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級教案 > 物理教案 >

初二物理教案設計

時間: 沐欽 物理教案

宇宙的性質是一個謎,譬如地球、太陽以及月亮這些星體究竟是遵循著什么規律在運動,并且是什么力量決定著這些規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二物理教案設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二物理教案設計

初二物理教案設計精選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時是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光現象》第四節,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學現象,是理解透鏡成像的基礎,同時又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密切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質,讓學生從小崇尚科學,立志獻身科學.本節教材讓學生認識光的折射現象和初步規律,是為以后幾節課學習活動進行充分準備.所以本節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2.教學目標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總體目標與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節教材內容及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我確定本節的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知道光的折射現象及折射光線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規律及在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能夠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

(2)能力目標:

通過演示實驗,指導學生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歸納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引導學生動手做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通過實驗研究問題的習慣.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4)德育目標:

通過對日常光現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熱愛科學,進行唯物主義教育.

3.難點和重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確定:

(1)重點:光的折射規律;光路可逆.

(2)難點:光線進入不同介質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用光的折射解釋自然現象.

(3)關鍵:對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確定.

二、選用的教具及設備

1.選擇教具依據

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設備,提高了訓練密度及廣度,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進行課堂演示實驗并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儀;碗;適量的水;筷子;多媒體課件;錄像剪輯.

三、處理

對日常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有豐富的感性認識,以現象引入新課,學生學習目標明確,興趣濃厚.光的折射規律的認識,宜先提出問題及研究方法,通過學生猜想,對照演示實驗的觀察,輔以多媒體模擬演示,學生思維清晰,準確,有利于規律的總結歸納,并注意理論聯系實

際,重視知識的應用,讓學生遵循認識的規律: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上下承接關系,學生剛學完光的反射,對光的現象已有一些簡單的認識,對光學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線等.針對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本節采用觀察分析,啟發式教學法.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實驗演示,觀察分析,啟發對比,總結歸納得出規律.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演示實驗和計算機的模擬實驗的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掌握知識,而不是生硬地死記硬背,同時在觀察中培養能力,開展思維訓練重視知識的應用,理論緊密聯系實際.

2.學法

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要使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法的指導,根據本節的內容特征,教師在做好演示實驗時,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實驗 并由他們總結和發現規律,同時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興趣,動機等培養,通過手勢,眼神,表情等形體語言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觀察總結規律,聯系實際,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本節采用觀察,對比,分析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通過思考討論,總結歸納出光的折射規律,應用折射規律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

1.提問:

(1)均勻介質中如何傳播?

(2)是光的反射定律?

2.引入:

【演示一】:

在碗中放入硬幣,放在一定的高度讓學生剛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幣,再倒入適量的水,請同學觀察實驗現象.(錄像重放)

【演示二】:

在碗中倒入適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讓學生側面斜視觀察現象.

請學生思考這是為什么

初二物理教案設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速度的計算

2.難點:速度單位以及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場面描述:我校的100米決賽正在進行,小明勇奪冠軍,同學都羨慕地說,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長跑競賽中,運動健將小馬一舉奪得冠軍,同學們佩服地說:小馬跑得真快!

引導學生從事例中提出問題: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二)講授新課

1.速度

組織學生討論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從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討論得出:運動員運動的路程相同,比較哪個運動員先到達終點就是哪個運動快。

得出:“通過相等的路程,用的時間短的運動得快。”

提問:小李步行,而媽媽騎自行車,大家同時從家里出發,怎么判斷他們運動的快慢?

學生討論得出:誰在前邊誰就運動得快。

“在相等的時間內,走的路程多的運動得快”

提問:怎樣比較小明和小馬誰運動得快呢?

啟發學生回答:可以計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短就是運動快或者計算出相同時間運動的路程長也是運動快的。

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v=s/t

單位:m/s或者是km/h

例題:書本23頁

指導學生學會單位換算

練習:20m/s= 54km/h=

例題:書本24頁

指導學生學會熟練掌握公式的變形。

2.勻速直線運動

指導學生觀察圖11.2—2。讓他們提出不同之處。從而引出勻速直線運動的含義: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是變化的運動。

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物體做變速運動的例子(汽車開動時,汽車剎車時,足球在草地滾動時等等)

平均速度:v=s/t 這樣算出的速度上該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課堂小結

1.怎樣表示運動的快慢?

2.速度是怎樣計算的?

3.速度的單位怎樣進行換算?

4.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那么變速運動呢?

