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如何突出中心”作文
寫作文時,大家要隨著作文主題中心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將作文的問題及思想論述明白。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部編版七年級寫作“如何突出中心”作文【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部編版七年級“如何突出中心”作文(精選篇1)
清晨,涼風瑟瑟,走在田徑場邊。突然發現前兩天還是碧綠的草,竟然大多數已經枯黃。想起上學期開學時看到綠芽時的欣喜,沒想到轉眼間,它們竟快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時間,顯得如此迫不急待,生命,又是如此短暫。
鮮艷的花朵,經過幾天,便會凋零,漫天的碧草,走過三季,就已枯黃,它們的生命是如此短暫,短暫到還沒來得及讓人注意,便已走完一生。既然如此,它們為什么還要來到這世上?
我繼續走著,陽光撒在身上。眼前突然浮起了一團烈火,還有那個伏在火中,一動不動的身影,他就是邱少云。烈火在他身上燃燒,他卻始終一聲不哼。生命之火在熊熊烈火中漸漸熄滅,而我卻看到在那熊熊烈火中,站起一個高大挺拔的靈魂。為了勝利,為了國家,在烈火之中,他毅然選擇了沉默。因為他有追求,他追求著他的追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但他的追求,卻會被我們銘記在心。
我想,人活在世界上,是應該要做些什么的。為了美好的事物而追求,為了自己的追求而奮斗。這樣,才不至于庸庸祿祿地過完一生,才會讓有限的生命更有意義。
我仿佛看見,在那花兒隕落的地方,掛著沉甸甸的果實;我仿佛看見來年春風吹過,在那荒草腐爛的地方,又冒出嫩綠的芽。它們的追求,讓它們原本短暫的生命天長地久。
我愿作那一現的曇花,為喧囂的塵世留下一縷清香,然后化為春泥。
我愿為那掠過天空的流星,即使隕落,也要在漆黑的夜幕上留下閃亮的一筆,哪怕只有一瞬。
部編版七年級“如何突出中心”作文(精選篇2)
放學了,下了校車,抖了抖精神,往家的方向走。路上的小朋友總回過頭來看我,只因為我一肩挎了兩個包?路過菜地,看到了黃色的小花朵,原來是蓬花菜開的花,有點像小菊花,很漂亮!每天放學經過這里,我和CL、HP三人總會邊走邊觀察路邊的菜地,有時還會引起爭議,不知道地里種的到底是什么東西。豆苗?花生?我也同意是花生!啊,土豆開花了,我家的土豆怎么只長葉子不開花?呵呵,每天就這么邊聊邊晃到家。
收起相機,直奔菜場,還不忘看看河里有沒有魚,水草旁邊有許多亮光,那是魚兒在游動,很想釣魚了!應該說是想吃魚了,于是在菜場買了兩條鯽魚,心想:釣不到,買總成吧?讓老板殺好,裝在塑料袋里,再買個青菜,晚餐的食材就全了。繞到小區下的綠化帶,最近幾天開了好多小花,成片的、粉粉的顏色,今天正是拍照的好機會。于是,把菜往草地旁一扔,就開始狂拍一通了。
夕陽西下,花和樹都在草地上投下了溫柔的影子。
我也準備回家了,想起菜還扔在草地上,等湊近一看,哭笑不得,剖好的魚竟然掙破了袋子,平躺在草地上,還沾上了許多小草……心里有些發毛,不得不用青菜把魚裹著,放進另一個完好的塑料袋中!過后,發現自己竟出了一身冷汗!
