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
家鄉的風俗是一個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1)
俗話說得好:最好吃的是餃子,最舒服的躺著。大過年的,少了餃子可怎么行?這不,一家人正圍著的餐桌包餃子呢!
大年三十那天下午,面和好了,餡也有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始包餃子嘍!才剛開始,大家已經干得熱火朝天了。瞧!大舅拿著搟面杖,在熟練地搟餃子皮呢!先把面團壓扁,只手轉著面團,一邊用搟面杖搟,不出幾秒鐘,一個不厚不薄圓圓的餃子皮就搟好了,一切行云流水,我看的五體投地呀!于是,我把手洗干凈,饒有興致地加入了進來。我拿起搟面杖,也開始搟面,可是搟面是想技術活兒,看著簡單做著難。還沒搟幾下,面皮兒便不成了樣,說圓也不圓,說方也不像,這可難倒我了。大舅看到了說:“我來教你,搟的時候一定要邊搟,這樣搟的才圓。來,你試試。”我動手試了試,搟一下轉一下雖然動作慢,但是面皮的顏值倒提高了不少,至少是個圓了。我高興極了,在大舅的.指導下,我越來越熟練了,面皮越搟越好了,大舅也為我高興,說:“喲,小子,搟的不錯嘛!”
搟完面皮,我又興奮地去幫忙包餃子。包餃子對我來說十分的簡單,我老早就會了。我雄赳赳氣昂昂地拿起餃子皮,接著用筷子加起不多不少的肉餡放入餃子皮中間,再將四周的的皮捏緊,可是這餃子太不給面子,怎么擺都不肯站起來。媽媽見了,笑了笑說:“餡要集中起來,要放足,不要太散,否則餃子就站不起來。”聽了媽媽的話,我若有所悟,急忙試了試,先把面皮托在手心,加了足夠的肉餡,都集中在中心,再將四周皮捏緊,哈哈,終于包了個像樣的餃子!
晚飯時,我坐在沙發上,一邊吃著香噴噴的餃子,一邊看著春晚,真開心啊!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2)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食物,逢年過節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包餃子吃。除了春節有吃餃子的習俗之外,還有在冬至時吃餃子不會凍耳朵的說法,今天,我就嘗試包餃子。
記得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全家人都來到奶奶家,媽媽提議說“今天我們吃餃子吧!”大家都一致同意了。于是我們開始包餃子了。媽媽對我說:“你也來學包餃子吧!”我雖然嘴上興奮地說:“好啊,我一直想學呢!”但心里卻不以為然:“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肯定比你包的還好。說著,我就拿起一塊餃子皮,一股腦似的放了一大塊餡,使勁一捏,餃子皮炸開了,原來是我放的餡太多,把餃子皮給弄破了。爸爸大笑起來,這時,我臉一下子就紅了,剛才那股神氣勁全沒了像泄了氣的皮球,真是無地自容。
爸爸見此情景,怕我太尷尬,忙給我解圍:“大家不要見笑,我們的孩子其實并不笨,一教就會,是不是?”爸爸轉過身,給我使了個眼色,我連忙對爸爸說:“爸爸,你來教我吧!”爸爸笑著點了點頭。這回我可認真了,仔細看著爸爸的動作,一步一步的學了起來。學完后,爸爸說:“該你了”我緊張極了,爸爸叫我不要緊張,但是我心里還是忐忑不安,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沒關系,包壞了可以再學嘛,誰一生下來就會呀!”爸爸的這句話使我勇氣倍增,我學著爸爸的樣子,終于包出了一個半圓的餃子,我頓時歡天喜地,嘴咧得如同一朵綻放的荷花,久久地合不攏。
這件事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知道了干什么事都不能自以為是。要謙虛,遇到不懂的事情要請教別人,不能不懂裝懂。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3)
“耶!我要包餃子嘍!”我歡呼著!“捏(耶)!伍(我)要包餃子嘍!”弟弟也學著我歡呼。我看著媽媽把準備好的一疊餃子皮和一碗肉餡從冰箱里拿出來,放在桌上,還準備了一碗清水。
媽媽開始教我包餃子。首先把餃子皮在掌心上平放,我手掌小,媽媽讓我把餃子皮在桌上放平,然后用勺子往里面加入肉餡,接著在皮的一周抹上水,再對折捏好,捏成一個耳朵的形狀,一個餃子就這樣包好了。然后就這樣重復一個接著一個包。不一會兒,一疊餃子皮消失了,一個個作品展現在我們面前,當然漂亮、規整的作品是媽媽的,而歪歪扭扭參差不齊的,當然是我的“杰作”。接下來我要煮餃子嘍!于是我把一個個可愛的'小餃子放入鍋中,小餃子都沉在水里,煮上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小餃子都浮在了水面,翻滾著,像是在游泳。然后我用漏勺把它們撩起來,放入碗中,再倒一些湯,撒上少許蔥花,一碗香噴噴的餃子就大功告成啦!
