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級教案 > 數學教案 >

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

時間: 奕玲 數學教案

教案是學校老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案發展至今已成為教學常規管理的手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

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篇1

一、教學目標

1.靈活應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加深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之間關系的認識.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靈活應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2.難點:靈活應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3.難點的突破方法:

三、課堂引入

創設情境:在軍事和航海上經常要確定方向和位置,從而使用一些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

四、例習題分析

例1(P83例2)

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詞;

⑵依題意畫出圖形;

⑶依題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QR=30;

⑷因為242+182=302,PQ2+PR2=QR2,根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QPR=90°;

⑸∠PRS=∠QPR—∠QPS=45°.

小結:讓學生養成“已知三邊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識.

例2(補充)一根30米長的細繩折成3段,圍成一個三角形,其中一條邊的長度比較短邊長7米,比較長邊短1米,請你試判斷這個三角形的形狀.

分析:⑴若判斷三角形的形狀,先求三角形的三邊長;

⑵設未知數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邊長5、12、13;

⑶根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

解略.

本題幫助培養學生利用方程思想解決問題,進一步養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熟練掌握簡單圖形的移動規律,能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能夠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2、能力目標:

①,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逐步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②,對組合圖形要找到一個或者幾個“基本圖案”,并能通過對“基本圖案”的平移,復制所求的圖形;

3、情感目標:經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圖形連續變化的特點;

難點:圖形的劃分。

三、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磁性板,若干小正六邊形,“工”字的磚,組合圖形。

五、教學設計:

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課件):教材上小狗的圖案。提問:

(1)這個圖案有什么特點?

(2)它可以通過什么“基本圖案”,經過怎樣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過程中,“基本圖案”的大小、形狀、位置是否發生了變化?

小組討論,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種)

讓學生充分討論,歸納總結,老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并對每種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頁圖3-9,提問:左圖是一個正六邊形,它經過怎樣的平移能得到右圖?誰到黑板做做看?

小組討論,派代表到臺上給大家講解。

氣氛要熱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掘他們的想象力。

暢所欲言,互相補充。

課堂小結: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啟發學生在我們周圍尋找平移的例子。

課堂練習: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觸緊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對于每種答案,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學反思:

本節的內容并不是很復雜,借助多媒體進行直觀、形象,內容貼近生活,學生興致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參與意識較強,學生一般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美學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篇3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二次根式的性質。

2.內容解析

本節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二次根式概念的基礎上,結合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術平方根的概念,通過觀察、歸納和思考得到二次根式的兩個基本性質.

對于二次根式的性質,教材沒有直接從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得到,而是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先通過 “探究”欄目中給出四個具體問題,讓學生學生根據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就具體數字進行分析得出結果,再分析這些結果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地歸納出結論.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質.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質的過程,并理解其意義;

(2)會運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二次根式的化簡;

(3)了解代數式的概念.

2.目標解析

(1)學生能根據具體數字分析和算術平方根的意義,由特殊到一般地歸納出二次根式的性質,會用符號表述這一性質;

(2)學生能靈活運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二次根式的化簡;

(3)學生能從已學過的各種式子中,體會其共同特點,得出代數式的概念.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二次根式的性質是二次根式化簡和運算的重要基礎.學生根據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術平方根的意義,由特殊到一般地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質后,重在能靈活運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二次根式的化簡和解決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由于學生初次學習二次根式的性質,對二次根式性質的靈活運用存在一定的困難,突破這一難點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好每一道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培養其靈活運用的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二次根式性質的靈活運用.

四、教學過程設計

1.探究性質1

問題1 你能解釋下列式子的含義嗎?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每一個式子的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式子都表示一個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的平方.

問題2 根據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填空,并說出得到結論的依據.

師生活動 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后,讓學生展示其思維過程,說出得到結論的依據.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計算或根據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得出結論,為歸納二次根式的性質1作鋪墊.

