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物理教案 >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

時間: 沐欽 物理教案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如何寫?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考物理基礎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精選篇1

高一物理教案:怎樣描述運動的快慢

課時1高一學生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學習了一種新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即根據實驗數據作出圖像,圖像反映物理規律,這是我們通過實驗探求自然規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徑。應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真正讓學生自己能畫出圖像,并練習分析圖像所代表的過程或規律。

瞬時速度概念的建立,是學生在高中階段第一次接觸“極限”的思想,如何正確地理解此概念,一方面應從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到瞬時速度;另一方面從物體運動的s—t圖象上采用無限分割的思想幫助學生理解圖像的斜率表示物體的瞬時速度。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的意義

(2)知道瞬時速度是精確描述變速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3)理解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4)知道公式和圖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數學工具,它們各也所長,可以相互補充。

(5)培養學生用多種手段處理問題的能力

(6)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及思維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實驗討論、啟發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

(2)從知識是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的思想中,培養學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聯系的唯物主義觀點。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高一學生男女比例相當,由于是普通高中生,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差,而且基礎差,但是學生比較刻苦,學習物理的興趣還是很濃厚。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講授法、實驗演示法、啟發式,隨機通達式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多媒體教室、視頻、、動畫、投影儀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引入新課播放:劉易斯百米賽跑視頻前面作業中我們已經算過的劉易斯在百米賽跑過程中每個10m內的平均速度,只能大體反映劉易斯在百米賽跑中的快慢變化情況.為了對變速運動作精確的描述,還需要引入瞬時速度的概念。

學生討論總結: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運動的快慢,不能精確地描述

為真實情境進行設計:劉易斯百米賽跑視

二、新課教學

運動物體在某一瞬間或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平時說到的百米賽跑運動員沖線的速度,子彈飛出槍口的速度、飛船與運載火箭分離時的速度等,都是瞬時速度。

瞬時速度的方向跟物體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運動方向相同。瞬時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時速率(instantaneous speed,簡稱速率)。汽車行駛中速度計上指示的數值就是瞬時速率(如課本P32圖1—21)。

實驗探究——用光電門測量瞬時速度

實驗裝置如課本P33圖1—22,使一輛小車從一端墊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裝有光電門,其中A管發出光線,B管接收光線。當固定在車上的遮光板通過光電門時,光線被阻擋,記錄儀上可以直接讀出光線被阻擋的時間。這段時間就是遮光板通過光電門的時間。根據遮光板的寬度Δs和測出的時間Δt,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v=Δs/Δt)。由于遮光板的寬度Δs很小,因此可以認為,這個平均速度就是小車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

學生理解瞬時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叫速率),又有方向(物體的運動方向)。

播放實驗視頻

真是情境

播放實驗視頻

討論與思考(課本P33)之后學習S-T圖像討論與思考(課本P33)物體的運動情況,除了用語言文字和數學公式描述外,還可以直觀地用圖像來描述,給出了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在不同時刻的位移。

時間

t/s04.910.015.119.9

位移

s/m0100200300400

提問:請同學以上面圖表所給出的數據,以橫軸為(t)軸,縱軸為位移(s)軸,用描點法作圖,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像,s與t存在一個什么函數關系?

教師邊看邊指導,然后把同學所畫的圖像在投影儀(實物)上打出。

總結:可以看出幾個點幾乎都在過原點的一條直線上。s與t成正比。

提問:圖像如何反映汽車運動的速度?

總結:圖像的斜率反映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公式來表示,也可以用圖像來表示,利用圖像可以比較方便地處理實驗(或觀測)結果,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以后我們還會遇到更多的用圖像來處理物理量之間的變化規律,所以,現在我們就要重視圖像的學習。

學生模擬現場

投影儀

案例分析請把龜兔賽跑的過程粗略地用s—t圖像表示出來。(提示:烏龜和兔子從同一地點出發,假定跑動過程都是勻速直線運動。)

分析與解答:

開始時,兔子的速度大,反映在圖像上,是它的斜率比較大(比較陡),在同一時間內,兔子通過的位移大。接著,驕傲的兔子打瞌睡了,時間不停地流逝,兔子的位移沒有變化。烏龜的速度雖然小,卻一直不停地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等到兔子猛然醒來,發現烏龜已快接近終點了,于是,兔子以更大的速度向前奔(圖像的斜率更大),可為時已晚,最后烏龜取得了勝利。(s—t圖像如下圖。)

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得出結論播放龜兔賽跑的動畫

教學流程圖

七、教學評價設計

知識點教學目標評價方法備注

瞬時速度知道課堂檢測

位移-時間圖像理解課堂作業

八、幫助和總結

本節學習了一種新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即根據實驗數據作出圖像,圖像反映物理規律,這是我們通過實驗探求自然規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徑。應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真正讓學生自己能畫出圖像,并練習分析圖像所代表的過程或規律。