太棒了!餃子上桌嘍!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餃子就往嘴里送,“啊!燙、燙、燙!”還沒觸到舌頭我就全吐了出來。真是太猴急了害死人啊!我夾起一個餃子在電風扇下吹了會兒,沒等涼了就放進嘴吃起來,啊!真是“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啊!”。聽說,北方人很喜歡吃餃子,特別是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包餃子,所以北方有“冬至不吃餃子要掉耳朵”的俗語!
雖然,我包的餃子外表沒有媽媽包得那么美觀,但是我覺得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次餃子,也許這是我自己在勞動中獲得的成果的緣故吧!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4)
“穿新衣,戴新帽,全家老少樂淘淘……”大年三十的晚上,伴隨著電視上歡快的歌聲,窗外傳來的陣陣爆竹聲,我們一家人圍坐一團包餃子。
“媽媽,今天為什么天要包餃子呢?”弟弟歪著腦袋好奇地問。“包餃子是我們過年的傳統習俗,餃子諧音‘交子’,寓意交于子時,過了今晚就是新的一年,所以要吃餃子。”媽媽邊包餃子邊耐心地給弟弟解釋。“噢……”弟弟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而我此時的全部心思都被包餃子占據著,一大早我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因為這可是我第一次包餃子。我先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張餃子皮放在手心,然后挖了一大勺餡兒放在餃子皮上。接下來該捏餃子皮了,誰知那一大坨肉餡就像個頑皮的孩子讓我手忙腳亂:當我把左邊的皮捏好,餡兒就從右邊鉆了出來;等我捏好右邊的皮,餡兒又從左邊逃了出來。天哪,我真是太難了!奶奶發現了我的窘境,笑著說:“肉餡少放點不就行了嗎?”啊,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就這樣,去掉了一些肉餡兒后,我人生中的第一個餃子大功告成!我滿心歡喜地把餃子放在案板上,可是和奶奶的餃子一對比,我又蔫了。瞧瞧,奶奶的餃子白白胖胖、鼓鼓繃繃,像一個個剛打完勝仗威風凜凜、精神抖擻的大將軍,可我的.餃子扁扁塌塌、歪歪扭扭,像一個無精打采、垂頭喪氣正在舉手投降的士兵。哎,真是人比人,氣死人那!
我轉頭又看看弟弟,哈哈哈,我心里平衡了,弟弟的餃子更叫慘不忍睹,那還有餃子的形狀嗎?簡直就是一個奇形怪狀的面團上沾了些肉餡兒。他的兩只小手上也滿是面粉和肉餡兒,對著手中的“餃子”一通亂捏,卻怎么也捏不好,急得他抓耳撓腮,結果卻把自己抹成了一個不折不扣這個小花貓,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當當當,新年的鐘聲響起了,我們一家人也吃上了熱騰騰的餃子……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5)
今天上午我們舉行了一個快樂的活動——包餃子,去年我們在少陽也舉行過,但我們還沒有學會就結束了,而今天我們則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學會了包餃子和餛飩。
看!活動開始了。同學們都拿出了自己家調制的餡和買的餃子皮或餛飩皮,我們的家長一到就帶領我們都動了起來,一開始我只會包餛飩,所以我就帶了一斤餛飩皮包了起來,后來來了一個家長看我們這組的成員都不太會包餃子,于是就拿了一張餃子皮來教我們包餃子,他交了一遍兩遍……,看著我的組員都學會了,可我這個組長還不會,我心急如焚,那個家長似乎也看透了我的心思,就來到我身邊,單獨教我包,又教了我幾遍,我漸漸學會了方法,包出來的餃子,一個比一個好看,我心里非常高興,同學和家長們都熱火朝天的包著餃子,為了能更好的包餃子,大家都站了起來,教室儼然成了一個廚房,“廚師"中還穿插了一些“攝影師”,過了一兩個小時,沈老師說:“可以架鍋煮餛飩了。"
我們把包好的餃子全放進碟子中,一進教室就能看到白茫茫的一大片,同學們看到自己的包的餃子餛飩都下了鍋,心里都非常開心。吃餃子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可是在等餃子的時候卻是萬分的`煎熬,看著那些餃子在鍋里徘徊,卻遲遲不見的他們沸騰,心里無比的焦急,三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二十多分鐘過去了,餃子終于好吃了。
自己吃到了自己包的餃子,還吃到了許多不一樣的、好吃的餡,我們都非常高興,這個活動讓我知道了自食其力是多么開心的一件事!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6)
每年的元宵節,我家鄉可沒有花燈可賞,更沒有燈謎可猜,有的是熱鬧、火爆的“玩意兒”。“玩意兒”是大人們的說法,其實是跑早船、跑紙馬的總稱。