問題3 從以上的結論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這個規律嗎?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質: ( ≥0).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質1,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2 計算

(1) ;(2) .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鞏固二次根式的性質1,學會靈活運用.

2.探究性質2

問題4 你能解釋下列式子的含義嗎?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每一個式子的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式子都表示一個數的平方的算術平方根.

問題5 根據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填空,并說出得到結論的依據.

師生活動 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后,讓學生展示其思維過程,說出得到結論的依據.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計算或根據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得出結論,為歸納二次根式的性質2作鋪墊.

問題6 從以上的結論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這個規律嗎?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質: ( ≥0)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質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3 計算

(1) ;(2) .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鞏固二次根式的性質2,學會靈活運用.

3.歸納代數式的概念

問題7 回顧我們學過的式子,如, ( ≥0),這些式子有哪些共同特征?

師生活動:學生概括式子的共同特征,得出代數式的概念.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式子的共同特征,形成代數式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4.綜合運用

(1)算一算:

【設計意圖】設計有一定綜合性的題目,考查學生的靈活運用的能力,第(2)、(3)、(4)小題要特別注意結果的符號.

(2)想一想: 中, 的取值范圍是什么?當 ≥0時, 等于多少?當 時, 又等于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此問題的設計,加深學生對 的理解,開闊學生的視野,訓練學生的思維.

(3)談一談你對 與 的認識.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二次根式性質的理解.

5.總結反思

(1)你知道了二次根式的哪些性質?

(2)運用二次根式性質進行化簡需要注意什么?

(3)請談談發現二次根式性質的思考過程?

(4)想一想,到現在為止,你學習了哪幾類字母表示數得到的式子?說說你對代數式的認識.

6.布置作業:教科書習題16.1第2,4題.

五、目標檢測設計

1. ; ; .

【設計意圖】考查對二次根式性質的理解.

2.下列運算正確的是( )

A. B. C. D.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運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化簡的能力.

3.若 ,則 的取值范圍是 .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對一個數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的理解.

4.計算: .

【設計意圖】考查二次根式性質的靈活運用.

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會用符號語言表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3、能運用等腰三角形性質進行證明和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等腰三角形的對稱性,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2、通過實踐、觀察、證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過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決有關問題,提高學生運用幾何語言表達問題的,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

引導學生對圖形的觀察、發現,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運用數學知識解答問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應用。

【教學難點】

等腰三角形的證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問題1什么叫等腰三角形?它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嗎?請根據自己的理解,利用軸對稱的知識,自己做一個等腰三角形。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動手作圖后再互相交流評價。

可按下列方法做出:

作一條直線l,在l上取點A,在l外取點B,作出點B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C,連接AB,AC,CB,則可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

問題2每位同學請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按下圖方式折疊剪裁,再把它展開,觀察并討論:得到的△ABC有什么特點?

教師指導:上述過程中,剪刀剪過的兩條邊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對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線段和角。由這些重合的線段和角,你能發現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嗎?說說你的猜想。

在一張白紙上任意畫一個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來,請你試著折一折。你的猜想仍然成立嗎?

教學說明: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與觀察發現,加深學生對等腰三角形性質的理解。

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

教師依據學生討論發言的情況,歸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①∠B=∠C→兩個底角相等。

②BD=CD→AD為底邊BC上的中線。

③∠BAD=∠CAD→AD為頂角∠BAC的平分線。

∠ADB=∠ADC=90°→AD為底邊BC上的高。

指導學生用語言敘述上述性質。

性質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性質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重合(簡記為:“三線合一”)。

教師指導對等腰三角形性質的證明。

1、證明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性質。

教師要求學生根據猜想的結論畫出相應的圖形,寫出已知和求證。在引導學生分析思路時強調:

(1)利用三角形全等來證明兩角相等。為證∠B=∠C,需證明以∠B,∠C為元素的兩個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輔助線構造符合證明要求的兩個三角形。