瞬時速度概念的建立,是學生在高中階段第一次接觸“極限”的思想,如何正確地理解此概念,一方面應從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到瞬時速度;另一方面從物體運動的s—t圖象上采用無限分割的思想幫助學生理解圖像的斜率表示物體的瞬時速度。

本節教學主要采用自己動手、類比對照等方法,使圖像中的物理意義便的很簡單,很清楚,使學生從簡單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多角度處理物理問題,為以后講述圖像打下較扎實的基礎。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精選篇2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滑輪,知道滑輪的作用及在實際中的應用。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自然事物是有規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滑輪二個、鐵架臺、細繩、鉤碼、測力計。

演示材料:同分組材料一套。大滑輪一個、粗麻繩二根(組裝動滑輪、拔河用)。掛圖或幻燈片三張(旗桿上定滑輪圖;吊車上定滑輪、動滑輪圖;滑輪組示意圖)。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談話:你知道旗桿上有個什么裝置,能幫我們比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滑輪的構造及種類

(1)講解:

安裝在旗桿頂上的這種邊緣有槽,能圍繞軸轉動的輪子叫滑輪。

(出示滑輪、講解)

滑輪也是一種簡單機械。(板書課題)

滑輪有二種,(出示滑輪組示意圖)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輪叫定滑輪。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繩子拉著,與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2)提問,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滑輪?

2、指導學生認識定滑輪的作用

(1)討論:你認為旗桿頂上的定滑輪有什么作用?

(2)實驗1(定滑輪不省力)。

①演示介紹實驗裝置及實驗方法。

②學生分組實驗(繩子兩端各掛鉤碼)

③學生裝匯報實驗結果。(繩子兩端各掛1個鉤碼,保持平衡)

④討論:說明什么?(說明不省力,也不費力)

(3)討論

談話:既然定滑輪沒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桿頂上安裝它必然會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組討論 后匯報)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師小結:

通過以上的實驗和討論,我們知道定滑輪雖然沒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變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導學生認識動滑輪的作用

(1)討論:動滑輪有什么作用?(教師希望學生能提出動滑輪工作不方便,動滑輪能省力。)

(2)演示實驗(游戲:拔河)。

(在墻上固定繩子的一端,組裝動滑輪讓一名弱小同學,利用動滑輪作用與一名有力同學拔河,弱小同學勝。)

(去掉動滑輪裝置拔河弱小同學敗)

游戲后教師質疑:這是為什么呢?

(3)實驗2(動滑輪省力)。

①分組測量提起一個鉤碼和一個滑輪時所用的力。

測量后學生匯報,教師板書記錄下來。

②分組實驗。(要求學生獨立組裝獨立操作。)

③匯報實驗結果,教師板書記錄下來。

④討論:通過以上研究你認為動滑輪有哪些作用?(動滑輪有省力的作用)

4、指導學生認識滑輪組的作用

(1)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填出課本P48結論)。

(2)討論:定滑輪、動滑輪各有什么優點?各有什么缺點?

怎樣使用才能把兩種滑輪的優點結合起來既省力又方便?

(3)分組實驗:學生獨立組裝滑輪組實驗。

(用鉤碼實驗時教師 要注意動滑

(4)教師小結:把定滑輪及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的裝置叫滑輪組。滑輪組就可以發揮定滑輪和動滑輪各自的優點。

(學生填寫P49結論)

(三)鞏固

提問:吊車上都用了哪種滑輪?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車圖)

(四)布置作業

觀察你的周圍哪些地方應用了滑輪?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精選篇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簡單電路在生活中的運用實例、

2、會根據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分析簡單電路的結構、

3、通過簡單電路的設計和線路連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

二、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簡單電路設計的思路和具體方法,設計電路是難點,實驗中的難點是如何正確地連接電路。

三、教學方法

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討論和交流生活中采用簡單電路的實例、

四、教學儀器

天鵝城堡電路模型 學生實驗電路元件(包括兩節電池、兩個單刀開關、一個燈泡和燈座、一個蜂鳴器、六根導線)

五、教學程序設計

1、引入

迪斯尼城堡大家都聽說過吧?!它的原型取自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新天鵝城堡,這是新天鵝城堡的模型。這么龐大的建筑,要看管起來相當困難,為此,我們今天就來為新天鵝城堡設計一個報警系統。

2、主要內容:報警電路設計和學生連接實驗電路圖

例題:設計報警電路

閉合報警系統的開關S時,指示燈亮,報警鈴不響;當不速之客進入大門時,報警鈴響。

以天鵝城堡報警電路為例,介紹簡單電路設計的步驟分為五步:第一步是分析需要哪些電路元件;第二步是分析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第三步是判斷開關和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第四步是畫出電路圖,再連接電路圖;第五步是對照檢查。

