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級教案 > 生物教案 >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

時間: 沐欽 生物教案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怎么寫?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它是農學、林學、醫學和環境科學的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二學生生物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2)種群、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

(3)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4)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5)隔離的概念和類型,以及隔離與物種形成的關系。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及其主要內容之間的關系

(2)運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界的現象,既是本課題的重點,又是難點

(3)對達爾文學說的評價是教學的難點

(4)達爾文學說的主要內容和各要點之間的關系,以及用達爾文學說解釋生物的適應(5)性、生物的進化,這成為組織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 導課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幾千年!對于這個問題,首先是神學家們作出了“解釋”:先有雞,因為上帝創造了雞,然后讓雞下蛋!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不相信上帝了!沒了上帝,上帝創造了雞的“解釋”也就沒人相信了。于是關于生物起源、進化的種種猜測又被提了出來……我們已經知道地球上現存的有記載的生物種類大約200多萬種,還有許許多多種生物沒有被我們發現。

沒有發現的生物數目可能要比已經發現的多10倍,更何況已經絕滅的生物比現存的還要多得多,據估計,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生物種數可能多達5億~10億。這么多的生物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遠離”地球走向死亡,進行著自然界的“新陳代謝”,這就是生物的進化。

[二]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1.主要內容

師講述:進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拉馬克關于進化的用進廢退學說

拉馬克是進化論的奠基者,他在18世紀初提出了用進廢退的進化學說:環境的改變是導致生物進化的原因。環境改變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著變,有的器官由于經常使用而發達起來,有的器官則由于長期不使用而萎縮退化了。

師講述:在19世紀,達爾文提出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

放映錄像:非洲草原野牛四季生活及生殖過程,重點放映遷徙路徑大河時,許多野牛個體被淹死或被鱷魚吃掉的情景。

師引導:學生根據錄像及初中所學有關知識總結歸納出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生存競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師引導:指導學生明確以下內容:

(1)任何一種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強,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的后代。但因為生物的生存條件有限,生物在爭奪有限的空間和食物的情況下,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種與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著激烈的生存斗爭,斗爭的結果是一部分個體被淘汰。例如:鯉魚在繁殖季節,雌魚會產許多卵,雄魚也會產下大量的精子,但是能夠形成受精卵是少數;受精卵形成后,在孵化的過程中個體弱小的幼鯉又會被淘汰掉,能夠存活下來的只是很少的一些個體。

(2)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將幸存并會將這些變異遺傳下去;而不利變異個體則很容易地被淘汰掉。達爾文把這種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微小的有利變異得到積累變為顯著變異,從而產生了適應特定環境的生物新類型,這就是生物進化的原因。

(3)自然選擇學說科學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及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但由于受到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選擇學說對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自然選擇如何對可遺傳的變異起作用的問題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

2.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提出

近些年來,生物學家在達爾文的進化理論的基礎上,將遺傳學、生態學等研究成果引入到進化論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三]、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簡介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2)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3)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4)隔離導致物種的形成。

(一)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1.種群的定義

師:舉例:

(1)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鯉魚;

(2)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出(1)與(4)屬于種群。

師生歸納:種群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

2.種群的特點

(1)種群的個體之間具有年齡和性別的差別,并不是機械地結合在一起。

(2)種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個體之間彼此可以交配,并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遞給后代。

師:種群為什么是進化的單位呢?

出示資料:大熊貓的生存

從進化上看,大熊貓己經歷了小大小的興衰歷程,從分布范圍看,它已由廠布于亞洲東部而退縮到中國。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生產活動無節制地擴展,大熊貓分布區已由約5萬平方公里縮小到1萬多平方公里,數量不足1000只,且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20多塊島嶼狀孤立地帶。

由于大熊貓的分布是呈島嶼狀的小種群,每個種群的個體數不足50只。難免導致它們近親繁殖而使其喪失遺傳多樣性,最終導致種質較差的小種群逐一滅絕。加之大熊貓食性單一,若遇大熊貓主食竹周期性地開花枯死(約60年一周期),必然導致大熊貓因食物匱乏而餓、病死亡。

3.基因庫、基因頻率

生:閱讀教材P65,找出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

師生歸納:種群的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同的基因在種群的基因庫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師舉例:我們知道多指為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而絕大多數人表現為正常。白化病是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絕大多數人表現正常。

師生歸納:基因頻率是指某種基因在某個種群中出現的比例。

生質疑:怎樣才能知道某種基因的基因頻率呢?

我們可以通過抽樣調查的方法獲得。

師引導:學生計算這樣一個例子:從某種生物的種群中隨機抽出100個個體,測知其基因型分別為AA、Aa、aa的個體分別為30、60和10個,問其中A基因頻率為多少?a基因頻率為多少?