“玩意兒”在家鄉可算是最熱鬧的和最讓人喜愛的文藝形式了。過去的過年過節既沒有電影電視也沒有手機網絡,人們只能自編自演創作一些娛樂節目。每年冬天,人們農活一忙完,便湊在一起編演這些“玩意兒”,這樣一直鬧騰到元宵節后。村村鑼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兒”演“玩意兒”,有時村與村還要比試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會了。小伙子們拼命地跑,村村鑼鼓敲得震天響,再加上人們的叫聲、歡呼聲,好像是千軍萬馬混戰在一起,廝殺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可人們卻覺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響了幾槌鼓聲,隨即是一陣鑼響,再之后鑼鼓齊響,人們又擺弄起了被遺忘的“玩意兒”。開始是一個村,逐漸的十里八村全響起來,人們離開電視離開手機離開網絡,走出家門又湊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揚威響著串鈴的紙馬,永遠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著尺把長高蹺的孫悟空翻跟頭……
近幾年,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多希望家鄉的傳統風俗會一直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7)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極為重視的節日之一,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許多的講究,這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
我的家鄉在春節里也有著許許多多風俗習慣,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我的家鄉在春節里的主要風俗吧。
吃餃子。在除夕晚上吃餃子是指“更年交子”或是指來年交好運。而在大年初一(春節)的早晨吃餃子是指一年交好運的意思。吃餃子更多是為了一家團圓,不光是吃的時候團聚在一起,還有做餃子的時候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念。做餃子時,一家人開開心心;吃餃子時,一家人快快樂樂。
拜年。春節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活動,去親朋好友、鄰居家里向他們祝賀新春,舊時指拜年。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是從家中開始的,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先向長輩拜年,長輩受拜后就把先前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做完之后,大人們就開始去給親朋好友、鄰居們拜年了。
這就是我家鄉在春節里的主要風俗了,不知你們家鄉在春節時的風俗習慣是否和我的相同呢?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8)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風俗。
在我的家鄉過年時,家家都去到很遠的地方買年貨,準備吃的、用的、穿的,大家都很忙碌。
到了臘月二十八時,開始大掃除。我們把家都清理個遍,將灰塵垃圾全部掃出家,然后擺上食物,等待除夕來臨。
到了除夕,每家都做年菜。不管到哪里,總能聞到食物的香味,這天還要貼對聯,貼年畫,穿上新衣,把自己弄得煥然一新,等待元宵。
過了初一到了元宵又一個高潮。元宵這天非常熱鬧,這一天我們都去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在親戚面前,嘴里一聲聲的,新年快樂,恭喜發財,親戚也總會拿出大紅包給我們,我收紅包時總會不好意思的拒絕,再收下紅包,這樣才算禮貌吧,元宵這天我還總是會買很多炮,回到家里放,我先拿出“摔炮”一個一個扔出來,可摔炮的聲音比較小,而且才一個,這樣扔太慢了,還是一包一起扔才刺激,接著我再拿出“風火輪”點燃,立馬往地上扔,風火輪就像陀螺一樣,在地上轉四周,還散發著火花,還有最重要的“天女散花”放在地上,點燃,它就會像噴泉一樣,不過噴出的是火花。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9)
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傳說,是說從前有一個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蹋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里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于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三個弱點。所以人們過春節的時候就再也不會看到“年”了。