在學生畫出電路圖后,對電路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對稱性和對應性為原則,對學生電路圖進行優選和評價。還應對例題的設計思路重新梳理,彌補學生設計電路時思維和認識上的不足。

在學生實驗前,應先強調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①這是一個蜂鳴器,紅色導線這端是正極;②連線的過程中開關要一直處于斷開狀態;③接線時,先擺位,再順次連接;若遇到并聯時,先連接其中一條支路;要試觸。

在學生實驗中應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指導,可以讓已完成實驗的同學去幫助實驗未完成的同學完成實驗,使學生課堂上的時間能夠充分利用。

3、課堂練習:安全帶未系提醒電路

45秒的公益廣告《Heaven can wait, belt up!》講述了安全帶的重要作用,因此,安全帶未系提醒電路具有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員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未系提醒功能電路的原理是:①司機坐在座位上,相當于閉合開關S; ②系好安全帶,相當于閉合開關S1; ③當司機坐上座位,若未系好安全帶,指示燈亮;若系好安全帶,指示燈熄滅。請根據以上要求畫出電路圖。

六、小結

對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和學生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結。

七、思考題:

車門未關提醒電路

汽車儀表盤上都有一指示燈,用它提醒司機車門是否關好.四個車門中只要一個車門沒有關好,該指示燈就會發光,請設計電路圖。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和時間的單位;

2.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

3.知道測量有誤差及減小誤差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的方法;

2.通過實驗,學習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確使用方法.

3.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了解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簡單的測量知識,體會測量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養成細致、嚴謹的學習習慣;

2.認識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養成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

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使用停表測量時間.

【教學難點】

測量長度時讀取估計值.

【教學準備】

教師用:習題及圖形(事先寫或畫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鋼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石英鐘、電子手表、J1202機械停表(精確度0.1s)、J1202電子停表(精確度0.01s)等.

學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鉛筆、金屬塊、J1202機械停表(精確度0.1s)、J1202電子停表(精確度0.01s)等.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課件導入

【展示課件】展示幾個有趣的“視覺錯視”實例.

1.圖甲中兩根紫色的線是直的嗎?

2.圖乙中紅色的線哪根長?

【過渡語】靠我們的感覺器官去判斷,很難精確,而且有時會出錯.所以,要作出準確的判斷,得到精確的數據,必須用測量儀器來測量.

【設疑引題】尺、 秤、 鐘表、 溫度計等是我們熟悉的測量工具或儀器.它們都有刻度,測量時需要正確使用它們,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那么如何進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感覺不可靠,測量有必要,從而引出課題.)

1.學生相互談談自己的感覺,并請2~3名同學回答感覺的結果.

2.去掉背景后,再次觀察,發現:

甲圖中兩根紫色線都是直的;乙圖中紅色線一樣長.

3.認識到感覺不可靠,要想獲得準確結果,應該進行測量.

二、新課講授

1.長度的單位

(1)長度單位的符號

(2)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關系

(3) 了解一些物體的長度

2.長度的測量

(2)實驗: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過渡】測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須首先規定它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布置自學】

1.閱讀P15科學世界“國際單位制”.

2.閱讀“長度的單位”部分(P10-P11).

(時間2分鐘)

【提出問題】

1.在小學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2.現在又知道長度有哪些新的單位?它們同米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反饋練習一】

指導學生完成下列問題:

1. 在下列橫線上填上適當的單位:

①中學生身高大約15.7

②一支鉛筆直徑約為10

2、完成單位換算:

③人頭發直徑約7×10-5m= μm

④一張紙的厚度約10-4m= nm

【溫馨提示】要注意換算格式,正確的格式是數字不變,把相應的單位作等量代換,示范如下:

7×10-5m= 7×10-5×106μm=70μm。

(設計意圖:對一些物體的長度,形成感性認識,并能準確進行單位之間換算)

【過渡】為了準確測量長度,人們設計制造了各種測量工具,你都知道哪些常用的測量工具?

1.了解“國際單位制”.

2.帶著問題閱讀,并交流歸納:長度的單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換算關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思考回答:

①中學生身高大約15.7

dm

②一支鉛筆直徑約為10

mm

③人頭發直徑約7×10-5m=

70 μm

④一張紙的厚度約10-4m=

105 nm

(1)長度的測量工具

(2)觀察刻度尺

【展示實物】

【指出】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提出問題】觀察下圖刻度尺(或學生常用的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問題:

(1)它的零刻度線在哪里,是否磨損?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強調重點】1.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如果磨損,要從一個清晰的整數刻度線量起.

2.量程是一個測量范圍,而不是測量的值.

3.分度值是相鄰兩格間的距離,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確程度.

(設計意圖:使用任何測量工具時,首先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鍛煉學生觀察能力.)