解法一:通過基因型計算基因頻率,就AA、Aa、aa來說,每個個體可認為含有2個基因,則100個個體共有200個基因:

A基因頻率=(2×30+60)÷200=60%

a基因頻率=(2×10+60)÷200=40%

解法二:通過基因型頻率計算基因頻率,即一個等位基因的頻率等于它的純合體頻率與1/2雜合體頻率之和,則:

A基因頻率=30%+(1/2)×60%=60%

B基因頻率=10%+(1/2)×60%=40%

從上述可知,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的頻率之和等于l(其基因型頻率之和也等于1)。

生質疑:種群中某基因的頻率是否一直不變呢?讓我們觀看一個課件。

生觀看:用CAI課件模擬英國曼徹斯特地區樺尺蠖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淺色型樺尺蠖和黑色型樺尺蠖所占比例發生劇烈變化的過程。

1850年以前該地區的樺尺蠖以淺色為主,黑色個體很少。隨著英國工業的發展,工廠排出的煤煙使環境發生了改變,黑色樺尺蠖與淺色樺尺蠖的數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黑色型達到了95%左右,淺色型由余下了5%左右。

師生歸納:由此可見,種群中的基因頻率是在不斷改變的。種群中的個體一代一代死亡,但基因庫卻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保持和發展。

結論:生物進化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所以說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四]教學目標鞏固

1.自然選擇題學說的主要內容之間的關系

(1)過度繁殖為自然選擇提供更多的選擇材料,加劇了生存斗爭。

(2)變異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通過遺傳在后代中得到積累和加強,產生適應環境的新類型,這是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形成的原因,因此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

(3)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4)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的,生存斗爭是生物進化的動力。

(5)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達爾文在北大西洋東部以馬德拉群島上發現有550種昆蟲,其中有200種昆蟲的翅已退化,不會飛翔,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生存斗爭的結果 B.食物中缺乏翅生長的物質

C.定向變異的逐代積累 D.自然選擇的結果

答案:D

3.從某生物種群中隨機抽出1000個個體,測知基因型為BB、Bb、bb的個體分別為300個、600個和100個。

(1)在這1000個個體中,B基因有 ;其基因頻率為。

(2)在這1000個個體中,b基因有 ;其基因頻率為。

答案:(1)1200 60% (2)800 40%

4.下列生物屬于種群的是( )

A.一塊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魚、蝦及其他生物 B.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塊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無翅的成蚜 D.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

答案:C

5.根據達爾文的進化學說,長頸鹿的頸和腿之所以特別長,是由于( )、

A.為了攝食樹葉,頸和腿不斷伸長,代代相傳,愈伸愈長

B.長頸、長腿者比短頸、短腿者有較佳的生存機會

C.長頸、長腿者影響了遺傳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達時受到環境的影響

答案:B

6.自然選擇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環境的承受力 B.生物過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爭

C.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 D.遺傳使微小的有利變異得到積累和加強

答案:C

[五]總結

本節課主要是了解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意義和局限性”;由于其具有局限性,所以人們對其進行了補充和發展,提出了“現代生物進化理論”?,F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篇2

消化和吸收

一、教學目標

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過程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3.運用實驗法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并得出合理的結論。

4.嘗試解讀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被吸收的曲線圖。

5.分析小腸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說出小腸的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1.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腸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3.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掛圖。

2.相關的實驗準備。

3.制作小腸壁結構折疊模型。

4.課時分配 2課時

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人新課

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設問引起學生疑惑,激發學習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變化

1.消化系統的組成

1.1觀看畫面、回答問題。

通過思考并結合自己的體驗,回答口腔內與消化有關的結構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統組成的課件、提問讓學生體會進食時牙齒、舌、的作用。

(三、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2.1細嚼饅頭,說說自己嘗出了什么味道?思考為什么會嘗出甜味?

讓學生咀嚼饅頭,然后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2.2提出問題

根據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計劃。交流探究計劃,實施探究計劃。

媒體演示課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參考方案。

2.3制定并實施計劃

2.4小組交流探究過程、結果和結論并進行分析。

教師巡回指導、答疑。

提出改進意見。

2.5表達交流、

2.6得出結論

全班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結論。

鼓勵、肯定學生的回答并作補充。

概括出消化的概念。

(四、消化的全過程

3.1仔細觀看,為完成“西瓜子歷險記”做準備。

思考、回答問題。

3.2設問:胃病和肝炎對消化的影響及其防治。

觀察實驗現象并回答問題。通過思考和回答,加深理解小腸是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

3.3演示課本P33的“演示實驗”,提問:膽汁對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設計表格,歸納總結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3.4插入課本P35第1、2題和p34技能訓練。