三十兒晚上吃完飯以后,我們就一起去姥姥家樓下放鞭炮。記得當時爸爸給我們買了很多,有在地上開的,有在天上開的,還有兒童鞭炮等……記得當時我和表妹一人拿了兩根粉色的仙女棒她把自己當成小公主一樣,卻遭到我的吐槽說她太幼稚,我的弟弟和表弟一人拿了一根藍色的仙女棒跑來跑去,把自己當英雄一樣在打怪獸。當時媽媽問我們:“你們知道過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嗎?”我們四個都用最快的速度說出了答案:“是因為要嚇走‘年’這個怪獸!”媽媽笑著點頭說我們聰明。這時,買鞭炮的爸爸說道:“放鞭炮啊,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我們幾個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聽著。也都明白了這些知識。
通過這次放鞭炮,我們都明白了很多知識,希望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學業有成!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10)
在過年時,每家每戶都會有自己過年的習俗,而我們的習俗——放鞭炮。
在今年春節前,我們買了許多煙花、鞭炮,準備到除夕夜開始放,買煙花時我一直對爸爸說,買最大的煙花。爸爸同意就給我買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放炮。終于,等到了12點,我立刻跑下樓放炮,可是我突然有一個問題——為什么要放炮,于是我問了爸爸,他笑著回答說:“因為放炮是對新一年的美好向往。而且在古代只有鞭炮,沒有煙花,所以有了一個關于鞭炮的傳說,‘從前有個怪獸叫“年”,每到除夕就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后來有人知道了他的弱點——怕紅、光、響,所以人們造出了鞭炮。’還發明了對聯,留下穿紅衣服,守更待歲的習俗。”
爸爸講完后,我們便開始放煙花,爆竹。雖然煙花五彩繽紛,火樹銀花,但是我更喜歡鞭炮,因為每次放鞭炮都感覺年獸已經被趕走了。
放完煙花后,我查了一下爸爸給我講得故事,原來那只是傳說,關于鞭炮的來源—為了驅邪,一開始用鞭子抽地,后來有了火藥,制作出爆竹,因為聲音相似,就出現了鞭炮。
這次春節不僅玩得開心,還知道了關于鞭炮和春節的故事,真是一舉兩得。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1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說的正是春節的一番景象。
一年的最后一天正是除夕,關于除夕,有這么一個傳說:
從前有一個叫做“夕”的怪獸,它會在每年的最后一天來到村子里大搞破壞,還會吃小孩。村里的'人都很害怕,直到有一個大孩子,他經過幾次觀察,發現了怪獸的弱點。他告訴大家:“怪獸害怕紅色和響聲!”于是,人們在那天之前會貼上紅色的春聯,在當天放爆竹。怪獸果然沒有再來過了。
所以,人們把這一天稱之為“除夕”,并且會在除夕之前貼好春聯,在當天放鞭炮。
除夕的時候,我們還會包餃子。一般都是在奶奶家包。我先去買了餡,有許多豬肉、香菇、玉米、包菜、韭菜……開始包了!我們調好餡,買好了餃子皮,我拿起一塊皮,放了餡,弄了點水在邊上,一下就包好了,我包的又快又漂亮。餃子都包好,開始煮餃子,煮了十多分鐘,出鍋了!我每種餡的都吃了兩個,我覺得包菜豬肉餡最好吃。
晚上,到了放煙花的時間了!鞭炮聲接連不斷,天上處處都是煙花露出的笑的像花朵兒的小臉。煙花的顏色真多,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什么顏色都有。
好一個熱鬧、喜慶的除夕!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12)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朗朗詩歌,訴說著中秋節的團結與美好。
神秘而漆黑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這天是由月亮主演,無數人的目光都投向大而圓的月亮,也正應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人們望著她,如同看見了自己日日夜夜思念的家人親友,眼神中透露出了無比的幸福感,月亮也更顯得和藹可親。
抬頭是明月,低頭是可愛的月餅。月餅故名思義是像月亮一樣圓圓的餅,這餅可不同!外層是薄薄的餅皮,里頭可以放豆沙、可以放咸蛋黃,有芙蓉餡兒的,也有五仁味兒的……里面甜滋滋的,外頭是烤香的餅皮也倍兒香,仿佛一家人的愛全都藏在“心里”,忘不了,也丟不掉。你想呀,還有什么美食是現在比得上的呢?