根據生活經驗和閱讀課本

P11-P12回答: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

觀察圖示的刻度尺回答:

在圖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線在左端(離最左端邊緣有一小段距離),沒有磨損,它的量程為0~8cm,它的分度值是1mm.

(3)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引導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測量鉛筆的長度、物理課本的長和寬等,暴露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引導學生能正確使用刻度尺.

【出示問題】在測量的過程中,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1.要測量以上長度需要選擇什么樣的刻尺?

2.怎樣放置刻度尺?

3.讀數時要注意什么?

4.記錄數據時要注意什么?

【歸納總結】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個字加以概括,即“選、放、讀、記”.

各組按要求測量,體會測量的過程和方法,并總結出測量步驟和注意事項:

(1)選:在實際的測量中,首先估測被測物體的長度不能超過刻度尺的量程.其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需要達到的精確程度,選擇合適的分度值.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應放正,零刻度線對齊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體且與被測物體保持平行(如圖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圖乙所示).

(3)讀:即讀數,視線要正對刻度線(如圖丙所示);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值,圖中鉛筆長度為69.5mm,其中69mm是準確值,0.5mm是估計值.

(4)正確讀取估計值

(設計意圖:通過親身測量長度,感受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以例代講 突破難點】

如圖所示,被測物體長度分別為 cm

【難點剖析】在測物體長度時,被測物體末端

正好落在刻度線上時,我們讀的估計值為零,

記錄時也不能省略.如圖所示,物體長度的準

確值是1.3cm,估計值是0.00cm,因此讀數應為1.30 cm,不能讀作1.3cm.

(設計意圖:利用練習,進一步突破估讀這個難點)

【反饋練習二】

1.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確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確.用A尺測量出的物體長度是 .

(4)記:指記錄,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數字和單位.丁圖中木塊長度為2.77cm.

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答案:(有的同學可能會讀成1.3cm,也有的同學可能會讀成1.30cm.)

講解并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深化認識,歸納總結出答案:1.30cm

討論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0.2mm,因此刻度尺A精確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側沒有靠近被測木塊,使用方法錯誤.被測木塊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線上,此時長度準確值為2.2cm,估讀值為0.00cm,所以木塊長為2.20cm.

答案:A; B; 2.20cm(或22.0mm)

(5)使用刻度尺測長度的特殊方法

3. 時間的測量

(1)時間的單位及換算關系

(2)計時工具

【知識拓展】

1. 為了測出細銅絲的直徑,某同學把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如圖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測得這32圈的總寬度為________cm,可算出細銅絲的直徑約為________mm.

2. 給你如圖所示的一段曲線,你能想辦法測出這段曲線的長度嗎?

(設計意圖:滲透測長度的特殊方法累積法、

替代法、化曲為直法.)

【過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經常進行長度的測量外,也經常需要對時間進行測量.

【提出問題】

1.你知道的時間單位有哪些?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2.測量時間的工具有哪些?

簡單介紹,在古代人們測量時間的工具有哪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了解時間測量工具的發展歷程。)

思考交流: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準確值是5.0cm;估計值是0. 00cm;細銅絲的總長度為是:5.0cm+0.00cm

=5.00cm,然后除以32圈,得到細銅絲的直徑為1.6mm

答案: 5.00;1.6

討論交流:先找一段柔軟的棉線,讓棉線沿著曲線的形狀附著在曲線上,在曲線兩端處的棉線上做記號.然后將棉線取下,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測出棉線上兩個記號間的長度,就是曲線的長度.

學生自學,組內談論回答:

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常用單位有時(h)、分(min)。

1h=60min

1min=60s

2.測量時間的工具有:石英鐘、電子表、機械停表、電子停表等

(3)實驗:用停表測量時間

【指出】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機械停表的使用

【示范停表的使用】以實驗室J1202機械停表為例.

【引導實驗】組織學生按課本步驟進行分組實驗,對暴露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

閱讀“知識加油站”,熟悉機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小組內同學相互幫助,在“知識加油站”的基礎上,熟悉按鈕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練習使秒表啟動、停止和回零,并正確進行讀數.

【反饋練習三】

如圖所示機械停表讀數是 min s.

答案:3min38.3s

討論回答:

機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勻分成10個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針指示時間超過3.5min,大圈指針指示是38.3s,因此讀數是3min38.3s.

【問題過渡】在剛才測量長度和時間的過程中,我們測量的結果一定等于物體的真實值嗎?如果不等,是因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布置自學】閱讀課本P14“誤差”部分,時間2分鐘.

【提出問題】

1.為什么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

2.減小誤差有哪些方法?

3.錯誤與誤差有什么不同?