(2)添加輔助線的方法可以有多種方式:如作頂角平分線,或作底邊上的中線,或作底邊上的高等。

2、證明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

【教學說明】在證明中,設計輔助線是關鍵,引導學生用全等的方法去處理,在不同的輔助線作法中,由輔助線帶來的條件是不同的,重視這一點,要求學生板書證明過程,以體會一題多解帶來的體驗。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如圖,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數。

解:∵AB=AC,BD=BC=AD,

∴∠ABC=∠C=∠BDC,∠A=∠ABD(等邊對等角)。

設∠A=x,則∠BDC=∠A+∠ABD=2x,

從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于是在△ABC中,有∠A=36°,∠ABC=∠C=72°。

【教學說明】等腰三角形“等邊對等角”及“三線合一”性質,可以實現由邊到角的轉化,從而可求出相應角的度數。要在解題過程中,學會從復雜圖形中分解出等腰三角形,用方程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幾何問題。

四、運用新知,深化理解

第1組練習:

1、如圖,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別求出它們的底角的度數。

如圖,△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邊BC上的高,標出∠B,∠C,∠BAD,∠DAC的度數,指出圖中有哪些相等線段。

2、如圖,在△ABC,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數。

第2組練習:

1、如果△ABC是軸對稱圖形,則它一定是( )

A、等邊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外角是100°,它的頂角的度數是( )

A、80° B、20°

C、80°和20° D、80°或50°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比底邊多2cm,并且它的周長為16cm。求這個等腰三角形的邊長。

4、如圖,在△ABC中,過C作∠BAC的平分線AD的垂線,垂足為D,DE∥AB交AC于E。求證:AE=CE。

【教學說明】

等腰三角形解邊方面的計算類型較多,引導學生見識不同類型,并適時概括歸納,幫學生形成解題能力,注意提醒學生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

【答案】

第1組練習答案:

1、(1)72°;(2)30°

2、∠B=∠C=∠BAD=∠DAC=45°;AB=AC,BD=DC=AD

3、∠B=77°,∠C=38、5°

第2組練習答案:

1、C

2、C

3、設三角形的底邊長為xcm,則其腰長為(x+2)cm,根據題意,得2(x+2)+x=16。解得x=4。∴等腰三角形的三邊長為4cm,6cm和6cm。

4、延長CD交AB的延長線于P,在△ADP和△ADC中,∠PAD=∠CAD,AD=AD,∠PDA=∠CDA,∴△ADP≌△ADC。∴∠P=∠ACD。又∵DE∥AP,∴∠CDE=∠P。∴∠CDE=∠ACD,∴DE=EC。同理可證:AE=DE。∴AE=CE。

四、師生互動,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探討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并對性質作了簡單的應用。請學生表述性質,提醒每個學生要靈活應用它們。

學生間可交流體會與收獲。

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線的概念

2、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線的性質

3、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線的性質的一些簡單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

難點: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的證明中添加輔助線的思想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如圖,為了測量一個池塘的寬BC,在池塘一側的平地上選一點A,再分別找出線段AB、AC的中點D、E,若測出DE的長,就可以求出池塘的寬BC,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動手操作:剪一刀,將一張三角形紙片剪成一張三角形紙片和一張梯形紙片

(1)如果要求剪得的兩張紙片能拼成平行的四邊形,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2)要把所剪得的兩個圖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可將其中的三角形做怎樣的圖形變換?

3、引導學生概括出中位線的概念。

問題:(1)三角形有幾條中位線?(2)三角形的中位線與中線有什么區別?