這種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孩童時光,放學路上,邊玩邊往家趕……
部編版七年級“如何突出中心”作文(精選篇3)
終于盼到放假了。爸爸要帶我去尼山工地,他工作,我釣魚。來到水庫邊,才7點鐘。濕潤的空氣夾雜著湖水的清香,飄進我的鼻子。天空下著牛毛般的小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閃爍著點點金光,多么如詩如畫的景色。突然,從蔚藍的天幕中走出一個小伙子,黑黑的臉袋
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亮光,小鼻子小眼睛,厚厚的嘴唇,顯的那么天真,俏皮。他朝我這邊走來,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無瑕的看著我。爸爸告訴我,他叫大海。今年9歲,是大山里的孩子,幫爸爸管理這片水庫。
大海麻利的幫我支好家活,然后搬著小凳子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我釣魚。過了一會,大海敞開喉嚨,唱起了山歌:“大山啊大山,搖籃啊搖籃。”著時,水中的魚兒仿佛聽到了號令一,都陸續跳出了水面,他再次用閃閃的眼睛看著我,竟咧開了嘴,嘿嘿地笑了起來。這時,釣魚的人陸續趕來,大海猛的站起身來,飛跑到他們身邊,彎下腰,用靈活的手指操縱著。我身旁一位老爺爺釣上了一條魚,大海馬上跑過去。爺爺一提線,是一條很小的魚。大海很幽默地轉了一下眼珠,用粗啞的聲音說:“這么大的魚啊,別嚇著我!”說完,便“昏倒”在地上。這時,他累得已經冒汗了,晶瑩的汗珠在他額頭上閃爍。他的雙眼微微閉著,長長的睫毛覆在眼皮上。太陽雨打在他的臉上,分不清哪是魚,哪是汗。
吃完午飯,他坐在河邊釣魚,一只手握著魚竿,另一只手拿著一片樹葉,輕輕放在嘴里,隨既吹出了動人的旋律。他目不轉睛地看魚漂。忽然往上一提:“啊哈!上鉤了!”邊說邊解下魚嘴里的小鉤。他那著小刀,把魚鱗刮去,跑進了小樹林,摘了一根新生的樹枝,把魚竄到了樹枝上,生火燒起來。他盤腿坐在地上左手一圈一圈地轉樹枝,右手拿著水漂,把從水庫里舀的一漂水,咕咚咕咚兩口咽拉了下去,然后用手擦去嘴上的水,大吸了一口新鮮空氣。魚已經焦黃了,那顏色飄亮的沒法說,香味撲鼻而來。大海站起身,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把燒魚遞給我,說:“哎,給你的!”說完,把魚放在了我手中,飛快地跑開了。他走到魚竿旁邊,又釣起了魚。
我們該走了。我向大海告了別。在車上,我再一次聽到從大山里傳來了歌:“大山啊大山,搖籃啊搖籃。”
部編版七年級“如何突出中心”作文(精選篇4)
中國傳統文化我與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在不少作文里,作者們為中華民族永不改變的傳統文化拼命吶喊,竭力控訴著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漠視。我與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在我國傳統節日里,我“遙望”古代詩句而感慨。傳統文化在我的腦海里似乎已轉化成了一串串飲食文化的符碼,為我品嘗中華“小吃”劃定了時刻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著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不論在什么時候,都察覺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我知道吃湯圓的時候又到了。“湯圓呢?這天但就是元宵節啊!”餐桌上的面包既讓我驚訝又讓我納悶。湯圓湯圓,就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團團圓圓的意思。傳統文化在不一樣的節日里,用不一樣的東西告訴我們。它沒有消失,就像大家春節一家要團聚在一齊,吃著年飯。不一樣的人用它們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隨之改變。傳統文化不僅僅就是流動時刻的凝固劑,更就是民族個性的烙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個性情感,仿佛群體無意識般地充實著傳統文化。內斂含蓄,善良仁義,樂觀信賴,天人合一……這就是一種純粹的情感,更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洗禮一路走來,不一樣時代的人們賦予了它不一樣的形式,有的至今為人們所熟知,有的已湮沒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而此刻的我們,盡管奮力追溯著