在品嘗香甜可口的'月餅時,聞到了陣陣清香,那便是桂花香。分宜處處可見,十分清香。此時空氣是朝濕的,有夜晚留住的露珠,應是“冷露無聲濕桂花”了。
老人喝著桂花茶,吃著月餅。婦女有采桂花做桂花糕的,還有聚一起吃團圓飯的,小孩子們放花燈的……
我喜歡又大又美的月亮,喜歡又香又甜的月餅,喜歡你——中秋節,最幸福的夜晚!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13)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雖然各地都有風俗習慣,卻不盡相同。今天我想介紹的就是我的家鄉春節的風俗——包餃子。
春節吃什么主食呢?有的地區吃湯圓有的地區吃餃子。我的家鄉在東北,不同于南方,北方人過年是吃餃子的。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包各種餡的餃子,有芹菜餡、白菜餡、韭菜雞蛋餡……我最愛吃的就是東北特色的酸菜餡餃子了。
餃子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先準備好面粉,往面粉里加入溫水,不斷攪拌至棉絮狀就可以揉面了,揉成一個大面團后把它切成一段一段的,壓成面餅放在一邊。再把之前買的蔬菜和肉混在一起剁成餡,前期工作就做好了。之后就是把餡放在面皮上,把面皮合上捏緊,重復多次,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就包好了。
北方人還喜歡在餃子里放點東西,有的人家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放花生,因為花生又叫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還有的往餃子里放硬幣,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每年我們家包餃子的時候都會放倆硬幣,只是每次都被爸爸吃到,真是讓人羨慕。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之一,你的家鄉有什么風俗呢?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14)
我的家鄉坐落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里。那里雖然沒有都市的喧囂,但家鄉的風俗活動的熱鬧氣息足以傳遍方圓百里。
正月初十的早晨,公雞洪亮的打鳴聲傳遍了全村,人們便不約而同地忙起活來了。村里的老人說,正月初十拜菩薩,要準備雞、酒、茶獻給菩薩,才能求得未來一年的風調雨順。很快,家家都把拜菩薩的“標配”食物做好了,大家陸續把食物、桌子等搬到了運動場上。不過一會兒,運動場已是人山人海了。
接下來還有擺菜、說吉祥話、旁人獻茶等。但最讓人喜聞樂見的是舞龍了。舞龍的'隊伍從入口沖了進來,他們穿著統一的服裝,排著整齊劃一的隊形,舉著頭頂上的龍左搖右擺地舞著,動作極為協調。他們舞動著的不僅是頭頂上的龍,還舞動著他們的青春,舞動著他們的熱血,更舞動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舞龍的表演者舞得那么精彩,也讓人們躍躍欲試,想大展身手一番。
“龍”走了,“菩薩”來了。那“菩薩”是由一群中年男子抬著的。他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健步如飛,一點兒也看不出歲月的痕跡。活動在人們燒香、拜菩薩中落幕了。
家鄉的風俗,以獨特的文化被世人傳承,像一壇陳年美酒沁入人們的心田。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六年級(精選篇15)
湯圓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最早是宋代民間所流行的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包湯圓,而軟糯香甜的湯圓不僅好吃,還寓意團團圓圓。湯圓在我國流傳已久,早在漢文帝時期,就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節。
湯圓的做法也很簡單,在碗中加入適量的糯米粉,再加入開水,不斷揉面,直至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揪下若干面團,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再求得中間掏個洞,雙手配合把洞口揉大,將餡料放入洞中,把洞口封好,再搓圓。把湯圓放在燒開的水里,不一會兒就熟了。
吃著美味的湯圓,媽媽給我講了關于湯圓的'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昭王在復國歸途經過長江時,看見有物浮于江面,色白,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皆不知此為何物,楚昭王便派人前去詢問孔子,孔子曰:“此浮萍果也,得知者主復興之兆。”楚昭王聽后喜出望外,正好那日是正月十五,之后,每逢此日,便命手下仿制此果食之。
湯圓寓意家人團團圓圓、和諧幸福,漸漸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后來正月十五吃湯圓,漸漸成了習俗。