兩個問題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點。這兩個問題十分有效地讓學生去思考人們在震中和震后的感受。通過第一個班的教學,筆者發現可以先將Q2提前解決。因為學生很快就能說出人們的感受。They are kind, sad…教師順勢抓住學生的思維,馬上問Why?
Can you find some sentence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 進一步提升問題的本質,啟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很快也能找到支撐的信息:They helped one another climb the high hills around the city. Never in all San Francisco’s history were her people so kind as on that terrible night. 第二個班級教學中說到人們為什么很悲傷難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有人說他們失去了家人,親人,朋友;有人說他們失去了房子,無家可歸;由于課文中的一句話還能證明他們可能會由于失去財產和至愛而悲傷。我也趁機問學生:What can you conclude from the sentence?
“whole families put everything they owned and could save into wagon” 引導學生這樣思考they may lose possessions and beloved ones so they are very sad.然后問學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arthquake?你能在文中找出幾個形容詞來描述么?其實這也就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起到的作用是組織,參與和引導,重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能動作用。
(五)Careful Appreciation
1.Discovering structure
讓學生觀察以下句子結構,引導學生發現重復和排比的修辭現象。
1) San Francisco is gone.
2) Its businesses are gone.
3) The factories, hotels and palaces are gone too.
1)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2) 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3) A list of all those killed will never be made.
讓學生文中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能體會其中的情感并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思考:Wha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by using these sentences?
2.Paraphrase some important sentences:
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讓學生第一次做意譯,先滲透一些paraphrase的技巧:可以使用句子中的同義詞、反義詞,注釋性說明,改換說法,倒換順序等。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brave, library, address等的同義來意譯。
3.Comparative reading
NSEFC Book 1 Unit 4中前后兩篇閱讀文章“A Night The Earth Didn’ t Sleep”和“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雖然都是描寫地震,但風格截然不同。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體裁風格,教師設計了一表格來進行對比閱讀。
Tangshan earthquak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Main idea
Details
Point of view
Response of people
Where the writer shows more feeling
(六)布置作業:寫一篇描寫臺風之后的小短文the story after a typhoon。
本單元中心是自然災害及自我保護,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描寫家鄉最常見的災害臺風之后情景。
五、課后反思
本課以任務型為教學原則,本案例的每一個任務都是圍繞學習者“學”的角度設計的。通過小組活動,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學生的每一個活動都具有明確的目的指向和具體的操作要求,較好地體現有效性的教學。教學成功之處是引導學生一步接一步從閱讀文章表層意思,到探討深層意思,使學生體會地震后人們相互幫助并勇敢面對的精神。引入部分達到預期效果,用自己準備了錄音和圖片自然銜接,時間短但有效能引起學生興趣,猜測舊金山地震的相關內容。在各個環節中能運用激勵評價和過程評價來鼓勵學生去說。