一切傳統文化的習俗,爭相效仿,但同時并存的,卻就是日漸冷漠的人情,有的人能夠為了工作利益而擠壓出更多的時刻,卻從不為自己的親友,家人甚至就是自己的心靈留一點空間。漸漸地,他們看不見世間的大象,聽不到世間的大音,他們與傳統文化分手,他們與人間真情絕緣。我們回憶著傳統文化,那我們何時能回味傳統文化呢?莎士比亞以前說過:我們所謂的玫瑰,如果換一個名字,不也一樣芳香嗎?傳統文化需要我們的傳承,但花謝了無關緊要,我們所務必做的,就是讓那余香漸飄漸遠
部編版七年級“如何突出中心”作文(精選篇5)
星期天的一個中午,媽媽買回3個綠油油的西瓜,讓人見了直流口水。我指了指地上的西瓜,說:“媽媽,我們來一個吃西瓜比賽吧,怎么樣?”媽媽說:“好啊!”旁邊正在看報紙的爸爸也來湊熱鬧:“吃西瓜這個比賽,怎么少得了我?”于是我們決定,由媽媽來當裁判,切西瓜,我和爸爸比。游戲規則是:誰先把規定的西瓜吃完,誰就贏。比賽前,媽媽把先切好的西瓜放在我和爸爸面前。我和爸爸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迫不及待地等待著媽媽下達“圣旨”。
“請比賽選手準備嘟’”地一聲媽媽的“命令”剛落,我和爸爸已經抓起了一塊西瓜,直往嘴里“送”。我大口大口地吃著,嘴里早已塞滿了西瓜,一滴一滴的西瓜汁直往下落,我強忍把西瓜咽下去。不一會兒,兩塊西瓜已“送”入我的肚中。
我看了看爸爸,爸爸是用穩扎穩打的政策慢慢吃。只見爸爸咬一口,咽一口,一點也不著急。爸爸已拿起了第三塊西瓜。我見此不妙,速度又有所加快,一下子把西瓜塞到嘴里。可這次比上次吃得還狼狽,肚子由于撐得太飽了,一小塊一小塊的西瓜都掉到了地上,把干凈的地面弄得都臟兮兮的。
過了不一會,只聽見“嘟”地一聲,媽媽發出了結束“命令”。我和爸爸停止了比賽。我們一起數了數,我一共吃了4塊,其中有一小半都掉到了地上;爸爸吃了5塊,嘴旁還有一粒西瓜籽,我和媽媽見了都捧腹大笑。
比賽結束了,冠軍是爸爸。我對爸爸說:“我嘗了半天,還沒吃出了味兒來。”爸爸笑了笑說:“呵呵,你真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吃了半天不知味兒。”在一旁的媽媽聽見了,便哈哈大笑起來:“你們父女倆真是一對兒活寶”。
我們家的笑聲傳出了屋外,傳到了九霄云外,樹上的鳥兒們在唧唧喳喳地叫著,仿佛在為我們這個充滿溫馨的家庭而祝福呢!
部編版七年級“如何突出中心”作文(精選篇6)
我一般放學都是和一位同學一起走的,我騎車,他從后面屁顛屁顛的跑,因此,我一般放學一般騎不快。
那天中午,那位同學的'媽媽奇跡般地出現在了校門口——中午有飯局,帶他一起吃飯。我大喜,這就意味著我可以猛騎了。
二十余分鐘的路程,最快到底要多久呢?一出校門,我便拿起手表計時。GO!GOGO!我如一支離弦的箭,不,是一支離弦的火箭一般沖了出去。一下子沖了幾百米遠,就進一個十字路口時,我看見了一個小女孩,在路邊坐著,見到有人來了,便迎面過去要錢,一個職業小乞丐,鄙視!我正準備,猛沖過去,嚇唬她一下,加速!沖啊——殺啊……伴隨著一聲刺耳的剎車聲,我聽了下來,他沖我狂奔過來,要錢來了要是在離近一米,我能把他撞飛。本來想嚇唬他一下,自己卻嚇個不輕,他抱著我的手說:“哥哥,給我點錢吧……”媽媽說過,這里的乞丐最煩人,不給銀子不煩放你走,比打劫得還黑,我一摸口袋,糟了,一張二十元大鈔,二十元啊,不能給啊!他見我摸口袋了,便放松了戒備,我看準時機,沖了過去,逃之夭夭。
回到家,想:這些家伙一定是計劃好的,輕輕一撞就裝骨折,種種一撞就撞了。不撞到也纏人要錢,黑!黑!真黑!要不是我機智,身手敏捷,那二十快錢早就成小乞丐的囊中之物個屁的了。
部編版七年級“如何突出中心”作文(精選篇7)
這天就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然而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先這就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明白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明白后,就往里面扔粽子,期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然而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然而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就是怎樣回事?原先就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能夠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就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然而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向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