展示自己設計的表格,并相互評價。

(五、營養物質的吸收

閱讀資料,比較大腸、小腸結構的特點,理解小腸的結構特點與其功能。

引導學生分析課本P33的“資料分析”,比較大腸、小腸的結構有何異同。

4.1小腸的特點

家畜小腸的內部結構

用放大鏡觀察,加深理解小腸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觀察小腸內表面的皺襞及絨毛,理解它們的作用。

4.2展示制作的小腸內表面皺襞的模型。

指導學生觀察豬小腸的結構特點。

(六、小結、課后練習

4.1小結: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

4.2布置課本P35練習第3題。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篇3

雜交育種

1、原理:

2、舉例:有兩個不同的番茄品種,一個是抗病、黃果肉(ssrr),另一個是易感病、紅果肉的品種(SSRR),目標是培育出一個能穩定遺傳抗病又是紅果肉的新品種(ssRR)。寫出育種過程。

3、方法過程:

4、優點——最簡捷、常規

5、缺點——育種年限長,進程緩慢

一、誘變育種

1、原理:

2、方法:(1)(2)

3、實例:高產青霉素菌株的培育

4、優點:(1)能提高變異的頻率;(2)短時間內改良生物品種的某些性狀;

(3)改良作物品質,增強抗逆性。

5、缺點:有利個體不多,須大量處理供試材料,工作量大。

二、單倍體育種

1、原理:(染色體組成倍減少)

2、方法過程:雜交→花藥離體培養→誘導染色體加倍(秋水仙素處理)→人工選擇

3、優點:(1)(2)

4、缺點:技術難度高,不能獨立進行

5、實例:現有寬葉、不抗病(AAbb)和窄葉、抗病(aaBB)兩個煙草品種,目標是培育寬葉、抗病(AABB)的新品種。寫出育種過程。

三、多倍體育種

1、原理:(染色體組成倍增加)

2、方法過程:選材→誘導染色體加倍(秋水仙素處理)→新品種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3、實例:三倍體無子西瓜

寫出三倍體無子西瓜培育過程

五、轉基因技術

1、原理:

2、方法過程:

獲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與運載體重組→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表達

3、優點:定向改造遺傳物質,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目的性強,針對性高。

4、缺點:技術性高,可能引發生態危機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篇4

1、教材地位

本節課內容是人教版高級中學課本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一節之前的序。新教材以“科學家訪談”代序,是對傳統教科書緒論的突破。以《分子與細胞》為例,訪談的是我國的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鄒承魯教授。鄒承魯院士的研究領域是生物大分子,其研究工作與本模塊的學習內容密切相關。因此,本課時起著新課導入的重要作用。

2、重點難點

教材通過介紹鄒承魯院士的工作,比較了天然蛋白質和人工蛋白質的區別和聯系,闡述了學習、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意義,解決了“學什么”和“為什么學”的問題,這些是本課時的重點。

“訪談”既涉及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也涉及科學家的創新、團隊合作和鍥而不舍的精神,給學生多方面的啟迪,盡量讓他們領悟應該“怎樣學”科學是本課時的難點。

學情分析

因為本地區初三一年無生物課,所以高一上生物課,學生感覺有點陌生。心理學告訴我們,第一印象即首因效應,它是指第一次接觸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往往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所以高一首堂生物課至關重要。本課時一是內容少,二是具有較高的抽象性。鑒于這些原因,我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既通過穿插課前資料收集、課堂設置問題情境、小組討論和歸納,來滲透新課程基本理念,又設計有漂亮的多媒體畫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了良好的課堂第一印象,未來更好調控。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記住鄒承魯院士做學問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比較天然蛋白質和人工蛋白質的區別和聯系,了解人工蛋白質合成的重要意義。

初步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方法以及科學家的創新、團隊合作和鍥而不舍的精神。

記住鄒承魯院士最想對高中生說的話。

能力目標

通過布置課前資料收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學習和搜索資料的能力。

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小組討論和歸納,讓學生熟悉他們自己課堂上常用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他們勇于探究、合作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介紹鄒承魯院士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激發學生們的愛國主義的熱情,讓他們樹立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的志向。

通過課程中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等的踐行,進一步體會科學家創新、團隊合作和鍥而不舍精神的重要性。

教學策略

(一)教法設計

結合新課程的理念和學生一年未學生物學的實際,本課時主要讓學生熟悉他們自己課堂上常用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許久未學生物學,所以導入新課是關鍵的第一步設計。既要有跨越式的承上啟下的知識設問,又要有引起興趣的多媒體動畫。我提問,萬物蒼生之生命精彩最早源于什么環境(有動畫)?能表現出生命特征的最小結構單位是什么?其中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什么?這些提問起到了良好的導入作用,自然而然地將話題轉到蛋白質等知識點上了,也就和鄒承魯院士的工作掛上了鉤。為培養學生對概念進行比較和梳理的能力,我采用先閱讀,后歸納的設計,將天然蛋白質和人工蛋白質的區別和聯系比較得一清二楚。為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我對“訪談”中的多個問題進行了分組討論。為了討論有的放矢,我事先列出了閱讀和討論提綱。而事先布置的課前資料收集,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學習和搜索資料的能力。同時,又再一次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的熱情和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至此,學生對常規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就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樣就意謂著有一個成功的開始。