不足之處是在于很多設計問題難度過高,教師一開始沒有預料到,直到第一個班級的教學發現諸如這樣的句子讓學生去意譯有很大困難,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問題給出后一片沉默,即使是程度比較好的同學也是難以入手。到了二次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的同義詞去替換解釋。In what kind of situation are they called brave people? What does “library” mean? 這兩個問題的鋪墊較好地處理了教學難點。在今后類似的教學過程中,我想可以提供幾個選擇項,降低難度,以便更有效地進行因材施教。
教無定法,高中閱讀欣賞課也不例外。閱讀可分導入,快速閱讀,表層理解,深層理解,欣賞,拓展等步驟進行。但教學過程不能只將重點放在處理詞匯或講解句子上。閱讀欣賞課可對開設英語文學欣賞選修課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首先,閱讀欣賞課的文學作品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其次,閱讀中啟迪學生思維,由表層及深層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高二英語知識教案篇5
一、進行快速閱讀的必要條件
進行英語快速閱讀的必要條件是:基本知識、語言基礎、閱讀技能、快速閱讀不是一種孤立的能力,它必須以了解一定的基本知識為先決條件,以具備一定的詞匯和基本語法為基礎,還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閱讀技能。如果沒有語言基礎,閱讀材料通篇都是生詞,語法難點很多,即使掌握了一些快速閱讀的技能,要快也快不了。反之,如果只有語言基礎知識,而沒有閱讀技能,要想讀得快,讀得多,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對材料的內容缺乏基本常識,即使語言基礎好,并具備閱讀技能,也不可能“快讀”,只能“慢讀”。
基本知識主要是指的是所涉及英語的專業知識,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要想把內容理解透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
語言基礎知識主要指詞匯量和句型結構。要有一定的詞匯量。這包括兩部分,一是公共部分,二是專業部分。我認為公共英語部分至少要達到4,000個單詞量,而專業部分要有1,500個詞匯量。要有一定的句型分析能力。英語文章的語法難點是句型,句型中的難點是定語從句。一個句子很長,往往是由于定語從句連環套在作怪,定語中套著定語。這樣的連環從句表達專業概念非常嚴謹,卻給我們閱讀帶來困難。因此,我們要能夠進行層次分析,準確把握各從句之間的關系,才能提高閱讀速度。同時,要了解詞性的變化,名詞的動用和動詞的名用。至于時態等其它的語法現象對我們具備一定語法知識的參試人員來說,基本上構不成多大障礙。
二、快速閱讀的重要性
所謂的閱讀能力主要是指精讀和泛讀能力。然而,英語閱讀中,速度是人們最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的閱讀一般都是快速閱讀、通過快速閱讀,我們可以更廣泛、更大量地閱讀資料,獵取知識,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通過大量閱讀,頻繁地接觸語言材料,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學到或掌握大量的詞匯和語匯,進一步熟練閱讀技術,提高閱讀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
三、快速閱讀的速度與理解的關系
現在許多參試人員平時學習中對英語快速閱讀的認識不足,他們無論看什么英文材料,都只注重理解而不注意閱讀速度,因而閱讀的效率、水平都難以提高。這樣一來,處理好閱讀速度和理解之間的平衡關系是我們值得認真對待的一個實際問題。速度太快,理解上往往出現很大的困難;速度太慢,又浪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中,我認為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篩選階段。在我們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首先篩選出對我們有利用價值的。每分鐘的閱讀速度可達800個字符,重點放在文章的標題和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上,基本上可對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圖有個20-30%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快速閱讀階段。就是說對我們已篩選出的信息作進一步的遴選,每分鐘的閱讀速度可保持在500個左右字符,達到70%的理解,再從中挑選出對我們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內容來,然后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精研階段。這一階段,要達到90%以上的理解,力求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融會貫通,根據其利用價值進行取舍。本文主要討論第二階段,限于篇幅,對其它兩個階段不作過多陳述,但也可參照本文的觀點。