【反饋練習四】

有五位同學,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他們測量的結果分別是:①187.6㎜;②187.5㎜;③187.8㎜;④187.65㎜;

⑤187.7㎜.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測得這個物體的長度應為188.0㎜

B.測得這個物體的長度應為188.7㎜

C.這五次測量結果中誤差最小的是第③次

D.這五次測量結果中誤差最小的是第⑤次

【強調】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時,平均值小數點后保留與原題中相同的位數。

(設計意圖:利用反饋練習鞏固減小誤差的方法以及對錯誤測量結果的判斷) 學生閱讀思考課本P14“誤差”,交流討論并回答問題:

1.由于受所用的儀器和測量者的不同,所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差別,這個差別叫做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2. 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3.錯誤與誤差不同:錯誤是指不按實驗、操作的有關規定的做法.所以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思考交流:題中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為mm,第④四個讀數187. 65㎜錯誤.其它四個讀數分別為:①187.6㎜;②187.5㎜;③187.8㎜;⑤187.7㎜,它們的平均數為187.65mm,在這里只平均值有效數字個數應該與測量值有效數字個數相同,則物體的長度應為187.7mm,綜上所述,應選D.

三、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發言,梳理本節知識要點,見附件1.

四、課堂檢測 老師巡視、講評. 完成檢測題,見附件2.

五、布置作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1、2、 4. 課后完成.

【板書設計】

§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二、長度的測量

1、基本工具: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的方法:選、放、讀、記

三、時間的測量

1、單位及換算:1 h=60 min 1 min=60 s

2、停表的使用:一啟動;二按停;三讀數;四歸零。

四、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

1、減小誤差的方法:

2、誤差與錯誤的區別:是否可以避免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精選篇5

【學習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單位。能用速度進行簡單計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識結構】

運動圖像:有兩物體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分別為2米/秒、4米/秒,請分別畫出它們的圖像

一、熱身訓練:

1.運動員在跳傘過程中,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時他是_________的, 選擇降落傘作參照物時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飛機作俯沖飛行時,飛行員說:“大地迎面而來”,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參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時

4. 54千米/時=______________米/秒

二、典型例題:

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下列關于公式v=S/t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與路程S、時間t都沒有關系

C.當速度v一定時,路程S與時間t成反比

D.速度v與時間t成反比

2.小紅在路上騎自行車,若說她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來的行人 B.路旁的樹木

C.小紅騎的自行車 D.從身邊超越的汽車

3.一輛摩托車在平直的路上行駛,在1秒內經過1米,在二秒內經過2米,在3秒內經過3米,在4秒內經過4米,則對此摩托車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是變速直線運動

C.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也可能是變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4.小明為了探究物體運動速度與運動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在課外實踐活動時,選用了兩輛不同規格的四輪驅動模型車A和B,在實驗室做了探究實驗.實驗中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

運動路程 S/m 汽車A 0.1 0.2 0.3 0.4

汽徹B 0.2 0.4 0.8 1.2

運動時間t/s 汽車A 1 2 3 4

汽車B 0.5 1 2 3

(1)試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在右圖5-11坐標系內分別畫出兩車的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像,根據數據分析,比較出汽車A和汽車B的快慢程度.

(2)根據表中的數據可分析出兩車處于什么運動狀態?

(3)在相同時間內,汽車A和汽車B誰運動的路程長?

三、課堂鞏固:

1.兩個同學并肩走在林蔭路上,若相對于路面或路旁的樹木來說兩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對于其中的一個同學另一個同學是_________的。

2.坐在行駛汽車上的人說路旁的樹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 為參照物的;他又說旁邊座位上的乘客是靜止的,他又是以_______ 為參照物的。

3.某人5分鐘步行通過的路程是0.9千米,則此人步行時的速度為______米/秒,合_____________千米/時。若以這樣的速度行走半小時可以通過____________米的路程。

4.下面是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三種方法:(1)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路程的多少;(2)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的多少;(3)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多少.我們在觀看百米賽跑時,認為跑在前面的運動員跑得快,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_種方法,而裁判員認為,到達終點化時少的運動員跑得快,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種方法.若要比較滑翔機與賽車運動的快慢,則需采用上述第__________種方法比較方便.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運動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

B.運動時間越少的物體,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

D.運動路程相同,所用時間越多的物體,速度越大

6.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內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則該物體在6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 )

A.3.5米/秒 B.3.75米/秒 C.4米/秒 D.4.5米/秒

7.如圖5-17所示,用來表示同一種運動規律的是( )

A.a b B. b c C. b d D. a d

8.南京長江大橋,下層鐵路橋全長6772米,其中江面正橋長1577米。一列

長300米的火車通過江面正橋用了2分鐘,求:⑴ 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⑵ 以這個速度行駛,通過整個鐵路橋要多長時間?