(二)學法設計

本課時通過師生提問對答導入新課。采用先出示閱讀和討論提綱,后閱讀,比較,歸納的方法,使學生有目的地學習“訪談”,即學生全體得到了自主學習的鍛煉。分組討論的時候,有辨析,有爭論,有研討,學生在參與意識和合作及探究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強大的鍛煉。而事先布置的課前資料收集,又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獨立學習和搜索資料的能力又有了提升。另外,關于科學家的創新、團隊合作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比較抽象,學生一時半會兒難以深入理解。但是,至少要讓學生知道在以后的學習中注意多多體會。最后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結,再次強化“學什么”、“為什么學”和“怎樣學”。這些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也得到了全面地滲透。

(三)媒體選擇

1、多媒體課件

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內有原始生命起源的動畫)

2、結晶牛胰島素的模型一個

教學程序

利用課件,全新視覺動畫展示,引入新課。

引出所學的知識和所要“訪談”的人物。

(一)流程圖

教師事先擬好討論提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中心發言人闡述小組討論的結果,然后教師引導。

部分學生介紹生命科學最新進展,教師利用課件展示事先收集匯總的相關總資料,激發興趣。

利用課件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小結,強化“學什么”、“為什么學”和“怎樣學”。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篇5

第二節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教材分析: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屬教材新增內容,旨在通過調查,認識我們身邊的生物,進一步了解生物有別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學習方法上,從宏觀到微觀,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學習,而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過對身邊生物的調查,力求使學生認識并掌握調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便于后續探究活動的進行。

初一學生對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礎,但對生物種類的識別及科學調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經驗,本節內容也是對學生掌握科學的調查方法的一次指導和訓練。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并將你所知道的生物進行歸類。

2.學生嘗試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培養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學生通過學習能關注生物的生存狀況,從而增強保護生物資源的意識,認識到保護環境要從保護我們身邊的生物開始。

教學重點:

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初步培養學生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1.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存狀況,從而注意保護生物資源。

課時準備:

學生:確定調查路線,筆(有條件可帶放大鏡,照相機)

1、知識方面

(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義。

(2)嘗試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3)說出保持好身體、保持好心情的方法。

2、能力方面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2)學會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方法

(3)學會調控情緒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3、思想情感方面

(1)關注健康問題。

(2)培養關愛健康、珍惜生命的情感,認識到體育鍛煉、做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維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會關系對增進健康的重要意義。

重點難點

重點:嘗試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難點:學會調節情緒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準備合適的教學多媒體材料。

(2)、準備學生活動的活動資料卡。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篇6

一、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學生,經過兩年的生物學學習,學生已經儲備了很多生物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本節課主要講述酶在生物新陳代謝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對酶的本質和特性作了重點介紹。本章本節課內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難點內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現象皆與酶的活動有關。在本章節中通過探索驗證酶的特性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對酶的發展歷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經知道并理解。這些都與接下來的酶的特性緊密相關。也一定程度上反饋了上節課的上課質量和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且為接下來的教學作為指導。其次,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比如說加酶洗衣粉,學生都可能接觸過,那么他們就會有很多問題出現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類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樣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問題。這樣,一方面學生會形成無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欲望,學習效果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從這方面下手,收集資料,增大信息量,活躍課堂氣氛。再者,酶的生產應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覺得生物對他們來說,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術,某某發現,某某科學家等等,而是貼近日常生活的,很常見的東西,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這個,那我是不是就相當于令人羨慕的科學家了呢?”這樣,也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也為以后的擇業多一個選擇。

二、教學內容分析:

1、本節課的知識結構:

在這節課中,我打算先回顧上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酶的本質,作用。然后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嗎?”其次,給大家展示幾張酶的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看大家反應,并嘗試總結。再者,就用幾個案例來一一說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2、本節課的生物學概念:

1、酶的特性:酶特別具有的。與眾不同的性質。

2、酶的專一性:酶對所作用的底物有嚴格的選擇性。一種酶僅能作用于一種物質,或一類分子結構相似的物質,促其進行一定的化學反應,產生一定的反應產物。

3、酶的高效性: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

4、酶的作用條件溫和: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其代表是溫度跟酸堿度。

三、學習動機的喚起和保持

1、通過提問一些看似跟學習無關的,其實大有玄機的問題。比如說:“你們家用什么牌子的洗衣粉?你們喜愛的牛仔褲是怎樣子做成的呢?”當然,在眾多的答案中,教師要繞回主題。