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初期,理解的降低是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只要繼續以此速度讀下去,就會發現理解會漸漸回升上來,達到原來速度時的理解水平。這里有一點必須注意,在理解水平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至少要達到70%的理解)時,不要繼續加快閱讀速度。這二者的平衡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不能過多的注意其中一項。我們應該明白,一分鐘讀400字符且達到了70%的理解比一分鐘讀200字符而達到90%的理解率效率高得多。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減少一些不必的擔心,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快速閱讀的能力。
四、閱讀過程中的障礙
1.閱讀行為習慣的影響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克服行為上某些不良的閱讀習慣。
(1)出聲讀。因為眼睛的移動速度比舌頭動作快。出聲讀不但影響速度,而且會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發音。
(2)逐字讀。許多常見詞,如功能詞,不需停頓單獨理解。
(3)默讀。雖然沒有大聲讀出來,但在腦中一字字讀,也會影響速度,分散精力。
(4)指讀。以手指挨個指著讀,有礙理解和速度。除非手指飛速移動,引導眼睛快看。
(5)回讀。眼睛回向移動,尋找先前讀過的信息,而不是繼續讀下去以獲取完整的概念。
2.閱讀中心理因素的影響
閱讀時,除了克服不良的閱讀習慣外,還要注意克服一些影響閱讀和理解程度的不良心理因素:
(1)期望值過高
希望一次閱讀就掌握所讀材料。這種急于求成的心理狀態,不僅影響閱讀時的心境,也使得視覺器官和大腦都不能集中于閱讀過程本身,閱讀的效果自然不好。
(2)過度重視閱讀方法和技巧
由于閱讀過程中過多思考閱讀的方法、技巧等因素,而忽視了閱讀材料及閱讀本身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會使我們注意力分散,閱讀的興趣自然大大減弱。
(3)思想開小差
對文字視而不見,翻了許多頁,但腦子里仍一片空白。這樣就降低了我們的注意力,影響了正常思維。
五、快速閱讀的方法
面對繁雜的英語,要提高效率,就要有一定的方法。我認為唯有以泛讀為基礎,進行快速閱讀的培養,才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具體說來,要發現對自己有利用價值的信息,需要掌握如下方法:
1.推測(prediction)
閱讀正文前,就標題(如果有標題的話)來合理推測資料的大概內容,也可在讀了二、三段之后預測下段內容。這對快速理解和整體把握文章內容以及推測出生詞的詞義范圍有積極的意義。因為英語單詞一詞多義現象太普遍了,一個單詞在不同的專業領域往往含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有的單詞在同一專業領域在其意義的具體把握上也有細微的差別。
2.關鍵詞句(keywordandtopicsentences)
在對文章的整體內容有了基本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學會抓主要的詞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題句,從而正確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并注意到是否對自己有利用價值。
3.略讀或瀏覽或跳讀(Skimming)
Skim有掠過的意思,又有從牛奶等液體上撇去的意思,轉意為“快速掠過,從中提取最容易取得的精華”。用于閱讀,或譯為略讀,或譯為泛讀,似乎都未把其細微的意思譯出。而這種讀法卻包含有原詞的所有意思——快速讀過去,取出讀物中關鍵性的東西。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種讀法理解為快速瀏覽課文,領會文章大意。一般而言,通過標題可知道文章的主題。對文章的首段和末段要多加注意,以便發現作者的觀點。
4.查閱(Scanning)
Scaning的意思是掃讀或查閱,是快讀或速讀的一種。Scan就是通常所說的“掃描”。其特點是快,但又要全部掃及。Scan這個詞的詞義似乎矛盾,它既可以理解為“仔細地審視”,也可以理解為“粗略地瀏覽”。這種情況倒成了掃讀的絕好證明。從形式上看,掃讀是粗粗地一掃而過,一目十行,但從讀者的注意方面來看,卻又是高度的集中,在快速閱讀中仔細挑出重要的信息。因此,查閱可以理解為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關事實細節或某一具體信息;有時要找出某一個單詞或詞組,如人名、地名、日期、價格等;有時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一特殊事件,而這一事件可能是由一個詞或短語交代的。若不具備一定的能力,這樣的細節恐不易發現。
5.速度變換(Readingrate)
我們要意識到閱讀的速度是不均勻的。也就是說,即使同一個人閱讀同一份材料,但由于閱讀是一種有相當心理負荷的腦力勞動,因此在開始、中途和結束時的速度不可能一樣。讀物的體裁和難度不一樣,閱讀的速度也不同。我們不要過分焦慮自己的閱讀速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隨著速度的提高,理解的程度都有所降低,所以我們應認識到閱讀文章時的速度是可以調節的,只有合適的速度才可能獲得快速準確的閱讀效率。
6.閱讀習慣(ReadingHabit)
從主觀上要能克服注意力容易分散即所謂“思想開小差”的毛病,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從客觀上克服各種無意中形成或由來以久的壞習慣,如搖頭晃腦,抖動雙腿,玩弄紙筆,念念有詞等。這些“小動作”,也會分散注意力、影響思考,降低閱讀速度。
六、怎樣培養快速閱讀的技巧
讀外文書籍要做到“一目十行”。
1.視幅要寬
意思是每一眼看的詞要盡量的多。我們閱讀表面是用眼睛看,實際是用腦子讀,眼睛只是起了照相機鏡頭的作用。努力使自己的眼睛變成“廣角鏡”,把盡可能多的詞能一眼“盡收眼底”。