啟發學生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線的兩端點都是三角形邊的中點,而三角形中線只有一個端點是邊中點,另一端點上三角形的一個頂點。

4、猜想:DE與BC的關系?(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證明你的猜想

引導學生寫出已知,求證,并啟發分析。

(已知:⊿ABC中,D、E分別是AB、AC的中點,求證:DE∥BC,DE=1/2BC)

啟發1:證明直線平行的方法有哪些?(由角的相等或互補得出平行,由平行四邊形得出平行等)

啟發2:證明線段的倍分的方法有哪些?(截長或補短)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經過分析后,師生共同完成推理過程,板書證明過程,強調有其他證法。

證明:如圖,以點E為旋轉中心,把⊿ADE繞點E,按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得到⊿CFE,則D,E,F同在一直線上,DE=EF,且⊿ADE≌⊿CFE。

∴∠ADE=∠F,AD=CF,

∴AB∥CF。

又∵BD=AD=CF,

∴四邊形BCFD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DF∥BC(根據什么?),

∴DE 1/2BC

2、啟發學生歸納定理,并用文字語言表達:三角形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三)學以致用、落實新知

1、練一練:已知三角形邊長分別為6、8、10,順次連結各邊中點所得的.三角形周長是多少?

2、想一想:如果⊿ABC的三邊長分別為a、b、c,AB、BC、AC各邊中點分別為D、E、F,則⊿DEF的周長是多少?

3、例題:已知: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E,F,G,H分別是AB,BC,CD,DA的中點。

求證: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

啟發1:由E,F分別是AB,BC的中點,你會聯想到什么圖形?

啟發2:要使EF成為三角的中位線,應如何添加輔助線?應用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能得到什么?你能得出EF∥GH嗎?為什么?

證明:如圖,連接AC。

∵EF是⊿ABC的中位線,

∴EF 1/2AC(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同理,HG 1/2AC。

∴EF HG。

∴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并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挑戰:順次連結上題中,所得到的四邊形EFGH四邊中點得到一個四邊形,繼續作下去。。。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四)學生練習,鞏固新知

1、請回答引例中的問題(1)

2、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CD,M,N,P分別是AD,BC, BD的中點。求證:∠PNM=∠PMN

(五)小結回顧,反思提高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困惑?

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篇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中位數和眾數,并會求出一組數據中的眾數和中位數。

2、理解中位數和眾數的意義和作用。它們也是數據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數據信息,幫助人們在實際問題中分析并做出決策。

3、會利用中位數、眾數分析數據信息做出決策。

二、重點、難點和難點的突破方法:

1、重點:認識中位數、眾數這兩種數據代表

2、難點:利用中位數、眾數分析數據信息做出決策。

3、難點的突破方法:

首先應交待清楚中位數和眾數意義和作用:

中位數僅與數據的排列位置有關,某些數據的變動對中位數沒有影響,中位數可能出現在所給的數據中,當一組數據中的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可用中位數描述其趨勢。眾數是當一組數據中某一重復出現次數較多時,人們往往關心的一個量,眾數不受極端值的影響,這是它的一個優勢,中位數的計算很少不受極端值的影響。

教學過程中注重雙基,一定要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中位數和眾數的求法,求中位數的步驟:⑴將數據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數清數據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如果數據個數為奇數則取中間的數,如果數據個數為偶數,則取中間位置兩數的平均值作為中位數。求眾數的方法:找出頻數最多的那個數據,若幾個數據頻數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時眾數就是這多個數據。

在利用中位數、眾數分析實際問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課堂上教師應多舉實例,使同學在分析不同實例中有所體會。

三、例習題的意圖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圖

(1)、這個問題的研究對象是一個樣本,主要是反映了統計學中常用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數據較多的研究對象,我們可以考察總體中的一個樣本,然后由樣本的研究結論去估計總體的情況。

(2)、這個例題另一個意圖是交待了當數據個數為偶數時,中位數的求法和解題步驟。(因為在前面有介紹中位數求法,這里不再重述)

(3)、問題2顯然反映學習中位數的意義:它可以估計一個數據占總體的相對位置,說明中位數是統計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數據代表。

(4)、這個例題再一次體現了統計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的,所以應鼓勵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