2、展示一些能夠引起注意的圖片,比如說面包,啤酒。也能引起他們的無意注意,也能激發他們的有意后注意等等。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3、教師的語言當然也要適當地調整,盡量使用貼近學生的,但又不失專業的語言。也一定程度上引起注意。

4、可以嘗試布置學生去查閱關于酶的資料,并綜合匯報展示。

四、落實課程目標

本節課要實現的高中生物學課程內容是:

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第一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

具體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

案例分析:酶的特性

收集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并加以分析運用了酶的哪些特性,再綜合匯總,然后匯報。

初二學生生物教案篇7

一、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閱讀教材P114~115)

1.種群: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

2.基因庫和基因頻率

(1)基因庫: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

(2)基因頻率: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率。

3.生物進化的實質: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二、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閱讀教材P116~117)

1.可遺傳變異的來源突變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

2.可遺傳變異的形成、特點和作用

(1)形成

①基因突變產生新的等位基因,這就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

②通過有性生殖過程中的基因重組,可以形成多種多樣的基因型。

(2)特點:隨機的、不定向的。

(3)作用:只是提供生物進化的原材料,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三、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閱讀教材P118)

1.原因:不斷淘汰不利變異的個體,選擇積累有利變異的個體。

2.結果: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四、隔離與物種的形成(閱讀教材P119~121)

1.隔離

(1)概念: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

(2)類型:常見的有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2.物種的形成

(1)三個基本環節: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

(2)新物種形成的標志:生殖隔離。

五、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閱讀教材P123~126)

1.共同進化: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

2.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1)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2)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生物的進化。

六、生物進化理論在發展(閱讀教材P126)

1.有些學者認為:大量的基因突變是中性的,決定生物進化方向的是中性突變的逐漸積累,而不是自然選擇。

2.有些人認為:物種形成并不都是漸變的過程,而是種群長期穩定與迅速形成新種交替出現的過程。

重點聚焦

1.為什么說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2.種群的基因頻率為什么會發生變化?

3.自然選擇與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有什么關系?

[共研探究]

資料:某種群中有AA、Aa、aa三種基因型的個體,其中AA、Aa所占比例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請分析作答:

1.生物進化

(1)為什么說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而不是個體?

提示:個體的基因型是終身不變的,無論它在自然選擇中具有多大優勢,其基因型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地遺傳給下一代個體,因為個體的基因組成來自雙親。種群中個體的基因來自種群基因庫,個體死亡后又通過其后代把基因延續下去。如果一個個體不能與種群中其他個體交配產生后代,這個個體在進化上就沒有意義。

(2)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2.種群、種群的基因頻率

(1)判斷種群發生變化的依據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

(2)除自然選擇外,基因突變、遷入和遷出等因素都會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

(3)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的相關計算

①若該種群中基因型為AA、Aa和aa的個體數目分別為a1、a2、a3,則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A的數目(A+a)的總數目×100%=2a1+a22(a1+a2+a3)×100%。

②若已知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P1、P2、P3,A的基因頻率=AA的基因型頻率+1/2Aa的基因型頻率=P1+1/2P2。

③根據資料中的圖,第36個月時,基因a在種群中的頻率是多少?

提示:三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故第36個月時,Aa=0.4,AA=0.2,aa=0.4,基因a的頻率為0.4+(1/2)×0.4=0.6。

[總結升華]

1.相關概念的比較

比較項目含義變化后與進化的關系

基因型

頻率該基因型個體數種群個體總數×100%

生物不一定進化

基因頻率該基因數全部等位基因數×100%

導致生物進化

基因庫種群中全部基因可導致生物進化,它的變化是形成新物種的前提

2.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的計算

(1)已知基因型個體數計算基因頻率(以等位基因A、a為例)

A基因頻率=A基因的總數A基因的總數+a基因的總數×100%

a基因頻率=a基因的總數A基因的總數+a基因的總數×100%

(2)已知基因型頻率計算基因頻率

設種群的個體數為N,AA、Aa、aa的個體數分別為n1、n2、n3,A、a的基因頻率分別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用PAA、PAa、Paa表示,則:

PA=2n1+n22N=n1N+1/2×n2N=PAA+1/2PAa

Pa=2n3+n22N=n3N+1/2×n2N=Paa+1/2PAa

(3)根據遺傳平衡定律計算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

①遺傳平衡定律

在一個有性生殖的自然種群中,符合以下五個條件時,各等位基因的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在一代一代的遺傳中是穩定不變的,或者說是保持著基因平衡的。這五個條件是:

a.種群足夠大;b.種群中個體間的交配是隨機的;c.沒有突變發生;d.沒有新基因加入;e.沒有自然選擇。

②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的特點

設A的基因頻率為p,a的基因頻率為q,則p+q=1。

雄配子

雌配子A(p)a(q)