2.視時要短
意思是第一眼和第二眼之間停頓的間隙要盡量短。我們閱讀時,若視幅相同,誰的停頓時間短,誰就能讀得快。
3.意群要長
即在每個視幅中不是讓你把很多的單詞都收進腦子,而是要善于從中攝取有意義的詞組,這個有意義的詞組就是意群。極慢的讀者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視幅就很窄,句子中間的停頓就多,而頻繁的停頓必然妨礙正常的理解。快速閱讀者是半句或一句句地讀。視幅大大加寬,停頓的間隙少而短,獲取的都是有意義的詞組,因而理解全句或全段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4.利用上下文猜生詞
充分利用上下文給出的線索,有些生詞的意思是可以猜出來的。下面介紹一些基本方法:
(1)利用定義的線索
在生詞出現的上文或下文,有時能找到對它所下的定義或解釋,由此可判斷其定義。
(2)利用同義的線索
一個生詞出現的上下文中有時會出現與之同義或近義的詞,它往往揭示或解釋了生詞的詞義。
(3)利用反義的線索
在某一生詞的前面或后面有時會出現它的反義詞或常用來對比的詞語,由它可以推測生詞詞義。
(4)利用常識猜測詞義
有時一句話中盡管有生詞,但我們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去判斷生詞的意思。
(5)利用等式或符號猜測生詞
一段話后面有時會給出一些等式或符號,如前面的話中有生詞,由后面的等式或符號可疑猜出生詞的詞義。
總之,利用多種方法猜測生詞詞義,有助于提高閱讀速度和學習興趣,是英語學習者應當掌握的好方法。
高二英語知識教案篇6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經歷,用英語進行交流與表達。
2. 通過略讀與找讀,使學生獲取文章主要信息,練習閱讀技巧。
3. 通過小組討論為旅游準備的物品,使學生用英語簡單的語言實踐活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閱讀技巧,獲取文章大意及細節
教學難點:用英語交流并進行簡單實踐活動—旅游需要準備的物品
教學過程
I、Warming Up:
1. I’d like to share my travelling experience with you, and would you like to share your travelling experience?
2. The world has many great rivers. Have you been to these rivers?
設計意圖:大部分學生都喜歡旅游,老師談談自己旅游的經歷,詢問學生的旅游經歷。列舉世界上的河流圖片,讓學生來欣賞認識美好的河流。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河流圖片的展示,學生猜測河流的名字,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II. Pre-reading
Have you been to the Mekong River? What countries does the Mekong River flow through?
設計意圖:展示沿湄公河的地圖,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觀察地圖,說出湄公河流經的國家,為隨后的閱讀做好了內容和詞匯上的鋪墊。
III. Reading
1. Skimming
Skim the passage and find the main idea for each paragraph
Para 1: Dream
Para 2: A stubborn sister
Para 3: Preparation
設計意圖: 略讀: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尋找相關信息并搭配段落大意。點撥閱讀技巧:注意每段開頭及結尾。
2. Scanning
1). Read Para 1 and find the key word for the information:
Who and What
Where and How
Why and When
設計意圖:1.尋找who,what,where,how,why and when等關鍵信息,讓學生把握這類記敘文的閱讀要點。2. 根據圖表復述,練習學生語言整合與連貫的能力。
2). Please use at least thre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Wang Wei according to Para2, and give your reasons.
設計意圖:研讀課文第二段,思考至少3個形容詞來描寫王薇,并利用文章說出依據,目的是讓學生研讀,并挖掘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
3). Read 3 and answer: what can they see along the Mekong River?
Suppose you are a tourist guide, please introduce the Mekong River briefly to your audience.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到表示地貌的地理術語,利用形象生動的幻燈片,為學生掃清生詞及讀音障礙,然后讓學生扮演導游的角色,結合示意圖向游客介紹湄公河,從而達到復述的目的。
IV. Group work
Imagine that you are preparing for your own trip down the Mekong. In your groups of four: choose 5 things that you think are the most useful, and give your reasons why you choose them.