(四)作業

1.書本26頁第一、四題

2.完成相應的同步測試

(五)教學后記

初二物理教案設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學會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

①.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

③.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和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測量數據的嚴謹作風。

教學過程;

師:在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把銅絲作為斜面,讓滑輪滑下來)滑輪在前半程滑的快,還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師: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樣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時間,路程用刻度尺來測,時間要用表來測,那具體應測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們就要用實驗的方法測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從而來驗證斜坡上自由滾下的物體在前半程快還是后半程快。板書課題:平均速度的測量。

實驗器材可從實驗臺上選取。要求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先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畫出實驗表格,進行分組實驗,收集數據最后得出結論。請同學們拿出實驗報告,分組討論并完成實驗報告上的第4、第5項內容,時間為5分鐘。

拿出一組同學的實驗報告在展臺上展示。

師: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時間如何測量呢?生答。

總結:可以用總時間減去前半程的時間。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學知道呢?生答。

總結:很好,按一下開始計時,再按一下停止計時,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長針走一圈是30秒,長針走兩圈里面的短針走一格是一分鐘。我們會使用秒表了,下面就開始進行實驗并收集數據,把數據填在表格里。時間為10分鐘。開始:

實驗結束把一組同學的報告展示出來。

師:哪位同學發現他們的數據有什么問題沒有?

很好,長度測量的結果要有準確值和估計值,他們這一組同學沒有寫出估計值。長度測量寫出估計值的同學請舉手。你們的路程測得怎么不一樣呢?生答。你們是怎么測量的呢(找學生演示他們是如何測量木板的長度的)?我們通過這個實驗就驗證了,物體從斜面上滾下來時,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們能比較出哪一組的小車滑的快嗎?不能,有什么辦法嗎?有同學說比速度,怎么比呢? 請同學們完善你們的實驗方案,算出小車在斜面運動時全程的平均速度,時間為2分鐘。

再拿兩組實驗報告比較一下,哪一組小車滑的快。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確地測量路程、時間,并通過實驗測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面請同學們思考如何測出1路公共汽車從河師大到火車站的平均速度呢?

【作業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塊手表,怎樣既方便又較正確地測出從你家門口到學校門口的路程?簡要說出測量步驟。

初二物理教案設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

2.知道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

3.能對質量單位形成感性認識,會粗略估計常見物體的質量。

4.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重、難點

教學重點:質量的概念,質量單位,用天平測量質量。

教學難點:質量的概念和質量是物體的屬性比較抽象;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器材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明確兩個概念:物體和物質。

物體:我們常見的一個個具體的實物都是物體;

物質:則是指組成這些物體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張桌子。

1.椅子是一個物體,桌子也是一個物體,它們都是由木材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體,木材就是組成它們的物質。

那么下面我們再來觀察幾組物體,請同學們注意比較(課本插圖)。

二、新課教學

(一)物體的質量

1.質量的概念

通過圖片展示至少3組物體,每組都是由同種物質組成的,每組

的兩個物體含有的物質多少明顯不同。

比較:

(1)兩個物體都是由同種物質組成,有什么不同?

(所含物質的多少不同)

(2)再將3組物體綜合起來,能得到什么結論?

(組成物體的物質有多有少)

質量的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通過教材三個物理事實說明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抽象概念的方法)

(二)質量的單位:

要衡量質量的大小,首先要規定一個標準——單位。

閱讀有關千克的規定和單位換算關系。

1.質量的主單位:千克(kg)

2.介紹它的由來:最初的規定

3.千克原器

4.質量單位的感性化:

通過學生較熟悉的一些實物的質量與一些質量單位近似比較,來

幫助學生形成較為具體的認識。

(三)學習使用托盤天平

1.認識托盤天平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認真觀察天平結構,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活動:每桌一套托盤天平和砝碼,對照課本圖示,讓學生觀察托盤

天平,認識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利用投影,讓學生指認各部件,并試著說出其作用。

2.學習使用托盤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對照托盤天平實物,閱讀《托盤天平使用說明書(摘要)》。

(2)嘗試調節天平的橫梁平衡。

(3)練習:用多媒體展示一些錯誤操作,讓學生判斷錯誤所在,

并提出正確操作方法。如:

① 天平沒有放在水平臺上;

② 調節天平平衡時,游碼未歸零;

③ 加減砝碼用手拿取;

④ 超過量程;

⑤ 物體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

⑶使用托盤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活動1:測固體的質量

活動2:測液體的質量

(4)交流,了解學生對托盤天平的掌握程度。

①使用托盤天平時,關鍵的步驟有哪些?

如果天平的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的左側,應如何調節平衡螺母?

如果指針偏右呢?

②判斷天平橫梁是否平衡時,是否一定要等指針靜止下來?

怎樣快速判斷橫梁是否平衡呢?