四、課后提升: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才能被選作參照物

C.運動快慢不變的物體,一定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 在2008北京奧運圣火傳遞活動中,現場某記者同時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隨風飄動的旗幟和附近的甲、乙兩火炬照片,如圖所示。根據它們的飄動方向,可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火炬一定靜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

C.乙火炬一定靜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運動

3. A、B兩輛車各自作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速度之比為3:2,當它們各自運動時間之比為3:4時,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是 ( )

A.9:8 B.2:1 C.8:9 D.1:2新 課標 第一 網

4.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是表示物體通過路程長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時間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就越大

5小明和小華進行百米賽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華提前5m到達終點,若小明將起點向后遠離原起點5m, 小華仍在起點處與小明同時起跑,他們仍按原來的平均速度奔跑,則( )

A.小明先到終點 B.小華先到終點

C.兩人同時到達終點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6. 在新型飛機的研制中,將飛機模型放在風洞中固定不動,讓風(高速流動的空氣)迎面吹來,可以模擬飛機在空中的飛行情況.在此情境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飛機模型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B.飛機模型相對于空氣是運動的

C.空氣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D.空氣相對于飛機模型是靜止的

7.人正常行走的速度最接近 ( )

A.1米/秒 B.5米/秒 C.20千米/時 D.40千米/時

8 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下面四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汽車速度與時間關系的是( )

二、填空題

1 2008年1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一號線正式開通運行.快速公交一號線全程24km,北起 新北公交中心站,南至武進公交中心站,全程運行時間為40min,快速公交車行駛的平均速度是 km/h.

3 右圖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我國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一部分。2008年5月1日大橋正式通車,該橋全長36km某車剛行駛到橋面時,車內顯示速度的表盤示數如圖甲,那么該車此時的運動速度為 km/h= m/s,車輛勻速通過整個大橋需 h。

4.如圖5-16所示是某同學在研究汽車和蘋果運動的兩張圖.觀察甲圖可知汽車做_______直線運動,運動速度大小為 m/s;觀察乙圖蘋果下落時的頻閃照片,可知蘋果做________直線運動.

三、實驗,探究題

(1)如圖2l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實驗中,(1)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所用的時間為7s則在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

(3)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 (選填”快”或“慢”).

2 探究物體運動快慢,可以將物體將要通過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別測量物體通過每段路程所需的時間.如圖所示,將運動員跑步的路程分成長度相同的三段,由圖中秒表可知運動員通過每段路程所需時間,從圖中可見運動員在此運動過程中的速度是A.不變 B.變大

C.變小 D.先減小后增大

四、計算題

1 地震波是一種由地震震源發出,在地球內部傳播的波.地震波分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縱向震動的地震波稱為主波,橫向震動的地震波稱為次波.主波比其它地震波運動得更快,主波的傳播速度是6km/s,次波傳播的速度是4km/s.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我市也有震感. 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線距離約為1440km, 則該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長時間傳到我市?

2.某人乘坐出租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圖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票.求:

TAXI

車費發票

車號碼 E.U-8888

日期 02-05-28

上車 10∶00

下車 10∶05

單價 2.00元

里程 6.0km

金額 16.00元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

(2)出租車行駛的速度.

3.如圖5-25是一個跑步的人和一個騎自行車的人的路程時間圖像,由圖像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信息1:他們兩個人是同時開始運動的.

信息2:

信息3:

試在一張圖中畫出兩人的速度圖像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精選篇6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學習者的分析

學生來自小城鎮和農村(大部分),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接觸許多與功和功率有關的事物和現象,為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奠定基礎,同時學習過速度和電功率的概念,對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幫助。

3、教具與學具

電化教具:多媒體課件

4、教學過程分析和設計

教學流程圖

設計內容 設計意圖 活動層面

教材處理 師生活動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一、播放多媒體素材(視頻)或畫面)如用挖掘機挖土和一個工人單獨挖土比較哪一種方法更快?圖中的情景說明了什么問題?

類似的事例還有嗎?(啟發思考) 教師通過所設計的情景,將學生引入學習怎樣比較做功快慢的學習主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體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學習主題。

認知層面

想想議議學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1、引導回顧速度的知識。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學生提供一組數據,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誰做功最快?說出比較的依據。

物體 所做的功 所用時間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聯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運問題加深對功率知識的認識。

4、想想議議:

投影演示插圖孫女與爺爺上樓,讓學生分析比較誰的功率大。

5、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準確的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呢?

6、介紹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并以適當的事例加以鞏固。

例:過去我們學習電功率,說說某電風扇的功率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參看課本小數據圖表中的資料,說出各物體功率所表示的意義。

7、鞏固提高:

提問:用1牛的力在2秒內將物理課本從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這個力做功的功率嗎?

教師啟發:以前學習過要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先確定路程再比較時間,也可以先確定時間再比較路程。同理,要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回答,由他人(同組同學或其他組同學)適當補充,

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領悟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快;②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機械或人工將同一大堆磚從地上搬到五樓,你會選用什么方法?