A(p)AA(p2)Aa(pq)

a(q)Aa(pq)aa(q2)

即AA%=p2,Aa%=2pq,aa%=q2。

③實例:若已知AA的基因型頻率為m,則A的基因頻率為m。

【規律方法】伴X染色體遺傳基因頻率的計算

若基因(假設為A與a)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其等位基因,計算基因頻率時,只需考慮X染色體,不考慮Y染色體的數量,若N表示基因頻率,則計算公式如下:

NXA=2NXAXA+NXAXa+NXAY2(NXAXA+NXAXa+NXaXa)+(NXaY+NXAY)

NXa=2NXaXa+NXAXa+NXaY2(NXaXa+NXAXA+NXAXa)+(NXaY+NXAY)

[對點演練]

1.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和生物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物只要發生進化,基因頻率就會改變

B.只有新物種形成時,才發生基因頻率的改變

C.基因頻率的改變不一定引起生物的進化

D.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頻率的改變

解析:選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所以基因頻率改變生物就進化,基因頻率不改變生物就沒有進化。

2.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18%、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78%,基因B和b的基因頻率分別是()

A.18%82%B.36%64%

C.57%43%D.92%8%

解析:選CB的基因頻率=18%+1/2×78%=57%,b的基因頻率=1-57%=43%。

[共研探究]

請根據圖示,結合教材相關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樺尺蠖種群中發生的可遺傳變異有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

2.在樹干變黑的環境下,淺色樺尺蠖易被天敵發現和捕食,ss的個體越來越少,SS和Ss的個體越來越多,決定黑_狀的S基因的基因頻率越來越高,決定淺_狀的s基因的基因頻率越來越低。發生上述變化的原因是環境變化了,即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3.對樺尺蠖種群來說,在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表現型,因為天敵看到的是性狀,而不是控制性狀的基因。

4.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都對種群遺傳組成產生影響,但影響角度不一樣。

(1)基因突變產生新基因,豐富基因庫,改變基因頻率,從而影響種群的遺傳組成。

(2)基因重組增加基因型的種類,以此來影響種群的遺傳組成。

5.有人認為“發生在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不能傳遞給后代,因此不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這種說法不正確(填“正確”或“不正確”),因為發生在體細胞中的突變,可以通過無性繁殖的方法傳遞給后代,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總結升華]

1.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1)突變和基因重組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不定向的改變。

(2)由于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是隨機的、不定向的,因此它們只提供了生物進化的原材料,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3)變異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對的,由生存環境決定。

2.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方向的原理分析

[對點演練]

3.下列與生物進化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進化總是由突變引起的

B.如果沒有可遺傳的變異,生物就不可能進化

C.變異個體總是適應環境的

D.進化改變的是個體而不是群體

解析:選B自然選擇、遷入、遷出等只要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就能引起生物進化;變異是不定向的,并具有多害少利性,此處的“害”與“利”即指能否適應所生存的環境;生物進化中發生改變的是種群的基因頻率,單位是種群,故改變的是種群的特征,而非個體。

4.腕足類動物海豆芽,從4億年前出現至今面貌基本沒變,又沒有滅絕,對此現象的合理解釋是()

A.自然選擇對其不發生作用

B.海豆芽在漫長的年代中基因頻率發生了較大變化

C.海豆芽很少變異,適應性強

D.海豆芽的生活環境基本沒有改變

解析:選D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該生物的“面貌基本沒變”,說明其生存環境基本沒變,基因頻率也基本沒變,所以性狀基本沒變。

[共研探究]

1.物種形成

(1)判斷下列描述是否屬于同一個物種,并說明理由

①生活在同一區域的兩個種群不屬于同一物種,因為種群指生活在一定區域內同種生物的總和,生活在同一區域的兩個種群屬于兩個物種。

②生活在不同區域的兩個種群不一定屬于同一物種。若兩個種群能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則屬于同一物種;否則不屬于同一物種。

(2)物種形成的一般過程:種群――→地理隔離多個種群――→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基因庫出現差別――→逐代積累產生生殖隔離(物種形成)。

2.隔離

(1)圖中A屬于地理隔離,一旦發生某種地質變化,兩個分開的種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

(2)圖中B屬于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就保持物種間基因的不可交流性,從而保證了物種的相對穩定。

(3)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是種群基因庫的差異。

(4)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對種群影響的共同點是阻斷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5)思考下列問題

①地理隔離一定能形成生殖隔離嗎?

提示:不一定,當地理隔離時間足夠長,基因庫差異明顯時,才能形成生殖隔離。

②產生生殖隔離一定經過漫長的地理隔離嗎?