③你是怎樣安排測量一杯水的質量的操作程序的?

④你是怎樣讀取待測物體質量的?

(四)其它一些測量質量工具:

課后調查這些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學習通過互聯網或產品說明書

獲取相關信息。

五、信息瀏覽:

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質量會變得極大的。

小結

1.質量的概念。

2.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

3.質量單位。

4.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質量。

練習設計

1.調查各種球類的標準質量,填寫在下表中。

乒乓球 羽毛球 網球 壘球 排球 籃球 足球

2.填上合適的單位:

(1)你同學的質量大約為60 。

(2)我們所用的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200 。

(3)體育課上,我們投擲的鉛球的質量約為4000 。

(4)一桶標有“5L”字樣的花生油的質量約為4.2 。

3.如圖所示,甲為商店里使用的臺秤,其工作原理與天平相同。現用該臺秤

稱某物體的質量,通過在砝碼盤中添加槽碼,移動游碼使秤桿平衡,所加

的槽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該物體的質量為 ㎏。若把該物

體帶到太空,它的質量將 (選擇“變大”、“變小”或“不變”)。

4.在“用天平稱物體質量”的實驗中,張強同學用已調節好的天平在稱物體

質量時,通過增、減砝碼后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左邊一點,這時應該( )

A.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

C.把天平右盤的砝碼減少一些

D.向右移動游碼

5.一架托盤天平,由于更換了其中一個托盤,稱量前無法把天平調節平衡,

即使把平衡螺母旋到最右端,指針最終也只能指著分度盤中央左邊一個

分度的地方。現要使用這架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請你設計兩種應急的

使用方案。

方案一: 。

方案二: 。

6.學習了“質量”后,小明有一個疑問:物體的質量與其形狀是否有關呢?

為此,他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用一塊橡皮泥作為被研究的

物體,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用天平分別稱出其質量,并記錄數據于

下表中。

橡皮泥形狀 長方體 圓柱體 圓環形 碎塊

橡皮泥質量m/g 28 28 28 28

(1)小明實驗時選用橡皮泥作為實驗的材料,你認為選用這種材料對

他的實驗操作有什么好處?

(2)由小明的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 。

(3)表格中,并沒有也不可能將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狀都列出,但仍然

能由此得出結論,這種研究問題得出結論的方法叫做( )

A.類比法 B.綜合法 C.歸納法 D.等效法

初二物理教案設計精選篇5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功率。能說出功率的物理意義,并能寫出功率的定義式及其單位。

2.能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功率的含義。

3.能應用功率的定義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設計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人體的輸出功率的過程,進一步熟悉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2.通過資料認識常見運動物體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實際應用的重要價值。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測量活動的組織安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

2.進一步形成樂于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習慣,增強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在學習機械功之后,從做功快慢的角度認識功這個物理量。功率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后續學習電功率等知識的基礎。

教科書通過對生活、生產實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義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學生明確功率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對功率概念的認識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功率與功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與距離的關系相似,學生在學習速度概念的基礎上容易進行知識的正遷移,所以,可以結合實例采用類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認識與記憶,也可以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教學重點: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計算。

教學難點:對功率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策略

與速度、密度和壓強的定義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教學中通過人上樓的實例創設情景,讓學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時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問題,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鋪墊。類比速度是表征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決于相同時間內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來完成,它的大小為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初二物理教案設計精選篇6

知識目標:

1.知道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定義、公式.

2.知道速度的單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換算關系.

3.變速運動和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

能力目標:

1.思維能力:從日常生活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來建立速度的概念,并思考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

2.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應用于實踐,并初步了解物理計算的解題思路和規則.

情感目標: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規范解題步驟,養成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建議

"機械運動"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三個問題使學生領會要比較運動的快慢必須同時考慮運動的時間和通過的路程這兩個因素.在此基礎上直尺速度的定義.在實驗設計中,由學生自行提供三個玩具通過測量時間和路程計算速度,并給出了速度的公式.

教材用實際示例來建立學生一般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的觀念,并給出了速度的單位,米/秒是國際主單位,而常用單位還有千米/時,并分析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平均速度的概念還是由實踐建立的,因為實際的需求而產生的變速運動和其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公式沒有作強調,仍沿用速度的公式,只是其符號的意義發生了變化.最后由想想議議來使學生知道一些物理量是比值物理量.

"機械運動"教法建議

速度的概念,應當從一個實際問題入手,為了能區別物體的運動快慢應當如何處理,可以分學生小組討論得出,教師總結兩種方法.快慢用物理量速度表示,進而引出了速度的概念,在此基礎上用學生提供的玩具來實際測量速度,并給出了速度的公式.速度公式也可以由學生根據實驗的結論得出.