2、教材P145例5的意圖

(1)、通過例5應使學生明白通常對待銷售問題我們要研究的是眾數,它代表該型號的產品銷售,以便給商家合理的建議。

(2)、例5也交待了眾數的求法和解題步驟(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紹,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眾數是數據代表的一種。

四、課堂引入

嚴格的講教材本節課沒有引入的問題,而是在復習和延伸中位數的定義過程中拉開序幕的,本人很同意這種處理方式,教師可以一句話引入新課:前面已經和同學們研究過了平均數的這個數據代表。它在分析數據過程中擔當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們來共同研究和認識數據代表中的新成員——中位數和眾數,看看它們在分析數據過程中又起到怎樣的作用。

五、例習題的分析

教材P144例4,從所給的數據可以看到并沒有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因此,首先應將數據重新排列,通過觀察會發現共有12個數據,偶數個可以取中間的兩個數據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號鞋的頻數,因此這組數據的眾數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議應圍繞利于商家獲得較大利潤提出。

六、隨堂練習

1某公司銷售部有營銷人員15人,銷售部為了制定某種商品的銷售金額,統計了這15個人的銷售量如下(單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這15個銷售員該月銷量的中位數和眾數。

假設銷售部負責人把每位營銷員的月銷售定額定為320件,你認為合理嗎?如果不合理,請你制定一個合理的銷售定額并說明理由。

2、某商店3、4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種規格的空調,銷售臺數如表所示:

1匹1.2匹1.5匹2匹

3月12臺20臺8臺4臺

4月16臺30臺14臺8臺

根據表格回答問題:

商店出售的各種規格空調中,眾數是多少?

假如你是經理,現要進貨,6月份在有限的資金下進貨單位將如何決定?

答案:1. (1)210件、210件(2)不合理。因為15人中有13人的銷售額達不到320件(320雖是原始數據的平均數,卻不能反映營銷人員的一般水平),銷售額定為210件合適,因為它既是中位數又是眾數,是大部分人能達到的額定。

2. (1)1.2匹(2)通過觀察可知1.2匹的銷售,所以要多進1.2匹,由于資金有限就要少進2匹空調。

七、課后練習

1.數據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數是,眾數是

2.一組數據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數是21,則X的值是.

3.數據92、96、98、100、X的眾數是96,則其中位數和平均數分別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如果在一組數據中,23、25、28、22出現的次數依次為2、5、3、4次,并且沒有其他的數據,則這組數據的眾數和中位數分別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隨機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計)中的30天平均氣溫狀況如下表:

溫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數3 5 5 7 6 2 2

請你根據上述數據回答問題:

(1).該組數據的中位數是什么?

(2).若當氣溫在18℃~25℃為市民“滿意溫度”,則我市一年中達到市民“滿意溫度”的大約有多少天?

答案:1. 9;2. 22; 3.B;4.C; 5.(1)15. (2)約97天

八年級數學教案完整篇7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命題的組成.

2.命題真假的判斷。

二、能力訓練要求:

1.使學生能夠分清命題的條件和結論,能判斷命題的真假

2.通過舉例判定一個命題是假命題,使學生學會反面思考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通過反例說明假命題,使學生認識到任何事情都是正反兩方面對立統一

2.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發展史,拓展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3.通過對《原本》介紹,使學生感受數學發展史和人類文明價值

【教學重點】準確的找出命題的條件和結論

【教學難點】理解判斷一個真命題需要證明

【教學方法】探討、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引入新課

師:如果這個星期不下雨,我們就去郊游,這是命題嗎?分析這句話,這個周日,我們郊游一定能成行嗎?為什么?

新課:

(1)觀察下列命題,你能發現這些命題有什么共同結構特征?與同伴交流。

1.如果兩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對應相等,那么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個四邊形的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那么這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如果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4.如果一個四邊形的對角線相等,那么這個四邊形是矩形。

5.如果一個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互垂直,那么這個四邊形是菱形。

師:由此可見,每個命題都是由條件和結論兩部分組成的,條件是已知的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一般地,命題都可以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部分是條件,“那么”引出部分是結論。

二、例題講解:

例1:師:下列命題的條件是什么?結論是什么?