學生討論過程。

教師點拔:在圖中不知爺孫倆的體重和他們爬樓的時間,能否確定他們的功率的大小。

教師引導:用一個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時間的概念(電功率)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義,認識功率的相關單位及計算公式。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適當的講評,加深學生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師先引導學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這對學生鞏固前后知識均有所幫助。

溫故而知新,對后面的學習將起到重要的啟發作用。

用類比法

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物體做功有快有慢之分,進一步知道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對物體做功的快慢有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的答案可能兩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師在學生的討論中逐步啟發,加選先進的起重機,學生就會在前面討論的基礎上深刻領悟物體做功確有快慢之分。

學生的討論也會出現分歧,教師就在學生的分歧中導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漸進,恰到好處。

設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較兩物體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較)。

通過實例講授,讓學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學生對功率的物理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對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數值有個具體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關知識,包括公式的運用。

知識的運用與遷移

三、通過例題訓練,加深對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1、 想想議議:

物理學或者生活中,還有那些場合需要表示一個物理量變化快慢的?

2、例題:體重為900N的爺爺與體重為300N的小孫子舉行登樓活動,樓高三層共10米。若:

(1)爺、孫兩人同時從一樓起步,半分鐘后同時到達三樓;

(2)爺爺年紀大、身體較重,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2倍;

(3)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3倍。

以上三種情況下,誰做功多?誰做功少?誰用的時間多?誰用的時間少?誰做功快?誰做功慢?

3、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例題,動手做一做。

教師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說出經濟增長率、人口增長率、頻率(振動),拓展知識。

引導學生回到前面所舉的例子,通過討論及訓練,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邊邊思考,邊動手進行計算解答。教師把學生的答案進行投影,可進行全班討論,加深理解。

學生自己進行閱讀、解答,教師在課室巡視,給有學習困難的學適當的幫助。學生解答完后,教師再用解題示范,強調解題的方法和習慣。

對各種變化率,增長率的認識,讓學生拓展知識

使學生加深對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強學生對功率知識的應用能力

練習功和功率公式的應用,使學生加深認識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功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小結

四、小結

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學生先自己總結歸納,教師引導個別代表回答并作適當的講解。

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也能借此機會發現學生學習的問題,并獲得教學效果的即時反饋。

點評

功率的教學一個難點,以往的教學過程按教科書的思路進行授課,課堂顯得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本教學設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議議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和功率的知識,最后讓學生用所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體現到學致用的樂趣。本人教學實踐證明,這節課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高考物理基礎教案精選篇7

《曲線運動》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它在某點的瞬時速度方向在曲線這一點的切線上。

2.理解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所受合外力與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線上。

3.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

1.重點: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2.難點: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前邊幾章我們研究了直線運動,同學們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 什么是直線運動?

2. 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在實際生活中,普遍發生的是曲線運動,那么什么是曲線運動?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新課學習

展示圖片: 衛星繞地球的運動人造地球 轉彎的火車

這幾幅圖中物體的運動軌跡有何特點?

( 軌跡是曲線)

請大家舉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線運動的例子

一、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1思考:曲線運動與直線運動除了運動軌跡不同,還有什么區別?2.觀察課本P32圖6.1-1和圖6.1-2

思考:砂輪打磨下來的熾熱微粒。飛出去的鏈球,它們沿著什么方向?

3.討論或猜測,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應該怎樣?

4.是不是象我們大家猜測的這樣呢?讓我們來看一個演示實驗:教師演示課本P32演示實驗驗證學生的猜測,從而得到結論:

曲線運動速度的方向 :切線方向

5.什么是曲線的切線呢?

結合課本P33圖6.1-4閱讀課本P33前兩段加深曲線的切線的理解。

6.閱讀課本P33第四段,試分析推理曲線運動是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

速度是________(矢量.標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變化,速度矢量就發生了________,也就具有________, 因此曲線運動是________。

二、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提出問題:既然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那么由

可知具有加速度,又由 可知受力不為零,那到底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2.實驗探究

器材:光滑玻璃板 小鋼球 磁鐵

演示:小鋼球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問題:給你一磁鐵,如何使小鋼球①加速仍做直線運動。②減速仍做直線運動。③做曲線運動。制定你的實驗方案。

實驗驗證:請兩名同學利用他們的方案來進行驗證。演示給全體學生。

分析論證:

直線加速: 的方向與 的方向相同

②直線減速: 的方向與 的方向相反

③曲線運動: 的方向與 成一夾角

結論:當物體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時,物體做直線運動;當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當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4.實踐應用:

飛機扔炸彈,分析為什么炸彈做曲線運動?

討論題:結合本節所學與前面知識體系來分類歸納力和運動的關系。

三、小結

同學們根據自身特點,各自進行。曲線運動是軌跡為 的運動.