速度的單位,應當聯系實際,提供大量的圖片,展示不同的物體運動的一般速度,建立速度的物理圖景,并提供一些視頻資料,展示現代科技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關于速度單位換算,應當在長度的換算的基礎上,用同樣的等量代換的方法明確兩個單位的換算,并讓學生記住兩個單位的換算關系.

平均速度,上一節內容是勻速直線運動,本節讓學生思考實際情況,實際的運動都不是勻速的,但是我們需要作粗略的計算,所以引進了平均速度,讓學生自行思考出這個思路.在此基礎上用具體的例題來形成學生的解題規范.

初二物理教案設計精選篇7

一、浮力”

二、進行新課: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實驗:放入水中的木塊放手后,木塊從水里浮上來,最后浮在水面上靜止不動。

提問:在水里浮上來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施力物體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學生回答后小結:從水里浮上來的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還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體是水。上浮過程中木塊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塊浮在水面靜止不動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木塊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可見,從水里浮上來的物體和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都受到浮力。

(2)演示實驗:把石塊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塊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問:下沉的石塊受浮力作用嗎?

教師指出,為研究這個問題,同學們分組完成課本12-2的實驗。(兩人一組進行實驗)

要求:①明確實驗目的是判斷浸沒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塊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塊要用細線拴牢。讀取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秤的讀數時,石塊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學生實驗時,教師巡回指導。

實驗完畢,組織討論,教師總結。

①掛在彈簧秤上的石塊在空氣中靜止不動,受幾個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體是什么?這幾個力的關系是怎樣的?說出石塊在空氣中重多少牛。

小結:石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細線。二力的關系是彼此平衡。此時彈簧秤的示數就是石塊所受的重力。

②掛在彈簧秤上的石塊浸沒在水中的讀數是多少牛?此時,浸沒在水中的靜止石塊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體是多少?這幾個力的關系如何?兩次彈簧秤的讀數之差說明了什么?

小結:石塊此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一個是豎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一個是豎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體細線;另一個是豎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體是水。石塊靜止不動說明:石塊受到的重力=石塊受到的拉力+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時彈簧秤的讀數。所以石塊受到的重力=石塊在水中秤的讀數+浮力。彈簧秤兩次讀數的差就是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受到的浮力。浮力=石塊重-石塊在水中秤的讀數(也可叫做石塊在水中時的視重)。以上實驗,說明浸入水中的石塊也受到浮力。

教師總結講解時,邊講邊畫出石塊受力分析圖(見圖12-1)。

總結、板書:

1.什么是浮力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液體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一切浸在液體里的物體都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體重-物體在液體中的彈簧秤讀數。F浮=G-F'

2.浮力產生的原因

(1)提問:浸沒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塊,放手后豎直向上浮,它為什么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運動?

復習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啟發學生答出:立方體木塊浸沒在水中,左右兩個側面和前后兩個側面相對應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對它們的壓強相等。因而它的左右兩側面和前后兩側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木塊不向前后、左右運動。以上講解可結合圖12-2進行。

(2)提問:浸沒在水中的立方體(木塊)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強是否相等?哪個大?為什么?立方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如何計算?是否相等?哪個大?為什么?

啟發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并結合畫圖講解。說明浸沒在水中的立方體,由于上表面跟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們受到水的壓強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強。上下表面面積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豎直向上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豎直向下的壓力(見圖12-2)。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就是浮力。

板書:“2.浮力產生的原因

(1)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

即F浮=F'-F。

(2)物體在氣體中也受到浮力。”

物體在氣體中也受到浮力,可啟發學生舉例答出。

3.物體的浮沉

提問:既然一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為什么物體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還可停留在液體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提示同學觀察物體在水中運動情況。

把鐵塊浸沒在水中,放手后鐵塊下沉。

把木塊浸沒在水中,放手后木塊上浮。

把裝有少量水并用膠蓋蓋嚴的小瓶(可用裝青霉素的小藥瓶,用注射器仔細調整瓶內水量或調整裝入的細砂,直至可懸浮在水中為止)浸沒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懸浮在水中。

學生討論:浸沒在水中下沉的鐵塊、上浮的木塊、懸浮的小瓶各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大小關系如何?說明力的方向。

教師結合實驗,邊講邊畫出浸沒在水中下沉的鐵塊、上浮的木塊和懸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圖,總結出浮沉條件。

讓學生觀察實驗:浸沒在水中的木塊放手后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在水面不動。教師指出,木塊漂在水面上時,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浮。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它們的關系如何?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物體的浮沉條件并板書:

板書:“3.物體的浮沉

(4)漂浮:F浮=G——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

教師說明:

(1)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靜止不動。但漂浮是物體在液面的平衡狀態,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

(3)完成課本圖12-3中的填空題。

三、布置作業

1.完成本節課文練習1~5題。

2.思考題:本節后面的“想想議議”。

320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植筋胶-粘钢胶-碳纤维布-碳纤维板-环氧砂浆-加固材料生产厂家-上海巧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玻璃钢板-玻璃钢防腐瓦-玻璃钢材料-广东壹诺 | 经济师考试_2025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_报名入口_考试时间_华课网校经济师培训网站 | 超声波反应釜【百科】-以马内利仪器 | 自清洗过滤器_全自动过滤器_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_量子过滤器-滑漮滴 | 压砖机_电动螺旋压力机_粉末成型压力机_郑州华隆机械tel_0371-60121717 | 网带通过式抛丸机,,网带式打砂机,吊钩式,抛丸机,中山抛丸机生产厂家,江门抛丸机,佛山吊钩式,东莞抛丸机,中山市泰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吲哚菁绿衍生物-酶底物法大肠菌群检测试剂-北京和信同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搅拌磨|搅拌球磨机|循环磨|循环球磨机-无锡市少宏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 水环真空泵厂家,2bv真空泵,2be真空泵-淄博真空设备厂 | Dataforth隔离信号调理模块-信号放大模块-加速度振动传感器-北京康泰电子有限公司 | 铆钉机|旋铆机|东莞旋铆机厂家|鸿佰专业生产气压/油压/自动铆钉机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设计制作开发公司-外贸独立站建设【企术】 | 信阳网站建设专家-信阳时代网联-【信阳网站建设百度推广优质服务提供商】信阳网站建设|信阳网络公司|信阳网络营销推广 | 滑石粉,滑石粉厂家,超细滑石粉-莱州圣凯滑石有限公司 | 砖机托板价格|免烧砖托板|空心砖托板厂家_山东宏升砖机托板厂 | 特材真空腔体_哈氏合金/镍基合金/纯镍腔体-无锡国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高压无油空压机_无油水润滑空压机_水润滑无油螺杆空压机_无油空压机厂家-科普柯超滤(广东)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锤式粉碎机,医药粉碎机,锥式粉碎机-无锡市迪麦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CXB船用变压器-JCZ系列制动器-HH101船用铜质开关-上海永上船舶电器厂 | 小区健身器材_户外健身器材_室外健身器材_公园健身路径-沧州浩然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科箭WMS仓库管理软件-TMS物流管理系统-科箭SaaS云服务 | 热处理炉-退火炉-回火炉设备厂家-丹阳市电炉厂有限公司 | 深圳市简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市天进机械有限公司-钉箱机-粘箱机-糊箱机-打钉机认准东莞天进机械-厂家直供更放心! | 抖音短视频运营_企业网站建设_网络推广_全网自媒体营销-东莞市凌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工程管道/塑料管材/pvc排水管/ppr给水管/pe双壁波纹管等品牌管材批发厂家-河南洁尔康建材 | 海尔生物医疗四川代理商,海尔低温冰箱四川销售-成都壹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编织人生 - 权威手工编织网站,编织爱好者学习毛衣编织的门户网站,织毛衣就上编织人生网-编织人生 | 铝合金线槽_铝型材加工_空调挡水板厂家-江阴炜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酶联免疫分析仪-多管旋涡混合仪|混合器-莱普特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 西门子代理商_西门子变频器总代理-翰粤百科| 流变仪-热分析联用仪-热膨胀仪厂家-耐驰科学仪器商贸 | 水平筛厂家-三轴椭圆水平振动筛-泥沙震动筛设备_山东奥凯诺矿机 包装设计公司,产品包装设计|包装制作,包装盒定制厂家-汇包装【官方网站】 | 气动隔膜阀_气动隔膜阀厂家_卫生级隔膜阀价格_浙江浙控阀门有限公司 | 精密五金冲压件_深圳五金冲压厂_钣金加工厂_五金模具加工-诚瑞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膏方加工_丸剂贴牌_膏滋代加工_湖北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洛阳网站建设_洛阳网站优化_网站建设平台_洛阳香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接地电阻测试仪[厂家直销]_电缆故障测试仪[精准定位]_耐压测试仪-武汉南电至诚电力设备 | 电动打包机_气动打包机_钢带捆扎机_废纸打包机_手动捆扎机 | cnc精密加工_数控机械加工_非标平键定制生产厂家_扬州沃佳机械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