設計思路:讀后討論,學生想象去湄公河前必備的5件物品,并說明選擇的理由。為學生準備地圖,收音機,毯子,水杯,救生圈,雨傘,火柴,手機,照相機,藥物,防曬霜等,學生小組討論,并用英語表達個人看法與觀點。
V. Summary
What have we learned in this class?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反思本節課主要內容及重難點。
課后習題
Homework
1. Read the passage as fluently as possible after class.
2. Preview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板書
板書設計:
Unit 3 Travel Journal
Part 1 The dream and the plan
careless waterfall
determined entire
excited view
crazy
stubborn
risk-taking
高二英語知識教案篇7
Good morning ,everyone .Today I?ll talk about Unit 6 Oxford Primary English Boook 4: Let?s go by taxi. I?ll finish this Unit in four lessons,today I?ll talk about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Unit .
This Unit is very important of this book..The Uni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Unit 8 Oxford Primary
English Book3. It provides the new words of places:station ,supermarket,library,theatre,hospital and airport.The new phrases: by train,by plane,by minibus and on foot.When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new phrases, the Ss will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new pattern: Shall we go to …by …? As we know there isn't a long histroy that the Ss have learnt English in the primary school,so the main instructional aims of teaching English is to cultivate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and the synthetic abilities of communication,co-operation and investigation.And to cultivate their good sense of English.
(本課是本冊教材中較為重要的依棵,它是牛津小學英語3A第八單元知識的一個延伸。在本單元中提供了六個地點類的單詞及四個交通工具類的單詞和學生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將會遇到的一個新句型Shall we go to … by…? 我們知道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不是很長,所以這一堂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將一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及與人交流合作和初步調查研究的能力和較好的英語語感。)
ⅠTeaching contents:
1. The new words of the places: station, supermarket, library and so on.
2. The new words of vehicles: train, plane, minibus and foot.
3. The new pattern: Shall we go to … by …?
Ⅱ Teaching aims:
1. The aims to the knowledge
a. To enable the Ss to read and spell the new words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b. To help the Ss learn the new pattern: Shall we go to … by …?
c. To enable the S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s using the new pattern.
2. The aims to the abilities
a. To improve the Ss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b. To encourage the S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s actively.
3. The aims to the emotion
a. To educate the Ss to be polite and helpful to the others.
Ⅲ The key pionts:
1. To enable the Ss master the new words.
2. To enable the Ss study in groups and co-operate with the others.
3. To arouse the Ss? interest in English.
Ⅳ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to increase the Ss?ability of learning English by themselves and to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this peroid,I?ll use the teaching methods below:
(為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和學習英語的自主能力,為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這堂課中,我將會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1. Communication method(交際法)
I?ll set up a real situation,in this way ,the Ss can say in pairs or in groups,they can say freely and needn?t worring about making mistakes.
2. Task-based method (任務法)
That is to say I?ll let the Ss finish a task by making a short dialogue and acting it out.To help the Ss get a better undersangding of the key structure.
Ⅴ Teaching aids:
In this lesson, the CAI,some pictures will be used.
Ⅵ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 Warm up
1. Sing a song << They sing happily>>.
2. Make a free talk between the T-S ,S-S.
Are you happy today?
Let?s go to the park,OK?...
This step is to form a better situation for rhe students by singing and speaking.They will come into the real surrounding of English learning,And it can also review the learnt knowledge for the next
step.(這一環節通過唱歌和自由對話為學生營造了較好的語言環境,他們會很快地進入英語學習的情境中來,在此同時也復習了舊知,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Step 2 Presentation
I?ll mainly talk about this period.
1. Learn the new words of places
a. CAI shows a big beautiful picture of a city.
b. A little cat go around the city and tell the Ss what place it is .
c. Write down th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Ask them to read and spell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d.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places,ask sb to say and put the pictures in the right places on the blackboard.
e. Practise the new words:
(1) Show some signs of the places and ask them to guess what place it is.For example show a red cross to guess that is a hospital.
(2) Guide them to make a short dialogue and practise with their partners.
Shall we go to …? All right.