提示:不一定,如植物多倍體的形成,沒有經過地理隔離,直接產生生殖隔離。

[總結升華]

1.地理隔離與生殖隔離的比較

(1)區別

地理隔離生殖隔離

概念同一種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礙而被分成不同的種群,使得種群間不能發生基因交流的現象不同物種之間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產生可育的后代

特點自然條件下不能進行基因交流,一定條件下可以進行基因交流不能發生基因交流

舉例東北虎和華南虎馬和驢

結果形成不同的亞種形成不同的物種

(2)聯系:地理隔離是物種形成的量變階段,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質變階段;長期的地理隔離通常會形成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關鍵,是物種形成的最后階段。

2.物種形成的方式

(1)漸變式

(2)爆發式

爆發式物種形成是在一個較短時間內完成的,主要起源于個體的染色體變異或遠緣雜交以及染色體加倍等,如普通六倍體小麥的形成。

【易錯易混】

(1)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改變,這種改變可大可小,不一定會突破物種的界限。

(2)生物進化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對點演練]

5.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是()

A.導致種群基因頻率不斷改變

B.阻止了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C.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D.導致不同種群出現不同的突變和基因重組

解析:選B隔離阻止了種群間的基因交流,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6.下列關于物種形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A.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是常見的物種形成方式

B.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C.兩個同種種群一旦產生生殖隔離就形成了新的物種

D.基因頻率改變一定導致新物種形成

解析:選D形成新物種的方式一般是由地理隔離導致生殖隔離;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而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生物進化,但不一定導致新物種形成。

[共研探究]

1.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質多樣性,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多種多樣的環境對生物不定向變異進行選擇的結果。

2.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關系:基因多樣性是形成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基礎,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影響基因多樣性。

3.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有通過種間互助實現的,如某種蘭花和專門給它傳粉的蛾;也有通過種間斗爭實現的,如獵豹和斑馬。

4.生物的共同進化不僅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還包括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總結升華]

1.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之間的聯系

(1)基因多樣性:生物存在各種各樣的變異,并且變異是不定向的,進而出現了基因多樣性。

(2)物種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的多樣性,基因多樣性是形成物種多樣性的根本原因,蛋白質多樣性是形成物種多樣性的直接原因。

(3)生態系統多樣性:生態系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環境共同組成的,所以物種的多樣性和無機環境的多樣性共同組成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2.生物多樣性的形成過程分析

[對點演練]

7.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個體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內容

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

C.物種的滅絕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D.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新物種形成的過程

解析:選B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物種的滅絕說明該生物不適應環境,被新物種代替;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共同進化的結果。

1.下列有關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突變和基因重組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B.只有出現了生殖隔離,才標志生物發生進化

C.種群基因頻率改變一定導致生殖隔離

D.通過漫長的共同進化過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

解析:選D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的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通過漫長的共同進化過程,地球上不僅出現了千姿百態的物種,也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

2.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母虎和雄獅交配產下了“獅虎獸”,說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種間都存在生殖隔離現象

B.在自然選擇過程中,黑色與灰色樺尺蠖發生了進化,表現為共同進化

C.基因型為Dd的高莖豌豆逐代自交的過程中,純種高莖的基因型頻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進化

D.被巨大河流分隔成兩個種群的Abert松鼠,兩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互不影響,而種群內的基因頻率改變在世代間具有連續性

解析:選D母虎和雄獅交配產下了“獅虎獸”,但“獅虎獸”沒有生殖能力,說明它們之間仍存在著生殖隔離;共同進化強調的是不同物種之間,黑色與灰色樺尺蠖屬于同一物種;種群發生進化的本質是基因頻率發生改變,而不是基因型頻率發生改變。

3.某生物興趣小組抽樣調查的200人中,各種基因型及其對應人數如表所示,則這200人中,Xb的基因頻率為()

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

人數781487030

A.85%B.30%

C.20%D.15%

解析:選CXb基因頻率=Xb的基因數/全部等位基因數=(14+8×2+30)/(78×2+14×2+8×2+70+30)×100%=20%。

4.在一個海島中,一種海龜中有的腳趾是連趾(ww),有的腳趾是分趾(Ww、WW),連趾便于劃水,游泳能力強,分趾游泳能力較弱。若開始時,w和W的基因頻率各為0.5,當島上食物不足時,連趾的海龜更容易從海中得到食物。若干萬年后,基因頻率變化為W為0.2,w為0.8。

(1)該種群中所有海龜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該種群的________,基因頻率變化后,從理論上計算,分趾海龜中雜合子占整個種群的比例為________。

(2)該種群中海龜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其中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于________________,但由于變異是不定向的,因此只是產生了進化的原材料,進化的方向是由________________決定的。