一、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1.曲線運動的方向是 的

2.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線上這一點的

3.曲線運動一定是 運動

二、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 上 。

課后習題

課堂練習

1.關于曲線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曲線運動的速度大小可能不變

B.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可能不變

C.曲線運動的速度可能不變

D.曲線運動可能是勻變速運動

2.關于曲線運動的條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變力作用才可能做曲線運動

B.物體受恒力作用也可能做曲線運動

C.物體所受合力為零不可能做曲線運動

D.物體只要受到合外力就一定做曲線運動

3某物體受同一平面內的幾個力作用而做勻速直線運動,從某時刻起撤去其中一個力,而其它力不變,則該物體( )

A、一定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一定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C、其軌跡可能是曲線

D、其軌跡不可能是直線

4.關于做曲線運動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不為零

B.有可能處于平衡狀態

C.速度方向一定時刻改變

D.受的合外力方向有可能與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

參考答案:1.AD2.BC3.C4.AC

333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膏药贴牌-膏药代加工-膏药oem厂家-洛阳今世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温湿度记录纸_圆盘_横河记录纸|霍尼韦尔记录仪-广州汤米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阀门智能定位器_电液动执行器_气动执行机构-赫尔法流体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真空吸污车_高压清洗车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标准件-非标紧固件-不锈钢螺栓-非标不锈钢螺丝-非标螺母厂家-三角牙锁紧自攻-南京宝宇标准件有限公司 | 优宝-汽车润滑脂-轴承润滑脂-高温齿轮润滑油脂厂家 | 电杆荷载挠度测试仪-电杆荷载位移-管桩测试仪-北京绿野创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破碎机_上海破碎机_破碎机设备_破碎机厂家-上海山卓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求是网 - 思想建党 理论强党| 德国GMN轴承,GMN角接触球轴承,GMN单向轴承,GMN油封,GMN非接触式密封 | 山东彩钢板房,山东彩钢活动房,临沂彩钢房-临沂市贵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河北中仪伟创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沥青,土工,水泥,混凝土等试验仪器的厂家,咨询电话:13373070969 | 阿米巴企业经营-阿米巴咨询管理-阿米巴企业培训-广东键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鄂泉泵业官网|(杭州、上海、全国畅销)大流量防汛排涝泵-LW立式排污泵 | 杭州ROHS检测仪-XRF测试仪价格-百科 | 贴片电容代理-三星电容-村田电容-风华电容-国巨电容-深圳市昂洋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公司注册-工商注册公司-千百顺代理记账公司 | 抓斗式清污机|螺杆式|卷扬式启闭机|底轴驱动钢坝|污水处理闸门-方源水利机械 | 污水处理设备维修_污水处理工程改造_机械格栅_过滤设备_气浮设备_刮吸泥机_污泥浓缩罐_污水处理设备_污水处理工程-北京龙泉新禹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代理记账费用-公司注销需要多久-公司变更监事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巩义市科瑞仪器有限公司| 盘式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管式曝气器-曝气盘-斜管填料 | 郑州市前程水处理有限公司 | 新密高铝耐火砖,轻质保温砖价格,浇注料厂家直销-郑州荣盛窑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U拓留学雅思一站式服务中心_留学申请_雅思托福培训 | 移动厕所租赁|移动卫生间|上海移动厕所租赁-家瑞租赁 | 沙盘模型公司_沙盘模型制作公司_建筑模型公司_工业机械模型制作厂家 | 盘扣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移动脚手架,专ye承包服务商 - 苏州安踏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 J.S.Bach 圣巴赫_高端背景音乐系统_官网| 电动卫生级调节阀,电动防爆球阀,电动软密封蝶阀,气动高压球阀,气动对夹蝶阀,气动V型调节球阀-上海川沪阀门有限公司 | 软启动器-上海能曼电气有限公司 真空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广州市番禺区源创化工设备厂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防弹玻璃厂家_防爆炸玻璃_电磁屏蔽玻璃-四川大硅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 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河南博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巨野电机维修-水泵维修-巨野县飞宇机电维修有限公司 | 伊卡洛斯软装首页-电动窗帘,别墅窗帘,定制窗帘,江浙沪1000+别墅窗帘案例 | 药品冷藏箱厂家_低温冰箱_洁净工作台-济南欧莱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官网 | 镀锌钢格栅_热镀锌格栅板_钢格栅板_热镀锌钢格板-安平县昊泽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SRRC认证|CCC认证|CTA申请_IMEI|MAC地址注册-英利检测 | 上海律师咨询_上海法律在线咨询免费_找对口律师上策法网-策法网 广东高华家具-公寓床|学生宿舍双层铁床厂家【质保十年】 | 成都热收缩包装机_袖口式膜包机_高速塑封机价格_全自动封切机器_大型套膜机厂家 | 识禅_对禅的了解,从这里开始 | 北京银联移动POS机办理_收银POS机_智能pos机_刷卡机_收银系统_个人POS机-谷骐科技【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