1.如果兩個角相等,那么他們是對頂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

例題教學建議:1:其中(1)、(2)請學生直接回答,(3)、(4)、(5)請學生分成小組交流然后回答。

2:有的命題的描述沒有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在分析時可以擴展成這種形式,以分清條件和結論。

例2:上述命題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你是怎么知道它是不正確的?與同伴交流。

師:正確的命題叫真命題,不正確的命題叫假命題。要說明一個命題是假命題,通常可以舉一個例子,使之具備命題的條件,卻不具備命題的結論,即反例。

教學建議:對于反例的要求可以采取啟發式層層遞進方式給出,即:說明命題錯誤可以舉例→綜合命題(1)、(2)的兩例,兩例條件具備→例子結論不吻合→給出如何舉反例要求。

三、思維拓展:

拓展1.師:如何證實一個命題是真命題呢?請同學們分小組交流一下。

教學建議:不急于解決學生怎么證實真命題的問題,可按以下程序設計教學過程

(1)首先給學生介紹歐幾里得的《原本》

(2)引出概念:公理、定理,證明

(3)啟發學生,現在如何證實一個命題的正確性

(4)給出本套教材所選用如下6個命題作為公理

(5)等式性質、不等式有關性質,等量代換也看作定理。

拓展2.師:任何公理、定理是命題嗎?是真命題嗎?為什么?

建議:在學生回答后歸納總結:公理是經過長期實踐驗證的,不需要再進行推理論證都承認的真命題。定理是經過推理論證的真命題。

練習書p197習題6.31

四、問題式總結

師:經過本節課我們在一起共同探討交流,你了解了有關命題的哪些知識?

建議:可對學生進行提示性引導,如:命題的構成特點、命題是否都正確、如何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如何證實一個命題是真命題。

作業:書p197習題6.32、3

板書設計:

定義與命題

課時2

條件

1.命題的結構特征

結論

1.假命題——可以舉反例

2.命題真假的判別

2.真命題——需要證明 學生活動一——

探索命題的結構特征

學生觀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1)這五個命題都是用“如果……那么……”形式敘述的

(2)這五個命題都是由已知得到結論

(3)這五個命題都有條件和結論

學生活動二——

探索命題的條件和結論

生:命題1、2如果部分是條件,那么部分是結論;命題3如果兩個三角形兩角和其中一角對邊對應相等是條件,那么這兩個三角形全等是結論;命題4如果是菱形是條件,那么四條邊相等是結論;命題5如果兩三角形全等是條件,那么面積相等是結論。

學生活動三

探索命題的真假——如何判斷假命題

生:可以舉一個例子,說明命題1是不正確的,如圖:

已知:∠AOB,∠1=∠2,∠1,∠2不是對頂角

生:命題2,若a=10,b=8,c=5,此時a>b,b>c,但a≠c

生:由此說明:命題1、2是不正確的

生:命題3、4、5是正確的

學生活動四

探索命題的真假——如何證實一個命題是真命題

學生交流:

生: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觀察、實驗、驗證特例等方法

生:這些方法往往并不可靠

生:能夠根據已知道的真命題證實呢?

生:那已經知道的真命題又是如何證實的?

生:那可怎么辦呢?