(3)海龜是否發生了進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種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否產生了新的物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種群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該海島中海龜的基因頻率變化后,從理論上計算,分趾海龜中雜合子占整個種群的比例為2×0.2×0.8=32%。(2)海龜的類型有很多種,但沒有新的基因產生,故其中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于基因重組。但變異是不定向的,只是產生了進化的原材料,決定生物進化方向的是自然選擇。(3)(4)海龜的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可認為海龜發生了進化,但未與原物種個體產生生殖隔離,故并沒有形成新的物種。

答案:(1)基因庫32%(2)基因重組自然選擇

(3)發生了進化種群基因頻率發生了變化(4)沒有產生新的物種。只是種群基因頻率改變,并沒有產生生殖隔離

327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动售货机_无人售货机_专业的自动售货机运营商_免费投放售货机-广州富宏主官网 | 不锈钢螺丝 - 六角螺丝厂家 - 不锈钢紧固件 - 万千紧固件--紧固件一站式采购 | 超声波电磁流量计-液位计-孔板流量计-料位计-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软文推广发布平台_新闻稿件自助发布_媒体邀约-澜媒宝 | 上海瑶恒实业有限公司|消防泵泵|离心泵|官网| 临时厕所租赁_玻璃钢厕所租赁_蹲式|坐式厕所出租-北京慧海通 | 净化车间_洁净厂房_净化公司_净化厂房_无尘室工程_洁净工程装修|改造|施工-深圳净化公司 | 制氮设备-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制氧设备-杭州聚贤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减速机三参数组合探头|TSM803|壁挂式氧化锆分析仪探头-安徽鹏宸电气有限公司 | 通辽信息港 - 免费发布房产、招聘、求职、二手、商铺等信息 www.tlxxg.net | 采暖炉_取暖炉_生物质颗粒锅炉_颗粒壁炉_厂家加盟批发_烟台蓝澳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 祝融环境-地源热泵多恒系统高新技术企业,舒适生活环境缔造者! | HDPE土工膜,复合土工膜,防渗膜价格,土工膜厂家-山东新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赞永| 通信天线厂家_室分八木天线_对数周期天线_天线加工厂_林创天线源头厂家 | 长沙印刷厂-包装印刷-画册印刷厂家-湖南省日大彩色印务有限公司 青州搬家公司电话_青州搬家公司哪家好「鸿喜」青州搬家 | 全自动面膜机_面膜折叠机价格_面膜灌装机定制_高速折棉机厂家-深圳市益豪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彩钢板房,山东彩钢活动房,临沂彩钢房-临沂市贵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打孔器,打孔钳厂家【温州新星德牌五金工具】 | 珠光砂保温板-一体化保温板-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杭州一体化建筑材料 | 企典软件一站式企业管理平台,可私有、本地化部署!在线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移动办公OA管理系统|HR人事管理系统|人力 | 升降炉_真空气氛炉_管式电阻炉厂家-山东中辰电炉有限公司 | QQ房产导航-免费收录优秀房地产网站_房地产信息网 | 魔方网-培训咨询服务平台| 托利多电子平台秤-高精度接线盒-托利多高精度电子秤|百科 | 双相钢_双相不锈钢_双相钢圆钢棒_双相不锈钢报价「海新双相钢」 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_dxa骨密度仪_双能x线骨密度仪_品牌厂家【品源医疗】 | 多米诺-多米诺世界纪录团队-多米诺世界-多米诺团队培训-多米诺公关活动-多米诺创意广告-多米诺大型表演-多米诺专业赛事 | 气胀轴|气涨轴|安全夹头|安全卡盘|伺服纠偏系统厂家-天机传动 | 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_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电销卡 防封电销卡 不封号电销卡 电话销售卡 白名单电销卡 电销系统 外呼系统 | 耙式干燥机_真空耙式干燥机厂家-无锡鹏茂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 船用烟火信号弹-CCS防汛救生圈-船用救生抛绳器(海威救生设备) | 矿用履带式平板车|探水钻机|气动架柱式钻机|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履带式钻机-启睿探水钻机厂家 | 常州律师事务所_常州律所_常州律师-江苏乐天律师事务所 | 酶联免疫分析仪-多管旋涡混合仪|混合器-莱普特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 sus630/303cu不锈钢棒,440C/430F/17-4ph不锈钢研磨棒-江苏德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排烟防火阀-消防排烟风机-正压送风口-厂家-价格-哪家好-德州鑫港旺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 柔软云母板-硬质-水位计云母片组件-首页-武汉长丰云母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优宝-汽车润滑脂-轴承润滑脂-高温齿轮润滑油脂厂家 | 手持式浮游菌采样器-全排二级生物安全柜-浙江孚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国资灵活用工平台_全国灵活用工平台前十名-灵活用工结算小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