This step is not to present the new words one by one,just with the help of the CAI and the
pictures,it can provide a real situatian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and to arouse the
Ss?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A competition can encourage them to try by themselve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learning. (這一環節,并不是簡單地逐個呈現要學的新單詞,而是借助于多媒體和圖片,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較真實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學會新知,對所學新單詞的意思有比較好的理解,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設置的競賽的環節能夠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能力。)
2. Learn the new words of vehicles
a. CAI provide some sounds of the vehicles,and ask them to guess
b. Listen to the sound and learn the new words.
c. Read and spelll the words .Have a competition:Who can recite the words quickly .
d. Practise the new words:
1. Look at part of the picture and guess.
2. Learn the new phrases
Act and say:(邊表演邊說)
Train,train,go by train
Plane,plane,go by plane
Minibus,minibus,go by minibus
Foot,foot,go on foot
This step I use the CAI to show the sounds and let them to guess,they will be happy to try and be interested in the procedure of the learning.And the acting will help them get a mor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rases.(這一環節,我使用多媒體提供不同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讓學生去猜一猜,他們在學的過程中會很高興地去嘗試并會對學習的過程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邊說邊演的環節,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讓他們對所學詞組的意思有更好的理解,同時印象也更深刻了)
Step 3 Practise
1.A guesssing game
The CAI show a big picture.There are many places in the picture,and there are different
vehicles in the way to the different places.Ask them to guess and give them a smiling face or a crying face.There can be a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groups.Using the structure: Shall we go to … by…?
2.Work in pairs
Ask them to make a dialogue with their partners.They can speak to several classmates who they want to co-operate with,so they can walk freely in the class.
This part is very important of the lesson.The Ss? abilities of speaking and communication will be well trained.Use the CAI to set a real surrounding and encourage the S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s.They can say loudly and freely .They will feel happy and successful during this part.By way of communication ,the Ss will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structure better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firmly.(這部分在這一課中非常重要,因為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說和與別人交流的能力將會得到很好的鍛煉。用多媒體創設真實情境,鼓勵學生與他人進行交流。他們可以大聲自由的說英語。在這過_他們會體驗到快樂和成功。通過與別人的交流,真實的語言運用,學生對重點句型的意義用法也有了很好的理解,這將促使他們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Step 4 Consolidation
The CAI show two characterswho are fimilar to the Ss.Give them a task: Make a short dialogue between the two to talk about their weekends.
This part is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key structure,and also is an extensive activity for the Ss.During this part ,the Ss can think and say by themselves,they will be glad to use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t,and their creative power will be well trained. (這一環節是對重點句型的復習鞏固,也是給學生設置的一項拓展延伸的學習活動。這部分,學生可以自己大膽的思考,大膽的說,非常樂意地去用所學的知識與他人對話,他們的創造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Step 5 Homework
Do a survey
Investigate they can go to some place by which vehicle.
. 一、英語說課講稿的要素及撰寫方法
英語說課講稿也包括五個要素: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
(一)說教材
說教材要對教材所在的知識系統做簡要分析,通過分析某課教學內容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作用,以及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先前掌握的知識和將要學習的知識的聯系,說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對課程標準關于教學的具體要求的概括分析,說明本課教學目標的確立及其依據;通過對英漢兩種語言差異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的簡要分析,確定并說明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的確立及其依據。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應簡要分析本課內容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和整個教材體系中甚至在素質教育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例如,在分析SEFC Bl L37的教材地位和作用時可做如下表述。
SEFC Bl L37是對話課,對話課是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環節。作為單元的第一課,對話課的作用首先是為第二、三課提供話題和語境。由于整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話題操練特定的功能項目,對話課又具有為二、三課的學習掃清語言和文化障礙的作用。
本課對話內容緊緊圍繞體育運動話題展開,談論運動項目必定使人聯想到奧運會、奧運歷史、奧運精神等,這就為下一課閱讀教學提供了話題和語境。本課操練的功能項目是表達個人喜好的句型"prefer...to",學習并熟練掌握該句型有助于學生能就"prefer A to B”表達自己對運動項目的愛好及愛好程度。
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學習語言的目的看,高中英語教學重視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對話課應側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體現英語教學的交際性、得體性、準確性和實踐性。因此,本節對話課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熟練運用所學功能用語談論體育話題的能力,為進一步自由談論奧運歷史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