生:可通過證明的方法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生:命題的結構特征:條件和結論

生:命題有真假之分

生:可以通過舉反例的方法判斷假命題

生:可通過證明的方法證實真命題

259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代理记账_免费注册公司_营业执照代办_资质代办-【乐财汇】 | Akribis直线电机_直线模组_力矩电机_直线电机平台|雅科贝思Akribis-杭州摩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制作优化_网站SEO推广解决方案-无锡首宸信息科技公司 | 天命文免费算命堂_自助算命_自由算命系统_长文周易 | 哈尔滨发电机,黑龙江柴油发电机组-北方星光 | 淬火设备-钎焊机-熔炼炉-中频炉-锻造炉-感应加热电源-退火机-热处理设备-优造节能 | 软文世界-软文推广-软文营销-新闻稿发布-一站式软文自助发稿平台 | 实验室隔膜泵-无油防腐蚀隔膜泵-耐腐蚀隔膜真空泵-杭州景程仪器 电杆荷载挠度测试仪-电杆荷载位移-管桩测试仪-北京绿野创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环球周刊网| 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带电机减速器一套_德国BOSERL电动机与减速箱生产厂家 | 提升海外网站流量,增加国外网站访客UV,定制海外IP-访客王 | 层流手术室净化装修-检验科ICU改造施工-华锐净化工程-特殊科室建设厂家 | 工业雾炮机_超细雾炮_远程抑尘射雾器-世纪润德环保设备 | 恒温恒湿试验箱厂家-高低温试验箱维修价格_东莞环仪仪器_东莞环仪仪器 | 厂房出售_厂房仓库出租_写字楼招租_土地出售-中苣招商网-中苣招商网 | 英语词典_成语词典_日语词典_法语词典_在线词典网 | 护腰带生产厂家_磁石_医用_热压护腰_登山护膝_背姿矫正带_保健护具_医疗护具-衡水港盛 | 焊接减速机箱体,减速机箱体加工-淄博博山泽坤机械厂 | 硅PU球场、篮球场地面施工「水性、环保、弹性」硅PU材料生产厂家-广东中星体育公司 | 生物制药洁净车间-GMP车间净化工程-食品净化厂房-杭州波涛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厂自动化|污水处理中控系统|水利信息化|智慧水务|智慧农业-山东德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教师资格网-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无线遥控更衣吊篮_IC卡更衣吊篮_电动更衣吊篮配件_煤矿更衣吊篮-力得电子 | 不锈钢/气体/液体玻璃转子流量计(防腐,选型,规格)-常州天晟热工仪表有限公司【官网】 | MVR蒸发器厂家-多效蒸发器-工业废水蒸发器厂家-康景辉集团官网 | 微波萃取合成仪-电热消解器价格-北京安合美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肉嫩度仪-凝胶测试仪-国产质构仪-气味分析仪-上海保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部 | 企业微信营销_企业微信服务商_私域流量运营_艾客SCRM官网 | 武汉刮刮奖_刮刮卡印刷厂_为企业提供门票印刷_武汉合格证印刷_现金劵代金券印刷制作 - 武汉泽雅印刷有限公司 | 轴承振动测量仪电箱-轴承测振动仪器-测试仪厂家-杭州居易电气 | U拓留学雅思一站式服务中心_留学申请_雅思托福培训 | 物流公司电话|附近物流公司电话上门取货 | 医学动画公司-制作3d医学动画视频-医疗医学演示动画制作-医学三维动画制作公司 | 上海道勤塑化有限公司 | 健康管理师报名入口,2025年健康管理师考试时间信息网-网站首页 塑料造粒机「厂家直销」-莱州鑫瑞迪机械有限公司 | 工业风机_环保空调_冷风机_工厂车间厂房通风降温设备旺成服务平台 | 许昌奥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研华工控机-研越无风扇嵌入式box工控机 | 混合气体腐蚀试验箱_盐雾/硫化氢/气体腐蚀试验箱厂家-北京中科博达 | 安徽控制器-合肥船用空调控制器-合肥家电控制器-合肥迅驰电子厂 安徽净化板_合肥岩棉板厂家_玻镁板厂家_安徽科艺美洁净科技有限公司 | 冷轧机|两肋冷轧机|扁钢冷轧机|倒立式拉丝机|钢筋拔丝机|收线机-巩义市华瑞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